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湿疹用什么草药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湿疹用什么草药

发布时间: 2022-07-08 07:16:08

A. 湿疹用什么中药洗效果最好

湿疹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皮肤病,表现为多种情况和程度的皮损状况,但是不具备传染性。湿疹这种疾病比较常见,根治也比较困难,因为慢性湿疹是会反反复复的。湿疹一般会给大家带来很多的烦恼,首先,湿疹会带来皮疹、红疹、皮屑等皮肤状况,比较影响人的外表,同时湿疹会带来一定的瘙痒感,并且会随着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皮肤的破损情况而加重,常常让人难以忍受。用中药清洗的方法,也许治疗的速度不是很快,但是会比较安全,刺激性也比较小。
治疗湿疹的方法:
1、准备苍术50g,薏苡仁50g,苦参50g,土茯苓50g,玄参50g,玉竹50g,知母50g,黄柏50g,五倍子50g,白蒺藜30g,防风30g,白鲜皮30g,蛇床子30g,地肤子30g。上药水煎约2500ml入盆中,待温度适宜时,用纱布蘸药液频洗患处,或置药液中浸泡,每次20分钟,日2~3次,3日用药1剂。2、用炉甘石洗剂清洗患有湿疹的部位,然后擦干水分,用甘伯宗肤痒清乳霜涂抹在皮肤上,可以快速地止痒,一周左右就可以治疗湿疹。
3、艾草有一定的杀菌消毒作用,用干净的艾草叶洗干净后,放入水中煮沸,煮出来的水捞出来晾温。用来清洗皮肤上的湿疹,效果比较好。
平时预防湿疹的方法:
1、不要吃太多海鲜,海鲜容易使皮肤出现过敏的现象,少吃海鲜可以避免这种现象让皮肤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
2、保持一个开朗的心态,适当地放松自己,过于紧绷压抑的心情会致使湿疹的出现。
3、洗澡的时候尽量多冲洗,少揉搓,洗完澡后把水分擦干涂一些清爽型的身体乳。
4、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多吃清淡的食物。
5、不要经常抓痒,避免过度搔挠抓破皮肤。
6、可以坚持适当的锻炼,锻炼身体,提高身体抵抗力。

B. 有什么草药可以治湿疹

艾草。。。艾草可以驱赶蚊虫和不卫生的细菌,用干艾草叶子加多点盐煮水,小火20分钟,可以用来浸泡生癣的部位。。。老少皆宜

C. 湿疹用的什么中药治好的啊

湿疹的湿热蕴结型,表现为迭起红斑,群集水疱,皮肤瘙痒,糜烂等症状,多内为血热,饮食不节,损容伤脾胃,湿邪困脾,水湿停滞,外为风袭所侵,风、湿、热三邪搏于肌肤,血运不畅,营卫失和而发。
而且湿疹和饮食关系密切,推荐中医药膳,进行食疗,主要是清热凉血、除湿止痒的药膳;其中茅根薏仁粥,薏仁性凉、味甘淡、可清热利尿,健脾除湿,白茅根性寒,可清热凉血、除湿利尿;二者搭配,加强功效,可凉血祛湿止痒,白茅根也可以和绿豆搭配熬汤,很适合湿疹急性期患者。
湿疹的阴伤湿恋型,表现为病程日久,转为慢性,皮损肥厚,干燥韧实,有鳞屑,瘙痒时作。多因日久湿邪化火,血虚生风化燥,肌肤失养。因而宜养阴润燥、健脾除湿的药膳;推荐山药茯苓糕,山药可健脾除湿、养阴润燥;茯苓健脾益胃,祛湿安神、枣健脾益气,蜂蜜养阴润燥解毒,几种药材组方,相互增强健脾除湿,养阴润燥的效果。
宝妈,这是我网上查的,希望可以帮到你哦!

D. 湿疹症状可以吃哪些草药

最快最好的方法就是中药调外理,口服中药,清热,利湿的中药,可以找你们当地的老中医给开上几符,
外用纯中药的立湿宁就可以了.
然后注意好饮食也挺重要的,不要吃辛辣,鱼,牛,羊肉等!

E. 湿疹用什么中药洗效果好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因多种原因引起,主要表现为表皮和
真皮层

炎性损害
。常常分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刚开始皮肤起
红疹
或者小水泡,灼热瘙痒,抓破后有液体渗出,继之干燥、结痂、
脱屑
,反复发作。慢性久不愈,患处皮肤逐渐增厚,
皮纹
加深、浸润,
色素沉着
,苔癣样改变。好发部位最要是四肢、臀部、肛门、外阴、阴囊等。
湿疹的治疗要尽量寻找病因,避免诱因。西药的治疗最要是抗炎治疗,比如口服
扑尔敏
、赛跟定、
氯雷他定
等。一般不推荐使用激素治疗。外涂
炉甘石洗剂
,止痒效果还不错。
中医认为湿疹与湿邪、
热邪
、风邪、血热和
虫毒
有关。治疗药根据每个病人的不同表现施予治疗。
饮食多选用
清热利湿
的、富含
维生素和矿物质
的食物,如绿豆、
赤小豆
、冬瓜、苦瓜、西瓜、萝卜、西红柿、
薏苡仁粥

莲藕粥

水果粥

保证食物清淡为主,易消化和吸收。
应忌烟酒辛辣
发物
,如葱姜蒜,高蛋白、海鲜之类。根据每个人的体质不同,限制过多饮水。特别是少喝啤酒。
中药
外洗
基础方,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湿热轻重进行调整。

土茯苓
30g、
白癣皮
30g、
生大黄
30g、金银花藤30g

紫荆皮
15g、苍术30g生百部30g苦参30g
煎水外洗或者
坐浴
,每日2次。
本人建议尽量再医生指导下用药

F. 治疗湿疹的!这种中药的名字叫什么的!怎么使用!见图药材!

白矾,【别名】
明矾、矾石。
【功能主治】
外用解毒杀虫,燥湿止痒;内服止血止泻,祛除风痰。用于久泻不止,便血,崩漏,癫痫发狂。
煅白矾(又名枯矾):取拣净的白矾,置砂锅内加热溶化并煅至枯干,取出,剁块。枯矾收湿敛疮,止血化腐。用于湿疹湿疮,聤耳流脓,阴痒带下,鼻衄齿衄,鼻瘜肉。
治湿疹应该用枯矾。

G. 婴儿湿疹的治疗药方由哪些药材组成

婴儿湿疹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或亚急性皮肤瘙痒性、炎症性疾病,属中医学胎毒、湿毒范畴,俗称奶癣,是婴儿常见的皮肤病不都是婴儿。轻者皮肤局部红斑、丘疹、水疱,有分泌物渗出;重者以糜烂瘙痒为主反复发作,影响婴儿健康。

【方一】艾叶外洗方

【出处】《中医·养生》

【组成】艾叶少许。

【功用】利湿止痒。

【主治】婴儿湿疹。

【方解】艾叶性味苦、辛、温,归肝、脾、肾经。有利湿止痒之功。

【药理】艾叶油具有抗过敏作用。体外实验证明,艾叶油对球菌和大多数革兰氏阴性杆菌均有抑制作用。水煎剂及煎剂对多种致病细菌及真菌有轻度抑制作用。艾叶熏烟对细菌和真菌亦有明显抗菌作用,用于空气消毒,可使菌落减少95%~99.8%。

【用法】用8~15克艾叶加1千克水煮沸(水沸后即止),将药液用纱布滤取药渣后倾入浴盆,兑入适量清水,调整水温为38~42℃,为婴儿洗浴(艾叶用量视婴儿体重和洗澡用水量而定原则上以洗澡水呈浅褐色为宜),浴后抱出拭干,脂溢型或湿润型湿疹的婴儿可用松花粉均匀涂布患处或皮肤褶皱较多的地方。松花粉(松科植物马尾松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是花粉制剂,具有祛风收敛祛湿作用。一般每日洗1~2次,1~2周便会痊愈,而且不易复发。

【按语】①皮肤上的痂皮会逐渐自行脱落,家长不要硬性揭下痂皮。

②不要用婴儿肥皂以及各种浴液和洗液给婴儿勤洗,否则会加重湿疹。③严重难愈的湿疹婴儿可到中医门诊辨证用药。

【方二】验方

【出处】《河北中医》

【组成】龙胆草3克,紫草6克,连翘6克,马齿苋5克,生石膏10克,生地黄6克。

【功用】清热利湿,疏风止痒。

【主治】婴儿湿疹湿热型,症见:形体强壮,活泼好动,多食易饥,多怒,大便多干,小便多赤。

【方解】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能上清肝胆实火,下泄肝胆湿热,泻火除湿,切中病机;生石膏辛甘大寒,清热泻火,尤善清胃经实热;紫草、连翘、马齿苋凉血解毒;诸药属苦寒燥湿伤阴之品,故用生地黄养阴,使祛邪而不伤正。

【药理】龙胆草含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龙胆二糖、龙胆酮和龙胆酸等,有抑菌、镇静、肌松、降压、健胃作用;紫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等具有抑制作用;连翘浓缩煎剂在体外有抗菌作用,可抑制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白喉杆菌及霍乱弧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并有抗炎作用;马齿苋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杜盎氏小芽孢癣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石膏能抑制发热时过度兴奋的体温调节中枢,抑制汗腺分泌并能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从而阻断斑疹丘疹形成疱疹,同时促进疱疹迅速结痂干燥;生地黄具有降压、镇静、抗炎、抗过敏、强心、利尿、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

【用法】日1剂,头2煎分2次温服,第3煎外洗或湿敷。

【按语】加减:便干加重紫草、生地黄用量;皮疹以头面为主加蝉蜕、野菊花;下肢重加苦参、黄柏;渗出液多加土茯苓;痒甚加徐长卿、白鲜皮。

【方三】验方

【出处】《河北中医》

【组成】赤苓皮6克,白术6克,泽泻6克,茵陈4克,生地黄4克,竹叶4克,甘草3克。

【功用】健脾利湿。

【主治】婴儿湿疹脾虚型,症见:形体虚胖,性格较静,大便易溏,舌多胖,苔多腻。

【方解】泽泻、白术健脾温阳化气,利水渗湿,使水湿直达膀胱;赤茯苓皮之淡渗,增强利水渗湿之力;茵陈、竹叶、甘草利湿清热。

【药理】泽泻能增加尿量并加快尿素、氯化物等体内代谢物质的排泄,因此能抑制疱疹形成;白术能增强淀粉酶的活性和左旋木糖吸收率,以健运脾土,升阳化湿;赤茯苓皮利尿功效较好;茵陈乙醇提取物对ECHD11病毒有抑制作用;生地具有降压、镇静、抗炎、抗过敏、强心、利尿、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竹叶有抑菌、退热作用。

【用法】日1剂,头2煎分2次温服,第3煎外洗或湿敷。

【按语】加减:痒甚加白鲜皮、刺蒺藜。

【方四】验方

【出处】《河北中医》

【组成】黄芪9克,白芍药6克,防风6克,甘草3克,当归9克,丹参9克,山药9克,白扁豆6克。

【功用】健脾润燥,益气养血。

【主治】婴儿湿疹血燥型,症见:形体偏弱,面色少华,食纳较少,少动懒言,哭声较低,大便多不成形,小便多清,舌淡,苔少或花剥。

【方解】山药、白扁豆、防风健脾润燥;黄芪、甘草益气;白芍药、当归、丹参养血。诸药合用,则血脉调和,瘙痒自止。

【药理】黄芪具有增强肌体的免疫功能,强心、降压、降血糖、利尿、抗衰老、抗肿瘤、抗疲劳、抗病毒、镇静、镇痛等作用;丹参能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和凝血功能,激活纤溶,对抗血栓形成;白芍能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并有提高免疫力、镇痛、解痉的作用;防风有解热、抗炎、镇静、镇痛、抗惊厥、抗过敏作用;当归具有扩张血管、抗栓、抗凝的作用;山药对肠管运动有双向调节作用,有助消化作用,并有降血糖、抗氧化作用;扁豆能增强淀粉酶的活性和左旋木糖吸收率,以健运脾土,升阳化湿,收敛止泻。

【用法】日1剂,头2煎分2次温服,第3煎外洗或湿敷。

【按语】加减:痒甚加白鲜皮、苦参;烦急加佛手、青皮;皮疹反复不愈加赤芍药、乌梢蛇。

【方五】冰黛散

【出处】《四川中医》

【组成】青黛150克,苦杏仁(煅存性)100克,黄柏、地肤子各100克,氯霉素80克,冰片10克。

【功用】健脾利湿,泻火止痒。

【主治】婴儿湿疹。

【方解】青黛味咸、性寒,有清热解毒、凉血散肿、促进结痂之功;冰片味辛、苦,性微寒,有开窍醒神、清热止痛和防腐之用;黄柏味苦、性寒,具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力;苦杏仁味苦,性微温,杀虫治诸疮疥,将杏仁煅存性用于外科疾病婴儿湿疹的治疗,是杏仁的妙用;地肤子味苦、性寒,有清热利水、止痒的功效;氯霉素为抗生素药,具杀菌消炎、收敛滋液之力。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收敛止痒、解毒消炎之功效。前贤有“外科之法,最重外治”之训,外用药具有使药物直达病所,见效快的特点,最适合小儿用药。

【药理】青黛含靛蓝和靛玉红,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炭疽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霍乱弧菌等有抗菌作用;冰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主要成分有耐缺氧作用;黄柏具有广泛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地肤子水浸液对许兰氏黄癣菌、奥杜盎氏小芽孢癣菌、铁锈色小芽孢等多种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苦杏仁是山杏果仁,味苦,含脂肪油50%,并含有苦杏仁苷和苦杏仁酶和各种游离氨基酸,有杀菌消炎作用。

【用法】其中将黄柏、地肤子烘干,杏仁在锅里文火煅黑,再把各种药物分别研成极细末,过120目筛,瓷瓶装,密封备用。渗出液多者(湿性),干撒患部,渗出液少或无渗出液者(干性),用小儿宝宝霜与药粉10∶1的比例配制混匀,擦于患部,不需包扎。1日2~3次,连续用药7天为一个疗程。

【按语】治疗期间忌食海鲜、鱼腥等物,避免搔抓及肥皂、热水烫洗。

【方六】除湿汤

【出处】《河北中医》

【组成】金银花15~20克,连翘15~20克,地肤子10克,马齿苋10克,苦参15~20克,荆芥10克,蝉蜕10克。

【功用】清心除烦。

【主治】婴儿湿疹。症见:头面部皮肤丘疹或红斑,并可见小水疱,黄白色鳞屑及痂皮,可有渗出、糜烂及继发感染,慢性者皮肤变粗稍厚,可呈苔癣样变。

【方解】方中金银花、连翘、马齿苋清热解毒;地肤子、苦参清热燥湿;荆芥、蝉蜕祛风止痒,其中蝉蜕既可疏风泄热主外风,又可平肝定惊主内风,达止痒、镇静双重效果。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除湿止痒作用。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连翘能明显抑制炎性渗出;苦参所含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等能抑制速发型变态反应过敏介质的释放;蝉蜕有镇静作用;黄柏有广谱抗菌作用;金银花的化学成分有环己六醇、黄酮类、皂苷鞣质等,具有抗菌、消炎、收敛作用,对多种细菌、霉菌均有抑制作用;马齿苋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杜盎氏小芽孢癣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用法】每日1剂,煎浓液外洗,每日2次,每次10~15分钟。7日为1个疗程。

【按语】有黄色渗液加黄柏10克;有脱屑加土茯苓10克。

【方七】二黄散

【出处】《辽宁中医杂志》

【组成】硫磺30克,雄黄24克,松香6克,白矾12克,白芷15克。

【功用】清热祛风除湿。

【主治】婴儿湿疹。

【方解】方中硫黄归肾心包经,杀虫止痒,补火助阳,阴阳学说中:“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具有护卫保护之意,主治疥癣湿疮;雄黄归肝胃经,解疮毒,主治湿疮疥癣;松香功效生肌止痛收湿止痒,主治痛肿疥癣;白芷辛温主治风热湿疹瘙痒,还能活血排脓,是痛疽疮毒常用药。

【药理】硫磺主含硫,升华硫有杀菌及杀疥虫作用,局部应用对皮肤有溶解角质的作用;雄黄为硫化物类矿物雄黄族雄黄,主含二硫化二砷,并含少量其他重金属盐,雄黄水浸剂,在试管内对多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白矾主含硫酸铝钾,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白芷有抗菌、抗真菌、解热、抗炎、镇痛、解痉、抗癌、降血压的作用。

【用法】共为细末,用新鲜的猪板油搓成糊膏。用法:温开水洗净患处涂抹,每日1次。

【方八】三黄汤

【出处】《陕西中医》

【组成】黄连、黄柏、甘草各5克,苦参、艾叶各10克。

【功用】清热祛湿。

【主治】婴儿湿疹湿热型。

【方解】方中黄连、黄柏具清热解毒燥湿之效;苦参清热解毒,治疗周身瘙痒;艾叶除湿止痛;甘草调和诸药。

【药理】黄连、黄柏具有消炎作用,其中黄连具有抗菌、抗过敏作用,苦参、艾叶具有抗多种皮肤真菌作用;甘草有类皮质激素样作用。

【用法】浓煎取液约200毫升,以消毒纱布浸湿敷于患处,每剂用5天。

【方九】验方

【出处】《中医外治杂志》

【组成】单味马齿苋50克(鲜品用100克)。

【功用】清热利湿解毒。

【主治】婴儿湿疹。

【方解】马齿苋性寒味酸,具有清热利湿、解毒疗疮、止痒收敛之功,为阳症疮疡要药,如《圣济总录》马齿散敷方治甲疽,《圣惠方》治恶疮、翻花疮、白秃等。

【药理】马齿苋水浸剂不仅有杀菌作用,并证实有明显的抗组胺作用和收缩血管的作用,水煎后湿敷并温洗,可使药物有效成分直达病所,促进炎症消散,减少渗出,从而迅速发挥治疗作用。

【用法】药物剂量可视病变范围而适当增减,加凉水适量,浸泡30分钟,然后煎药,水开后改用文火煎10分钟,再待药水温度降至自然凉度后,用纱布或纯棉毛巾蘸药液湿敷患处,每日1~2次,每次30分钟,5天为1疗程,渗出型需延长1~2个疗程。

【方十】三仙汤

【出处】《湖南中医药导报》

【组成】炒麦芽10克、炒谷芽10克、炒神曲10克、土茯苓5克、苡仁5克、防风5克、山药5克、苍术5克。

【功用】健脾消食、清热除湿。

【主治】婴儿湿疹脾虚湿盛型。

【方解】方中焦三仙健脾消食,薏苡仁、山药健脾除湿,土茯苓、苍术清热除湿,配以防风清热疏风止痒。诸药合用有健脾消滞、清热除湿之功。

【药理】麦芽、谷芽对胃酸与胃蛋白酶的分泌有轻度促进作用,故能助消化,另外麦芽、谷芽含淀粉酶、转化糖酶、蛋白分解酶,这些消化酶能治疗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伤食、食积等;神曲含有乳酸杆菌及淀粉酶,助消化,抑制肠管发酵,抑制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生长;山药对肠管运动有双向调节作用,有助消化作用,并有降血糖、抗氧化作用,还能促进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过敏介质释放的作用;防风有解热、抗炎、抗过敏作用。

【用法】水煎,日1剂,分2次服。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油腻食物,食母乳者其母忌食辛辣刺激油腻食物。

【方十一】三心导赤饮

【出处】《辽宁中医杂志》

【组成】连翘心6克,山栀心3克,莲子心3~6克,灯芯3扎,木通、淡竹叶各6克,生地黄、车前子各10克,甘草4克。

【功用】镇静止痒,清解毒热。

【主治】婴儿湿疹。

【方解】连翘心味苦性凉,具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之功;栀子心性味苦寒,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之功;莲子心性味苦寒,具清心去热之功。上述三心直清心肺之炽热,辅以生地黄、黄芩、木通、淡竹叶4味,其中生地黄性味甘寒,有清热凉心,养阴生津之功;黄芩性味苦寒,有清热燥湿的作用,并能泻火解毒;木通性味甘淡微寒,且泻火行水,通利血脉之功;淡竹叶性味甘寒,也具清心火,除烦热,利小便之功。前二味助三心以扑肌肤腠理之血热,有利于红斑之类皮损消退;后两味导热下行,从游窍而泄心肺炽热,上下分清,则毒热孤矣。方中赤小豆性味甘平,有利水除湿,消肿解毒,和血排脓之功。车前子、车前草性味甘寒,子有清热利水之功,而甘草又能清热解毒,善治热毒痈肿;而蝉衣轻灵宣达,引诸药直至肤腠,合奏镇静止痒,清解毒热之效。

【药理】本方中黄芩、连翘、栀子、甘草、木通、地黄等,有抑菌抗炎、抗过敏、抗变态反应的作用。

【用法】每天1剂,浓煎至100毫升为宜,分3次口服。如为母乳喂养,可由其母每日口服两次,患儿服1次。通过哺乳,使患儿获得药效。5剂为1疗程,可连续服用2~3个疗程。

【方十二】湿疹汤

【出处】《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组成】茵陈9克,茯苓皮6克,山药12克,薏苡仁15克,苍术6克,黄柏6克,乌梅9克,花椒6克,黄连4.5克,滑石6克,蒲公英6克,金银花6克,蝉蜕6克,连翘9克,竹叶2克,灯心草1克。

【功用】健脾除湿,清热熄风止痒。

【主治】婴儿湿疹。

【方解】方中茵陈清热利湿为主药;茯苓皮、山药、薏苡仁健脾利湿渗湿以治内湿;苍术、黄柏、黄连苦寒清热燥湿而治外湿;乌梅调理肝脾;花椒伍黄连辛开苦降;蒲公英、金银花、连翘、蝉衣清热解毒散风;竹叶、灯心草、滑石导湿热从小便去。诸药合用使风散、热清、脾健、湿除,使机体气机通畅,气血调和。

【药理】本方中黄连、黄柏、金银花、蒲公英等,有抑菌抗炎、抗过敏、抗变态反应的作用;山药能促进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过敏介质释放的作用;薏苡仁具有解热、镇静、镇痛作用;茯苓能增强淀粉酶的活性和左旋木糖吸收率,以健运脾土,升阳化湿,收敛止泻;花椒有镇痛抗炎,杀细菌和真菌,杀疥螨的作用;蝉蜕有抗惊厥、解热的作用;乌梅有抗真菌、抗过敏的作用,又可降低口腔pH值而抑菌。

【用法】以上药物用适量的清水浸泡30分钟,约煎15~20分钟,两次煎液混合,分次服用。一般1~3个月约服5~10毫升,3~6个月服10~20毫升,6个月~1岁服30~60毫升,1~2岁服60~100毫升。急症、重症每日服3~4次,轻症、缓症每日服2次。

H. 湿疹用什么中药洗效果最佳

夫加净修复霜草本植物配方,夫加净修复霜采用神经酰胺、马齿苋、金黄洋甘菊、黄芩、扭刺仙人掌、牡丹、粉防己植物舒缓成分、芽孢杆菌/大豆发酵产物提取物-抗敏,抗刺激,止痒,舒缓,保湿修复...等10多种纯植物提取精华,具有无激素、无添加、无有害物质,温和滋养易吸收的产品特性。萃取出更加有效的生物活性因子,配合现在医药行业更加先进的靶向微囊渗透技术,把天然的高分子材料将一些生物活性因子包嵌而成的粒径为5~250μm的微型胶囊粒子,采用渗透和扩散的方式,靶向到皮下快速除疹祛湿,并安全、有效地修复受损的细胞.taobao上就可购买 想了解更多可以网络一下

I. 哪些草药煮水洗可以治疗湿疹痒臭花草煮水功效与作用

饮食清淡为主,不要过抄油腻,多喝开白开水,营养均衡最重要。避免摄入过多的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的海产品。生活中要注意多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适时的运动可以改善体质。不要有太大的压力,保持心情愉悦可以避免内分泌紊乱。

J. 湿疹用什么中药洗效果最佳

这里说的湿疹是由于皮肤内外因素导致的一种皮肤病,在急性湿疹阶段多以丘疱疹为主,而在湿疹的慢性阶段则以表皮肥厚和苔藓样变为主的瘙痒性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湿疹以多形性皮损,对称性分布,易于渗出,病程迁延,有复发倾向为临床特征。病因复杂,可分为内因和外因,常见者有遗传、环境、感染、饮食甚至和患者的心情也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湿疹可以持续很久,慢性湿疹就是由于急性湿疹和亚急性湿疹治疗不彻底造成的,所以说患有湿疹的第一时间就要及时去医治。治疗湿疹的方法也比较多,外敷内用和清洗的方法都可以有效地治疗湿疹,以下就是整理出来的治疗湿疹比较有效的方法。
治疗湿疹的方法:
1、用冷敷的方法治疗湿疹,用生理盐水浸透干净的纱布,再用浸透了生理盐水的纱布敷在患有湿疹的皮肤上,可以治疗湿疹,轻微的湿疹可以被更快地治好。
2、金银花是药店都能买到的一个中草药,用金银花煮出来的水可以治疗湿疹,脸部的湿疹就可以用金银花水来清洗。3、绿豆有一定的杀菌、清热解毒的效果,用绿豆磨成粉末,敷在患有湿疹的皮肤上,可以清热解毒治疗湿疹。
4、青鱼胆汁治皮肤湿疹,将青鱼的胆剪开,取用它的胆汁,用黄柏粉调匀,晒干后研磨成细粉末,撒在患处,可以清热解毒治疗湿疹。
5、清洗完皮肤后,用甘伯宗肤痒清乳霜涂抹在患处,可以治疗湿疹,止痒的效果也比较好。
平时预防湿疹的方法:
1、不要吃过于刺激的食物,一些辣椒比较多的食物要少吃,会让身体内的寒气加重,容易引发湿疹。
2、不要经常抓挠皮肤,避免对皮肤的刺激。
3、容易出汗的人要经常注意处理汗液,皮肤上的汗液会让皮肤敏感,当皮肤上的汗液过多的时候可以用干净的布擦干。4、可以坚持运动,坚持运动可以让身体免疫力增强,会抵御各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