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儿在园常见的疾病有哪些
· 儿童常见病列表
1.呼吸道疾病
发热、高热惊厥、咳嗽、哮喘、鼻炎、支气管炎、肺炎等。
2.皮肤疾病
手足口病、湿疹、水痘、幼儿急疹、过敏性皮炎、风疹、白癜风、红斑狼疮、癣等。
3.肠道疾病
腹泻、便秘、阑尾炎、腹痛、胃肠炎等。
4.口腔疾病
奶瓶齿、儿童龋齿、鹅口疮、口臭等。
5.传染类疾病
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猩红热等。
6.眼科疾病
近视、泪囊炎、斜视、过敏性结膜炎等。
7.其他疾病
贫血、低血糖、流鼻血等。
· 儿童常见病综合概述
1.发热
发热其实不是疾病,而是身体针对病菌入侵所做的反应,这是人体体温超过正常数值之后主动调节生理的一种机制,是人体本身具有的一种具有保护性质的反射。
2.高热惊厥
六个月至三岁期间宝宝最有可能患上此类疾病,发病时宝宝会出现全身或者是身体局部的抽搐,同时伴有几秒的眼球上翻或凝视,此类疾病通过神经系统和脑电图的检查是无法查出的。高热惊厥有2%-7%的可能会转变成癫痫,因此家长需引起重视。
3.咳嗽
咳嗽是幼儿出现较为常见的病症,是呼吸道内清楚分泌物和异物的一种条件反射。
4.哮喘
属于慢性气道炎症,致病细胞广泛,患病的幼儿多出现反复的喘息,胸闷等症状。
5.鼻炎
鼻炎是因病毒或是病菌等物质刺激而引起的鼻粘膜的损伤,患病的幼儿多出现流涕、鼻塞等症状。
6.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属于慢性特异性炎症,多由病毒和细菌导致。
7.肺炎
肺炎一种多发性的炎症,与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等部位有关,幼儿较容易患上和十分多见的是细菌性肺炎。
8.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导致,会使幼儿手、足、口等部位出现皮疹和疱疹的疾病。这种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多发于三岁以下的幼儿。家长们一定要重视,因为如果手足口病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幼儿患上脑炎、循环衰竭等危害性更大的疾病。
9.湿疹
由于化学制剂、真菌等物质诱发的皮肤反应。
10.水痘
水痘是指由病毒导致,会使幼儿出现发热、腹泻、食欲不振和“水痘疹”现象的疾病,此种疾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多发于春冬季节,多发于六个月至五岁的幼儿,治愈后会有终身的免疫。
1
1.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是指由病毒导致,使婴幼儿出现高热、皮疹等现象的疾病,这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多发于两岁以下的幼儿,治愈后会有终身的免疫力。
1
2.过敏性皮炎
因过敏原诱发的皮肤的过敏反应,患病的幼儿皮肤多出现红肿和发痒等。
1
3.风疹
属于急性传染病的一种,患病的幼儿多出现低热和遍布全身的皮疹。
1
4.白癜风
属于后天的色素脱失疾病,潜在发作部位较多,比较多见的部位为背、腕、脸等。
1
5.红斑狼疮
属于自身免疫的疾病,与人体的多种器官都有所关联。
1
6.癣
多由皮肤癣菌等因素诱发的感染,此类感染不太严重,患病幼儿多患体癣、股癣、手癣、足癣等。
1
7.小儿腹泻病
小儿腹泻病是由于细菌感染或是喂养不当,气候不适应和过敏等因素导致宝宝消化系统出现异常的一种疾病,多发于两岁以下的宝宝。
1
8.小儿便秘
小儿便秘是由于饮食中膳食纤维过少,喂养不当,环境不适应和缺乏良好排便习惯等因素导致,宝宝会出现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等症状。
1
9.阑尾炎
可以诱发的因素有很多,是一种阑尾的炎性改变。
20.腹痛
因为腹部受到较为激烈的刺激引发,也存在因其他部位疾病导致的可能。
2
1.胃肠炎
因为食物中毒诱发,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多发于夏秋季节。
2. 孩子出疹子什么症状
分辨各类幼儿疹子
许多疾病可引起小儿皮肤出疹子,其中常见的有麻疹、风疹、幼儿急疹、猩红热和水痘等。对这些疾病引起的疹子,中医常用中药保肤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区别:
全身症状
麻疹发热较高,咳嗽流涕症状较明显,出疹前颊粘膜处多有麻疹粘膜斑;风疹一般发热不高,少有咳嗽,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幼儿急疹发热较高,2—3天后即自行退热;猩红热初起恶寒发热,咽喉红肿溃烂,出现“杨梅”样舌;水痘一般症状较轻,发热不高。
出疹时间
麻疹疹子逐渐出现,通常3天左右出齐;风疹出疹快,通常24小时内出齐;幼儿急疹发热消退后才出现,一般24小时内出齐;猩红热皮疹出现快,24小时内蔓延全身;水痘疹子分批出现,持续时间较长。
疹色麻疹暗红色,风疹淡红色,幼儿急疹玫瑰色,猩红热鲜红色,水痘初起为淡红色,成泡疹后根基周围有红晕。
疹形
麻疹疹子稍隆起,形状大小不一,先稀后密,无痒感;风疹疹形细小,稀疏均匀,有痒感;幼儿急疹疹形比风疹细碎而较稠密,无痒感。猩红热疹子大小不等,有细碎的,也有片状的,稠密无隙;水痘起初为米粒大小的红疹,继为疱疹,大者如豌豆,呈圆形或椭圆形,有痒感。
疹子的分布
麻疹先耳后颈部,次及而额,再及躯干、四肢,手足心可见疹子;风疹由面部及躯干,手足心无疹子;幼儿急疹由颈、面部及躯干、四肢,手足心无疹子;猩红热由颈部、面部及躯干、四肢,全身难以分清健康皮肤,但口唇周围呈苍白圈;水痘由头面及躯干、四肢,呈向心性分布。
手足口疹子
手足口病的疱疹也很容易和其他小疹子弄混。一般手足口病的疱疹刚开始只是米粒大小,大约1至2毫米,艳红,通常出现在手心、足心、口腔粘膜和肛周等特殊部位,如果时间长了才会变成水泡疹,疹子会呈透明状,里面有水,但疹子不会变大。
3. 常见的幼儿园疾病有哪些
1.病因:腮腺炎病毒 2.流行病学 ⑴传染源:病人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 ⑵传播途径:通过唾液、飞沫传播;冬春季为流行高峰。 ⑶易感者:学龄前儿童多发;患病后可获得终生免疫。 3.临床表现 ⑴腮腺肿大、疼痛。可一侧或双侧同时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肿大,边缘...不清,有微热、触痛,不发红,无化脓。颊粘膜腮腺管口红肿,张口或咀嚼酸性物时疼痛加重。 ⑵中度发热,食欲减退,全身不适。 4. 隔离和预防 ⑴隔离患儿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失为止,但要至少于发病后10天。回园时须持医院开据痊愈诊断证明,交医务室经大夫同意后方可回班。 ⑵注意室内通风换气,勤晒被褥。 ⑶对易感者可连服板兰根冲剂3-5天。 ⑷ 接种流腮疫苗等。 5.治疗 ⑴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多饮水,半流食,避免酸性食物,保持口腔清洁。 ⑵对症处理:高热可用退热药,局部可敷以醋调金黄散减轻疼痛。 ⑶中医治疗:清热解毒,消肿散瘀。 ⑷积极治疗合并症。
4. 孩子发烧并且浑身有很多的红点,这是怎么回事
一般退烧后宝宝全身皮肤就会出疹,也有少数是在发烧的时候出疹。即”热退疹出“,疹子为玫瑰红色、比较密集的皮疹,出现在躯干、颈、四肢及耳后等位置,孩子身上出疹之后,如果他不会觉得痒,不会去抓挠的话,家长也可以不必要去处理,这些疹子大概三到四天就会褪掉的。
幼儿急疹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一般先发烧3-5天,烧退后出诊,也称为热退疹出。一般面部及胸背部先长,慢慢的可以拨散至全身,可以融合成一片片的。一般很少会瘙痒。通常患过此病后,一般不再患第2次。风疹的特点是边发热边出皮疹,疹子出齐后热才退;而水痘的皮疹通常伴有痒感,继而会在皮疹上出水泡。你家孩子基本上可以考虑为幼儿急疹。
5. 小孩身上长水泡怎么办
水痘 症状 面部或胸部出现瘙痒的红斑,可扩散到手臂和腿。红斑会迅速充满透明液体,形成水疱,水疱破裂后会结痂。4~5天后通常会有新的红斑继续出现。出水痘时常会有发热、流鼻涕、咳嗽等症状伴随出现。水痘从红斑出现开始,很少会持续超过2周。潜伏期一般为14~21天。结痂前的患儿都有传染性。 自疗办法 .每3~4小时用凉水给患儿洗澡,可缓解瘙痒。水中加些苏打效果更佳。 .可在水痘上抹些炉甘石洗液。 .不要吃刺激性食物。口腔内若有水疱,不要吃柑橘类水果 .修剪孩子的指甲,夜间戴手套,以免搔抓后引起感染 治疗 .水痘长到了眼睛处,或出现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你若是免疫力较差的中老年人,或是孕妇且首次患水痘应及时就诊。 .对于严重的病例,医生会开一种叫作阿昔洛韦的药。12个月及以上的孩子,以及从未被病毒感染过的成年人可注射疫苗 玫瑰疹(roseola) 症状 最初的症状为高烧,持续3天。高烧退去后,躯干及颈部会出现皮疹,皮疹持续数小时或数周。多发病于儿童,尤其是6个月至3岁的幼童 自疗办法 玫瑰疹会引起少许不适,通常无需治疗可自行消退。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或用毛巾浸温热的水擦全身,以缓解发热引起的不适 . 治疗 玫瑰疹症状持续3天以上,或幼童因高烧而出现痉挛应及时就诊 麻疹(measles) 初始症状从高烧(40~40.6℃)开始,接着是咳嗽,咽喉疼痛发炎,流眼泪。2至4天后开始出现皮疹。先是面部出现小红点,进而扩散到躯干、手臂和腿。红斑变大后1周左右消退。双颊内侧出现白点 .卧床休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和非处方咳嗽药可缓解不适 .温水浴,或擦拭炉甘石洗液或盐酸苯海拉明洗液以缓解瘙痒 .麻疹并不是种常见病,但可诱发其他较严重的疾病,如肺炎、脑炎或细菌感染。你若怀疑你或你的家人患有麻疹应及时就诊 .12~15个月,以及4~12岁的儿童可注射预防麻疹的疫苗 传染性红斑(fifth disease) 双颊出现亮红色隆起的班块。随后的几天,手臂、躯干、大腿及臀部会出现粉红色微微隆起的带状皮疹。3周左右可消退。多数情况下无症状,或只是轻微的感冒样症状 没有具体的治疗方法。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可缓解发热及其他不适感 .你若不确定所患的皮疹是否是传染性红斑,或你已妊娠,并怀疑自己已被感染,请及时联络医生 皮疹是儿科疾病最常见的一种体征,因皮疹的形态、分布、以及出疹前后机体的不同表现,可以对皮疹进行鉴别诊断,虽然每个家长不是医生,但是根据以下的一些症状,还是可以做出初步的掌握一、二,根据轻重缓急及时请医生进行诊治是有必要的。 一、幼儿急疹: 是婴幼儿常见的发疹性疾病,可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多见于周岁以内的婴儿,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以冬春季为多。一般感染1次,感染2次少见。潜伏期是8-14天。 临床表现: 1、发热,可以高热达39-41℃,一般持续3-5天,个别的孩子可能高热惊厥。 2、热退疹出是本病的特点。皮疹多为不规则的斑点状或斑丘疹。用手按压皮疹可以退色。全身均可以见。一般1-2天消退,不留痕迹。 3、同时有的孩子还伴有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症状。颈部的淋巴结可能肿大。尤其是耳后或枕后淋巴结增大更为明显。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中白血球正常或偏低,分类中淋巴细胞增高。 治疗: 多喝水,可以用一些抗病毒的药物。如果孩子高热可以用退热药,如果有的孩子出现烦躁或者惊厥可以用镇静药。 二、风疹 是由风疹病毒感染、儿童时期常见的、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传染原可能是已经感染的病人,也可以是没有发病但是带病毒者。多在冬春季发病,可以在集体流行。一般潜伏期是10-21天。 临床表现: 1、发热:多为中等度热,少见有高热。持续1-2天,发热3天的少见。同时有的孩子伴有咳嗽、咽痛、流涕、头痛、呕吐、结膜炎。 2、发热1-2天出现皮疹,之后出疹迅速遍及全身。皮疹色淡,略高于皮肤。皮疹一般早则在出疹后2-3天消退,多则4-5天,个别病人在疹退后遗留色素斑。 3、耳后、颈部及枕后淋巴结肿大,出疹前即有肿大者对早期诊断有帮助。随着病情好转,淋巴结逐渐消退。 本病可以并发中耳炎、支气管炎、脑炎、肾炎以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常规检查: 白血球正常或者偏低,分类中淋巴细胞早期减少,晚期增加。 治疗: 1、发热时可以多喝水,可以吃抗病毒的药物包括清热解毒的中药。如果体温高于38.5℃可以用退热药。 2、其余对症处理。 3、注意休息、可以易好消化的食物。 目前我国的儿童已经接种风疹疫苗,保护率达95%,注射后6-8周保护抗体达到高峰。 本病隔离从发疹至出疹5日后。注意患儿不能接触孕早期妇女,容易引起胎儿畸型、白内障、先天型心脏病。 三、水痘: 是常见的、较轻的、通过接触或飞沫传染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初次感染是水痘,再次感染可出现带状疱疹。多见于6个月以后的各个年龄段。孕晚期也可以通过胎盘传给胎儿,造成新生儿期出水痘。冬春季发病多见,一般1次发病,终身免疫。潜伏期11~24天。 临床表现: 1、发热,一般在39℃以下。 2、发热当天即可出皮疹,也有的在发热1~2天后出现,以躯干、头、腰以及头皮多见。一般丘疹、疱疹、结痂的疹子同时存在。有的孩子口腔、咽部和结膜也可以见红丘疹。 本病偶见脑炎、多发性神经根炎、肺炎、败血症。 血常规检查白血球正常,分类也没有变化。 治疗: 1、发热是多喝水,吃易消化的食物,保持皮肤清洁,勤换衣服,不要抓破水疱,以防感染,只要水疱不破,一般痊愈后不留疤痕。 2、可以吃抗病毒药物或者注射维生素B12。 目前已经研制成功水痘疫苗,1-12岁接种1针。 四、麻疹 是婴幼儿常见的呼吸道急性传染病,传染性极强。病原体为麻疹病毒。患过麻疹的孩子可以获得终身免疫。麻疹患儿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染,或者通过第三者作为媒介进行传染。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晚春最多。潜伏期6-18天。 临床表现: 1、发疹前3~4天可见高热、流涕、结膜炎、流泪、轻咳。口腔内可见口腔麻疹黏膜斑,这最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2、发热第四天出现皮疹,先见于耳后,继而象一盆水从头泼下一样出现皮疹:发际、颈部、脸、遍及全身最后达四肢。皮疹大小不等呈暗红色。疹出2-5天按出疹顺序从上向下逐渐消退。 3、如果发疹不透,或者高热不退容易出现合并症:喉炎、肺炎、脑炎、中耳炎、心肌炎等。 血常规检查白血球总数稍增高,淋巴细胞减少,中性细胞增高。 治疗: 1、在家卧床休息,室内空气新鲜,吃好消化的食物,不要直接吹风。 2、做好眼、鼻、口腔护理,不能急于降温,最好采取物理降温。 3、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用透疹的中药。 4、病情有变化及时去医院就诊。 但是有的孩子接种了麻疹疫苗,可以还出了麻疹是怎么回事? 麻疹疫苗是一种人工减毒的活疫苗,接种在人体上,可以繁殖生长,但是不引起麻疹,可能会出现类似麻疹的轻微的表现,使得机体获得抵抗力,产生免疫能力。 但是也有以下的三种情况造成接种失败: ●注射疫苗前3周曾经用过胎盘球胆白或丙种球胆白,使得免疫作用受到抑制。 ●在注射时,护理人员用消毒的酒精擦拭了针头,或者注射的剂量不够。 ●个别出现的麻疹疫苗的质量或者在运输等冷链(即疫苗在整个运输过程中不能离开冰)过程中出现问题,保管不到位,引起疫苗失效。 由于接种失败,当孩子接触麻疹病毒后,因为机体对麻疹病毒没有获得免疫力,可能就引起麻疹发生。 不过你孩子的这种情况是属于接种疫苗后的免疫反应。是个别现象,但是属于正常现象,不用担心。 五、丘疹性皮疹
6. 学前儿童常见的疾病有哪些
学前儿童的常见病
1、学前儿童的常见病有小儿消化不良、小儿肺炎、小儿感冒
1.1、小儿消化不良:腹泻。大便一天5—10次,粪便中含少量水分及奶块,有酸臭味。小儿食量减少,腹胀,肠鸣音亢进,偶然有呕吐,但精神尚好。有时会有腹痛,好哭闹。
1.2、小儿肺炎: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及肺部固定的湿啰音为共同临床表现。是小儿科的常见疾病之一。肺炎的病原微生物为细菌和病毒,病原体常由呼吸道侵入,少数经血行入肺。
1.3、小儿感冒:小儿感冒更容易发生在婴儿的身上是由以下几点原因造成的:宝宝的免疫系统尚不成熟,再加上忽冷忽热的环境,致使病毒乘机侵袭宝宝的体内并大量繁殖而引起宝宝发病。
2、学前儿童的常见病有呼吸道疾病、皮肤疾病、肠道疾病
2.1、呼吸道疾病:发热、高热惊厥、咳嗽、哮喘、鼻炎、支气管炎、肺炎等。
2.2、皮肤疾病:手足口病、湿疹、水痘、幼儿急疹、过敏性皮炎、风疹、白癜风、红斑狼疮、癣等。
2.3、肠道疾病:腹泻、便秘、阑尾炎、腹痛、胃肠炎等。
3、学前儿童的常见病有口腔疾病、传染类疾病、眼科疾病
3.1、口腔疾病:奶瓶齿、儿童龋齿、鹅口疮、口臭等。
3.2、传染类疾病: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猩红热等。
3.3、眼科疾病:近视、泪囊炎、斜视、过敏性结膜炎等。
学前儿童常见病的预防
1、卫生与环境
从小培养小孩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及时洗手;保持小孩房间的环境,室内空气流通;辅酶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
2、营养与饮食
给小孩补充足够的营养,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抵抗力,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饮食上,不允许小孩挑食,监督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
3、运动与锻炼
儿童身体健康跟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很直接的关系,因此父母要从小培养他们的运动爱好,多锻炼,提高身体的抵抗力。这样才能减少疾病的感染。
4、药物预防
及时给小孩大各种疫苗,并且可以适当给孩子服用板蓝根、维生素C等无伤害药物预防疾病的发生。
7. 孩子发烧后起疹子怎么办
引起小孩发热伴随着皮疹,必须要先做好诊断并且针对性的治疗,不能盲目用药,以免掩盖了病情而延误最佳的治疗时间,以下6种疾病会引起小孩发热伴随着皮疹
1、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是受到人类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疾病,一般发生在6个月到3岁左右的儿童身上。退烧9~12个小时后会出现皮疹,呈现玫瑰色或者红色斑,皮疹集中在上肢、躯干和颈部。1~2天左右皮疹消失而且消退后不会有色素沉着以及脱屑。
2、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传染病,一般会累及颊黏膜和舌头部位,刚开始出现斑点,然后转化为小水泡,水泡容易破溃,慢慢的形成了小溃疡。随着病情发展皮疹也会在手掌、脚底以及大腿和臀部出现。
3、风疹
风疹是受到了风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刚开始脸部出现皮疹,短短一天内会累及颈部、手掌和躯干,呈现浅红色的斑丘疹,分布均匀,大约2~3天后,皮疹会慢慢的消退而且不会留下色素沉着。此类儿童不仅有发热和皮疹,同时伴随着耳朵后、枕后以及颈部淋巴结肿痛。
4、水痘
水痘是受到了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出诊前会有发热和不适感。水痘会散发于全身,刚开始长有红色斑疹而且有剧烈瘙痒感,然后转化为透明液体疱疹,到了后期会结痂或者破溃。
5、猩红热
猩红热属于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儿童会出现发热,伴随着扁桃体炎或者咽炎,白细胞数目明显升高。皮肤上会有密集并且均匀的鲜红色斑丘疹,皮肤褶皱部位呈现紫红色的线状条纹。一般皮疹消退一个星期后会有片状脱屑。
6、传染性红斑
传染性红斑属于病毒性的皮肤病,主要表现为发热、眼结膜充血以及咽喉疼痛。刚开始累及颊部,会出现境界比较清楚的水肿性红斑,呈现蝴蝶状。皮疹持续1~3个星期,期间呈现消退状态,但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加重病情。
8. 宝宝感冒发烧出疹子是怎么回事
听你这么说,应该是个幼儿急疹,是病毒感冒引起的,热退后出疹,多见于面部,躯干部,呈红色皮疹,偶伴瘙痒,一般几天后就消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