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水痘擦什么草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水痘擦什么草

发布时间: 2022-09-16 11:38:13

㈠ 长水痘了,什么草药能够洗好

西医治疗
主要是对症处理,如搔痒较著者可口服非那根,局部擦涂炉甘石洗剂回。疱疹破裂者可涂答1%龙胆紫,如有皮肤继发性细菌感染,可适当选用四环素软膏局部涂抹或抗菌素等。

中医治疗
银花12克,甘草3克,水煎连服三天。皮肤抓破者,可用青黛散外敷。

易传染,应隔离。

㈡ 小孩出水痘痒可以擦青草药膏吗

一旦发现孩子得了水痘,应立即隔离,直到皮疹全部结痂为止。让患儿多休息,特别要注意皮肤的清洁卫生,皮疹很痒时,可用炉甘石洗剂或痱子水涂抹在皮疹上止痒。还要注意剪短指甲,勤洗手,尽量避免患儿抓破皮肤,必要时,可将婴儿的手用布包起来,以免抓破皮肤后引起继发感染。在饮食方面,应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喝水...,忌生冷和油腻的食物,不要吃葱姜、辣椒等辛辣的食品,常喝绿豆汤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㈢ 水痘涂什么最有效

水痘西医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如搔痒较著者可口服非那根,局部擦涂炉甘石版洗剂。疱疹破裂者权可涂1%龙胆紫,如有皮肤继发性细菌感染,可适当选用四环素软膏局部涂抹或抗菌素等。中医治疗银花12克,甘草3克,水煎连服三天。皮肤抓破者,可用青黛散外敷。

㈣ 我得了水痘,涂了炉甘石还是很痒,怎样才可以不痒,

单涂炉甘石是不够的﹐有一草药方(三种草药)齐煲水﹐用草药水擦拭患处及清洗身体。这三种草药为﹕过塘蛇﹑水豆苗(水豆树)﹑水漏沙。各地叫法不同﹐用这种草药水洗完后一周便康复脱壳。记得要戒口﹐不能吃酱油。

㈤ 治疗水痘的好偏方,要有效的.

我去年年初也出了水痘的,不要紧张,现在成年人出的也很正常。我当时服用了我们学校附属医院配的清热解毒的中药,还有双黄连口服液,效果很好,痒的地方可涂擦1%龙胆紫,切忌使用肤轻松、强的松一类的软膏!!听说擦抹芦荟胶可抑制炎症,引流分泌物,收敛疮口,减少或避免疤痕,但是当时没有买到,你也可以打听一下。

水痘是由一种特殊的水痘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小儿急性传染病。水痘病毒存在于早期水痘病人呼吸道内。一般人出疹前1天至出疹后5天或皮疹全部结痂、干燥前均有传染性。主要通过唾液飞沫传染,亦可因接触被水痘病毒污染的衣服、玩具、用具等而得病。患者以1~5岁小儿为多,6个月以内婴儿因获得来自母体抗体而具有暂时免疫力。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其中以冬春季为多。从感染水痘病毒到出现症状,大约需14~21天,多为15~17天。病初症状很轻,亦可有微热、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咳嗽或轻度腹泻。发热的同时或1~2天后,躯干皮肤出现红色斑疹,数小时后变成内含透亮液体的小水疱称为疱疹。疱疹一般呈椭圆形,大小不一,表浅,好象浮在皮肤表面,常伴瘙痒,
使人烦躁不安。在1~3天内,疱疹中心开始枯干凹陷,结成痂盖,再过数天痂盖自然脱落,且不留瘢痕。少数疱疹由于搔抓继发细菌感染会留下痕迹。水痘疱疹分布呈全身性,但不均匀,身体远端如头面、四肢比胸、背、躯干少。皮疹分批出现,因此在同一部位同时可见斑疹、丘疹、疱疹与结痂各个阶段,所谓皮疹“四世同堂”,这是水痘的一个特点。发病时常有发热,一般不高,并无严重中毒症状。病情轻重不一,轻者仅出现一些稀少而小的疹子。重者皮疹密集,可侵犯口腔、软腭、眼结膜、喉及外阴等处。疱疹可呈出血性,全身症状较重,尤其在体弱营养不良病儿或因肾脏病、白血病正在接受激素治疗的病儿,可表现为重型水痘。水痘并发症少见,主要为皮肤继发感染,偶尔可发生原发性水痘肺炎和水痘脑炎。水痘应及早隔离,无特殊治疗,主要加强护理,对症治疗,预防细菌继发感染。发病期间应卧床休息,给予易消化饮食和充足水分。剪短指甲,以免抓伤皮肤。勤换衣服,保持皮肤清洁。疱疹破裂可涂擦1%龙胆紫,若有皮肤继发细菌感染,可选用抗生素。并发脑炎和肺炎应及时抢救。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3周。

成年人感染水痘的危害性

成年人患水痘也较常见,临床症状典型,病情较儿童更为严重。表现为出疹、咳嗽、呼吸困难、发热,部分病人出现胸膜炎、胸痛及咯血等症状。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是肺炎,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免疫功能低下,如免疫缺陷病人、急性白血病、肿瘤患者、器官移植病人和应用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的病人,感染水痘后病情会更加严重,病死率明显提高。成年人感染水痘后因并发症死亡是儿童的30-40倍。

带状疱疹是自然感染水痘痊愈后,体内潜在的水痘病毒复活而引起的一种临床表现,多见于40-70岁中老年人。在一定诱发因素下,如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功能低下时病毒被激活,沿神经轴传至分布的皮肤发生疱疹。主要为剧烈疼痛,常难以忍受。还可引发坐骨神经痛,肺炎及脑炎等并发症。

目前,临床上对水痘并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国内外大量研究结果证明,预防和控制水痘最有效、最可靠的措施就是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

㈥ 生水痘用什么植物洗澡很快,不记得!

木豆为多年生木本植物,又名鸽豆、柳豆、豆蓉、树豆、树黄豆,原产于印度,是印度、内东非和加勒容比地区的重要经济作物。
木豆的功效与作用:具有解毒消肿、补中益气,利水消食,排痈肿,止血止痢。治心虚,水肿,血淋,痔血,痈疽肿毒,痢疾,脚气之功效。主治小儿水痘,痈肿疮毒。
木豆叶为豆科植物木豆的叶,生长期均可采集,鲜用。木豆叶性味:淡;平;有小毒;归经:心经;功能主治:解毒消肿。主小儿水痘,痈肿疮毒;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治肝肾水肿:木豆、苡仁各五铰。合煎汤服,每日二次。忌食盐。
治血淋:木豆、车前子各三钱,合煎汤服。
治痔疮下血:木豆浸酒一宿,取出,焙干研末,泡酒服,每次三钱。
治痈疽初起:木豆,研末泡酒服,每次三钱;并以末合香蕉肉捣敷患处。(选方出<泉州本草>)药汇编》。

㈦ 用什么草药对去水痘有用

中医治疗
银花12克,
甘草
3克,水煎连服三天。
皮肤
抓破者,可用
青黛
散外敷。
护理
水痘
传染性
很强,必须早期隔离
患儿
,直到全部
皮疹
结痂为止。发热期患儿应卧床休息,给予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和充足的水分。修剪患儿
指甲
、防止抓破水疮,勤换衣服,保持皮肤清洁卫生。

㈧ 临高有什么草药能治水痘的

治疗水痘的偏方一、薏苡仁粥 【来源】《老老恒言》 【原料】薏苡仁30克 粳米60克 【制作】将薏苡仁、粳米共同煮粥。 【用法】每日2次,作主食吃。 【功效】利湿,清热。可作为水痘患儿的辅助治疗。 治疗水痘的偏方二、板蓝根银花糖 【来源】经验方 【原料】板蓝根100克 银花50克 甘草15克 冰糖适量 【制作】将上3味加水600克,煎取500克,去渣加冰糖适量。 【用法】每服10~20克,每日数次。 【功效】清热凉血解毒。适用于水痘及一切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发热。 治疗水痘的偏方三、芫荽汤 【来源】《岭南草药志》 【原料】鲜芫荽150克 鲜胡萝卜200克 风栗(干板栗)150克 鲜荸荠100克 【制作】先分别将芫荽、胡萝卜、风栗、荸荠洗净,然后切碎。把上4味一同放入搪瓷锅或砂锅内,加水适量,煎沸后取汤2碗,去渣即可。 【用法】以上为1日量,分作2次温热饮用,连用3~5天。 【功效】透发痘疹。适用于小儿水痘。 治疗水痘的偏方四、绿豆汤 【来源】民间验方 【原料】绿豆100克 白糖适量 【制作】将绿豆加水500克,煮汤。 【用法】服用时加白糖适量,代茶饮。 【功效】利水消肿,清热解毒,解渴清暑。适用于水痘。 【宜忌】热退后即停服。 治疗水痘的偏方五、竹笋鲫鱼汤 【来源】民间方 【原料】鲜竹笋 鲫鱼各适量 【制作】将鲜竹笋洗净切片,鲫鱼去鳞及内脏,同煮汤食。 【用法】每日3次,随量食。 【功效】益气,清热。适用于水痘初起、小儿麻疹、风疹等。 治疗水痘的偏方六、甘草三豆饮 【来源】民间方 【原料】绿豆10克 赤小豆10克 黑豆10克 生甘草3克 【制作】先把三豆洗净,浸泡1小时后,同甘草一并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煮沸后改用文火煨炖,煮至熟透当作饮料。 【用法】以上为1次量,每日2~3次,连用5~7天。 【功效】清热,利湿,解毒。适用于小儿水痘。 【宜忌】在治疗期间忌食鱼腥及辛辣食物。 许多家长宝贝孩子,深怕万一有并发症的产生,或者是想减轻孩子罹病时的不适,纷纷要求医师开「特效药」来治疗水痘。目前坊间流行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抗病毒药物,另一种是注射免疫球蛋白,各有各的效果,但并不是每个小朋友都适用。

㈨ 马蹄金草可以治疗小孩出水痘吗

你好,宝宝在出水痘期间的话都是一定要注意身体清洁,不要随便使用到什么所谓的偏方,因为宝宝在出水痘期间的话可能会引发高烧,有必要的话应该是需要住院观察

㈩ 哪些药方有益于治疗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1~4岁小儿多见,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常见于冬春两季,传染性强。中医称“水花”、“水喜”、“水赤豆”等。

【方一】桑菊饮加减

【出处】《实用中医儿科手册》

【组成】桑叶10克,野菊花10克,银花10克,薄荷(后下)6克,牛蒡子6克,桔梗3克,滑石(包煎)15克,苡仁10克,甘草3克。

【功用】清热解毒,疏风渗湿。

【主治】水痘风热夹湿。

【方解】桑叶、菊花疏散风热,桔梗、牛子清利咽喉,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薄荷利咽喉、清头目,芦根清热生津,滑石、苡仁利水渗湿。

【药理】银花有抗病毒作用。连翘浓缩煎剂在体外有抗菌作用,可抑制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白喉杆菌及霍乱弧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薄荷含有薄荷醇、薄荷酮等成分,具有镇痛止痒之功。桑叶有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其煎剂在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乙型链球菌及白喉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另外还有解痉、利尿作用。桔梗含桔梗皂苷、桔梗酸等成分。具有祛痰、抗炎、降胆固醇等作用。滑石所含硫酸镁有吸附和收敛功效,内服能保护肠壁。薏苡仁具有解热、镇静、镇痛、抑制骨骼肌收缩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二】银翘散。犀角地黄汤加减

【出处】《实用中医儿科手册》

【组成】银花10克,连翘10克,水牛角(先煎)30克,赤芍10克,牡丹皮10克,生石膏30克,知母6克,生地黄10克,苡仁10克,甘草3克。

【功用】清热凉血,解毒祛湿。

【主治】水痘邪热炽盛。

【方解】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赤芍、牡丹皮、水牛角清热凉血、活血祛瘀;石膏、知母清热泻火;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苡仁利水渗湿;甘草调和诸药。

【药理】银花有抗病毒作用。连翘浓缩煎剂在体外有抗菌作用,可抑制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白喉杆菌及霍乱弧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赤芍、牡丹皮具有扩张血管、抗栓、抗凝的作用。石膏能抑制发热时过度兴奋的体温调节中枢,抑制汗腺分泌并能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从而阻断斑疹丘疹形成疱疹,同时促进疱疹迅速结痂干燥。知母含有多种皂苷、烟酸、黏液质,有抗菌、解热、镇静等作用。生地黄具有降压、镇静、抗炎、抗过敏、强心、利尿、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薏苡仁具有解热、镇静、镇痛、抑制骨骼肌收缩作用。水牛角有强心、降血压、抗炎、镇静、解热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三】验方

【出处】《实用中医儿科手册》

【组成】银花10克,芦根30克,甘草3克。

【功用】清热解毒生津。

【主治】水痘。

【方解】银花清热解毒;芦根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甘草调和诸药。

【药理】银花有抗病毒作用;芦根具有解热、镇静、镇痛、降血压、降血糖、抗氧化、抑制骨骼肌收缩作用。

【用法】水煎内服,日1剂,连服3~4日。

【方四】验方

【出处】《实用中医儿科手册》

【组成】野菊花10克,银花10克,紫草10克,甘草3克。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

【主治】水痘。

【方解】菊花、银花疏散风热,清热解毒;紫草清热凉血活血;甘草调和诸药。

【药理】菊花、紫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多种致病性杆菌及皮肤真菌均有一定抗菌作用,并具有降压、缩短凝血时间、解热、抗炎、镇静作用;银花有抗病毒作用。

【用法】水煎内服,日1剂,连服3日。

【方五】验方

【出处】《实用中医儿科手册》

【组成】苦参30克,浮萍15克,芒硝30克。

【功用】清热燥湿,透疹止痒。

【主治】水痘。

【方解】苦参清热燥湿;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尿消肿;芒硝清热消肿。

【药理】苦参有抑制细菌和真菌、利尿、抗炎、抗过敏、镇静、平喘等作用;浮萍有利尿、解热及抑菌作用;芒硝所含主要成分为硫酸钠,能使肠道引起机械性的刺激,促进肠蠕动而致泄。

【用法】煎水外洗,每日2次。

【方六】验方

【出处】《实用中医儿科手册》

【组成】银花藤10克,车前草15克,板蓝根15克,蒲公英15克。

【功用】清热解毒,渗湿利水。

【主治】水痘。

【方解】银花藤、板蓝根、蒲公英清热解毒;车前草利水渗湿。

【药理】银花藤、板蓝根、蒲公英有抗细菌和病毒、抗炎、解热作用;车前草有利尿、祛痰、抑菌作用。

【用法】煎汤外洗。

【方七】验方

【出处】《实用中医儿科手册》

【组成】薏苡100克,绿豆100克。

【功用】清热解毒,渗湿利水。

【主治】水痘。

【方解】薏苡渗湿利水;绿豆清热解毒利水。

【药理】薏苡仁具有解热、镇静、镇痛、抑制骨骼肌收缩作用;绿豆有解毒作用。

【用法】加水熬熟,加少许糖,每日2次服用。

【方八】验方

【出处】《儿科应用必备》

【组成】银花9克,连翘9克,牛蒡子9克,薄荷9克,桔梗6克,甘草3克,竹叶3克,滑石6克。

【功用】疏风清热解毒。

【主治】水痘。

【方解】银花、连翘清热解毒;桔梗、牛蒡子清利咽喉;薄荷利咽喉、清头目;竹叶清热泻火,除烦生津利尿;滑石利水渗湿;甘草调和诸药。

【药理】银花有抗病毒作用;连翘浓缩煎剂在体外有抗菌作用,可抑制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白喉杆菌及霍乱弧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桔梗含桔梗皂苷、桔梗酸等成分,具有祛痰、抗炎、降胆固醇等作用;滑石所含硫酸镁有吸附和收敛功效,内服能保护肠壁;薄荷含有薄荷醇、薄荷酮等成分,具有镇痛止痒之功;竹叶有抑菌、退热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九】验方

【出处】《儿科应用必备》

【组成】银花5~15克,淡竹叶5~10克,甘草3克。

【功用】清热解毒利尿。

【主治】水痘。

【方解】银花清热解毒;淡竹叶清热泻火,除烦利尿;甘草调和诸药。

【药理】银花有抗细菌和病毒、抗炎、解热作用;竹叶有抑菌、退热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十】验方

【出处】《儿科应用必备》

【组成】忍冬藤15克,车前草15克,板蓝根15克,千里光15克。

【功用】清热解毒,渗湿利水。

【主治】水痘。

【方解】忍冬藤、板蓝根、千里光清热解毒;车前草利水渗湿。

【药理】银花藤、板蓝根、千里光有抗细菌和病毒、抗炎、解热作用;车前草有利尿、祛痰、抑菌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剂。对化脓的水痘,亦可用本方清洗消毒。

【方十一】验方

【出处】《儿科应用必备》

【组成】银花9克,连翘9克,蝉蜕9克,甘草3克,紫花地丁6克,赤芍4克,板蓝根4克。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透疹。

【主治】水痘。

【方解】银花、紫花地丁、板蓝根、连翘清热解毒;蝉蜕疏散风热,透疹;赤芍清热凉血、活血祛瘀;甘草调和诸药。

【药理】银花、紫花地丁、板蓝根有抗细菌和病毒、抗炎、解热作用;连翘浓缩煎剂在体外有抗菌作用,可抑制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白喉杆菌及霍乱弧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赤芍具有扩张血管、抗栓、抗凝的作用;蝉蜕有抗惊厥、解热的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十二】验方

【出处】《儿科应用必备》

【组成】升麻6克,黄连6克,黄芩9克,石膏15克,生地黄9克,牡丹皮6克,银花9克,连翘9克,赤芍6克,甘草3克。

【功用】清热凉营解毒。

【主治】水痘。

【方解】升麻解表透疹,清热解毒;黄连、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赤芍、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祛瘀;银花、连翘、石膏清热解毒;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甘草调和诸药。

【药理】银花、升麻有抗细菌和病毒、抗炎、解热作用;石膏能抑制发热时过度兴奋的体温调节中枢,抑制汗腺分泌并能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从而阻断斑疹丘疹形成疱疹,同时促进疱疹迅速结痂干燥;生地具有降压、镇静、抗炎、抗过敏、强心、利尿、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连翘浓缩煎剂在体外有抗菌作用,可抑制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白喉杆菌及霍乱弧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赤芍、牡丹皮有扩张血管、抗栓、抗凝的作用;黄连、黄芩具有广泛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