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带状疱疹局部治疗用药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带状疱疹局部治疗用药

发布时间: 2022-06-19 22:43:40

『壹』 带状疱疹用什么药治疗

1、外用药物,见效快,防复发:疱疹属于病毒性皮肤病,所以选用特效外用药物 疱肤灵 直接作用于患处,可以快速切断病毒基因复制链,直接消除积聚于皮肤及周围血液当中的毒素,缓解病变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
>02
2、中医认为,疱疹是由于湿热感毒、脾虚湿盛或气血瘀滞等因素所致。但是,每个人的体质都不同,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辨证论治,精确配伍,综合调理患者的身体,灭杀根植于神经元、血液里面的病毒,有效防止复发出现。
>03
3、免疫调节剂。带状疱疹是在机体免疫力低下的情况下发生的。因此患者要使用免疫调节剂来调节自身免疫力,提高抵抗力,增强体质。
>04
4、抗病毒药物。带状疱疹是因病毒感染所致,所以需要采用相应的抗病毒药物来进行治疗,具体的使用方法可以是口服,也可以是静脉注射,对病情不同的患者来说,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
>05
5、止痛剂。带状疱疹患者通常会产生严重的疼痛症状,因此患者需要使用一定量的止痛剂来缓解疼痛,减少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06
6、可服去痛片、安乃近等止痛剂。
用维生素B12 100—200微克肌注,每日一次;内服或肌注维生素B1。可酌情选用。
局部治疗带状疱疹:勿挑破水疱。可选用c
大青叶、铁扫把叶、蛇泡簕等量,捣烂擦汁外搽。
生大黄、雄黄、白芷各二钱,研细末,调花生油搽。
外搽炉甘石洗剂,如水疱穿破者可外涂1%龙胆紫溶液。
>07
6,带状疱疹患者要调整好自己的心理情绪,避免过度紧张,以积极的心态配合医生的治疗。在饮食方面要以清淡的食物为主,不要接触油腻辛辣之物;要将患处保护好,不要摩擦患处,导致水疱破裂;与此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贰』 带状疱疹用什么药

治疗方法:
㊀抗病毒:阿昔洛韦(ACV)口服0.2G,每日5次或静滴。
㊁止痛:安乃近,吲哚美辛,强痛定,内扶容他林,萘普生等,对后遗症神
痛可使用多虑平,潘生丁,阿米替林和奋乃静,无效时可行脊旁神经元阻滞。
㊂糖皮质激素:早期短程使用可减轻炎症及后遗症神经痛,适合老年及重疾患者。
㊃中医中药:以清热利湿,泻火解毒为治,常用 “疱肤霜” 针对前期水泡状态疗效显著;针对后遗症: “疱酊” 是特别的除根良方;(优选此法)
局部疗法:以干燥,收敛 减少摩擦,防止继发性感染为原则。如炉甘石洗剂,阿昔洛韦。酞丁安搽剂。眼部损害用疱酊或阿昔洛韦滴眼液,忌用皮质激素药膏。其他亦可选用音频电疗,频谱及紫外线照射,氦氖激光等。

『叁』 带状疱疹用什么药好

带状疱疹的治疗,以止痛、缩短病程和防止继发感染为主要原则。1、止痛。给予镇痛剂,如卡马西平、加巴喷丁、阿米替林等。另外,西咪替丁也可加速疾病的痊愈和缓解疼痛。外用0.025%辣椒辣素霜,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较好的疗效。2、抗病毒。阿昔洛韦或泛昔洛韦早期应用,可以抑制病毒及阻止其播散。阿昔洛韦1次0.8g,1天5次;或泛昔洛韦1次0.25g,1天3次。3、维生素及免疫疗法。可以肌注维生素B1、维生素B12,每天各1针,连续7-10天,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一定疗效。可以口服免疫调节剂调节免疫力,对病情恢复也有一定的帮助,如口服胸腺肽、薄芝糖肽、脾氨肽冻干粉等。4、局部治疗。以消炎、干燥、收敛、防止继发感染为原则,可以外用炉甘石洗剂或2%龙胆紫溶液。

『肆』 带状疱疹治疗

带状疱疹的治疗主要抗病毒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治疗:(1)抗病毒治疗一般来说用阿昔洛韦就可以了,因为阿昔洛韦半衰期短,口服生物利用度低,所以每6小时就要服药一次(每天4次,每次2片),连续服用7-10天。(2)带状疱疹引起的疼痛主要是神经损伤所致,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治疗可以用维生素B1片,2片,每天3次;维生素B12片,2片,每天3次;也可以用弥可保片,1片,每天3次;营养神经的药服到疼痛消失才能停用;同时可以用点止痛药如去痛片或芬必得,对症状处理。(3)局部可用:阿昔洛韦软膏+红霉素软膏,每天2次;(3)带状疱疹病程一般10-14天。用药治疗后病程相应缩短。

『伍』 带状疱疹应该吃什么药最好

你好:
治疗带状疱疹,首先要分好型,对症施治,以下为我收录,治疗带状疱疹症状类型,大致分为三种,初得时以脾胃湿热型居多。您在施治时切记一定要认真对症施治。
(一)肝经火盛型:皮疹鲜红,疱壁紧张,痛如针刺,伴有口苦咽干,烦躁易怒,便干溲赤舌红,苔薄黄或黄腻,脉弦数。
治法:清肝火,利湿热。方药用:(龙胆泻肝汤),方源《医宗金鉴》。
龙胆草、连翘(去心)、生地黄、泽泻各一钱(三克)、车前子、木通、黄芩、黄连、当归、栀子(生研)、生甘草、各五分(约二克)。便秘,加生大黄六克;发于颜面者,加菊花、蒲公英各三克可疏风清热;发于上肢、躯干者,加姜黄六克可引药上行;发于下肢、腹部者,加牛膝、苍术、黄柏各三克可清热,引药下行。
(二)脾经湿热型:疱壁松弛易破,水疱呈黄白色,破后渗水糜烂或见脓,重者坏死结痂,伴有口不渴或渴不欲饮,纳呆便溏,妇女白带量多,舌淡红体胖,苔白腻或黄腻,脉滑数。
治法:健脾除湿清热。方药:除湿胃苓汤,(方源)《医宗金鉴》。
除湿胃苓汤:苍术(炒)、厚朴(姜炒)、陈皮、猪苓、泽泻、赤茯苓(如无可用白茯苓)、白术(土炒)、滑石、防风、山栀子(生研)、木通各三克、肉桂、甘草各一克、灯草心五尺。若纳呆者,加山楂、谷芽各三克健胃消食;疼痛甚者,加川楝子三克行气止痛;化脓者,加金银花、大青叶、板蓝根各三克清热解毒。以上为古方计量,可加倍,本人就加倍使用。
(三)气滞血瘀型:多见于久病或年老体弱之人,疱疹消退后仍剧痛不止,舌质黯,舌边有瘀点或瘀斑,苔薄白,脉弦细。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方药:逍遥散加减。(方源):《中医诊治大典》。
当归九克、赤芍、川芎、丹参、白术、茯苓各六克、柴胡、川楝子、甘草各三克、薄荷二克(后下)药熬好后下二分钟起锅。若夜寐不安者,加远志六克、夜交藤九克养心安神;若体质壮实者,加大黄六克以行血;若年老体弱,加党参、黄芪各十二克健脾补气。
以上为本人精选内治良方,望患者严格对症选方。(一)、(二)型病患者,在服药内治的同时,一定要配合外治。
外治的方法是:用酒精棉消毒患处后,用三棱针刺破每一个水疱,把毒水放净。在没有水疱的红斑处,用七星针(也叫梅花针药房及网上都有卖)敲打患处,刺破表皮即可,用拔火罐拔出毒血,敲打患处时力量要适度,过浅拔不出毒血,过深留疤。每一次敲打的面积,视拔火罐口颈的面积的大小,依次施治不得遗漏,如疱小而密可用敲刺放血的方法。施治完毕后,用酒精棉把血渍污渍清理干净,涂上金霉素眼药膏(或其他眼药膏均可)以防感染,贴上纱布以防污染衣物。每日检查,如有新生斑疹或疼痛处依用前法敲刺放血。如外治到位,一次施治即可。如一次不愈,可隔两日再敲刺放血,直至没有疼痛而至。还可用艾灸,灸痛处效果也很好,灸时灸后一定要避风。
(三)型病患者,一般表皮没有创面,或有红斑,或没有红斑只是表皮下跳痛。除了服药内治外,一定要配合外治的方法,用七星针敲打痛处用拔火罐拔出毒血,每两天一次,至不痛为止,一般三五次即愈,如病情长须十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