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荨麻疹的分类及症状
沈阳 二〇一 专家:
二、各主要类型荨麻疹的系统治疗
(一)急性荨麻疹
1.以皮疹、瘙痒为主者:
(1)抗组胺H1受体药物口服。一般用1-2种,可选用氯苯那敏4~8mg或去氯羟嗪25mg,每日3次口服;或选用新一代抗组胺药较少或无中枢镇静及口干等副作用,如西替利嗪,10mg或左西替利嗪(商品名优泽),5mg,每日1次口服,氯雷他定,10mg或地氯雷他定(商品名恩理思)5mg,每日1次口服,咪唑斯汀(商品名皿治林),每日1次口服,可酌情选择其中1-2种。并可同时配合维生素C0.2g,每日3次口服。
(2)2~3岁以内小儿多用0.2%苯拉海明糖浆,剂量每日1mg/kg,分3次口服,或氯苯那敏2mg,每日2~3次口服,或盐酸西替利嗪滴剂(商品名仙特明滴剂)2.5mg-5mg或氯雷他定糖浆(开瑞坦糖浆)2.5mg-5mg,每日1次口服。
(3)皮疹广泛且痒著者,可同时给予氯苯那敏10mg或苯拉海明20mg,即刻或每日1次肌内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ml,即刻或每日1次静脉注射,或50%葡萄糖液20~40ml内加维生素C0.5g,即刻静脉注射。
2.严重荨麻疹伴喉头水肿、哮喘或有低血压状态时:
(1)0.1%肾上腺素0.3~0.5ml,即刻皮下或肌内注射。注意有心血管病的老人慎用。(2)地塞米松5mg,即刻肌内注射或静脉小壶给药。
(3)同时开放静脉,给予5%葡萄糖液500ml加氢化可的松100~200mg及维生素C 2.0~3.0g,即刻静脉滴注。
(4)应予吸氧,密切观察血压等变化。
(5)如经以上处理,喉头水肿无好转,必要时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和辅助呼吸。
3.急性荨麻疹伴有高热、寒战、关节酸痛、白细胞总数增高及分类核左移明显者:
(1)应注意查找感染病灶,警惕败血症发生。
(2)首先应予有效抗生素治疗。
(二)慢性荨麻疹
1.H1受体拮抗剂 一般首选较少或无中枢镇静及口干等副作用的新一代H1受体拮抗剂,如西替利嗪,10mg或左西替利嗪(商品名优泽),5mg,每日1次口服,氯雷他定,10mg或地氯雷他定(商品名恩理思)5mg,每日1次口服,咪唑斯汀(商品名皿治林),每日1次口服,可酌情选择其中1种。也可联合传统H1受体拮抗剂应用,如去氯羟嗪或羟嗪或赛庚啶或酮替芬等。
2.H1、H2受体拮抗剂联合应用 H2受体拮抗剂可选用甲氰咪呱200mg,每日2~3次口服或0.4g加入5%葡萄糖液中,每日1次静脉滴注或静脉小壶给药;雷尼替丁150mg,每日2次口服或法莫替丁20mg,每日1次口服。
3.三环类抗忧郁药 如多塞平25mg,每日2~3次口服。对常规按抗组胺药治疗无效的患者可选用。
4.其他药物治疗
(1)桂益嗪25mg,每日3次口服(儿童2.5mg/kg·d)。
(2)氨茶碱0.1g,每日3次口服(同时选用1种H1受体拮抗剂合用)。
(3)利血平(有抗5-羟色胺作用)0.125mg,安络血2.5mg,赛庚啶2mg,均每日3次口服,2周为1疗程。
(4) 胎盘组织浆,2~4ml,隔日1次肌内注射,10次为1疗程。组胺球蛋白,2ml,每周2次皮下注射。也可用甘草酸二铵(商品名甘利欣)150mg或复方甘草甜素注射液(商品名美能)40-60ml,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每日1次静脉滴注,1-2周为1疗程。
(三)皮肤划痕症
用羟嗪及衍生物效果好,如羟嗪、去氯羟嗪、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每日3次或1次口服。注意要足量给药,维持治疗时间要长。另外,止血环酸、组胺球蛋白肌内注射和全身紫外线照射对本病有一定疗效。
(四)寒冷性荨麻疹
1. 避免冷刺激,尤其是湿冷刺激。避免皮肤温度较快速变化,注意保暖,治疗原发病。
2. 药物治疗:
(1)首选赛庚啶,2mg,每日3次口服。
(2)其他,如咪唑斯汀、多塞平、桂益嗪、酮替芬等也可选用。
(3)近有人用氮他定,1mg,每日4次口服效果较好。
(4)配合口服维生素E或肌注组胺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等。
3.冷脱敏治疗
(五)蛋白胨性荨麻疹
1.饮食宜清淡。
2.H1受体拮抗剂口服。
3.严重者应给予容积性泻药,如50%硫酸镁40ml,1次顿服导泻。
(六)血管性水肿
1.H1受体拮抗剂口服。
2.伴有喉头水肿、低血压及有明显胃肠道症状者,给予0.1%肾上腺素0.3~0.5ml,皮下或肌内注射。异丙肾上腺素或肾上腺素雾化吸入。
3.6-氨基己酸,每日6.0~12.0g,分3~4次口服或止血芳酸0.25~0.5g,每日3次口服。
4.遗传性血管性水肿治疗:
(1)首选达那唑(Danazol,炔羟雄烯异恶唑)。开始计量600mg/d,以后逐渐减量为200~300mg/d。
(2)对达那唑无效或不能耐受者,可用桂益嗪或6-氨基己酸或止血芳酸、抑酞酶等。
(3)急性发作时即刻肾上腺素0.3~0.5ml肌内注射及输新鲜血浆补充C4等。
(七)胆碱能性荨麻疹
1.目前首选甲喹吩嗪(商品名玻丽玛朗),5mg,每日2次口服。
2.也可选用羟嗪、多塞平、酮替芬、塞庚啶或达那唑。
3.其他抗胆碱药,如山莨菪碱等也可选用。
三、局部治疗 主要给予止痒剂,如炉甘石洗剂、薄荷酚液、复方樟脑醑等外搽。
四、中医药治疗 风寒证,方用桂皮麻黄汤加减;风热证,方用消风散加减;胃肠湿热证,方用平胃散合多皮饮加减;气血亏损证,相当慢性荨麻疹。方用八珍汤加减
⑵ 先天性荨麻疹怎么治
您好,荨麻疹属于内病外显的内科疾病,虽然表现在皮肤上,其实,病本在身体内部。患者是由于环境、病灶、饮食等诸多因素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脏腑代谢功能失调,皮肤脉络微循环障碍,使机体应排泄的内毒素积聚于皮肤而发生的。
用中医透发法治疗。中医透发法是利用一些中药相互配伍,将体内失衡因素向外表达,因势利导,透邪外出,即“遂其愿”、“顺其性”,起到开门逐盗之功。 这样使得机体状态平衡后,病情便不易复发,更不会恶化。祝您早日康复
⑶ 有没有专治急性荨麻疹的药
中医辩证治疗
(一)
【辨证】风热邪气搏于营血所致。
【治法】疏风解表,清热止痒。
【方名】荆防方。
【组成】荆芥穗6克,防风6克,僵蚕6克,浮萍6克,生甘草6克,金银花12克,牛蒡子9克,丹皮9克,生地9克,黄芩9克,薄荷4.5克,蝉蜕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赵炳南方。
(二)
【辨证】风热邪气搏于营血所致。
【治法】清热消风。
【方名】消风清热饮。
【组成】荆芥9克,防风9克,浮萍9克,当归9克,赤芍9克,大青叶9克,黄芩9克,蝉蜕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朱仁康方。
西医治疗
当荨麻疹一出现时立即就皮肤科,医生通常都会给予含有类固醇类的药膏来局部止痒,并且配合抗组织胺类的口服药物,予以控制过敏反应
⑷ 各位大哥大姐们,想请问荨麻疹怎么样才能治好,本人属于慢性荨麻疹,已有几年,反复发作
春季是小儿荨麻疹的高发季节,各种微生物大量繁殖,让小宝宝们备受小儿荨麻疹的骚扰。数据显示在我国大约每5个孩子中就有一人患有小儿荨麻疹,而且这个比例还以每年2%至3%的速度增长,不可谓不惊人。
诱发小儿荨麻疹的四点原因:
1、遗传因素是导致儿童患上小儿荨麻疹的重要原因。 过敏体质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如果宝宝的父母双方曾经患过敏性疾病,那么,宝宝的患病率高达75%,而父母中只有一方有过敏病史,宝宝的患病率也可高达50%,因此,爸爸妈妈都过敏的儿童更易患上小儿荨麻疹。
2、环境等外源性因素的刺激也会引发小儿小儿荨麻疹。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空气污染的加剧,化学过敏源的增多,细菌病毒变异,气候的恶化等因素,使各种皮肤疾病的感染增加,吸入或接触物,如花粉,空气中的霉菌孢子、动物的皮屑及羽毛、虫咬、穿的化纤织物等,使小儿荨麻疹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越发难治。
3、约有15%的药物性皮炎表现为荨麻疹,可见药物是导致荨麻疹的原因之一。常见的药物有青霉素及青霉素类,其次为磺胺类药物、四环素类、痢特灵、阿司匹林等退烧药,镇静安眠药,无论内服还是静脉或肌肉注射,均可诱发荨麻疹。
4、患者本身的身体素质和抵抗力较差也会引发小儿荨麻疹。如果患儿本身的抵抗力和身体素质的情况比较差的话,外界的因素就很容易对他们的身体产生影响。如寒冷、炎热、日晒、挤压、摩擦、搔抓和潮湿等常常引起荨麻疹。
如何应对小儿荨麻疹的发生?
1、远离过敏原
由于小儿荨麻疹是——血管反应性皮肤病,可能是由于食物或药物的过敏原导致的,如果要解决孩子荨麻疹的症状,那么就要找到过敏原的类型,然后进行根本上的隔离。
2、改善过敏体质
防治小儿荨麻疹的关键之一就在于发挥肠道菌群对肠道免疫机能的调节作用,通过粘膜屏障易位至固有层与免疫细胞互相接触,刺激肠道粘膜的生长,激发机体免疫保护机制,从而有效改善过敏体质。
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界经过多年临床试验,逐步发现,小儿荨麻疹患者或过敏体质的人群连续补充一定数量的抗过敏益生菌,能够改进过敏体质人的免疫体系。[欣敏康抗过敏益生菌]可以促使肠道微生态健全,促进免疫系统的发育成熟和损伤修复,降低过敏特异性抗体IgE、平衡Th1与Th2免疫反应,减少过敏复发,应用时间越早效果越好。给儿童科学有效的补充[欣敏康抗过敏益生菌]可以消灭肠道内多余的有害菌,调节肠道微生态环境,平衡宝宝免疫应答、促进肠道消化吸收,可有效的提升儿童体内的免疫系统,达到改善过敏体质的效果。
3、不要抓挠
一般人对于皮肤痒的直觉反应都是赶紧用手去抓,这个动作不但不能止痒,还可能越抓越痒,主要是因为当对局部抓痒时,反而让局部的温度提高,使血液释出更多的组织胺(过敏原),反而会更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