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脱霄性湿疹用什么药好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脱霄性湿疹用什么药好

发布时间: 2022-09-12 12:04:34

湿疹用什么药可以根治

湿疹治疗用中成药或西药,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比较理想,可以口服中成药,皮肤版病血毒丸,20丸每天两次权,口服西药依巴斯汀片最好吃进口那一种,价格也不贵,每天一次,每次一粒。

白天服用依巴斯汀片,每天一次,每次一粒,晚上服用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每天晚上一次。外用的可以使用含有小剂量激素的药膏,地奈德乳膏每天三次薄薄涂一层,还可以使用炉甘石洗剂外涂每天三次,外洗的中成药推荐使用除湿止痒洗液,每天两次。还要注意忌口,牛奶、鸡蛋、海鲜、酸辣不能吃,不能熬夜。

② 湿疹用什么药好

哪一个药最复适合于病制情,那个药才是最好的,所以,治疗湿疹,应该按照个性化的原则。首先,应该避免刺激,比如避免热水的烫洗、暴力搔抓。同时,也避免刺激性进食食物,比如鱼、虾、蟹等。在具体治疗上,可以口服抗组胺药,必要时可以联合使用。对于急性或者亚急性泛发性湿疹,可以静脉应用5%的溴化钙或者10%的葡萄糖酸钙等。对继发感染者,可给予适当的抗生素治疗,激素一般不常规使用。外用治疗,主要应用激素类或者非激素类,比如,黑豆馏油等药物的治疗。中医中药可以收到不错的疗效,但具体应根据证型,辨证施治。所以,治疗应该按照个性化的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病情的药物,才是最好的药物。

③ 湿疹用什么药最好

湿疹(eczema)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其特点为自觉
剧烈瘙痒,皮损多形性,对称分布,有渗出倾向,慢性病程,易反复发作。中医文献中记载的“浸淫疮”、“旋耳疮”、“绣球风”、“四弯风”、“奶癣”等类似西医学的急性湿疹、耳周湿疹、阴囊湿疹、异位性皮炎及婴儿湿疹等
近年来,湿疹的发病呈上升趋势,这可能与气候环境变化,大量化学制品在生活中的应用,精神紧张,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改变均有关系。
第一,应该尽量寻找过敏原。有的时候过敏原很难找,总也查不清楚,因为人接触的东西太多。病从口入,可以自己记录一下,前三天吃什么东西,假如几次都是因为吃某个东西皮疹加重,以后记住就不要吃了。
另外要注意环境因素,有很多花、花粉的地方就不要去了,花粉季节出门要戴上口罩。还有多见的比如对眼睛框过敏,对裤腰带的装饰品过敏,这些都应该避免。因为使用某种化妆品后开始觉得痒痒的,就说明对化妆品里面的成分过敏,这种化妆品就不要用。这是预防为主,尽量找到原因。
第二,患了湿疹会很痒,抓挠往往使得皮肤病变更加厉害。实际上皮炎越抓越痒,越痒越抓,造成恶性循环。因此痒的时候不要去抓,往往会越抓越痒。
第三,去看医生。皮疹可以吃一些抗过敏的药物,要痒得很厉害,可以吃一些扑尔敏、抗组胺药物。医生会给开一些外用药,最常见的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类药有
20几种,而且激素有强弱之分。临床上一般主张不要一开始用最强的,而且最强的药不适合长期使用,长期使用有副作用。还可以用一些外用药膏、药水。

④ 湿疹用什么药擦最好

湿疹(eczema)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其特点为自觉剧烈瘙痒,皮损多形性,对称分布,有渗出倾向,慢性病程,易反复发作。中医文献中记载的“浸淫疮”、“旋耳疮”、“绣球风”、“四弯风”、“奶癣”等类似西医学的急性湿疹、耳周湿疹、阴囊湿疹、异位性皮炎及婴儿湿疹等

近年来,湿疹的发病呈上升趋势,这可能与气候环境变化,大量化学制品在生活中的应用,精神紧张,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改变均有关系。

第一,应该尽量寻找过敏原。有的时候过敏原很难找,总也查不清楚,因为人接触的东西太多。病从口入,可以自己记录一下,前三天吃什么东西,假如几次都是因为吃某个东西皮疹加重,以后记住就不要吃了。

另外要注意环境因素,有很多花、花粉的地方就不要去了,花粉季节出门要戴上口罩。还有多见的比如对眼睛框过敏,对裤腰带的装饰品过敏,这些都应该避免。因为使用某种化妆品后开始觉得痒痒的,就说明对化妆品里面的成分过敏,这种化妆品就不要用。这是预防为主,尽量找到原因。

第二,患了湿疹会很痒,抓挠往往使得皮肤病变更加厉害。实际上皮炎越抓越痒,越痒越抓,造成恶性循环。因此痒的时候不要去抓,往往会越抓越痒。

第三,去看医生。皮疹可以吃一些抗过敏的药物,要痒得很厉害,可以吃一些扑尔敏、抗组胺药物。医生会给开一些外用药,最常见的用甘伯宗乳霜。迅速止痒,且草本萃取,温和不刺激,植物配方。

⑤ 湿疹用什么药比较好

目前并没有什么药能彻底根治湿疹的。对付湿疹一定要“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成人湿疹的版日常护理:
1、饮食权:饮食是湿疹需要注意的重点,许多含有刺激的食物,都会造成湿疹病情的加重或者复发,例如含酒、辣椒、咖啡这些食物是需要患者尽量不要接触。而蟹,虾等海鲜,这些属于发物,也需要尽量少食用。饮食方面的注意可以预防湿疹病情的加重。
2、洗澡:湿疹患者洗澡的次数不要太多,洗澡的时间也不要太长。这是因为,洗澡次数过多,容易造成皮肤表面保护油脂的流逝,皮肤失去保护,使得皮肤更加脆弱。同时也要注意,不要用太热的洗澡,洗澡时也不要使用带有刺激肥皂,特别是碱性强的肥皂,这样会加重湿疹的症状。
3、患者在治疗湿疹时不要盲目治疗,乱用药物。由于湿疹的治疗时间往往是比较长,并没有什么特效药能够一撮而就,滥用药物可能会导致病情的加重,造成对于身体的再次伤害。
4、湿疹往往会伴有强烈的瘙痒感,患者往往无法忍受湿疹的瘙痒,用手去抓痒,这样会造成湿疹病情的加重,并且由于手上往往会带有细菌,这样还有可能造成皮肤的感染,引发其他疾病。

⑥ 湿疹用什么药可以治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容易复发,发病原专因比较复杂。湿疹的属治疗,首先要注意寻找并避免各种可疑的致病因素,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避免局部刺激皮肤,不要过度劳累。
主要的药物有全身使用和局部使用的药物。全身治疗可以选用抗组胺药物,比如西替利嗪、酮替芬片等,还可以使用中成药物,比如润燥止痒胶囊,玉屏风颗粒等等。
局部药物治疗一般根据临床皮损的表现而决定。如果糜烂渗出比较多,可以用硼酸溶液湿敷;红斑丘疹为主时,选用炉甘石洗剂等;如果有流血,结痂时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如果是发生在面部,可以外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
总之湿疹的治疗需要根据个体情况来选定。

⑦ 湿疹用什么药擦最好

湿疹不要用一些激素类药物,建议用中药的方法进行治疗,中医治疗湿疹讲究辨证论治,效果好。

1、虚实夹杂证

慢性湿疹患者多为血虚脾弱与湿热夹杂。本证表现为湿疹日久不愈,皮肤粗糙变厚,抓破可流黄水,患处皮肤色暗滞,身倦乏力,苔腻,舌质淡嫩且胖,脉缓。治宜健脾养血,兼以清利,可选用:

(1)松香、枯矾、雄黄、黄丹各等份,共研细末,过筛,将药粉用。

(2)白术10克,云苓15克,当归10克,丹参15克,白芍10克,生地15克,地肤子15克,苡米30克,水煎服。

湿疹吃什么中药好

2、湿热证

急性湿疹多属于湿热证。急性湿疹患者多苔黄腻,舌质红,脉滑数皮肤发红,出现丘疹是急性湿疹的常见表现,或出现小米粒状红疹,顶端起水泡,痒,抓破后流水,浸淫成片,可结痂,伴口干少饮,小便色黄。患上急性湿疹,吃什么中药好?宜选择清热祛湿之功效的方药:

(1)苦参50克,蛇床子30克,苍耳子15克,水煎取药液洗患处。

(2)黄芩6-10克,黄柏10克,苍术10克,苦参12克,车前草15克,猪苓10克,水煎服。

(3)土茯苓15-20克,苡米30克,木通10克,蒲公英20克,甘草3克,水煎服。

(4)黄连10克,黄岑10克,煅石膏10克,煅甘石12克,冰片0.5克,共为细末混合备用。如皮肤糜烂流水则将药末撒在患处,流水不多或没破不流水时用香油调匀后外敷。

(5)鲜马齿苋200克,水煎后取药液,湿敷患处。对皮肤糜烂流黄水者用之。

(6)鲜马鞭草100克,水煎取药液,放冷后洗患处。

⑧ 有湿疹性皮炎吃什么药好得快

湿疹性皮炎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皮肤病,患处有成片的红斑,密集或疏散的小丘疹,版或权是肉眼难见的水疱,严重时有大片渗液及糜烂。发病与过敏体质或遗传因素有关。
湿疹不好治疗的,因为不知道你的具体的发病原因,也给不出个所以然,药膏大多含有激素,建议你去医院面诊。

⑨ 湿疹用什么药会好的更快

如果选择口服药物治疗,一般建议用第二代抗组胺药,比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这些药物的效果是非常明确的。如果单一一种药物效果不佳,可以采用两种药物的联合治疗,待病情控制之后,可以逐渐的减量。同时也可以配合中成药,比如防风通圣丸、玉屏风颗粒等来调理一段时间,这两种中成药都有增强免疫力的功效。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也应该在饮食和生活事项上应注意,比如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平常注意休息,不饮酒。但具体的诊治建议到正规的医院,在临床医生指导下给予诊断、治疗。

⑩ 湿疹用什么药好的快

湿疹具体需要吃什来么药能好的最快,自需要看具体的情况。湿疹是一种病因非常复杂的皮肤炎性疾病,会表现为多种不同的类型,比如在急性期可以表现为丘疱疹、水疱、糜烂渗出,在亚急性期或者是慢性期可以表现为红斑、皮肤的增厚及浸润,如果是被抓挠之后,还容易出现破溃、渗出以及细菌感染的情况。对于不同的类型,所选用的药物也是不同的。当出现湿疹的情况时,可以使用抗组胺类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可以口服氯雷他定,也可以考虑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类的药物,比如外涂糠酸莫米松乳膏,如果是有渗出的情况,可以考虑用硼酸溶液冷湿敷,如果合并感染,还需要使用夫西地酸乳膏或者是口服抗生素,重者需要系统应用激素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