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咽峡炎和疱疹性咽峡炎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咽峡炎和疱疹性咽峡炎

发布时间: 2022-09-20 19:42:10

①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爆发,那么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呢

天气逐渐转热,病毒也开始肆意流行,同时也提醒各位家长朋友,疱疹性咽峡炎感染性强、传播很快,一定要做好预防和各项防范措施。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柯萨奇A组病毒所致,好发于夏秋季,它是常见的一种具有流行性的病毒性咽炎。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

1.潜伏期2-7天,患儿没有任何症状,但体内病毒在大量复制。

2.前驱期1-2天,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38℃-40℃,并伴有咽喉红肿、食欲不振等症状。

3.水疱期2—3天,除高烧外,口腔上腭粘膜出现水疱。

4.溃疡期,低烧或退烧,但也到了患儿最痛苦的时期,因溃疡疼痛出现流口水甚至拒食的现象。

提示:患病期间,家长要随时监测孩子体温,可用中医小儿推拿方退烧,防止高热惊厥。

别误当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必须是嘴里、手上和脚上都起疱疹,而疱疹性咽峡炎只有嘴里起疱疹。

别误当感冒:

疱疹性咽峡炎初期症状与一般感冒区别不大,家长对此了解也不太多,因此容易被当作普通感冒而延误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咽峡部长满疱疹 ,先是充血性红点,继之小泡,再接着破溃,形成溃疡。伴有反复发热、咽痛、孩子拒食、流口水。患此病的婴儿因为不会说话,所以会日夜哭闹,不能睡眠。

会传染吗?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疾病,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传播快。

中医角度分析:今年的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特点是湿热毒较甚,所以容易伤及津液,咽喉充血非常明显,唇红,舌红苔少,发热相对较高,也可出现精神疲倦等中医所说的壮火食气的表现。

1、清胃经  500次

具体操作:大鱼际和拇指外侧赤白肉际处,从腕横纹推至拇指第一指节侧缘。

2、清肺经  500次

具体操作:无名指掌面,由指根推至指尖。

3、清天河水  500次

具体操作:操作者握住被操作者手掌,将掌心向上,拿住内劳宫穴后,再用另一手食、中指并拢,由腕横纹直推至肘横纹为清天河水。

4、退六腑  300次

具体操作:沿前臂后侧,由肘部推至腕横纹为退六腑。

5、推天柱骨  300次

具体操作:用拇指或食指、中指并拢自上而下直推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

1、疱疹性的咽峡炎是肠道病毒引起的,所以不能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是无效的 ;

2、控制体温是首要,而病毒(也就是疱疹)必须让它发出来(需要3-5天)。

3、同时加强肠胃护理。 饮食清淡,多喝水!

喝三豆饮

目前是疱疹性咽颊炎以及手足口病发病高发期,随着天气转热可能会逐渐增多,推荐大家饮用三豆饮来预防和辅助调理。

一岁,黄豆20粒、黑豆15粒、绿豆15粒

2—3岁,黄豆30粒、黑豆20粒、绿豆20粒

3—5岁,黄豆50粒、黑豆40粒、绿豆40粒

5岁以上再略增加一些……

三碗水大火煮开后调成小火,最后煮成一碗水,可以选择适量加白糖或冰糖,方便孩子入口。

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应尽量待在家中,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最好是在体温正常、疱疹消退后再隔离一周,一般来说,共隔离2周时间,和手足口病的法定隔离时间是一样的,尤其是在发病的第一周内,传染性是最强的。同时家长也尽量少串门,因为家长也可能会成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媒介。

② 来势汹汹的疱疹性咽峡炎,应该怎么防治

天气逐渐炎热,病毒细菌们也开始“肆无忌惮”起来。

宝宝如果出现突发高烧,哭闹,抗拒吃东西等情况,家长大大们可要当心了:宝宝也许是感染上了疱疹性咽峡炎!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勤洗手

不管是孩子还是家长,外出回家或进食前,一定要先洗手;

•环境

少带孩子去人多、卫生环境较差的地方,家里也要经常开窗通风;

•隔离

如果孩子的病后,最好是在家休息,避免传染给其他小朋友,家长在照顾完生病的孩子后,也一定要洗手;

③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疾病,其症状表现咽部充血,口腔内有灰白色的疱疹,破溃后形成小溃疡,一周可自愈。

疱疹性咽峡炎病因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特殊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病原体主要为柯萨奇病毒A1-6、8、10、22亚型,也可有其他肠道病毒、疱疹病毒引起。通过接触传染、粪口传播、呼吸道传染,潜伏期一般为1-2天。多发于婴幼儿,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高发于夏秋季节。

疱疹性咽峡炎的诱因有很多,主要是由于夏季天气比较炎热、室内空气流通不畅,使室内空气细菌和病毒急剧繁殖,进入小儿呼吸道而引发疾病。家长要注意保持孩子个人和室内的卫生,尽量不带孩子去嘈杂的公共场所。

疱疹性咽峡炎属于自愈性疾病,也就是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能自动停止,并且逐渐恢复痊愈,病程为7-10天,大部分孩子在症状出现5天后,病情好转。但是由于疱疹性咽峡炎起病急,有些孩子得病后体温迅速升高,容易导致高热抽搐,这个时候要迅速送往医院。

疱疹性咽峡炎症状

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

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起病急骤,高热、咽痛、烦躁不安、流涎、厌食、全身不适,于婴儿常发生呕吐和惊厥。发病两天内患儿口腔黏膜出现少数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悬雍垂、舌部等,接下来两三天内水泡破溃变为浅溃疡。

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症状差别较大,轻的仅有1-2天的轻中度发热;重的起病急,表现为骤起高热,体温可达39℃-40℃,约2-5天后体温下降,体温过高时甚至发生高热惊厥,患儿烦躁哭闹,部分还带有呕吐和腹泻。

婴儿患疱疹性咽峡炎时,比较典型的症状是口水明显增多,拒绝喝水吃东西,这是因为咽颊疱疹溃疡后造成咽部疼痛。年长的孩童常会自诉咽喉痛。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区别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都是肠道病毒感染,初期症状相似,两者一般都伴有发热,均在口腔内看到疱疹、溃疡。那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怎么区别?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最大区别是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仅仅出现在口腔内,而患手足口病的大多数孩子先是嗓子里有疱疹,后发展到手脚心,少见于长在手脚背,并伴有发烧。出的疹子一般如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有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不痛、不痒、不结痂。

另一个重要区别就是,疱疹性咽峡炎病情轻些,感染性没那么强,几乎不会出现重症、发生生命危险。手足口病的少数患儿则可引起心肌炎、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会导致死亡。

疱疹性咽峡炎怎么办

疱疹性咽峡炎应该怎么护理?疱疹性咽峡炎早期表现为发烧,但刚发烧的时候还不知道就是疱疹性咽峡炎,只有3-24小时以后口腔里面看到疱疹了才能确诊。所以家长在小孩开始出现发烧症状的24小时一定要注意观察,体温超过38.5℃要服用退烧药,以防出现高热惊厥。如果小孩2-3天高烧不退,或者孩子精神状态不好,就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疱疹性咽峡炎属于病毒感染疾病,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治疗原则为对症治疗,帮助小孩缓解不适。孩子出现中低烧时可以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温水擦浴、冰袋冷敷等。为了防止溃疡继发感染,需要保持口腔清洁,可以用淡盐水漱口,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对症的药物。

疱疹性咽峡炎的孩子咽喉部疼痛明显,家长可以给孩子多喝白开水,白开水对发生溃疡的咽喉部刺激最小,孩子比较容易接受。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吃一些营养又容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食物,如粥、面条汤等,饭菜要清淡,不要吃鱼虾或者太热、辛辣、味重的食物,以免刺激咽喉,加重咽痛。如果孩子进食勉强,也可以少食多餐。

疱疹性咽峡炎如何预防

如何预防疱疹性咽峡炎,具体措施如下:

1、要注意小孩的个人卫生,勤洗手,小孩玩具、衣服要及时清洗;

2、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鼻,避免交叉病毒感染;

3、居家环境要注意通风;

4、小孩加强身体锻炼,饮食营养要全面,保证充足的睡眠,增强抵抗力;

5、在疾病流行季节,应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另外,小孩患病时要对症治疗,家长不要自作主张给小孩吃药,如抗生素或者抗病毒药物都不要胡乱吃。特别不建议通过预防性的吃一些药,来防止某种病毒传染疾病。

④ 疱疹性咽炎和疱疹性咽颊炎是否是同一种病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病毒性感染,治疗一般是给予抗病毒治疗,因为疱疹性咽峡炎很内容易合并细菌感染容,一般还要合并使用抗生素,头孢唑林能很好预防细菌感染.治疗过程中还要给予普通抗感冒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有一定的传染性,要注意消毒.

⑤ 小孩嗓子眼里有疱就一定是疱疹性咽峡炎吗为什么

引言:疱疹性咽峡炎有潜伏期,所以很多不熟悉这种疾病的家长朋友很容易把疱疹性咽峡炎当成普通感冒、发热或手足口病,但要知道疱疹性咽峡炎的早期症状。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讲一讲。

如果高烧超过38.5度,或者高烧持续24小时以上,并且明显拒绝进食,心情不好,烦躁不安,尿量减少,应及时就医。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常见的自愈性疾病,家长不必过于担心,但如果看到宝宝的病情症状仍然紧张焦虑,可以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

⑥ 疱疹性咽颊炎的简介,什么是疱疹性咽颊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发热性疾病,是由许多A组柯萨奇病毒,偶尔也有其他肠道病毒。除手足口病会引起发烧外,更多婴幼儿的发热是由普通感冒引起,其中大部分是病毒感染引起,不要擅自给孩子口服头孢等抗生素类药物。得了疱疹性咽颊炎的孩子,除了发烧,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滴水不进。这些症状没有特效药,医生一般是对症处理,比如当孩子出现脱水症状时进行补液,并开出一些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可以起到辅助抗病毒的作用。对发烧并出现口腔疱疹的孩子,喂食后更加要注意口腔卫生,给孩子漱口,避免细菌从溃疡的伤口进入,造成进一步的感染。

  • 西医学名

  • 疱疹性咽颊炎

  • 所属科室

  • 妇儿科 - 儿科

  • 发病部位

  • 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

  • 主要症状

  • 急性传染性,发热性疾病

  • 主要病因

  • 上呼吸道感染,由于天气比较炎热、室内空气流通不畅

  • 多发群体

  • 常见于婴幼儿

  • 传染性

  • 有传染性

⑦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如何护理

孩子在出现疾病,当家长的都会非常的担心。孩子的抵抗力小,很容易遭受一些疾病的侵袭,小儿疱疹性咽峡炎,这是一种比较急性的疾病,在日常生活中要格外的对孩子进行护理。那么你知道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如何护理吗?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护理

1、在出现疱疹性的咽峡炎时,口腔会有明显的疼痛感,这时患者多会不想吃东西,所以在这个时候需要给患儿补充一些营养。食物不能太热,应该清淡一些,不需要油腻,但是富有营养。如果计时出现严重的困难时,就需要采取静脉营养剂。

2、为了防止继发性的感染,在局部使用一些镇痛剂和抗毒药物,还要注意口腔的卫生。患儿用过的东西要进行废水的处理,避免造成污染。

3、不能食用刺激性的食物。例如硬,热,咸,辣,甜,酸等。这些食物容易导致口腔破溃的部位引起疼痛。所以在平时对患儿的护理上要格外用心。孩子出现咽峡炎疱疹时,容易出现哭闹不安的现象,这时也需要家长及时的安慰孩子。

小儿咽峡炎疱疹的症状

患者通常在出现咽峡炎疱疹时会有一些症状表现。而这些症状就是得患者出现一些困难和痛苦,因此,在到医院进行检查时,医生也会根据这些症状对其进行一些治疗。

1、这种疾病多见于婴幼儿,通常会有高热现象发生,同时还会有厌食,头痛,咽喉痛等。有些还会伴有腹痛,颈痛以及四肢疼痛等现象。这时婴儿会发生呕吐以及惊厥情况,在发病的两日内,口腔黏膜会出现一些少数的灰白色疱疹,周围还会有一些红晕,这种情况都会发生在扁桃体的前部。有的也会位于扁桃体,软腭,悬雍垂以及舌部等。

2、通常出现的这些水泡会在24小时内破溃变为浅溃疡,直径一般都是在5mm以下,通常在一日到五日内会愈合,并发症比较少见。这些症状一般在七日之后就会消失,在出现感染后会产生持久性的免疫。

3、a组中的其他类型病毒或者是其他的肠道类型病毒也会再次发生这样的病症。这种病症如果单独发生时,一般全身没有症状,患者会突然发病,而且会有突然的高热,在早期的时候还会有流鼻涕的现象。大一点的宝宝会告诉家长自己的疼痛,而小学的宝宝就会表现出烦躁,流口水,哭闹。尿色黄,以及短少,还会出现大便干燥。

⑧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 HA)是一种主要由人类肠道病毒(Enterovirus, EV)引起的以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性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其好发于学龄前幼儿,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较强。临床上以咽部、口腔和牙龈黏膜上出现疱疹或溃疡为特征,咽炎、发热、头痛等为突出表现的临床症状。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多数可自愈,但重症患儿会出现脑炎、无菌性脑膜炎、急性迟缓性麻痹、肺水肿和(或)肺出血、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因此需要引起重视。《疱疹性咽峡炎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2019年版)》强调,治疗应遵循早期发现、早期对症治疗、局部抗病毒用药的原则。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病毒引起的,其中柯萨奇病毒(CV)A组及B组、肠道病毒EV71型、埃可病毒最为常见。疱疹性咽峡炎早期病毒的主要复制部位是口咽和肠粘膜的上皮细胞:一部分病毒复制发生在鼻咽部,并扩散到上呼吸道淋巴管;另一部分病毒被吞噬转移到胃和下消化道,从而引起后续的感染发生。所以,在疾病早期接受抗病毒治疗是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关键。
利巴韦林气雾剂(信韦林)是抗病毒药物。与全身给药模式相比,利巴韦林气雾剂按给药途径分类为非吸入式气雾剂,小颗粒与抛射剂形成稳定性的气溶胶,随抛射剂挥发过程中,药物随抛射剂的挥发快速的扩散到腔道内,促使药物均匀的分散在口腔、咽喉和鼻腔深处。利巴韦林气雾剂可以直接作用于疱疹性咽峡炎病灶部位,局部药物浓度高、起效时间短,对于疱疹性咽峡炎的抗病毒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