① 脸上长有黄褐斑的女性艾灸哪些穴位
舒肝理气的穴位,如合谷,太冲,三阴交等
② 艾灸也能美容祛斑找对穴位很重要
泰茗医讲堂——纯正中医,医养结合。
艾灸鼓舞的是,
岁月流失掉的元气。
其实艾灸还真的可以做到把令人头痛的黄褐斑,雀斑……鱼尾纹,法令纹……消除掉。
《黄帝内经 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五七即35岁时,面容开始憔悴,头发开始脱落。
从35岁开始,女人的身体开始走下坡路,足阳明胃经的气血不再旺盛,而足阳明胃经循行于面部,途径嘴角,向上直达眼睛下方, 所以足阳明脉衰首先表现为出现眼袋,嘴角肌肉松弛。
女人过了35岁,就要好好保养,努力抓住青春的尾巴了。
▼
所以,面子上的问题,不能只在脸蛋上下功夫,还得配合好内调的穴位。才能事半功倍。
内调的目的是令气血充盈, 艾灸的目的也是令气血充盈,令经络疏通。 让经气能循行。
艾灸让经络气得以调动,需要消耗能量, 气血虚弱的家人们需要在艾灸的同时注意平补气血。 这样才能更好地避免艾灸得气后的困累。
👉气,看合谷—— 小测试:合起手看看合谷穴是隆起还是塌陷,就大概知道自己气的虚实。(手都自然合拢,不要用力挤。)
合谷穴隆,说明身体正气充足,反之塌陷,就代表气虚了。👇
👉血,调三阴交—— 女性常揉/艾灸三阴交,可补血养颜,紧致肌肉。
👉阳明脉之大穴足三里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下合穴,阳明经多气多血,重灸足三里,大补气血。
👉一身阳会百会穴 ——百会穴是诸阳之汇,人体的督脉、膀胱经、胆经都在这里交汇,所有的阳气都聚集在此。
祛黑眼圈/祛斑/祛皱纹/祛痘的内调基础穴位:百会,合谷,三阴交,关元,足三里。
· 划重点!太长不看版 ·
黑眼圈、眼袋: 基础穴+局部灸太阳穴、印堂穴、四白穴+滚鸡蛋。
祛斑: 基础穴+期门穴、太冲穴。
祛皱纹 :基础穴+按摩+太阳穴,迎香穴,地仓穴。
去下巴痘: 基础穴+气海穴,子宫穴,血海穴。
去闭口粉刺: 基础穴+气海穴、关元穴、肾俞穴、命门穴,神阙穴。
1、请问下眼睑眼袋重,有黑眼圈怎么灸?
熬夜,肾虚,水饮水停等都会导致眼袋、黑眼圈的,基础穴位加上局部灸太阳穴、印堂穴、四白穴。
2、请问艾灸哪里可以祛斑?
斑太多是因为肝郁气滞, 基础穴位加灸肝经的期门穴、太冲穴。
3、请问艾灸哪里可以祛纹?
有皱纹是因为年龄,皮肤质地改变了,局部按摩加上太阳穴,迎香穴,地仓穴。
4、请问有川字纹,下巴和脖子长痘,生理期特别严重,该怎么艾灸?
有川字纹的,要改正心态,保持好心情。
生理期下巴长痘的根源在任脉, 基础穴位加上气海穴,子宫穴,血海穴。
5、请问脸颊两侧有闭口、粉刺,痘痘,应该怎么艾灸?
这是 阳虚 的症状,可以灸气海穴、关元穴、肾俞穴、命门穴,神阙穴。
6、想补气血内调,应该艾灸哪几个穴位呢?
以关元穴,气海穴,三阴交穴为主。
7、请问痣也算斑的一种么?艾灸能祛痣么?
有痣的地方,就不要灸了。
▼
1、女性的外阴瘙痒,应该灸哪里呢?
气海穴,关元穴,三阴交穴,加上百虫窝与血海穴。
2、想请教下,一年四季都在拉肚子,不知道怎么补,月经拖拉,该怎么灸?
灸神阙穴,天枢穴,气海穴、关元穴,命门穴。
3、请问脾虚容易腹泻,艾灸什么穴位可以改善呢?
灸中腕穴、神阙穴、合谷穴、肾俞穴。
灸为久火,艾灸的时候追求的是单穴,配穴,或局部的施灸时间,而不是追求灸时的穴位和部位数量上的多。
灸的时候宜清静恬淡,细细品味艾条下穴位的变化,追求灸感。
大家平时艾灸的时候,选少点穴位,拉长单穴施灸的时间,不要急于多个穴位或部位。
▼
灸感,艾灸时感知的一种气的变化。如扎针时的针感,气的变化会依个体体质差异而表现为酸,麻,胀,痛,痒,冷,热,风,寒,凉十种。并有多种的变化表现形式,蚁爬,流水,冷风吹。
艾灸尽量去体会到灸感,这样才能令艾灸的作用发挥至极致,有灸感的灸法能产生三种不同效果。
第一时期为灸火循经: 多表现为 透热、扩热、传热 三种热感现象,这表明为体内的经气被激活推动循环起来了。
第二时期为正邪相搏: 多表现为 酸、麻、胀、痛、痒 的灸感,这表明为体内的经气被激发自动与病灶的邪气相搏斗。
第三时期为开门驱邪: 多表现为 风、寒、凉、冷 的灸感,这表明为体内的经气充足,开始将病气驱除体外了。
▼
艾灸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从无到有,从了解艾灸开始,了解艾条,选择适合自己的艾条开始。
从烤肉到体会到灸感,从灸感开始体会到灸火循经,体会到正邪相搏,体会到身体的开门驱邪。
经络气因艾灸而充盈,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这是在你每一次对自己身体的捣腾中积累下来的,每天一点点都是向好的积累,坚持才是王道。
大家得重新去认识艾灸,思考艾。看看自己平时的艾灸都到哪个层次了,很多人都不知道艾灸后的热导,激病反应和排病反应。
▼
1、我们应该如何选择艾条呢?
⚠️ 一定要用品质好的艾条,不然白费力气又伤身; 因为现在有很多艾条是掺假的,纸皮,假艾草……
2、请问怎么控制艾灸的 时间和频率呢?
每次可控制在15-30分钟,单穴一次灸透。 以灸感为宜,一年四季都适合,艾灸双向调节。
3、艾灸时有火气上头的感觉,是否不适合艾灸?
这属于第一时期“灸火循经”,火气上头,这表明为体内的经气被激活推动循环起来了。
要注意,艾灸时的距离不要太近到烫皮的程度,烫皮那种是烤肉,不利于经络传感,大概就是温温热热,持续透热的感觉就对了。
4、请问长期艾灸会上火吗?
如果我们灸对了穴位,把握好时间和频率,一般不会上火。
但一直灸温补的穴位,可能会上火,平时灸完就要补充水分和阴津。也有灸几个月体质改变了,气血补上了,那时候再上火,就是表示达到效果了。
5、如果艾灸上火了怎么办?
艾灸后上火的话,在艾灸最后以涌泉穴结束,或者喝点酸梅汤补充津液。
6、艾灸后应该如何平补气血呢?
艾灸补的经络气,耗的是身体能量, 气血虚弱的灸完最好喝些
7、如果取穴不精准的话会不会有影响?
不用精准到某一个点,以灸感为标准就好。
8、灸完关元和后腰,几天之后发现出汗特别多,吃饭尤其汗特别多,这种情况还能继续灸吗?
可以继续,艾灸时避风寒。
9、女性经期可以艾灸吗?
⚠️如果都正常,例假期不灸。但如果有不舒服,是可以艾灸解决的。
③ 面部祛斑艾灸什么穴位
脸上的斑块,体内的淤块,有斑必有淤,治斑不离血之说,人体内部的气血运行不畅便会淤血内停,使身体内部的气血运行不畅,便会产生内停,是皮肤上的黑色素,无法正常的随人体新城代谢排除出去,形成色斑。一般接近30岁的女人,几乎都有色斑,可以说是每个女人的痛。色斑其实也是身体健康的征兆,我看过很多老年人,也没有长色斑。这个说明一个问题,健康的象征。
特定艾灸常用穴位:
太冲穴
(1)太冲。太,大也。冲,冲射之状也。该穴名意指肝经的水湿风气在此向上冲行。本穴物质为行间穴传来的水湿风气,至本穴后因受热而胀散化为急风冲散穴外,故名。大冲名意与此穴同。
(2)肝经俞。俞,输也。本穴物质为热胀的风气,在本穴为输出之状,故为肝经俞穴。
(3)太冲穴属土。属土,指太冲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行间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因吸热而胀散,胀散之气性热燥,表现出脾气的燥热特性,故其属土
合谷穴
(1)合谷。合,汇也,聚也。谷,两山之间的空隙也。合谷名意指大肠经气血会聚于此并形成强盛的水湿风气场。本穴物质为三间穴天部层次横向传来的水湿云气,行至本穴后,由于本穴位处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肌肉间间隙较大,因而三间穴传来的气血在本穴处汇聚,汇聚之气形成强大的水湿云气场,故名合谷。
(2)虎口。虎,八卦中的寅木也,风也。口,出入之所也。虎口名意指穴内的气血物质运动形式为风木的横向运动。
(3)容谷。容,容纳、包容也。谷,两山之间的空隙也。容谷名意指三间穴传来的气血物质在本穴被包容、聚集。
(4)合骨。合,汇也,聚也。骨,水也。本穴物质为三间穴的水湿之气汇合而成,所处为天部,其状为云,富含水湿,故名合骨。
(5)含口。含,包含、容纳也。口,脾胃之属也。含口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有脾土的长养特性。本穴物质为三间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之气,由本穴外传时也是以风木的形式横向外传,但由于其水湿云气有温热之性,因而还有部分水湿之气气化上行于天,表现出脾土的长养特性,故名含口。
(6)大肠经原穴。本穴物质由三间穴的水湿云气而汇聚,性温、量大、所处范围广,可担当起充补大肠经整条经脉气血的作用,故为大肠经原穴。
面部的穴位使用艾珍好-蕲艾灸,面部艾灸穴位时间每次在5-10分钟左右,其他的穴位15-20分钟,每天艾灸1-2次。长期艾灸太冲,合谷,血海次三穴位,调节人体排毒。
④ 艾灸这几穴,有效应对皮肤差等问题!
拥有红嫩光滑的肌肤,相信是许多女人的梦想,可随着年龄的增大、生活压力的增加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多人都会觉得肌肤变干燥了,变得粗糙了,没有光泽了。
为何皮肤会变差
1、妇科问题
女人肤色暗淡及出现皱纹、黄褐斑的原因很多,但各种各样的妇科问题很可能就是其主要原因!如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乳腺方面的问题,都会导致上述情况发生。
2、分泌紊乱
因为工作或生活压力较大而导致内分泌紊乱;或者性格比较内向,或者受委屈了,一时抑郁想不开,这些都是焦虑的来源,都会导致到内分泌紊乱。
3、睡眠不好
经常失眠的人,和晚上各种原因不能按时入睡的人,开始可能只是看上去比较憔悴,但时间长了就会引起各种皮肤问题。
当你因为种种原因而导致皮肤很差,除了要对症下药,缺觉的补觉,心态不好的慢慢调整心态,有病的治病之外,当然也可以用艾灸来调理和呵护。
艾灸如何解决皮肤问题艾灸以下穴位,收获红嫩肌肤!
1、解决一切肌肤问题的穴位——合谷穴
合谷这个穴位,与美容息息相关,它除了可以用来消除青春痘、改善皮肤的粗糙状况,还可以用来治疗鼻塞、解除眼袋的困扰。
注意事项:体质较差的病人,不宜给予强烈的刺激,孕妇一般都不要艾灸合谷穴。
2、越灸越水嫩的穴位——肺俞穴/肾俞穴
每晚临睡前艾灸肺俞穴可以舒畅胸中之气,有健肺养肺之功效,并有助于体内浊痰的排出,且可通脊背经脉,达到美容之功效。
坚持艾灸肺俞和肾俞,改善肌肤缺水情况,红润光泽。
3、轻松排毒,让皮肤变红嫩——曲池穴/天枢穴/足三里
当内外环境的压力和污染物堆积在体内无法及时排出而开始转化成严重影响肌肤 健康 的自由基时,排毒就成了刻不容缓的工作!要彻底消除毒素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妨从简单的穴位按摩开始!
①曲池穴
曲池穴与肠道器官紧密相连。因此,曲池穴也就关系着人体的新陈代谢,因为人体排泄体内废物都是借助肠道器官,所以经常艾灸曲池穴,可以帮你在日常繁重的工作之余排毒减压。
②天枢穴
艾灸天枢穴会使身体平常的循环机能有所改善。如果“毒素”便会沉积在体内,导致宿便堆积,甚至便秘。
艾灸此穴能够清除肠道内常年累积的宿便,确保肠道 健康 ,跟由于毒素沉积造成的面色暗沉、顽固色斑全部说再见!
③足三里
艾灸足三里,此穴可使面部发热,皮肤充血,促进色素变化,使原有的黑斑变红变浅,显出青春活力。这都是化学护肤品美容所达不到的效果。
⑤ 艾灸哪些穴位可以美容
合谷穴
合谷穴位于第1,2掌骨之间,在第2掌骨的重点,桡侧边缘处。
是养生保健的重要穴位,具有清泄阳明,祛风解表,舒筋镇痛,通络开窍,清热解毒的作用,艾灸该穴位能收到养生,保健,美容的效果。对热症引起的痤疮有良好的调节效果。
内关穴
内关穴位于腕横纹上2寸(约7厘米),在掌长肌腱和桡侧屈腕肌腱之间。也是重要的保健穴位,因为具有宁心安神,理气和胃,舒筋活络的作用,所以艾灸该穴位也有很好的养生保健,美容养颜效果。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犊鼻穴下3寸(约10厘米),当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具有健脾和胃,消积化滞,益气养血,疏风化湿,通经活络,扶正培元的作用,艾灸足三里穴可以改善机体对营养成分的吸收,增强免疫功能,调畅气血,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淡化黄褐斑,还可以帮助水液代谢,消除皮下水肿和眼部组织液聚集,以消除眼袋。
滑肉门穴
位于脐上1寸,再旁开2寸,艾灸该穴位可以增强腹部肌纤维的弹性,增加血流量,同时可以调理气血,疏通经气,使气血上输下达,从而预防皮肤老化。
肺俞穴
肺俞穴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艾灸该穴位有助于增强表皮细胞的代谢能力,使皮肤细腻,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脾俞穴
脾俞穴位于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艾灸该穴位可增强机体对营养的吸收能力,使新陈代谢的机能旺盛,并且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造血功能,起到抗衰老的作用。此外还可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防止瘀血沉积,并且能帮助色素代谢和水液代谢,具有消除黑眼圈和眼袋的作用。
曲池穴
曲池穴为多血多气之手阳阴大肠经的合穴,具有良好的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功效和清热解毒作用,艾灸该穴位有利于促进大肠气血畅通,促进毒素,废物排出,从而起到养颜抗衰老的作用。还可以调节因肺热及血热引起的痤疮。
水分穴
水分穴位于脐上一寸处,艾灸该穴位可以促进水液代谢和血液循环,有助于消除黑眼圈。
⑥ 消除黄褐斑艾灸哪些部位
神阙穴:艾灸该穴位可温阳救逆,利水固脱,可有效调节内分泌,使气血旺盛,专脏腑功能属正常,阴阳协调,有效消除色斑。
足三里:艾灸该穴位对机体有强壮和保健的作用,可改善机体对营养成分的吸收,同时调畅气血,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色斑的淡化。
⑦ 艾灸怎样治疗脸上的黄褐斑
灸合谷穴,血海穴,三阴交,肝俞穴,加斑处,
⑧ 艾灸美容
艾灸,乃中国最古老的医术之一,历时几千年,艾灸能帮助人体全面温通经络,温补元气,调和气血,润泽肤色,散发健康神采。那么艾灸美容有效吗?艾灸美容要灸哪些穴位?怎么用艾灸美容?艾灸美容需要注意什么?
艾灸美容有效吗
有效。艾灸的美容与一般的化妆品美容,手术美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本质上的,另一个是表面上的。化妆品可以掩饰你的不足,手术可以改造你的结构,可以满足你暂时的虚荣心,但这些都无法给你真正的健康。
因为健康而使你青春常驻,容光焕发,思维敏捷,反应灵敏,那又是另一种不同层次上的美。通过吃药,打针或者锻炼,你或许也可以或多或少地达到你期望的效果。但没有灸疗好,艾灸是驱散疲劳,恢复元气,补充体能,平衡阴阳的最有效的手段。艾灸美容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面部皮肤方面:可加速皮肤的血液循环,使老化细胞代谢,新细胞再生加强,淡化色斑,减少皱纹,使肤色红润,延缓衰老。
2、眼部方面:可改善眼袋、黑眼圈、眼睑下垂、皱纹、延缓眼部的松弛老化现象,使眼部恢复光彩。
3、身体方面:可疏通经络、和谐肮脏、平衡阴阳、调整生理机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强身健体。
有这么几种女性艾灸美容效果佳:
1、脸上痘痘长得成片的女性,往往有严重的带下病,“清热解毒”往往没有任何效果,因为她们的这种热往往是虚热,而不是实热,补充阳能尚且不逮,何况雪上加霜。所以艾灸是最佳的选择。
2、脸上长有黄褐斑的女性,往往肝肾亏虚,体质严重偏于酸性,用艾灸治疗,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3、虚胖的女性,并不是营养过剩,但营养过剩不过是西医上的一个概念,中医里面没有这样的说法。即使是肥胖的小孩子,也往往并不是营养过剩,而是阳能不足,往往是因为在怀孕期间,父母还有不少的性生活,导致孩子先天不足,肝肾机能失衡,脾脏运化无力。虚胖女性则往往有崩漏暗疾,失血过多。太过肥胖往往是因为脾肾阳虚,太过瘦弱,则往往是肝肾不足。
4、乳头过早地颜色变暗淡,或者乳头凹陷的女性,往往严重肝肾亏虚,冲脉,任脉虚寒,有的甚至还有咳嗽的毛病。
这些问题如果使用艾灸美容都有很好的效果。
艾灸美容的穴位
艾灸既然能美容,那都有哪些穴位可以进行艾灸美容呢?艾灸美容穴位主要有合谷、背部腧穴、太溪、水分、三阴交、血海、气海、关元、足三里等。
1、合谷:合谷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之中点处。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原气汇聚的重要穴位。《四总穴歌》说“面口合谷收”,就是说合谷穴具有治疗面部病症的作用,因为合谷穴可疏通局部经络气血。
2、背部腧穴:膈俞,在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肝俞,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肾俞,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脾俞,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艾灸这些穴位,可增强机体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消除水肿。
3、太溪: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在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艾灸此穴,可滋阴益肾。
4、水分:水分脐上1寸处。此穴可助收腹去脂,同时可消除水肿。
5、三阴交:三阴交在内脚踝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艾灸此穴可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调节内分泌。
6、血海:大腿内侧,膝盖骨内侧端向上2寸,股四头肌内侧头隆起处。
7、关元:小腹正中,肚脐下面一巴掌的位置(四指并拢的宽度)。
8、气海:肚脐下面,肚脐和关元穴的中点。
9、足三里: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该处即是。
做美容灸时,用无烟艾灸条温和灸以上穴位,每次艾灸10-15分钟,艾灸距离穴位3-5厘米,每天艾灸一次,灸至穴位暖和、微微发红即可,10次为一疗程。
艾灸美容的方法
艾灸棒内胆头朝下,从内胆尾部装入艾条,使艾条落入内胆头部,再将内胆放入艾灸棒外壳,通过内胆尾部弹簧进行调整使夹住艾条的内胆落到外壳的头部,使用5分钟左右要按一下内胆尾部弹簧让艾条往前移动,以免熄灭。用完一根后要清理灰尘后再使用第二根。在使用过程中请勿敲打艾灸棒,这样会导致艾条熄灭和断裂(无烟艾条会相对易断。使用时敬请注意:艾条燃烧一定时间,艾灸棒头会比较烫。建议使用者在手掌滚动来降低温度。每次使用前须在施灸部位抹上温灸用的艾精油。
1、面部温灸方法:额头→太阳穴→眼部(瞳子胶、承泣、四白)→脸颊→鼻翼→嘴周→颌尖→颈部→耳周,以此顺序由下向上打圈,上有力下无力。面部时间:10分钟,眼部时间:3分钟。
2、身体温灸方法:腹部用精油按摩完之后进行温灸。用温灸棒在腹部来回滚动,再点脐周穴点:归来、气海、关元。时间:15分钟。
操作步骤:
1、将艾条一端点燃,将燃端向前放入温灸棒中。
2、轻压温灸棒弹簧,使艾条落至顶端
3、以手掌试温度高低,确定温度适中,即可开始温灸。
4、每次灸5-15分钟,使穴点经络疏通皮肤光滑、红润。
艾灸美容的注意事项
1、施灸后当天需避风寒,保持情绪平稳,饮食素淡为宜,切忌生冷厚味。
2、大饥大饱、劳累醉酒、情绪不宁时不宜施灸。
3、施灸后不要立即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4、施灸后,要喝比平常量多的温开水(不能喝冰水),以帮助排出体内的毒素。
5、施灸后,会发热、口渴、上火、皮肤瘙痒,有的还会起红疹、水疱,有疲倦、便秘、尿黄、出汗、牙痛、耳鸣、阴道不规则流血、全身不适等现象,一般不要惊慌。这个时候,可以艾灸足三里穴引火下行,还可以多喝水,必要时停灸或隔天施灸,很快这些症状就会消失。若症状持续,可至医院专科处理。
6、掌握热量,防止烫伤。尤其对局部皮肤知觉减退及昏迷患者。
7、做好防护,以防艾火掉下烧伤皮肤与烧坏衣褥。使用温针时,可用硬纸片剪一小孔,套住针体平放在进针处,即可避免艾火直接掉落于皮肤上。施灸后艾条必须彻底熄灭,以防失火。
8、艾炷灸容易起疱,应注意观察,如已起疱不可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如水疱过大,经75%乙醇消毒后用注射器将疱内液体抽出,外涂甲紫,再用敷料保护,以防感染。妇女妊娠期间,小腹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⑨ 传艾人:为何“黄脸婆”艾灸后脸色会变得红嫩润白女人一定要看!
每个人都经历过年轻,对于女人来说更是深刻。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我们脸上都会慢慢变得暗沉,甚至还会长出色斑,特别是黄褐斑。
女人为什么会长黄褐斑呢?黄褐斑出现的原因又有哪些呢?
一、黄褐斑出现的原因
1、脾胃不好
中医认为脾与胃相表里,互为阴阳,脾属阴、胃属阳,脾为里、胃为表。由于生理功能发生变化,经脉的气血亏损,脾胃的阴阳也就失调,一则会导致体内气血不足,二则会运化功能障碍引起体内水湿过度积聚。
2、妇科问题
妇科疾病如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乳腺方面的问题,都会导致上述情况发生。
我们在工作中,见过形形式式因为妇科病而脸色难看的例子,很多人往往是烦恼万分!客户中有这么一个姑娘,本来皮肤很好,但是因为阴道炎久治不愈,脸色就变得很糟糕,直至阴道炎治愈后,人才变回原来的样子,这样的例子很多。
3、内分泌紊乱
例如,因为工作和生活压力较大而导致内分泌紊乱;或者性格比较内向,或者受委屈了,一时抑郁想不开,都会导致内分泌紊乱。生活中的事儿太多了,邻里之间、家人之间的矛盾啊,自己与自己、自己与别人较劲啊,这些都是焦虑的来源,都会影响到内分泌。
4、睡眠不好
有一位女士,因为丈夫下岗了,整天为家庭生计的事儿发愁,白天和丈夫吵个不停,晚上失眠。没多久,脸色就变得非常憔悴。
二、解决黄褐斑的方法
艾灸
当你因为种种原因而导致皮肤很差,除了要对症下药,缺觉的补觉,心态不好的慢慢调整心态,有病的治病之外,当然也可以用艾灸来调理和呵护。
《黄帝内经》经脉篇中说:经络可以控制人体一切功能,具有决生死、除百病、调虚实的作用。也就是说,生命是否存在,取决于经络;疾病是否发生,取决于经络;疾病是否治愈,也取决于经络。同样,女性的容颜是否美丽长驻,也取决于经络的作用。
艾灸温经通络,经络通畅内脏血功能正常,气血旺盛,才能保持青春、容光焕发。出现黑眼圈、眼袋和面部皱纹时往往需要滋阴补肾、清降虚火、化淤通络,不想做黄脸婆的女人们,不能偷懒哦,坚持艾灸,可比天天贴面膜有效多了哦!不仅可以从内而外调出好气色,更可以让你做健康的美女!
黄褐斑
艾灸取穴:四白、迎香、肝俞、脾俞、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溪,褐斑局部。
用法:使用艾条或艾绒作用在以上穴位上,每次选5-6穴,15-30min次,每天1次,15次1个疗程。
艾炷无瘢痕灸:在褐斑区灸 3-7壮,以局部皮肤温热舒适,皮肤红晕为度,隔日1 次,7次1疗程。
方义:褐斑局部及临近穴位有疏通气血,活血化瘀及除斑作用;肝俞疏肝解郁,理气化滞; 脾俞、肾俞调补脾肾,清热除湿;气海益气补肾,调理冲任;足三里健脾益气生血;三阴交调补三阴经,行气活血;太溪滋肾清虚火调冲任。
其他面部问题艾灸方案
面部皮肤皱纹
人到中年,肌肤胶原蛋白和荷尔蒙分泌开始减少,肌肤逐渐会变得粗糙和失去弹性。虽然女性的年龄渐增会更妩媚,但皮肤的松弛更会让人失色不少,此时如果不加以保养,皱纹便会加深,脸颊下半部也会慢慢松弛。
引起面部皱纹增多主要的原因,与多种慢性疾病,内分泌功能障碍及皮肤血液循环障碍有关。皮肤张力弹性纤维减少,皮脂腺减弱,皮下脂肪减少,局部组织缺氧均能产生、加重皱纹。
中医认为,“阴血不足、肤失濡养、瘀血阻络,肌肤失容”。皱纹发生是与禀赋不足,脾胃虚弱,劳神过度导致的营养不足,精血衰少,皮肤失于濡养,促使皮表产生皱纹。灸疗可滋阴养血、润燥生津、疏通经络、濡肌除皱。
艾灸取穴:百会、阳白、印堂、额修、下关、黔风、扶突、膈俞、肾俞、神阙、阿是穴。
配穴:肺俞、脾俞、三阴交、曲池、合谷。
用法:使用艾条或艾绒作用在以上穴位上,每次选5-6穴,15-30min/次,每天或隔天1次,30次1个疗程。
方义:阿是穴及邻近穴位可疏通局部经络气血,除皱纹;百会益气升阳;膈俞养血活血化瘀;肾俞补益精化血;神阙补益脾胃,培元固本。
雀斑
雀斑除遗传因素外,是一种光损伤性 皮肤病。中医认为,本病多因禀赋肾水不足,不能荣华于面,或虚火上炎、日晒热毒内郁蕴结为斑,或腠理不密,外卫不固,风邪外搏,肌肤失于荣润而成雀斑。
艾灸取穴:雀斑局部,大椎、曲池、三阴交。
用法:艾条温和灸,每穴灸10-20min,以局部皮肤红润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10次1个疗程。
方义:在斑局部疏通经络气血,祛风散热除斑;大椎、曲池、疏风清热,行气活血;三阴交补肝脾胃,凉血活血。雀斑、黧黑斑等常由风邪引起,此方曲池、大椎是防止风邪外袭和祛除风邪的效果较好的穴位。三阴交是足太阴经、足少阴、足厥阴、三阴经交叉的穴位,经常施灸,可以调节三阴经阴血,使阴阳平衡。本组穴位既能祛风以保护面部,又可以调节阴血滋养面部,是标本兼顾的美容灸方。
艾灸清除黄气
我们中国人是黄种人,正常的面色应该是弱黄色中带红、微白黄红隐隐、白皙明润而含蓄。这表明其阴阳平和,气血充盛,精气内在而容光焕发。但地处我国南方特别是广东、广西、福建的一些女性,则面如土黄,有的则表现为灰黄色或黄褐色,当地人称之“黄气”,亦有笑称“黄脸婆”的。有黄气的女性,一般多不是病态,更和肝炎等疾病无关,但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她们的美貌。
取穴:神阙穴、足三里。
配穴:如关元、中脘、中极、命门、大椎。
功效:培补肾元、温运血行、健运脾胃,血行则淤化,清除积存已久的瘀滞。
用法:用鲜姜切片,直径2-3cm,厚约0.2-0.3cm,中间刺孔,吸去姜汁,再将其置于灸头处,放在神厥穴及双侧足三里,灸后皮肤温热。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时间:20-30min。10次为1疗程。
治疗1个疗程,面色明显改善,退黄显红,2个疗程后,面部光泽犹如换了一个人,大部分肤色红润,面上黄褐色祛除,身体问题大为改善,特别精神饱满,倦意消失,继第3疗程后痊愈,为巩固效果,每周1次,效果稳定。
艾灸驱走暗疮
西医认为,暗疮是由于内分泌紊乱、免疫功能降低,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所造成。
中医则认为过食肥甘厚味,以至脾胃湿热内蕴上蒸;或肺经蕴热,外受风邪;或冷水渍洗,血热蕴结,均能酿成痤疮。
取穴:曲池、合谷。
功效:具有清热、凉血、解毒、抗炎症的作用。
操作:使用艾条或艾绒作用在以上穴位上,15-30min/次,每天或隔天一次,10次为一疗程。
眼部保养
眼袋是女人的公敌,一旦形成便会永不离弃,而黑眼圈给女人的困扰,更是无法摆脱。眼睛周围黑黑的一圈,让人看起来疲倦,无精打采、感觉睡眠不足,精神不济。
艾灸除眼袋
眼睑是全身皮肤中最薄、最脆弱的部位,只有0.06mm的厚度,加上汗腺和皮脂腺分泌少、持续不断的眨眼动作及长期曝露在辐射及阳光下,使它成为最容易松弛下坠,造成眼袋。眼周血管回流不畅,造成淋巴代谢减缓,也会使得多余的水分及血液积聚在眼睛下方,形成肿胀,出现眼袋。
治疗:健脾利湿、补中益气,运化水液,濡养肌肤。
眼袋取穴:脾俞、足三里、三阴交。
用法:艾条或艾绒作用在以上穴位,次为最宜。每天或隔天一次,10次为一疗程。
消除黑眼圈
眼眶四周的皮肤不但特别薄弱,皮下组织也特别少,聚集在此的血管又多,皮肤下血流的颜色容易呈现在眼皮上。肌肤的功能需要由血管运送氧气和营养来带动,但由于眼部周围的血液循环容易停滞,当血液流经此处的大静脉时,接近皮肤表层下方就会出现蓝黑色的眼晕——黑眼圈。
中医认为:脾失健运、水湿潴留、湿滞胞睑、肌肤浮肿。肾水不足、虚火上炎、房事过度或产后失调,都会导致黑眼圈的形成。而滋阴补肾、清降虚火、补虚润肤、化瘀通络,是消除黑眼圈最好的方法。
除黑眼圈的取穴: 水分、脾俞、三阴交、肾俞。
功效:增强肌体对营养的吸收能力,使新陈代谢的机能旺盛,促进血液循环的加快和造血机能的提高。
操作:用艾条或艾绒作用在以上穴位上,次,每天或隔天1次,10次为1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