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打了水痘疫苗可喷鼻炎喷剂吗
鼻炎的情况作疫苗可以拖后两周再接种。接种水痘疫苗,可以在1岁至1岁半之间接种。如果是先打了疫苗,这个一般是不影响的,但是建议具体咨询下具有处方权的医师或者是药剂师明确下再做打算
㈡ 宝宝有鼻炎能打水痘疫苗吗
过几天在给打吧,一般孩子感冒或有其他病时是不可以打水痘疫苗的
㈢ 甘肃省宕昌县流入假疫苗涉了没
一、基本情况
1、假疫苗事件最新消息,涉及24省份及毒疫苗名单曝光。山东问题疫苗案涉及的24个省份有:安徽,北京,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河北,河南,黑龙江,湖北,吉林,江苏,江西,重庆,浙江,四川,陕西,山西,山东,湖南,辽宁,内蒙古,新疆。
2、是从2010年开始的,而且前几天所说的假疫苗涉及18个省份,是去年的消息,今天2月2日翻出来的。
3、拨打12320可查询疫苗信息。
4、可搜目前警方对山东宠某假疫苗事件已侦查出的几百个下线人所在地、姓名、电话等。
二、最近媒体报道的山东5.7亿非法疫苗案里:
1、出问题的是二类疫苗,不是一类疫苗。
2、是非法疫苗,不是有毒疫苗。
3、问题出在疫苗没有冷链保藏,造成疫苗可能失效。
三、普及几点免疫学常识,以消除不必要的恐慌:
1、疫苗未冷藏的后果之一是失去免疫原性、无预防免疫功能。但就某流行性传染病,如果绝大部分人群已免疫接种,则该传染源很难在人际间流行开来,极少数未免疫或未有效免疫者因缺乏传染源,故感染概率低,如脊灰、腮腺炎、流感等等。但有例外,如果某传染病系人畜共患或动物传人,则人群间的大规模免疫不能阻断动物传人,典型如狂犬病,接种失效疫苗尤其是对身处狂犬病流行区域者,将带来极大危险性;
2、疫苗未冷藏储运的后果之二是蛋白变性,从而改变抗原结构,这可能提高了致过敏反应的概率。但此类过敏一般为I型变态反应,来得快、去得也快,如果接种当时未发生过敏,则以后也难发生。
3、疫苗未冷藏的后果之三是产生毒性蛋白,如神经毒、细胞毒、血液毒,但此类毒性结构一般发生于分子水平,而不是蛋白质水平。未冷藏主要引起蛋白变性,改变的是蛋白整体结构,而很少涉及分子水平的改变,故未冷藏疫苗直接变成毒物的可能性虽有,但不大;
4、疫苗未冷藏的后果之四是减毒的微生物原型疫苗变成能致病的微生物,如减毒的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或流感苗还原成能导致脊髓灰质炎、流感的病毒。正常情况下减毒疫苗已用甲醛处理去除了能破坏神经元细胞、肺泡细胞的毒性蛋白,而保留了细胞结合蛋白,故有免疫原性而无毒性。减毒疫苗的基本要求是冷链储存。长期未经冷藏,减毒疫苗有复活毒性的可能,也就是接种此类预防疫苗非但不能预防此病反而引起此病。不过对于已接种减毒疫苗者,鉴于疫苗所对应的疾病均为急性流行性传染病,如果接种当时或短时间内如两周内未发病,则一般再不会发病。所以针对此后果,关键在今后的预防。还是预防。
综上,山东爆出的疫苗事件是重大事件,但从免疫学角度,已接种者不必过度恐慌,未接种者,应当戒慎恐惧,政府首当其冲,要戒慎恐惧。政府能否戒慎恐惧,天知道。
四、关于接种疫苗,需要了解的事项!
1、什么是疫苗,疫苗有几类?
是指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疫苗类预防性生物制品。 说白了就是帮助大家预防各类可能由细菌、病毒等引起的疾病,广泛用于预防百白破(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狂犬病、乙肝、流行性脑膜炎、脊髓灰质炎等足以致命的疾病。 因此,当人体免疫系统不足以应对外界的未知传染病时,通过适时接种疫苗,是抵御外界病原体入侵机体的最佳途径。
2、目前我国监管的疫苗分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
一类疫苗:国家免疫规划中的疫苗品种作为一类疫苗,全部由接种单位上报接种计划,国家统一免费分配发放,免疫对象主要是6个月至6岁儿童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应接种对象。 一类疫苗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减毒活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麻腮风联合疫苗、甲肝疫苗、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乙脑疫苗等。
二类疫苗:则可由具有相关资质的疫苗经营企业向疾控机构或接种单位直接提供。 是由公民自费自愿接种的疫苗,本着“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自愿接种。 如水痘疫苗、流感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肺炎球菌疫苗、轮状病毒疫苗、伤寒疫苗、细菌性痢疾疫苗等。
很多人误以为既然二类疫苗不是强制接种的,就是作用不大的疫苗。 但事实上,正规疫苗上市之前都需要经过临床试验,有其一定的作用。 有条件还是建议接种正规二类疫苗。
据警方信息,此案25种涉案疫苗均为儿童、成人用二类疫苗,不涉及一类疫苗。 此案曝光后公众不必过度恐慌,更不必担心国家统一分配发放的一类疫苗的质量和安全;如有接种二类疫苗的需求,则应尽量选择有资质保证的正规接种单位。
3、儿童在预防接种前,家长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省疾控中心免疫规划所相关人士表示,如何加强与接种人员的沟通? 家长的作用不容忽视。
家长应带孩子到政府部门认定的合格预防接种门诊进行预防接种,在接种前应向接种人员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便工作人员判断是否可以接种。 如发现接种后出现可疑情况,应立即谘询接种工作人员,必要时就医,以便得到及时正确处理。
在接种疫苗之前,家长应特别注意孩子儿童有无急性疾病、过敏体质、免疫功能不全、神经系统疾患等情形,并在接种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接种。 例如,在新生儿接种疫苗前,家长需配合接种人员,做好对新生儿健康状况的问诊和一般健康检查,提供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包括出生时是否足月顺产、出生体重多少,新生儿出生评分情况,有无先天性出生缺陷,是否现患某种疾病等等,以便接种人员正确掌握疫苗接种的禁忌证,并决定是否接种疫苗。
五、哪些情况下儿童不适宜接种疫苗?
急性疾病: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正在发烧,特别是发热在37.6℃以上者,或同时伴有其它明显症状的儿童,应暂缓接种疫苗。 孩子康复并经过一段时间调养后再接种疫苗。 此外,如果孩子处于某种急性疾病的发病期或恢复期,或处于某种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均应推迟疫苗的接种,待孩子康复以后再接种疫苗。
过敏体质: 个别 儿童有过敏体质,容易被家长忽视,有过敏体质的儿童接种疫苗后偶可引起过敏反应,造成发生不良反应的后果。 所谓过敏体质,是指儿童反复接触某种物质,容易发生机体过敏反应,出现相应症状,其中以过敏性皮疹最为常见。 如果发现过去接种某种疫苗曾发生过敏反应,则应停止接种。
免疫功能不全:一般认为,儿童免疫功能不全,不仅预防接种后效果较健康人差,而且容易引起不良反应,特别是接种活疫苗时。 比较严重的免疫功能不全包括免疫缺陷(例如无/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白血病、淋巴瘤、恶性肿瘤等等。 如果儿童容易反复发生细菌或病毒感染,感染后常常伴有发热、皮疹及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应怀疑存在免疫功能不全的可能性,接种疫苗时需特别小心。
神经系统疾患:有神经系统疾患的人接种某些疫苗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已明确患有神经系统疾患的儿童,例如患有癫痫、脑病、癔症、脑炎后遗症、抽搐或惊厥等疾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接种疫苗。
六、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涉案的疫苗名单,包括疫苗12种、免疫球蛋白 2 种、治疗性生物制品 1 种。
疫苗还能不能打?
而新闻爆出后,相信大家最大的疑问就是疫苗打还是不打?
首先,此次爆出的疫苗均为第二类疫苗。
即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疫苗,而非儿童必须接种的疫苗,所以对于儿童的正常接种该打还是要打。
其次,应该根据患者个人情况综合评估。
譬如对于被动物咬伤的患者若可能危及生命,还是应该给予人用狂犬病疫苗及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
而一些仅对疾病防患于未然的疫苗,譬如腮腺炎减毒活疫苗、B 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等等,可暂时先不急于注射。
最后,疫苗作为病毒灭活、减毒株,由细胞培育而出。
此次爆出的问题疫苗有些是针对某种特定细胞培育出的疫苗,如果必须要打,也可以考虑选择其他细胞培育的疫苗作为替代。
下面就来看看哪些疫苗有问题,又有没有替代品吧!
12 种疫苗
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 细胞)
本疫苗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狂犬病病毒免疫力,用于预防狂犬病。
适应证:凡被狂犬或其他疯动物咬伤、抓伤时,不分年龄、性别应在处理局部伤口后,及时按暴露后免疫程序注射本疫苗。
凡有接触狂犬病病毒危险的人员按暴露前免疫程序注射本疫苗。
替代疫苗:人用狂犬病疫苗(地鼠肾细胞)
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
接种本品可以诱导机体产生主动免疫,预防由脊髓灰质炎 1 型、2 型和 3 型病毒导致的脊髓灰质炎。
适应证:用于主要用于 2 月龄以上(含2月龄)的婴幼儿、儿童和成人。
推荐常规免疫接种程序 :2、3、4月龄进行基础免疫,每次 0.5 mL。18 月龄加强免疫(即第1次加强),每次 0.5 mL。
B 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
适应证:适用于 2 个月以上的儿童,预防 B 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脑膜炎、肺炎、败血症、蜂窝组织炎、关节炎、会厌炎等)。
需要注意的是,本疫苗既不能预防其它类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感染。
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
适应证:用于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
8 月龄儿童首次注射 0.5 mL;分别于 2 岁和 7 岁再各注射 0.5 mL,以后不再免疫。
替代疫苗:乙型脑炎灭活疫苗(Vero 细胞)
腮腺炎减毒活疫苗
接种本疫苗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腮腺炎病毒的免疫力。用于预防流行性腮腺炎。
适应证:8 月龄以上的腮腺炎易感者,于 2~8 ℃避光保存和运输。
冻干乙型脑炎灭活疫苗(Vero细胞)
接种本疫苗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乙型脑炎病毒的免疫力。
适应证:6 月龄~10 周岁儿童和由非疫区进入疫区的儿童和成人,用于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
替代疫苗:乙型脑炎纯化疫苗(地鼠肾细胞)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
适应证:适用于乙型肝炎易感者,尤其是下列人员:
1. 新生儿,特别是母亲为 HBsAg、HBeAg 阳性者。
2. 从事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及接触血液的实验人员。
3. 基础免疫程序为 3 针,分别在 0、1、6 月接种,新生儿第 1 针在出生 24 小时内注射。
替代疫苗: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酵母)
A 群 C 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
本疫苗主要使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应答。
适应证:2 周岁以上儿童及成人。用于预防 A 群和 C 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ACYW135 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适应证:用于预防 A、C、Y 及 W135 群奈瑟氏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国内仅推荐 2 周岁以上的儿童和成人的高危人群使用:
旅游或居住在高危地区;从事相关实验室或疫苗生产工作;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有 Y 及 W135 群脑膜炎奈瑟氏菌暴发地区的高危人群。
水痘减毒(活)疫苗
本疫苗免疫接种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的免疫力,用于预防水痘。
适应证:年龄 12 个月龄以上的水痘易感者,全年均宜接种。
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
本品免疫接种后,可刺激机体产生对 A 群轮状病毒的免疫力。
适应证:主要用于 2 个月至 3 岁婴幼儿,预防 A 群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
甲型肝炎灭活疫苗 (人二倍体细胞)
适应证:接种本疫苗可刺激机体产生抗甲型肝炎病毒的免疫力,适用于 1 岁以上甲型肝炎易感者,用于预防甲型肝炎。
替代疫苗:甲型肝炎灭活疫苗(Vero 细胞)
2 种免疫球蛋白
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
为高效价的狂犬病抗体,能特异地中和狂犬病病毒,起到被动免疫的作用。
适应证:主要用于被狂犬或其他疯动物咬伤、抓伤患者的被动免疫。
所有怀疑有狂犬病暴露的患者,应联合使用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
如果病人接种过狂犬病疫苗,并且具有足够的抗狂犬病抗体滴度,可再次接种疫苗而不使用本品。
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
为高效价的乙型肝炎表面抗体,能与相应抗原专一结合起到被动免疫的作用。
主要用于乙型肝炎预防。适用于:
1.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母亲及所生的婴儿。
2. 意外感染的人群。
3. 与乙型肝炎患者和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密切接触者。
1 种治疗用药
细菌溶解物
细菌抗原悬浮液含抗原提取物:肺炎链球菌、酿脓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抗原簇。
适应证:主要用于上呼吸道细菌感染:鼻炎、鼻咽炎、鼻窦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的预防和治疗。
舌下滴服,并使药液在口中保持一段时间以便和唾液充分混合,使粘膜充分吸收药物。
㈣ 学前儿童常见的疾病有哪些
学前儿童的常见病
1、学前儿童的常见病有小儿消化不良、小儿肺炎、小儿感冒
1.1、小儿消化不良:腹泻。大便一天5—10次,粪便中含少量水分及奶块,有酸臭味。小儿食量减少,腹胀,肠鸣音亢进,偶然有呕吐,但精神尚好。有时会有腹痛,好哭闹。
1.2、小儿肺炎: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及肺部固定的湿啰音为共同临床表现。是小儿科的常见疾病之一。肺炎的病原微生物为细菌和病毒,病原体常由呼吸道侵入,少数经血行入肺。
1.3、小儿感冒:小儿感冒更容易发生在婴儿的身上是由以下几点原因造成的:宝宝的免疫系统尚不成熟,再加上忽冷忽热的环境,致使病毒乘机侵袭宝宝的体内并大量繁殖而引起宝宝发病。
2、学前儿童的常见病有呼吸道疾病、皮肤疾病、肠道疾病
2.1、呼吸道疾病:发热、高热惊厥、咳嗽、哮喘、鼻炎、支气管炎、肺炎等。
2.2、皮肤疾病:手足口病、湿疹、水痘、幼儿急疹、过敏性皮炎、风疹、白癜风、红斑狼疮、癣等。
2.3、肠道疾病:腹泻、便秘、阑尾炎、腹痛、胃肠炎等。
3、学前儿童的常见病有口腔疾病、传染类疾病、眼科疾病
3.1、口腔疾病:奶瓶齿、儿童龋齿、鹅口疮、口臭等。
3.2、传染类疾病: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猩红热等。
3.3、眼科疾病:近视、泪囊炎、斜视、过敏性结膜炎等。
学前儿童常见病的预防
1、卫生与环境
从小培养小孩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及时洗手;保持小孩房间的环境,室内空气流通;辅酶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
2、营养与饮食
给小孩补充足够的营养,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抵抗力,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饮食上,不允许小孩挑食,监督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
3、运动与锻炼
儿童身体健康跟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很直接的关系,因此父母要从小培养他们的运动爱好,多锻炼,提高身体的抵抗力。这样才能减少疾病的感染。
4、药物预防
及时给小孩大各种疫苗,并且可以适当给孩子服用板蓝根、维生素C等无伤害药物预防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