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手足口病的症状
手足口病发病前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多数患儿突然起病,发热在38℃左右,有些患儿可伴有咳嗽、流鼻涕等感冒症状。急性起病,发热,手掌或脚掌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膝盖、臀部和肛周等处也可出现皮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疼痛明显。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发热1-2天后开始出现皮疹,通常出现在手掌和足底,也可以出现在臀部。有的患儿不发热,只表现为手、足、臀部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病情较轻。大多数患儿在一周以内体温下降、皮疹消退,病情恢复。大多数病例症状轻微,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等特征,多数患者可以自愈。数病例可发生脑膜炎、脑炎、心肌炎和肺炎等重症。极少数儿童患手足口病后会伴有较为严重的合并症,可引起死亡。少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大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
重症病例临床症状:个别病例可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如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脏衰竭、肺水肿、肺出血等。患儿大多持续高热,出现精神差、烦躁、肢体无力及抽搐等神经系统表现,病情发展迅速,重症病例多在发病后3-7天内出现中枢神经、呼吸、循环系统严重并发症,并可引起死亡。
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
(一)临床诊断病例
急性起病,发热,手掌或脚掌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臀部或膝盖也可出现皮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的疱疹,疼痛明显。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重症病例:1.有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的患者,同时伴有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2.手足口病流行地区的婴幼儿虽无手足口病典型表现,但有发热伴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
(二)实验室诊断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即为实验室诊断病例
1.病毒分离
自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粪便或肛拭子、脑脊液或疱疹液以及脑、肺、脾、淋巴结等组织标本中分离到肠道病毒。
2.血清学检验
病人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或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IgG抗体有4倍以上的升高。
3.核酸检验
自病人血清、脑脊液、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粪便或肛拭子、脑脊液或疱疹液以及脑、肺、脾、淋巴结等组织标本中检测到病原核酸
⑵ 家长要早发现早治疗,手足口病的6大症状是什么
家长要早发现早治疗,手足口病的6大症状是什么?
手足口病是孩子环节多发的传染疾病,主要是肠道病毒感柒造成的手足口的肠道病毒症状,这给患儿导致了巨大损害。与此同时也是有极少数的患儿因而进步成心脏病.心肌炎等病症。因此对该病症大家肯定不可以心存侥幸,在少年儿童发生该病症的那时候要立即医治。
5.呼吸困难
比较明显的手足口病患儿很有可能会发生呼吸不畅的症状,尤其是发生急性肺水肿的患儿,比较严重的过程中会直接影响到吸气作用。
6.四肢无力冰凉
四肢无力冰凉是危重症的手足口病患儿的症状主要表现,病症无法得到操纵便会发现异常流汗.四肢冰冷的状况,一部分的患儿还将会发生血压升高的状况。
⑶ 手足口病典型症状
手足口病(EV71)临床表现
多为5岁以下婴幼儿,手、足、口及皮肤、黏膜出现典型斑丘疹及疱疹样损害,并伴有卡他性症状。
1)典型病例:潜伏期一般2~7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然起病。约半数病人于发病前1~2天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多数在38�6�1C左右,持续2~3天,少数病人3~4天以上。有中枢神经系统合并症几乎都有发热,且持续时间长。部分患者初期有轻度上感症状,如咳嗽、流涕、恶心、呕吐等。由于口腔黏膜溃疡疼痛,患儿有流涎拒食。口腔黏膜疹出现比较早,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斑丘疹或疱疹。斑丘疹在5 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内有混浊液体,长径与皮纹走向一致,如黄豆大小不等。手足远端部位的斑丘疹和疱疹一般无疼痛和痒感,愈后不留痕迹。在同一患者手、足、口病损不一定全部出现。
2)不典型、散发型病例:出疹只表现在患者身体某一个部位上,斑丘疹或疱疹稀疏且不典型,往往很难与出疹发热性疾病鉴别,须进行病原学和血清检查。
3)合并症:有的可合并心肌炎、脑膜炎、驰张性麻痹、肺水肿等,但以无菌性脑炎、心肌炎等最为 常见。
发病季节:全年都可发生,以4~9月多见。
那些人容易感染:5岁以下儿童多见,尤其是婴幼儿。它是一种儿童传染病,传染性强。一般通过患儿接触的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传播;患儿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被病毒污染的水源、食物等亦可造成传播。
怎样预防:1)饭前便后要用洁净水洗手,预防病从口入;
2)室内应经常通风,做好家庭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小孩的衣物等要经常日光晾晒:
3)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还应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防止过度疲劳;
4)托幼机构、小学等儿童聚集单位应每日晨检,发现疑似病人时应敦促家长带小孩就诊。
⑷ 手足口病的症状是什么/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偶可受临床特征累。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状.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数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犯5岁以下的宝宝。手足口病常常表现为:
患儿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
疹子“四不像”: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
口腔内的疱疹破溃后即出现溃疡,常常流口水,不能吃东西。
临床上不痒、不痛、不结痂、不结疤。
患儿尿黄。
重疹患儿可伴发热、流涕、咳嗽等症状。
手足口病一般一周内可康复,但如果此前疱疹破溃,极容易传染。手足口病具有流行强度大、传染性很强、传播途径复杂特点。病毒可以通过唾液飞沫或带有病毒之苍蝇叮爬过的食物,经鼻腔、口腔传染给健康儿童,也可因直接接触而传染。
⑸ 手足口病症状及治疗
认识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HFMD)是婴儿和儿童的一种常见疾病。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不适并常伴咽痛。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开始为红色小疱疹,然后常变为溃疡。口腔疱疹常见于舌、牙龈和口腔颊粘膜。1-2天后可见皮肤斑丘疹,有些为疱疹,皮疹不痒,常见于手掌和足底,也可见于臀部。
手足口病的症状
1、急性起病,发热;
2、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
3、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偶可受累;
4、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
5、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
手足口病严重吗?
通常不严重。几乎所有病人不需治疗便可康复。手足口病通常在7-10天内痊愈。并发症不常见。极少病人可并发无菌性或病毒性脑膜炎,其症状是发热、头痛、颈直或背痛,这需要住院治疗一段时间。
哪类人群容易感染手足口病?
人群对手足口病病毒普遍易感,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防病实践中发现,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及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治疗原则主要是对症处理,可服用维生素B、C及抗病毒药物,有合并症病人可肌注丙种球蛋白。孩子患病期间,家长应加强护理,帮助孩子做好口腔卫生,进食前后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食物应以流质及半流质等无刺激性食品为宜。因手足口病可合并心肌炎、脑炎、脑膜炎、弛缓性麻痹等病症,患儿应及时就诊、复查。
专家提醒,肠道病毒传染力强,但简单的卫生保健即可有效预防感染。家长和老师应教育孩子饭前便后要洗手,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为其合理补充营养并保证充足的休息,保持室内通风换气。
⑹ 手足口病的疱疹是痒还是痛
痒多 ,有痛 ,症状很明显。一般伴有发烧。不过别担心,这个病因为西方国家的畜类曾经大批量销毁过,被传的很邪乎,实际每你想的那么严重。不要有压力,正常治疗就好。
⑺ 手足口病手脚上的疱疹是不是很痛
你好。手足口病发热1~2天后开始出现皮疹,通常在手足、臀部出现,或出现口腔粘膜疱疹。大多数患儿在一周以内体温下降、皮疹消退,病情恢复。你的孩子症状不像手足口病,身上的红点应该是病毒疹。
⑻ 手足口病出现的疱疹痒吗
手足口病出现的疱疹是不会痒的,这种疾病的疱疹一般不会引起疼痛,也不会产生痒的感觉,因为是由于感染病毒引起的。但是在护理治疗的时候还是要注意不要让宝宝把疱疹抓破了,特别是指甲很长,或者手部不干净的情况下,很容易会造成皮肤的感染。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宝宝的卫生,勤洗手,而且经常使用的碗和水壶以及玩具等东西都要定期的进行消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