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1岁汗疱疹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1岁汗疱疹

发布时间: 2022-09-14 19:48:23

Ⅰ 一岁多的时候手上,汗疱疹会传染吗,可是我两个小孩手

汗疱疹不会传染的 就是多汗症严重了会得汗疱疹

Ⅱ 小孩子手和脚上有水疱

您这个情况最好找个中医看一下 (好一点的中医院)您说的情况也不是太清楚,所以不太好断定!向您这种情况 我个人认为可能是体内湿度比较大!

Ⅲ 一岁宝宝手脚长水泡

宝宝手脚长水泡是什么疾病?孩子的健康是牵动整个家庭的重心,毕竟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对家中的孩子的身体变化也有很关注,而就孩子手足上出现的疙瘩或是水泡等,很多准爸爸准妈妈没有接触过类似的情况,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情况,需要去医院做什么检查治疗工作吗?

宝宝手脚长水泡是什么疾病?临床常见的就是疱疹与手足口病,下面我们分别了解一下。
据悉,手足口病是5岁以下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常年都有病例发生。根据市疾控中心近几年的监测数据显示,东莞手足口病的发病规律是每年的1~2月及11~12月发病水平较低,从3月份开始,发病数逐渐增多,全年发病高峰一般出现在4~7月。
“手足口病多有2~10天的潜伏期,平均潜伏期为3~5天。”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李医生介绍,手足口普通病例最明显的表现为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现斑丘疹,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并伴有发热、口痛、厌食等症状。手足等部位的斑丘疹会逐渐转为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皮疹数在几个至几十个不等。不过,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
当皮疹散在发生时,很容易与疱疹性咽峡炎和风疹相区别。其中,单纯疱疹性口炎只出现口腔黏膜疱疹及溃疡,但没有手足部疱疹。而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则为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色,病变在口腔后部。
在清楚了疱疹与手足口病的不同表现之后,家长应该对宝宝手脚长水泡是什么疾病?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对照疾病的特征,与自己孩子的水泡进行对症,一旦确诊手足口病,要注意在家中做好隔离,平时养成好的生活以及卫生习惯,积极做好预防。

Ⅳ 1岁孩子手上总长水子

你说的这个情况是比较常见的,这个叫汗疱疹,产生的原因是因为春夏季节,温度上升,手背汗液分泌过多,引起汗腺管堵塞造成的。至于汗疱疹的治疗,西药可以外用炉甘石洗剂,如果痒的比较严重,可以口服抗过敏药止痒治疗,如:扑尔敏,或是西替利嗪都可以;至于秘方可以用生姜浸白酒,然后再用酒液涂,效果很好。

Ⅳ 宝宝一岁、身上起了好多小米粒大小的红疙瘩、麻烦医生帮我看一下!谢谢您!

病情分析: 根据您上述描述的情况不知道您家孩子这种情况多长时间了?不知道宝宝经常有出汗的情况吗? 指导意见: 如果有经常出汗的情况,我考虑可能是汗疱疹导致的这种情况,我考虑您只要保持皮肤干燥,自己能够慢慢恢复的。

Ⅵ 我家小朋友是脚气还是汗疱疹

应该是脚气,使用抗真菌类软膏,每天早晚用热水洗脚后用纸巾擦干后擦软膏,抗真菌类的药物有很多种,最好两种软膏轮着擦,不然会有抗药性,至少使用4周以上,坚持肯定能好

Ⅶ 求助:1岁4个月宝宝手上长湿气子子怎么办

宝宝的这种情况考虑是汗疱疹,容易出汗的人普遍都有这种困扰。这种小疙瘩千万不要用手抓挠,破溃之后流出来的组织液会迅速感染其他皮肤。

Ⅷ 汗疱疹是怎么回事

汗疱症(dyshidrosis)又称为出汗不良,为一种手掌、足跖部的水疱性疾病。本病与中医田螺疱相类似,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记载,“初生形如豆粒,黄疱闷胀,硬痛不能着地,连生数疱,皮厚难以自破。”有人称本病为于足蚓者。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相关知识,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汗疱疹的病因

汗疱疹的病因未明。以往曾误认为汗管口堵塞引起汗液潴留所致。现多认为是由各种因素引起的掌跖皮肤的一种湿疹样反应。有遗传易感性、异位性、接触过敏、真菌感染、药物和精神紧张之说。而汗腺的作用尚有争议,虽然有出汗过多,天热时更严重,但病理检查并无小汗腺受累和汗液潴留。

汗疱疹的症状

汗疱疹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10~40岁多见。特点为突然发生的成群的清亮的深在性、粟粒至米粒大水疱,无红斑。在发病前手掌可有烧灼和刺痛感,皮疹出现前可有严重的瘙痒。水疱可融合成大疱,尤其在足。皮疹可自然消退,大多数在2~3周内缓解,继而出现领圈状或片状脱屑,少数病例因反复发作使症状持续存在。轻者仅有手指侧缘受累;典型病例水疱对称发生于掌和跖。如果发生单侧或不对称分布的皮疹,提示接触致敏的病因。手和足受累及足单独受累分别占10%。偶有继发感染伴脓疱形成和淋巴管炎,在部分病人可因搔抓、不恰当的治疗引起湿疹样改变。皮疹扩散至指背,甲可发生萎缩、横脊、点状凹陷、增厚和变色。在无原因可寻的汗疱疹病人,复发常见。发作间期为3~4周,病程可持续长达数月或数年。汗疱疹更常发生于温暖的气候,某些病例每年夏季复发。

汗疱疹的检查

一、病史

病史中应详细询问发生出汗异常前的原因。如是否有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是否有神经外伤、服药史及患病情况。如患血友病可引起血汗症,服氯苯吩喀可致汗液发红。应询问家中有否同样患者,以排除遗传因素。

二、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重点应放在是否有诱发出汗异常的皮肤体征。如发现患者有鱼鳞病,则为局部无汗症的原因。结核型麻风的斑状损害、除有局部感觉异常外,常有局部无汗。慢性放射性皮炎损害,除有皮肤干燥、萎缩、毛细血管扩张外,常有局部无汗。因此详细的体格检查,可找出发汗异常的原因,以明确诊断。

三、实验室检查

血汗症可进行血红蛋白的检查呈阳性。出汗试验:适用于局部出汗功能障碍,于皮损部涂以碘酊、待干后,分别于皮内注射1:1000浓度的毛果着香碱液0.1-0.2ml,轻轻吸干针尖渗液、立即撒上薄层淀粉。3-5min后,正常皮肤淀粉出现蓝色小点,表明出汗功能正常。如皮损部无蓝色小点,则表示局部出汗功能障碍而无汗液排出。

汗疱疹的诊断

根据水疱特点及发病部位,伴有多汗及容易复发等特点不难诊断。

汗疱疹的鉴别诊断:

应与水疱型手足癣、接触性皮炎等鉴别。

汗疱疹的治疗

1.详询汗疱疹的病史,找出可能的诱因并去除之。镍过敏者应低镍饮食。

2.内用药:常用钙剂、抗组胺药、谷维索等。症状急剧者可内服泼尼松每日15~30mg,分3次口服。重症可用皮质激素、硫唑嘌呤、环孢素、霉酚酸酯。

3.汗疱疹的外用药:以收敛、止痒。常用含薄荷或酚炉甘石洗剂、止痒酒精外搽。3%硼酸溶液、0.5%醋酸铝溶液或5%明矾溶液等湿敷或浸泡。损害好转,干燥脱屑时则用10%尿素霜、皮质激素霜剂。或软X线及PUVA、UVA、UVB治疗。

汗疱疹的保健

保健:患处勿接触化学刺激性物品,如洗衣粉、洗洁精等。出汗要擦干净或是洗手,避免细菌繁殖。

饮食:汗疱疹患者应当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烟酒就更不要说了,可以多吃一些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以利于疾病的恢复。

汗疱疹的预防

1、汗疱疹患者应当保持手足干爽清洁。

2、局部用1%明矾溶液湿敷,外搽炉甘石洗剂。

3、外用中药清洗。根据汗疱疹以湿邪为主的特点,可用收湿敛疱法:王不留行60g,明矾30g,石榴皮30g,水煎取汁,泡洗患处,每次5分钟,日2次。

4、其他:汗疱疹患者要减少接触肥皂、碱、洗衣粉、洗涤灵、汽油、酒精等物;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心情烦躁;不要用手撕脱蜕皮,以防染毒成脓。

Ⅸ 宝宝脖子和小屁股张疱疹怎么办

汗疱疹是发生在掌跖的水疱性皮肤病。病因不明,可能与精神紧张、手足多汗、真菌感染及变态反应等因素有关。夏季多见。表现为深在性小水疱,粟粒至米粒大小,略高出皮肤表面,常无红晕。对称发生于掌跖及指(趾)侧。,1-2周后干涸成屑,并可反复发生,伴不同程度的灼热及瘙痒,常连续发作数年。 防治本病应去除诱因,治疗手足多汗,避免情绪激动,不接触洗涤剂及酸碱物质。发病后不可用热水烫洗或搔刮水疱,以免使病情加重。有水疱时可用3%硼酸溶液或0.5%醋酸铅溶液浸泡,干燥脱屑时外用去炎松尼素软膏或10%尿素霜,必要时口服镇镇止痒剂。 汗疱疹一般在发生后数周就会自然痊愈,只有少数患者会有一年四季反覆发作,甚至留下慢性湿疹或是细菌、霉菌感染的并发症。但因为具有剧痒这种困扰人的特性,所以如何减少病人的痛苦以及减低并发症发生,是治疗的重点所在。 1、避免搔抓:搔抓往往是病情恶化以及发生并发症的主因,所以尽可能减少搔抓是相当重要的, 2、手脚保养尽可能手部少碰水和清洁剂,脚部要保持通风凉爽,并且多擦乳霜。如此不但能减低痒感,还能避免发生慢性湿疹或霉菌感染的并发症。 3、局部类固醇药膏:在剧痒的状况下,靠单纯的保养要减低痒感相当圈难,这时候需要局部类固醇药膏采减少痒感并且控制病情。 4、压力的控制:-压力的控制对缓和病情、减少复发,有很大的帮助。 5、低金属饮食:根据统计,此种方法对于合并金属过敏体质的病人,具有高度疗效。 总之,好好自我保养是可以减轻汗疱疹的程度及发病次数,但如果痒感超过可以忍耐的程度或是病情持续恶化,不要忘了尽速就医。 医生,我的手又开始出现小水疱,痒得要命!连晚上都睡不着觉,好想干脆把手剁掉。到底能不能断根啊?又是一个痒得快发疯的病人。每年快到夏天,汗疱疹病人就会一一回到门诊来报到。 汗疱疹是一种急性的水疱型手部湿疹,偶尔在脚掌也可以产生。在青春期后及青、壮年较易发生。典型的症状是在手指的侧面、手掌或脚掌先有刺痒的感觉,接着在深层皮肤产生水疱,水疱或多或少,有时可融成一大片,痒感慢慢加剧,有时甚至会有刺痛的感觉。水疱干掉以后,就有脱皮的情形产生,痒感再渐渐缓和,整个过程大概要延续二至三个星期。但是因为这种症状会复发,因此周而复始常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汗疱疹虽然名称中有个汗字,临床上也常在手汗症的病人身上发生,但是病理学检查上这些水疱和汗腺并没有太大的关系。目前认为这是一种过敏性的局部皮肤炎表现,病因至今仍不明,和慢性的情绪压力有关,最常于春夏之际复发。 除了原发性的汗疱疹外,亚急性或慢性发作的汗疱疹,可和不同因子有关,最常见是香港脚患者。厉害的霉菌感染,霉菌抗原蛋白会引起自体过敏反应。这种敏感反应就是以汗疱疹表现。夏季又刚好是香港脚好发的季节,因此产生手部汗疱疹的病人,一定要注意是否同时患有香港脚。 另一个常见的原因则是长期接触性皮炎所造成。 通常是由于职业上要接触某些刺激造成的。比如水泥工人、或美发业者,病人大多原本是富贵手的患者,因不断接触过敏原,在原有富贵手的患处长出慢性、复发型小水疱,严重者甚至流出渗出液。 手掌、脚掌上的小水疱除了可能是原发、继发型的汗疱疹外,还须注意其它疾病的可能性,比如药物疹(盘尼西林)病毒感染引起的手、口、足症、二期梅毒疹、掌跖型干癣、局部发作之类大疱疮……等。所以最好请皮肤科医师做正确的诊断。 汗疱疹的治疗,须先排除继发性之原因。香港脚的患者要同时治疗香港脚。而若怀疑接触性皮炎的患者,则须作贴布测试,找出过敏原并避免再度接触。至于急性、原发型的汗疱疹可用冰醋酸湿敷、口服抗组织胺、局部或口服类固醇药膏来治疗。 汗疱疹在皮肤病中算是数一数二奇痒难当又难以断根的痼疾。许多病人非得把水疱刺破,造成淋巴管腺炎或蜂窝组织炎了,才愿意来看医师。 其实,只要能和医师配合,在药物的帮忙下,都能早期阻断汗疱疹的恶化,而只要熬过这个恼人的复发时节,您就又有一双健康的纤纤玉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