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角膜炎加疱疹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角膜炎加疱疹

发布时间: 2022-06-29 02:27:08

疱疹性角膜炎

对lxz285266106 的邀请表示感谢!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概述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是最常见的感染性角膜病。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增多的趋势,在角膜病致盲中已上升为首位。本病多由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感染所致,多系原发感染后的复发,原发感染常发生于幼儿,表现为唇部疱疹、皮肤疱疹,或急性滤泡性结膜炎。原发感染后病毒潜伏在三叉神经节内,一旦机体抵抗力下降,如感冒、发烧、疲劳、月经、局部用皮质类固醇及创伤刺激之后,病毒活化,引起多种形式的角膜炎,并易反复发作。 临床表现 1.起病前常有感冒或发热史; 2.畏光、流泪、异物感或眼痛,视力下降; 3.树枝状角膜炎:溃疡呈树枝状或珊瑚状; 4.地图状角膜炎:由树枝状溃疡扩大加深而来; 5.盘状角膜基质炎:角膜中央区混浊水肿,上皮基本完整。 诊断依据 1.典型的树枝状或地图状角膜病源或角膜盘状混浊水肿; 2.有近期发热或抵抗力下降等诱因; 3.病变组织可找到单纯疱疹病毒。 治疗原则 1.抗病毒,预防感染。 2.清创疗法。 3.并发色素膜炎者散瞳。 4.手术治疗。 用药原则 一般病情首选无环鸟苷滴眼液,也可选用其他抗病毒滴眼液。辅以抗菌素滴眼液及干扰素、维生素等。角膜上皮完整者可适当辅以皮质类固醇类滴眼液,并发虹膜睫状体炎者用散瞳剂。 辅助检查 一般病例做检查框限“A”即可确诊。不典型病例的检查专案应包括检查框限“A”和“B”,必要时可加查“C”。 疗效评价 1.治愈:症状消失,角膜溃疡愈合或混浊水肿消退。 2.好转:症状改善,充血减轻,角膜溃疡部分愈合,角膜混浊减轻. 3.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 专家提示 目前角膜病中病毒感染已超过细菌感染。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病程长,易复发。平时应注意增加体质,一旦患病,应频繁滴用抗病毒滴眼液,同时用抗菌素滴眼液预防细菌感染。在溃疡活动期不能为了缓解症状而滥用皮质类固醇滴眼液,以免引起病情加重甚至角膜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带状疱疹病毒为一种生长在神经内的病毒,其可播散到皮肤,引起带状疱疹。即使带状疱疹可出现在面部或额部,但不一定都会危害眼睛。但是,如果第五对颅神经(三叉神经)的眼支受累,感染很可能播散到眼部。本病表现为疼痛、眼红、眼睑水肿。若角膜受累,角膜会出现水肿,遭到破坏和形成瘢痕。角膜后的组织也可发生炎症,这种情况称为葡萄膜炎。眼压可能升高,引起继发性青光眼。角膜带状疱疹感染常见的并发症为角膜感觉减退和顽固性青光眼。 如带状疱疹发生在面部并危害到眼睛,可口服阿昔洛韦一周,以减少发生眼部并发症的危险。皮质类固醇药物,常配成眼药水滴眼,也有帮助。阿托品眼药水通常可用于扩瞳和防止继发性青光眼。有时在疱疹疖消失后仍可出现疼痛(疱疹后神经痛)。对于60岁以上全身情况较好的患者,口服皮质类固醇2周,可预防这种疱疹后神经痛。

❷ 带状疱疹引发了病毒性角膜炎怎么办 眼睛得

治疗角膜炎的基本原则是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迅速控制感染,争取早日治愈,将角膜炎的后遗版症减少权到最低程度。由于大多数溃疡性角膜炎为外因所致,因此,除去致病外因,消灭致病微生物极为重要。与全身疾病有关的角膜病变除眼部治疗外,还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若结膜充血减轻,角膜病变缩小变平,说明治疗有效。若结膜充血加重,角膜病变向深及周围扩展,前房积脓明显,表面病情恶化,治疗无效,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守治疗无效或溃疡遗留瘢痕明显影响视力行角膜移植手术。

❸ 带状疱疹性角膜炎的治疗

问题分析:带状疱疹性角膜炎会出现眼刺痛、怕光流泪及视物模糊等症状,应积极正规抗病毒治疗。
意见建议: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正规使用抗病毒滴眼液和眼膏治疗,同时辅助使用促进角膜营养修复的药物。

❹ 带状疱疹性角膜炎的临床表现

1.全身表现带状疱疹的前驱症状包括全身不适、发热、寒战及沿神经皮肤分布区疼痛,皮肤发生线状排列的小水疱;伴发神经痛,从麻刺感到极度持续疼痛。皮疹延续数月,神经痛可延续数年。带状疱疹与单纯疱疹病毒(HSV)不同,可以侵犯真皮,水疱治愈后残留永久性瘢痕。2.角膜表现眼部带状疱疹中约有部分可引起角膜病变,角膜炎的发生多在皮疹后发生,尤其是鼻尖或鼻翼出现带状疱疹,为鼻睫状支神经受侵犯的征兆,随后必然发生角膜炎与虹膜炎。其角膜炎的表现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表层粗点状角膜炎是带状疱疹性角膜炎的最早期表现,在皮疹出现后数天内发生。角膜表面呈现粗大的、略高出角膜表面的混浊点,多发生于角膜周边部,表面常附有黏性分泌物,对荧光素呈现不规则着色,虎红染色更为明显,脱落后不形成溃疡。不规则的混浊点是混浊的上皮细胞聚集而成,病毒侵犯或病毒在上皮细胞内繁殖的结果。有些可在其细胞核内查到病毒包涵体。(2)上皮下浸润及钱币状角膜炎表层点状角膜炎可在几天内自行消退,有的很快互相结合形成上皮下浸润,并进一步形成钱状角膜炎。后者被认为是带状疱疹性角膜炎的典型病变。(3)假树枝状角膜炎伴随于眼带状疱疹出现的树枝状角膜炎,其形态和HSV性树枝状角膜炎极为相似。(4)黏斑性角膜炎是一种慢性角膜炎的特殊类型,大约5%的带状疱疹患者会出现此种角膜病变。其发病时间差异很大,从出疹后7天至3年均可出现,但多数在2~7个月出现。其典型改变为角膜表面由微隆起的黏液物质构成的斑点状病灶,有时可出现线状或树枝状病变,边缘清楚,常是多发性的,可出现于角膜表面的任何部位,其大小和形状每天都可改变。(5)神经麻痹性角膜炎在剧烈的三叉神经痛的同时,角膜感觉全部消失,病愈后可延续数月至1年之久,甚至长期不恢复。长期感觉障碍的少数患者可引起神经营养性角膜炎的发生。严重者可导致角膜溃疡、继发细菌感染,出现角膜脓肿或前房积脓。(6)盘状角膜基质炎数月后上皮下浸润可向基质深部发展,形成富于新生血管的角膜基质炎或盘状角膜基质炎。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角膜后弹力膜皱褶,光切面浸润水肿增厚,混浊区角膜后壁常留有类脂质沉积物,经久不吸收,有时还可出现角膜葡萄膜炎或角膜内皮炎(用镜面反射法检查,可以发现角膜内皮有滴状角膜)的改变。

❺ 疱疹引起的角膜炎事不是很痛啊,病人先是左眼附近有疱疹,后来引起眼睛发炎,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因为这类病毒是长期潜伏在体内的,一旦身体免疫力减弱它们就会兴风作浪,所以病毒性疱疹导致的角膜炎很难根治。建议你在每次一出现初始症状的时候就使用抗病毒药物,例如阿昔洛韦或者更昔洛韦滴眼液之类的,可以阻断病毒的复制。
一、可选用的西药

1.单纯疮疹病毒性角膜炎:

(1)抗单纯疤疹病毒药物。

①角膜浅层病变:可用0.1%磺苷(疱疹净)滴眼剂每小时滴眼1次,晚间加用其0.1%眼药膏,可加用利巴韦林滴眼剂。也可首选0.5%利巴韦林眼药水,每1—2小时滴眼1次。

②中、深角膜基质病变或单纯疱疹葡萄膜炎:可用0.05%安西他滨(环胞甙)滴眼剂或0.5%利巴韦林滴眼剂,每小时滴眼1次;或结膜下注射安西他滨3—5mg,每日1次,连续5—10次;也可选用0.1%-1%阿昔洛韦滴眼剂,每1—2小时滴眼1次。

(2)免疫增强剂,可选用左旋咪唑,每次50mg,每日口服2—3次,连用10-14天为一疗程。间歇2周后,再重复1—2个疗程。还可选用转移因子、干扰素及其诱导剂等。

(3)肾上腺皮质激素:对于非溃疡型基质病灶过强的免疫反应性水肿浸润者,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与抗病毒药物并用,一般0.05%氟美松滴眼剂滴眼,每日2—3次,根据病情变化增减滴眼次数。上皮型、基质层型有溃疡者禁用。

(4)其他:上皮型患者首选治疗方法是用生理盐水棉签轻轻擦试病灶区,清除溃疡边缘被感染的上皮细胞,同时滴用抗病毒药物;用无水凭??%碘酊、3%石炭酸等化学清创也有一定疗效。眼局部用药及支持对症治疗同细菌性角膜炎。

2.带状疤疹病毒性角膜炎:

(1)抗病毒药物:

①0.5%利巴韦林滴眼剂:每1—2小时滴眼1次。
②0.1%碘苷(疱疹净)滴眼剂:每小时滴眼1次。
③3%阿昔洛韦滴眼剂:每1-2小时滴眼1次。
④0.05%安西他滨滴眼剂,每1—2小时滴眼1次。

(2)肾上腺皮质激素:合并葡萄膜炎或有盘状角膜炎者,可酌情局部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滴眼剂滴眼。

(3)免疫增强剂:可选用左旋咪唑、转移因子、干扰索等。

(4)其他:1%阿托品滴眼剂散瞳,吲哚美辛口服,补充B族维生素、维生素C、胱氨酸、泛酸钠等。

二、可选用的中成药

1.风热上扰型:

(1)银翘解毒丸(片、胶囊、冲剂):蜜丸剂成人每次服用1丸,用芦根汤或温开水送服,一日2—3次。片剂成人每次服4片,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胶囊剂每次服4粒,一日2—3次,湿开水送服。冲剂成人每次1袋,开水冲服,一日3次,重症者加服1次。7岁以上儿童服1/2成人量,3—7岁儿童服1/3成人量。

(2)风热感冒冲剂:成人每次1袋,一日3次,小儿酌减,开水冲服。

(3)光明燥眼药:外用,每次取药散少许点人眼角,点药后合眼静坐片刻,一日2次。

(4)风火眼药:外用,用点眼棒蘸凉开水后沾药点入眼角内,闭目,使药布于全目,点后避风。一日2—3次。

(5)明目蒺藜丸:每次9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2.风寒犯目型:

(1)丸味羌活丸(冲剂):水丸剂成人每次6—9g,一日2—3次,用姜葱汤或温开水送服。冲剂成人每次1袋,2—3次,用姜汤或开水冲服,7岁以上儿童服1/2成人量,3—7岁儿童服1/3成人量。3岁以内儿童用量酌减。

(2)川芎茶调丸(口服液、袋泡剂):水丸剂每次3—6g,一日2次,饭后清茶送服。口服液每次10—20ml,浓茶送服,一日2次。袋泡剂每次2袋,一日2次,用温开水或浓茶冲服。

(3)拨云眼药:外用,每次取药散少许,点入眼角,然后合眼静坐片刻,一日2次。

3.肝火炽盛型:

(1)龙胆泻肝丸(片):水丸剂成人每次3—6g,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7岁以上儿童服1/2成人量。片剂每次4—6片,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2)当归龙荟丸:大蜜丸每次1丸,或水丸每次6g,均为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3)清凉眼药膏:外用,每次用玻璃棒挑取少许药点入眼睑内,一日2—3次。黑睛有溃疡者慎用本品。

(4)泻青丸:每次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5)鹅毛管眼药:外用,润湿后,轻轻摩擦眼角。

4.湿热薰蒸型:

(1)甘露消毒丹:每次6—9g,一日2次,饭前用温开水送服。

(2)拨云眼膏:外用,点入眼睑内,一日2—3次。

❻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如何治疗

病情分析:你好,病毒性角膜炎是眼科中常见病,
指导意见:此病通常是由孢疹病毒引起反复发作,身体免疫系统强时它潜伏在三叉神经节里,免疫下降时病毒顺着神经发作在角膜上,在角膜上生出水疱,发炎溃疡。西医在治疗此病通常是消炎抗病毒,阿昔诺苇,更昔诺苇是治疗此病的常用药。

❼ 带状疱疹引起的角膜炎如何治

阿西洛韦滴眼液是针对这种角膜炎的
增加自己的抵抗力是关键
而且发过之后会有抗体
所以不要很担心
会有遗留的疼痛
因为这种病毒是侵入人体神经组织的
所以一般好了之后还会有神经性疼痛
跳痛或者刺痛
忍受不了可以吃些止痛的药
但一般这不是复发的表现
皮肤症状消失之后疼痛会持续半个月到一个月

❽ 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如何治疗求解

药物治疗中主要选用抗病毒药物,如三氮唑核苷,又名病毒唑,为广谱抗病毒药,疗效较法,且对正常细胞毒性颇低;无环鸟苷,又名阿昔洛韦,为较有效的的抗病毒药物,特别是对于疱疹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他抗病毒药物如阿糖腺苷、三氟胸腺嘧啶核苷等。亦可选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因它有抑制角膜免疫反应和抗炎的作用,常用于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后期的治疗,但应掌握如下原则:

❾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能治好吗

治疗角膜炎的基本原则是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迅速控制感染,争取早日治愈,将角膜炎的后遗症减少到最低程度。由于大多数溃疡性角膜炎为外因所致,因此,除去致病外因,消灭致病微生物极为重要。与全身疾病有关的角膜病变除眼部治疗外,还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若结膜充血减轻,角膜病变缩小变平,说明治疗有效。若结膜充血加重,角膜病变向深及周围扩展,前房积脓明显,表面病情恶化,治疗无效,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守治疗无效或溃疡遗留瘢痕明显影响视力行角膜移植手术。
1.热敷
使眼部血管扩张,解除壅滞,同时促进血流,增强抵抗力和营养,使溃疡得到迅速的恢复。
2.冲洗
如果分泌物较多,可用生理盐水或3%硼酸溶液,每日冲洗结膜囊3次或更多次数,以便将分泌物、坏死组织、细菌和细菌产生的毒素冲洗出去。这样,不但减少感染扩大的因素,同时也可保证局部上药的浓度不至减低。
3.散瞳
放大瞳孔可减轻虹膜刺激,预防虹膜后粘连,使眼处于休息状态,有利于溃疡的愈合。阿托品为常用的药物,浓度为0.25%~2%溶液或软膏,每日滴、涂(滴药后注意压住泪囊,以免溶液被黏膜过分吸收,引起中毒)。
4.药物治疗
(1)抗微生物治疗针对病原微生物选择有效的药物进行局部滴眼治疗,对于严重的角膜溃疡,可在球结膜下注射抗生素的方法。对于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尚未知晓而病情较为严重的溃疡,开始时可同时试用多种广谱抗菌素。
(2)糖皮质激素 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可用于过敏性角膜炎、角膜基质炎的治疗。细菌性角膜炎急性期、真菌性角膜炎禁用糖皮质激素。
(3)口服药物 对重症角膜炎,可加用口服药物,增加局部营养,促进溃疡愈合。常用维生素C、维生素B2及鱼肝油丸等。
5.包扎和敷裹
(1)为了使眼球停止转动,促使溃疡早日痊愈,必须进行包裹。这一处理特别适应于冬季。因其不但使眼球不致受凉,而且又发生热敷与保护作用。
(2)如果结膜囊内有分泌物者,不应包扎,可以布勒氏(Buller氏)眼罩或黑眼镜代替之。再者,如果溃疡势将穿破,或在结瘢期势将隆起,应于每日施以压迫绷带包扎,如果日间不可能,应在晚间睡眠时用之,以其挽救不良后果。

❿ 疱疹性角膜炎能否彻底治愈

角膜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有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常导致反复的角膜炎症,血管形成,瘢痕形成和视力减退.
症状和体征
初发(原发)感染通常为一无特征性的自限性结膜炎,可伴有水泡性睑缘炎.复发时(继发)通常呈上皮性角膜炎(亦称树枝状角膜炎),其特征为角膜上皮呈树枝状病变,与树叶的叶脉相似,末端呈球形.早期症状为异物感,流泪,畏光和结膜充血,随着反复复发,角膜知觉减退或消失,结果可能引起角膜溃疡和永久性角膜瘢痕形成.盘状角膜炎累及角膜基质,是角膜深层的盘状局限性水肿和混浊,伴有虹膜炎,常在上皮性角膜炎后发生.盘状角膜炎可能代表机体对病毒的免疫反应.不是由反复的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不愈合或愈合极慢的上皮性缺损,被称为无痛性溃疡.
治疗
局部治疗(例如1%氟苷眼药水,每日9次或3%阿糖腺苷眼膏,每日5次)往往有效.偶需口服阿昔洛韦400mg,每日5次.如果树枝状病灶周围的上皮疏松和水肿,则在开始应用药物治疗前用棉签尖端轻拭作清创术可加速愈合.上皮性角膜炎局部禁用皮质类固醇,但后期当角膜基质(盘状角膜炎)或葡萄膜被累及时,合并应用皮质类固醇与抗病毒药可能有效.伴有葡萄膜炎的病例,1%阿托品滴眼是有益的.1周后尚未痊愈的病例和累及角膜基质或葡萄膜的病例皆应请眼科医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