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热毒性荨麻疹
扩展阅读
热天疙瘩 2024-04-26 13:52:28
中型美容店一年利润 2024-04-26 13:42:30
土疙瘩的爱情 2024-04-26 13:30:18

热毒性荨麻疹

发布时间: 2022-10-19 06:31:43

荨麻疹要折磨死我了,走投无路了,请高人进来帮我看看(不要复制或广告)

是中成药的效果和煎剂的有出入。中成药的提取过程有很多成份是不完全的。但中药是不错的。
荨麻疹,属于阴虚血热,简单地说就是热毒。表现为遇热加重,比如洗澡后,到了晚上阴盛,体内阴虚不制外阴,阴虚则生热。另发作部位不定,是风性走窜的原因,有轻微恶风。治宜清热解毒,祛风养阴。
生地15g,金银花15g,黄芩,连翘,桅子,大青,苦参,苍术,蝉蜕,茯苓,荆芥,防风 各10g,甘草6g.水煎服,一剂煎2次,一日2次。约两剂后改善,再两剂根除。
记住不可以吃辛辣,鱼腥和酒等湿热的东西。好后再禁20天左右,否则有复发可能。
平时多吃水果青菜,少熬夜。

⑵ 荨麻疹是什么回事有得根治吗

1.去除病因 对每位患者都应力求找到引起发作的原因,并加以避免.如果是感染引起者,应积极治疗感染病灶,药物引起者应停用过敏药物;食物过敏引起者,找出过敏食物后,不要再吃这种食物。 2.避免诱发因素 如寒冷性荨麻疹应注意保暖,乙酰胆碱性荨麻疹减少运动、出汗及情绪波动,接触性荨麻疹减少接触的机会等。 3.抗组胺类药物 是治疗各型荨麻疹最常用的药物。大多数患者经抗组胺药物治疗后即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少数患者较为顽固。对顽固难治性荨麻疹可以增大剂量或联合用药。 H1受体拮抗剂具有较强的按组胺和抗其它炎症介质的作用,治疗各型荨麻疹都有较好的效果。常用的H1受体拮抗剂有苯海拉明、赛庚啶、扑尔敏等,阿伐斯汀、西替利嗪、咪唑斯丁、氯雷他定、依巴斯汀(10mg/d)、氮卓斯汀(4mg/d)、地氯雷他定(5mg/d)等;单独治疗无效时,可以选择2种不同类型的H1受体拮抗剂合用或与H2受体拮抗剂联合应用,常用的H2受体拮抗剂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有人报道,H1和H2受体拮抗剂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能增加H1拮抗剂的作用。H2受体拮抗剂单独使用时效果不佳。如果采用两种以上的抗组胺药都是H1受体拮抗剂,则应选用两者在结构上不同的药物,或一种作用强的抗组胺药物与一种作用较弱的抗组胺药物联合使用,或一种有思睡、镇静作用的抗组胺药物与一种没有思睡作用的抗组胺药如咪唑司丁、西替利嗪等联合应用。安他乐具有较强的抗组胺、抗胆碱和镇静作用,止痒效果也很好。用于急、慢性荨麻疹和寒冷性荨麻疹均有效。剂量因人而异.且个体差别颇大,成人始量为每次25mg,3~4次/d;并可逐步调整到每次:50~100mg,3~4次/d。若单独使用无效时,可考虑与其它药物合并使用。 多塞平是一种三环类抗忧郁剂,主要用于治疗忧郁和焦虑性神经官能症,本药也具有很强的抗H1和H2受体作用。有文献报道作为H1拮抗剂,多塞平比苯海拉明的作用强700倍以上,比安他乐强50倍。作为H2拮抗剂比西咪替丁强6倍,剂量为每次25mg,3次/d。对慢性荨麻疹效果尤佳,且副作用较小。对传统使用的抗组胺药物无效的荨麻疹患者,多塞平是较好的选用药物。 4.选用具有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作用从而减少组胺释放的药物。 (1)硫酸间羟异丁肾上腺素(Terbutalin sulfas):为β2-肾上腺受体促进剂,在体内能增加cAMP的浓度,从而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剂量为每次2.5~5mg,3次/d,亦可皮下注射:成人每次0.25~0.5mg。 (2)酮替酚(Ketotifen);每次最大剂量为 1mg,3次/d。通过增加体内cAMP的浓度,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阻止炎症介质(如组胺、慢反应物质等)的释放。其抑制作用较色甘酸钠强而快,并可口服。 (3)色甘酸钠(Cromoglycate):能阻断抗原-抗体的结合,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成人每次20mg,3次/d吸入。若与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可减少后者的用量,并增强疗效。 (3)曲尼司特(Tranilast) 100 mg,3次/d。通过稳定肥大细胞膜而减少组胺的释放。 5.糖皮质激素 具有较强的抗炎、抗过敏使用。能稳定肥大细胞膜和溶酶体膜,抑制炎症介质和溶酶体酶的释放;能收缩血管,减少渗出。对荨麻疹的疗效很好,特别适用于急性寻麻疹、血清病型荨麻疹、压力性荨麻疹。某些严重类型伴有明显全身症状的荨麻疹,如高热、皮疹广泛、腹绞痛、低血容量和低血压、心脏损害、中枢神经症状、喉部及呼吸道阻塞症状等,更应使用糖皮质激素。由于糖皮质激素有一定的副作用,停药后易反跳,因此,轻型患者用一般抗组胺药物能控制者,不一定都使用此类药物。常用药物和剂量如下:①泼尼松40~80mg/d,分3~4次口服;②曲安西龙:每日12~16mg,口服。③地塞米松6~9mg/d,分3~4次口服;④得宝松1ml,肌肉注射,每月1次,病情控制后改为口服制剂。紧急情况下,采用氢化考的松200~400mg、地塞米松5~20mg或甲基强的松龙40~120mg静脉滴注。 6.免疫抑制剂 当慢性荨麻疹患者具有自身免疫基础,病情反复,上述治疗不能取得满意疗效时,可应用免疫抑制剂,环孢素具有较好的疗效,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甲氨喋呤及免疫球蛋白等均可试用,雷公藤也具有一定疗效。 7.非特异性抗过敏疗法及其它疗法 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ml,1次/d,静注;普鲁卡因静脉滴注,每次用量0.25~0.5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10%硫代硫酸钠10ml,1次/d,静注,自血疗法或组织疗法;组胺球蛋白肌肉注射或穴位注射:抗血纤溶芳酸0.25~0.5g/次,3次/d,口服;0.25~0.5g/次,用5%葡萄糖液稀释后,静脉滴注;6-氨基己酸,每次2g,每日 3次,口服;4~6g/次加5%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利血平0.25mg/d,3次/d,口服,氨茶碱0.1~0.2g,3次/d,口服;转移因子 1u臂内侧皮下注射,每周2次,共6~10次,对慢性荨麻疹有一定疗效。卡介菌多糖核酸1mg,肌注,隔日1次。 上述药物单独使用效果一般不理想,通常与抗组胺类药物联合使用,以增强效果,减少复发机会。 8.某些特殊情况的处理 如荨麻疹因感染引起者,应根据感染的情况,选用适当的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 (1)对寒冷性荨麻疹 抗组胺药物中以赛庚啶、多塞平、酮替芬、羟嗪、咪唑司丁疗效较好;可联合应用维生素E 100~200mg,3次/d、桂利嗪25mg,3次/d及H2受体拮抗剂。阿扎他啶(Azatadine),1mg,3次/d通过抗组胺、抗胆碱、抗5-羟色胺作用,对寒冷性荨麻疹效果较好。还需①保护自己,避免骤冷影响;②抗组胺药物中,选用赛庚啶、多塞平、酮替芬;③通过逐渐适应低温环境和冷水进行脱过敏。 (2)对日光性荨麻疹,除采用抗组胺药物羟嗪、扑尔敏外,还可:①服用氯喹125~250mg/d、羟氯喹100~200mg/d,沙利度胺25~50mg/d,②试服高氯环嗪(Homochlorcy-clinzine)30mg/d,③反复照射日光或人工光,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照射剂量,通过此法进行脱过敏;④涂用遮光剂;⑤避免服光敏药物与食物。 (3)对胆碱能性荨麻疹,①首选具有抗胆碱能作用的H1受体拮抗剂如玻丽玛朗5mg,2次/d或10mg,睡前服用;也可应用山莨菪碱10mg,2~3次/d;②还原型谷光甘肽(reced glutathione)具有一定疗效,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胆碱酯酶水解乙酰胆碱,③要适当限制强烈的运动,④通过逐渐增加水温和运动量,有可能增加耐受而达到脱敏目的,⑤有人报道使用特非拉丁和甲磺酸波尔啶(抗胆碱药物)联合应用效果很好。 9.中医分型及治疗 中医对荨麻疹的分型和治则看法颇不一致,但大约可归纳下列几型。 (1)风热型:相当于急性荨麻疹。皮疹色泽红赤,受风加剧。皮肤灼热、剧痒感,并觉手心发热,心烦口渴。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治宜疏风清热。方用疏风清热饮、消风散加减:荆芥、防风、牛蒡子、苦参、蝉衣、石膏、知母、木通、银花、连翘等。 (2)风寒型:相当于寒冷性荨麻疹。皮疹淡红或淡白,遇冷、遇水和吹风后症状加重,得暖后减轻。自觉畏寒、恶风,冬重夏轻,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缓。治宜疏风散寒。方用麻黄汤或桂枝汤加减:麻黄、桂枝、白芍、羌活、赤芍、独活、防风、荆芥、浮萍、炙草、生姜、白藓皮等。 (3)脾胃湿热型:相当于胃肠型荨麻疹。皮疹多少不定,胃肠道症状明显,纳差,脘腹疼痛,拒按或坐立不安,倦怠无力,大便秘结或溏薄。苔黄腻,脉滑数有力。治宜泄热、利湿。方用除湿胃苓汤合茵陈汤加减:茯苓、苍术、白术、厚朴、山栀、茵陈、防风、荆芥、香附、乌药、枳壳、泽泻、大黄、砂仁等。 (4)阴虚火旺型:多见于慢性荨麻疹。皮疹多在午后或夜间发作,皮疹时隐时现,来去无常,经久不愈。神倦乏力,面色萎黄,头晕目眩,口干颊红,手足心热,舌红苔光,脉数无力。治宜养血、滋阴、降火。药用四物汤合青蒿鳖甲汤加减:当归、生地、首乌、玄参、地骨皮、白芍、青蒿、龟板、鳖甲、勾藤、五加皮、白藓皮、桑白皮等。 (5)冲任不调型:多见于女性,因月经紊乱而引起荨麻疹。发疹有周期性,与月经有关,常有月经不调,经期超前或推后。经来腹痛,经色紫红或有瘀块。经来疹多,症状加重;经清疹退,症状消失。苔薄,舌有紫气,脉弦数。治宜调理冲任。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红花、丹参、当归、赤芍、川芎、香附、木香、菟丝子、仙灵脾、巴戟天、防风、荆芥、甘草等。 (6)热毒燔营型:多为感染或药物引起的急性荨麻疹或血清病型荨麻疹。发病突然,皮疹广泛,全身大块状,色绛红,灼热感,奇痒。伴有发热、恶心、心烦不安,口渴喜饮,面红目赤,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洪数。治宜清热、凉血、解毒。方用清温温败毒饮加减;黄连、黄芩、生石膏、知母、银花、玄参、人中黄、芦根、土茯苓、滑石、生草等。 9.单方验方 (1)荆芥12g、防风9g、蝉脱9g、乌梅9g、五味子9g、丹参9g,每日1剂,煎水冲服。 (2)紫草、刺藜蒺、苦参、土茯苓各15g,风热患者加银花、连翘、栀子、丹皮、薄荷、蝉脱等。风热夹湿者加白藓皮、地肤子、茯苓皮。久病血虚者加四物汤或当归、黄芪等,每日1剂,煎水口服。 (3)苍耳子15g、刺猬皮9g、桑叶9g、白藓皮9g、丹皮9g、地肤子15g、甘草6g煎服,每日1剂。 (4)茯苓皮20g、陈皮、大腹皮15g、桑白皮9g、生姜6g煎水口服。并按风热、风寒、胃肠湿热3型加减。 (5)麻黄9g、蝉衣9g、川连4g、生甘草 3g、当归9g、生熟地各12g,赤芍9g、川芎 10g、尤对慢性荨麻疹有较好疗效。 10.针灸疗法 (1)体针:主穴取曲池、血海、大椎、合谷、足三里,配穴可根据部位、经络,辨证进行取穴。 (2)耳针:取脾、肺、皮质下、肾上腺、内分泌等区穴。 (3)水针:取足三里、曲池、三阴交、肺俞等穴位,药物可选用普鲁卡因、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复方丹参注射液等。每穴0.5~lml,每周2~3次。

⑶ 面对孩子季节性荨麻疹,家长应该如何应对

荨麻疹患儿应尽早治疗,并为其创造舒适的休息环境。同时,要注意营养的合理平衡,尽量选择清淡的食物。父母要做好孩子的皮肤护理,最好经常用温开水洗皮肤。止痒膏可以外用,缓解病情。荨麻疹的孩子应该如何护理?

孩子得了荨麻疹后不要耽误。很多家长认为是常见的蚊虫叮咬。如果他们不重视,就会错过最好的治疗时间。

中医治疗:

急性荨麻疹分为风热型、湿热型、热毒型和风寒型。风热型:宜以祛风清热、凉血为主。湿热型:主治湿热。热毒过盛:主要治疗是清热解毒凉血。风寒型:适用于祛风散寒,调和营卫。

慢性荨麻疹主要由养血祛风、益气固表组成。以玉屏风散为基本方进行临床加减,其中黄芪有利于益气固表,白术有利于健脾祛湿,帮助黄芪增强益气固表的功能;防风、解表、抗风邪,配合黄芪,固表不留邪,祛邪不损义。有研究指出,药理实验证实防风具有抗组胺作用;可加入紫苏、荆芥祛风散寒;偏风热者,加蝉蜕、连翘祛风清热;血虚者予大枣、赤芍补血益气;阴虚火旺者,加生地知母滋阴降火。

西医治疗:

急性患者以口服为主,以抗组胺药为主。建议使用已被证明对儿童安全有效的药物,如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左西替利嗪、卢帕他定、比拉斯汀和氯雷他定。对于慢性病患者,治疗以中西医结合为主,抗组胺药结合免疫调节剂结合中药。建议儿童外用炉甘石洗剂、止痒液、锌止痒液;冬天可以用霜止痒。

⑷ 荨麻疹的治疗辩证药方

麻疹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皮肤病,那么荨麻疹怎么治疗好呢?下面我带你了解荨麻疹的治疗辩证药方,希望对你有帮助!

荨麻疹的治疗辩证药方

(1)风热型:相当于急性荨麻疹。皮疹色泽红赤,受风加剧。皮肤灼热、剧痒感,并觉手心发热,心烦口渴。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治宜疏风清热。方用疏风清热饮、消风散加减:荆芥、防风、牛蒡子、苦参、蝉衣、石膏、知母、木通、银花、连翘等。

(2)风寒型:相当于寒冷性荨麻疹。皮疹淡红或淡白,遇冷、遇水和吹风后症状加重,得暖后减轻。自觉畏寒、恶风,冬重夏轻,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缓。治宜疏风散寒。方用麻黄汤或桂枝汤加减:麻黄、桂枝、白芍、羌活、赤芍、独活、防风、荆芥、浮萍、炙草、生姜、白藓皮等。

(3)脾胃湿热型:相当于胃肠型荨麻疹。皮疹多少不定,胃肠道症状明显,纳差,脘腹疼痛,拒按或坐立不安,倦怠无力,大便秘结或溏薄。苔黄腻,脉滑数有力。治宜泄热、利湿。方用除湿胃苓汤合茵陈汤加减:茯苓、苍术、白术、厚朴、山栀、茵陈、防风、荆芥、香附、乌药、枳壳、泽泻、大黄、砂仁等。

(4)阴虚火旺型:多见于慢性荨麻疹。皮疹多在午后或夜间发作,皮疹时隐时现,来去无常,经久不愈。神倦乏力,面色萎黄,头晕目眩,口干颊红,手足心热,舌红苔光,脉数无力。治宜养血、滋阴、降火。药用四物汤合青蒿鳖甲汤加减:当归、生地、首乌、玄参、地骨皮、白芍、青蒿、龟板、鳖甲、勾藤、五加皮、白藓皮、桑白皮等。

(5)冲任不调型:多见于女性,因月经紊乱而引起荨麻疹。发疹有周期性,与月经有关,常有月经不调,经期超前或推后。经来腹痛,经色紫红或有瘀块。经来疹多,症状加重;经清疹退,症状消失。苔薄,舌有紫气,脉弦数。治宜调理冲任。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红花、丹参、当归、赤芍、川芎、香附、木香、菟丝子、仙灵脾、巴戟天、防风、荆芥、甘草等。

(6)热毒燔营型:多为感染或药物引起的急性荨麻疹或血清病型荨麻疹。发病突然,皮疹广泛,全身大块状,色绛红,灼热感,奇痒。伴有发热、恶心、心烦不安,口渴喜饮,面红目赤,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洪数。治宜清热、凉血、解毒。方用清温温败毒饮加减;黄连、黄芩、生石膏、知母、银花、玄参、人中黄、芦根、土茯苓、滑石、生草等。

荨麻疹的单方验方

(1)荆芥12g、防风9g、蝉脱9g、乌梅9g、五味子9g、丹参9g,每日1剂,煎水冲服。

(2)紫草、刺藜蒺、苦参、土茯苓各15g,风热患者加银花、连翘、栀子、丹皮、薄荷、蝉蜕等。风热夹湿者加白藓皮、地肤子、茯苓皮。久病血虚者加四物汤或当归、黄芪等,每日1剂,煎水口服。

(3)苍耳子15g、刺猬皮9g、桑叶9g、白藓皮9g、丹皮9g、地肤子15g、甘草6g煎服,每日1剂。

(4)茯苓皮20g、陈皮、大腹皮15g、桑白皮9g、生姜6g煎水口服。并按风热、风寒、胃肠湿热3型加减。

(5)麻黄9g、蝉衣9g、川连4g、生甘草 3g、当归9g、生熟地各12g,赤芍9g、川芎 10g、尤对慢性荨麻疹有较好疗效。

荨麻疹的类型

1、胆碱能性荨麻疹

多发生于青年期,在遇热(热饮、热水浴)、情绪激动和运动后发生。皮疹的特点为1~3毫米大小的小风团,四面有红晕,多在躯干及四肢近端,倦瘙痒。有些病人伴有消化道症状,如腹痛、腹泻等。

2、日光性荨麻疹

主要现象为皮肤暴露于日光数秒至数分钟后,局部迅速发生瘙痒、红斑及风团、血管性水肿,持续1~2小时。以女士多发。

3、压迫性荨麻疹

皮肤在受到较重和较持久压迫4~6小时后发生,受压局部发生弥漫性境界不清的水肿性疼痛斑块,累及皮肤及皮肤组织。易发生于掌、跖和臀部,通常持续8~12小时。有时可伴畏寒、头痛关节痛、全身不适等。发作机理与激肽有关。

4、血清病性荨麻疹

是由于药物(青霉素、痢特灵等)、疫苗或异体血引起。皮损以风团尤其是多环形风团最通常,还可有中毒性红斑、结节性红斑样现象。

5、慢性荨麻疹

发作起因不明,病程长且治疗困难,是一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皮肤病症。其发作起因可能是对热过敏、冷过敏、或对药物过敏、食品过敏、花粉过敏、酒精过敏或潜藏在食品中的过敏原如:食品色素、防腐剂、和自然的式样酸盐等引起皮肤、粘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发生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

6、人工性荨麻疹

用手搔抓或用钝器划过皮肤后,沿划痕发生条状隆起,伴有瘙痒,不久消退。可单独发生或与荨麻疹伴发。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常无明显的发作起因,也可由药物(特殊是青霉素)引起。也有以为与皮肤肥大细胞存在某种功能异常有关。

7、寒冷性荨麻疹

发作与冷刺激有关。患者受冷后,如皮肤浸入冷水中、接触冷空气或冰块等,局部皮肤出现水肿和风团,临床上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种。


⑸ 热毒剧痒难忍,怎么办

可能寻麻疹吧,到医院看一下,打针很快就好了,但是现在急性期不治好的话容易复发

【病因及发病机理】寻麻疹的病因复杂,尤其是慢性寻麻疹不易找到病因,除和各种致敏原有关外,与个人的敏感性素质及遗传等因素也有密切的关系,常见的诱因有:

(一)食物 以鱼、虾、蟹、蛋、牛奶、肉类等动物性蛋白质最常见,尤其是在一次大量进食蛋白质饮食和酗酒后,发生的蛋白胨性寻麻疹,其次某些植物也可致敏。

(二)药物 如青霉素、痢特灵、血清、疫苗等可由变态反应引起,另一些药物如吗啡、阿托品、阿司匹林等为组胺释放剂,可直接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引起寻麻疹。

(三)吸入物 花粉、动物皮屑、羽毛、灰尘、某些气体及真菌孢子等。

(四)感染 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原虫、寄生虫等感染,这些感染可能通过传染物的抗原作用或改变了机体的应激状态,引起I型或III型变态反应。

(五)昆虫叮咬 如虱、跳蚤叮咬皮肤及黄蜂、蜜蜂、毛虫的毒刺刺入皮肤,引起变态反应。

(六)物理及化学因素 如冷、热、日光和机械性刺激、摩擦压迫和某些化学物质的刺激,引起变态反应或非变态反应性寻麻疹。

(七)内分泌和代谢障碍及胃肠功能失调均可诱发本病,尤其是慢性寻麻疹。

(八)内脏疾病 如红斑性狼疮、淋巴瘤及某些肿瘤、风湿热等可为寻麻疹的病因。

(九)遗传因素 如家族性寒冷性寻麻疹、遗传性家族性寻麻疹综合症和遗传因素有关。

(十)精神因素 精神紧张、感情冲动可引起乙酰胆碱释放,增强血管通透性而发生寻麻疹。

临床表现
1.皮疹为风团、潮红斑,大小不等,形状各异。常突然发生,成批出现,数小时后又迅速消退,消退后不留痕迹。但可反复发作; 2.自觉瘙痒,可伴有腹痛、恶心、呕吐和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少数有发热、关节肿胀、低血压、休克、喉头水肿窒息症状等; 3.病程长短不一,急性荨麻疹病程在1个月以内;超过1个月为慢性; 4.皮肤划痕试验部分病例呈阳性反应; 5.临床的特殊类型: (1)蛋白湅荨麻疹是蛋白湅直接通过肠粘膜吸收所致的抗原-抗体反应; (2)寒冷性荨麻疹又可分为家族性寒冷性荨麻疹和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是由寒冷所致的物理性荨麻疹; (3)热性荨麻疹又可分为获得性和遗传性两种,接触热水后在接触部位出现风团; (4)胆碱能性荨麻疹,在热、精神紧张和运动后诱发,多见于躯干和四肢近端,皮损为主1-2mm大小的风团,周围有红晕; (5)日光性荨麻疹,女性发病较多,暴露日光后发病,皮疹局限于暴露部位; (6)压迫性荨麻疹,在较重和较久压迫4-6小时后发病,受压部位出现弥漫性、水肿性、疼痛性斑块; (7)水源性荨麻疹,在接触水和汗水后于毛孔周围引起细小剧痒风团; (8)血清病性荨麻疹,其病因为接触异体血清、疫苗、药物等,引起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反应,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关节炎和淋巴结病; (9)自身免疫性黄体酮性荨麻疹,发生于月经前期和中期,是由黄体酮所致。

皮肤在痒的时候会有丘疹,但是很快就没有了,不留痕迹,你看看是不是有点像

到医院看一下吧!

⑹ 荨麻疹有几种

春天,带给人们温暖的同时也给许多人们带来了困扰——荨麻疹。众所周知,皮肤是我们人体最大的器官,每个人都想拥有白皙水润的皮肤,但是,荨麻疹却毋庸置疑的成了我们追求美丽的绊脚石。常见的荨麻疹种类有:1、过敏性荨麻疹2、寒冷性荨麻疹3、人为性荨麻疹4、丘疹性荨麻疹症状5、胆碱能性荨麻疹。荨麻疹的可怕之处就是不仅奇痒难忍,而且会出现红斑或者水泡,会影响美观。
家住广西南宁的张先生今年42岁了,3年前患上了荨麻疹,起初只是皮肤起少量的风团,不甚瘙痒,并没有太在意。因为知道是荨麻疹,就自行到药店购买了一些抗过敏药物服用,最初效果挺好的,用药几天后风团就不再出现,瘙痒也消失了。几个月后,上述症状又发作了,吃了同样药物后,却不是那么管用了。去药店咨询工作人员告诉他是吃药久了产生了抗药性,换了另外的药物,还是控制不住。几年下来,张先生吃药打针一直不见好,有时痒得彻夜难眠。
最近,陕西汉中的王女士也很烦恼,全身起了很多疹子,非常痒,擦了很多止痒药膏都没用,到医院诊治,原来是患了荨麻疹。陕西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刘小方解释,荨麻疹的发病很常见,据统计,一个人一生至少会患一次荨麻疹。
刘小方表示,眼下正是荨麻疹的高发季节。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于过敏性因素导致的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严重时可引起“眼睑”、“口唇”、“肢端”、“耳廓”甚至舌喉发生水肿反应,即血管性水肿,两者常合并发生。那么,荨麻疹常见的病因有哪些?
1、食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吃虾、蛋类、鱼、奶类食物属于最为常见的,其次就是一些肉类食物以及植物类食物,如番茄、草莓、可可、或大蒜等调味品等。另外腐败性食品分解为多肽类,碱性多肽是组胺释放物。蛋白食品在还没有被消化之前,以胨或多肽形式被吸收,可引发荨麻疹,这种情况在儿童里面算是比较常见的,也可能是儿童的消化道黏膜通透性与成人不同所致。
2、吸入物:空气当中各种吸入物有可能导致荨麻疹的引发,如各种尘螨、棉絮、动物皮毛、花粉、化学气体等都可能是荨麻疹的病因。
3、感染:人体会受到各种病毒性感染、细菌性感染、真菌性感染与寄生虫感染等都有很大的可能会引发荨麻疹。另外,螨、跳蚤、蚊虫、臭虫等叮咬后丘疹性荨麻疹有很大的可能性会出现,这些因素都属于荨麻疹的常见病因。
荨麻疹有哪些治愈方法呢?
1、目前,采用抗过敏益生菌治疗儿童和成人过敏得到国内医学专家和育儿专家的大力推荐。抗过敏益生菌可参与IgE介导的免疫变态反应,利用活性的、无致病性的微生物来改善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微生物的生态平衡,进而促进免疫耐受功能,连续补充三个月以上使得身体中的IgE浓度降低,使过敏原无法与体内的IgE抗体结合,从而不再发生过敏的系列生化反应。著名育儿专家郑玉巧医生的观点认为:欣、敏、康抗过敏益生菌对治疗缓解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过敏性哮喘以及异位性皮炎湿疹,慢性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有十分显著的效果,而且没有出现传统治疗方法引起的副作用,因此,欣、敏、康抗过敏益生菌可能更适用于长期治疗过敏性疾病的一种替代疗法。这主要是由抗过敏益生菌的特性来决定:
1、可以定殖肠道黏膜,抢占有害菌的位置,提高肠道的物理屏障功能;
2、可以刺激肠道免疫功能;
3、能减轻炎症因子的释放。由于儿童的肠道和免疫系统正处于发育阶段,所以干预和改善起来效果最好。
2、皮肤容易起荨麻疹的人,可以常食用芝麻,以改善体质,增强体力,强化肌肤,不现容易出疹子。常吃黑芝麻酱效果良好。
3、对付荨麻疹,可以选用抗组胺药物,第一代如扑尔敏,第二代的咪唑斯汀、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等都很常用,药效可持续24小时,一天服用一次即可,一般服用后半小时症状就能明显改善。
荨麻疹日常护理的方法,把治疗荨麻疹放在日常。
1、荨麻疹患者一定要注意日常的饮食,吃的东西以清淡、少油少盐为主,不要吃高蛋白质类、高胆固醇的精细食物,还有湿热型的水果也要少吃。鱼虾海鲜,含有人工色素、防腐剂、酵母菌等人工添加剂的罐头、腌腊食品、饮料等都可诱发荨麻疹。
2、保持健康心态,提高身体抵抗力,荨麻疹的发作和加重,与人的情绪或心理应激有一定的关系。每天抽出一点点时间锻炼身体,治疗荨麻疹会更加容易。

⑺ 关于荨麻疹的几个问题 清楚的进来看看

我也是寒冷性荨麻疹患者 可以确定你得了荨麻疹,看你说的情况和我一样寒冷性荨麻疹!寒冷性荨麻疹是荨麻疹的一型,主要是暴露在寒冷条件下,敏感性体质不同部位出现的瘙痒及风团。皮损可以局限于寒冷条件下暴露部位或接触寒冷物体的部位,也可泛发,可累及口腔粘膜,甚至表现为头痛,寒战,腹泻以及心动过速等。
治寒冷性荨麻疹 (1)中药方子:取桂枝、白术、防风各10克,白芍、黄芪、白蒺藜各12克,生甘草5克,生姜3片,大枣10枚。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7剂为1疗程。一般服药1~2个疗程即可痊愈。
(2)西药方子: 抗组胺药物中以赛庚啶、多塞平、酮替芬、羟嗪、咪唑司丁疗效较好;可联合应用维生素E 100~200mg,3次/d、桂利嗪25mg,3次/d及H2受体拮抗剂。阿扎他啶(Azatadine),1mg,3次/d通过抗组胺、抗胆碱、抗5-羟色胺作用,对寒冷性荨麻疹效果较好。还需①保护自己,避免骤冷影响;②抗组胺药物中,选用赛庚啶、多塞平、酮替芬;③通过逐渐适应低温环境和冷水进行脱过敏。

其他治疗方法:
由于荨麻疹的原因各异,治疗效果也不一样,有的容易治愈,有的很难治疗。治疗具体措施如下:

1.去除病因 对每位患者都应力求找到引起发作的原因,并加以避免.如果是感染引起者,应积极治疗感染病灶,药物引起者应停用过敏药物;食物过敏引起者,找出过敏食物后,不要再吃这种食物。

2.避免诱发因素 如寒冷性荨麻疹应注意保暖,乙酰胆碱性荨麻疹减少运动、出汗及情绪波动,接触性荨麻疹减少接触的机会等。

3.抗组胺类药物 是治疗各型荨麻疹最常用的药物。大多数患者经抗组胺药物治疗后即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少数患者较为顽固。对顽固难治性荨麻疹可以增大剂量或联合用药。

H1受体拮抗剂具有较强的按组胺和抗其它炎症介质的作用,治疗各型荨麻疹都有较好的效果。常用的H1受体拮抗剂有苯海拉明、赛庚啶、扑尔敏等,阿伐斯汀、西替利嗪、咪唑斯丁、氯雷他定、依巴斯汀(10mg/d)、氮卓斯汀(4mg/d)、地氯雷他定(5mg/d)等;单独治疗无效时,可以选择2种不同类型的H1受体拮抗剂合用或与H2受体拮抗剂联合应用,常用的H2受体拮抗剂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有人报道,H1和H2受体拮抗剂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能增加H1拮抗剂的作用。H2受体拮抗剂单独使用时效果不佳。如果采用两种以上的抗组胺药都是H1受体拮抗剂,则应选用两者在结构上不同的药物,或一种作用强的抗组胺药物与一种作用较弱的抗组胺药物联合使用,或一种有思睡、镇静作用的抗组胺药物与一种没有思睡作用的抗组胺药如咪唑司丁、西替利嗪等联合应用。安他乐具有较强的抗组胺、抗胆碱和镇静作用,止痒效果也很好。用于急、慢性荨麻疹和寒冷性荨麻疹均有效。剂量因人而异.且个体差别颇大,成人始量为每次25mg,3~4次/d;并可逐步调整到每次:50~100mg,3~4次/d。若单独使用无效时,可考虑与其它药物合并使用。

多塞平是一种三环类抗忧郁剂,主要用于治疗忧郁和焦虑性神经官能症,本药也具有很强的抗H1和H2受体作用。有文献报道作为H1拮抗剂,多塞平比苯海拉明的作用强700倍以上,比安他乐强50倍。作为H2拮抗剂比西咪替丁强6倍,剂量为每次25mg,3次/d。对慢性荨麻疹效果尤佳,且副作用较小。对传统使用的抗组胺药物无效的荨麻疹患者,多塞平是较好的选用药物。

4.选用具有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作用从而减少组胺释放的药物。

(1)硫酸间羟异丁肾上腺素(Terbutalin sulfas):为β2-肾上腺受体促进剂,在体内能增加cAMP的浓度,从而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剂量为每次2.5~5mg,3次/d,亦可皮下注射:成人每次0.25~0.5mg。

(2)酮替酚(Ketotifen);每次最大剂量为 1mg,3次/d。通过增加体内cAMP的浓度,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阻止炎症介质(如组胺、慢反应物质等)的释放。其抑制作用较色甘酸钠强而快,并可口服。

(3)色甘酸钠(Cromoglycate):能阻断抗原-抗体的结合,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成人每次20mg,3次/d吸入。若与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可减少后者的用量,并增强疗效。

(3)曲尼司特(Tranilast) 100 mg,3次/d。通过稳定肥大细胞膜而减少组胺的释放。

5.糖皮质激素 具有较强的抗炎、抗过敏使用。能稳定肥大细胞膜和溶酶体膜,抑制炎症介质和溶酶体酶的释放;能收缩血管,减少渗出。对荨麻疹的疗效很好,特别适用于急性寻麻疹、血清病型荨麻疹、压力性荨麻疹。某些严重类型伴有明显全身症状的荨麻疹,如高热、皮疹广泛、腹绞痛、低血容量和低血压、心脏损害、中枢神经症状、喉部及呼吸道阻塞症状等,更应使用糖皮质激素。由于糖皮质激素有一定的副作用,停药后易反跳,因此,轻型患者用一般抗组胺药物能控制者,不一定都使用此类药物。常用药物和剂量如下:①泼尼松40~80mg/d,分3~4次口服;②曲安西龙:每日12~16mg,口服。③地塞米松6~9mg/d,分3~4次口服;④得宝松1ml,肌肉注射,每月1次,病情控制后改为口服制剂。紧急情况下,采用氢化考的松200~400mg、地塞米松5~20mg或甲基强的松龙40~120mg静脉滴注。

6.免疫抑制剂 当慢性荨麻疹患者具有自身免疫基础,病情反复,上述治疗不能取得满意疗效时,可应用免疫抑制剂,环孢素具有较好的疗效,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甲氨喋呤及免疫球蛋白等均可试用,雷公藤也具有一定疗效。

7.非特异性抗过敏疗法及其它疗法 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ml,1次/d,静注;普鲁卡因静脉滴注,每次用量0.25~0.5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10%硫代硫酸钠10ml,1次/d,静注,自血疗法或组织疗法;组胺球蛋白肌肉注射或穴位注射:抗血纤溶芳酸0.25~0.5g/次,3次/d,口服;0.25~0.5g/次,用5%葡萄糖液稀释后,静脉滴注;6-氨基己酸,每次2g,每日 3次,口服;4~6g/次加5%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利血平0.25mg/d,3次/d,口服,氨茶碱0.1~0.2g,3次/d,口服;转移因子 1u臂内侧皮下注射,每周2次,共6~10次,对慢性荨麻疹有一定疗效。卡介菌多糖核酸1mg,肌注,隔日1次。

上述药物单独使用效果一般不理想,通常与抗组胺类药物联合使用,以增强效果,减少复发机会。

8.某些特殊情况的处理 如荨麻疹因感染引起者,应根据感染的情况,选用适当的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

(1)对寒冷性荨麻疹 抗组胺药物中以赛庚啶、多塞平、酮替芬、羟嗪、咪唑司丁疗效较好;可联合应用维生素E 100~200mg,3次/d、桂利嗪25mg,3次/d及H2受体拮抗剂。阿扎他啶(Azatadine),1mg,3次/d通过抗组胺、抗胆碱、抗5-羟色胺作用,对寒冷性荨麻疹效果较好。还需①保护自己,避免骤冷影响;②抗组胺药物中,选用赛庚啶、多塞平、酮替芬;③通过逐渐适应低温环境和冷水进行脱过敏。

(2)对日光性荨麻疹,除采用抗组胺药物羟嗪、扑尔敏外,还可:①服用氯喹125~250mg/d、羟氯喹100~200mg/d,沙利度胺25~50mg/d,②试服高氯环嗪(Homochlorcy-clinzine)30mg/d,③反复照射日光或人工光,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照射剂量,通过此法进行脱过敏;④涂用遮光剂;⑤避免服光敏药物与食物。

(3)对胆碱能性荨麻疹,①首选具有抗胆碱能作用的H1受体拮抗剂如玻丽玛朗5mg,2次/d或10mg,睡前服用;也可应用山莨菪碱10mg,2~3次/d;②还原型谷光甘肽(reced glutathione)具有一定疗效,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胆碱酯酶水解乙酰胆碱,③要适当限制强烈的运动,④通过逐渐增加水温和运动量,有可能增加耐受而达到脱敏目的,⑤有人报道使用特非拉丁和甲磺酸波尔啶(抗胆碱药物)联合应用效果很好。

9.中医分型及治疗 中医对荨麻疹的分型和治则看法颇不一致,但大约可归纳下列几型。

(1)风热型:相当于急性荨麻疹。皮疹色泽红赤,受风加剧。皮肤灼热、剧痒感,并觉手心发热,心烦口渴。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治宜疏风清热。方用疏风清热饮、消风散加减:荆芥、防风、牛蒡子、苦参、蝉衣、石膏、知母、木通、银花、连翘等。

(2)风寒型:相当于寒冷性荨麻疹。皮疹淡红或淡白,遇冷、遇水和吹风后症状加重,得暖后减轻。自觉畏寒、恶风,冬重夏轻,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缓。治宜疏风散寒。方用麻黄汤或桂枝汤加减:麻黄、桂枝、白芍、羌活、赤芍、独活、防风、荆芥、浮萍、炙草、生姜、白藓皮等。

(3)脾胃湿热型:相当于胃肠型荨麻疹。皮疹多少不定,胃肠道症状明显,纳差,脘腹疼痛,拒按或坐立不安,倦怠无力,大便秘结或溏薄。苔黄腻,脉滑数有力。治宜泄热、利湿。方用除湿胃苓汤合茵陈汤加减:茯苓、苍术、白术、厚朴、山栀、茵陈、防风、荆芥、香附、乌药、枳壳、泽泻、大黄、砂仁等。

(4)阴虚火旺型:多见于慢性荨麻疹。皮疹多在午后或夜间发作,皮疹时隐时现,来去无常,经久不愈。神倦乏力,面色萎黄,头晕目眩,口干颊红,手足心热,舌红苔光,脉数无力。治宜养血、滋阴、降火。药用四物汤合青蒿鳖甲汤加减:当归、生地、首乌、玄参、地骨皮、白芍、青蒿、龟板、鳖甲、勾藤、五加皮、白藓皮、桑白皮等。

(5)冲任不调型:多见于女性,因月经紊乱而引起荨麻疹。发疹有周期性,与月经有关,常有月经不调,经期超前或推后。经来腹痛,经色紫红或有瘀块。经来疹多,症状加重;经清疹退,症状消失。苔薄,舌有紫气,脉弦数。治宜调理冲任。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红花、丹参、当归、赤芍、川芎、香附、木香、菟丝子、仙灵脾、巴戟天、防风、荆芥、甘草等。

(6)热毒燔营型:多为感染或药物引起的急性荨麻疹或血清病型荨麻疹。发病突然,皮疹广泛,全身大块状,色绛红,灼热感,奇痒。伴有发热、恶心、心烦不安,口渴喜饮,面红目赤,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洪数。治宜清热、凉血、解毒。方用清温温败毒饮加减;黄连、黄芩、生石膏、知母、银花、玄参、人中黄、芦根、土茯苓、滑石、生草等。

9.单方验方

(1)荆芥12g、防风9g、蝉脱9g、乌梅9g、五味子9g、丹参9g,每日1剂,煎水冲服。

(2)紫草、刺藜蒺、苦参、土茯苓各15g,风热患者加银花、连翘、栀子、丹皮、薄荷、蝉脱等。风热夹湿者加白藓皮、地肤子、茯苓皮。久病血虚者加四物汤或当归、黄芪等,每日1剂,煎水口服。

(3)苍耳子15g、刺猬皮9g、桑叶9g、白藓皮9g、丹皮9g、地肤子15g、甘草6g煎服,每日1剂。

(4)茯苓皮20g、陈皮、大腹皮15g、桑白皮9g、生姜6g煎水口服。并按风热、风寒、胃肠湿热3型加减。

(5)麻黄9g、蝉衣9g、川连4g、生甘草 3g、当归9g、生熟地各12g,赤芍9g、川芎 10g、尤对慢性荨麻疹有较好疗效。

10.针灸疗法

(1)体针:主穴取曲池、血海、大椎、合谷、足三里,配穴可根据部位、经络,辨证进行取穴。

(2)耳针:取脾、肺、皮质下、肾上腺、内分泌等区穴。

(3)水针:取足三里、曲池、三阴交、肺俞等穴位,药物可选用普鲁卡因、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复方丹参注射液等。每穴0.5~lml,每周2~3次。

11.外用药物 下列药物有收敛止痒作用:①复方芦甘石洗剂外涂皮疹处,②柳酚酊外涂皮疹处,⑧三黄洗剂外涂皮疹处,④地肤子、白芷、防风、川椒、透骨草各15g煎水后外洗。

⑻ 怎么根治由热而致的慢性荨麻疹

荨麻疹又叫风团块或风蛋和风疱,是由于对某种因素如食物,药品,寒冷刺激等过敏所致。
在皮肤上突然发生界限清楚,高出皮肤,红色或白色的团块,奇痒,搔抓后可出现条状风团。
草药:百部5钱,白酒2两,樟脑5分,浸泡24小时后外搽。
1,风寒型:皮疹苍白,遇冷或风吹则剧,得暖则愈,苔薄白:桂枝1.5钱,麻黄1.5钱,赤芍3钱,制川乌1钱,姜皮1钱,炙甘草1钱,红枣5枚,青葱5根,羌活1.5钱,独活1.5钱。水煎服。每日一剂。
2,风热型:皮疹色赤,遇热则剧,脉浮数,苔薄黄,舌质红荆芥1.5钱,防风1.5钱,苍术1.5钱,山栀1.5钱,蝉衣1.5钱,苦参4钱,薏苡仁4钱,黄芩2钱,生甘草1钱。水煎服,每日一剂。
3 ,气血两虚型:皮疹反复发作,延续数月至数年,劳累增剧,神疲乏力,脉濡细,苔薄舌质淡:熟地3钱,当归3钱,川芎2钱,白芍2钱,黄芪3钱,首乌4钱,茯苓皮4钱 ,水煎服,每日一剂。

⑼ 荨麻疹怎么治疗

【治疗】

由于荨麻疹的原因各异,治疗效果也不一样,有的容易治愈,有的很难治疗。治疗具体措施如下:

1.去除病因 对每位患者都应力求找到引起发作的原因,并加以避免.如果是感染引起者,应积极治疗感染病灶,药物引起者应停用过敏药物;食物过敏引起者,找出过敏食物后,不要再吃这种食物。

2.避免诱发因素 如寒冷性荨麻疹应注意保暖,乙酰胆碱性荨麻疹减少运动、出汗及情绪波动,接触性荨麻疹减少接触的机会等。

3.抗组胺类药物 是治疗各型荨麻疹最常用的药物。大多数患者经抗组胺药物治疗后即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少数患者较为顽固。对顽固难治性荨麻疹可以增大剂量或联合用药。

H1受体拮抗剂具有较强的按组胺和抗其它炎症介质的作用,治疗各型荨麻疹都有较好的效果。常用的H1受体拮抗剂有苯海拉明、赛庚啶、扑尔敏等,阿伐斯汀、西替利嗪、咪唑斯丁、氯雷他定、依巴斯汀(10mg/d)、氮卓斯汀(4mg/d)、地氯雷他定(5mg/d)等;单独治疗无效时,可以选择2种不同类型的H1受体拮抗剂合用或与H2受体拮抗剂联合应用,常用的H2受体拮抗剂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有人报道,H1和H2受体拮抗剂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能增加H1拮抗剂的作用。H2受体拮抗剂单独使用时效果不佳。如果采用两种以上的抗组胺药都是H1受体拮抗剂,则应选用两者在结构上不同的药物,或一种作用强的抗组胺药物与一种作用较弱的抗组胺药物联合使用,或一种有思睡、镇静作用的抗组胺药物与一种没有思睡作用的抗组胺药如咪唑司丁、西替利嗪等联合应用。安他乐具有较强的抗组胺、抗胆碱和镇静作用,止痒效果也很好。用于急、慢性荨麻疹和寒冷性荨麻疹均有效。剂量因人而异.且个体差别颇大,成人始量为每次25mg,3~4次/d;并可逐步调整到每次:50~100mg,3~4次/d。若单独使用无效时,可考虑与其它药物合并使用。

多塞平是一种三环类抗忧郁剂,主要用于治疗忧郁和焦虑性神经官能症,本药也具有很强的抗H1和H2受体作用。有文献报道作为H1拮抗剂,多塞平比苯海拉明的作用强700倍以上,比安他乐强50倍。作为H2拮抗剂比西咪替丁强6倍,剂量为每次25mg,3次/d。对慢性荨麻疹效果尤佳,且副作用较小。对传统使用的抗组胺药物无效的荨麻疹患者,多塞平是较好的选用药物。

4.选用具有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作用从而减少组胺释放的药物。

(1)硫酸间羟异丁肾上腺素(Terbutalin sulfas):为β2-肾上腺受体促进剂,在体内能增加cAMP的浓度,从而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剂量为每次2.5~5mg,3次/d,亦可皮下注射:成人每次0.25~0.5mg。

(2)酮替酚(Ketotifen);每次最大剂量为 1mg,3次/d。通过增加体内cAMP的浓度,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阻止炎症介质(如组胺、慢反应物质等)的释放。其抑制作用较色甘酸钠强而快,并可口服。

(3)色甘酸钠(Cromoglycate):能阻断抗原-抗体的结合,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成人每次20mg,3次/d吸入。若与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可减少后者的用量,并增强疗效。

(3)曲尼司特(Tranilast) 100 mg,3次/d。通过稳定肥大细胞膜而减少组胺的释放。

5.糖皮质激素 具有较强的抗炎、抗过敏使用。能稳定肥大细胞膜和溶酶体膜,抑制炎症介质和溶酶体酶的释放;能收缩血管,减少渗出。对荨麻疹的疗效很好,特别适用于急性寻麻疹、血清病型荨麻疹、压力性荨麻疹。某些严重类型伴有明显全身症状的荨麻疹,如高热、皮疹广泛、腹绞痛、低血容量和低血压、心脏损害、中枢神经症状、喉部及呼吸道阻塞症状等,更应使用糖皮质激素。由于糖皮质激素有一定的副作用,停药后易反跳,因此,轻型患者用一般抗组胺药物能控制者,不一定都使用此类药物。常用药物和剂量如下:①泼尼松40~80mg/d,分3~4次口服;②曲安西龙:每日12~16mg,口服。③地塞米松6~9mg/d,分3~4次口服;④得宝松1ml,肌肉注射,每月1次,病情控制后改为口服制剂。紧急情况下,采用氢化考的松200~400mg、地塞米松5~20mg或甲基强的松龙40~120mg静脉滴注。

6.免疫抑制剂 当慢性荨麻疹患者具有自身免疫基础,病情反复,上述治疗不能取得满意疗效时,可应用免疫抑制剂,环孢素具有较好的疗效,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甲氨喋呤及免疫球蛋白等均可试用,雷公藤也具有一定疗效。

7.非特异性抗过敏疗法及其它疗法 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ml,1次/d,静注;普鲁卡因静脉滴注,每次用量0.25~0.5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10%硫代硫酸钠10ml,1次/d,静注,自血疗法或组织疗法;组胺球蛋白肌肉注射或穴位注射:抗血纤溶芳酸0.25~0.5g/次,3次/d,口服;0.25~0.5g/次,用5%葡萄糖液稀释后,静脉滴注;6-氨基己酸,每次2g,每日 3次,口服;4~6g/次加5%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利血平0.25mg/d,3次/d,口服,氨茶碱0.1~0.2g,3次/d,口服;转移因子 1u臂内侧皮下注射,每周2次,共6~10次,对慢性荨麻疹有一定疗效。卡介菌多糖核酸1mg,肌注,隔日1次。

上述药物单独使用效果一般不理想,通常与抗组胺类药物联合使用,以增强效果,减少复发机会。

8.某些特殊情况的处理 如荨麻疹因感染引起者,应根据感染的情况,选用适当的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

(1)对寒冷性荨麻疹 抗组胺药物中以赛庚啶、多塞平、酮替芬、羟嗪、咪唑司丁疗效较好;可联合应用维生素E 100~200mg,3次/d、桂利嗪25mg,3次/d及H2受体拮抗剂。阿扎他啶(Azatadine),1mg,3次/d通过抗组胺、抗胆碱、抗5-羟色胺作用,对寒冷性荨麻疹效果较好。还需①保护自己,避免骤冷影响;②抗组胺药物中,选用赛庚啶、多塞平、酮替芬;③通过逐渐适应低温环境和冷水进行脱过敏。

(2)对日光性荨麻疹,除采用抗组胺药物羟嗪、扑尔敏外,还可:①服用氯喹125~250mg/d、羟氯喹100~200mg/d,沙利度胺25~50mg/d,②试服高氯环嗪(Homochlorcy-clinzine)30mg/d,③反复照射日光或人工光,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照射剂量,通过此法进行脱过敏;④涂用遮光剂;⑤避免服光敏药物与食物。

(3)对胆碱能性荨麻疹,①首选具有抗胆碱能作用的H1受体拮抗剂如玻丽玛朗5mg,2次/d或10mg,睡前服用;也可应用山莨菪碱10mg,2~3次/d;②还原型谷光甘肽(reced glutathione)具有一定疗效,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胆碱酯酶水解乙酰胆碱,③要适当限制强烈的运动,④通过逐渐增加水温和运动量,有可能增加耐受而达到脱敏目的,⑤有人报道使用特非拉丁和甲磺酸波尔啶(抗胆碱药物)联合应用效果很好。

9.中医分型及治疗 中医对荨麻疹的分型和治则看法颇不一致,但大约可归纳下列几型。

(1)风热型:相当于急性荨麻疹。皮疹色泽红赤,受风加剧。皮肤灼热、剧痒感,并觉手心发热,心烦口渴。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治宜疏风清热。方用疏风清热饮、消风散加减:荆芥、防风、牛蒡子、苦参、蝉衣、石膏、知母、木通、银花、连翘等。

(2)风寒型:相当于寒冷性荨麻疹。皮疹淡红或淡白,遇冷、遇水和吹风后症状加重,得暖后减轻。自觉畏寒、恶风,冬重夏轻,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缓。治宜疏风散寒。方用麻黄汤或桂枝汤加减:麻黄、桂枝、白芍、羌活、赤芍、独活、防风、荆芥、浮萍、炙草、生姜、白藓皮等。

(3)脾胃湿热型:相当于胃肠型荨麻疹。皮疹多少不定,胃肠道症状明显,纳差,脘腹疼痛,拒按或坐立不安,倦怠无力,大便秘结或溏薄。苔黄腻,脉滑数有力。治宜泄热、利湿。方用除湿胃苓汤合茵陈汤加减:茯苓、苍术、白术、厚朴、山栀、茵陈、防风、荆芥、香附、乌药、枳壳、泽泻、大黄、砂仁等。

(4)阴虚火旺型:多见于慢性荨麻疹。皮疹多在午后或夜间发作,皮疹时隐时现,来去无常,经久不愈。神倦乏力,面色萎黄,头晕目眩,口干颊红,手足心热,舌红苔光,脉数无力。治宜养血、滋阴、降火。药用四物汤合青蒿鳖甲汤加减:当归、生地、首乌、玄参、地骨皮、白芍、青蒿、龟板、鳖甲、勾藤、五加皮、白藓皮、桑白皮等。

(5)冲任不调型:多见于女性,因月经紊乱而引起荨麻疹。发疹有周期性,与月经有关,常有月经不调,经期超前或推后。经来腹痛,经色紫红或有瘀块。经来疹多,症状加重;经清疹退,症状消失。苔薄,舌有紫气,脉弦数。治宜调理冲任。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红花、丹参、当归、赤芍、川芎、香附、木香、菟丝子、仙灵脾、巴戟天、防风、荆芥、甘草等。

(6)热毒燔营型:多为感染或药物引起的急性荨麻疹或血清病型荨麻疹。发病突然,皮疹广泛,全身大块状,色绛红,灼热感,奇痒。伴有发热、恶心、心烦不安,口渴喜饮,面红目赤,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洪数。治宜清热、凉血、解毒。方用清温温败毒饮加减;黄连、黄芩、生石膏、知母、银花、玄参、人中黄、芦根、土茯苓、滑石、生草等。

9.单方验方

(1)荆芥12g、防风9g、蝉脱9g、乌梅9g、五味子9g、丹参9g,每日1剂,煎水冲服。

(2)紫草、刺藜蒺、苦参、土茯苓各15g,风热患者加银花、连翘、栀子、丹皮、薄荷、蝉脱等。风热夹湿者加白藓皮、地肤子、茯苓皮。久病血虚者加四物汤或当归、黄芪等,每日1剂,煎水口服。

(3)苍耳子15g、刺猬皮9g、桑叶9g、白藓皮9g、丹皮9g、地肤子15g、甘草6g煎服,每日1剂。

(4)茯苓皮20g、陈皮、大腹皮15g、桑白皮9g、生姜6g煎水口服。并按风热、风寒、胃肠湿热3型加减。

(5)麻黄9g、蝉衣9g、川连4g、生甘草 3g、当归9g、生熟地各12g,赤芍9g、川芎 10g、尤对慢性荨麻疹有较好疗效。

10.针灸疗法

(1)体针:主穴取曲池、血海、大椎、合谷、足三里,配穴可根据部位、经络,辨证进行取穴。

(2)耳针:取脾、肺、皮质下、肾上腺、内分泌等区穴。

(3)水针:取足三里、曲池、三阴交、肺俞等穴位,药物可选用普鲁卡因、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复方丹参注射液等。每穴0.5~lml,每周2~3次。

11.外用药物 下列药物有收敛止痒作用:①复方芦甘石洗剂外涂皮疹处,②柳酚酊外涂皮疹处,⑧三黄洗剂外涂皮疹处,④地肤子、白芷、防风、川椒、透骨草各15g煎水后外洗。
是有好多方法不过我也都用过了..都不能制本!放好心态..减少药量...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