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贵州带状疱疹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贵州带状疱疹

发布时间: 2022-09-24 14:12:41

⑴ 贵阳哪个医院治疗带状性泡疹好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对此病毒无免版疫力的儿童权被感染后,发生水痘。部分患者被感染后成为带病毒者而不发生症状。由于病毒具有亲神经性,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时,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强烈的炎症。

⑵ 带状疱疹治愈

你可以先试试他们说的药,不行的话再用尚先消症散

⑶ 蛇缠腰怎么治

你所说的是蛇盘疮 好治用菜刀砍 但是找个大仙看看就好了 别不信

⑷ 中药大全

药名
雄黄

别名
黄食石、熏黄、黄金石、石黄、天阳石、黄石、鸡冠石

汉语拼音
xiong huang

英文名
Realgar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Realgar

归经
心;肝;胃经

药理作用
1.抗菌作用:雄黄水浸剂(1∶2)在试管内对多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 1/100的浓度于黄豆固体培养基上试验,对人型、牛型结核秆菌及耻垢杆菌有抑制生长的作用。用菖蒲、艾叶、雄黄合剂烟熏2-4小时以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均有杀菌作用。
2.抗血吸虫作用: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的小鼠,于感染前3天开始给雄黄、槟榔、阿魏、肉桂合剂0.2ml/20g,感染后继续给药12天,成虫减少率达75.27%,动物无虫率达14.29%,无雌虫率达42.86%。雄黄有杀菌作用。雄黄1:2的水浸液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等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中药化学成分
雄黄主要含有二硫化二砷(As2S2),并含有硅、铅、铁、钙、镁等杂质。

功效
燥湿;祛痰;杀虫;解毒

考证
出自《神农本草经》。
1.《名医别录》:雄黄,生武都山谷,煌山之阳,采无时。
2. 陶弘景:(雄黄)好者作鸡冠色,不臭而坚实。若黯黑及虚软者不好也。
3.《唐本草》:出石门名石黄者亦是雄黄,而通名黄金石。石门者最为劣尔。
4.《日华子本草》:雄黄,通赤亮者为上,验之可以虫死者为真,臭气少,细嚼口中含汤不激辣者通用。
5.《本草图经》:雄黄,今阶州山中有之。形块如丹砂,明澈不夹石,其色如鸡冠者为真。又阶州接西域界,出一种水窟雄黄,生于山岩中,有水泉流处。其石名青烟石、白鲜石,雄黄出其中,其块大者如胡桃,小者如粟豆,上有孔窍,其色深红而微紫,体极轻虚,而功用胜于常雄黄。
6.《本草蒙筌》:误中(雄黄)毒者,防己解之。

科属分类
砷化合物类

拉丁文名
Realgar

主治
痈疽疔疮;走马牙疳;喉风喉痹;疥癣;缠腰火丹;湿毒疮;痔疮;蛇虫咬伤;虫积;惊痫;疟疾;哮喘

生态环境
雄黄主要为低温热液、火山热液矿床中的典型矿物,与雌黄紧密共生。还见于温泉沉积和硫质喷气孔的沉积物里。偶尔发现于煤层和褐铁矿层中,为有机质分解所产生的硫化氢与含砷溶液作用的产物。

各家论述
1.《纲目》:雄黄,乃治疮杀毒要药也,而入肝经气分,故肝风,肝气,惊痫,痰涎,头痛眩晕,暑疟泄痢,积聚诸病,用之有殊功;又能化血为水。而方士乃炼治服饵,神异其说,被其毒者多矣。
2.《本草经疏》:雄黄,味苦平,气寒有毒,《别录》加甘、大温,甄权言辛、大毒,察其功用,应是辛苦温之药,而甘寒则非也。其主寒热,鼠瘘,恶疮,疽痔,死肌,疥虫,疮请证,皆湿热留滞肌肉所致,久则浸淫面生虫,此药苦辛,能燥湿杀虫,故为疮家要药。其主鼻中息肉者,肺气结也,癖气者,大肠积滞也,筋骨断绝者,气血不续也,辛能散结滞,温能通行气血,辛温相合而杀虫,故能搜剔百节中大风积聚也。雄黄性热有毒,外用亦见具所长,内服难免其无害,凡在服饵,中病乃已,毋尽剂也。
3.《本经》:主寒热,鼠瘘,恶疮,疽痔,死肌,杀百虫毒。
4.《别录》:疗疥虫,疮,目痛,鼻中息肉及绝筋破骨,百节中大风,积聚,癖气,中恶腹痛,杀诸蛇虺毒,解藜芦毒。
5.《日华子本草》:治疥癣,风邪,癫痫,岚瘴,一切蛇虫犬兽咬伤。
6. 王好古:搜肝气,泻肝风,消涎积。
7.《纲目》:治疟疾寒热,伏暑泄痢,酒饮成癖,惊痫,头风眩晕,化腹中瘀血,杀劳虫疳虫。
8.《本草正》:治痈疽腐肉,并鼠瘘、疽、痔等毒。

采收和储藏
雄黄在矿中质软如泥,见空气即变坚硬,一般用竹刀剔取其熟透部分,除去杂质泥土。

资源分布
主产于甘肃、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选方
①治滴疥: 雄黄一两,黄连二两,松脂三两,发灰如弹丸。四物熔猪膏与松脂合,热捣,以薄疮上。(《补缺肘后方》)②治癣: 雄黄粉,大酢和。先以新布拭之,令癣伤,敷之。(《千金翼方》)③治遍身虫疥虫癣: 雄黄、蛇床子各等分,俱研细,水银减半。以猪油和捣匀,入水银再研,以不见星为度。早晚以汤洗净,搽药。(《姜月峰家传方》)④治白秃头疮:雄黄、猪胆汁。和敷之。(《圣济总录》)⑤治痈疽坏烂及诸疮发毒: 雄黄五钱,滑石倍用。上为末,洗后掺疮上,外用绵子覆盖相护。凡洗后破烂者,用此贴之。(《世医得效方》生肉神异膏)⑥治对口疼痛: 雄黄一钱,吴茱萸一两。为末,香油熬熟调搽。(《经验广集》雄吴散)⑦治疗肿: 针刺四边及中心,涂雄黄末。(《千金方》)⑧治走马牙疳,臭烂出血: 雄黄豆大七粒。每粒以淮枣去核包之,铁线串于灯上烧化为末。每以少许掺之,去涎,以愈为度。(《全幼心鉴》)⑨治蛇缠疮: 雄黄为末,醋调涂,仍用酒服。凡为蛇伤及蜂虿、蜈蚣、毒虫、颠犬所伤,皆可用。(《世医得效方》)⑩治破伤风: 雄黄一钱, 防风二钱,草乌一钱。上为细末,每服一字,温酒调下。里和至愈可服,里不和不可服。(《素问病机保命集》发表雄黄散)(11)治蛇咬伤: 雄黄一两,生五灵脂一两。共研细末,分成十包,每二小时服一包,每日四至八次,开水送下。另取雄黄二两,研细末,用香油一两调匀,涂于患处,每日更换2~3次。 〔《山东医刊》(4):23,1963〕(12)治腋臭: 雄黄、石膏各半斤,白矾一斤。石膏研末,放锅内煅成白色,再将雄黄、白矾研细过筛,混合搅匀,密闭保存。用时将手指沾水湿润后,沾适量药粉(约一钱),使成浆糊状(勿过稠或过稀),涂于腋窝部,每日一次,连续涂药至愈。(《全展选编·皮肤疾病》)(13)治臁疮日久:雄黄二钱,陈皮五钱。青布卷作大拈,烧烟熏之。 (《卫生杂兴》) (14)治杨梅疮: 雄黄一钱半,杏仁三十粒(去皮),轻粉一钱。为末,洗净,以雄猪胆汁调上。(《积德堂经验方》)(15)治赤鼻: 雄黄五钱(用透明成块、无石、红色者为佳),硫黄五钱,陈水粉(真正者)。共研细末,合一处,用乳汁调敷。(《摄生众妙方》)(16)治大麻疯: 真漆一两(入蟹黄五钱拌匀,晒之,渐渐去浮面上水),明雄黄、牙皂各五钱。和匀为丸,不可见日,阴干。每服三分,酒下。(《疡医大全》雄漆丸)(17)治伤寒狐惑,毒蚀下部,痛痒不止: 雄黄半两。先用瓶子一个,口稍大者,内入灰上(土),如装香火,将雄黄烧之,候烟出,以瓶口当病处熏之。(《圣惠方》)(18)治缠喉急喉风,双蛾肿痛,汤药难下: 雄黄一两,巴豆(去油)十四个,郁金一钱。为末,醋糊丸如绿豆大。茶清下七丸,吐出顽痰即苏。如口噤,以物斡开灌之。(《丹溪心法》雄黄解毒丸)(19)治小儿诸痫: 雄黄、朱砂等分。为末,每服一钱,猪心血水调。(《仁斋直指方》)(20)治癫痫卒倒,常愈常发: 雄黄(水飞过)、胆星(俱研细)、萆麻肉各等分。共研匀,米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早饭后服一钱,白汤下。(《方脉正宗》)(21)治偏头疼: 雄黄、细辛等分。研令细。每用一字已下,左边疼吹入右鼻,右边疼吹入左鼻。(《博济方》至灵散)(22)治腹胁痞块: 雄黄一两,白矾一两。为末,面糊调膏摊贴。(《集玄方》)(23)治痔疮并肠红: 雄黄一钱五分,五倍子一两, 白矾二钱。共研末,乌梅肉为丸。每服一钱,空心白汤下。 (《医方易简》)(24)治积年冷瘘, 出黄水不瘥: 雄黄半两(细研),清油三两,乱发半两,硫黄半两(细研),黄蜡半两。上先以油煎乱发令焦尽,去滓,便入雄黄、硫黄及黄蜡,以慢火熬搅成膏,摊帛上贴之。(《圣惠方》雄黄膏)(25)治布鲁氏菌病后遗症: 雄黄一两,大蒜六十瓣。将雄黄研细,大蒜捣烂,配制成六十丸。每次一丸,一日三次。连服二十天为一疗程。(《全展选编·传染病》)

用药禁忌
阴亏血虚及孕妇忌服。《本草通玄》:血虚大忌用之。

动植物形态
晶体结构属单斜晶系。晶体细小,呈柱状、短柱状或针状,但较少见。通常多呈粒状,致密块状,有时呈土状、粉末状、皮壳状集合体。橘红色,表面或有暗黑及灰色的锖色。条痕浅橘红色。晶体呈金刚光泽,断口树脂光泽。硬度1.5-2,相对密度3.56,阳光久照会发生破坏而转变为淡橘红色粉末。锤击之有刺鼻蒜臭。

功效分类
外用药;清热燥湿药

炮制方法
碾成极细粉,或水飞,晾干。《纲目》:(雄黄)用米醋入萝卜汁煮干用良。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本品为块状或粒状集合体,多呈不规则块状。深红色或橙红色,表面常附有橙黄色细粉,手触之染指;条痕橙色。微透明或半透明,晶面具金刚光泽。质较酥脆,易砸碎,断面红色至深红色,具树脂样光泽。微有特异臭气,味淡(有毒)。精矿粉为粉末状或粉末集合体,质松脆,手捏即成粉,橙黄色,无光泽。以块大、色红、质酥脆、有光泽、无杂石者为佳。
显微鉴别 反射偏光镜下:反射色为灰色,微带紫色;内反射橙色;偏光性清楚;反射率20%(伏黄)。
透射偏光镜下:多色性明显,Ng=Nm,淡金黄色或朱红色,Np几乎无色至浅橙黄色;干涉色橙红色;斜消光,消光角C∧Np=11°。二轴晶;负光性。折射率Ng=2.704,Nm=2.648,Np=2.538;双折射率Ng-Np=0.166。
品质标志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规定:本品含砷量以二硫化二砷(As2Ss)计算,不得少于90.0%。
(2)杂质检查 三氧化二砷:取本品适量,研细,精密称取0.94g,加稀盐酸20ml,不断搅拌30min,滤过,残渣用稀盐酸洗涤2次,每次10ml,搅拌10min。洗液与滤液合并,置500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0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ml,加盐酸5ml与水21ml,照砷盐检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附录)检查,所显砷斑颜色不得深于标准砷斑。
商品规格 商品常分为雄黄、明雄、烧雄等规格。
(1)雄黄 呈块状或粉末状;深红色或橙红色;块状者又名苏雄黄,有光泽,粉末状者,质疏松易碎。药用较广。
(2)明雄 又名雄精,多呈块状,鲜红色,半透明,经加工成椭圆形,多随身佩带,作装饰品,故又名腰黄。过去有的加工成杯状,称为雄黄杯。
(3)烧雄 为雄黄提炼加工品。呈块状,色紫红;无光泽;条痕黄色,质较硬脆,易砸碎,断面胶质状,不呈结晶性,常具细砂孔,微有硫黄气味。主产贵州。含二硫化二砷(As2S2)低于雄黄。

性味
辛;苦;温;有毒

中药化学鉴定
(1)取本品粉末0.1g,加水湿润后,加氯酸钾饱和的硝酸溶液2ml,溶解后,加氯化钡试液,生成大量白色沉淀。放置后,倾取上层酸液,再加水2ml,振摇,沉淀不溶解。(检查硫酸盐)
(2)取本品粉末0.2g,置坩埚中内,加热熔融,产生白色或黄白色火焰,伴有白色浓烟。取玻片覆盖后,有白色冷凝物,刮取少量,置试管内加水煮沸使溶解,必要时过滤,溶液加硫化氢试液数滴,即显黄色,加稀盐酸后生成黄色絮状沉淀,再加碳酸胺试液,沉淀复溶解。(检查砷盐)

药材基源
为硫化物类矿物雄黄的矿石。

临床运用
1.治疗慢性交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取明雄黄500g,白糊为丸1000粒。成人每服1丸,10-15岁每服 1/2丸,5-9岁每服 1/3丸,2-4岁每服 1/4丸,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39例(其中喘息性交气管炎19例)、支气管哮喘11例,效果:治愈(症状消失未再发)16例,显著好转(症状消失,但感冒或劳累过度时仍有轻微症状)14例,症状减轻9例,无效5例(均合并肺气肿、支气管扩张),因效果不明显中断治疗6人。
2.治疗热带性嗜伊红细胞增多症:雄黄中含有三硫化二砷,用以试治本病 1例,结果取得明显效果。用量:每次4分,日服2次。服后4天气促、咳嗽均减轻,肺部罗音消失,血检白细胞由18300/mm3降为8400/mm3,嗜伊红细胞由63%降为24%,X线胸片复查与治疗前对比有明显吸收,自觉症状消失出院。
3.治疗带状疱疹:取雄黄粉50g,加入75%酒精100ml混合。每天搽敷2次。如疼痛剧烈,可在雄黄酊中加入2%普鲁卡因20ml。治疗125例,皆有效。疗程平均为5.8天。无副作用及后遣症。另有用雄黄5g,冰片0.5g,酒精10Oml混合外搽患部,每日4-6次。治疗10例,一般在搽药 1-2天后疼痛减轻,水泡萎缩,红肿逐渐消退,以后自行脱皮而愈。
4.治疗翼状胬肉:取雄黄3分,生矾 1钱,共研细粉末装入有色瓶内,置阴凉处备用。患者取仰卧位,先作眼科常规麻醉及消毒。用开睑器撑开眼睑,嘱患者斜视健侧,使胬肉充分暴露,以消毒小棉棒蘸取少量药粉,涂于胬肉表面,待 1-2分钟(过长无效)用有齿小镊子将胬肉头部挟起,逆胬肉伸展方向揭扯,待撕至半月皱襞处,用无菌小剪从胬肉根部剪下,再在根部涂少量药粉。待渗血停止,将残留之胬肉提净,并将多余之药粉加以清除,敷以眼药膏,外加包扎,次日揭去敷料,点眼药水数天即愈。
5.治疗破伤风:用雄黄粉5钱,豆腐0.5斤(为成人1日量)儿童酌减。法将豆腐中心挖孔,雄黄滇于孔内,用挖出之豆腐覆盖,水煮1小时。待痉挛停止时将豆腐连汤分3次服下,连服5天,曾治2例,均愈。但由于病例尚少,需继续在实践中验证。
6.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用雄黄45g,明矾50g,冰片3-5g,共研细末,装入有色瓶中密闭备用。每次取3-5g置小杯中,酌加75%酒精调成糊状,涂于局部。日涂2-3次。治疗16例(腮腺高度肿胀, 体温在38℃左右),1-2天后即明显消肿,体温恢复正常,第3天症状完全消失。较对症治疗组(计20例,疗程为5-15天)疗程明显缩短。
7.中毒与解毒:曾报告内服含砒雄黄急性中毒致死 1例,中毒主要症状为上吐下泻。市售雄黄混含砒霜,药用时应注意选择,以红黄色状如鸡冠者质较纯粹,如为白色结晶或碾碎时外红中白者,均为含有砒霜之征,用时须特别慎重。中毒后之急救方法,可用防已3钱;或生甘草 1份,绿豆2份,煎浓汁频服。

用法用量
外用:研末撒、调敷或烧烟熏。内服:入丸、散,1-4分。

出处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⑸ 带状疱疹通过治疗后感觉有东西在里边游走

疼得厉害可以治疗,如果不怎么痛就可以先不用治疗。那种像动的感觉就是神经受损后的表现,有时候治疗起来效果不太好。“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疼痛科”你可以去这个医院疼痛科看看,比较近

⑹ 蛇盘苍的带状疱疹的中医治疗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夹脊穴、支沟、阳陵泉。
配穴:腰以上病灶:曲池、合谷、外关;腰以下病灶:三阴交、太冲、血海。
阿是穴位置:系指皮损周围(约离疱疹0.5~1寸处)。
夹脊穴位置:取与皮损相应之夹脊穴。
(二)治法
一般仅需取主穴,疗效不明显时酌加1~2个配穴。阿是穴针法:以1.5~2寸毫针,呈25度角朝疱疹方向斜刺,按皮损范围,在周围进4~8针,略加捻转提插,有轻度得气感即可。相应夹脊穴,斜向脊柱深刺,使针感循神经分布线路传导。余穴均施提插捻转泻法,留针20~30分钟,5~10分钟运针1次。每日1~2次。
(三)疗效评价
疗效判别标准:基本痊愈:疱疹结痂,症状消失;显效:疱疹结痂,症状明显消失;有效:部份结痂,症状减轻;无效:治疗前后改善。
共治疗431例,有效率在96%左右。其中100例按上述标准评判,基本痊愈67例,显效11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为97%。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阿是穴;2、腰以上病灶:合谷、曲池;腰以下病灶:阳陵泉、侠溪。
配穴:支沟、太冲。
阿是穴位置:皮损区。
(二)治法
应用波长6328埃,输出功率25毫瓦,激光针功率为2~3毫瓦的氦-氖激光针灸仪进行治疗。依据症情选穴:凡皮损面积大,水疱多,感染为主而疼痛轻者,仅用主穴第一组。采用激光散焦照射,照射距离为40~60毫米,照射密度为0.5~1毫瓦/平方厘米,每处照射5~10分钟。以疼痛为主,皮损面积较局限,仅有红色丘疹或皮疹已结痂者,则取主穴之第二组,以激光针灸仪照射,剧痛者加配穴,每穴分别照射5分钟。如果上皮损面积大而疼痛又剧烈者,则二组宜结合应用。每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疗311例,以治5次为限,按上述疗效判断标准,其总有效率为94.2%(痊愈率为69.8%)。 (一)取穴
主穴:肺、敏感点。
配穴:皮质下、内分泌、交感、肾上腺。
敏感点位置:指耳廓上,与病灶相应位压痛明显处。
(二)治法
主穴必用,配穴据症情酌取1~2穴,每次一侧。采用捻转手法,刺激宜强,持续运针2~3分钟,留针1小时。每日1~2次。另可把100克干净的墨汁和5克雄黄粉调匀,搽在患处周围的边缘上。每日一次。
(三)疗效评价
共治172例,平均疗效在95%以上。
(一)取穴
主穴:曲池。
(二)治法
药液:维生素B12注射液(含量100微克/毫升)。
每次取双侧,以5号齿科针头,深刺得气后,每侧穴注入1 毫升。每日1次。皮损有渗出者,可外敷呋喃西林氧化锌软膏。
(三)疗效评价
200例本病患者,经穴注射2~8次,全部痊愈。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脊柱两侧旁开2厘米之平行线;2、距病灶边缘1厘米之环状区。
(二)治法
取第一组作整体治疗,第二组作局部治疗,一般宜同时取。先依皮损所在部位和范围,定平行线长度和环状区大小。如在胸胁部,取相当于胸段长度;皮损在下肢,取腰骶段长度。然后,以较强手法叩刺平行线和环周线,皮肤针针尖方向与皮肤表面垂直,针尖接触皮面应短暂(约每秒2次),针间距离0.5~1.0厘米左右。每条刺激线连叩三遍,每日1~2次。注意不可叩刺病灶,以防感染。
(三)疗效评价
疗效判别标准:痊愈:皮损炎症全退,水疱干涸,无新疹,自觉症状全部消失。
共治110例,按此标准,痊愈107例,治愈率为98.2%。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二)治法
一为艾炷灸。于阿是穴之二处(一处为先发之疱疹,一处为疱疹密集处)各置一麦粒大之艾炷,点燃后,觉灸痛即吹去未燃尽之艾炷。再以同样的方法,延伸至 远端疱疹密集处各灸一壮。1次即可,如不愈,隔5天再灸1次。
一为艾卷灸,取纯艾卷或药艾卷,点燃一端后熏灸阿是穴。其熏灸方法有三种:一为用2支艾卷同时作广泛性回旋灸,以病人感觉灼烫但能耐受为度,灸治时间据皮损面积大小酌情掌握,一般约30分钟。二为用1支艾卷在阿是穴均匀缓慢地向左右上下回旋移动。应注意艾火宏壮,集中于疱疹顶部,以有灼热麻苏苏的特殊感觉沿肋间隙或经脉循行路线感传为佳。三为“围灸法”,用艾卷在病损处由中心向周围围灸,直灸至局部潮红,患者自觉舒适,不知痛为度,通常需时30~40分钟。上述三法,可任选用,每日1次,4~7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艾炷灸100余例,均在5~7天获愈[14]。用艾卷灸共治166例,其中用围灸法及单支艾卷薰灸法治疗136例,均在5次内获得痊愈。另30例,用双支艾卷同灸法,经治7次,结果痊愈17例,显效4例,有效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 (一)取穴
主穴:肺俞、胆俞、脾俞、阿是穴。
配穴:病变在腰以上加支沟,在腰以下加阳陵泉。
阿是穴:皮损区周围。
(二)治法
主穴均取,据病变部位加配穴。将针在酒精灯上烧灼,至针尖红而发亮,迅速刺入穴位,直刺3毫米,快刺疾出。阿是穴则采用疱疹周围围刺之法。每3日1次。一般1~3次。注意针孔清洁,勿用手抓挠。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105例,均于1~3次之间获愈。火针后疼痛消失一般为12小时,疱疹干枯结痂平均3天。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二)治法
令病人选好体位,一般取坐位。然后充分暴露病灶区。用闪火法,先在皮损两端吸拔,接着沿带状分布,将罐依次拔在疱疹密集簇拥之处。罐具大小,依部位而选,但必须拔紧。如松弛不紧者,一定要重新吸拔。罐数,按病灶范围而定,以排满为度,留罐约15分钟。留罐期间,如罐内出现水泡,不必介意。拔罐后如有破溃者,外涂龙胆紫药水,局部感染重者,可撒氯霉素粉。一般每日一次,不计疗程,直至痊愈。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111例,全部治愈,最短2天,最长10天。平均治愈时间为4.2天,无一例后遗症。 1、(1)取穴
主穴:阿是穴。
(2)治法
常规消毒皮损部位,用三棱针沿疱疹周围转划一圈,以皮肤轻微出血为度。然后用毛笔或棉签蘸雄黄酒少许,外涂于疱疹之上,每日3~5次,不计疗程。雄黄酒泡制:雄黄少许研成细末,装入瓶内,罐入酒水各半调和而成。老年或体虚病久者,同时服人参败毒散,加黄芪30克,丹皮、赤芍各10克,日1剂,早晚分服。
(3)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44例,结果全部获愈。
2、(1)取穴
通常以指尖为准
(2)刺血部位:十个手指的指尖任取一指,每周一次。早上八点左右最为合适。第一周从左手开始,第二周换右手,这样轮换治疗。一般该指令进行6次即可停止,严重者可以加强3——6次(具体可参照HV疗法)。
(3)临床资料
门诊患者3021例,年龄18--60岁,平均34岁,病程在1年以内的463例,1--3年的1403例,3--9年的952例,10年以上的203例。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内关、委中;2.列缺、合谷。
配穴:四肢取阳陵泉,腹部取足三里、三阴交,臀部取环跳。
(二)治法
穴位均根据皮损部位选取,主穴第一组用于胸胁腰背部皮损,第二组用于头面部。每次取一穴,以灯心草一根,约3寸长,一端蘸植物油,点燃后迅速将燃着端接触穴位的皮肤,一点即起。施灸处可出现绿豆大的水泡,不必处理,会自行消退。每日1次(注意,第二天灸灼时,宜在原灸点之旁边),4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以灯火灸法治疗52例,结果全部治愈。一般1~4天疼痛及炎症基本消失,2~5天水疱开始干涸结痂。 忌吃些辛辣及发物的菜式,
如,牛肉、羊肉、鱼肉……
葱、姜、蒜、辣椒、醋(炒菜中也不能含有)、大酱类……
蒜薹,圆葱…… [1]前原腾良,等。针刺治疗带状疱疹。麻醉 1976;25(4):484。
[2]田素琴。沿皮针刺治疗带状疱疹150例。辽宁中医杂志 1984;(4):37。
[3]汤 瑞,等。针刺治疗带状疱疹25例的疗效和免疫功能的观察。中国针灸 1981;1(3):7。
[4]王木琴。针刺治疗带状疱疹50例的临床小结。北京中医 1987;(2):37。
[5]孙远征,等。围剌法配合华佗夹脊穴治疗带状疱疹35例观察 。黑龙江中医药 1990;(6):38。
[6]赵宁侠,等。围剌法治疗带状疱疹40例。陕西中医 1989;10(9):419。
[7]蒋彩云。针刺治疗带状疱疹。云南中医杂志 1980;1(6):21。
[8]徐静霞。针刺治疗带状疱疹100例疗效观察。上海针灸杂志 1985;3;6。
[9]吴 淞,等。氦-氖激光治疗311例带状疱疹疗效观察。上海针灸杂志 1985;4(3):7。
[10]邹正风。耳针加墨汁调雄黄外搽治疗带状疱疹。江西中医药 1988;19(5):60。
[11]贵州省人民医院皮肤科。耳针治疗带状疱疹112例。贵州省中医学术经验选编(贵州省卫生局编) 1978:204。
[12]郭正言。维生素B12双曲池穴封闭治疗带状疱疹200例。山东医药 1983;(9):7。
[13]陈积祥。梅花针治疗带状疱疹110例临床观察。新中医 1984;(7):29。
[14]俞震渠,等。艾灸治疗蛇缠。渐江中医杂志 1980;15(8):383。
[15]郑学良,等。火针治疗带状疱疹105例。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8;8(7):441。
[16]张天文,等。火罐疗法治疗带状疱疹111例。中国针灸 1986;6(2):46。
[17]赵风林。砭刺配合雄黄酒治疗带状疱疹44例。陕西中医 1986;7(10):461。
[18]梁 波。回旋灸法治疗带状疱疹120例。陕西中医 1988;9(5):24。
[19]金 虹。“围灸法”治疗“蛇丹”16例临床观察。中国针灸 1988;8(1):43。
[20]董 勤,等。艾灸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及免疫机制初探。江苏中医1991;12(4):24。
[21]刘远坎。灯火灸八穴治疗带状疱疹52例。陕西中医 1989;10(9):419。

⑺ 请问各位,在贵州省哪里可以治疗因带状疱疹引起的眼睛疾病求大神帮助

你好,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主要特点,就是剧烈的顽固性的疼痛,带状回疱疹皮损消除恢答复后疼痛仍持续,轻轻的触摸即可产生剧烈难以忍受的疼痛,患者的疼痛常是以自发性闪电样或撕裂样以及针刺样疼痛,发作时常使患者寝食不安,大多数患者常常伴随较明显的持续性烧灼痛,为减轻衣服对身体的刺激,有人不敢穿衣,或把衣服撑起来,整夜的睡不好觉. 如有病毒侵犯到相应脑神经会影响视力,引起面瘫和听觉障碍.除疼痛外,还会诱发心脏病,脑出血,甚至导致死亡.建议使用X疱必消XX效果不错的。见效快、痛苦少、费用低、方法简便大幅提高机体防病毒、抗病毒感染的免疫能力,有效避免新一轮的病毒感染复发,治愈杜绝复发。祝健康!!!

⑻ 贵州贵阳哪家医院可以治疗带状疱疹

你好,关于贵州贵阳哪家医院可以治疗带状疱疹这个问题要多做了解,对于贵州贵阳哪家医院可以治疗带状疱疹这个问题为你解答如下:你目前情况可以先保守治疗,可以局部搽冰片、滑石腋臭治疗粉、西施兰露
,减少汗腺分泌。勤洗澡、勤换衣
,可用中性皂如舒服佳清洗大汗腺较集中的地方
,养成早晚沐浴的习惯。如果效果不好,可以考虑手术破环汗腺。

⑼ 带状疱疹可以吃松茸吗

松茸别名:松蘑、松草、松口蘑。松茸性能:为白蘑科植物松覃的子实体 菌盖为半球体,成伞状,颜色为褐色或淡黑褐色,径可达12-15厘米。菌褶白色,与柄相连,伞未开时,被有薄膜,伞开后膜残留柄上成为菌环菌柄长9一18厘米。夏秋季多生长在红松或黑松树林下的一种特有的蘑菇。在我国吉林、黑龙江、云南、贵州、西藏、台湾都有生产分布,以吉林、延边为著名产区。

营养价值
松茸具有特别于其他菇类的香、甜、美性能和成分,是其他冬菇、口蘑等没法相比的。。据科学测定因为松茸中含有松覃醇高达75%左右,异松覃醇含有5%一
10%,松松茸含有覃糖成分高于其他菇类10数倍。

功效与作用
1.味甘咸,性平,无毒。
2.具有强身,益胃肠,止痛,化痰,理气之功,《菌谱》曾载,可治溲浊不禁食之有效。近代研究指出,有抗痉挛及抗癌作用。

食用方法
松茸还有其生态的特点,就是和其他菇菌生长在腐植质的环境条件不同,而是天生的与松树根生成的根菌关系,松茸菌丝寄生在松树根须上,形成的外生菌根,经过数年的生长周期长成的,因此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了特别高贵的身价。松茸是高级菜肴的珍品原料,例如,兰片烧松茸,滑炒鸡片松茸,松茸余鹿筋,白扒松茸等都是烩炙人口的山珍美味,享誉国内外。而且松茸也是食药兼佳的食用菌。

⑽ 得了带状疱疹怎么办,贵阳那里可以治疗

我不是贵州的,但我是专业秘方专治带状疱疹的。疱疹需用中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