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小儿咽部疱疹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小儿咽部疱疹

发布时间: 2022-08-22 13:03:07

Ⅰ 小儿疱疹性咽炎怎么得的

(1)大多见于夏初流行,冬春亦有。 (2)突然呕吐、高热39°左右,不想吃东西。 (3)咽喉深处上方有钟乳石般倒垂着的东西,舌头两侧有许多小水泡,水泡破裂后变成米粒大小的红点,高热持续1-4、5天后下降,病自愈。 (4)病原是一种柯萨奇病毒引起,免疫时间不长可重复感染,有时在手脚上长出大豆般的疹(手足口病),没有特效药。 夏秋当心小儿疱疹性咽炎 小儿疱疹性咽炎是由科萨奇病毒引起的急性咽部炎性疾病,多见于学龄前儿童,男孩发病率略高于女孩。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热,咽痛,重者影响吞咽功能,但不影响发声。患儿可伴恶心、呕吐与咳嗽等症状。查体可见咽部出血,有数个灰白色的小疱疹,直径约为1~2cm,周围有红晕。疱疹多分散存在,主要分布于咽腭弓边缘。疱疹可破溃,破溃后形成黄色溃疡。根据查体所见,诊断小儿疱疹性咽炎并不十分困难,难在疱疹未显现之前易被误诊为普通感冒或咽炎,对此要提高警惕,加强观察。 针对小儿疱疹性咽炎的治疗,首先要认识到该病属于病毒性疾病,对抗菌素无效,也不主张预防性地使用抗菌素。抗病毒治疗是关键措施,常用药物为利巴韦林,病毒灵,以及中药制剂清开灵、抗病毒冲剂等,可将一种抗病毒药与一种中药制剂联合应用,效果较好。此外,要注意加强护理,护理要点是多饮白开水,吃清淡易消化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早发现、早治疗可使发热尽快消退,咽痛症状缓解,缩小疱疹范围及减少疱疹破溃几率。无合并症的患儿,一般服药3~5天即可见效,若有合并症应适当延长服药时间并积极对症处理。 夏秋季是科萨奇病毒活跃的季节,也是小儿疱疹性咽炎的高发季节。在这一时间内父母们要特别关注小儿的饮食与生活,以加强预防环节,预防要点是避免淋雨,过度疲劳,防止中暑及便秘等,以免因此而引起机体抵抗力下降,增加小儿疱疹性咽炎的发生机会。一旦小儿出现发热、咽痛或吞咽困难等症状,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改善预后。 由于小儿机体抵抗力低下,防御功能比较弱,常常有病毒或细菌侵入体内,从 而产生一些症状。临床上,我们经常见到一些小儿突然出现高热,流口水,不肯进 食的情况,小一点的孩子只会哭闹,弄得家长不知所措,大一点的孩子自己会讲述 咽痛。到医院检查时,医生可发现咽峡充血,舌腭弓、软腭、硬腭及悬雍垂处有浅 灰色的小疱疹,直径1-2毫米,周围有红晕,2-3天破溃为白色溃疡后,疱疹与溃疡 可同时存在。病损数目多至5-10个,也可少至1-2个,偶尔可在扁桃体及舌部见到 单个疱疹或溃疡,但从不侵犯齿龈及颊粘膜,所以属于口腔后部的感染,一般4-6 日可自愈,很少有并发症。 上述情况医学上称为疱疹性咽炎,一般认为是A组柯萨奇病毒感染所致。多见 于1-7岁小儿,夏季流行,同一患儿可反复多次发作。主要表现为突然高热,咽痛 ,体温一般在37.7-40度,发病时常有呕吐或头痛,少数患儿有腹痛,幼儿可因高 热而惊厥,咽痛可使婴幼儿流口水,拒食。 因为这种病是病毒感染所致,所以治疗主要以抗病毒为主,不需使用抗生素 。可口服抗病毒口服液或板兰根冲剂等。另外还可服用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C和 复合维生素B,局部可用金霉素鱼肝油或中药气雾剂喷雾,以达到局部止痛消炎作 用。若有继发细菌感染或并发中耳炎、鼻窦炎时,可采用抗生素治疗。 高热时,体温超过38.5度,应给予退热处理,以免引起高热惊厥。进食困难的 小儿,应适当补液,以防止电解质紊乱。 饮食可进冷流食或半流食,太热的食物可引起咽痛加重,要吃一些不太热而且 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还可增加一些蔬菜汁。另外,较大的孩子发烧期可吃一些冰淇 淋,因冰淇淋较凉,可起到止痛的作用;再有里面含有牛奶及维生素等,可增加热 量,补充营养;也可起到降温作用。因此,对于早期高热、拒食的小儿,给孩子吃 冰淇淋时,多数孩子愿意接受,对止痛、退烧及预防脱水能起到良好效果。

Ⅱ 小孩嗓子起疱疹怎么办

因为你描述的不清楚,所以回答起来也就比较片面。但是大体可以考虑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
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疾病,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传播快,呈散发或流行,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
临床表现
该病主要表现为急骤发热,可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咽痛,吞咽时尤甚,有时诉头痛、腹痛或肌痛;血常规检查大多是血细胞计数正常或略低。起病2日内口腔黏膜出现少数(很少多于12个)小的(直径1~2mm)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悬雍垂,舌部等,在以后的24小时内水疱破溃变为浅溃疡,直径一般在5毫米以下,1~5日内愈合。
治疗
主要是对症治疗。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可用淡盐水漱口,用10%硝酸银涂于溃疡处或用咽喉灵丹,冰硼散等吹播咽部以减轻咽痛症状。口服维生素C及B等。抗生素对病毒性咽炎无效。但如有发热,应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以便控制继发性细菌感染。
局部可采用
(1)复方硼砂溶液、生理盐水或3%过氧化氢含漱;病变部位涂擦2%金霉素甘油或1%甲紫,能促进溃疡面的愈合。
(2)注意休息,多饮开水,多吃新鲜蔬菜及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3)中药治疗对此病有一定效果,分内服及外用两类。应根据病情选择用药。
但是我还是建议你去正规医院检查确诊后治疗。

Ⅲ 怎样预防小儿疱疹性咽峡炎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在婴儿常发生呕吐和惊厥,起病2日内口腔粘膜出现少数小的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悬雍垂,舌部等,在以后的24小时内水泡破溃变为浅溃疡,直径一般在5mm以下,1-5日内愈合。并发症较少见,症状一般7日内消失。在感染后能产生持久的免疫,但A组中其他型病毒或其他肠道病毒也可能引起再次发病。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确诊后治疗应以病因治疗为主常用抗病毒药物有双嘧达莫、三氮唑核苷、青霉素等。治疗期间,饮食上一定要注意保持清淡,要多喝温开水,多给孩子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青菜、水果等,尽可能少吃煎、炸的油腻食品,尤其要注意不吃过热的食品。 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护理主要有几点:一是可以漱口的孩子,可以每天用淡盐水漱口,注意孩子和家长的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卫生;二是鱼虾肉蛋和刺激性食物不吃或者尽量少吃,尤其是各种口味较重的零食;三是多喝水,食物选择流质性食物,如稀饭,米汤,面条等。

Ⅳ 儿童咽峡炎疱疹几天才能好

儿童得了这种病几天能好是不一定的需要看儿童自身的体质是什么样的当然每个儿童的体质不一样快慢也不一样还要根据你治疗的情况

Ⅳ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怎么预防

疱疹性咽来峡炎是病毒感染所致源,小儿会出现高热,咽部出现疱疹,破溃后喉部疼痛,小儿表现为不吃奶或不愿进食,饥饿但不能进食,多出现哭闹。
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注意护理及平衡水电解质等。中药在抗病毒方面有优势。
发热患儿不要捂(穿的厚),应该解开衣服散热,不然患儿会体温不降,甚至出现抽搐。
发热不退的患儿、精神反应差的、纳食差的,有上述之一现象,要及时看医生。

Ⅵ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怎么治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如单独发生,常无全身症状。咽部疼痛,影响吞咽。婴幼儿患病,常表现为进食时哭吵,不愿进食,颌下淋巴结肿大有压痛,有时伴有发热.检查咽部疱疹多发生于软腭、悬雍垂和舌腭弓等处,呈线状分布。开始为小疱,但很快破裂,所以通常看不到疱疹,而见到浅遗疡,表面覆有淡黄色或白色假膜,周围粘膜呈鲜红色充血。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确诊后治疗应以病因治疗为主常用抗病毒药物有双嘧达莫、三氮唑核苷、青霉素等。

Ⅶ 小孩老是喉咙发炎起疱疹是怎么回事

是受病毒反复感染的小儿疱疹性咽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引发这种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柯萨奇病毒(Cox Asckievirus) A16 型(...Cox A16) 和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EV 71)最常见。 “这种病多集中在夏季。最近这段时间,这个病‘击倒’了不少小孩,6月以来,我们医院门诊中1/4-1/3患儿都是这个病。”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医师刘光华表示。 这种病见于1-7岁小儿 “疱疹性咽峡炎”人群普遍易感,但多见于1-7岁小儿,这和孩子的抵抗力相对较弱有关。该病有一定的传染性,容易造成局部流行或大面积流行。 “孩子往往因为咽痛而流涎、拒食、哭闹。婴幼儿因为不能诉说咽痛,常把手指伸入口腔,也是本病的体征。该病常伴发热。由于该病的病因是肠道病毒,故可以合并胃肠道的症状(呕吐和腹泻)。”刘大夫表示。 家长若发现孩子咽部充血、软腭及腭垂上有几个甚至多个黄白色、绿豆大小的疱疹或溃疡,则是患了常见的“疱疹性咽峡炎”。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一般认为是A组柯萨奇病毒和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 “除了咽部有疱疹外,有时在手心、脚心、肛周也会出现皮疹,但不会溃破,即使溃破也不会留有疤痕。” 要预防孩子出现心肌炎和脑炎等合并症 “咽峡部疱疹初期是灰白色的小丘疹,周围红晕,以后变成发亮的疱疹,破溃以后变成小溃疡。多数可见丘疹、疱疹和溃疡同时存在。一般病程在7天左右,严重者可延长至2周。” 刘大夫表示,“出现这些情况后,应立即就诊。如果这个病不及时治疗,疱疹破裂的话就会形成多发性的小溃疡,发展成溃疡性口腔炎。” 病毒感染性疾病为自限性疾病,大多可以自愈,家长不必太担心;但也不可掉以轻心,护理是关键,其中最重要是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因为该病可能出现心肌炎和脑炎等合并症。 幼儿园最好隔离患病的孩子 孩子患疱疹性咽炎时,应该用一些抗病毒的药物。进食困难的小儿,应适当补液,以防止电解质紊乱。平时应多饮水有利于降温。吃有营养而且容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如牛奶、米粥、果汁。饮食应少量多次,不要给孩子吃辛辣、甜腻或油炸的食品。可吃一些不太热而且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还可增加一些蔬菜汁。 较大的孩子发烧期可吃一些冰淇淋,因冰淇淋较凉,可起到止痛的作用;再有里面含有牛奶及维生素等,可增加热量,补充营养;也可起到降温作用。因此,对于早期高热、拒食的小儿,给孩子吃冰淇淋时,多数孩子愿意接受,对止痛、退烧及预防脱水能起到良好效果。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该病毒在空气中会繁殖,并且通过呼吸道传染,建议幼儿园最好隔离患病的小孩,而家长也应该让病童在家休息,大约一周后才继续上学,避免传染给其他健康的小朋友。”刘大夫强调。 家长要学会给孩子药物降温和物理降温 “之所以不少孩子患上疱疹性咽峡炎,一方面是因为天气炎热,室内空气流通不畅,使空气中的细菌进入呼吸道引起;另一方面,由于人们经常使用空调,并且将空调的温度调得过低,儿童无法承受,进而造成热伤风,导致病毒感染。”刘大夫表示。 刘大夫指出,小儿患上咽峡炎后,往往会并发发烧。因此最关键是给孩子降温。“但家长经常是一看到孩子出现高烧后,便急忙把孩子送到医院,而不是先给孩子降温。这样做有不利之处,因为这段时间,往往病人特别多,所以待诊时间会加长。在等待过程中,若没及时降温,将对孩子不利,有可能出现高热惊厥、抽筋等情况。” 对此,刘大夫建议,孩子一旦出现高烧,家长可先在家中给孩子立即进行药物降温和物理降温后再上医院就诊。“可给孩子吃些退烧药,还可吃些抗病毒药或双黄连口服液。同时可采用物理降温,比如给孩子用冷水敷头,喝些凉开水。” 在待诊过程中,不要把孩子衣服穿得太紧,可以适当松开,以免闷得太热。回家后,可适当开点空调,但不能低于外界5℃。空调要2-3周清洗一次。

Ⅷ 三岁宝宝嗓子里面有疱疹

当儿童出现疱疹时,可能是因疱疹性咽峡炎所引起的。夏秋季的时候儿童多容易感染病毒,引起此类疱疹的出现,因此可以进行相关抗病毒药物的治疗。建议及时去权威的三甲医院进行就诊和治疗。
要是有一些小孩子的喉咙出现了包疹的话,很有可能是他感染了病毒,出现了疱疹性的咽喉炎。这种疾病发病非常迅速,一般来说需要及时对症进行治疗和处理,避免引发其他严重的并发症。
一周岁的宝宝,嗓子的疱疹多考虑疱疹性咽峡炎,大多是由柯萨奇病毒所引起,常发生在夏季,或者是秋季。发病常常是比较急,有发热或伴有咽喉部的疼痛,检查可以看到咽部是充血的,有些灰白色的疱疹,四周绕有些红晕,2到3天以后红晕会加剧扩大,疱疹会破溃,形成黄色的溃疡疱疹。
它主要发生在咽部和软腭,有时会见于舌部,但一般不累及齿龈和颊粘膜,这个特点是与疱疹性的口腔炎有所不同的。
“疱疹性咽峡炎”是小儿感冒的一种特殊表现,夏秋季节多见。常在托儿所、幼儿园有小流行,婴幼儿多一些。是由一种称为“柯萨基病毒A组”引起的。所以会引起你说的,又发热、又有疱疹,还有腹泻。这是柯萨奇病毒致病的常见表现。
意见建议:对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主要用一些抗病毒的药物。如果病情比较重孩子高烧,不能进食,可以静脉点滴阿昔洛韦,病毒唑之类的药,对病毒有效。病轻者可口服新博林或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并且应对症治疗,如用一些退热药。中药可以口服抗病毒口服药、板蓝根冲剂、静脉点滴双黄连注射液。病程较长,使用药物至少7-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