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的脚上长了泡泡怎么办
脚上长水泡的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脚癣,脚癣是一个常见病,是一个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这个时候治疗主要是我们抗真菌,它是真菌引起的,抗真菌,外用一些抗真菌的药膏。注意不要故意弄破水泡,平时要穿透气的鞋子。
❷ 脚上长水泡痒是怎么回事啊
脚上长水泡导致脚上长水疱很痒的原因有很多,临床上常见原因有蚊虫叮咬、足癣、接触性皮炎、湿疹、疱疹等。如果出现脚上长水疱很多且瘙痒的情况,及时去医院皮肤科就诊,选择相应的治疗方式。
1、蚊虫叮咬:通常发生在炎热的夏季,由于皮肤暴露在空气中,容易被蚊虫叮咬。蚊虫的唾液中含有大量蛋白质等过敏原及毒素,导致叮咬部位出现过敏反应,可出现皮肤起水疱和瘙痒的症状,可使用花露水、皮炎平、炉甘石等进行止痒治疗;
2、足癣:主要是脚上的皮肤受到真菌感染所造成的皮肤病变,常见的致病真菌有红色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等,并且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出现脚上长水疱,可能是水疱型足癣,好发部位主要是脚趾缝之间、脚掌心、足部的侧缘等。初期会表现为针尖大小深在的皮疹、水疱且瘙痒症状比较明显,可使用硝酸咪康唑、阿莫罗芬、特比萘芬、伊曲康唑等抗真菌药物治疗;
3、接触性皮炎:主要是接触到某些过敏外界物质后,在皮肤接触部位发生的急慢性炎性反应,出现脚上长水疱,有可能是接触到新鞋子、新袜子引起的变态反应,造成局部过敏引起局部水疱、瘙痒等症状,还有可能会出现皮肤的红斑,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含有糖皮质激素的软膏来治疗,如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哈西奈德溶液等;
4、湿疹: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真皮浅层和表皮的炎症反应,急性期表现为丘疱疹,并且伴随明显的渗出倾向。急性湿疹好发于面部、耳部、手足部,有可能会出现对称性的分布,皮损的形态也是多样性,有的出现皮肤的红斑、米粒大小的丘疹,有的会出现小水疱,有可能会融合成片,伴随不同程度的瘙痒,可使用硼酸溶液、卤米松乳膏、吡美莫司乳膏等药物治疗;
5、疱疹:主要是病毒感染造成的皮肤疾病,早期表现为皮肤水疱伴随瘙痒的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水疱会破溃,形成溃疡,也有可能会出现疼痛的症状。常用药物有阿昔洛韦、泛昔洛韦等,也可选择吲哚美辛、卡马西平等止痛药物。
❸ 脚上长水泡怎么办
本质原因:出水泡复是因为脚制上局部的组织经过长期的强烈摩擦而引起的组织细胞破裂继而产生的“水”泡。
具体原因:鞋子太硬、袜子太粗糙(起不到缓冲脚部摩擦的作用),运动量太大,所以会起水泡。
解决办法:穿比较舒适,软底的鞋子、柔韧的袜子,适量的运动量。
补救办法:1.先洗干净水泡。
2.涂上酒精消毒。
3.用消毒的针或剪刀弄个小口子放出组织液(水),再用酒精涂抹伤口。
4.最后用创口贴或芦荟胶涂抹整个水泡。
5.不要换贴,不然会引起细菌进入而感染。
❹ 宝宝脚上起小水泡怎么回事
宝宝手上脚上有透明小水泡有以下几种可能:
1、疱疹。
(1)水痘
主要发生在婴幼儿,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冬春两季多发,其传染力强,接触或飞沫均可传染。
大多见于1~10岁的儿童,潜伏期2~3周。起病较急,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迅即变为米粒至豌豆大的圆型紧张水疱,周围明显红晕,有水疱的中央呈脐窝状。经2~3天水疱干涸结痂,痂脱而愈,不留瘢痕。皮损呈向心性分布,先自前颜部始,后见于躯干、四肢。数目多少不定以躯干为多,次于颜面、头部,四肢较少,掌跖更少。黏膜亦常受侵,见于口腔、咽部、眼结膜、外阴、肛门等处。皮损常分批发生,因而丘疹、水疱和结痂往往同时存在,病程经过2~3周。若患儿抵抗力低下时,皮损可进行性全身性播散,形成播散性水痘。
治疗建议:
患儿应早期隔离,直到全部皮疹结痂为止。与水痘接触过的儿童,应隔离观察3周。该病无特效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至预防皮肤继发感染,保持清洁避免瘙痒。加强护理,防止继发感染。积极隔离患者,防止传染。
早期隔离至皮疹完全结痂干燥为止。局部治疗以止痒和防止感染为主,可外搽炉甘石洗剂,疱疹破溃或继发感染者可外用1%甲紫或抗菌素软膏。继发感染全身症状严重时,可用抗生素。忌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以防止水痘泛发和加重。
对免疫能力低下的播散性水痘患者、新生儿水痘或水痘性肺炎、脑炎等严重病例,应及早采抗病毒药物治疗,更昔洛韦是目前治疗水痘—带状疱疹的首选抗病毒药物,但须在发病后24小时内应用效果更佳。或加用a-干扰素,以抑制病毒复制,防止病毒扩散,促进皮损愈合,加速病情恢复,降低病死率。
(2)汗疱疹
一般发生后数周就会自然痊愈,只有少数患者会有一年四季反覆发作,甚至留下慢性湿疹或是细菌、霉菌感染的并发症。
2、手足口病
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
本病如无并发症,愈后一般良好,多在一周内痊愈。主要为对症治疗。
(1)首先隔离患儿,接触者应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2)对症治疗,做好口腔护理。口腔内疱疹及溃疡严重者,用康复新液含漱或涂患处,也可将思密达调成糊状于饭后用棉签敷在溃疡面上。
(3)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
(4)剪短宝宝的指甲,必要时包裹宝宝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5)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待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时可涂0.5%碘伏。
(6)臀部有皮疹的宝宝,应随时清理其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7)可服用抗病毒药物及清热解毒中草药,补充维生素B、C等。
❺ 脚上有好多水痘的那种,痒,会有透明的液体流出,是什么,我妈也有,而且经常脱皮
可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会出现晶莹透亮的水泡,会发痒的,建议不要抠破水泡,容易引起扩散的,饮食要清淡的,不熬夜,不吃辛辣刺激及生冷的食物的,多喝水,可以涂点抗病毒的药膏,吃点清热解毒药的,注意休息,不要跟他人接触。
❻ 脚上长水泡是怎么回事
你的症状可能是水疱型的脚癣,表现为发生于脚底面的群集的小水疱,瘙痒明显。水疱位置较深,不易破裂,数天后干涸而出现脱皮。皮损向四周逐渐扩大,水疱成批或反复发生。用中药治疗,效果较好。 现推荐一个治疗的方子供参考: 药物组成:蛇床子15克,苦参18克,蜂房18克,苍耳草40克,趾间水疱或糜烂加白矾20克,黄柏18克。 方法:将上述药物放入瓦罐内加水1000毫升,煎至800毫升,滤出药渣,再加入5~6倍的40℃温水泡脚,每次泡20~30分钟,每晚1次,连续3次。如未愈,2周后,继续按上述方法治疗。 或: 1)先用温水(70度左右)泡10分钟 2)拿出1个鸡蛋 3)把鸡蛋打碎(可以做菜吃的,别浪费) 4)从蛋壳上剥下那层膜(不要破掉) 5)粘水黏在水泡处(最少2小时) 6)穿上袜袜,最好是紧一点的,不过要注意透气 7)建议:睡觉前比较好~ 你是足癣 足癣是指发生在趾掌面的霉菌性皮肤病。 发病原因是由于表皮鲜菌、毛癣菌或足趾毛癣菌侵犯趾。红色毛癣菌抵抗力强,不易控制,与卫气津液博结。聚而不散,导致皮肤干燥湿润所致。足癣是引角质层厚、皮脂缺乏、汗腺丰富、出汗较多、足部潮湿,利于霉菌生长繁殖而起,使用公共浴池、公用拖鞋、脚盆、毛巾时也易相互感染。 足癣的临床表现(1)分水疱性:多发生在夏季,症状是趾间、足缘、足底出现米粒大小,深在性水疱,疏散或成群分布,庖壁较厚,内容清彻,不易破裂。数日后干燥脱屑,相互融合形成多房性水疱,撕去庖壁,可见蜂窝状基底及鲜红色糜烂面,剧烈瘙痒。(2)糜烂性:表现为局部表皮角质层浸软发白。由于走动时不断摩擦表皮脱落,露出鲜红色糜烂面;严重者趾缝间、趾腹与足底交界处皮肤均可累及,瘙痒剧烈,多发于3.4.5趾缝间。常见于多汉者。(3)鳞屑角化型:症状是足底、足缘、足跟部皮肤脚趾增厚、粗糙、脱屑,鳞屑成片状或小点状,反复脱落。冬季趾缝间皮肤发生裂隙,夏季产生水疱,有痛感。常因搔抓引起继发性感染,并发脓包疮、淋巴管炎、淋巴结炎、蜂窝组织炎、丹毒、败血症等疾患。 民间治愈本病的绝招有: 1:治脚癣 处方:鲜鸡蛋一个,第二次掏米水1000毫升。 用法:掏米水洗换脚10分钟,将蛋壳内薄膜取下,贴敷患处。 疗效:保留1---2小时。日一次。 2:治脚癣: 处方:乌梅100克,白芨、苦楝皮、苍术、黄柏、苦参各20克,丁香、吴茱萸各15克,乌头、冰片各10克 用法:先煎乌头、白芨、次加乌梅、苦参、1小时候再加丁香、吴茱萸。浓煎后加75%酒精200毫升,去渣取液,加冰片混匀,用棉球沾药涂搽患脚,日2次 疗效:用药1剂,有效率达94.5%
❼ 脚上有长很多水泡,是怎么回事
这是传说中的脚气吧!
足癣(俗名“香港脚”、脚气),系真菌感染引起,其皮肤损害往往是先单侧(即单脚)发生,数周或数月后才感染到对侧。水疱主要出现在趾腹和趾侧,最常见于三四趾间,足底亦可出现,为深在性小水疱,可逐渐融合成大疱。足癣的皮肤损害有一特点,即边界清楚,可逐渐向外扩展。因病情发展或搔抓,可出现糜烂、渗液,甚或细菌感染,出现脓疱等。
不要滥用药物,经常服用抗生素药物,会使自身免疫力下降,从而使得抵御霉菌的抵抗力随之下降。
祝你早日康复!!
❽ 脚上起小水泡怎么回事
脚上长水泡,有多种原因。
第一、比较常见的原因,是脚部的真菌感染,也就是内俗容称的脚气。真菌感染脚部的皮肤,会引起局部的炎症反应。炎症剧烈的时候,局部可以出现红斑、水泡,而且往往比较瘙痒。
第二、是脚部的湿疹,包括脚部的汗疱疹。这个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脚部过敏所引起来的炎症。往往与气候变化,足部多汗,情绪波动都有关系。
此外,脚部还可以因为走路过久,局部摩擦,形成摩擦性的水泡。有些病人,比如患有先天性的泡病,先天性大疱表皮松解症,脚部也容易出现水泡,尤其是大的水泡。要注意排查。
❾ 脚上老是起水泡是什么原因
考虑是水泡型脚气或汗疱疹,患病可以趁早来皮肤科医院检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