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水稻的雀斑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水稻的雀斑

发布时间: 2022-07-01 08:39:19

1. 水稻褐斑病怎么治

、消灭菌源:病种子消毒处理,病稻草进行销毁,稻田附近或池埂上的野生寄主(杂草)也应割除销毁。
2、肥水管理:浅水灌溉,科学施肥,严禁有病水田串灌。
3、药剂防治:2%加收米80-100毫升/亩,或50%多菌灵100毫升/亩,或25%叶枯灵可湿性粉剂170-340克/亩,或14%胶胺铜水剂125-170毫升/亩,或10%氯霉素可湿性粉剂60-70克/亩,兑水15-20升茎叶喷雾。

2. 稻子现在黄叶子,还长斑,是什么病

可能是水稻得了褐斑病或者是铁锈病。

1. 冷害型褐斑病
今年冷害型褐斑病将要严重发生,由于前期低温,第一叶生长期,遇到了多日低温,偶尔还有低于4℃的低温,使叶片达到受冷害程度。导致叶片组织失绿,形成褐斑病!冷害型褐斑病多发生在第一叶片上部,呈黑褐色,严重时叶片干枯。新叶生长正常,属生理性病害。不传染,但是通风不良湿度大可能会感染细菌或霉菌,造成烂叶烂秧现象!下种量大和湿度大的苗床要加强通风。结合调酸杀菌,使用杀菌剂,防止病菌侵染!
2. 热害型褐斑病
今年热害型褐斑病多发生在第二叶上半叶上。4月21至25号全省普遍高温,大棚温度长时间高达40度左右,导致展开的上部叶片的上半部分,受高温热害。第二叶上半部失绿,组织坏死,形成黑褐色病斑。苗嫩,叶片长发病严重!也是生理性病害!
3. 缺锌红叶
由于磷过剩或PH值偏高,导致锌铁等微量元素不能吸收利用,叶片出现红褐色病斑,病斑可能有边缘,有红褐色斑点。病斑多发生在水稻苗第二叶片上,心叶发黄。主要是由苗床磷肥过大,氮肥过量,PH值偏高。磷元素与其他微量元素产生抗结,导致锌铁镁等量元素难被稻苗吸收,叶片叶绿素、生长素、酶合成困难,形成褐斑。加上低温冷害,稻苗产生抗冷应急反应,吸收大量的磷元素,导致其它微量元素难吸收,属于多磷缺锌症,出现红叶尖或红褐斑。病斑有点块状。
4. 细菌性褐斑病
氮肥大,湿度大,叶片长,放风小,容易发生细菌性褐斑病。病叶叶尖开始出现红色条状病斑,能够扩大成红色斑块,能使叶尖变成红色干枯壮!病斑多发生在水稻苗第二第三叶尖上,高温高湿发展迅速,要及时防治。

3. 怎样防治稻谷黑斑

谷子黑斑病又名粟假黑斑病,对谷子的生长有着较大的危害,发生也比较广泛,粟假黑斑病主要为害叶片,谷子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叶上病斑长椭圆形,褐色,中间草黄色,背生褐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农药防治方法:
喷洒巴内达碧卡叶面肥+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异菌脲(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腐霉利(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7-15天1次,防治2~3次,防治效果不错。采用药剂防治谷子黑斑病,可保谷子高产量!

4. 水稻叶片上有白色斑点是怎么回事

水稻叶片上有白色斑点是水稻条纹叶枯病,先在心叶下一叶基部出现褪绿黄斑,后扩展形成不规则黄白色条斑,老叶不显病。籼稻品种不枯心,糯稻品种半数表现枯心。病株常枯孕穗或穗小畸形不实。拔节后发病 在剑叶下部出现黄绿色条纹,各类型稻均不枯心,但抽穗畸形,所以结实很少。
条纹叶枯病的发生与灰飞虱发生量、带毒虫率有直接关系。春季气温偏高,降雨少,虫口多发病重。稻、麦两熟区发病重,大麦、双季稻区病害轻。
防治方法
综合策略: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取“切断毒源,治虫防病”的防治策略,狠治灰飞虱,控制条纹叶枯病。
具体措施
(1)调整稻田耕作制度和作物布局。成片种植,防止灰飞虱在不同季节、不同熟期和早、晚季作物间迁移传病。忌种插花田,秧田不要与麦田相间。
(2)种植抗(耐)病品种。
(3)调整播期,移栽期避开灰飞虱迁飞期。收割麦子和早稻要背向秧田和大田稻苗,减少灰飞虱迁飞。加强管理促进分蘖。
(4)治虫防病:抓好灰飞虱防治:结合小麦穗期蚜虫防治,开展灰飞虱防治,清除田边、地头、沟旁杂草,减少初始传毒媒介。
水稻管理技术有哪些?
1、切实加强田间水分管理。分蘖期要坚持浅水勤灌,以水调气、以水调肥,促进多发根、快分蘖。对麦草还田的田块,栽后5天要及时放水露田,排除有害气体,机插秧田块,由于移栽秧苗叶龄较小,在促早发的同时,要防止群体爆发过头,掌握适期脱水搁田。直播稻要把好立苗关,坚持湿润立苗,浅水勤灌,促进早发、稳长。要密切关注苗情发展动态,及早指导农民因苗搁田,做到“苗到不等时,时到不等苗”,一般在移栽后20-25天,地力好、发苗旺的田块,在全田茎蘖数达到预期高产穗数的80%时即要脱水搁田,并适度重搁;发苗不足的田块,适当推迟搁田,适度轻搁,要求在幼穗分化初期(7月20-25)全部结束搁田。搁田程度要求达到田间土壤沉实不烂糊,田块中央土壤人走不陷脚,田面水稻发白根,且全田叶片挺起,叶色明显褪淡落黄;控制高峰苗在高产理想穗数的1.3-1.4倍。
2、 科学运筹分蘖肥。分蘖肥要求施早、施准,确保适时达到穗数苗。既要防止过晚施用,又要防止过量施用,防止群体爆发,增加中期控苗难度。一般移栽后7-10天,追施第一次分蘖肥,一般亩施尿素7-10公斤。过一周以后,看苗酌情补施平衡肥,一般亩施尿素3-5公斤,促进全田平衡生长。针对部分田块移栽推迟,秧苗素质下降以及僵苗不发等情况,要及早施防僵苗专用肥,促进苗情转化。
3、按苗情施好穗肥。水稻穗肥根据施用时间和作用,分为促花肥和保花肥,促花肥是指抽穗前30天施用的肥料,保花肥是指抽穗前15-20天施用的肥料,其作用是减少颖花退化,一般杂交籼稻施保花肥,粳稻保花肥、促花肥都要用。穗肥施用时间,促花肥在7月下旬,保花肥在8月上旬,相隔10天左右。肥料种类以尿素加钾肥最好,粳稻一般田块促花肥每亩用尿素10公斤加钾肥5公斤或45%三元复合肥15公斤,隔10天再用尿素7.5公斤。对前期施肥足,搁田不及时,总苗偏多,长势偏旺的田块,要减少氮肥用量;因前期僵苗不发,群体不足的田块,以及叶色落黄的田块,穗肥要适当早施并加大肥料用量。
4、打好水稻病虫防治总体战。水稻进入拔节孕穗期,将是二代二化螟、纹枯病、稻飞虱、纵卷叶螟、稻瘟病等多种病虫齐发,危害损失最大的阶段。打好水稻病虫防治总体战对夺取水稻丰收十分重要。各地要按照植保部门提出的防治时间、药种和方法及时防治。
5、叶面补肥增粒重。在水稻后期结合病虫害防治,采取肥药混喷进行叶面补肥,以确保水稻生长后期养根保叶,增强抗逆性,促进灌浆,提高稻米产量和品质。
6、湿润灌溉活熟到老。水稻中后期水浆管理上,除孕穗、抽穗扬花期田间要保持浅水层外,其余时间要采取间歇灌溉方式,尽量保持清水硬板,结实期要干干湿湿,保持根系活力,延长叶片的光合功能期,后期切忌断水过早,防止叶片早衰。
7、加强抗灾措施。水稻后期是台风多发季节,灾害发生后,对倒伏的水稻田采取排水、轻扶、防病治虫等补救措施,对倒伏即将收获的水稻及时排水、收割。

5. 水稻叶子红了,叶子上有斑点是什么原因

水稻肯定是得病了,具体得什么病你可以找农业专家帮你看看。如果找不到的话,你也可以去“中国移动农信通”网站,上面有一个病虫害自测系统,应该能帮到你。

6. 水稻剑叶上有黑色小斑点是什么

这就是得了黑斑病的现象,

可以用一些多菌灵以及波尔多液或是甲基硫菌灵兑水进行喷洒治疗

7.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用什么药剂可以防治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可以用链霉素,叶枯坐,氯溴异氰尿酸都可。

8. 水稻为什么会有褐斑粒

水稻颖壳出现褐斑的原因?

1、水稻施氮过量对颖壳色泽影响最大。主要是在水稻幼穗分化期或减数分蘖期施用磷可促使糖的运输,加速灌浆结实,结实率和千粒重都能得到提高;穗期施用钾肥,能增强水稻后期的抗逆能力;而氮肥使用过多,植株变得柔软多汁,易倒伏和发生病虫害,后期灌浆速度变慢,贪青晚熟,易导致水稻颖壳呈灰暗色。

2、稻穗上大量籽粒发褐,可能由谷枯病危害造成。该病属真菌性病害,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稻谷上越冬,第二年释放出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和幼颖。花期遇到暴风雨,稻穗相互摩擦造成伤口,有利于病菌浸入。水稻抽穗后2-3周危害幼颖较重,初在颖壳顶端或侧面出现小斑,渐渐发展为边缘不清晰的椭圆斑,后病斑融合为不规则大斑,扩展到谷粒大部或全部,后变为枯白色,上面有许多小黑点;乳熟后受害,米粒变小,质地疏松,品质下降;水稻近成熟时受害,仅在谷粒上有小褐色斑点,水稻抽穗扬花期稻谷受到稻瘟病、稻曲病浸染也易形成褐壳。

3、播栽期推迟,后期易受到低温寒露风影响,如在灌浆初期遇到低温,灌浆速度就会变慢,特别是稻穗下半部稻粒正处于灌浆敏感期,低温浸袭后发育停止,结实率下降,随后受腐生菌浸染而变褐。

4、灰飞虱在稻穗上取食,产生大量代谢物对色泽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