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荨麻疹渗出液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荨麻疹渗出液

发布时间: 2022-08-30 15:08:58

荨麻疹的症状

症状
迅速出现风疹块(风团),在风疹块出现前几分钟,局部常发痒或有麻刺感。有的病人在风疹块出现数小时或一两天内有些全身症状如食欲不好,全身不适,头痛或发热。 风疹块扁平发红或是淡黄或苍白的水肿性斑,而边缘有红晕。有时,风疹块呈环形可称环状荨麻疹,几个相邻的环形损害可以相接或融合而成地图状,可称为图形荨麻疹。有时,损害中央有淤点,可称为出血性荨麻疹,肾脏及胃肠可以同时出血。风疹块中有水疱时称为水疱性荨麻疹。有大疱时称为大疱性荨麻疹。有时,水疱或大疱发生于似乎正常的皮肤上,但常有红晕,这类风疹块较易发生于儿童。 风疹块往往在一两小时或几小时内最多1~2天内自然消失,但别处常有新损害陆续出现,风疹块已消失处在24小时内一般不再发生新损害。风疹块消失后,皮肤恢复正常,有时有暂时的色素斑而称为有色素沉着荨麻疹。风疹块的大小及数目不定,可出现于任何部位的皮肤,粘膜。风疹块引起剧痒,针刺或灼热感,但各人的程度不同,严重的病人有头痛、发热等全身症状,尤其急性荨麻疹病人可发热达40℃左右,血压可降低甚至发生昏厥和休克,须及时处理,大多数病人只有发痒的风疹块而无其他症状。 风疹块的病程不定,有的病人在一日之内可发生数次皮疹,经过几天或一两周至数周后停止发作,可称为急性荨麻疹。但不少病人天天发生皮疹,或是断断续续地屡次出现或加重、缓解或消失,可达数月或若干年之久,可称为慢性荨麻疹及特殊类型荨麻疹。 1.急性荨麻疹常是急性发作,全身瘙痒风团皮疹,可伴高烧,严重者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病程1~2周内自然痊愈应积极治疗。 2.慢性荨麻疹不断发生风团皮损,持续1~3个月或数年之久,病情轻重与发病情况也可因人而异,有很大差异。有时可并发人工荨麻疹,多在腰带等受挤压处发生。由于接触冷水或冷风吹拂而引起的风团叫冷性荨麻疹。多为阵发性小片的风团,有红晕,可泛发全身,这类病人对乙酰胆碱敏感,可用乙酰甲基胆碱0.01mg作皮内试验。注射后10分钟,可出现直径1~1.5cm大小的风团,即为阳性,病程可达数月至数年不等。 3.血管神经性水肿又称巨大荨麻疹。是由于血液和组织中C1酯酶抑制物水平的减低,或无活性所致。是真皮深部和皮下组织小血管受累,组胺等介质导致血管扩张、渗透性增高、渗出液自血管进入疏松组织中形成局限性水肿,具有发作性、反复性及非凹陷性的特点,一般不痒,可单发,突然在口唇、面侧部或四肢局部出现正常皮肤颜色的肿胀或由于肿胀严重、压迫皮肤浅表的毛细血管而呈白色肿胀损害,边缘不清,局部有紧张感,一般痒感不明显,该类损害可在数天内自然消退,但可以复发生,有些病人也可出现两片以上的损害,一般无全身症状。少数病人可因发生在咽峡部而造成窒息。如不及时处理,可导致死亡。 4.丘疹状荨麻疹是儿童常见皮肤病,成年人也可见到,在春秋季节反复出现,本病是一个以症状特点而命名的疾病,实际上本病部分患者即为虫咬症。尤其以节肢动物类叮咬而引起的外因性过敏反应,是一种迟发性反应需10天左右,再受叮咬则促使皮疹发生,反复叮咬后产生脱敏作用。皮疹为纺锤形的红色似花生粒大小的风团样损害,可散发可群集,可有伪足、水疱,搔后皮疹呈风团样肿大,新旧皮疹常同时存在,1~2周消退,留下暂时色素沉着。常复发,瘙痒急剧,但无全身症状,局部淋巴结肿大。

㈡ 日光性皮炎以及人工荨麻疹如何治疗啊广告就不要进来了

注意事项;1.内衣以棉产品为好.2.最主要的是饮食.荤菜里面只能吃猪肉.鸭子.素菜里面有气味的版菜权别吃.还有辣椒.甜酒.及一切容易上火的食物.3.洗澡不要打肥皂.以上是主要的注意事项.注意一点为好.多吃一点凉性的食物.比如绿豆.

㈢ 荨麻疹,风疹块,要过多久才好已经一个礼拜了。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粘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映,严重的患者可以出现腹痛、腹泻、喉头水肿等症状。中医认为是由于血虚风燥,胃肠湿热等原因引起。

治疗建议:尽可能找到疾病的发病或发展加重的原因,尽可能的去除。急性期治疗可以用抗组胺类、钙剂、严重的患者可以短期服用皮质激素类药物;

慢性荨麻疹患者建议从中医疏风清热止痒、,清脾化湿、祛风止痒调和气血等方面辩证治疗。

注意事项:

1. 保持生活规律,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适应寒热变化。

2. 避免强烈抓搔患部,不用热水烫洗,不滥用刺激强烈的外用药物。

3. 积极寻找和去除病因,治疗慢性病,调整胃肠功能,驱除肠道寄生虫。

4. 忌海鲜发物,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饮酒,清淡饮食,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

㈣ 治疗过敏性荨麻疹的口服药都有哪些

荨麻疹的基本概况

荨麻疹是一种黏膜血管反应性疾病,属中医的“瘾疹、风疹块”等范畴,俗称起“狗风疙瘩”、“起风包”等称。主要症状有起病急、消退快、瘙痒或剧痒且伴有灼热感、易起风团,或红斑丘疹、或皮肤划痕等症状,可全身泛发,成片或大片出现,发无定处、时隐时现、时轻时重、反复发作或早晚加重。好发于大腿内侧、腰、腹、臀部及脖颈等处,严重患者泛发于全身。该病类型多样,病因复杂,特别是风、寒、湿、热、属虚、属实要严格区分,也就是说患者的体质及病证有属寒、属热、或属虚、属实、或寒热错杂等症,最为顽固的一种是家族遗传有关的慢性寒冷型荨麻疹,其它类型几乎没有遗传因素,但青年女性患者必须治愈各类型荨麻疹后才能孕育,以免怀孕期间用药不便。

再说治疗方面,中医的辨证用药原则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则泻之等等。所以在治疗用药时就得因人而异,若患者轻信广告,盲目购药,不分病情的寒热虚实,人人用一药、老少共一方、若药不对症、如寒证用寒药、热病用热药,那不是火上加油吗?这样用药治疗不但无效,反而可使病情加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病史可迁延数年甚至数十年难愈,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尤其是在校学生更为苦恼,学习成绩难以上进。因此,患者必须高度重视,应及时选择中医正规专业医疗机构,采用中医中药、辨证治疗、一证一方、对症用药,方能达到根治目的,若慢性患者是想通过口服西药或打吊针、或外洗外贴的治敏疗法得到彻底根治,那是万万不可。

荨麻疹的主要类型

一、急性荨麻疹:

起病急、消退快、发病突然出现形态不一的大小风团,色淡红或苍白,数分钟或数小时后可自行消退,但反复发作,时隐时现,时轻时重,发无定处,且伴有瘙痒或剧痒,或皮肤灼热等症状,部分患者可累及胃肠道引起黏膜水肿、出现发热、腹痛或腹泻等全身症状,累及喉头黏膜则有气急、胸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而危极生命。若治疗不当,病史延误两月以上则转为慢性,病疾就更加顽固,会给根治带来一定困难。

二、慢性血热型荨麻疹:

慢性血热型(风热型)荨麻疹最为多见,多由急性治疗不当转变而来,一般全身症状较轻,少数病人症状较重,可一年四季、反复发作,风团可泛发于全身,起病也急、消退也快,发病时可很快出现大小不一的红色风团,发无定处、时隐时现、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瘙痒或剧痒,同时伴有灼热感。多数患者在早晚加重,若治疗不当,病史可迁延数年甚至几十年之久,是慢性荨麻疹较顽固的一种。

三、慢性寒冷型荨麻疹:

寒冷型(风寒型)荨麻疹发病率较低,极少患者遗传有关。主要于受冷后很快出现淡白色或淡红色风团,可任何年龄突然发病,遭受冷风或冷水刺激后,数分钟内可出现瘙痒性水肿,风团色淡白或淡红,可成批出现、全身泛发,保暧后或入睡被窝症状会很快消退,但每年春冬或四季均可反复发病。遗传患者是各类型荨麻疹最顽固的一种,彻底根治难度较大。

四、皮肤划痕症:

划痕症又称人工型荨麻疹,发病症状往往于搔抓、轻划或击打皮肤后,沿划痕处可很快发生线条状隆起之红梗或风团,不久慢慢消退、少数患者数小时后才能消失,但可反复发作,自觉瘙痒或剧痒。该病比风团型荨麻疹更加顽固。

五、胆碱能性荨麻疹:

即小丘疹荨麻疹,多在青年期发病,主要于遇热而诱发,如热饮或热浴、或太阳爆晒、如天气闷热、剧烈运动时或运动后最易发生,或情绪激动亦可诱发。皮损特点为小丘疹状红色或淡红色风团,多在四肢近端及躯干,有瘙痒感或灼热感,少数患者伴有消化道症状,如腹痛或腹泻等,发病季节多在秋冬或初春期间。

六、压力性荨麻疹:

主要表现为皮肤受压后出现真皮及皮下组织弥漫性水肿及斑块、境界不清、常累及行走、站立后的足底、久坐后的臀部、提重物或穿紧身衣等受压处,有自觉瘙痒感、紧绷感、灼痛感或灼热感,也可出现流感样症状,如疲乏、畏寒、发热头痛、关节疼痛等症状。

七、血管性水肿:

又称巨大性荨麻疹,主要发生于组织疏松的部位,如眼脸、口唇及外生殖器等处,损害为突然发生局限性水肿,边缘不清,色淡红或淡白,表面光亮,不痒或微痒、或仅有灼热感,若发生于喉头黏膜,可引起喉头水肿、导致窒息而死亡,患者特别高度重视。

八、丘疹性荨麻疹:

它是儿童及青少年多发的一种病症,以红色丘疹样风团、并伴有瘙痒或灼热为临床特症。发病多在春、夏、秋季,好发于腰、腹及下肢或头颈等处,起病突然、皮损多为花生仁大小不一的红色风团,中心可见水疱或丘疱疹,甚至可成大疱,成批出现、分布对称,有瘙痒或剧痒感,抓破后可继发感染。故有痒疹之称,属中医的“水疥、土风疮”等范畴。

九、日光性荨麻疹:

较为少见,主要是身躯或上肢暴露于日光照射部位发生风团及红斑、或血管性水肿,有自觉瘙痒感或针刺感,少数患者出现灼热感等症状,这是由于对中、长波紫外线敏感而诱发,发病主要以女性为多见。

十、顽固性湿疹

湿疹属中医的“浸淫疮”、“四湾风”、“旋耳疮”等范畴。部分患者遗传有关,主要症状有:瘙痒、剧痒,皮损为淡红色浸润性斑状丘疹、鳞屑及结痂为主,也有不少患者出现丘疱疹或糜烂症状。搔抓时可见渗出液或鳞屑掉落,年久患者局部明显肥厚,呈苔藓样改变,反复发作、经久不愈。好发于下肢小腿、上肢肘部及腰背等处。多见对称,少数患者发生于阴部湿疹、肛周湿疹及阴囊湿疹等部位,病史更加顽固。湿疹症状与荨麻疹症状虽有明显区别之分,但致病因素及发病诱因两种病症又基本相同。在治疗用药方面也就大同小异。本院采用中医、中药、坚持内服为主、同时结合外用熏洗,辩证分型进行治疗,一症一方、疗效确切。

附阴囊湿疹:

阴囊湿疹是男性较常见的皮肤顽疾,也是男子最常见的性器官疾病,但不是性传播疾病,属中医的“胞漏疮”、“绣球风”等范畴。该病比较顽固,患者常因剧痒时而搔抓,抓破皮后引起疼痛可继发感染。慢性症状主要分为干燥型和潮湿型两种,干燥型常有薄痂及鳞屑出现,表皮呈灰色状,由于浸润变厚,间有裂隙,可有不规则色素消失。而另一种潮湿型整个阴囊肿胀突出,有轻度糜烂,溢液、结痂及肥厚,而且阴囊明显增大等状。

中医治根 原理何在

中医坚持以“辩证施治”为原则,求“对症下药”医根本,因为该病类型多样,病症复杂,特别是风、寒、湿、热、属虚、属实要严格区分,也就是说,患者的体质及病证有属寒、属热、或属虚、属实、或寒热错杂等症。而中医的用药原则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则泻之等等。所以治疗用药时就得因人而异。另外,在诊疗过程中,对各类型荨麻疹湿疹患者、无需查找过敏原,因过敏原的检测费用少则几百元,多则过千元,无形中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再说过敏源不是该病的真正病因,而只是该病的一种诱因,所以没有必要浪费数百元的检测费用,因为真正的病因在“脏腑功能、在阴阳气血”失调有关、是风、寒、湿、毒在体内作怪而发病。这才是真正的致病根源。故治疗时要从根本方面着手,应调整脏腑功能、调节阴阳气血。祛除风寒湿热、排清血分热毒,使气血得到协调、阴阳达到平衡,这就是中医治根的唯一疗法,从而达到根治目的。

在治疗用药方面,采用“国药准字”系列新特药品,结合名老中医几十年的临床验方,有清热凉血、祛风除痒、益气养血、利湿散寒、通腑排毒、调摄冲任,有补虚泻实及攻补兼施等疗法。不需煮煎,服用方便,且无任何毒副作用。用于风寒型、风热型、血毒型、湿热型、肠胃实热型、气血两虚型、冲任不调型及寒热错杂型等症,并邀请武汉、上海中医皮肤专家常年循诊,因人因病制定最佳诊疗方案,进行辩证施治,分型治疗,一证一方,疗效确切。对久治不愈的顽固性荨麻疹湿疹,取得了人们难以想象的疗效。在治愈患者中,经三、五年后相继随访两百多例顽症患者,除少数患者未按疗程坚持服药和加强巩固、出现轻微复发症状外,绝大多数患者疗效稳定,基本得到彻底根治,多数患者停药几月后、并且食过各种过敏食物也未出现发病症状。欢迎患者前来咨询就诊。你得到的将是医护热情服务,你丢掉的将是病魔折磨之苦。

注意预防与护理

一、注意预防可避免诱发或减轻发作症状,多数荨麻疹湿疹患者对食物过敏均有明显的发病诱因,如鱼、虾、海鲜、麻辣、烧烤、牛羊、狗肉、或过量饮酒及油炸食品等各类发物,有的患者对鸡蛋、韭菜、牛奶及竹笋食用后也有明显的发病诱因。另外,避免接触花草、粉尘、蚂蚁、爬虫、油漆等化学物品,均可预防避免诱发或减轻发作症状。再有,还需注意西医用药过敏发病,以防引诱病情发作加重。
二、注意气候变化,冷暖适宜,以防太阳暴晒、凉冷风吹,特别是胆碱能性荨麻疹患者在天气闷热时,应注意热饮或热浴、或激烈运动时、或运动后最易诱发。同时,各类型患者都要注意适当运动、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平衡心态。如脾气暴躁、情绪激动、忧愁、悲伤、操劳过度、棋牌熬夜等,对各类荨麻疹湿疹患者均有一定的诱发因素。

㈤ 得了荨麻疹,应该怎么治疗

您好:
治疗荨麻疹常用的治疗方法
目前荨麻疹的治疗方法主内要是有西药物治疗、免疫治疗、手术容治疗、中药治疗等,这些方法各有其优缺点,但是除了免疫治疗外,都是治标不治本,并且对身体有很大的伤害,目前免疫治疗被国际医药界认为是唯一能彻底治疗荨麻疹、且无任何副作用的最好方法。
如何根治荨麻疹以及根治荨麻疹最佳的方法
免疫治疗的方法:
第一:食疗
在饮食上面要禁止不要吃一些海鲜、辛辣、油炸等热量高的食物
第二:锻炼
多加锻炼能增强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增强过敏免疫系统
第三:纯中药调理
俗话说:“药食同源”咱我们日常生活中吃的山药、茶等都是中药的成份,因此,华北制药采用采用国际领先的挥发油包容技术(国内绝大部分厂家没有这种技术)对纯中药易挥发的有效成分有效包容而生产的纯中药制剂汪氏敏清,从改善过敏体质、增强过敏免疫系统起效,杜绝过敏性疾病-荨麻疹
朋友:建议您去了解一下,对你可能用帮助,知识多了百用而无一害。
华北制药汪氏敏清专家热线服务组:真心的祝愿您能够早日康复。

㈥ 小虫 咬人 6足 3段 触角 褐色 水泡 丘疹性荨麻疹 有图

患者的情况考虑是足部皮肤感染导致的渗出情况的,需要你给予抽出水泡内的渗出液的,可以给予口服消炎类药物治疗

㈦ 荨麻疹怎样治疗

【概述】荨麻疹属于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以瘙痒性风团,突然发生,迅速消退,不留任何痕迹为特征,分为急性、慢性两类。急性者,骤发速愈;慢性者,反复发作或更久。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季节,男女皆可发病,其发病的主要因素是机体敏感性增强。
本病因皮肤出现鲜红色或苍白色风团,时隐时现,故名瘾疹。《诸病源侯论》认为本病是阳气外虚,外风入于腠理,与气血相搏的结果。《疡医大全》不仅指出本病的发生于肠胃变化有关,而且提出“内热生风”,“外风引动内风”的学术观点。在治疗上提出“疏风、散热、托疹”的治疗原则,《外科大成》主张的“宜凉血润燥,甚用风药”。
中医认为,本病与禀赋异常,而对某些物质过敏所致。也可因气血虚弱,卫气失固;或因饮食不慎,多吃鱼腥海味、辛辣刺激食物;或因药物、生物制品、慢性感染病灶、昆虫叮咬、肠道寄生虫;或因七情内伤、外受虚邪贼风侵袭等多种因素所诱发。
【治疗】1.风寒证【症状】风团色白,遇冷或风吹则加剧,得热则减轻,多冬春发病,苔薄白或薄白而腻,脉迟或濡缓。【方一】桂枝汤【来源】《伤寒论》【组成】桂枝9克,芍药9克,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3枚。
【功效】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服后啜热稀粥。
【方解】方中桂枝为君,助卫阳,通经络,芍药为臣,益阴敛营,桂芍等量合用,使表邪得解,营卫调和。姜枣相配,是为补脾和胃、调和营卫的常用组合,共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药性,功兼佐使之用,综观本方,发中有补,散中有收,邪正兼顾,阴阳并调。
【按语】素有喘咳者,可加厚朴、杏仁以下气平喘。【方二】麻黄桂枝各半汤【来源】《伤寒论》【功效】麻黄6克,桂枝6克,杏仁3克,芍药6克,炙甘草3克,生姜6克,大枣4枚。
【用法】先煎麻黄,去上沫,后下诸药同煎,取汁温服,服后盖被取微汗。
【方解】方中麻黄辛温发汗,宣肺平喘;桂枝解肌发表,温经散寒,助麻黄发汗解表之力;杏仁宣肺降气,助麻黄平喘之功;芍药益阴和营;炙甘草、生姜、大枣既能缓和麻、桂峻烈之性,又能调和诸药。
【按语】喘重,加苏子降气平喘;痰多清稀者,加细辛温化寒饮;服药后禁大汗;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五辛及臭恶等物。
2.风热证【症状】风团色红,遇热则加剧,得冷则减轻,多夏秋发病,苔薄黄,脉浮数。【方一】消风散【来源】《外科正宗》【组成】荆芥6克,防风6克,牛蒡子6克,蝉蜕6克,苍术6克,苦参6克,石膏6克,知母6克,当归6克,胡麻仁6克,生地6克,木通3克,甘草3克。
【功效】疏风养血,清热除湿。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蜕疏风止痒为君,以祛除在表之风邪。配伍苍术祛风燥湿,苦参清热燥湿,木通渗利湿热俱为臣药。更佐以石膏、知母清热泻火,当归、胡麻仁、生地养血活血。生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为使药。
【按语】本方以祛风为主,配伍祛湿、清热、养血之品,如此则祛邪与扶正兼顾,既能祛风除湿,又可养血以助疏风。使风湿得去,血脉调和,则瘙痒自止。
3.肠胃实热证【症状】风团出现时可伴有脘腹疼痛、神疲纳呆,大便秘结或泄泻,甚至恶心呕吐,苔黄腻,脉滑数,部分患者有肠道寄生虫病。【方一】①防风通圣散合②茵陈蒿汤【来源】①《宣明论方》②《伤寒论》【组成】防风15克,川芎15克,当归15克,芍药15克,大黄15克,薄荷叶15克,麻黄15克,连翘15克,芒硝15克,石膏30克,黄芩30克,桔梗30克,滑石90克,甘草60克,荆芥8.5克,白术8.5克,栀子8.5克,茵陈30克。
【功效】疏风解表,清热利湿通便。
【用法】为末,每次6克,加生姜3片,水煎服。
【方解】方中麻黄、防风疏在表之风邪从汗而解;大黄、芒硝荡涤在里之实热从大便而解,荆芥薄荷助麻黄、防风解表;连翘、栀子、黄芩、石膏、桔梗清泄里热;滑石、茵陈清利湿热;川芎、当归、白芍和血祛风;白术健脾益气,甘草、生姜调和诸药。
【按语】表证不解者,去麻黄、防风;若内热不甚者,去石膏;无便秘者,去芒硝。
4.气血两虚证【症状】风团反复发作,迁延数月或数年,劳累后则发作加剧,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濡数【方一】八珍汤【来源】《正体类药》【组成】人参9克,白术9克,白茯苓9克,当归9克,川芎9克,白芍药9克,熟地9克,炙甘草6克,生姜6克,大枣5枚。
【功效】益气补血。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不拘时温服。
【方解】方中人参、熟地益气养血,为君药。白术、茯苓助人参益气;当归、白芍助熟地养血,共为臣药。川芎活血行气,使全方补而不滞,为佐药。炙甘草益中并调和诸药,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益气补血之功。
【按语】失眠者,加酸枣仁、五味子养心安神;食少者,加陈皮、砂仁醒脾和胃;气虚甚者,加黄芪以增补脾益气之力。肝阳上亢所致头面眩晕禁用本方。【方二】当归饮子【来源】《济生方》【组成】当归9克,白芍药9克,川芎9克,生地黄9克,白蒺藜9克,防风9克,荆芥穗9克,何首乌6克,黄芪6克,甘草3克。
【功效】养血活血,祛风止痒。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方解】方中当归、生地、川芎、白芍养血滋阴;防风、荆芥穗发表散风,透疹消疮;制首乌、蒺藜补益精血,黄芪补气固表;炙甘草调和诸药。
【按语】本方以血虚有热,风邪外袭,症见皮肤疮疥,或肿或痒,或发赤疹瘙痒为辨证要点。
5.冲任不调证【症状】常在月经前数天开始出现风团,往往随月经的干净而消失,但在下次月经来潮时有发作,常伴有痛经或月经不调【方一】①四物汤和②二仙汤【来源】①《仙授理伤续断秘方》②《中医方剂临床手册》【组成】熟地黄12克,当归9克,白芍9克,川芎6克,仙灵脾9克,仙茅9克,巴戟天9克,黄柏5克,知母5克。
【功效】补血和血。
【用法】为粗末,每次9克,水煎,去渣,食前热服。
【方解】方中熟地滋阴养血,当归补血养肝,和血调经,白芍养血柔肝,川芎行气活血;仙灵脾、仙茅、巴戟天温补肾阳;黄柏、知母滋肾阴,泻相火。
【按语】本方治疗冲任不调证,月经量少色淡者,加熟地、白芍、川芎、女贞子养血调经;闭经或痛经者,加五灵脂、生蒲黄、丹参活血通络;腰膝酸软者,加川续断、桑寄生、杜仲、狗脊补肾壮腰;面部烘热,阵阵而作,易汗者,加玄参、牡蛎益阴潜阳。【方二】丹栀逍遥散【来源】《内科摘要》【组成】牡丹皮3克,山栀3克,甘草3克,当归9克,茯苓9克,芍药9克,白术9克,柴胡9克。
【功效】疏肝清热,养血健脾。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牡丹皮清血中之伏火,山栀善清肝热,并导赤下行。柴胡清热疏肝解郁,当归、芍药养血柔肝,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
【按语】用于患者发作时肝郁气滞、冲任失调所致者。

㈧ 湿疹和丘疹性荨麻疹并发如何治疗

根据急性期皮损原发疹的多形性,易有渗出液,瘙痒剧烈,对称发内作及慢性期的浸润容、肥厚等特征诊断不难。急性湿疹需与接触性皮炎相鉴别。慢性湿疹需与神经性皮炎相鉴别。手足湿疹、汗疱疹易与手足癣相混淆。

后者常单侧起病,进展缓慢.可有小疱和干燥脱屑,当蔓延至手、足背出现边缘清楚的损害时有很大诊断价值,真菌检查阳性时可以确诊。

防治 患者应对湿疹的发病因素,发展规律和防治方法有一定认识,以便能积极配合医生治疗。避免各种可疑的致病因素。发病期间忌辛、辣、酒类食物。

对鱼、虾等一般易诱发本病的食物应注意食用后及停用后的效果,不盲目地忌口。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洗烫、肥皂及各种有害因子的刺激。治疗全身性疾病,发现病灶应积极清除

㈨ 湿疹和荨麻疹的症状有何不同

破撑,耕穴厄

㈩ 小度小度我有这个湿疹或是荨麻疹有什么东西不能吃的吗

湿疹饮食要清淡健康,少吃高蛋白和刺激性食物。对于急性湿疹,吃得清淡有利于减少湿疹的渗出液;而干性湿疹,应该多喝水,多补充维生素A和维生素B。
不管是哪一种湿疹,有5样食物应该远离,吃一口或许湿疹就严重三分。它们分别是:1、海鲜、牛羊肉、狗肉等发物;2、酸涩和辛辣刺激性的食物;3、煎炸油腻、烧烤香燥的食物;4、温热助火的食物;5、膏粱厚味、甘肥滋腻、生湿助湿的食物
要想湿疹好得快,可以在家煲一些清热利湿的汤水,比如白术扁豆薏米汤、绵陈土茯苓猪骨汤、佛手石菖蒲乌鸡汤、百合绿豆汤都是比较适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