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宝宝手上长小疙瘩是怎么回事,手背上起小疙瘩很痒注意
我们都知道,因为天气变化或者接触到许多奇怪的地方,手上容易长小疙瘩,那么宝宝手上长小疙瘩是怎么回事?接下来和小编了解下。
宝宝手上长小疙瘩的治疗
1、无极膏等激素药膏外用即可,一天涂两次,一般三五次即可减轻;严重者可以同时涂复方黄柏液;
若是痒得明显,建议同时口服止痒药如氯雷他定糖浆等;具体用量需要要看年龄体重来判断;
2、宝宝湿疹,病轻可以涂儿童湿疹霜或氧化锌软膏,也可以用金银花煎水或是杭白菊煎水为宝宝擦洗身体,洗澡水不要太烫,也不要用肥皂或是香皂,一般几天之后就会好很多。如果有皮肤化脓或是出现发烧等全身性症状了就必须去医院进行消炎、抗菌治疗才行。
宝宝手上长小疙瘩的预防
任其自然即可;很多家长一听说是玩沙子玩土引起的,就不让其玩了;实际上这是极大的误区!!为何为得这个病,就是因为不适应所致;这个世界有太多的类似的东西,要想让其生存于这个世界,慢慢适应是必须的;因此笔者一般建议家长:幼儿想玩就玩,即使发病了,用药就行,一般发作一两次自然就好了;
宝宝手上长小疙瘩的注意事项
禁止用肥皂等净手;很多家长在小孩外界玩后,就让其用肥皂洗手,说是这样洗得干净;实际上肥皂等清洁特品会加重疾病;用清水冲洗即可;
饮食方面,清淡的饮食对其是有好处的;可以适当补充维生素如维生素C,或者含维C丰富的水果;另外,服钙片对这个也是有防治效果的;
手背上起小疙瘩很痒怎么办
汗疱疹是一种皮肤病,在夏天的时候病发的可能性比较大。
一般症状就是长米粒大的小水泡,会比皮肤表面高一点,摸上去会很明显,而且还有瘙痒灼热的感觉,过一阵子会自己变成皮屑脱落汗疱疹一般在发生后数周就会自然痊愈,只有少数患者会有一年四季反覆发作。
治疗方法:
1、发病后不可用热水烫洗或搔刮水疱,以免使病情加重。
2、有水疱时可用3%硼酸溶液或0.5%醋酸铅溶液浸泡,干燥脱屑时外用去炎松尼素软膏或10%尿素霜,必要时口服镇镇止痒剂。
3、手部尽可能少碰水和清洁剂,脚部要保持通风凉爽,并且多擦乳霜。
4、避免搔抓。
Ⅱ 手心起小疙瘩是怎么回事啊 很痒
汗疱疹是皮肤湿疹的一种,对称性的发生于手或脚的侧面。是发生在掌跖的水疱性皮肤病。因为它发生的部位在手脚这种汗腺特别发达的地方,又以水泡为主要表现。 汗疱疹症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 (三):对称发生于手掌、足跖,深在小水疱,疱壁紧张,粟粒至米粒大小,呈半球形略高出皮面,无炎症反应,干涸后脱屑; ...(四):汗疱疹常每年定期反复发作。汗疱疹与精神紧张、手足多汗、真菌感染及变态反应等因素有关。 因此,汗疱疹病人应当控制好情绪的。做饮食日记,找出自己的汗疱疹和金属是否相关,如果有相关要尽量避免。在季节交替时,要少碰水、少碰清洁剂,多擦乳霜。这样才能有助汗疱疹的治疗。
Ⅲ 带状疱疹的人能吃维c片吗
吃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比较好哦。
中医称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俗称"蜘蛛疮"。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伴有明显神经痛。带状疱疹患者一般可获得对该病毒的终生免疫
1,病因:急性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virus,VZV)引起的一种以伴剧烈疼痛的皮疹为特征的皮肤性疾病,中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者好发此病。带状疱疹病毒是一种具有亲神经性和亲皮肤性的病毒,通过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或鼻粘膜侵入人体,通过逆行轴突运转方式入侵神经系统,然后进入脊神经后根的神经节细胞或脑神经的神经节细胞内长期潜伏存在,呈休眠状态,平时不发生任何症状。当机体内环境发生变化,特别是正常免疫防卫机制受损伤或受抑制时,带状疱疹病毒便被激活,在受侵害的神经节内大量生长繁殖而发病。
2,临表: 1.中老年居多,春秋多见,好发部位肋间神经及三叉神经可支配的皮肤区域;皮疹特点潮红斑的基础上出现群集的丘疹、水疱,粟粒至绿豆大小,疱液清亮,严重时可呈血性,或坏死溃疡;皮疹单侧分布呈带状为该病的特点;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年龄愈大,神经痛愈重。2.特殊表现:(1)眼带状疱疹:可累及角膜形成溃疡性角膜炎。(2)耳带状疱疹:病毒侵犯面神经,表现为外耳道或或鼓膜疱疹。面瘫、耳痛及外耳道疱疹为外耳道疱疹三联征。(3)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其他不典型 带状疱疹。
中成药疱肤灵:有水泡的患者(水泡不要自己动手挑破)均需加抹疱肤灵。原因是①疱肤灵可防细菌感染;②止痛、收疤;③化脓生肌。如果水泡已经消失,皮肤完好,但内部神经痛患者,可以使用 疱肤液 涂抹神经痛患处。
主治:带状疱疹以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疗效:水泡期每天涂抹疱肤灵3-4次,平均5天内治愈。
后遗症神经痛每天涂抹疱肤液3-4次,7天迅速缓解神经痛。
Ⅳ 宝宝出现手指脱皮,家长别担心,教你几个有效的小偏方
好多家长一般看到这个问题,都还会问是不是缺少维生素,缺钙,其实宝宝手脚部脱皮与营养素缺乏没有关系,家长无需太过担心。
1.干燥性脱皮
手指脱皮多数见于秋天或者冬天,与小孩子的抵抗力差有一定关系,此类幼儿多数有挑食习惯,或者孩子过度清洁,皮肤表面油脂减少,就会出现手指脱皮现象。
2.手指蜕皮
多与其接触外界刺激物有关,比如说家里面的地毯,外界的沙子等,也可能是皮肤的正常代谢,时间久了,皮肤就会脱皮。
3.手癣
假如先出现一只手的脱皮现象,随后慢慢变成两只手都脱皮,手掌上还能够见到红斑,并伴有明显的瘙痒,要提防是不是为手癣。有手癣的患者会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会传染至身体其它部位,譬如传到脚上而出现足癣。
4.汗疱疹
有些孩子可能因手出汗较多而出现汗疱性脱皮,这主要是肌肤湿疹的一种,常表现为双手同时长出细小水疱,水疱为粟粒至米粒大小,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灼热感和瘙痒感。
1.盐水洗手
首先取家里食用的无碘盐置于双手间揉搓,再与少量水稀释后,让盐水在双手上停留数分钟,每天早晚各一次,一周后即可见疗效。
2.姜汤洗手
将生姜切片,置于水杯的沸水中,待姜汤自然冷却后倒入手中搓洗,每天1-2次,坚持5天即可见效。
3.泡酒姜涂手
取鲜生姜,将其切碎放于白酒内浸泡1天后,再涂于患处,每天1-2次,疗效显著。
4.维C搓手
将手洗净,擦干,取维生素C注射液倒入掌心,两手揉搓,将维c药液均匀涂擦到双手皮肤上。待药液被皮肤吸收变白变干后,再清洗双手。每天2次,每次2ml,3天1个疗程损皮便会修复。
5.米醋搓手
洗净双手后,双手倒入少量米醋反复揉搓,直至皮肤吸收醋液,但揉搓后不用再洗手。一天按此法揉搓3-4次,每晚睡前揉搓后,戴手套睡觉效果更佳,坚持1周后,手上的蜕皮将会消失。米醋要选用酿制的优质白米醋。
(1)除了用肥皂洗净外,每周至少要做两三次的酵素湿敷,或用柠檬的轮切片来擦揉手背,可以消除皮肤粗糙。
(2)经常做手部的体操,来保持健美的手指。最简便的方法是,用手指来做“翻花鼓” 游戏 。尤其将手指反曲于外侧最为有效。凡是所做的动作跟平常不同,即最有利于美容、保养手部。
(3)给宝宝洗完手之后外抹些维生素B6软膏,通过表皮修复、营养滋润、深层调节三重作用,增加毛细血管致密性,降低其脆性,提高皮肤组织的防御能力,促进伤口愈合。
(4)当手指头出现脱皮的时候,多数人喜欢用手去撕或者扯,一不小心把皮肤弄破了就很容易出现感染。一旦发现手指开始掉皮,一定要及时处理,避免接触刺激性的物质,洗手时不要用强碱性清洁剂等脱脂剂。
Ⅳ 应该吃多少,利巴韦林和维C一天几次
你好,你的情况属于汗疱疹,和季节变化有关.治疗如下:口服强的松10mg,日3次.西替利嗪1片,日1次.连用7天.近几天忌辛辣刺激和开水烫洗.手部可用尿素膏 利巴韦林10mg(kgd),即10mg乘以体重kg为1天的用量,分四次服;维C各厂家不同,用药剂量也不同,建议参考说明书.请不要在没带孩子看医生的情况下给他吃利巴韦林
Ⅵ 维C有什么用~!
掉皮原因很多。多与角质剥脱或汗疱疹等原因有关,如无特殊感觉一般在一段时间后会自愈。
还有一种看一看是不是手癣,或者是维生素B1缺乏导致的,还是正常蜕皮,一般在春季发生率较多,有的人比较明显。同时还可口服复合维生素B,不要用冷水洗手。因为长时间泡在水里也会使手掉皮,如果是这种情况引起的,尽量戴手套洗衣、做饭。另外缺乏维生素B2同样会使手脱皮的!所以也应多吃点补兖维生素B2的食物。
Ⅶ 小时候爱玩水,手掌心裂开过,现在手掌心换季脱皮,咋办,
一、盐水洗手
首先取家里食用的无碘盐置于双手间揉搓,再与少量水稀释后,让盐水在双手上停留数分钟,每天早晚各一次,一周后即可见疗效。
二、姜汤洗手
将生姜切片,置于水杯的沸水中,待姜汤自然冷却后倒入手中搓洗,如果想快点点好,可选用中药组材的霸王手足膏抹一下。每天2--4次,坚持10到15天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泡酒姜涂手
取鲜生姜,将其切碎放于白酒内浸泡1天后,再涂于患处,每天1—2次,疗效显著。
四、维C搓手
将手洗净,擦干,取维生素C注射液倒入掌心,两手揉搓,将维c药液均匀涂擦到双手皮肤上。待药液被皮肤吸收变白变干后,再清洗双手。每天2次,每次2ml,3天1个疗程损皮便会修复。
五、米醋搓手
洗净双手后,双手倒入少量米醋反复揉搓,直至皮肤吸收醋液,但揉搓后不用再洗手。一天按此法揉搓3-4次,每晚睡前揉搓后,带手套睡觉效果更佳,坚持一周后,手上的蜕皮将会消失。
小贴士:米醋要选用酿制的优质白米醋。
六、减少碱性接触
手上脱皮患者要注意不可接触碱性物质,如碱性的肥皂及洗涤剂等。家庭妇女洗涤衣物时要带上橡胶手套,以避免直接与手接触,防止病症加重。
七、心态乐观
对于手上脱皮的患者除了用上述方法外,还要避免心情紧张、激动,保持乐观的情绪,才能使损皮脱落,新皮快速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