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皮肤病怎么治
皮肤病是指有关皮肤的疾病,是皮肤(包括毛发和甲)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后,其形态、结构和功能均发生变化,产生病理过程,并相应的产生各种临床先后表现。皮肤病的发病率很高,反复发作,多比较轻,常不影响患者生命,很多难以根治。是一种给患者造成巨大身心痛苦并影响生活质量的疾病,最明显就是瘙痒和皮肤外观改变。
1.皮疹为风团、潮红斑,大小不等,形状各异。常突然发生,成批出现,数小时后又迅速消退,消退后不留痕迹,但常反复发作。
2.自觉瘙痒,可伴有腹痛、恶心、呕吐和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少数有发热、关节肿胀、低血压、休克、喉头水肿窒息症状等;
3.病程长短不一,急性荨麻疹病程在1个月以内;超过1个月为慢性。
4.皮肤划痕试验部分病例呈阳性反应
5.水痘:按临床表现,属于水疱型;按病毒特点,属DNA病毒-小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前驱期较短,不超过24小时即出疹。皮疹先发于躯干,渐波及头面部和四肢,呈向心性分布。初为红色针尖大小的斑疹,后迅速成丘疹,数小时后即为绿豆大小的水疱,可为椭圆形,疱壁薄易破,2~3天干燥结痂,以后痂脱而愈,病程2周。在儿科中可见的异型有大疱型水痘及新生儿水痘。偶尔发生少见的并发症有水痘脑炎、肺炎、急性脑病等(我们60~80年代曾抢救过多例水痘合并重症脑炎,现几乎未见)。
6.麻疹:按病毒种类属于RNA病毒-付粘液病毒-麻疹病毒引起,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潜伏期9~11天,前驱期通常3天左右,热度上升,卡他症状明显。发疹的部位从耳后-面颈-胸背部-四肢,疹子的形态是玫瑰色斑疹或丘疹,疹间可见正常皮肤。还可有内疹出现,那就是发病1~2天后在颊粘膜发生koplik斑。常合并支气管肺炎、喉炎、肠炎、脑炎、心功能不全等,病程10~14天。
7.风疹:属于小DNA风疹病毒引起,多发于幼儿,潜伏期5~20天,发病前可有轻度发热,发疹情况从面部-躯干-四肢,疹形为淡红色斑疹或丘疹,内疹表现为软腭斑疹或瘀点,合并颈及枕后淋巴结肿大。
8.幼儿急疹:冬春季小流行,可能由病毒(柯萨奇病毒)所致,又称婴儿玫瑰疹,或称第六病。多见6个月-2岁,潜伏期10-15天,无前驱症状,常突发高热,体温上升至39~40度,3~5天体温骤退时出疹,先发生颈部-躯干-上肢下腿-面部。疹形为玫瑰红色斑丘疹,无内疹。合并有颈,枕后淋巴结肿大,偶有中耳炎和支气管炎。
9.手-足-口症:由小RNA病毒中柯萨奇A16病毒为主,有时为柯萨奇A2,A4,A5,A10引起。多发于学龄前儿童,尤以1~2岁婴幼儿最多,夏秋季流行,潜伏期4~7天,全身症状轻,发疹前可有微热,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发疹特点是指(趾)背面及侧缘有水疱,口腔的硬腭、颊部齿龈及舌部出现疼痛性水疱,呈米粒至碗豆大小,半球状或椭圆形,疱壁薄,内容清,呈珠白色。水疱数目不多,但亦可见50个以上,整个病程约1周,很少复发。
10.传染性软疣:由痘病毒中传染性软疣病毒引起,潜伏期14~50天,其特点是皮肤上出现发生腊样光泽的小丘疹,顶端凹陷,能挤出乳酪状软小体。数目不等,不融合,一般6~9个月可消退,但也有持续几年者。
11.临床的特殊类型:
A、蛋白湅荨麻疹是蛋白湅直接通过肠粘膜吸收所致的抗原-抗体反应。
B、寒冷性荨麻疹又可分为家族性寒冷性荨麻疹和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是由寒冷所致的物理性荨麻疹。
C、热性荨麻疹又可分为获得性和遗传性两种,接触热水后在接触部位出现风团。
D、胆碱能性荨麻疹,在热、精神紧张和运动后诱发,多见于躯干和四肢近端,皮损为主1~2mm大小的风团,周围有红晕。
E、日光性荨麻疹,女性发病较多,暴露日光后发病,皮疹局限于暴露部位。
F、压迫性荨麻疹,在较重和较久压迫4-6小时后发病,受压部位出现弥漫性、水肿性、疼痛性斑块。
G、水源性荨麻疹,在接触水和汗水后于毛孔周围引起细小剧痒风团。
H、血清病性荨麻疹,其病因为接触异体血清、疫苗、药物等,引起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反应,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关节炎和淋巴结病。
I、自身免疫性黄体酮性荨麻疹,发生于月经前期和中期,是由黄体酮所致。
12.银屑病(牛皮癣):
A、寻常型银屑病的病理变化是表皮角化过度及角化不全。角化不全区域内可见中性白细胞构成的小脓肿,称Munro氏小脓肿。颗粒层明显减少或消失。棘层增厚。表皮突延伸,其下端增宽,可与邻近表皮突相吻合,真皮乳头延呈杵状,其上方棘层变薄。乳头内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故临床上出现Auspitz氏征。周围可见淋马细胞,嗜中性白细胞等浸润。
B、关节炎型银屑病的病理变化与上述寻常型银屑病相同。
C、红皮病型银屑病的病理变化主要为炎症反应比较明显,真皮上部水肿显著,其他与寻常型银屑病基本相似。
D、脓疱型银屑病人与连续性肢端皮炎的病理变化的特点是在表皮内形成较大脓疱即Kogoj脓疱,主要在表皮上部,疱内主要为中性白细胞,其他变化与寻常型银屑病大致相同,但角化不全及表皮突延伸较轻。
E、掌跖脓疱病的病理变化为表皮内单房性脓疱,疱内有大量中性白细胞,少量单核细胞,真皮浅层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和嗜中性白细胞浸润。[2]
鉴别
1、真菌病:常见的有手脚癣、体股癣及甲癣(灰指甲)。
2、细菌性皮肤病:常见的有丹毒及麻风。
3、病毒性皮肤病:常见的有水痘、扁平疣及疱疹。
4、节肢动物引起的皮肤病:如疥疮。
5、性传播疾病:如梅毒、淋病及尖锐湿疣。
6、过敏性皮肤病:常见的有接触性皮炎、湿疹、寻麻疹及多型红斑;药物反应,如服用磺胺、肌注青霉素过敏。
7、物理性皮肤病:常见的有晒斑、多型性日光疹及鸡眼。
8、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常见的有瘙痒症、神经性皮炎及寄生虫妄想症。
9、红斑丘疹鳞屑性皮肤病:常见的有银屑病(牛皮癣)、单纯糠疹及玫瑰糠疹。
10、结缔组织疾病:常见的有红斑狼疮、硬皮病及皮肌炎。
11、疹性皮肤病:常见的有天疱疹、类天疱疹及掌跖脓疱病。
12、色素障碍性皮肤病:常见的有黄褐斑、白癜风、文身、雀斑、色素痣、咖啡斑、黄褐斑、雀斑样痣、Riehl黑变病、口周黑子、太田痣、色素性毛表皮痣、泛发黑子病、颜面-颈部毛毛囊性红斑黑变痣、色素性玫瑰糠疹、斑痣、先天性色素痣、褶皱部网状色素异常、蒙古斑、文身、白癜风、无色素痣、离心性后天性白斑、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贫血痣等。
13、化性皮肤病:常见的有毛发红糠疹。
14、皮脂、汗腺皮肤病:常见的有痤疮、酒渣鼻及臭汗症。
15、皮肤肿瘤类皮肤病。
16、寄生虫、昆虫、动物性皮肤病。
17、毛发、甲皮肤病:多毛症、秃发、脂溢性秃发、腋毛癣、皮脂溢出症、斑秃、老年白发、精神紧张性白发病、少白头、漏斗部毛囊炎、脓肿性穿掘性头部毛囊周围炎、甲板营养不良、甲凹陷症、甲板纵裂、甲层裂症、脆甲症、横沟甲、厚甲症、钩甲、甲剥离症、杵状甲、点状甲、甲外伤、甲周肿痛。
18、其他:酒渣鼻、痤疮、多发性疖肿、、手足脱皮症、老年瘙痒、妊娠皮肤瘙痒、川崎氏病(急性发热性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足菌肿、无汗症、夏令痒疹、胼胝(老茧)、冻疮、多形性日光疹、褥疮、狐臭、脚臭、系统性红斑狼疮、药疹、唇炎、粟丘疹(粟粒疹)、皮赘、瘢痕、皮肤枯萎症、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
19、遗传性皮肤病。
20、各种疣;带状疱疹、单纯疱疹、麻疹、传染性红斑、小儿丘疹性肢端皮炎、Kaposi水痘样疹、风疹、幼儿急疹等。
预防/护理
护理
尽量防止皮肤长时间在强烈的日光下和寒冷、炎热、大风等气候恶劣的状态下暴露。这些气候条件容易使皮肤发痒、红肿,或者使原有皮肤病的皮损加重,严重的还会出现糜烂、流水,尤其是急性皮肤病患者更要注意。禁止用手搔抓患处(如掀皮屑、挤水疱、搔抓皮肤等)否则更容易使皮肤受伤,病情加重,甚至引发中毒感染。切忌用过热的水烫洗患处。疾病在头部的宜睡较高的枕头,部位发生溃疡的患者,更要注意经常用水清洗。治疗中一定要听从医嘱,不可随便多用或者少用药物,也不可自作主张地使用某种药物。治疗过程中如发现有新的变化,或者用药后有不良反应时,要及时与医生说明,更换其它药物。
日常注意点
穿衣:湿疹患者宜穿纯棉的衣服,如尼龙、冷衫等质地就不宜穿着。洗衣粉要使用非生物性的,洗衣粉包装上会有说明。
另外,有少部分患者对宠物的毛髻会有敏感反应,至于藏于被褥床单中的尘埃螨对湿疹只有少少影响,平时把被褥床单洗干净便可。至于汲烟也会造成刺激,大人应避免中湿疹患病儿面前吸烟。涂不刺激的润肤膏于患处,给患处保湿,便会减少痕痒,自然不会抓得那么厉害,减少患处恶化,而润肤膏配合药物,就会加快治疗。
润肤膏也有几种类别,通常愈油腻愈好,不过,如果满身都是湿疹,涂得全身油腻腻,会使孩子不舒服,最好在较严重的范围涂抹较油腻的软膏,在其他地方才涂清爽一点的乳剂。尤其是在夏天出汗,搽清爽的乳剂不会局着皮肤,但冬季皮肤干燥痕痒,涂油性软膏较适合。
湿雨天
――防湿疹。台风暴雨过后,气候潮湿,如果人的双腿长期泡在污浊的水中,双下肢皮肤容易受各种微生物的侵袭,可能出现红斑、丘疹,有时候还有脓液渗出,严重的可出现水疱。专家提醒,雨天和雨后要尽量避免双腿长时间在水中浸泡。如果一定要下水,可提前外涂防水油膏,或出水后用1%的盐水浸泡双腿约半小时,再用清洁水洗净、晾干。
――防脚癣。专家提醒,在雨水中行走和工作时应穿上雨靴防护。如果水位太高,雨靴不顶用,则要在下水前外涂防水油膏。如不慎患上脚癣,一般可外涂复方苯甲酸酊等。对局部轻度糜烂的患处应同时使用含抗菌素的药膏,避免细菌感染。
――防蚊虫叮咬。连日阴雨天,气候潮湿,很多人的家里都有一股霉味,吸引了不少蚊虫。很多人被蚊虫叮咬后身上刺痒,皮肤上还会起小疙瘩。专家提醒,夏季应尽量使用蚊帐,并保持皮肤清洁卫生,适当涂抹“花露水”和“蚊不叮”等外用防护剂。对于虫咬皮炎,外用炉甘石洗剂或其他止痒剂可减轻症状,也可外用激素类药膏。
――防阴囊湿疹。阴囊皮炎是发生于阴囊及其邻近部位的皮肤红斑、渗出性皮肤病,俗称“烂裆”。专家提醒,参加抗洪的人们上岸后应立即擦干下身,洗干净后抹些痱子粉,换上干净内衣。如条件允许,下水前最好换上防水裤。如发现下身皮肤有破溃,应暂时避免下水。
皮肤病预防
1.痱子:是由于环境中的气温高,湿度大,出汗过多,不能及时地蒸发,致使汗孔堵塞,汗液淤积或破裂所致,有的表现为小米粒大小浅表水疱,很容易蹭破,轻度脱屑而愈,多见于婴儿、孕妇,称为白痱;有的为散在红色小丘疹,但与毛囊无关,称为红痱,多见于小儿,有的为小脓疱,称为脓痱。
防止痱子的发生应该注意室内环境的通风降温,避免环境过湿,温度过高;衣着应宽大,减少出汗且利于汗液蒸发,勤换衣服;尽量保持皮肤干燥,用干毛巾擦汗,肥胖者、婴儿及产妇应勤洗浴,但不用冷水,揩干后扑痱子粉。治疗可用清凉、收敛止痒药物。若发生脓痱要到医院就诊做综合治疗。
2.晒伤:由于突然过度日晒造成,表现为日晒后3-6小时于日晒部位出现红斑、严重时可形成水疱,有明显灼痛、可有全身不适。
预防日晒伤首先应避免在强烈阳光下暴晒,应当循序渐进,逐步增加照射量。治疗一般对症即可,可外用保护剂如各种润肤剂、炉甘石洗剂、皮质类固醇激素霜剂等。
3.光敏性皮炎:光敏性皮炎是由于一些人对紫外线过敏所致,仅见于少数人,这些人通常在日晒后1-2天后发病,皮疹多发于面部、颈部和颈前“V”形区、手背及上肢,表现为小丘疹、小水疱、自觉瘙痒,严重时非光照部位也可起皮疹,不疼痛,瘙痒明显,消失很慢。如不积极治疗,可形成慢性光敏性皮肤病。
因为此病发作与过敏体质有关,因此要注意防光,每天的9点到下午5点最好不外出,必须外出时做好防晒措施,一旦发生皮疹,可外用含有激素的各种软膏或霜剂,也可请教医生选择适合的口服类药物。
4.丘疹性荨麻疹:本病与蚊虫叮咬有关,如臭虫、跳蚤、虱、螨、蚊等昆虫叮咬皮肤后注入唾液,诱发的过敏反应。皮疹为绿豆至花生米大小略带纺锤形的红色风团样损害,顶端常有小水疱,有的为半球形隆起的紧张性大水疱,皮疹多发于躯干、四肢,可成片或散在,瘙痒明显。
预防此病尽量少到草丛、树荫下或潮湿、蚊虫多的地方,室内可熏蚊香,发生皮疹后可外用含有激素的各种软膏或霜剂或选择适合的口服药物。但需注意,最好不用红花油等涂抹,因为这样可能会导致过敏,反而加重病情。
5.过敏性皮肤病:由植物花粉及花粉螨虫引起的过敏性疾病,使过敏体质者呼吸道、眼部和皮肤过敏的反应。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喷嚏、流清鼻涕和鼻塞、头痛、流泪,状如感冒;皮肤可出现局部或全身性荨麻疹、颜面再发性皮炎、瘙痒等症状。
防止过敏性皮肤病的发生,应尽量少吃高蛋白质、高热量的饮食,有过敏史的人,尽量少去花草树木茂盛的地方;外出郊游时要穿长袖衣裤、鞋袜,并带脱敏药物。若遇皮肤发痒、全身发热、咳嗽、气急时应迅速离开此地,如症状较轻,可口服脱敏药,一旦出现哮喘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6.病毒性皮肤病:有水痘、风疹等。水痘起病较急,有发热、倦怠、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儿童是水痘的高发人群。风疹是一种由风疹病毒引起的通过呼吸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人吸入病毒后经过2至3周的潜伏期便出现症状。
防止病毒性皮肤病,要少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如果孩子患了水痘,发烧期在饮食上要清淡易消化,注意休息。还应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皮肤瘙痒时,可涂些止痒药水。预防风疹病毒的关键是减少与风疹病人的接触。如果孕妇接触了风疹患者,并在妊娠头3个月内确诊患了风疹,就要考虑人工流产。
7.足癣和股癣:足癣和股癣是由真菌感染而引起的皮肤病,由于真菌喜好温暖和潮湿,因此,常在夏季加重。足癣表现为足趾间脱皮、浸渍糜烂,或足侧缘出现多数水疱,可有瘙痒,也可不痒,如不治疗,皮疹可逐渐向外扩大。股癣表现为大腿内侧、臀裂部的环状红斑脱屑,呈离心性扩大,周围常可见小丘疹,自觉瘙痒或疼痛。无论是足癣还是股癣,都有一定传染性,因此,应避免共用卫生用具如毛巾、拖鞋等,勤换鞋袜、内裤。
8.湿疹:夏季,有些人的手和脚会因为汗腺发达而分泌很多汗液,特别是脚,如果长期穿不透气的鞋子,闷热潮湿一起来,脚就会脱皮、痒、长水疱,很多人误认为是脚气,其实是湿疹。防治湿疹,局部要保持干燥,用皮炎平涂抹患处,一天两至三次。要穿透气的鞋子,如布底的布鞋。因为湿疹的症状和脚癣相同,所以,治疗前要做一个真菌试验,判断到底是否属于真菌感染。
饮食建议
皮肤病吃哪些对身体好?
1、凡与营养缺乏有关的皮肤病患者,一定要补充所缺乏的营养物质,如以皮炎、消化道及神经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糙皮病患者,一定要给予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蛋、奶、肉、豆、花生,多吃水果蔬菜及杂粮。
2、可多食清热解毒的食物,如绿豆、马齿苋等。
皮肤病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各种皮肤湿疹或类似的皮肤病人,宜吃清爽清淡的素食,宜多吃常吃具有清利湿热作用的食物。而且还要忌吃膏粱厚味,甘肥滋腻,生湿助湿的食物,忌吃酸涩和辛辣刺激性食物,忌吃性属温热助火食物,忌吃油润的动物脂肪、海腥鱼类食物,忌吃油煎炒炸、炙焯香燥熏烤的食物,忌吃烟与酒。
1、实践证明,皮肤病“忌口”确有预防和治疗价值。一般而论,不管是感染性的还是非感染性的皮肤病,只要皮肤上有炎症病变或瘙痒症状,为了减轻发炎和痒感,均应禁吃和少吃鱼、虾等海味及鸡蛋、腌腊味、动物油、蚕豆、豌豆、笋类及其罐头食品等。
2、脂溢性皮炎表现为头皮刺痒、鳞屑多、面颊、耳后及背后等处常有油性皮屑,其发病与皮脂分泌过多、消化不良和维生素缺乏有密切关系。因此,病人的饮食应该禁忌肥肉、奶油等高脂肪食物,少吃酒、辣椒和糖果,多吃新鲜蔬菜。
3、瘙痒症多见于老人和体质虚弱者,常见皮肤剧烈瘙痒感、干燥,而皮肤表面并无疹子出现,中医认为这是“血虚生风”所致。因此在饮食方面应尽量避免辛辣和含有香料的刺激性食物,对烟、酒、浓茶、咖啡等应禁忌。
4、荨麻疹俗称风疹块,表现为皮肤上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色或瓷白色疹块,常突然出现,又迅速消退,可反复发作,瘙痒难忍。除了应避免冷、热、日光的刺激,防止蚊、虱、毛虫叮咬以及荨麻、漆树等接触外,还应忌吃鱼、虾、蟹、牛奶、蛋、酒、杨梅等容易导致人体过敏的食品。
5、婴儿湿疹俗称奶癣,一般是因为婴儿对鸡蛋蛋白、鱼和牛奶过敏所致。乳母可暂时少吃或不吃鸡蛋、牛奶、海味和辣椒等食品。
病因
内因:皮肤做为人体的第一道生理防线和最大的器官,时刻参与着机体的功能活动,维持着机体和自然环境的对立统一,机体的任何异常情况也可以在皮肤表面,反映出来。例如:银屑病、牛皮癣、白癜风、过敏性痒疹、红斑狼疮、内脏癌肿的皮肤表现等等,既是与细胞分裂异常、致病微生物感染及其产生的毒素、机体代谢紊乱、免疫功能失衡、内分泌紊乱、自由基毒素代谢障碍,甚至与精神、神经系统的病理变化有着间接或直接的关系。
外因
机械性:如胼胝、磨擦红斑、外伤等。物理性:如冻疮、烫伤、晒班、射线皮炎等。
化学性:大多数接触性皮炎都是接触化学物质、如染料、化工原料等引起的。
生物性:动物,如疥疮、虫咬皮炎、水蛭咬伤、毒鱼刺螫等。植物,如接触漆树、荨麻等。微生物如细菌、病菌、霉菌、螺旋体等。
许多皮肤病,在发病原因去除后,仍继续发展或经久不愈,这可能是由于其它刺激,如搔抓、磨擦(机械性)、热水烫、日晒(物理性)、肥皂洗、用药不当(化学性)和饮酒等因素的不断作用所致。其中,以搔抓最为突出,最为重要。由于经常搔抓的机械性刺激,常使损害变厚或扩大,疾病迁延不愈。反之,如停止搔抓,则不易治愈的慢性湿疹、瘙痒病,或神经性皮炎等常可较快痊愈。
除此,年龄,性别,职业,季节,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亦与皮肤病发生有一定关系。
2. 汗疱疹治愈就能不复发是吗
不是的,汗孢疹治愈了还会复发的,需要的保养了。不能碰的碱性东西,多吃五谷杂粮排除体内湿气,才能确保明年不会复发。
3. 皮肤病大全种类
皮肤病大全种类
皮肤病大全种类,皮肤病的种类非常多,我们在治疗皮肤病的时候需要先了解皮肤病的分类,不同的皮肤病有着不一样的表现症状,那么下面就为大家分享皮肤病大全种类。
皮肤病大全种类1
1、真菌病:常见的有手足癣、体股癣和甲癣(灰指甲)。
2、细菌性皮肤病:常见的有丹毒和麻风。
3.病毒性皮肤病:常见的有水痘、扁平疣及疱疹。
4、节肢动物引起的皮肤病:如疥疮。
5、性传播疾病:如梅毒、淋病和尖锐湿疣。
6、过敏性皮肤病:常见的有接触性皮炎、湿疹、荨麻疹和多种红斑;服用磺胺、肌肉注射青霉素等药物反应。
7、物理性皮肤病:常见的有晒伤、多型日光疹和鸡眼。
8、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常见的有瘙痒、神经性皮炎和寄生虫妄想。
9、红斑丘疹鳞屑性皮肤病:常见的有银屑病(银屑病)、单纯糠疹和玫瑰糠疹。
10、结缔组织疾病的有红斑狼疮、硬皮病和皮肌炎。
11、皮疹性皮肤病:常见的有天疱疹、类天疱疹和掌跖脓疱。
12、色素障碍性皮肤病:常见的有黄褐斑、白癜风、纹身、雀斑、色素痣、咖啡斑、黄褐斑、雀斑样痣、Riehl黑变病、口周黑子、太田痣、色素毛表皮痣、泛黑子病、面部-颈部毛囊红斑痣、色素玫瑰糠疹、痣、先天性色素痣、褶皱网络色素异常、蒙古斑、纹身、白癜风、无色素痣、离心性后天性白斑、遗传对称色素异常、贫血痣等。
13、化性皮肤病:常见的毛发红糠疹。
14、皮脂、汗腺皮肤病:常见痤疮、酒渣鼻、臭汗症。
15.寄生虫、昆虫、动物性皮肤病。
16、毛发、甲皮肤病:多毛、秃发、脂溢性秃发、腋毛癣、皮脂溢出、斑秃、老年白发、精神紧张性白发、少白头、漏斗毛囊炎、脓肿性毛囊周围炎、甲板营养不良、甲凹陷、甲板纵裂、甲层裂、甲层裂、脆甲、横沟甲、厚甲、钩甲、甲剥离、杵状甲、点状甲。
17、其他:酒渣鼻、痤疮、多发性疖子、手足脱皮、老年瘙痒、妊娠皮肤瘙痒、川崎病(急性发热性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足菌肿、无汗、夏季瘙痒、老茧(老茧)、冻疮、多形性日光疹、褥疮、狐臭、脚臭、系统性红斑狼疮、药疹、唇炎、粟粒性丘疹(粟粒性皮疹)
18、遗传性皮肤病。
19、各种疣;带状疱疹、单纯疱疹、麻疹、传染性红斑、儿童丘疹性肢端皮炎Kaposi水痘样疹、风疹、儿童急疹等。
皮肤病大全种类2
1、湿疹
估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接触过湿疹,虽然也是一项疾病,但并不致命,它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有的是因为情绪失调、遗传、肠胃功能下降等内在的`因素,有的则是因为羽毛、化妆品、牛肉之类的外在因素。一般出现在人体的小腿、手脚、面部等地方,会出现瘙痒难忍、流水、结疤等症状。
2、鱼鳞病
有部分人皮肤干燥,会出现片状的鳞屑,特别像鱼鳞,所以才被称为鱼鳞病。一般是灰黑色的片状,仿佛嵌在皮肤上,不好剥落,通常是出现在腿和胳膊上,患者会出现口干舌燥、发质干枯,甚至会出现皮肤裂口,可能会遗传下一代。
3、皮肤癣
皮肤癣估计是大家最常见的了,尤其夏天,患者出现皮肤损伤的时候都容易换上皮肤癣,而且还不分年龄限制,谁都可能会患上。寻常型的皮肤癣就是出现大量的红斑,会有小范围的出血症状,脓疱型皮肤癣就是在红斑上长出大小不均的脓疱,严重的话,全身上下都会起的。
如果发生全身大面积布满红斑,还有鳞屑,说明可能患有红皮病型皮肤癣了。有些人的关节上会起红斑,还会红肿,因为运动时难免会接触到关节,还会产生异常痛感,而且患处的温度明显比正常的皮肤要高,这就属于关节型皮肤癣了。
4、瘙痒症
瘙痒症最大的症状就是出现瘙痒了,尤其到了晚上,病情会加重。在我们平时睡觉前,如果喝酒、情绪变化太快、吃不健康的食物,都可能加重病情,要是继续搔抓患处,皮肤可能会出血,长此以往,皮肤甚至出现水肿、湿疹等疾病。
5、皮炎
我们身体的免疫力关联着我们皮肤的健康,当我们受到外界的病毒侵扰,如果免疫力不强,就会出现皮炎现象,皮肤显出红斑、发黑、流水等症状,所以在平时就要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哦~
6、荨麻疹
常听老人说“过敏不要不当回事,很容易就形成荨麻疹了”,而荨麻疹就跟过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果皮肤出现红色或者白色团状,就要警惕是否是荨麻疹了,一般患者不仅感到奇痒无比,还会出现恶心、心慌、气虚等症状。
皮肤病大全种类3
皮肤是人体最外面的器官,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因此皮肤病的种类很多,临床上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感染性皮肤病:包括细菌感染性皮肤病、真菌感染性皮肤病、病毒感染性皮肤病和立克次氏体感染性皮肤病等;
2、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如临床上常见的接触性皮炎、湿疹或荨麻疹等;
3、物理性皮肤病:如强烈的日光晒或对光过敏,或烫伤、冻伤等物理因素导致的皮肤病;
4、职业性皮肤病:有些患者治愈较特殊而可能发生各种皮肤病;
5、内分泌调节皮肤病:如寻常痤疮;
6、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如大疱性皮肤病、遗传性皮肤病、角化性皮肤病和原因不明的红斑鳞屑性皮肤病等。
由于皮肤病的种类繁多,致病原因不同,因此治疗原则不同。皮肤是人体最外面的器官,无私保护人体的各个脏器,皮肤是人体非常好的屏障,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需妥善保护皮肤。
皮肤病怎么分类
第一、红斑及红斑鳞屑性皮肤病,如副银屑病、寻常型银屑病、玫瑰糠疹等。
第二、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包括特异性皮炎、接触性皮炎、口周皮炎等。
第三、神经障碍性的皮肤病,包括皮肤瘙痒症、人工皮炎、拔毛癖等。
第四、寄生虫性的皮肤病。
第五、真菌性的皮肤病,包括手足癣、甲癣、体股癣。
第六、物理性的皮肤病,包括寒冷引起的皮肤病,如寒冷性荨麻疹等。
第七、色素障碍性皮肤病,包括黄褐斑、咖啡斑、白癜风等。
第八、遗传性皮肤病。
4. 汗疱疹怎么治啊
汗疱疹怎么治啊_优质医生解读
汗疱疹如何治疗
02:21
汗疱疹发生于肢端,初期为疼痛性、内瘙痒性小水泡容,后引起脱屑,严重时出现整个手指、脚趾脱皮.根据汗疱疹不同时期,具体治疗方法如下:1、汗疱疹初期:形成小水泡时以干燥、止痒为主,可选用炉甘石洗剂;2、水泡破裂期:形成脱屑时,可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药膏,减轻炎症反应;3、大片脱皮期:此时发病部位干燥不适,可使用2%-5%浓度水杨酸软膏、含水软膏或保湿软膏;4、汗疱疹患者应避免过度搔抓引起的皮肤感染;不可过度清洗;并减少洗衣液、洗涤剂、止汗剂等化学物品的使用.
5. 天疱疮的症状有哪些
基本病理变化为表皮棘细胞的棘刺松解,形成表皮内裂隙和大疱。疱液中有棘刺松解细胞,这种细胞胞体大,呈球形,胞核大而深染,胞浆均匀嗜碱性。
不同型棘刺松解的部位不同。寻常性天疱疮的棘刺松解发生在基底层上方,因此水疱在基底层上。增殖性天疱疮的棘刺松解部位与寻常性相同,但有明显的棘层肥厚和乳头瘤样增生,并有嗜酸性粒细胞组成的表皮内脓肿。落叶性、红斑性天疱疮的棘刺松解部位在颗粒层或棘层上部,形成的疱最为浅表。瘤疹样天疱疮的棘刺松解发生在棘层中部,疱内有嗜酸性粒细胞或中性粒细胞。
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皮损的组织病理及免疫荧光检查。
1.临床表现各型天疱疮的基本损害均为松弛性薄壁大疱及糜烂面,且不易愈合,棘刺松解征阳性。寻常性天疱疮常先有口腔粘膜损害。
2.组织病理取新出水疱作组织病理检查均示棘刺松解所致的表皮内疱。
3.免疫荧光取水疱周围皮肤作直接免疫荧光检查,示表皮棘细胞间荧光,系IgG和(或)C3沉积所致。取病情活动患者血清作间接免疫荧光检查,可检出天疱疮抗体。
天疱疮主要分为寻常性天疱疮、增殖性天疱疮、落叶性天疱疮和红斑性天疱疮。
1.寻常性天疱疮(remphigusvulgaris)
(1)皮肤损害:本病症状常以疼痛为主,罕见瘙痒,原发性损害为松弛性水疱,可发生于全身任何部位皮肤表面,通常发生于外观正常的皮肤表面,亦可发生于红斑性皮肤上。新发水疱通常是松弛性或在很短时间内变为松弛性,以手指将疱轻轻加以推压,可使疱壁扩展,水疱加大,稍用力推擦或搔刮外观正常的皮肤,亦可使表皮细胞松解而致表皮脱落或于搓后不久在搓处发生表皮内水疱,此现象叫棘层松解症或尼氏征(Nikolsky’ssign)。水疱以头面、颈、胸背、腋下、腹股沟等处比较多见。皮损可局限于一处至数处达数月之久;亦可在数周内泛发全身,皮损消退后常留下棕色色素沉着和粟丘疹,偶见色素脱失(图1)。
(2)黏膜损害:在大部分病人中,疼痛性黏膜糜烂是寻常性天疱疮的典型性临床表现,也可能是皮损出现前约5个月左右的唯一症状。最常见的黏膜损害部位是口腔。颊黏膜是最常见的受累部位。咽、喉及食管黏膜亦可受累,这些部位受累可能导致病人摄食、咀嚼及吞咽困难。其他受累部位包括眼结膜、肛门、耳道、阴唇、阴道、子宫颈、龟头等处黏膜。
2.增殖性天疱疮(pemphigusvegetans)少见,为寻常性天疱疮的一个异型。
(1)其特点为糜烂面上出现蕈样及乳头瘤样增殖,周围绕有炎性红晕,表面覆有厚痂,有臭味,周围有新鲜水疱。
(2)好发于腋窝、腹股沟、肛门、外阴、乳房下、脐窝等皱褶部位。
(3)本病分为两型,重型(neumann型)及良性过程的轻型(Hallopeau)。尽管后者与增殖性皮炎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免疫荧光显示,增殖型天疱疮两型均有细胞表面IgG沉着。
(4)病程慢性,自觉症状轻微,疾病过程中可长期缓解(图2)。
3.落叶性天疱疮(pemphigusfoliaceas)
(1)其特征性的临床损害为在红斑性基底上的鳞屑性、结痂性糜烂面。
(2)原发性损害为红斑性基底面,可出现为水疱,疱壁薄,易于破裂,形成浅在性糜烂面,以后水疱较少发生。
(3)在早期或限局性损害,皮损多分布于颜面,头皮和上背部等皮脂溢部位。损害日渐扩大,自觉烧灼、疼痛及瘙痒。
(4)口腔黏膜很少受累,尼氏征阳性。
4.红斑性天疱疮(pemphiguserythematosus)又称辛耐尔阿塞尔综合征(Senear-ushelsyndrome),可转变为落叶性天疱疮,有人认为是落叶性天疱疮限局型和良性型。皮损主要位于头皮、颜面、胸背等皮肤脂溢部位。一般无黏膜损害,红斑性天疱疮皮损局限,持续数年,其特征性存于其免疫病理等方面,红斑性天疱疮患者血清有抗核抗体,基底膜带亦可见IgG和C3沉积。
1.诊断要点主要为皮肤上有松弛性水疱,尼氏征阳性,常伴有黏膜损害,Tzanck细胞涂片可见天疱疮细胞,组织病理有特征性改变,直接免疫荧光对水疱周围外观正常皮肤冷冻切片染色,表皮细胞间有网状荧光的存在。间接免疫荧光患者血清中可查到抗表皮细胞表面物质的自身抗体。
2.中医病机和辨证
(1)内因心火,脾湿蕴蒸,复感风热暑湿之邪,致使火邪犯肺,不得疏泄,熏蒸不解,外越皮肤而发;亦可因湿热内蕴,日久化燥,耗气灼津,致使气阴两伤。
(2)中医辨证分型:
①毒热炽盛型:
主证:发病急骤,水疱迅速扩展或新疱泛发,糜烂面鲜红或上覆脓液,伴身热口渴,大便干燥,小便黄。舌质红绛、苔黄或少苔,脉弦滑或数。
辨证:毒热炽盛,湿邪蕴肤。
②心火脾湿型:
主证:口舌糜烂,或有红斑及水疱。伴心烦口渴,身重体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白,脉滑数。
辨证:心火炽盛,脾湿内蕴。
③湿热熏蒸型:
主证:糜烂面大,渗出多或湿痂成片。伴口渴不欲饮或脘腹胀满。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湿热熏蒸,发于肌肤。
④脾虚湿盛型:
主证:发病较缓,红斑不明显,水疱较少或结痂较厚。伴倦怠乏力或腹胀便溏。舌质淡、苔白,脉缓。
辨证:脾虚湿盛,蕴于肌肤。
⑤气阴两伤型:
主证:病程日久,已无水疱及糜烂,可有少量结痂。伴口干咽燥。气短懒言,舌质淡红、少苔或见剥苔,脉沉细。
辨证:气阴两伤,余热未尽。
3.几种特殊类型的天疱疮近年来组织病理、免疫病理及电镜的研究表明某些天疱疮临床表现不典型,以至于在早期临床医生未考虑到天疱疮的诊断。这些天疱疮包括:
(1)疱疹样天疱疮(pemphigusherpetiformis):Flioden和Gentele1955年就提出此病名,1975年Jabonska等亦证实这一疾病的存在,同样的病名有棘刺松解性疱疹样皮炎。本病临床表现类似疱疹样皮炎,伴有红斑的多形性丘疱疹损害,呈疱疹样排列,患者自述瘙痒剧烈,甚至有灼痛感,皮损常见于胸、背、腹、臀及四肢等处。反复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发现浅表的棘层松解性水疱和嗜酸性海绵形成,直接免疫荧光见表皮细胞间隙的抗表皮细胞间质的天疱疮抗体,间接免疫荧光循环天疱疮抗体阳性率低。本病为慢性复发性经过,对皮质类固醇激素敏感,某些病例对氨苯砜(DDS)治疗反应较好。
(2)类似环形红斑的天疱疮():皮损非常类似环形红斑,极少有大小水疱发生于环状或花环状红斑基础上。组织病理学改变为浅表棘层松解的天疱疮典型组织病理改变,直接和间接免疫荧光具有寻常性天疱疮的特征,治疗用氨苯砜(DDS)和中等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联合治疗有较好的效果。
(3)类似间擦疹的天疱疮():在高龄人群,天疱疮偶见类似慢性间擦疹。糜烂原发于腹股沟、乳房下和腋窝区域,白念珠菌培养阴性,抗真菌治疗亦无效,诊断须依据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类似落叶性天疱疮。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应予以排除。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可见表皮细胞间天疱疮抗体的存在。间接免疫荧光有低滴度的抗表皮细胞间物质IgG抗体。当病情严重时,可见到典型的天疱疮损害。治疗用皮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效果较好。
(4)天疱疮合并大疱性类天疱疮():这种病例常罕见,此类患者组织病理学为棘层松解性水疱,免疫学上可见循环中(IIF)和组织结合(DIF)的抗表皮细胞天疱疮抗体和抗基底膜带类天疱疮抗体。
(5)副肿瘤性天疱疮(paraneoplasticpemphigus):是在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病理可完全区别于其他类型天疱疮的独立疾病。其特征性临床表现为口腔和眼结膜的糜烂伴有红斑性水疱性皮肤损害。患者有潜在肿瘤通常为淋巴样组织。黏膜糜烂是副肿瘤性天疱疮的最明显特征。口唇、口腔黏膜、结膜是最常受累的黏膜部位。此类患者的皮肤损害呈多形性,病人常在躯干部位出现红斑而后继发水疱和糜烂,类似限局性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而肢端部位可形成类似多形红斑的损害。除了复层鳞状层上皮外,肺和胃肠道组织亦可受累。这种潜在的皮肤肿瘤在时间上早于皮肤和黏膜损害的发生,而在检查皮肤疾病时才能被发现其存在。这些肿瘤包括白血病、淋巴瘤、胸腺瘤和良性淋巴样瘤。组织病理学上表现为寻常性天疱疮和多形红斑样组织学改变的独特结合。既有典型基层上的棘层松解,又有基底细胞的空疱形成,角化不良的角质形成细胞分散于整个表皮伴有淋巴细胞凝集现象。本病的预后不好,对多种治疗抵抗而死于肿瘤或疾病本身。如为良性肿瘤并能被切除,则患者病情可得到缓解。
6. 手指僵硬腕关节肿,活动受限,有上肢疱疹2月史。问原因
手指肿胀是什么原因?在生活中,手指可以说是我们用的最多的关节部位,也是因为这种原因,它也是比较容易受伤的部位,因此对于它出现一些肿痛的症状人们便会将它与疾病联系在一起,?听一下专家的介绍吧。 手指肿胀是什么原因?或许就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我们来看看它有什么症状。 (1)关节疼痛与压痛 绝大多数患者是以关节肿胀开始发病的。肿胀是由于关节腔内渗出液增多及关节周围软组织炎症改变而致,表现为关节周围均匀性肿大,手指近端指关节的梭形肿胀是类风湿患者的典型症状之一。关节疼痛的轻重通常与其肿胀的程度相平行,关节肿胀愈明显,疼痛愈重,甚至剧烈疼痛。 (2)关节肿胀 凡受累的关节均可出现肿胀,关节肿胀提示炎症较重。典型的表现为关节周围均匀性肿大,例如近端指间关节的梭形肿胀。关节肿胀在四肢小关节最易检查出来,而肩髋等大关节肿胀却不易发现。 (3)晨僵 95%以上的患者有关节晨僵。晨僵是指病变关节在夜间静止不动后,,晨起时出现较长时间的受累关节僵硬和活动受限。晨僵常是关节受累的第一个症状,大多出现在关节疼痛之前,病情严重时全身关节均可出现僵硬感。起床后经活动或温暖后晨僵症状可减轻或消失。晨僵常伴有肢端或指(趾)发冷和麻木感。 手指肿胀是什么原因?看了以上的介绍,您就不用考虑了吧?肿胀的情况是不是很符合类风湿的症状呢?
7. 汗疱疹可以治好吗
汗疱疹是一种慢性的皮肤疾病,容易反反复复发生,有一部分患者能够自愈,汗疱疹的多发内季节容主要是在春夏换季的时候,尤其是在夏季的时候会比较明显。一般来说,到了冬季的时候,情况会有所改善,有些甚至会自愈。好了之后到第二年的夏天又会反复发作,汗疱疹的反复发作会给患者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心理上的负担,因此汗疱疹的患者一定要调适好自己的心情,尽量用自己的好心情来战胜汗疱疹这个疾病,要以积极向上的态度来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不要过分忧虑。
8. 皮肤病常见分类有哪些
真菌来病:常见的有手脚癣、体股癣自及甲癣(灰指甲);
细菌性皮肤病:常见的有丹毒及麻风;
病毒性皮肤病:常见的有水痘、扁平疣及疱疹;
节肢动物引起的皮肤病:如疥疮;
性传播疾病:如梅毒、淋病及尖锐湿疣;
过敏性皮肤病:常见的有接触性皮炎、湿疹、寻麻疹及多型红斑;药物反应,如服用磺胺、肌注青霉素过敏;
物理性皮肤病:常见的有晒斑、多型性日光疹及鸡眼;
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常见的有瘙痒症、神经性皮炎及寄生虫妄想症;
红斑丘疹鳞屑性皮肤病:常见的有银屑病(牛皮癣)、单纯糠疹及玫瑰糠疹;
结缔组织疾病:常见的有红斑狼疮、硬皮病及皮肌炎;
疹性皮肤病:常见的有天疱疹、类天疱疹及掌跖脓疱病;
素障碍性皮肤病:常见的有黄褐斑、白癜风、文身;
化性皮肤病:常见的有毛发红糠疹;
皮脂、汗腺皮肤病:常见的有痤疮、酒渣鼻及臭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