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但存疱疹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但存疱疹

发布时间: 2022-05-21 03:56:33

A. 单纯性疱疹有哪些症状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症简称单纯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具有传染性。临床特征为皮肤黏膜出现簇集性水疱,有自限性,但易复发,主要症状发生于面部、口腔或生殖器等局部。全身症状一般轻微,但若并发疱疹性脑炎或全身播散性疱疹破溃感染,则可危及生命。临床可分为原发型单纯疱疹感染和复发型单纯疱疹感染,目前尚无理想的预防复发的方法,主要应消除诱使复发的刺激因素。
单纯性疱疹主要分为原发性和复发性:
1.原发型
指首次感染HSV者,一般潜伏期为2~12天,平均6天,临床可有以下几种类型:
(1)隐性或亚临床感染
(2)疱疹性龈口炎:本型最常见,多见于1~5岁儿童,好发于口腔,牙龈,舌,硬腭,软腭,咽等部位,皮损表现为迅速发生的群集性小水疱,很快破溃形成浅表溃疡,也可开始即表现为红斑,浅溃疡,口腔疼痛较明显,可伴有发热,咽痛及局部淋巴结肿痛,病程约2周。
(3)
新生儿疱疹感染一般源于患生殖器疱疹的母亲,故新生儿疱疹感染主要为HSV-2亚型感染所致,新生儿疱疹感染主要发生于围产期,大多系在患母阴道娩出过程中受染;或在母亲妊娠期感染疱疹后,病毒经宫颈进入宫腔,导致胎儿宫内感染,宫内感染的胎儿可早产,或出生时呈各种形式的先天畸形,或出生后身体,智力发育障碍,即所谓“TORCH”综合征,其得名于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即“T”),其他病毒其英文名称的首字母缩写在一起,即为
“TORCH”,
“TORCH”综合征是生殖保健医学目前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新生儿感染疱疹病毒后,可呈无症状隐性感染,也可引起不同形式或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轻者仅为口腔,皮肤,眼部疱疹,重者则呈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甚至全身播散性感染。
新生儿全身性疱疹感染的临床表现可为发热,黄疸,呼吸困难,肝脾肿大,出血倾向,抽搐,昏迷,在此类患儿中,有1/3并无皮肤疱疹损害,故可能因而被误诊为新生儿败血症或其他疾病,病死率可高达95%,幸存者亦常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4)
疱疹性湿疹
系原有慢性湿疹,皮炎等慢性皮肤病的患者,合并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并发病后所致,易误诊为原有湿疹的加重,湿疹样疱疹是一种水痘样皮疹,初期表现为皮肤小水疱,但以后可融合,出血或转为脓疱,有的疱中央可呈脐凹样;伴局部淋巴结肿大及发热,可因继发细菌感染,或因发生病毒血行播散,累及脑组织或其他重要脏器而致病情进一步恶化,病死率可达10%~50%。
(5)接种性单纯疱疹多见于复发性疱疹或成人初发性疱疹,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尤好发于皮肤黏膜交界处,以唇缘,口角,鼻孔周围多见,故也称为“唇疱疹”,皮肤疱疹起病时,局部发痒,继而灼热或刺痛,充血发红,出现米粒大的水疱,数个或十数个成簇;水疱彼此并不融合,但可同时出现多簇水疱群,水疱壁薄,疱液清亮,短期内自行溃破,糜烂,初发性疱疹患者,尤其病毒在皮肤明显外伤处侵入而发生的外伤性皮肤疱疹,发病期间常伴发局部淋巴结炎及发热,有的可达39~40℃,但大多病情不重;2~10天后病损皮肤干燥结痂,整个病程为2~3周,皮损部位一般不会遗留瘢痕,可能存在局部色素沉着,但短时期内即可逐渐消退。
(6)HSV亦可引起生殖器疱疹,属性传播疾病。
2.复发性
指部分患者原发感染消退后受到诱发因素刺激而在同一部位反复发作。

B. 单纯疱疹病毒

单纯疱疹是具有传抄染性的。单纯疱疹的泡液是主要的传染因素,因此得了单纯疱疹要避免传染给家人,尤其是小孩子,一定要注意防护。单纯疱疹是会反复发作的,目前难以根治,通常在各种诱发因素的刺激下发作,如发热、受凉、消化不良、月经期等,单纯疱疹一般在同一个部位多次反复发作。根据疱疹的临床表现可以表现为原发性的单纯疱疹和复发性两型。

C. 带状疱疹应该怎么治疗啊

带状疱疹的治疗方法包括:
1、抗病毒治疗越早越好,72小时内疗效相对较好。感染版超过7天,抗病毒治疗的意义权不大,一般抗病毒治疗7-10天已经足够;
2、应用维生素B1、B12、甲钴胺营养神经,促进神经修复;
3、带状疱疹常伴有神经性疼痛,应用止痛药物缓解症状、改善睡眠;
4、中医和中药对带状疱疹疗效显著,可以根据病情选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止痛的药物治疗,中医拔罐疗法和放血疗法也有很好的疗效;
5、外用药物可以起到抗感染、止痛或促进水疱干涸的作用

D. 单纯疱疹的症状有哪些

单纯疱疹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单纯疱疹分为初发性和复发性。 初发性疱疹潜伏期为2~12天,平均6天,初发性疱疹经治疗或自行缓解后,病毒仍能长期蛰伏于体内,可因发热,紫外线照射,风吹,月经,创伤,情绪激动,紧张,胃肠功能失调等激惹因素而活化,表现为复发性疱疹,并常反复发作,许多复发性疱疹患者在发病前...可有前驱症状,如局部感觉异常等。 除少数全身播散性感染或疱疹性脑炎患者病情严重外,单纯疱疹大多呈局部皮肤黏膜的疱疹糜烂性损害,全身症状一般较轻,不过,相对而言,初发性疱疹患者的全身症状往往比复发性疱疹明显,初发性疱疹皮肤黏膜损害常需2~3周愈合,而复发性疱疹患者病损大多于1周内即可消失,按照疱疹病损部位的分布的解剖特点,单纯疱疹可有如下不同的临床分类命名: 1.皮肤疱疹(cutaneousherpes)多见于复发性疱疹或成人初发性疱疹,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尤好发于皮肤黏膜交界处,以唇缘,口角,鼻孔周围多见,故也称为“唇疱疹”,皮肤疱疹起病时,局部发痒,继而灼热或刺痛,充血发红,出现米粒大的水疱,数个或十数个成簇;水疱彼此并不融合,但可同时出现多簇水疱群,水疱壁薄,疱液清亮,短期内自行溃破,糜烂,初发性疱疹患者,尤其病毒在皮肤明显外伤处侵入而发生的外伤性皮肤疱疹(traumaticherpes),发病期间常伴发局部淋巴结炎及发热,有的可达39~40℃,但大多病情不重;2~10天后病损皮肤干燥结痂,整个病程为2~3周,皮损部位一般不会遗留瘢痕,可能存在局部色素沉着,但短时期内即可逐渐消退。 2.口腔疱疹(oralherpes)疱疹和溃疡出现在口腔黏膜,舌部,齿龈,咽部,甚至淋巴结肿大,口腔疱疹多见于5岁以下幼儿,但成人亦可罹患,尤好发生于有口-生殖器性交行为者,近年来,由于性观念的变化,此类口腔疱疹的罹患者临床上常能见到。 3.生殖器疱疹(genitalherpes)主要为HSV-2亚型感染所致,生殖器,会阴及外阴部周围的大腿和臀部皮肤均可受累,出现疱疹,溃疡,及点状或片状糜烂,男性患者多发生在龟头,包皮,阴茎等处,亦可累及阴囊,患者可感局部疼痛不适,疱疹病毒感染所致前列腺炎,膀胱炎少见;但患者精液内仍可能检出病毒,HSV-2隐性感染可能导致男性不育。 女性患者则多见于大,小阴唇,阴蒂,阴道,宫颈,亦可波及尿道,一般而言,倘损害仅局限于宫颈,患者症状可不明显,疱疹性宫颈炎可仅表现白带增多,甚至无症状;但外阴部疱疹损害常常导致局部及全身症状,如局部疼痛,感觉异常,尿路刺激症状,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发热等。 生殖器疱疹患者的肛门直肠也可受累,尤见于有肛交史者,又称疱疹性直肠炎,由于部位特殊,容易夹杂化脓性继发性感染,故疱疹性直肠炎的症状多较重,患者有肛门直肠痛,排便时尤为加重,常伴里急后重,发热,腹股沟淋巴结炎,反射性尿潴留,便秘等;或患者因疼痛而畏惧排便,导致便秘及排尿困难,查体可见肛周溃疡,有的患者虽肛门外观未见异常,但直肠镜检可发现直肠近端黏膜疱疹,脓疱疹或弥漫性糜烂损害,严重的生殖器疱疹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或骶神经根脊髓炎,后者可导致神经痛。 由于外阴部的解剖特点,与其他部位皮肤黏膜疱疹相比,生殖器疱疹的病程较长,初发患者可达3~6周,且生殖器疱疹的复发更为常见,部分患者溃疡面愈合后可能导致阴唇粘连,尿道狭窄等后遗症,孕妇罹患生殖器疱疹时还可能导致流产,早产或新生儿疱疹感染,有研究认为,在宫颈癌等癌症的发生机制中,虽然人乳头状瘤病毒的感染更为重要,但仍可能与单纯疱疹病毒的感染存在某种相关关系。 需要强调的是,无论男女,许多生殖器疱疹患者病情很轻,可能无明显症状,成为未能及时就医的原因之一,并从而进一步传播给其性伴侣。 4.眼疱疹(ocularherpes)表现为疱疹性角膜炎或伴发结膜炎;大多为单侧性,常伴患侧眼睑疱疹或水肿及耳前淋巴结肿大,受损角膜有树枝状溃疡,可导致角膜穿孔,虹膜睫状体炎或前房积脓,严重者可致盲。 5.湿疹样疱疹(eczemaherpeticum)系原有慢性湿疹,皮炎等慢性皮肤病的患者,合并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并发病后所致,易误诊为原有湿疹的加重,湿疹样疱疹是一种水痘样皮疹(varicelliformeruption),初期表现为皮肤小水疱,但以后可融合,出血或转为脓疱,有的疱中央可呈脐凹样;伴局部淋巴结肿大及发热,可因继发细菌感染,或因发生病毒血行播散,累及脑组织或其他重要脏器而致病情进一步恶化,病死率可达10%~50%。 6.疱疹性甲沟炎(herpeticwhitlow)疱疹病变发生于末端指节,并深入至甲床形成蜂房样坏死;故局部疼痛剧烈,呈跳痛样,可伴腋下淋巴结肿大,病程7~10天,经常裸手接触疱疹患者的医务工作者易有罹患本病的危险。 7.疱疹性脑炎(herpeticencephalitis)无论初发性,或是复发性疱疹感染,均可能导致疱疹性脑炎,疱疹性脑炎主要累及颞叶和脑干,常形成出血性坏死灶,以颞叶症状为重;可先损及一侧,随后延及对侧,并波及脑膜,本病可以是病毒血症的后果,但往往系疱疹病毒经鼻咽部沿嗅神经直接侵入脑部所致;故患者可无病毒血症过程,脑脊液中亦难以检出病毒,且仅约1/4的疱疹性脑炎患者伴有唇疱疹出现,临床诊断有时颇感困难。 患者起病急,畏寒,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谵妄,惊厥,昏迷;查体可见脑膜刺激症,锥体束征,感觉缺失,视神经盘水肿;脑脊液检查压力升高,外观清亮,蛋白质中度增高,糖量正常或偏低,白细胞数中度增高,多在0.4×109/L以下,以淋巴细胞为主,早期也可多为中性粒细胞;脑电图及脑扫描提示颞叶等脑局限性损害或呈脑组织弥漫性病变,疱疹性脑炎患者约有2/3死于起病后2周内,幸存者亦常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8.新生儿疱疹感染(neonatalHSVinfection)一般源于患生殖器疱疹的母亲,故新生儿疱疹感染主要为HSV-2亚型感染所致,新生儿疱疹感染主要发生于围产期,大多系在患母阴道娩出过程中受染;或在母亲妊娠期感染疱疹后,病毒经宫颈进入宫腔,导致胎儿宫内感染,宫内感染的胎儿可早产,或出生时呈各种形式的先天畸形,或出生后身体,智力发育障碍,即所谓“TORCH”综合征,其得名于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即“T”),其他病毒其英文名称的首字母缩写在一起,即为“TORCH”,“TORCH”综合征是生殖保健医学目前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详见“巨细胞病毒感染”。 新生儿感染疱疹病毒后,可呈无症状隐性感染,也可引起不同形式或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轻者仅为口腔,皮肤,眼部疱疹,重者则呈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甚至全身播散性感染。 新生儿全身性疱疹感染的临床表现可为发热,黄疸,呼吸困难,肝脾肿大,出血倾向,抽搐,昏迷,在此类患儿中,有1/3并无皮肤疱疹损害,故可能因而被误诊为新生儿败血症或其他疾病,病死率可高达95%,幸存者亦常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9.全身播散性疱疹感染(disseminatedHSVinfection)患者多为新生儿,已如上述;但亦可发生于原发性或继发性免疫功能抑制者(例如艾滋病患者或器官移植患者),临床表现严重,病死率可达70%,或呈慢性化过程。 10.HSV感染和艾滋病毒感染在生殖器单纯疱疹患者人群中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此类患者合并感染其他性传播疾病(包括艾滋病毒感染)的概率较高;其部分原因在于HSV感染造成的生殖器皮肤黏膜糜烂损害,增加了其他性传播疾病病原体的入侵机会,基于明显的原因,艾滋病毒感染者中的HSV感染率也高于一般人群,由于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不仅导致疱疹复发率较高,而且疱疹病情也较重,常表现为面部与外阴部皮肤黏膜的持久性,破坏性损害,甚至毁形。 凡体表部位具有典型疱疹损害者诊断不难;对损害仅存在于腔道深处,如生殖道,呼吸道,直肠的患者,倘疏于全面仔细的体检,则有可能误诊;对仅系内脏疱疹损害,而身体浅表等易暴露部位

E. 带状疱疹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导读]带状疱疹,是常见的皮肤病。常伴有明显神经痛。但是愈后一般不会再得此病会专获得一属定的免疫力。意见建议:这种疾病往往具有自限性,自己会痊愈,但是由于症状比较痛所以常人很难忍受。治疗上主要还是口服抗病毒药物以及镇痛药物,必要的时候需要经脉输液。阿昔洛韦,布洛展开

F. 患有带状疱疹有哪些办法可以根治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皮肤病,看上去和水痘相似,实则不是同一种病。它的治疗方法分很多种,一般就是三管齐下,止痛、抗病毒、减少并发症。虽然听起来有些复杂,但并不算是疑难杂症,配合医生治疗,一两周就会彻底消失。

至于能不能根治,其实主要看生活习惯,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减少了细菌的滋生,自然就不会再犯。就像感冒,有些人好几年不会得一次,而有些人可能换季就会感冒。如果自己患有带状疱疹,建议在治愈之后,多注意身体清洁。

3、如何预防

带状疱疹的病因,并没有准确的说法,想要预防,首先要做到提升免疫力。免疫力提高了,病毒侵害的可能性就减小了。此外,还要注意日常休息和卫生,避免身体出现疲劳。大多数带状疱疹和饮食没有关系,只要正常饮食,就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

在生活中,患有带状疱疹不要着急,虽然可能会有剧烈的疼痛感,但它并没有那么严重。及时去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是最好的选择。否则时间长了,可能会引起一些并发症,像是皮肤细菌感染一类的,一定要注意。

G. 单纯疱疹能根治吗

你好,我是皮肤科医生,希望我的解惑能为你解答..另外希望你能把我的解答作为最佳,这样能激励我更努力.谢谢....

单纯疱疹(herpes simplex)是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病毒性皮肤病皮疹以群集性小水疱为特征,能引起多种部位感染,但以口周、鼻腔、生殖器等处好发。本病有自限性,但可复发。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原体为DNA病毒中的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可分为HSV-I型和HSV-Ⅱ型。人是单纯疱疹病毒惟一的自然宿主,HSV经皮肤粘膜破损处进入机体,可潜伏于局部感觉神经节。原发感染中90%为隐性,约10%出现临床表现。正常人中有半数以上为HSV的携带者,可由口、鼻分泌物及粪便排出病毒而成为传染源。HSV不产生永久性免疫,故当各种原因引起机体抵抗力减低时,体内潜伏的HSV即活跃致病反复发作的单纯疱疹患者可能存在细胞免疫缺陷。
HSV-I型主要是引起生殖器以外的皮肤粘膜和器官(如脑)的感染,HSV-Ⅱ型主要引起生殖器部位的皮肤粘膜及新生儿的感染。两者之间存在交叉免疫。
【临床表现】
(一)皮肤单纯疱疹 任何部位均可发生,但好发于皮肤粘膜交界处,如唇缘、口角、鼻孔周围等。初起局部皮肤发痒、灼热或刺痛,继而在红斑基础出现群集性米粒大小水疱,一般为1至2簇,疱液清,疱壁易破,约1~2周干燥结痂而愈,愈后不留瘢痕(图8-1)。原发感染者可伴发热、周身不适、局部淋巴结肿大。合并细菌感染者症状加重,出现脓疱,病程延长,愈后可有浅瘢痕。
(二)口腔单纯疱疹 可发于任何年龄,但儿童和青少年多见,好发于口腔、牙龈、舌、硬腭、软腭、咽等部位。表现为群集性小水疱,很快破溃形成浅表溃疡,也可一开始便是红斑、浅溃疡,疼痛明显,可伴发热、头痛、局部淋巴结肿痛。
(三)生殖器疱疹 90%生殖器疱疹是由HSV-Ⅱ型引起,约10%是由HSV-I型引起。
(四)新生儿单纯疱疹 HSV-Ⅱ型感染较HSV-Ⅰ型感染多见。
患有阴部疱疹的孕妇所生的新生儿被感染的机会较多,感染的类型包括皮肤、眼、口腔、脑甚至播散性感染。多数在出生后4~7日出现发 热,咳嗽,口腔、皮肤出现疱疹。重者伴发呼吸困难,黄疸,肝脾肿大,出血倾向,惊厥,意识障碍等。本病凶险,预后差,常在出生后9~12日死亡。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群集性小水疱、好发于皮肤粘膜交界处、易于复发等临床特点,一般不难诊断。刮取疱底物染色行细胞学检查若见多核巨细胞和核内包涵体可初步判定为疱疹病毒感染。患者血清、脑脊液HSV抗体检测有助于诊断。
本病应与带状疱疹、水痘、脓疱疮鉴别。
【治疗】本病有自限性。治疗原则为缩短病程,防止感染和并发症,减少复发。
1.局部治疗以促进吸收、干燥、防止继发感染为主。可选用5%硫磺炉甘石洗剂,1%喷昔洛韦软膏,2%甲紫液等。
2.抗病毒药物目前以核苷类抗疱疹病毒药疗效突出。对首次临床发作病例,可用阿昔洛韦0.2g/次,5次/日,或法昔洛韦0.25g/次,3次/日或万乃洛韦0.3g/次,2次/日,疗程均为7~10日。
对一般的复发病例,疗程可缩短为5日。对频繁复发,每年在6~10次以上者,可用每日病毒抑制疗法:阿昔洛韦0.4g或泛昔洛韦0.25g,2次/日,可用至一年以上,可使复发次数减少75%以上。危重患者可用阿昔洛韦5mg/kg,每8小时静脉滴注一次。中枢神经系统的HSV感染病例可用阿昔洛韦10~ 15mg/kg,每8小时静脉滴注一次,连用10~20日。新生儿HSV感染可选用阿昔洛韦每日30~60mg/ kg或阿糖胞苷30mg/kg,静脉滴注,疗程10~21日。
3.疱疹性口炎、眼炎除选用上述方法外,尚应注意局部清洁杀菌。如用0.1%苯扎溴铵溶液漱口,0.1%阿昔洛韦滴眼液等。

H. 单纯疱疹是怎么引起的

单纯疱疹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疱疹是一类常见,而且历史古老的传染性皮肤病;有关的记载甚至早见于古希腊,18世纪时,临床上已注意生殖器疱疹的存在,19世纪以后,由于工业革命促使人口居住密集和人口大规模流动,通过一般接触及性接触传播疱疹的机会增加,导致疱疹类疾病的发病率上升;医师逐渐认识到它的传染性和性传播途径,此后并发现疱疹病毒具有潜伏性感染的特点。
疱疹病毒科分为α,β,γ三个亚科,包括114个成员,具有一定的宿主特异性,分别感染人或其他的动物,目前,人疱疹病毒至少包括8个成员(表1)。
单纯疱疹的病原体为人单纯疱疹病毒,在病毒分类学上归于人疱疹病毒科α亚科,单纯疱疹病毒属,分为HSV-1,HSV-2两个亚型,HSV-1亚型主要侵犯腰以上部位,尤其是面部,脑组织等;而HSV-2型主要侵犯腰以下部位,尤其是生殖器等,故有生殖器疱疹之称;但这种区分并非严格。
单纯疱疹病毒呈球形,由核壳体及病毒外包膜组成,核壳体呈二十面体形状,由162个壳微粒构成;其核心内含有病毒基因组,为线性双链DNA分子,长度为15226kb,HSV-1,HSV-2两个亚型基因组之间的同源性仅为47%~50%,单纯疱疹病毒基因组至少编码70种不同的蛋白质,成熟的病毒核壳体至少含有七种蛋白质,核壳体表面有一层物理结构尚不完全明确的内膜,含有四种蛋白质成分,与病毒基因的转录复制有关,单纯疱疹病毒的外包膜系双层含脂糖蛋白,糖蛋白成分复杂,至少包括六种;其中,糖蛋白gG的抗原特异性是鉴别HSV-1型或2型的血清学依据,单纯疱疹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病毒DNA进入细胞核内复制,与此同时,病毒DNA转录物进入胞质,指导病毒结构蛋白在细胞质内的合成;随后,子代病毒DNA回到胞质内装配为具有感染性的成熟病毒颗粒,在单纯疱疹病毒的复制过程中,成熟的病毒颗粒大约只占少数,其余因未能被及时加工,包装,而被迅速降解,或成为非感染性的不成熟病毒颗粒。
人单纯疱疹病毒对外界抵抗力不强,56℃加热30min,紫外线照射5min,乙醚等脂溶剂均可使之灭活;但可在-70℃环境长期保存其生物学活性。
在体外培养环境中,单纯疱疹病毒几乎可以感染各种胚胎和新生动物来源的成纤维细胞及上皮细胞,并很快产生肉眼可见的病变;故在某些疑难病例,体外培养分离病毒的方法可被用于帮助临床确诊。
(二)发病机制
单纯疱疹病毒入侵后,可在入侵局部造成感染;但一般情况下,病毒沿该局部的神经末梢上行,传入至神经节内,经2~3天短暂时间的复制后,病毒进入潜伏感染状态,上述短暂复制期间并不产生完整的感染性病毒颗粒,在适当条件下,单纯疱疹病毒可被激活而大量复制,再沿该神经节的神经分支下行播散到外周支配区域组织的细胞内,导致疱疹发作,局部感染较重时,病毒可沿淋巴管上行扩散导致淋巴结炎;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可形成病毒血症,发生全身播散性感染。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重要特点是,病毒可长期潜伏于体内,其间可因受激惹而反复发作,其机制系因病毒入侵后可长期潜伏在病损部位神经支配区域的神经节内,如三叉神经节,迷走神经节,骶神经节等,潜伏的病毒基因组游离存在于神经细胞内,甚至可整合于宿主细胞染色体上,当其受到某种因素激惹后即可活化,病毒沿神经干下行扩散到所支配区域色质固缩,产生特征性的细胞核内嗜酸性包涵体(CowdryA包涵体);相邻受染细胞的胞膜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细胞坏死崩解后形成单房性薄壁水疱,四周可绕以红晕,局部呈炎症反应,在初发性疱疹患者,围绕水疱周围出现的深层炎症反应较重,复发性疱疹则较轻,水疱溃破后表层脱皮,数小时内产生浅表性溃疡,皮肤黏膜部位的疱疹损害多局限,但新生儿及免疫力低下者,则可能形成病毒血症,甚至全身性感染,累及重要脏器,对于疱疹性脑炎或新生儿播散性疱疹患者,其实质器官病灶处的充血反应乃至出血性坏死现象比皮肤损害处更为显著,故病情较严重。

I. 什么是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缠腰火龙"专“缠腰火丹”,俗称"属蜘蛛疮",好发年龄中老年居多。
发病期间,患者会出现多种不适症状,神经疼痛最明显,使人寝食难安。如治疗不当或体质虚弱诸多因素所致,会转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少则年余,多则数年,患者将长期忍受痛苦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