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白塞病早期的症状表现是什么
主要表现为复发性口腔和生殖器溃疡、眼炎及皮肤损害。
全身多系统都可能被累及。
该病是慢性疾病,很多患者需要经过数年甚至更长时间才出现症状和体征。多见于膝盖以下,呈对称性,硬币大小,有压痛,分批出现,逐渐扩大,7~14天色泽转为暗红,可自行消退。又称肠白塞,最常见右下腹痛,表现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便血等。起病急,脑、脊髓的任何部位都可以受损,也可出现周围神经病变,受累部位不同表现不同,主要损害大、中动静脉和心脏,可表现为动静脉狭窄。该病是一种慢性系统性血管炎,目前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及病原体感染有关。治疗目的为控制现有症状、防治重要脏器损害、减缓疾病进展。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
⑵ 白塞病有什么症状
1、口腔溃疡
几乎所有患者均有复发性、疼痛性口腔溃疡(Aphthous ulceration,阿弗他溃疡),并常以此为首发症状。溃疡可以发生在口腔的任何部位,多位于舌缘、颊、唇、软腭、咽、扁桃体等处。可为单发,也可成批出现,孤立散在分布,呈米粒或黄豆大小,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清楚,深浅不一,底部有黄色覆盖物,周围为一边缘清晰的红晕,约1~2周后自行消退而不留疤痕,有些患者持续反复发作。重症者溃疡深大愈合慢,偶可遗有疤痕。复发性口腔溃疡是诊断本病的最基本必备症状。
2、生殖器溃疡
约75%患者出现生殖器溃疡,病变与口腔溃疡基本相似。但出现次数少。溃疡深大,疼痛剧烈、愈合慢。受累部位为外阴、阴道、肛周、宫颈、阴囊和阴茎等处。阴道溃疡可无疼痛仅有分泌物增多。有的患者可因溃疡深而致大出血或阴囊静脉壁坏死破裂出血。
3、眼炎
约50%左右的患者受累,双眼均可累及。眼部病变可以在起病后数月甚至几年后出现,其表现为视物模糊、视力减退、眼球充血、眼球痛、畏光流泪、异物感、飞蚊症和头痛等。通常表现为慢性、复发性、进行性病程。眼受累致盲率可达25%,是本病致残的主要原因。最常见和最严重的眼部病变为色素膜炎(uveitis)。前葡萄膜炎即虹膜睫状体炎,合并前房积脓是白塞病典型的特异体征,后葡萄膜炎和视网膜血管炎是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眼部受累的其他表现有:角膜炎、疱疹性结膜炎、巩膜炎、脉络膜炎、视网膜炎、视神经乳头炎、眼底出血等。此外可有晶状体出血或萎缩、青光眼、视网膜脱落。单独视盘水肿提示脑静脉血栓,由白塞病所致的颅内血管病变可导致视野缺损。
4、皮肤病变
皮损发生率高,可达80%~98%,表现多种多样,有结节性红斑、疱疹、丘疹、痤疮样皮疹,多形红斑、环形红斑、坏死性结核疹样损害、大疱性坏死性血管炎、Sweet病样皮损、脓皮病等。一个患者可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皮损。而特别有诊断价值的皮肤体征是结节红斑样皮损和对微小创伤(针刺)后的炎症反应。
5、关节损害
25%~60%的患者有关节症状。表现为相对轻微的局限性、非对称性关节炎。主要累及膝关节和其他大关节。HLA-B27阳性患者可有骶髂关节受累,类似强直性脊柱炎的表现。
6、神经系统损害
又称神经白塞病,发病率约为5%~50%。常于病后数月至数年出现,少数(5%)可为首发症状。临床表现依受累部位不同而各异。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较多见,可有头痛、头晕,Horner综合征、假性球麻痹、呼吸障碍、癫痫、共济失调、无菌性脑膜炎,视乳头水肿,偏瘫、失语、不同程度截瘫、尿失禁、双下肢无力,感觉障碍、意识障碍、精神异常等。周围神经受累较少见,表现为四肢麻木无力,周围型感觉障碍等。
神经系统损害亦有发作与缓解交替的倾向,可同时有多部位受累,多数患者预后不佳,尤其脑干和脊髓病损是本病致残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7、消化道损害
又称肠白塞病。发病率为10%~50%。从口腔到肛门的全消化道均可受累,溃疡可为单发或多发,深浅不一,可见于食道下端、胃部、回肠远端、回盲部、升结肠,但以回盲部多见。临床可表现为上腹饱胀、嗳气、吞咽困难、中下腹胀满、隐痛、阵发性绞痛、腹泻、黑便、便秘等。严重者可有溃疡穿孔,甚至可因大出血等并发症而死亡。肠白塞病应注意与炎性肠病及非甾类抗炎药所致粘膜病变相鉴别,右下腹疼痛应注意与阑尾炎相鉴别,临床上常常有术后伤口不愈合的病例。
8、血管损害
本病的基本病变为血管炎,全身大小血管均可累及,约10%~20%患者合并大中血管炎,是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动脉系统被累及时,动脉壁的弹力纤维破坏及动脉管壁内膜纤维增生,造成动脉狭窄、扩张或产生动脉瘤,临床出现相应表现,可有头晕、头痛、晕厥、无脉。主动脉弓及其分支上的动脉瘤有破裂的危险性。静脉系统受累较动脉系统多见。25%左右患者发生表浅或深部的迁移性血栓性静脉炎及静脉血栓形成,造成狭窄与栓塞。下腔静脉及下肢静脉受累较多,可出现Budd-Chiari综合征、腹水、下肢浮肿。上腔静脉梗阻可有颌面、颈部肿胀、上肢静脉压升高。
9、肺部损害
肺部损害发生率较低,约5%~10%,但大多病情严重。肺血管受累时可有肺动脉瘤形成,瘤体破裂时可形成肺血管-支气管瘘,致肺内出血;肺静脉血栓形成可致肺梗塞;肺泡毛细血管周围炎可使内皮增生纤维化影响换气功能。肺受累时患者有咳嗽、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大量咯血可致死亡。
10、其他
肾脏损害较少见,可有间歇性或持续性蛋白尿或血尿,肾性高血压,肾病理检查可有IgA肾小球系膜增殖性病变或淀粉样变。
心脏受累较少,可有心肌梗死、瓣膜病变、传导系统受累、心包炎等。心腔内可有附壁血栓形成,少数患者心脏呈扩张样改变、缩窄性心包炎样表现,心脏病变与局部血管炎有关。
附睾炎发生率约为4%~10%,较具特异性。急性起病,表现为单或双侧附睾肿大疼痛和压痛,1~2周可缓解,易复发。
妊娠期可使多数患者病情加重,也有眼色素膜炎缓解的报道。可有胎儿宫内发育迟缓,产后病情大多加重。近10%的患者出现纤维肌痛综合征样表现,女性多见。
⑶ 白塞病会造成那些危害
本病全身各系统均可受累。有时患者需经历数年甚至更长时间才相继出现多种临床症状和体征。
典型症状
1、口腔溃疡
(1)几乎100%患者均有复发性、痛性口腔溃疡(阿弗他溃疡),多数患者为首发症状。
(2)溃疡可以发生在口腔的任何部位,好发于舌、颊黏膜、牙龈及腭等处。可为单发,也可成批出现。
(3)溃疡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清楚,深浅不一,底部有黄色覆盖物,周围为一边缘清晰的红晕,大约1~2周后自行消退而不留瘢痕,但亦有持续数周并遗留瘢痕者。
(4)复发性口腔溃疡是诊断本病的最基本必备症状。
2、生殖器溃疡
约75%患者出现生殖器溃疡,受累部位为外阴、阴道、肛周、宫颈、阴囊和阴茎等处。病变与口腔溃疡基本相似,但出现次数少。溃疡深大,疼痛剧,愈合慢。有患者可因溃疡深而致大出血。
3、眼炎
约50%患者有眼炎,双眼各组织均可累及。表现为视物模糊、视力减退、眼球充血、眼痛、畏光流泪、异物感、头痛等,致盲率可达25%,是本病致残的主要原因。最常见的眼部病变为色素膜炎,可伴有或不伴有前房积脓,后葡萄膜炎和视网膜炎可影响视力。
4、皮肤病变
皮损发生率高,可达80%-98%,表现多种多样,有结节性红斑、假性毛囊炎、痤疮样毛囊炎、浅表栓塞性静脉炎等不同表现,同一患者可有一种以上的皮损。特别有诊断价值的皮肤体征是结节红斑样皮损和对微小创伤(针刺)后的炎症反应。
(1)结节性红斑样皮损:好发于下肢(尤以小腿),皮损为多个蚕豆至胡桃大小的皮下结节,呈淡红、暗红或紫色,自觉疼痛和压痛,一般1个月左右消失,但新皮损可不断出现,极少破溃。
(2)毛囊炎样皮损:见于头面、胸背、下肢、阴部等处,皮损为丘脓疱疹,周围红晕较宽,皮损多少不可反复出现。
5、神经系统损害
(1)可有多部位受累,5%~50%发病,少数(5%)可为首发症状。
(2)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较多见,可有头痛、Horner综合征、假性球麻痹、癫痫、无菌性脑膜炎、视乳头水肿、偏瘫、失语、截瘫、感觉障碍、精神异常等。
(3)周围神经受累较少,表现为四肢麻木无力、周围型感觉障碍等。
(4)神经系统损害患者多数预后不佳,脑干和脊髓病损是本病致残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6、消化道损害
又称肠白塞病,发病率为10%~50%。从口腔到肛门的全消化道均可受累,溃疡可为单发或多发。严重者可有溃疡穿孔,甚至可因大出血等并发症而死亡。
7、血管损害
(1)本病的基本病变为血管炎,全身大小血管均可累及,约10%~20%患者合并大中血管炎,是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
(2)静脉系统受累较动脉系统多见。25%左右患者发生表浅或深部的血栓性静脉炎及静脉血栓形成,造成狭窄与栓塞。
(3)动脉壁的弹力纤维破坏及动脉管壁内膜纤维增生,造成动脉狭窄、扩张或产生动脉瘤。
8、肺部损害
肺部损害发生率较低,但大多病情严重。肺动脉瘤体破裂时可形成肺血管-支气管瘘,致肺内出血;肺静脉血栓形成可致肺梗死;肺受累时患者有咳嗽、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大量咯血可致死亡。
9、其他
(1)半数左右的患者有关节症状,表现为局限性、非对称性关节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阳性患者可有骶骼关节受累,出现与强直性脊柱炎相似表现。
(2)心脏受累不多。可出现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狭窄和关闭不全,亦可出现房室传导阻滞、心肌梗死和心包积液。
(3)肾脏受累者罕见,若受累可出现血尿、蛋白尿、高血压。膀胱镜检查可见到膀胱黏膜多发性溃疡。
(4)附睾炎见于约4.5%的病人。可累及双侧或单侧,表现为附睾肿大、疼痛和压痛。
(5)妊娠可使多数患者病情加重,可有胎儿宫内发育迟缓,产后病情大多加重。
伴随症状
本病可累及多个系统与部位,详细症状见上诉典型症状。
并发症
本病可累及多个系统与部位,详细症状见上诉典型症状。
⑷ 白塞病会造成哪些危害
1、当患者出现白塞氏病时,很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口腔溃疡的症状,同时还会导致患者的喉部出现溃疡,并且会伴随有非常剧烈的疼痛感。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的话,可能会导致这种症状反复发作,对患者的口腔健康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害。并且这种疾病还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关节疼痛的症状,还会导致关节部位出现红肿的现象。
2、白赛氏病严重时还有可能会导致患者的眼部出现损伤,当出现这种症状时,会导致患者的眼角膜出现溃疡的症状,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视力。如果出现这种症状没有及时进行治疗的话,甚至可能会导致患者的眼部完全失明,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
3、如果患者出现这种疾病,没有及时进行治疗的话,可能就会导致心血管受到损害,从而引起心脏扩张以及心肌炎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危害性是非常大的。所以当患者出现这种疾病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应的检查,及时进行治疗才能够有效的避免这种疾病,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4、白塞氏病比较少见的一种危害,就是会对患者的肺部造成一定的影响,这种疾病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胸闷气短以及咳血等症状,对于患者的身体危害是极大的。所以当患者出现这种疾病时,一定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来进行治疗。
⑸ 白塞病会造成哪些危害
白塞氏病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全身性、慢性、血管炎性疾病。临床上以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炎及皮肤损害为突出表现,极易被误为反复性口腔溃疡。该病早期没有很明显危害,但一定程度后会破坏全身多种器官和血管,严重时可致命。那么,白塞病造成的危害是什么呢?
1.消化道损害:又称肠白塞氏病。发病率为10%~50%。从口腔到肛门的全消化道均可受累,溃疡可为单发或多发,深浅不一,可见于食道下端、胃部、回肠远端、回盲部、升结肠,但以回盲部多见。临床可表现为上腹饱胀、嗳气、吞咽困难、中下腹胀满、隐痛、阵发性绞痛、腹泻、黑便、便秘等。
2.血管损害:本病的基本病变为血管炎,全身大小血管均可累及,约10%~20%患者合并大中血管炎,是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
3.肺部损害:肺部损害发生率较低,约5%~10%,但大多病情严重。肺血管受累时可有肺动脉瘤形成,瘤体破裂时可形成肺血管-支气管瘘,致肺内出血;肺静脉血栓形成可致肺梗塞;肺泡毛细血管周围炎可使内皮增生纤维化影响换气功能。肺受累时患者有咳嗽、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大量咳血可致死亡。
4.皮肤损害:皮损发病率高,可达80%,表现多种多样,有结节性红斑、疱疹、丘疹、痤疮样皮疹,多形红斑、环行红斑、坏死性结核疹样损害、大疱性坏死性血管炎、Sweet病样皮损、脓皮病等。一个患者可有一种以上的皮损。而特别有诊断价值的体征是结节红斑样皮损和对微小创伤(针刺)后的炎症反应。
⑹ 肠白塞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确,有病毒、细菌、变态反应、自家免疫、社会环境因素等学说。从免疫角度上来看,本病患者纵隔充气造影可见胸腺增大,病理组织学发现胸腺淋巴滤泡的百分率高达71%。在末梢血,中性白细胞的游走功能亢进,中性白细胞内溶酶体酶活性亢进,出现免疫复合体,抑制性T细胞缺乏。
对包括白塞病在内的炎症性肠疾病,使用鲁米诺对末梢血的中性白细胞进行PMA刺激,对伴随其吞噬作用发出的光子量进行化学发光研究,结果在白塞病者活性有意义地升高。此时,由于发生活性氧,引起包括血管内皮细胞在内的组织损害。
病理上把白塞病肠溃疡分为坏死型、肉芽肿型以及混合型。坏死型为急性、亚急性病变,肉芽肿型为慢性病变,混合型介于二者之间。镜下可见肠黏膜水肿,黏膜固有层和黏膜下组织内的肠淋巴管扩张。肠的血管病变为伴随溃疡出现的血管炎性变化,主要表现为血管内膜的肥厚。以黏膜下组织的血管,特别是静脉为明显。这种血管的病变与溃疡的大小无关,受时间推移的影响,急性期溃疡(坏死型)的血管病变比慢性期溃疡(肉芽肿型)血管炎性病变为轻。溃疡越深,血管病变越明显。而无溃疡的肠黏膜,多见不到明显血管炎性变化。这种血管病变与肺结核、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的血管病变基本上无太大差异。
⑺ 白塞病的症状是什么
1、口腔溃疡
(1)几乎100%患者均有复发性、痛性口腔溃疡(阿弗他溃疡),多数患者为首发症状。
(2)溃疡可以发生在口腔的任何部位,好发于舌、颊黏膜、牙龈及腭等处。可为单发,也可成批出现。
(3)溃疡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清楚,深浅不一,底部有黄色覆盖物,周围为一边缘清晰的红晕,大约1~2周后自行消退而不留瘢痕,但亦有持续数周并遗留瘢痕者。
(4)复发性口腔溃疡是诊断本病的最基本必备症状。
2、生殖器溃疡
约75%患者出现生殖器溃疡,受累部位为外阴、阴道、肛周、宫颈、阴囊和阴茎等处。病变与口腔溃疡基本相似,但出现次数少。溃疡深大,疼痛剧,愈合慢。有患者可因溃疡深而致大出血。
3、眼炎
约50%患者有眼炎,双眼各组织均可累及。表现为视物模糊、视力减退、眼球充血、眼痛、畏光流泪、异物感、头痛等,致盲率可达25%,是本病致残的主要原因。最常见的眼部病变为色素膜炎,可伴有或不伴有前房积脓,后葡萄膜炎和视网膜炎可影响视力。
4、皮肤病变
皮损发生率高,可达80%-98%,表现多种多样,有结节性红斑、假性毛囊炎、痤疮样毛囊炎、浅表栓塞性静脉炎等不同表现,同一患者可有一种以上的皮损。特别有诊断价值的皮肤体征是结节红斑样皮损和对微小创伤(针刺)后的炎症反应。
(1)结节性红斑样皮损:好发于下肢(尤以小腿),皮损为多个蚕豆至胡桃大小的皮下结节,呈淡红、暗红或紫色,自觉疼痛和压痛,一般1个月左右消失,但新皮损可不断出现,极少破溃。
(2)毛囊炎样皮损:见于头面、胸背、下肢、阴部等处,皮损为丘脓疱疹,周围红晕较宽,皮损多少不可反复出现。
5、神经系统损害
(1)可有多部位受累,5%~50%发病,少数(5%)可为首发症状。
(2)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较多见,可有头痛、Horner综合征、假性球麻痹、癫痫、无菌性脑膜炎、视乳头水肿、偏瘫、失语、截瘫、感觉障碍、精神异常等。
(3)周围神经受累较少,表现为四肢麻木无力、周围型感觉障碍等。
(4)神经系统损害患者多数预后不佳,脑干和脊髓病损是本病致残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6、消化道损害
又称肠白塞病,发病率为10%~50%。从口腔到肛门的全消化道均可受累,溃疡可为单发或多发。严重者可有溃疡穿孔,甚至可因大出血等并发症而死亡。
7、血管损害
(1)本病的基本病变为血管炎,全身大小血管均可累及,约10%~20%患者合并大中血管炎,是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
(2)静脉系统受累较动脉系统多见。25%左右患者发生表浅或深部的血栓性静脉炎及静脉血栓形成,造成狭窄与栓塞。
(3)动脉壁的弹力纤维破坏及动脉管壁内膜纤维增生,造成动脉狭窄、扩张或产生动脉瘤。
8、肺部损害
肺部损害发生率较低,但大多病情严重。肺动脉瘤体破裂时可形成肺血管-支气管瘘,致肺内出血;肺静脉血栓形成可致肺梗死;肺受累时患者有咳嗽、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大量咯血可致死亡。
9、其他
(1)半数左右的患者有关节症状,表现为局限性、非对称性关节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阳性患者可有骶骼关节受累,出现与强直性脊柱炎相似表现。
(2)心脏受累不多。可出现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狭窄和关闭不全,亦可出现房室传导阻滞、心肌梗死和心包积液。
(3)肾脏受累者罕见,若受累可出现血尿、蛋白尿、高血压。膀胱镜检查可见到膀胱黏膜多发性溃疡。
(4)附睾炎见于约4.5%的病人。可累及双侧或单侧,表现为附睾肿大、疼痛和压痛。
(5)妊娠可使多数患者病情加重,可有胎儿宫内发育迟缓,产后病情大多加重。
伴随症状:可累及多个系统与部位,详细症状见上诉典型症状。
并发症:可累及多个系统与部位,详细症状见上诉典型症状。
⑻ 白塞病是大病吗
白塞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典型的溃疡为主要表现,可以出现口腔溃疡和外阴溃疡,诊断白塞病需要口腔溃疡每年至少发作3次,发作期间在唇部、软腭部出现不止1个的疼痛性红色小结,进而形成溃疡,还有的患者以疱疹的形式出现,一般1-2个星期后会自行缓解。外阴溃疡与口腔溃疡的症状基本类似,但是出现的次数比较少,除了溃疡症状外还有皮肤的表现,比如可能会出现结节性红斑、浅表栓塞性静脉炎等。还有的患者会出现眼部病变,比如葡萄膜炎、视网膜血管炎等,根据相应的溃疡症状配合检查来明确诊断。常规检查有针刺试验,比如针刺部位有红色丘疹或伴有白色疱疹,可考虑为阳性结果,根据检查结果可以确诊为白塞病。
肠白塞病是白塞病的肠道表现,主要是表现为,口腔黏膜的反复发作性溃疡、结节性的红斑样皮疹,皮下血栓性静脉炎和毛囊样的皮疹等。对于肠白塞病,首先应当限制活动,充分的休息,给予流质饮食,待病情好转后,可以改为富含营养的少渣饮食。对于剧烈腹痛和便血的患者,应当绝对的安静,给予静脉营养,或者肠内营养进行支持,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紊乱。贫血的患者,可以给予输血的治疗。低蛋白血症的患者,可以适当的补充人血白蛋白。抗生素对于一般的病例是没有效果的,对于重症继发感染的患者,应当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应当广谱联合用药,还需要联合抗厌氧菌的药物,如甲硝唑或者奥硝唑。目前没有特异性的药物用来治疗该种疾病,常用的有氨基水杨酸制剂,如柳氮磺吡啶等,还有细胞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对于部分的患者,还需要紧急的手术进行处理,如发生肠穿孔、腹痛明显、腹部叩及包块,以及溃疡较深、通过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手术应当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一般为回盲部的切除,或者右半结肠切除。
⑼ 一般白塞病多久发展成肠白塞
有的患者会因为身体免疫或者是生活环境的原因,换上一些并不常见也不怎么能治愈的疾病。这部分患者会因为在社会上受到一部分人的歧视,或是由于生理上疾病所导致的痛苦而产生轻生念头,白塞病人就是这部分群体中的一小部分。那么,一般白塞病人的寿命是多少呢?
一、什么是白塞病?
白塞病是一种全身性的免疫系统上的疾病,又被叫做贝赫切特综合症,简单地说就是一种血管炎。白塞病会使患者体内多个器官受损,其中包括口腔、皮肤等器官。患者在患病后会出现反复性的口腔类疾病、皮疹以及肠道溃疡等疾病。白塞病的致病原因现代医学并不能给出明确回答,只能初步判断是患者受到遗传、生活环境等的影响,才会患上白塞病。需要注意的是,白塞病患者需要接受规律的药物治疗,如果患者中断治疗的话,轻则病情预后出现问题,重则出现生命危险。所以患病后,患者一定要积极治疗。
二、一般白塞病人的寿命是多少?
一般来说,只要患者在查出患病后积极接受治疗,患者的生命不会受到太大威胁。如果患者的病情控制得当的话,患者的寿命是可以和正常人相同的。所以,患者在患病后不用惊慌,也不要出现觉得自己是患了绝症无药可治,不如去死的念头,这种想法是很不正常、很不健康的。
现代医学对白塞病的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治疗,但是不同的患者需要服药的期限并不相同,大多数患者是需要通过长期服药来控制病情的。白塞病人接受治疗时所服用的药物是对患者的免疫系统进行调节的药物,包括外用药物和口服药物。白塞病人如果病情严重时,也可以通过手术治疗,但复发率较高。
⑽ 白塞氏最好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白塞氏病在治疗的时候可以根据个人需求选择药物治疗、中医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这几种方法都可以有效的改善病症。不过在病症治疗之后,患者应该仔细的进行身体护理,饮食方面尽量清淡一些,还要适当的进行有氧运动,保持健康的作息习惯。
白塞氏病是一种慢性系统性的血管炎,这种疾病在临床上是很容易出现的,在患病之后会给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会给患者带来一系列的不良症状,所以为了避免不良症状损害身体,需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那么,白塞氏病应该怎样治疗呢?下面就来介绍三个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白塞氏病首选的方式,在治疗此疾病的时候可以根据身体的具体状况选择抗炎、秋水仙碱、沙利度胺、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这些药物对病症的改善效果是很显著的,不过具体药物的选择需要先咨询一下医生,这样才可以选择到更有针对性的药物。
2、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的方法也能够改善白塞氏病,中医治疗的时候主要使用中药和针灸的方法。中药的药效是比较温和的,虽然能够缓解症状,不过起效比较慢;而针灸效果是非常不错的,但不能长时间使用,所以建议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这样可以达到更理想的治疗效果。
3、手术治疗
白塞氏病很少使用手术的方法治疗,手术一般比较适合动脉瘤有破裂风险、有严重瓣膜受累影响心脏功能、严重血管狭窄的患者使用。在手术之前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评估,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制定手术方案,在手术做完之后患者还应该仔细的进行身体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