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生殖器疱疹是白塞氏病吗
白塞病(Behcet’s disease,BD)是一种全身性、慢性、血管炎症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炎及皮肤损害,也可累及血管、神经系统、消化道、关节、肺、肾和附睾等器官,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眼、中枢神经及大血管受累者预后不佳。
根据来自白塞病友论坛的调查显示,80%以上的白塞病友仅仅为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或者皮肤损害,只有不到20%的病友会损坏到眼睛、血管、神经或者内脏。
治疗应根据症状轻重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
1、如果仅仅是复发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毛囊炎,可考虑中医治疗;
2、如果已经损坏到了眼睛(如葡萄膜炎)、内脏(如心脏、肠、肺等)、神经,则必须使用激素如强的松、甲泼尼龙甚至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沙利度胺等尽快控制病情,同时辅助中药治疗,并可通过中药来减少西药副作用。而损坏到了眼睛,还有可能要用生物制剂如环孢素。另外,还有一些比较昂贵的生物制剂如益赛普(980一针)、类可(13000一针),可根据自身经济实力选择。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目前网上有很多号称治愈白塞的医院、医生或者药物。可以肯定的告诉你:目前白塞没有治愈的特效药,只能控制。所以你千万不要去这些医院,也不要吃这些药。应该踏踏实实的吃药,坚持治疗,控制好白塞后跟正常人没什么区别。
B. 白塞病最典型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1、危害到心脏
白塞氏病的症状通常可表现为心肌炎、心包病变、心肌梗塞、心瓣膜脱垂、心脏扩大等,但这是白塞氏病的病变罕见,这也是白塞氏病的症状表现。
2、关节症状
白塞氏病患者的四脚下大小关节及腰骶处均可受累,但主要累及膝、腕、肘、踝等大关节,白塞氏病的症状与风湿性关节炎症状相似,但无游走性,有肿痛红热。易复发。
3、动脉
主要表现为动脉炎、动脉狭窄、闭合和动脉瘤常因动脉瘤破裂引起严重出箅而导致死亡。动脉瘤易在曾作动脉穿刺术处发生,因此对白塞氏病患者应尽可能避免血管造影术,这是白塞氏病的症状之一。
4、其他方面的危害
白塞氏病的症状还表现在其它少见症状,包括高热败血症样症状、肾病综合征、白血病等。
白塞氏病临床特征
(一)口腔溃疡几乎100%发生。溃疡分布于舌、齿龈、上下唇内侧、口腔粘膜或咽喉部,易反复发作。
(二)眼部症状发生率为70%,男性发生率较高且重,如角膜炎、角膜溃疡、巩膜炎、脉络膜炎,典型的常伴有虹膜睫状体炎甚至失明。
(三)外生殖器溃疡,发生率66.8%,生殖器、皮肤、粘膜均可发生溃疡,面积大且深,疼痛、愈合慢。
(四)皮肤损害发生率76%。可发生脓疱疮、毛囊炎、疖肿、红斑。
(五)关节痛及心、肺、肾、肠道受累。血沉增快、血细胞轻度升高。
本病好发于二三十岁年轻人,常因羞于就诊而错过治疗时机。如有可疑症状者,须忌食辛辣及易致过敏的食物和海鲜等。本病采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但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以减少副作用。
白塞氏病临床表现
该病以先后出现多系统多脏器病损,且反复发作为特征。依照病损出现的概率我少,可分为常见症状和少见症状两大类。前者包括口腔、生殖器、皮肤、眼等症状,后者包括关节、心血管、神经、消化、呼吸、泌尿等系统病变。
白塞氏病症状
(一)常见症状
1.口腔:反复发作的口腔黏膜溃疡,与复发性口疮类似。多表现为轻型或疱疹样型,亦可出现重型。溃疡始发于舌尖、舌缘、唇、颊、口底等角化较差区域,数目不等,大小不一,直径0.2~0.3cm,圆或椭圆型,微凹,表面可有黄色假膜,周围有充血红晕,灼痛明显,7~14天可自愈一般不留瘢痕。经长短不一的间歇期后又复发,有一定的发作规律或此起彼伏无规律可循。口腔溃疡是BD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和必发症状。
2.生殖器:主要为外生殖器溃疡,常反复发作,但间歇期远大于口腔溃疡。溃疡多见于大小阴唇、阴茎、龟头、阴囊,形态与口腔溃疡相似,直径较大,可达0.5cm左右。溃疡数目虽少,但因该处易受感染和摩擦,常愈合较慢,疼痛剧烈。溃疡有自愈倾向,可留瘢痕。溃疡亦可发生于阴道、子宫颈,累及小动脉会引起阴道出血,还可引起睾丸炎或附睾炎,有局部淋巴结肿大。生殖器溃疡发生率也很高,但低于口腔溃疡。
3.皮肤: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结节性红斑(图6)、面部毛囊炎、痤疮样皮疹、皮下血栓性静脉炎和皮肤针刺反应。最常见典型的是结节性红斑,多发生在四肢,尤以下肢多有。红斑直径1~2cm,触痛,一周后自愈愈合后有色素沉着,无瘢痕,7~14天后可再次出现。皮肤针刺反应,又称科布内工现象(Koebner’s phenomenon),是指患者接受肌内注射后,24~48h内进针处可出现红疹和小脓点,静脉注射后可出现血栓性静脉炎。这是末梢血管对非特异性刺激呈超敏反应所致,具有诊断意义。临床试验方法是:乙醇消毒皮肤后,用无菌注射针头直接刺入或加入生理盐水0.1ml注入前臂皮内,24~48h后针眼处出现红疹并有化脓倾向即为针刺反应阳性。皮肤损害出现率亦较高。
4.眼:眼部病变可分为眼球前段病变和后段病变。前段病变主要包括虹腊睫状体炎、前房积脓、结腊炎和角膜炎。后段病变主要为脉络膜炎(图7)、视神经乳头炎、视神经萎缩和下班体病变、继发性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剥离、黄斑区变性、眼球萎缩。病损开始往往是单眼和眼球前段病变,以后发展为双眼和眼球后段病变。眼部病损反复发作,会千万视力逐渐减退,甚至导致失明。眼部病损在常见症状中出现率最低,但后果严重。
二)少见症状
1.关节:四脚下大小关节及腰骶处均可受累,但主要累及膝、腕、肘、踝等大关节,与风湿性关节炎症状相似,但无游走性,有肿痛红热。易复发。无畸形和骨质疏松,一般X线检查无异常。
2.心血管系统:血管症状为主要特征。以往常被忽视,现临床报导增多。男性多发。
(1)静脉:主要表现为静脉炎和静脉血栓、闭塞。我为下脚下大隐静脉、前复静脉、上肢静脉的浅层静脉炎。临床表现为单纯红斑,圆形或卵圆形,直径数毫米,有轻度疼痛,可自行消退。而深层静脉管炎炎、静脉血栓(如上腔静脉或其它纵隔静脉血栓)引起的后果较为严重。
(2)动脉:主要表现为动脉炎、动脉狭窄、闭合和动脉瘤常因动脉瘤破裂引起严重出箅而导致死亡。动脉瘤易在曾作动脉穿刺术处发生,因此对BD患者应尽可能避免血管造影术。
(3)心脏:可表现为心肌炎、心包病变、心肌梗塞、心瓣膜脱垂、心脏扩大等,但病变罕见。
3.消化系统:临床表现以发热、腹痛、恶心、呕吐及消化道出血为主。回盲部肠道黏膜溃疡多见,可臻肠穿孔,大出血。肠道BD需与克隆重病(Crohn’s disease)鉴别。前者X线检查无异常,但病和长者,钡剂造影可见充盈缺损影。后者的口腔、会阴、皮肤和眼症状以及肠穿孔、出血少见,而发热、消瘦、贫血等全身症状较严重。
4.神经系统:可表现为①脑膜炎症群:头痛、意识障碍、精神异常、视神经乳头水肿、轻度偏竣、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症。②脑干症群:头晕、头痛、耳鸣、意识障碍、复视、眼颤、眼肌麻痹、吞咽困难、咀嚼无力周围性面瘫等。③周围神经损害症群:四肢麻木疼痛无力、感觉障碍、肌肉萎缩、肢体浮肿、肌腱反射性差等。④脊髓症群:双侧下肢麻木无力,不完全截瘫、尿潴留、阳痿、节段性感觉障碍等。
5.呼吸系统:肺部病变多见,表现为发热、胸痛、咳嗽、咯血(肺部大咯血抢救不及时会危及生命此外还可发生胸膜积液、肺门淋巴结病。
6.泌尿系统:主要为肾炎,可出现蛋白尿、血尿。
7.其它少见症状包括高热败血症样症状、肾病综合征、白血病等。
诊断:临床症状和体征是主要诊断依据。由于BD症状多样,出现时间不一,且缺乏特异性,因此详细询问和收信病史具有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内科、外科、皮肤科、神经科、妇科等方面的病史能给发现BD少见症状提供重要线索。实验室检查虽多,但缺乏特异性,仅作参考。临床可按照症状累及的系统及脏器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
例如:血常规、尿常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纤溶活性、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X线(关节、胸片、GI等)、脑电图、CT、MRI等。
白塞氏病BD的诊断标准尚不统一,多年来众说纷纭。近年较公认的是1990年BD国际研讨会提出的诊断标准以复发性口疮为基础,加下述任意两项即可确诊。①复发性生殖器溃疡;②眼疾(前后葡萄膜炎、视网膜炎等);③皮肤损害(结节性红斑等);④皮肤针刺反应阳性。
白塞氏病鉴别诊断:
1.口腔溃疡的鉴别诊断BD与复发性口疮、疱疹性口炎均以口腔溃疡反复发作为基本特征,病损形态相似,但前者累及多系统多脏器,有先后出现的口腔外病损症状。后者病损局限于口腔内。
2.多系统损害的鉴别BD与克隆重病、斯-约综合征、瑞特综合症等均有多脏器多系统病损,且有口腔表现。
C. 白塞病是什么病
白塞病,是一种全身性免疫系统疾病,属于血管炎的一种。其可侵害人体多个器官,包括口腔、皮肤、关节肌肉、眼睛、血管、心脏、肺和神经系统等,主要表现为反复口腔和会阴部溃疡、皮疹、下肢结节红斑、眼部虹膜炎、食管溃疡、小肠或结肠溃疡及关节肿痛等。贝赫切特综合征需要规律的药物治疗,包括各种调节免疫的药物,不治疗则预后不好,严重者危及生命。
病因
目前该病的发病原因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如HLA-B51基因)、感染(部分患者可能与结核感染相关)、生活环境有关。目前认为,该病的发病机制是患者在各种发病原因的作用下出现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失常,嗜中性粒细胞功能亢进、皮细胞损伤与血栓形成、免疫系统针对自身器官组织产生反应,导致器官组织出现炎症,产生破坏[1]。
临床表现
1.好发人群[2]
该病可见于我国各类人群,从青少年到老人都可患病,中青年更多见,男女均可发病。
2.口腔溃疡
患者主要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疼痛,溃疡面较深、底部多为白色或黄色,可以同时在多个部位出现多个溃疡(俗称“口疮”),包括舌、口唇、上颚、咽部等。多数溃疡可自行好转,但常反复发作,严重者疼痛剧烈,非常影响进食。
3.生殖器溃疡
除口腔溃疡外,患者还可出现外阴部溃疡,如男性及女性生殖器溃疡,这些部位的溃疡可较大,可以是单发的。
4.眼部病变
部分患者还可表现为眼睛病变,出现眼睛红肿、疼痛、畏光或视力下降、视物不清,可以一只或两只眼睛受累。
5.皮肤表现
还有些患者出现皮肤病变,表现为面部、胸背部或其他部位“青春痘“样皮疹,或类似于“疖子”的表现,可自行好转,但易反复发作。另外有的患者会出现下肢发绀、肿胀和疼痛,可以触摸到“疙瘩”,还有的患者下肢会出现反复发作的红斑,大小不一,可以从黄豆到铜钱大小,按压时疼痛,这种现象称为“结节红斑”。还有的患者在输液或抽血针眼局部会出现红肿或水疱或脓疱,多数在注射后24~72小时出现,这种现象被称为“针刺反应”阳性。
6.关节病变
不少患者会出现关节疼痛或肿胀,可以单个或多个关节,下肢关节多见,可以伴胳膊和腿疼,严重者出现关节积液、滑膜炎。
7.消化道病变
另外一个比较常见的表现是消化道症状,包括吞咽困难或吞咽时胸痛、反酸、烧心、腹痛、腹泻、大便中有脓或血,或自己摸到腹部有包块,体重下降、消瘦,没有食欲,这些症状可都出现或只出现其中一个,做过胃镜或肠镜的患者会被告知有“溃疡”。
8.血管病变
少部分患者可以出现血栓性静脉炎以及深静脉血栓,严重者还可以并发肺栓塞,患者可出现活动后气短、憋气,胸口疼痛甚至晕厥。还有的患者可以出现动脉瘤,引起局部栓塞、缺血,动脉瘤破裂后可以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9.神经系统病变
有的患者可有手脚不灵活、头疼头晕、恶心呕吐、手脚感觉麻木、疼痛或无力,还可出现一侧的手脚瘫痪,严重的可出现抽搐、翻白眼等类似“抽羊角风”的表现,这些有可能是贝赫切特综合征损害到了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最常受累的部位是脑干,也可见于脊髓、大脑半球、小脑和脑脊膜,可以出现脑萎缩。
10.全身症状
不少患者伴乏力、纳差、低热和消瘦等全身症状。
治疗
贝赫切特综合征以药物治疗为主,需要服用药物时间长短不一。多数患者需要较长期服药,主要是免疫调节药或免疫抑制药,包括外用药物、口服糖皮质激素、甲氨蝶呤、秋水仙碱、沙利度胺、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环孢素、吗替麦考酚酯和抗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等。在药物治疗之外还可选择手术治疗或介入治疗,但都应以药物治疗为基础[3]。
D. 白塞病是什么病
白塞病(Behce病)是-种血管炎。1937年, 医生白塞(Behcet)首先报告了一种以口、眼、外阴病变为特点的疾病。之后,以他的名字命名此病,这就是白塞病。这种血管炎并非由细菌等微生物感染引起的,而是一种无菌性炎症。 它是一种以血管炎为基本病变的慢性、进行性、复发性多系统损害的疾病。
遗传因素:本病有地区性发病倾向,即某些地区发病较多。对表明人类遗传特征的物质HLA的研究发现,在白塞病高发病区,病人HLA- -B5及 HLA- B51的阳性率比正常人高6倍。因此,有人提出,这两种HL A类型所代表的遗传特征可能是白塞病发病的内环境。但是,白塞病病人并非每例均有HLA- -B5或 HLA- -B51阳性。 所以,遗传因素还不能肯定为病因。
感染因素:即细菌或病毒侵犯人体引起发病。国内学者发现,本病病人中,有三分之- -人过去患过结核病或者正在患结核病,而且部分病人经过治疗结核病后,不仅结核治愈,而且白塞病症状也有好转。近年,人们又发现单纯疱疹病毒和溶血性链球菌也与本病有关,但尚未肯定为本病病因。
免疫失调:医学家们在许多病变部位,如血管周围、脑脊液和血管壁等病损处可以见到与免疫反应有关的淋巴细胞及免疫球蛋白、补体出现;病人血中有自身抗体,如抗口腔粘膜抗体、抗动脉壁抗体等和血中免疫球蛋白升高,淋巴细胞的正常比例消失等等。因此,提示免疫失调在本病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
微量元素:病人病变组织多种微量元素含量增高,如有机氯、有机磷和铜离子。有人发现某些微量元素如锌、硒缺乏与塞病有关。
E. 白塞病初期的症状表现是什么
白塞氏病患者的前期症状,可能是出现一些全身的表现,往往是一些非特异性症状,比如发热、关节痛、乏力、食欲下降、头痛等。而且患者就会随着病情进展,出现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炎以及皮肤损害。常见的皮肤损害,包括结节性红斑、痤疮性皮疹、假性毛囊炎等,皮损多种多样,而且患者眼部受累及,可以表现为视物模糊,视力减退等。甚至严重时,可以造成失明,白塞氏病还可以累及到消化道神经系统,血管等而出现复杂的症状,可以导致多发性血管阻塞,甚至严重的脏器损害。
F. 白塞病皮肤有哪些症状
白塞氏病的皮肤表现是多种多样的,首先可以出现痤疮样皮疹,青年男性、女性都可以出现。但是白塞氏病的痤疮样表现往往是青春期后的,也就是只有青春期过了才出现痤疮样表现,才能考虑是白塞氏病的皮肤表现。
其次白塞氏病的皮肤表现还可以是脓疱疹,有时候能培养出细菌,但是它不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它是白塞氏病引起的,它是一种自身免疫性或者自身炎症性的疾病。
另外白塞氏病还可以出现坏疽性脓皮病,坏疽性脓皮病和很多疾病都相关,也可以是白塞氏病比较严重的表现,往往需要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治疗,甚至可能需要使用生物制剂。
白塞氏病的皮肤表现还可以是结节性红斑,往往在下肢为主的凸起的红色的皮疹。这种红色的皮疹有自发痛,也可以有触痛,如果做病理,它往往是一种小叶间隔性的脂膜炎。
还有一种叫针刺反应,就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皮肤的变态反应,用针刺一下皮肤以后,皮肤会形成过度的反应,这种过度反应可以形成脓疱,可以形成红色的斑点,这也是诊断白塞氏病相对特异性的检查。
专家提示:白塞氏病的皮肤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患者会出现痤疮样皮疹,往往是青春期过了出现痤疮样表现,才能考虑是白塞氏病的皮肤表现。还可以出现脓疱疹,它是白塞氏病引起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另外患者还会出现坏疽性脓皮病、结节性红斑等等。
G. 什么是白塞综合征
此病为风湿免疫系统疾病,具体为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本病好发于二三十岁年轻人,常因羞于就诊而错过治疗时机。如有可疑症状者,须忌食辛辣及易致过敏的食物和海鲜等。本病采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但副作用很大。
1937 年,土耳其皮肤科医生白塞(Behcet)首先报告了—种以口、眼、外阴病变为特点的疾病。之后,以他的名字命名此病,这就是白塞综合征。这种血管炎并非由细菌等微生物感染引起的,而是一种无菌性炎症。它是一种以血管炎为基本病变的慢性、进行性、复发性多系统损害的疾病。白塞综合征的血管炎涉及全身不同部位的大中小动脉、静脉,如主动脉、腔静脉、肺动脉、肺静脉、下肢动静脉等,但一般以侵犯小动脉、小静脉及遍布全身的、极微小的微血管为主。血管的炎症可引起血管坏死、破裂或者管腔狭窄、血栓形成,从而进一步造成与病变血管有关的器官或组织的损害。
众所周知,人的血管是遍布全身的,因而,这种血管炎性疾病也是一种全身性、多系统的疾病,它可以累及皮肤、黏膜、眼、心血管、胃肠、泌尿、关节、神经等许多器官,引起以眼部、口腔、外阴炎症和溃疡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统称为口、眼、生殖器三联征。
白塞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病,指的是以反复发作的葡萄膜炎、口腔溃疡、多发性皮肤病变、生殖器溃疡、关节炎及神经系统损害为特征的综合征,一般好发于青壮年,双眼同时发病,容易复发,难以根治。白塞综合征会累及眼睛的前后葡萄膜,眼底的改变主要是视网膜血管炎,以及阻塞性动脉炎和静脉炎,可造成视网膜血液循环障碍,表现为视网膜水肿、渗出、出血、局灶性坏死、血管鞘及血管闭塞等改变,还累及黄斑部、视神经和玻璃体,更加重对视力的损害。
西医对本病的治疗目前主要用激素、细胞毒类药物及消炎止痛药等,其治疗效果均不理想,且毒副作用大。白塞综合征在中医学被称为“狐惑”,认为多由感受湿热毒邪,蕴结脏腑,循经络上蚀于口、眼,下注于外阴所致。
白塞综合征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根据研究,有以下几种可能。
(1)遗传因素。本病有地区性发病倾向,即某些地区发病较多。
对表明人类遗传特征的物质HLA 的研究发现,在白塞综合征高发病区,患者HLA—B5 及HLA - B51 的阳性率比正常人高6 倍。因此,有人提出,这两种HLA 类型所代表的遗传特征可能是白塞综合征发病的内环境。但是,白塞综合征患者并非每例均有HLA—B5 或HLA—B51 阳性。所以,遗传因素还不能肯定为病因。
(2)感染因素。即细菌或病毒侵犯人体引起发病。国内学者发现,本病患者中,有三分之—人过去患过结核病或者正在患结核病,而且部分患者经过治疗结核病后,不仅结核治愈,而且白塞综合征症状也有好转。近年,人们又发现单纯疱疹病毒和溶血性链球菌也与本病有关,但尚未肯定为本病病因。
H. 白塞病有哪些并发症
白塞氏常见的并发症:1.皮肤并发症 几乎所有患者都有皮肤结节性红斑、毛囊炎、皮疹或脓疱疹、还可并发皮肤的非特异性变态反应:若用无菌针头刺入消毒皮肤、在 24 ~ 28 小时内表现为结节、硬结 丘疹或小脓疱;2.心血管系统的过敏性小血管炎、上腔静脉综合症、动脉内膜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末梢动脉瘤等;3.神经系统的脑干综合症、复发性阵发性头痛等;4.肠胃系统的消化道粘膜溃疡、穿孔、增殖等;高热败血症样表现;5.四肢大小关节风湿样疼痛;6.呼吸系统的大咯血 肺部血管炎等为解除患者痛苦,我国著名中医孔彪儒教授,经多年精心研制特别推出终结白塞氏的特效药物白塞消减汤,此药靶向灭毒,全面清毒彻底根治白塞氏病
白塞病即贝赫切特综合征,是一种全身性免疫系统疾病,属于血管炎的一种。其可侵害人体多个器官,包括口腔、皮肤、关节肌肉、眼睛、血管、心脏、肺和神经系统等,主要表现为反复口腔和会阴部溃疡、皮疹、下肢结节红斑、眼部虹膜炎、食管溃疡、小肠或结肠溃疡及关节肿痛等。贝赫切特综合征需要规律的药物治疗,包括各种调节免疫的药物,不治疗则预后不好,严重者危及生命。患者主要表现为口腔和生殖器溃疡、眼炎及皮肤损害,全身多系统均可受累,如消化道、神经系统、心血管、肺部、关节等。部分患者需要经过数年甚至更长时间才出现症状和体征。比较常见的并发症有这么四类:第一是眼白塞,患者主要为前葡萄膜炎、后葡萄膜炎、视网膜炎以及视神经炎,这些疾病都可以造成视力的下降,严重情况下还可能导致失明。第二就是肠白塞,患者主要是表现为腹痛、腹泻,甚至是便血、肠穿孔等,它是肠道大范围的溃疡造成的,这种情况需要积极的治疗,不然的话患者可能会危及到生命。第三是神经白塞,神经白塞主要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比如出现脑血管的病变、脑实质的脑炎。患者可能会有癫痫、头痛,甚至是昏迷,严重情况下可能还会危及生命。第四是血管白塞,患者主要表现为身体多个血管的炎症,最常见的表现其实是静脉系统的血栓。这个血栓发生在肺脏就是肺栓塞,发生在脑部就是静脉窦血栓,会造成颅高压,还会造成动脉瘤,这种动脉瘤有破裂的风险,在顷刻就会危及到生命。专家提示:白塞氏病的并发症如下:第一、眼白塞,会造成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第二、肠白塞,多表现为腹痛、腹泻,甚至便血等。第三、神经白塞,可能出现癫痫、头痛甚至昏迷,严重时危及生命。第四、血管白塞,可导致静脉窦血栓、动脉瘤等。
白塞病是一种全身性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口腔,外阴溃疡和眼炎以及皮肤损害为特点的多系统疾病,除了上述表现之外,在各个系统都可以出现各种各样的病变。常见的有消化系统,可以出现腹痛,并伴有局部的压痛和反跳痛,其次为恶心、呕吐、腹胀、吞咽困难等等,重者可以合并溃疡、出血、肠穿孔,甚至可以死亡,神经系统受累,可以出现脑膜脑炎、瘫痪、脊髓损害、周围神经系统损害等等,在心血管可以表现为大动脉炎,另外也可以有明显的血栓形成。本病还可以累及关节,表现为关节痛、肿胀,但一般很少有关节畸形的,肺小动脉也可以受累,出现栓塞而表现为胸痛、气短等,在泌尿系统的改变,表现为血尿、蛋白尿。
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部病变,出现眼红肿、疼痛、畏光或视力下降等,皮肤表现为面部、胸背部或其他部位“青春痘“样皮疹等;关节会出现疼痛或肿胀。吞咽困难或吞咽时胸痛、反酸、烧心等消化道症状。血管病变;手脚不灵活、头疼头晕等神经系统病变。其他症状患者伴乏力、纳差、低热和消瘦等全身症状。诊断依据贝赫切特综合征常用的诊断标准为:在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基础之上,加上以下任何两条:反复生殖器溃疡、皮肤损害、眼部受累及针刺反应阳性。
白塞病的并发症有哪些 白塞病的4大并发症你要懂! 核心提示: 白塞病这种疾病的发病率非常高,若大家在罹患白塞病后没有及时接受有效的治疗,就会并发复发性口疮
I. 白塞病身上会长疱疹吗
很多朋友在确诊为白塞病以后就一直不太重视,因为觉得白塞病在生活中也不是很常见,所以就认为它不是那么严重。因此这些朋友就一直怀着侥幸心理,期待这种疾病能够自愈。那么白塞病大部分到底能不能自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方面的内容。
白塞病属于慢性系统性血管炎,它是一种慢性疾病,所以很难自愈。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它会越变越严重。白塞病的症状是比较多的,每一个症状都非常的严重,会给患者产生极大的危害。大多数患者都会出现外阴溃疡、口腔溃疡或者皮肤方面的病变。也有一些患者会出现眼炎性病变、关节炎性病变以及一些神经系统症状、泌尿系统症状和消化道症状等。由此可见,白塞病的病情一旦没有控制好,那么会对患者的全身都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患者一定要及时治疗,不要期待它能自愈。
那么白塞病的治疗方法是什么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法。
1、药物治疗。主要是针对患者出现的症状来合理地使用药物。比如,出现了感染现象的患者需要进行抗感染的治疗。如果出现了发热、溃疡疼痛或者是关节炎的患者,可以应用布洛芬等非甾体类抗炎药。此外,还可能应用到其他的药物,比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主要是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来选用药物。
2、手术治疗。有的患者存在动脉瘤破裂的风险,或者是心脏功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血管发生了严重的狭窄,所以就可以考虑利用手术来治疗。
3、中医治疗。也可以利用一些中药来缓解患者的症状,中药毒副作用相对西药来说是更低的。而且有些中药还可以提高患者免疫力,是可以用于治疗的。
白塞病是一种很难自己好转的疾病,如果任其发展不加以控制,那么它会对身体的各个系统产生很大损害。因此确诊白塞病以后,最关键的是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朋友一定要摆正心态,认识到这种疾病的严重危害,这样才不会由于期待着能够自愈就放弃进行规范的治疗。
J. 白塞氏病有哪些症状 该怎么治
白塞氏病临床特征
(一)口腔溃疡几乎100%发生。溃疡分布于舌、齿龈、上下唇内侧、口腔粘膜或咽喉部,易反复发作。
(二)眼部症状发生率为70%,男性发生率较高且重,如角膜炎、角膜溃疡、巩膜炎、脉络膜炎,典型的常伴有虹膜睫状体炎甚至失明。
(三)外生殖器溃疡,发生率66.8%,生殖器、皮肤、粘膜均可发生溃疡,面积大且深,疼痛、愈合慢。
(四)皮肤损害发生率76%。可发生脓疱疮、毛囊炎、疖肿、红斑。
(五)关节痛及心、肺、肾、肠道受累。血沉增快、血细胞轻度升高。
本病好发于二三十岁年轻人,常因羞于就诊而错过治疗时机。如有可疑症状者,须忌食辛辣及易致过敏的食物和海鲜等。本病采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但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以减少副作用。
白塞氏病临床表现
该病以先后出现多系统多脏器病损,且反复发作为特征。依照病损出现的概率我少,可分为常见症状和少见症状两大类。前者包括口腔、生殖器、皮肤、眼等症状,后者包括关节、心血管、神经、消化、呼吸、泌尿等系统病变。
白塞氏病症状
(一)常见症状
1.口腔:反复发作的口腔黏膜溃疡,与复发性口疮类似。多表现为轻型或疱疹样型,亦可出现重型。溃疡始发于舌尖、舌缘、唇、颊、口底等角化较差区域,数目不等,大小不一,直径0.2~0.3cm,圆或椭圆型,微凹,表面可有黄色假膜,周围有充血红晕,灼痛明显,7~14天可自愈一般不留瘢痕。经长短不一的间歇期后又复发,有一定的发作规律或此起彼伏无规律可循。口腔溃疡是BD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和必发症状。
2.生殖器:主要为外生殖器溃疡,常反复发作,但间歇期远大于口腔溃疡。溃疡多见于大小阴唇、阴茎、龟头、阴囊,形态与口腔溃疡相似,直径较大,可达0.5cm左右。溃疡数目虽少,但因该处易受感染和摩擦,常愈合较慢,疼痛剧烈。溃疡有自愈倾向,可留瘢痕。溃疡亦可发生于阴道、子宫颈,累及小动脉会引起阴道出血,还可引起睾丸炎或附睾炎,有局部淋巴结肿大。生殖器溃疡发生率也很高,但低于口腔溃疡。
3.皮肤: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结节性红斑(图6)、面部毛囊炎、痤疮样皮疹、皮下血栓性静脉炎和皮肤针刺反应。最常见典型的是结节性红斑,多发生在四肢,尤以下肢多有。红斑直径1~2cm,触痛,一周后自愈愈合后有色素沉着,无瘢痕,7~14天后可再次出现。皮肤针刺反应,又称科布内工现象(Koebner’s phenomenon),是指患者接受肌内注射后,24~48h内进针处可出现红疹和小脓点,静脉注射后可出现血栓性静脉炎。这是末梢血管对非特异性刺激呈超敏反应所致,具有诊断意义。临床试验方法是:乙醇消毒皮肤后,用无菌注射针头直接刺入或加入生理盐水0.1ml注入前臂皮内,24~48h后针眼处出现红疹并有化脓倾向即为针刺反应阳性。皮肤损害出现率亦较高。
4.眼:眼部病变可分为眼球前段病变和后段病变。前段病变主要包括虹腊睫状体炎、前房积脓、结腊炎和角膜炎。后段病变主要为脉络膜炎(图7)、视神经乳头炎、视神经萎缩和下班体病变、继发性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剥离、黄斑区变性、眼球萎缩。病损开始往往是单眼和眼球前段病变,以后发展为双眼和眼球后段病变。眼部病损反复发作,会千万视力逐渐减退,甚至导致失明。眼部病损在常见症状中出现率最低,但后果严重。
二)少见症状
1.关节:四脚下大小关节及腰骶处均可受累,但主要累及膝、腕、肘、踝等大关节,与风湿性关节炎症状相似,但无游走性,有肿痛红热。易复发。无畸形和骨质疏松,一般X线检查无异常。
2.心血管系统:血管症状为主要特征。以往常被忽视,现临床报导增多。男性多发。
(1)静脉:主要表现为静脉炎和静脉血栓、闭塞。我为下脚下大隐静脉、前复静脉、上肢静脉的浅层静脉炎。临床表现为单纯红斑,圆形或卵圆形,直径数毫米,有轻度疼痛,可自行消退。而深层静脉管炎炎、静脉血栓(如上腔静脉或其它纵隔静脉血栓)引起的后果较为严重。
(2)动脉:主要表现为动脉炎、动脉狭窄、闭合和动脉瘤常因动脉瘤破裂引起严重出箅而导致死亡。动脉瘤易在曾作动脉穿刺术处发生,因此对BD患者应尽可能避免血管造影术。
(3)心脏:可表现为心肌炎、心包病变、心肌梗塞、心瓣膜脱垂、心脏扩大等,但病变罕见。
3.消化系统:临床表现以发热、腹痛、恶心、呕吐及消化道出血为主。回盲部肠道黏膜溃疡多见,可臻肠穿孔,大出血。肠道BD需与克隆重病(Crohn’s disease)鉴别。前者X线检查无异常,但病和长者,钡剂造影可见充盈缺损影。后者的口腔、会阴、皮肤和眼症状以及肠穿孔、出血少见,而发热、消瘦、贫血等全身症状较严重。
4.神经系统:可表现为①脑膜炎症群:头痛、意识障碍、精神异常、视神经乳头水肿、轻度偏竣、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症。②脑干症群:头晕、头痛、耳鸣、意识障碍、复视、眼颤、眼肌麻痹、吞咽困难、咀嚼无力周围性面瘫等。③周围神经损害症群:四肢麻木疼痛无力、感觉障碍、肌肉萎缩、肢体浮肿、肌腱反射性差等。④脊髓症群:双侧下肢麻木无力,不完全截瘫、尿潴留、阳痿、节段性感觉障碍等。
5.呼吸系统:肺部病变多见,表现为发热、胸痛、咳嗽、咯血(肺部大咯血抢救不及时会危及生命此外还可发生胸膜积液、肺门淋巴结病。
6.泌尿系统:主要为肾炎,可出现蛋白尿、血尿。
7.其它少见症状包括高热败血症样症状、肾病综合征、白血病等。
诊断:临床症状和体征是主要诊断依据。由于BD症状多样,出现时间不一,且缺乏特异性,因此详细询问和收信病史具有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内科、外科、皮肤科、神经科、妇科等方面的病史能给发现BD少见症状提供重要线索。实验室检查虽多,但缺乏特异性,仅作参考。临床可按照症状累及的系统及脏器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
例如:血常规、尿常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纤溶活性、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X线(关节、胸片、GI等)、脑电图、CT、MRI等。
白塞氏病BD的诊断标准尚不统一,多年来众说纷纭。近年较公认的是1990年BD国际研讨会提出的诊断标准以复发性口疮为基础,加下述任意两项即可确诊。①复发性生殖器溃疡;②眼疾(前后葡萄膜炎、视网膜炎等);③皮肤损害(结节性红斑等);④皮肤针刺反应阳性。
白塞氏病鉴别诊断:
1.口腔溃疡的鉴别诊断BD与复发性口疮、疱疹性口炎均以口腔溃疡反复发作为基本特征,病损形态相似,但前者累及多系统多脏器,有先后出现的口腔外病损症状。后者病损局限于口腔内。
2.多系统损害的鉴别BD与克隆重病、斯-约综合征、瑞特综合症等均有多脏器多系统病损,且有口腔表现。
白塞氏病特色疗法 北京东城中医院这所国家级医学殿堂,我国权威著名的中医研究中心和医疗、科研、教学的重要基地,对我国疑难病的防治与治疗及其中药的开发研究等方面有突出贡献,具有很强的专家优势和科研实力。
“滋阴白塞解毒汤”可以治好白塞氏病
北京东城中医院口腔粘膜专家组经多年临床观察实践,精心筛选中药之宝而组成的特效纯 中药制剂“滋阴白塞解毒汤”是专治白塞氏病的特效组方。由虫草、制龟板、五味子、麦冬等多种名贵中药组成。以清热解毒、清利湿热、益气养阴、补益肝肾等治法,施用临床以来,收到显著疗效,已使上万例白塞氏病患者摆 脱了疾病的困扰。现代研究表明:该法可以清除血管内壁的血栓,减少血管内壁的通透性,阻断或减少病灶纤维 蛋白和淋巴细胞的渗出。同时又调节内分泌功能,使机体免疫力提高,从而使病愈后不易复发。经多年临床观 察验证,一般病人用药一疗程即有明显效果。多数病人经连续用药三个疗程即可康复。如果你被口腔粘膜疾病 所困扰,应尽快到正规医院进行专业的诊治,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白塞氏病又叫白塞氏综合征或眼、口、生殖器综合征。临床上以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虹膜睫状体炎三联症较常见。其中眼部症状多样,可表现为视力模糊、视力减退、眼球痛、畏光流泪、异物感及飞蚊症等,严重者可导致失明。此外还有后针眼反应等。如果缺乏对疾病的整体认识,就医时可能会把各个症状分别向不同专科的医生叙述,常常会出现“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局面,丧失接受最佳治疗方案的机会。白塞氏病:首先出现口腔溃疡,几年后出现会阴部溃疡,腹部疼痛,然后关节痛,双小腿出现结节性红斑,部分病人出现高烧。男性患者出现眼球组织损害比女性多见,(常见为眼底充血,疱部疹性结膜炎,角膜炎,玻璃体混浊)因眼球组织损害视力有明显下降、病情发展较快,失明率高,患者必须早期对症治疗。
白塞氏病自古就有,男女均可发病,可见于各个年龄,以35岁后多见,其发生、发展与免疫功能异常密切相关。中医称之为“狐惑”,且指出“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本病的发生与肝肾不足、气阴亏虚、外感湿热等密切相关,久之,湿热与气血相搏,湿、毒、淤相互胶结,致本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
此外,根据该病病灶小、病位浅的特点,运用锡类散、冰硼散、黄柏和细辛研末局部吹敷,金银花、甘草等煎汤漱口,野菊花、地肤子、苦参等煎汤坐浴熏洗。临床实践证明予中药外用及中药内服治疗白塞氏病,溃疡的发作频率、发作个数及疼痛程度多数能在一个月左右得到缓解,继续给予数月中药治疗可临床治愈。
温馨提示:除了药物治疗外,平时要注意保护口腔卫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烧烤油炸和油腻食物,不吃辛辣及热性食品如辣椒、生葱、生姜、大蒜、烟、酒、羊肉等,忌劳累,保持心情愉快和大便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