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荨麻疹怎么治
荨麻疹,俗称风疹团,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发病时,皮肤上会有大小不等的风疹块,有时也会连接成团,用手摸会发现有发硬的感觉。患者皮肤表面水肿、出现红斑,还会感到很痒,忍不住去抓,但是通常带来却是皮肤色素沉着,或者是感染加长病症康复时长。
荨麻疹老不好,80%的患者找不到病因
一旦得了荨麻疹,每日发病数次不止,让患者痛痒难耐。目前尚未完全明确慢性荨麻疹的病因,一般认为是以下5点原因导致荨麻疹发作:
1、感染各种急慢性感染因素均可引起本病,包括:①细菌感染,如急性扁桃体炎、咽炎等。有报道幽门螺杆菌可间接引起自身抗体的产生而与慢性荨麻疹有一定关系。
2、许多药物会引起荨麻疹,青霉素、磺胺、血清、疫苗等。
3、吸入物如花粉、动物皮屑、羽毛、真菌孢子、灰尘、甲醛等均诱发荨麻疹,且这些患者常伴呼吸道症状。
4、物理因素如机械刺激、冷热、日光等。
5、遗传因素与遗传有关的荨麻疹有遗传性家族性荨麻疹综合征、家族性冷荨麻疹、迟延性家族性局限性热荨麻疹、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病。
1个好方法,解开患者多年疑惑
荨麻疹这种顽固性的疾病,如果不选对疗法的话,就会反复发作。目前,采用抗过敏益生菌治疗儿童和成人荨麻疹得到国内众多新闻媒体的推荐。据《健康导报》介绍,患者李女士患荨麻疹长达5年,在坚持服用了3个疗程的欣、敏、康抗过敏益生菌后,荨麻疹得到彻底根治。
台湾研究中心研发长、台湾国立大学食品暨应用生物科技研究所谢佩珊博士研究发现,许多儿童患荨麻疹的原因,一是因为肠道发育不完善,菌群失衡,导致乳糖不耐受或者其他过敏症状;二是由于体内T细胞失衡、遗传、环境污染等导致的过敏体质。普通的药物只能缓解和压制表面过敏症状,不能根源改善肠道菌群和调控T细胞,一旦再次接触过敏原就可能复发。而欣、敏、康抗过敏益生菌可以从根本上调节肠道菌群、提高肠道功能,同时调控T细胞,平衡免疫系统,改善过敏体质。这主要是抗过敏益生菌的特性引起:
1、可以定植肠道黏膜,抢占有害菌的位置,提高肠道的物理屏障功能;
2、可以刺激肠道免疫功能;
3、能减轻炎症因子的释放。而小孩的肠道和免疫系统正处于发育阶段,所以干预和改善起来效果最好。
据《文汇报》报道,近年来,现代医学界已经认识到抗过敏益生菌的作用,国内医学专家也逐步在引导广大患者合理正确的服用益生菌,为很多前去就诊不便的患者带来了方便的条件,在家就可自己轻松根治荨麻疹。而且对宝宝的身体没有任何副作用,对大人更是适用。
日常护理也很关键
1、注意清洁卫生避免使用劣质的护肤洗涤用品。衣着宜宽松,以减少摩擦刺激,勿使化纤及毛织品直接接触皮肤。
2、皮肤痒不要用手去抓,这个动作不但不能止痒,还可能加剧病症,因为局部抓痒时,反而让局部的温度提高,使血液释出更多的组织胺过敏原,反而会更恶化。
3、热敷,可以使局部的痒觉暂时不那么敏感,但其实反而是另一种刺激,因为热会使血管扩张,释出更多的过敏原,加重病症。
最后,提醒大家,三分治七分养,平时注意结合水果五谷类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少吃容易加重病情的过敏原、发物或辛辣刺激性食物。维持正常消化功能,促进正常的吸收与排泄,这样才能更好的康复起来!
B. 荨麻疹怎么能根治
荨麻疹在婴幼儿人群当中的发病率也是极高的,尤其是在夏季多发,这是因为婴幼儿身体免疫力比较低下,很容易就发生过敏反应。
去年五一,家住浙江省杭州市下沙区的点点和妈妈到户外游玩,可回家后,全身整片整片的红,被抓的地方还肿成了一条条血纹。看着自己家的宝宝浑身又痒又痛,妈妈急坏了。到医院就诊后,才知道孩子患了荨麻疹。而且孩子常因皮肤瘙痒红肿哭闹不已,影响睡眠和饮食,点点的妈妈也很揪心。因为如果病情发生拖延,很容易导致孩子以后反复患过敏性疾病。
荨麻疹产生的原因:
1、食物。动物性食物,如鱼、虾、蟹、鸡蛋、牛羊肉、奶制品等,植物性食物,如菠萝、蘑菇、蚕豆、大蒜、草莓、番茄等均可引起荨麻疹,但以动物性食物和奶制品诱发荨麻疹为多。
2、感染。各种感染,尤其小儿患各种感染常合并荨麻疹。
3、药物。约有14%的药物性皮炎表现为荨麻疹,可见药物是导致荨麻疹的重要原因。常见的药物有青霉素及青霉素类,其次为磺胺类药物、四环素类、痢特灵、阿司匹林等退烧药。
4、理化因素。如寒冷、炎热、日晒、挤压、摩擦、搔抓和潮湿等常常引起荨麻疹。
5、遗传因素。有少部分的荨麻疹患者是因为遗传的因素,多从婴幼儿开始发病。日光性荨麻疹、胆碱性荨麻疹(小荨麻疹)也比成人少。
6、吸入或接触物。如花粉,空气中的霉菌孢子、动物的皮屑及羽毛、虫咬、穿的化纤织物等。
科学护理3步走,荨麻疹消退不复返:
第1步:调节过敏体质
荨麻疹发生时,人体内的免疫反应会使TH1细胞数量下降,在过敏原的刺激下连续产生多种细胞激素如IgE的产生增多等促使免疫反应朝向TH2途径形成体液免疫反应。研究发现:小儿荨麻疹患者和健康人群肠道菌群分布有很大差异,小儿荨麻疹患者体内IgE超出正常人许多倍,而这一现象是由于肠道菌群紊乱,免疫细胞Th1/Th2免疫失衡所引发。
台湾研究中心研发长、台湾国立大学食品暨应用生物科技研究所谢佩珊博士研究发现,补充抗过敏益生菌欣、敏、康,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微生态,促进免疫T细胞平衡,降低体内IgE,调节过敏体质。对于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通过药物基础治疗结合欣、敏、康益生菌,能有效调节肠道菌群微生态,提升Th1免疫能力并调降Th2活性,缓解过敏反应,提高免疫力,降低感染机率或缩短复原时间,从根本上调整过敏体质,改善过敏症状,减少荨麻疹的复发。
第2步:日常护理
1、个人卫生:勤沐浴更衣,打扫居所。避免被昆虫叮咬和接触致敏的植物、动物。
2、适当刺激:要帮助宝宝加强其免疫能力。给孩子的皮肤一些适当的刺激,如洗冷水澡等,让他的身体对致敏原不那么敏感。
3、室内环境:室内要通风透气,保持清洁卫生。不要种植可以产生花粉或飞絮的植物。此外,一些杀虫剂或空气清新剂也可能是诱发此症的因素,最好别用。
第3步:远离过敏源
要及时寻找出过敏源,判断是什么造成了儿童的荨麻疹。让儿童远离过敏原。
C. 荨麻疹好治吗 荨麻疹怎么去根
荨麻疹是一种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制病,它的出现会导致肌肤上出现大小不等的鲜红色、淡红色或瓷白色的风团,不能够得到及时治疗还有可能诱发其他病症。
得了荨麻疹最好弄清楚自己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不管是治疗还是以后的预防都比较有利。治疗方面,现在的中医、西医和各种偏方让人看的头晕眼花,有些患者为了贪图便宜,盲目的使用一些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所谓偏方秘药,结果花了钱不说,病情还更加严重。其实现在中西医很多方法对于荨麻疹都有很好的效果,根据朋友治疗的情况,建议可以使用雷.托皮康,治愈后一般不会复发。
治疗荨麻疹的阶段,患者自己要注意保健,一般人对于皮肤痒的直觉反应都是赶紧用手去抓,可是你可能不知道,这个动作不但不能止痒,还可能越抓越痒,主要是因为当你对局部抓痒时,反而让局部的温度提高,使血液释放出更多的组织胺(过敏原),反而会更恶化。有些人痒到会想用热敷,虽然热可以使局部暂时获得舒缓,但其实反而是另一种刺激,因为热会使血管紧张,释放出更多的过敏原,例如有些人在冬天浸泡在热的温泉或是澡盆中,或是保暖过度包在厚重的棉被里都很有可能引发荨麻疹。
D. 荨麻疹怎么治疗去根
你好,荨麻疹用常规药物治疗只能缓解病情但不能根治,易复发,中医中药长期临床实践积累了许多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建议你用传统中药麻黄、白鲜皮、地肤子、金精草、龙戟草治疗,见效快,疗效确切,能清热祛风,除湿止痒,可彻底根治不复发。治疗期间一定要大量饮用开水,保持大便通畅。希望你正确治疗,早日康复!
E. 荨麻疹怎么治根呢
要及时去正规医院来皮肤科治疗,源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组胺药物,像氯雷他定片,少吃辛辣食物。
原因分析
引发荨麻疹的原因很复杂,一方面是因为自身身体太虚,抵抗力跟不上,或者是因为外界刺激物和遗传因素引发的。
举措建议
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增强免疫力的药物,像葡萄糖酸钙,严重的情况下要及时去医院治疗。
注意事项
平常生活中,多合理搭配饮食,积极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少吃辛辣油炸的东西,注意皮肤的清洁。
F. 荨麻疹怎样治疗
【概述】荨麻疹属于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以瘙痒性风团,突然发生,迅速消退,不留任何痕迹为特征,分为急性、慢性两类。急性者,骤发速愈;慢性者,反复发作或更久。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季节,男女皆可发病,其发病的主要因素是机体敏感性增强。
本病因皮肤出现鲜红色或苍白色风团,时隐时现,故名瘾疹。《诸病源侯论》认为本病是阳气外虚,外风入于腠理,与气血相搏的结果。《疡医大全》不仅指出本病的发生于肠胃变化有关,而且提出“内热生风”,“外风引动内风”的学术观点。在治疗上提出“疏风、散热、托疹”的治疗原则,《外科大成》主张的“宜凉血润燥,甚用风药”。
中医认为,本病与禀赋异常,而对某些物质过敏所致。也可因气血虚弱,卫气失固;或因饮食不慎,多吃鱼腥海味、辛辣刺激食物;或因药物、生物制品、慢性感染病灶、昆虫叮咬、肠道寄生虫;或因七情内伤、外受虚邪贼风侵袭等多种因素所诱发。
【治疗】1.风寒证【症状】风团色白,遇冷或风吹则加剧,得热则减轻,多冬春发病,苔薄白或薄白而腻,脉迟或濡缓。【方一】桂枝汤【来源】《伤寒论》【组成】桂枝9克,芍药9克,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3枚。
【功效】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服后啜热稀粥。
【方解】方中桂枝为君,助卫阳,通经络,芍药为臣,益阴敛营,桂芍等量合用,使表邪得解,营卫调和。姜枣相配,是为补脾和胃、调和营卫的常用组合,共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药性,功兼佐使之用,综观本方,发中有补,散中有收,邪正兼顾,阴阳并调。
【按语】素有喘咳者,可加厚朴、杏仁以下气平喘。【方二】麻黄桂枝各半汤【来源】《伤寒论》【功效】麻黄6克,桂枝6克,杏仁3克,芍药6克,炙甘草3克,生姜6克,大枣4枚。
【用法】先煎麻黄,去上沫,后下诸药同煎,取汁温服,服后盖被取微汗。
【方解】方中麻黄辛温发汗,宣肺平喘;桂枝解肌发表,温经散寒,助麻黄发汗解表之力;杏仁宣肺降气,助麻黄平喘之功;芍药益阴和营;炙甘草、生姜、大枣既能缓和麻、桂峻烈之性,又能调和诸药。
【按语】喘重,加苏子降气平喘;痰多清稀者,加细辛温化寒饮;服药后禁大汗;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五辛及臭恶等物。
2.风热证【症状】风团色红,遇热则加剧,得冷则减轻,多夏秋发病,苔薄黄,脉浮数。【方一】消风散【来源】《外科正宗》【组成】荆芥6克,防风6克,牛蒡子6克,蝉蜕6克,苍术6克,苦参6克,石膏6克,知母6克,当归6克,胡麻仁6克,生地6克,木通3克,甘草3克。
【功效】疏风养血,清热除湿。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蜕疏风止痒为君,以祛除在表之风邪。配伍苍术祛风燥湿,苦参清热燥湿,木通渗利湿热俱为臣药。更佐以石膏、知母清热泻火,当归、胡麻仁、生地养血活血。生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为使药。
【按语】本方以祛风为主,配伍祛湿、清热、养血之品,如此则祛邪与扶正兼顾,既能祛风除湿,又可养血以助疏风。使风湿得去,血脉调和,则瘙痒自止。
3.肠胃实热证【症状】风团出现时可伴有脘腹疼痛、神疲纳呆,大便秘结或泄泻,甚至恶心呕吐,苔黄腻,脉滑数,部分患者有肠道寄生虫病。【方一】①防风通圣散合②茵陈蒿汤【来源】①《宣明论方》②《伤寒论》【组成】防风15克,川芎15克,当归15克,芍药15克,大黄15克,薄荷叶15克,麻黄15克,连翘15克,芒硝15克,石膏30克,黄芩30克,桔梗30克,滑石90克,甘草60克,荆芥8.5克,白术8.5克,栀子8.5克,茵陈30克。
【功效】疏风解表,清热利湿通便。
【用法】为末,每次6克,加生姜3片,水煎服。
【方解】方中麻黄、防风疏在表之风邪从汗而解;大黄、芒硝荡涤在里之实热从大便而解,荆芥薄荷助麻黄、防风解表;连翘、栀子、黄芩、石膏、桔梗清泄里热;滑石、茵陈清利湿热;川芎、当归、白芍和血祛风;白术健脾益气,甘草、生姜调和诸药。
【按语】表证不解者,去麻黄、防风;若内热不甚者,去石膏;无便秘者,去芒硝。
4.气血两虚证【症状】风团反复发作,迁延数月或数年,劳累后则发作加剧,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濡数【方一】八珍汤【来源】《正体类药》【组成】人参9克,白术9克,白茯苓9克,当归9克,川芎9克,白芍药9克,熟地9克,炙甘草6克,生姜6克,大枣5枚。
【功效】益气补血。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不拘时温服。
【方解】方中人参、熟地益气养血,为君药。白术、茯苓助人参益气;当归、白芍助熟地养血,共为臣药。川芎活血行气,使全方补而不滞,为佐药。炙甘草益中并调和诸药,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益气补血之功。
【按语】失眠者,加酸枣仁、五味子养心安神;食少者,加陈皮、砂仁醒脾和胃;气虚甚者,加黄芪以增补脾益气之力。肝阳上亢所致头面眩晕禁用本方。【方二】当归饮子【来源】《济生方》【组成】当归9克,白芍药9克,川芎9克,生地黄9克,白蒺藜9克,防风9克,荆芥穗9克,何首乌6克,黄芪6克,甘草3克。
【功效】养血活血,祛风止痒。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方解】方中当归、生地、川芎、白芍养血滋阴;防风、荆芥穗发表散风,透疹消疮;制首乌、蒺藜补益精血,黄芪补气固表;炙甘草调和诸药。
【按语】本方以血虚有热,风邪外袭,症见皮肤疮疥,或肿或痒,或发赤疹瘙痒为辨证要点。
5.冲任不调证【症状】常在月经前数天开始出现风团,往往随月经的干净而消失,但在下次月经来潮时有发作,常伴有痛经或月经不调【方一】①四物汤和②二仙汤【来源】①《仙授理伤续断秘方》②《中医方剂临床手册》【组成】熟地黄12克,当归9克,白芍9克,川芎6克,仙灵脾9克,仙茅9克,巴戟天9克,黄柏5克,知母5克。
【功效】补血和血。
【用法】为粗末,每次9克,水煎,去渣,食前热服。
【方解】方中熟地滋阴养血,当归补血养肝,和血调经,白芍养血柔肝,川芎行气活血;仙灵脾、仙茅、巴戟天温补肾阳;黄柏、知母滋肾阴,泻相火。
【按语】本方治疗冲任不调证,月经量少色淡者,加熟地、白芍、川芎、女贞子养血调经;闭经或痛经者,加五灵脂、生蒲黄、丹参活血通络;腰膝酸软者,加川续断、桑寄生、杜仲、狗脊补肾壮腰;面部烘热,阵阵而作,易汗者,加玄参、牡蛎益阴潜阳。【方二】丹栀逍遥散【来源】《内科摘要》【组成】牡丹皮3克,山栀3克,甘草3克,当归9克,茯苓9克,芍药9克,白术9克,柴胡9克。
【功效】疏肝清热,养血健脾。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牡丹皮清血中之伏火,山栀善清肝热,并导赤下行。柴胡清热疏肝解郁,当归、芍药养血柔肝,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
【按语】用于患者发作时肝郁气滞、冲任失调所致者。
G. 急!!荨麻疹怎么治疗可以去根
经常运动(运动后吃一些补钙和维生素C),注意饮食,这样保持一个半年应该病情会有好转的,我以前也是这样的,生活规律点,最后祝你早日康复...这种病是慢性的,我读大学的时候也这样,只能说痒的时候吃一下氯雷他定片或盐酸西替利抑制病情吧。主要还是身体的免疫力下降,我当时也看了很多中西医生都没什么用
H. 荨麻疹怎么除根
荨麻疹是我们日常常见的一种过敏性皮肤病,该病的最主要的特征就是皮肤反复出现风疹块症状,因此该病也被称之为风疹块。
I. 荨麻疹怎么样才能去根
荨麻疹来是临床上比较自常见的一种过敏类皮肤病,荨麻疹分急性荨麻疹和慢性荨麻疹,急性荨麻疹病程在6周之内,慢性荨麻疹是指超过6周,反复出现红斑风团皮疹的情况。对于急性荨麻疹,一般口服抗过敏药物,比如像氯雷他定或者是西替利嗪,3-5天即可治愈,待皮疹消退后再巩固3-5天即可,急性荨麻疹能够去根,而且很多人都是急性荨麻疹。而对于病程超过6周的慢性荨麻疹,去根比较困难,主要是通过口服抗过敏药物,疗程比较长,可能需要连续服用3-5个月,甚至半年或者是更长的时间,待皮疹控制之后再逐渐减量,也能够彻底治愈。
J. 荨麻疹怎么治疗去除病根
荨麻疹一般以药物治疗为主。医生在进行药物选择时,会遵循安全、有效的原则,患者需要遵医嘱规范使用。
对诱导性荨麻疹,避免相应刺激或诱发因素可改善临床症状,甚至自愈。
当怀疑药物特别是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和萘普生)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等)诱导的荨麻疹时,可考虑避免使用该类药物(包括化学结构相似者),或用其他药物替代。
临床上怀疑与感染或炎症相关的慢性荨麻疹,其他治疗抵抗或无效时,医生会酌情考虑抗感染或控制炎症等治疗。
对疑为与食物相关的荨麻疹,患者应进行饮食记录。
对自体血清皮肤试验阳性或证实体内存在针对自身抗体者,常规治疗无效且病情严重时,可酌情考虑加用免疫抑制剂、自体血清注射治疗或血浆置换等治疗方式。
不同类型荨麻疹治疗
急性荨麻疹
治疗上首选第二代非镇静抗组胺药。
第二代抗组胺药包括西替利嗪、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阿伐斯汀、依巴斯汀、依匹斯汀等。
病情严重者,需要立即抢救。
对于有明显支气管痉挛的患病人群,需进行氨茶碱加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滴。
急性荨麻疹伴休克或严重的荨麻疹伴血管性水肿,需要注射肾上腺素。
重症或伴有喉头水肿的荨麻疹,可选择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或地塞米松)治疗并酌情进行气管切开。
慢性荨麻疹
首选第二代非镇静抗组胺药,以达到有效控制风团发作为标准,治疗有效、症状有所缓解后可减量。
疗程一般不少于1个月,必要时会延长至3~6个月,或更长时间。
考虑到不同个体或荨麻疹类型对治疗反应的差异,若1~2周症状不能有效控制,可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
可更换抗组胺药品种。
可联合第二代抗组胺药以提高抗炎作用。
可联合第一代抗组胺药(氯苯那敏等)睡前服用以延长睡眠时间。
可酌情将原抗组胺药增加2~4倍的剂量。
若以上治疗方式无效,可考虑以下治疗方案。
可使用雷公藤多甙片,但要注意其不良反应,包括对造血系统的抑制、肝脏的损伤及生殖毒性等。
对任何剂量抗组胺药均无效的严重荨麻疹,可使用环孢素,但不良反应发生率高。
生物制剂对多数难治性慢性荨麻疹有较好疗效,如奥马珠单抗(抗IgE单抗);注意其不良反应。
糖皮质激素,可适用于上述治疗效果不佳者,好转后逐渐减量。疗程通常不超过2周。
国外有研究显示,部分难治性慢性荨麻疹,采用补骨脂素长波紫外线(PUVA)或中波紫外线均有一定治疗作用。
诱导性荨麻疹
首选第二代非镇静抗组胺药,效果不佳时遵医嘱调整剂量或选择一些特殊治疗方法调整治疗方案。
人工荨麻疹特殊治疗
患者减少搔抓。
可联合酮替芬进行治疗。
可选择补骨脂素长波紫外线或中/长波紫外线照射治疗。
冷接触性荨麻疹特殊治疗
可联合赛庚啶、多塞平治疗。
可进行冷水适应性脱敏治疗。
胆碱能性荨麻疹特殊治疗
联合达那唑、酮替芬治疗。
逐渐增加可接受的水温和运动量。
可进行汗液脱敏治疗。
延迟压力性荨麻疹特殊治疗
通常抗组胺药无效,可联合孟鲁司特或选择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柳氮磺胺吡啶治疗。
难治者可选择氨苯砜治疗。
日光性荨麻疹特殊治疗
可选择羟氯喹治疗。
可选择补骨脂素长波紫外线或中/长波紫外线照射脱敏治疗。
可选择阿法诺肽皮下单次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