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阴虚内热湿疹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阴虚内热湿疹

发布时间: 2022-06-09 07:29:21

㈠ 宝宝反复起皮炎湿疹中医说是阴虚内热

病情分析: 孩子湿疹主要是由于过敏引起的,这与孩子的体质也有一定关系. 指导意见: 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可搽炉甘石洗剂或振荡洗剂.也可短期应用地塞米松霜或肤轻松软膏外搽.内服药有苯海拉明,非那更,塞庚啶等.中药治疗湿疹也有一定的效果,可选择紫草煎汤外洗.

㈡ 生活中,清虚热与燥热应该如何区分

生活中什么都可以不好,心情不能不好;什么都可以缺乏,自信不能缺乏;什么都可以不要,快乐不能不要;什么都可以忘掉,健身不能忘掉。缺什么也别缺健康,健康不是一切,但是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关注我,每天一个健康小妙招!

贫血可引起口干,这与中医虚热引起的口干相似。贫血本身就属于中医气虚血虚的范畴。

口腔疾病和念珠菌感染也会导致口干。

服用一些药物,如阿托品,会导致严重的口干,一些高血压药物和抗过敏药物也会导致口干。如果身体出现明显不适,要及时查明病因进行治疗。

㈢ 手出汗严重是什么原因

生活中很多的人都会出现手心出汗的症状。手心出汗也称手汗症,是相当常见的一种原因不明的功能性局部异常多汗。因为人种的特异性,身体素质、内分泌等的不同,那么,手心出汗的原因是什么呢?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的知识吧。

手心出汗的原因

精神因素

1、很多情况下因为某些原因引起的精神紧张、焦虑、恐惧、担心等情绪变化,引起交感神经过度紧张,可出现手心和出汗的现象,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手心捏了一把汗”的情况。通常这种情况下手心出汗微微,多为正常的生理表现。

交感神经过度兴奋

2、由于人体汗液是有交感神经所控制的,部分人群的交感神经过度亢奋,无论是严寒酷暑,手掌都还会有汗滴出现,严重时甚至手指可出现湿疹皮肤炎的症状。

小麦山药汤

材料:浮小麦15克,山药15克,白糖少许。

做法:二药同煎取汁150毫升,加糖调味,每服50毫升,早晚各服1次。

功效:补气敛汗。

结语: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对手心出汗的相关知识是否有了更多的了解了呢?手心出汗是因为精神因素、阴虚内热、阳明燥热内结、脾胃湿热内盛等原因导致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小心这些因素哦。

㈣ 腿上起红疙瘩很痒怎么办

也有可能是由于皮 脂被角质所覆盖,看起来像是一小个白芝麻、脂肪粒——是一种版长在皮肤上的白权色小疙瘩、粉刺,生成了 一个白色小囊肿,从而堆积与皮肤内形 成的白色颗粒。
其表现形式为皮肤斑斑点点,小疙瘩能够挤出白色物质,约针头般大小,皮肤上...

㈤ 阴虚内热的表现女能吃绿豆大米粥吗

可以服用,饮食是正常的,没有禁忌。心态要保持好,望采纳

㈥ 阴虚内热湿热区别在哪

我们所说的阴虚内热又称阴虚发热。指由于体内阴液亏虚,水不制火所致的发热证。症见两颧红赤,形体消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夜热早凉,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养阴清热,或滋阴降火。用青蒿鳖甲汤、百合固金汤等。 阴虚内热型的十个症状: 1、手心热、足心热、不欲近衣被。
2、心中烦热、思冷饮、冷食。
3、口干、口苦、咽干、恶心。
4、睡眠不宁、盗汗、躁汗、遗精。
5、发热。(高热、低热或体温不高皮肤有热感)
6、出血。(鼻衄、齿衄、皮下有出血点等均系由阴虚内热所致者)
7、头晕、心悸、周身无力、面色苍白。
8、大便干、小便黄或黄赤有热感。
9、脉细数、大数、弦数。
10、舌苔黄或黄腻、干燥少津或焦黄兼少津。 湿热及症状 一年中,除春夏秋冬四季外,中医还有“长夏”一说,即夏末初秋、眼下高温酷暑季节这段时间。 高温酷热后,接连阴雨绵绵,人体极易感受外来湿邪的侵袭,出现浑身无力、舌苔浊腻、脾胃不合、食欲下降、心烦焦躁、头身困重、口渴恶心等,中医称此为“夏日伤寒”或湿热病。 所谓湿,即通常所说的水湿,它有外湿和内湿的区分。外湿是由于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湿,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而引起;内湿是一种病理产物,常与消化功能有关。 所谓热,则是一种热象。而湿热中的热是与湿同时存在的,或因夏秋季节天热湿重,湿与热合并入侵人体,或因湿久留不除而化热。 温病的一种,表面发热、头痛、尿黄而短、身重而痛、苔黄腻。易引发黄疸、膀胱炎、痢疾等病症。湿热是湿邪化热内蕴会烦热,口苦,胸痞,黄疸,小便短赤,湿疹,要清热燥湿,利水,利胆,可多吃细米,白萝卜,马蹄,白菜这些清热利水的食物。 湿热的一般表现为:肢体沉重,发热多在午后明显,并不因出汗而减轻;舌苔黄腻,脉数。具体表现因湿热所在不同的部位而有差别:在皮肉则为湿疹或疗疱;在关节筋脉则局部肿痛。但通常所说的湿热多指湿热深入脏腑,特别是脾胃的湿热,可见脘闷腹满,恶心厌食,便搐稀,尿短赤,脉濡数;其他如肝胆湿热表现为肝区胀痛,口苫食欲差,或身目发黄,或发热伯冷交替,脉弦数;膀胱湿热见尿频、尿急,涩少而痛:色黄浊;大肠湿热见腹痛腹泻,甚至里急后重,泻下脓血便,肛门灼热、口渴。 湿热的治疗,一般要分湿重还是热重。湿重的化湿为主,可选用六一散,或三仁汤、平胃散;热重以清热为主,可选用连朴饮、茵陈蒿汤,甚至葛根芩连汤。在这一原则下,再根据某些特殊表现选择相应的药,如湿疹、疔疱,加野菊花、地丁草、苦参、白藓皮;关节肿痛加桂枝、忍冬藤、桑枝等;腹泻甚至痢疾加白头翁、地榆、车前子等、白带黄臭可加龙胆草、苦参等;血尿可加小蓟草、茅根、石苇、扁蓄等等。 此外,因热往往依附湿而存在,所以,应注意起居环境的改善和饮食调理,不宜暴饮暴食、酗酒,少吃肥腻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避免水湿内停或湿从外入,这是预防湿热的关键。

㈦ 关于阴虚湿热的中药方子,请帮看一下

白鲜皮 性能 苦,寒。归脾、胃经。功效 清热燥湿,祛风止痒。【应用 湿热疮毒,湿疹疥癣。黄疸,热痹。】使用注意 虚寒证忌服。用量6~~10克
蝉蜕 性能甘,寒。归肺、肝经。功效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止痉。【应用 麻疹不透,风疹瘙痒】注意 孕妇慎用。用量3~~10克
地肤子 性味 苦,寒。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用于小便涩痛、阴痒带下、风疹、湿疹、皮肤瘙痒。用量9-l5g。
地骨皮 性能甘,淡,寒。归肺、肾经。功效 凉血退蒸,清泄肺热。【应用 阴虚发热。肺热咳嗽。血热出血。】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不宜用 用量6~~15克
黄柏 性能 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功效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清退虚热。【应用 下焦湿热诸证。疮痈肿毒,湿疹瘙痒。阴虚发热,盗汗遗精。】
注意大苦寒品 虚寒者忌用。用量5~~10克.
蒺藜 性能 苦、辛、平。归肝经。功效 平肝疏肝,祛风明目。【祛风是去内风,土{脾}不荣木{肝},肝风内动,】【应用 肝阳上亢,头晕目眩。肝郁气结,胸胁胀痛及乳闭不通等症。 风疹瘙痒及白癜风等症。风热上攻目赤翳障等症。用量6~~15克
千里光 性味 苦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明目,止痒。用于风热感冒、目赤肿痛、泄泻痢疾、皮肤湿疹疮疖。千里光含有不饱和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会对肝脏造成严重损害,并且是强致癌物质。也有肾毒性。
秦艽 性能 苦,辛,微寒。归胃、肝、胆经。功效 去风湿,舒胫络,退虚热,清湿热。【应用 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蒸潮热。湿热黄疸。】注意久痛虚嬴,溲多,便滑者忌用。用量 5~~15克 大剂量可用30克.
石膏 性能 辛、甘、大寒。归肺、胃经。功效 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湿敛疮。【应用 壮热烦渴。肺热咳嗽。胃火头痛,压痛,口疮。】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及盈虚内热者忌用。用量15~~60克.
水牛角 性能 咸,寒。归心、肝、胃经。功效 清热 凉血 解毒。【应用热入营血,高热神昏。血热妄行,斑疹吐衄。注意脾胃虚寒不宜用。用量6~~15克.
蜈蚣 性能 辛、温。有毒。归肝经.功效 息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应用疮疡肿毒,瘰疬溃烂等症。风湿顽痹。注意有毒用量不宜过大,孕妇忌用。用量1~~3克.
鳖甲 性能 咸、寒。归肝、肾经。功效 滋阴潜阳,软坚散结。【应用 阴虚发热,阴虚风动。症瘕积聚,疟母。注意孕妇忌服。用量15~~30克.
甘草 调和药{使药} 有补中益气,祛痰止咳,清热解毒之效。【应用 痈疽疮毒,咽喉肿痛及药物、食物中毒。】用量3~~10克
薏苡仁 性能 甘、淡、微寒。归脾、胃、肺经。功效 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应用 水肿。湿痹,筋脉拘挛。肺痈,肠痈。】用量10~~30克.
苍术 性能 辛、苦、温。归脾、胃经。功效 健脾燥湿,祛风胜湿,解表明目。【应用 湿阻中焦证。风湿痹痛。风寒挟湿表证。夜盲症。】注意本品苦温燥烈,阴虚内热及气虚汗多忌用。用量5~~10克
中医讲究是辨证论治,对症下药。对于你的病证,应标本兼治双管齐下才能有效果。阴虚湿热,中医理论虚则补之,就应以补阴为主,肾阴乃全身之阴,而上述药方中而只有1位中药补肾阴,大多数是清热泻火、清热燥湿、清热解毒、清虚热之类药物。还有2~~3位利水渗湿药物.药方讲究君臣佐使,你给出的方子君药以清热药为主,只起到治标的目的。而治疗本的药物滋阴补阴药物太少,不能达到治本的目的,所以才没什么效果.
建议你抓两副补阴和清热同下药方,我这有一副滋阴清热代表方:青蒿鳖甲汤 青蒿6克 鳖甲15克 细生地12克 知母6克 丹皮9克 上药以水五杯,煮取两杯,日再服。

㈧ 四岁阴虚内热盗冷汗湿疹能用槐杞黄吗

最好不要,太小

㈨ 治疗阴虚内热湿疹性皮肤炎的中药能在经期服用么

问题分析:
一般可以,1.注意卫生、防止感染:应注意外生殖器的清洁、经期不宜盆浴,可以淋浴,防止上行感染。所使用的卫生巾要柔软、清洁、勤换。 2.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如游泳、冷水浴、下水田等,月经期间如果受到突然和过强的冷刺激,可引起经血过少或痛经。 3.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精神刺激和情绪波动。

意见建议:
请4.避免过劳,不宜吃生冷、酸辣、酒类等刺激性食物,多饮开水,保持大便通畅,减少盆腔充血,注意适当休息和保持充足的睡眠 。根据患者想要得到的帮助,提供合理化指导意见,答非所问、敷衍、无意义回复,将会被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