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丝瓜络疱疹
扩展阅读
阴囊湿疹用什么制剂洗 2025-05-12 10:17:12
头上疱疹的症状 2025-05-12 09:55:08
荨麻疹快速止痒小妙招 2025-05-12 09:49:18

丝瓜络疱疹

发布时间: 2022-06-17 02:24:24

『壹』 老丝瓜瓤熬水的副作用

有损阳的作用

丝瓜络的副作用和毒性都是很低的,日常使用不会存在任何风险,是比较安全的。

从丝瓜性味看,一些中医古籍上说丝瓜致倒阳不举。其实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解释,不必忌口。

丝瓜瓤,又名丝瓜网、丝瓜壳、瓜络、絮瓜瓤、天罗线、丝瓜筋、丝瓜络、千层楼,为葫芦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丝瓜的成熟果实中的维管束或者说丝瓜的枯老果实。丝瓜是我国夏秋季节常用蔬菜,全国大多数的省区有产,为栽培品,以江苏,浙江所产者质量为好。

丝瓜络含木聚糖、甘露聚糖、半乳聚糖等,水煎剂有明显的镇痛、镇静和抗炎作用,临床研究表明丝瓜络内服与外用治疗急性乳腺炎、眼部带状疱疹、甲状腺腺瘤等有一定疗效。

中医理论认为,该品味甘性平,入肺、胃、肝经,为医用、食疗佳品,具有通经活络、清热化痰功效

1、风湿痹证。本品善袪风通络,唯药力平和,多入复方中应用。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肢体麻痹,常与秦艽、防风、当归、鸡血藤等配伍。

2、胸胁胀痛。本品能入肝活血通络,常用于气血瘀滞之胸胁胀痛,多配柴胡、香附、瓜蒌皮、郁金等。

3、乳汁不通,乳痈。本品体轻通利,善通乳络,治产后乳少或乳汁不通者,常与王不留行、路路通、穿山甲、猪蹄等同用;治乳痈肿痛,每与蒲公英、浙贝母、瓜蒌、青皮等配伍。此外,本品又能治跌打损伤、胸痹等。

(1)丝瓜络疱疹扩展阅读

丝瓜瓤作用

1、清洁餐饮具

丝瓜瓤在农家通常用作炊具清浩,如洗碗刷锅等作用。特点为不粘油,清洁干净。

2、清洁面部

丝瓜瓤经过开水烫过后,可用于洗脸,去油控油,清洁彻底,面部长有青春痘的可用丝瓜瓤进行清洗,新鲜的效果更佳。也可用作身体清洁。

药用价值

抗坏血病:丝瓜中维生素C含量较高,可用于抗坏血病及预防各种维生素C缺乏症。

健脑美容:由于丝瓜中维生素B等含量高,有利于小儿大脑发育及中老年人大脑健康;丝瓜藤茎的汁液具有保持皮肤弹性的特殊功能,能美容去皱。

抗病毒、抗过敏:丝瓜提取物对乙型脑炎病毒有明显预防作用,在丝瓜组织培养液中还提取到一种具抗过敏性物质泻根醇酸,其有很强的抗过敏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丝瓜

网络-丝瓜瓤

『贰』 丝瓜络有哪些保健效果,主要要体现有哪些保健性能请教专家!谢谢!

丝瓜络,又名丝瓜网、丝瓜壳、瓜络、絮瓜瓤、天罗线、丝瓜筋、丝瓜瓤、千层楼,为葫芦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丝瓜的成熟果实中的维管束或者说丝瓜的枯老果实。丝瓜是我国夏秋季节常用蔬菜,全国大多数的省区有产,为栽培品,以江苏,浙江所产者质量为好。丝瓜络含木聚糖、甘露聚糖、半乳聚糖等,水煎剂有明显的镇痛、镇静和抗炎作用,临床研究表明丝瓜络内服与外用治疗急性乳腺炎、眼部带状疱疹、甲状腺腺瘤等有一定疗效。

中医理论认为,该品味甘性平,入肺、胃、肝经,为医用、食疗佳品,具有通经活络、清热化痰功效,《本草再新》记载:“通经络,和血脉,化痰顺气”,可用于:①风湿痹证。本品善袪风通络,唯药力平和,多入复方中应用。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肢体麻痹,常与秦艽、防风、当归、鸡血藤等配伍。②胸胁胀痛。本品能入肝活血通络,常用于气血瘀滞之胸胁胀痛,多配柴胡、香附、瓜蒌皮、郁金等。③乳汁不通,乳痈。本品体轻通利,善通乳络,治产后乳少或乳汁不通者,常与王不留行、路路通、穿山甲、猪蹄等同用;治乳痈肿痛,每与蒲公英、浙贝母、瓜蒌、青皮等配伍。此外,本品又能治跌打损伤、胸痹等。

现代营养学认为,丝瓜所含各类营养在瓜类食物中较高,所含皂甙类物质、丝瓜苦味质、黏液质、木胶、瓜氨酸、木聚糖和干扰素等特殊物质具有一定的特殊作用。所含防止皮肤老化的维生素b1,增白皮肤的维生素c等成分,能保护皮肤、消除斑块,使皮肤洁白、细嫩,是不可多得的美容佳品,故丝瓜汁有“美人水”之称。丝瓜络虽说性味甘平,但仍有“清”的功效,故素体虚寒、脾虚泄泻或五更泻者慎用。

丝瓜络的功效与作用

丝瓜络食疗作用

味甘,性凉。归肺、肝、胃经。体轻通利。

通经活络,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止血。主治胸胁胀痛,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女子经闭,乳汁不通,痰热咳嗽,热毒痈肿,痔漏,水肿,小便不利,便血,崩漏。

『叁』 带状疱诊怎样治疗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病,中医称之为“缠腰火丹”、“蛇串疮”,俗称“串腰龙”。该病春秋季多发,愈后一般不再复发而获得终身免疫。

带状疱疹是怎样发生的
一般情况下,长期潜伏在机体神经细胞里的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是不会发病的。但当人们患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白血病或其它恶性肿瘤时、接受免疫抑制剂或砷剂等重金属药物和放射线治疗,以及外伤、过度疲劳时,人体抵抗力低下,这种病毒就会沿神经到达相应神经支配的皮肤而发病。中医认为:本病多因情志内伤,导致肝胆火盛;或脾湿郁久,湿热内蕴,外受毒邪而发生。

怎样才知道患的是带状疱疹病
该病的发生以老年人、青年人和虚怯体质居多,且多在春、秋季发病。一般发病前往往有发热、倦怠、食欲不振等前躯表现。该病的病毒主要累及神经和皮肤,累及神经引起剧烈疼痛,年龄愈大,疼痛愈甚,老年患者在疱疹消退后常遗留较长时间的神经痛。除此之外,初起时皮肤发红,继之出现密集成簇的,绿豆至黄豆大小的丘疱疹,并很快形成小水疱,水疱三五成群,集聚一处或数处,排列成带状,疱群之间,间隔正常皮肤,。严重时可出现出血点、血疱甚至坏死。皮疹常发生于身体的一侧、沿某一外周神经分布区排列,不超过人体正中线。其中以肋间神经、三叉神经分布区较多,故常见于腰肋部、胸部、其次是头面部。本病以发生于面部者为重,常可引起剧烈的疼痛,并可损害眼球各部位,甚至可引起全眼球炎、溃疡性角膜炎而失明,此种情况应特别注意。该病病程一般为2~4周左右,愈后可留暂时性的色素沉着。
愈后一般不再复发。

如何治疗带状疱疹
患了带状疱疹可用以下方法治疗:
1.中医内治 火毒 在焮红皮肤上可见丘疹、丘疱疹和疱壁紧张的小水疱。自觉灼热刺痛,夜难成寐,伴有口干口苦,溲赤便秘结;脉弦数,舌质红,苔薄黄或千黄。治宜:凉血泻火。方用大青连翘汤加减,大青叶、玄参、贯众、黄芩各9g,连翘、银花、生地各12g。马齿苋12~15g,炒丹皮、赤芍各6g,绿豆衣15g。水煎,每日1剂,分2次内服。
湿毒 在红晕的皮肤上出现数群簇状成患的水疱,状如绿豆大小,排列成带状,3~5天后,疱液混浊,甚则溃破,进而糜烂浸淫,甚至形成坏疽性溃疡。自觉痛痒交作,口不渴或渴不多饮,纳呆腹胀,大便时溏,脉濡数或滑数,舌质淡红,苔薄白或白腻。治宜:清化湿热,凉血解毒,方用薏仁赤豆汤加减。生苡仁、赤小豆各15g,茯苓皮、二花、地肤子、生地各12g,车前子、车前草、赤芍、马齿苋各9g,甘草6g,藿香、佩兰各10g。服法同上。
气滞 皮疹外透不明显,痛如针刺,或者隐痛绵绵,动则加重。伴纳差、夜寐欠安,心烦,脉细涩,舌质红,苔薄黄。治宜:舒肝理气,通络止痛。方用金铃子散加减。金铃子、郁金、紫草根各9g,玄胡索6~9g,醋柴胡、青皮各6g,炒白芍、当归各12g,丝瓜络10g。,服法同上。
2.西医治疗 根据病情可口服脑宁片或消炎痛25mg,每日2次,肌注维生素B、B注射液、聚肌胞等。疼痛剧烈者可用脑垂体后叶素5~10单位,皮下或肌肉注射,隔日1次,连用2~3次。全身泛发性可选用阿糖胞苷、转移因子、干扰素等治疗。近年来主要对重症患者早期短时间大剂量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如强的松、地塞米松等,可缩短疗程,迅速止痛和预防并发症。
3.外治法 皮疹以丘疹、丘疱疹为主,痛重,选用中药鲜芦荟捣烂,酌加梅片,珍珠粉少许,外敷患处,每天1~2次;疱壁紧张欲破,疼痛颇重,外敷玉露膏,每天换1~2次;皮疹溃破或渗出多时,用冰石散掺在黄连膏上分块敷贴;若有脓腐未脱,酌加九一丹掺在黄连膏上分块贴敷,每日换1次;待脓腐脱净,酌加收敛生肌药,直至结痴疮剑;若留有肤疼不除,选用黑色拔膏棍贴之。并加压包扎,两天换1次。
4.针灸疗法 图刺法 在皮疹区四周,用30~32号(即3~4寸)毫针,呈15~30度角斜刺四针,留针30分钟。其间捻转3~5次,每日1次,连续10次为一疗程。
循经法 可选主穴:曲池、身柱、阳陵泉、三阴交。配穴:皮疹在眼眶区配太阳、头维、阳白;在颧区配四白、睛明、下关;在下颌区配颊车、地仓、大迎;在腋窝配肩贞、极泉;在脐上区配合谷;在脐下区配足三里。也可用耳针疗法:取肝、神门,每天1次,留针30分钟,有显著的止痛效果。
5.单验方①柿子汁,外涂患处,每天3~4次。②苎麻根,水煎取浓汁,湿敷患处,每天3~4次。③蛇床子,焙干研面,植物油调成糊状,外涂患处。④赤小豆粉、滑石粉各30g,研面混匀,植物油调成糊状,外涂患处。

患了带状疱疹应注意些什么
患了带状疱疹大可不必惊慌。此时,应适当休息,避免磨擦患处,并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饮食上多食一些清淡食品,多补充维生素,切忌食用辛辣刺激之品,并常服板兰根冲剂、抗病毒口服液等。如果疱疹合并有感染情况,应及时应用抗生素。

『肆』 百度百科带状泡疹怎么治

那要看你是哪一种了。
病 案
病例一(百岁老人患急性眼带状疱疹案)

杨某某, 男, 99岁, 初诊日期:2008年4月16日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

主诉:左眼面头痛并有水疱己五天

病史:患者高寿99岁,于4月9日下午感学左面及头部疼痛,到晚10时感左眼也痛并有低热,服了些止痛药就休息至凌晨4时痛醒,上班后在医院查血常规未见异常,用了些一般药物,也未太重视。可疼痛日益加重,于13日下午住院,住院医师发现左眼脸上下有数粒红色丘疹和水疱,诊断为急性眼带疱疹,经治不效要求会诊。患者左面部红少肿,左眼赤红疼痛不能视物,左太阳至头部有成群的粟粒如绿豆大小的红色丘疹辟和水疱,疱壁紧张,内容物澄清透明,患处烧灼痛、针刺痛、闪电痛,低热,食欲不佳,脉弦滑数,舌苔薄白稍腻。

中医诊断:眼蛇丹
西医诊断:急性眼带状疱疹
治疗:治宜清热除湿、活血解毒、通络止痛.

1.用疱疹康外涂剂,每二小时涂药一次。三日后复诊。
2.内服疱疹汤剂6付

处方:
二花30克,龙胆草12克, 大青叶15克,黄 芩15克,

元胡15克,栀 子15克, 土茯苓30克,板蓝根40克,
磁石40克,全 虫10克, 丝瓜络12克,甘 草6克。

水煎服,每日一付,日二次,6付。
医嘱:禁忌酒类、海产品。
4月20日复诊:热退,疱疹大部结痂,但左眼赤涩不适

给以洗眼方:
处方:
菊 花15克, 蝉 蜕30克, 黄 连10克, 当
归15克,
黄 芩15克, 青箱子15克,桃 仁12克, 红 花10克,
全 虫10克,地 龙12克, 防 风12克, 川 军
3克,
甘 草6克。
水煎服,头煎内服,二煎用药棉过滤三次洗眼、点眼,日三次。
每日一付,十付为一个疗程。

10日后家属告之病全愈己正常上班

按语:患者年百岁,但身体素质甚佳,为一老中医,患疱疹病前仍坚持每周坐三个半天班,步法稳健,思路清晰,文字书写流畅。虽患急性眼带状疱疹重症,经及时用药,疱疹在一周内全部结痂,疼痛也渐渐缓解而消失,此赖正气之力也。

病例二(患带状疱疹正气充足案)
胡某某, 男性, 64岁, 病程:1月余

初诊日期:2008年元月4日
地址:内蒙古临河市铁路中学
主诉:患带状疱疹1月余

病史:于1个月前,感觉左胸疼痛,未作治疗。继而疼痛加重前胸和后背有少量成群的粟粒如绿豆大小的红色丘疹群和水疱,
伴有烧灼样的疼痛还有针刺痛和摩擦痛,随后疱疹面积逐渐增大,疼痛剧烈难以忍受,需服止痛药度日(属Ⅲ疼痛,疼痛剧烈,不能忍受,需要镇痛药,睡眠严重受干扰,可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在当地经多方治疗不效,而来我院就诊。

中医诊断:蛇丹痛
西医诊断: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治疗:养阴益气,活血搜毒,通络止痛
1.内服
带后丹每日三次每次6粒
2.外用 石燕祛痛喷剂痛时用
医嘱:禁忌酒类、海产品。

用药一个疗程病痊愈,电话随访未有复发。

按语:患者年高已六十有余,患蛇丹痛历经疼痛折磨1月之久,靠止痛药度日,痛苦万分。但体质尚好,平时很少有病,经用养阴益气,活血搜毒,通络止痛之法治疗,很快络脉通畅,疼痛消失。

病例三(高龄后遗神经痛案)
何某某 男 80岁 病程:1年佘

初诊:2008年5月14日
地址:浙江省常山县天马镇城南小区
主诉:左面部至头顶

病史:2007年4月初突然感觉左头面部疼痛,服了些止痛药,也未重视。但疼痛日益加重,即到医院就诊,经院方捡查未见异常,就对症给开了些药,可疼痛有增无减,且疼痛加重,难以忍受。至第七天发现左面部有几颗小水疱,再次到医诊为带状疱疹,给以阿昔洛韦软膏外用,并经液体等药,用药三天,疼痛又有加重,日夜难眠,即住院治疗。住院月佘疼痛少减,院方动员出院休养。出院后到处求医求药而未能减轻。现在仍疼痛难忍,以左太阳穴下为重,以烧灼痛、针刺痛、摩擦痛为主。诊其脉,脉弦紧,舌苔薄白。

西医诊断: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中医诊断:蛇丹痛
治疗:养阴益气,活血搜毒,通络止痛
1.内服
带后丹每日三次每次6粒
2.外用 石燕祛痛喷剂痛时用
医嘱:禁忌酒类、海产品。

二诊:六月10日来电,言经用药20余天,疼痛有减轻,要求继续用药。

三诊:经二个疗程的治疗后,基本不痛,仅不定时的疼痛且一痛即过,或轻微疼痛。继续服药一个疗程以巩固疗效。
2008年9月随访病愈。

按语:患者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虽一年之久,但体质尚好,80高龄的人,生活活动自如,食欲以及精神均很好,而体质的强与弱是导致疾病发展变化的决定因素。如清·医家章虚谷说:“病之阴阳,因人而变”;“邪气因人而化”。说明了疾病发展变化的差异与个体体质关系。前后病案正说了体质强而疾病易于治愈,体质弱治疗非常不易,本例患者年高80,又久患蛇丹痛,但体质尚好故用药三个疗程而全愈。

病例四:(少年体弱多病案)
曾某某, 女, 23岁, 病程:10年

初诊日期:2006年5月22日
地址:广州市白云区石井镇
主诉:左侧头面部疼痛10年。

病史:患者于10年前左侧眼眉部及太阳穴处出现大小不等的粟粒水疱,并疼痛。经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带状疱疹”,用抗病毒类药物治疗,约10天左右疱疹结痂脱落,仍感左侧头面部疼痛不止,10年期间经多方治疗疼痛不能缓解,随来我院就诊。来诊时左侧头面部阵发性闪电样抽动疼痛、针刺痛。每天发作数十次,每次疼痛发作约几秒钟,疼痛发作时左侧眼部太阳穴处有液体渗出。现患者皮肤发红具有针刺痛、闪电痛、抽动痛、阵发痛,脉弦紧,苔薄白,诊断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中医诊断:蛇丹痛
西医诊断: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治疗:养阴益气,活血搜毒,通络止痛

1.内服,带后丹每日3次,每次6粒。
2.外用 石燕祛痛喷剂痛时用

二诊:7月12日,各种疼痛均较前减轻,痛时患处渗出物明显减少,伴失眠,继服带后丹,外用石燕粉,加服失眠处方。

三诊:8月11日,疼痛次数明显减轻,每天仅发作2-4次,抽动疼痛已消,继服药一个疗程。

四诊:9月10日,疼痛明显减轻,痛时患处已不分泌渗出物,继续巩固一个疗程。
2006年10月24日回访已痊愈,随后回访未再复发。

按语:
带状疱疹常见于中老年,青少年少见。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几率更低。患者少年多病体弱,正气不足,气血亏虚,御外不固,易感毒邪而病。蛇丹痛的两大致病因素:一则外感湿热毒邪,毒邪侵犯人体,导致体内脏腑功能失调,络脉瘀阻而致气血不通,不通则痛。一则正气虚弱,若阳气虚,卫外机能就不固,外来毒邪就乘机可入。若阴失濡润,则津、血、阴精不足,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五官九窍失去阴血的滋润、濡养,筋脉失养,脉络拘急,则疼痛生。此不荣则痛也。如清代·吴澄在他的《不居集·诸痛》说:虚劳之人,精不化气,气不化精,先天之真元不足,则周身之道路不通,阻碍气血,不能营养经络而为痛也。”此例为临床少见病例,13岁患急性带状疱疹,因体虚而留后遗神经痛长达10年之久,临床罕见。临床治疗以扶正祛邪为治疗原则,即祛邪以通,扶正以荣。当尊叶天士所说:“久病当以缓攻,不可致重损的原则”。宜用养阴益气,活血搜毒,通络止痛之法,做到通荣相济,药达病所,病祛体复。

病例五:(壮年体弱多病案)
刘某某, 男性, 43岁, 病程:二月佘

初诊日期:2007年4月3日
地址: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
主诉:左面部 (耳、口角、额头)
患带状疱疹后,疼痛,面瘫,头晕,2月余。

病史:二月前右侧面部及右耳患带状疱疹,疼痛难忍,绁之面瘫,经治疗20余天疱疹才逐渐结痂,但疼痛有增无减,尤以晚上疼痛更重,无法入眠。患者虽然年轻,但体弱多病,患有糖尿病、慢性胃炎、失眠等慢性疾病。来本院就诊时。症见,表情痛苦,口眼歪斜,患处有暗红色疤痕,脉弦,舌暗红,苔薄白。

中医诊断:蛇丹痛
西医诊断: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治疗:养阴益气,活血搜毒,通络止痛
1.内服
带后丹每日三次每次6粒
2.外用 石燕祛痛喷剂痛时用
医嘱:禁忌酒类、海产品。

加用汤剂:患者长期失眠,不利治疗,当加服失眠验方汤剂
处方:

皮12克,半 夏10克, 茯 苓15克,竹 茹12克,
枳 实10克, 酸枣仁30克, 柏子仁15克,夜交藤30克,

枳椇子30克,珍珠母30克, 合欢皮30克,甘草6克。
水煎服, 每日一付, 服药20。

说明:此药服法与众不同,头煎药需要在午休后服用,二煎药放在临睡前先温水洗脚后服用,用后清心寡欲安心睡眠。

二诊;4月28日,患者精神好转,睡眠大有改善,食欲增加,疼痛减轻,口眼歪斜稍有好转。脉弦,舌红,苔白。

治疗:继服带后丹,外用祛痛喷剂。加用面瘫经验汤剂:

处方:
羚羊角粉2克(冲服),勾丁12克,菊花12克,荆芥12克,薄荷6克,防风12克,黄芩15克,僵蚕15克,白芷12克,川
芎6克,琥珀5克(冲服),蜈蚣2条,甘草6克
水煎服 每日一付, 连服20天

三诊:5月29日,病人很高兴,自述睡眠已恢复正常,疼痛、麻木明显减轻。面瘫已愈。脉弦,舌红,苔白。继服一个疗程。

于07年8月回访,已彻底痊愈,并表示感谢。于08年8月再次回访,至今未复发。

按语:患者来诊时口眼歪斜,表情痛苦,精神抑郁。自言惧怕疼痛不敢自眠,睡眠时其妻坐其旁方能入眠(平时患长期失眠症)。其疼痛是以针刺痛为主,有紧痛和麻木感等。原患有糖尿病、慢性胃炎、失眠等慢性疾病。患者心理损伤严重,需要安慰,告之本病是能治愈的,需要一些时间,必须树立信心,医患同心一定能战胜病痛。经用药二疗程,基本不再疼痛,睡眠有4-5小时,又用药二个疗程病痊愈。总上可见,本例患者虽在壮年,但平时多病体弱,在治疗的同时还需顾及原病,在配合汤剂的情况下用了四个疗程而愈。而病例一,系百岁老人而体质较好,仅用药十儿天而愈,这两个病例正说明了疾病与体质正气的辩证关系。

病例六:(肿瘤术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案)
张虎润, 男, 74岁, 病程:6个月,

初诊日期:2005年6月2日
地址:陕西省乾县师学校
主诉:术后右腰部患疱疹后疼痛6个月

病史:因患淋巴癌在2004年12月份做淋巴癌摘除手术,术后感觉右腰至后背疼痛,两天后痛区出成群的粟粒如绿豆大小的红色丘疹辟和水疱,疱壁紧张,内容澄清透明。住院医师给以常规处理,出院时仍疼痛不休,到处求医治疗,终是不能止痛,后经病友介绍而来我院医治。

中医诊断:蛇丹痛
西医诊断: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治疗:养阴益气,活血搜毒,通络止痛

1.内服,带后丹每日3次,每次6粒。
2.外用,痛时用石燕祛痛喷剂外喷

按语:此例为淋巴癌摘除术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案,经治疗6个月无效而来本科治疗。肿瘤疾病多免疫力缺陷,正气虚弱,术后更伤及气血,防卫功能低,正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被激活的很好条件,此种情况下不能以痛治痛,当以扶正祛邪,益阴益气,使气血得荣,并以活血通络使气通畅则痛可祛除。

『伍』 老丝瓜筋烧水喝有什么作用

老丝瓜筋烧水具有通经活络、清热化痰功效。

丝瓜络全体由维管束纵横交错而成,多为长圆形,两端稍细。丝瓜络性平味甘,具有通络活血的功效,老寒腿,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等患者取10克丝瓜络,加水煎煮后内服加外用,能够很好的缓解疼痛症状。

(5)丝瓜络疱疹扩展阅读:

老丝瓜筋的生活应用

1、有些柴油机使用的油浴式空气滤清器是用波浪式细铁丝做滤芯的,由于受高频率、高速度脉动气流的冲击,铁丝相互摩擦而逐渐磨断成铁屑,掉落到油盘内,滤芯变薄、变松散,滤清效果下降。

可将新鲜干丝瓜络去皮、去籽,剪成条块,填充于滤芯盘内,它既有弹性,又有网状缝隙,能起到与铁丝同样的滤清效果。

2、丝瓜络有很强的吸水能力,是做鞋垫的好材料。经过专业的设计与加工丝瓜络在洗浴、足部保健、装饰、玩具、坐垫等领域都有应用。

3、成熟丝瓜络可以用来做厨房清洁用抹布,环保低碳。

丝瓜的食用禁忌

1、不能多吃。体虚内寒、腹泻者不宜多食。丝瓜性寒,具有滑肠制泻的租用,脾胃虚寒的人要慎吃。丝瓜也不适合大量食用,食用过多损伤阳气。一天建议吃1到2根足以。

2、相克食物。丝瓜不能和白萝卜一起吃,会伤元气,导致男性导致阳痿、早泄,甚至引发糖尿病。还有,丝瓜和菠菜、芦荟搭配可能会导致腹泻。

『陆』 丝瓜瓤煮水有什么好处

中医理论认为,丝瓜瓤味甘性平,入肺、胃、肝经,为医用、食疗佳品,具有通经活络、清热化痰功效,《本草再新》记载:“通经络,和血脉,化痰顺气”,可用于:

1、风湿痹证。本品善袪风通络,唯药力平和,多入复方中应用。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肢体麻痹,常与秦艽、防风、当归、鸡血藤等配伍。

2、胸胁胀痛。本品能入肝活血通络,常用于气血瘀滞之胸胁胀痛,多配柴胡、香附、瓜蒌皮、郁金等。

3、乳汁不通,乳痈。本品体轻通利,善通乳络,治产后乳少或乳汁不通者,常与王不留行、路路通、穿山甲、猪蹄等同用;治乳痈肿痛,每与蒲公英、浙贝母、瓜蒌、青皮等配伍。

(6)丝瓜络疱疹扩展阅读:

丝瓜瓤是葫芦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丝瓜的成熟果实中的维管束或者说丝瓜的枯老果实。丝瓜是我国夏秋季节常用蔬菜,全国大多数的省区有产。

丝瓜络含木聚糖、甘露聚糖、半乳聚糖等,水煎剂有明显的镇痛、镇静和抗炎作用,临床研究表明丝瓜络内服与外用治疗急性乳腺炎、眼部带状疱疹、甲状腺腺瘤等有一定疗效。

『柒』 带状疱疹疼痛怎么解决

建议:你好,可以使用中医治疗,皮疹消退后,皮肤刺痛、烧灼样疼痛者并不少见,尤其多见于老年患者。医学上把它称作“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西医认为是病毒侵犯脊髓神经根,导致神经炎、神经节炎使神经纤维粘连所致。中医多责之于病后气滞血瘀、气血两虚。 常用的治法及经验方有: (1)益气化瘀法:黄芪15克,丹参15克,党参12克,白术10克,白芍10克,川楝子10克,元胡10克,制乳香10克,没药10克,当归12克,丝瓜络10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2)通络镇痛法:生蒲黄8克,五灵脂12克,元胡12克,川楝子12克,地龙12克,丝瓜络15克,白芍45克,甘草6克。入夜尤甚者加桃仁、红花各12克;刺痛难忍者加乳香、没药各12克;兼胀痛者加郁金、姜黄各12克;明显瘀血者加丹参30克,川芎12克;疼痛影响睡眠加琥珀末3克(分冲)、酸枣仁15克。日1剂水煎服。 (3)行气化瘀法:柴胡12克,赤芍12克,当归15克,丹参15克,元胡15克,红花10克,白术10克,制乳香6克,没药6克,川楝子10克,枳壳8克,炙甘草5克。头痛加川芎10克;腰以下加牛膝10克;气虚加黄芪30克;失眠加柏子仁、远志各10克。日1剂水煎服。此外,用强的松龙配利多卡因穴位封闭,亦有显著的镇痛效果。

『捌』 丝瓜瓤的结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丝瓜瓤
定义
内部丝状物部分即为丝瓜瓤
超市的丝瓜瓤
超市卖的多数为漂白过,不实用

作用1
清洁餐饮具
作用2
清洁面部
作用3
药用价值
目录
展开

1 基本信息
1.1 定义
丝瓜成熟后,晒干去掉外层表皮,内部丝状物部分即为丝瓜瓤。
1.2 超市的丝瓜瓤
超市卖的多数为漂白过的。好看但不实用。
2 丝瓜瓤作用
2.1 清洁餐饮具
丝瓜瓤在农家通常用作炊具清浩,如洗碗刷锅等作用。特点为不粘油,清洁干净。
2.2 清洁面部
丝瓜瓤经过开水烫过后,可用于洗脸,去油控油,清洁彻底,面部长有青春豆的可用丝瓜瓤进行清洗,新鲜的效果更佳。也可用作身体清洁。
3 药用价值
3.1 概述
丝瓜瓤,又名丝瓜网、丝瓜壳、瓜络、絮瓜瓤、天罗线、丝瓜筋、丝瓜络、千层楼,为葫芦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丝瓜的成熟果实中的维管束或者说丝瓜的枯老果实。丝瓜是我国夏秋季节常用蔬菜,全国大多数的省区有产,为栽培品,以江苏,浙江所产者质量为好。丝瓜络含木聚糖、甘露聚糖、半乳聚糖等,水煎剂有明显的镇痛、镇静和抗炎作用,临床研究表明丝瓜络内服与外用治疗急性乳腺炎、眼部带状疱疹、甲状腺腺瘤等有一定疗效
3.2 中医理论
中医理论认为,该品味甘性平,入肺、胃、肝经,为医用、食疗佳品,具有通经活络、清热化痰功效,《本草再新》记载:“通经络,和血脉,化痰顺气”,可用于:①风湿痹证。本品善袪风通络,唯药力平和,多入复方中应用。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肢体麻痹,常与秦艽、防风、当归、鸡血藤等配伍。②胸胁胀痛。本品能入肝活血通络,常用于气血瘀滞之胸胁胀痛,多配柴胡、香附、瓜蒌皮、郁金等。③乳汁不通,乳痈。本品体轻通利,善通乳络,治产后乳少或乳汁不通者,常与王不留行、路路通、穿山甲、猪蹄等同用;治乳痈肿痛,每与蒲公英、浙贝母、瓜蒌、青皮等配伍。此外,本品又能治跌打损伤、胸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