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治疗带状疱疹的偏方
1、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专性水疱为特征,常伴有明显属神经痛的疾病。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是嗜神经病毒,所以它主要是损伤神经。现在皮损已经消退了,但局部还疼痛,说明神经功能没有完全恢复,需要继续治疗(主要是要用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方法):(1)口服:弥可保片,1片,每天三次;维生素B1片
,2片,每天三次;维生素B12片,2片,每天三次;(2)局部外涂:肝素钠(海普林)软膏,每天2-3次;(3)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到医院中医理疗科做做理疗,会好得快一些。2、如果皮损消退后神经痛超过1个月就形成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症,治疗时间要长点,但一般正规治疗后1个月内就能恢复;如神经痛超过6个月,治疗是相当困难的。3、不用止痛药只能是到中医科做理疗、针灸治疗。
⑵ 保婴丹七厘散有什么不同
保婴丹的成分与作用: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化痰定惊,用于小儿感冒,因风寒袭表,食滞化热所致发热恶寒,喷嚏流涕、咳嗽有痰及不思饮食、夜啼易惊等症。特别适用于婴幼儿使用。 成 份: 麝香、牛黄、梅片、珍珠末、金礞石、硼砂、琥珀、麻黄、胆南星、天竺黄、重榴根、防风、法半夏、川贝母、淡全虫、黄连、羌蚕、勾藤、郁金、薄荷、天麻、蝉蜕 . 禁 忌:忌食生冷荤腥,油腻燥热之物 注意事项:若病情需要,须由医生指导使用。 贮 藏: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包 装:塑料瓶包装,6瓶/盒。 服 法: [初生至一个月内婴儿]每日一次,每次半樽。[一个月至两岁婴儿]每日一次,每次一樽。[两岁或以上小孩小童]每日一次,每次两樽,可连服多日。如作保健用途, 可每星期服用一次,服量如上.如病情持续,请遵医嘱,请按时以温水调服。 七厘散的成分与作用:七厘散 药物组成 朱砂1钱2分(水飞净),麝香1分2厘,冰片1分2厘,乳香1钱5分,红花1钱5分,没药1钱5分,血竭1两,粉口儿茶2钱4分。 处方来源 《同寿录》卷尾。 方剂主治 跌打损伤,筋断骨折,瘀血肿痛;刀伤出血,无名肿毒,烧伤烫伤。金疮,血流不止,金刃伤重,食嗓割断;。汤泡火灼。闪腰挫气,筋骨疼痛,瘀血凝结。 方剂功效 散瘀消肿,定痛止血。活血祛瘀,止痛收口。消肿。舒筋。 用药禁忌 本方药性走窜,耗气堕胎,不可多服;孕妇忌服。 七厘散出自《良方集腋》,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适用于外伤血瘀肿痛,外伤出血,扭伤等,根据其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原理,将其外治用于其它疾病,亦获显效,介绍如下。 褥疮:首先给患处清创,除去坏死组织,然后将七厘散均匀撒布于创面上,其厚度以隐约可见基底组织为佳,然后盖上凡士林纱条,最后以消毒敷料包扎。治疗初期,疮面渗液较多,若敷料被渗透,即予更换,约3日后渗液即可明显减少,每日换药1次,直至疮面愈合。 外科疮疡:将七厘散5克,大黄粉50克混合均匀,加凡士林适量调为软膏备用。按患处面积大小,将药膏外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严重者每日换药2次,连用5-7天。适用于外科疮疡、化脓性指头炎、腱鞘炎、乳痈、跌打损伤等。 腱鞘囊肿:取七厘散适量与风湿骨痛药酒混合,调为药糊,外敷患处,固定,每日外敷12小时以上,连用5-7天。 痔疮:先用温开水约3000ml,加入高锰酸钾1克,洗浴肛门约半小时,然后取七厘散3克,加硫磺软膏5支,调为糊状,涂于肛门内外患处,每晚1次,连用2-4个月。治疗期间,避免重体力劳动及饮酒。 慢性咽炎:取七厘散每次0.3克,每日2次口服,另取半支药粉喷吹咽后壁,每日2次。对慢性咽炎日久,咽部黏膜瘀血肥厚,咽后壁滤泡累累者,疗效尤佳。 肌肉注射后局部红肿硬结:七厘散(剂量以患处大小而定)加白酒适量调为糊状,外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连用5-7天。 输液后静脉炎:立即停止在局部输液,然后取七厘散3克,加凡士林适量,调为软膏,按患处面积大小涂敷患处,外用无菌纱布敷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用5-7天。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取七厘散2份,凡士林8份,调匀成膏备用。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用七星皮肤针叩刺,以隐隐出血为度,然后将七厘膏均匀涂抹叩刺处,外敷消毒纱布,胶布固定,每3-5天治疗1 次,一般连续治疗7-14次即可获愈。 肱骨外上髁炎:取七厘散适量加白酒调为稀糊状,外敷患处,外贴代温灸膏,每日1换,7日为1疗程,连用1-2个疗程。
⑶ 七厘散能治带状疱疹吗
七厘散可以治带状疱疹的。
七厘散具有化瘀消肿,止痛止血的功效,主要针对跌打损伤,血瘀疼痛,外伤后出血的各种病症。当身体出现跌打损伤以及外伤,可以通过口服七厘散、局部用药等方法进行治疗。
另外对于身体出现带状疱疹,也可以通过口服或者外用治疗,减少感染,促进局部组织愈合。
儿童妻七厘散,主要针对儿童出现的发热,它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比如说小孩身体出现热盛痰多的表现,伴有惊风、痰壅阻,可以考虑用小儿七厘散治疗。
⑷ 求蛇盘疮的治疗方法
一、内治法: 1. 口服中药汤剂 龙胆草 黄苓 山栀子 木通 泽泻 柴胡 当归 生地 甘草 板兰根 大青叶 痛重者加元胡、乳香、没药、水煎,服早晚个1次,湿热症者可服用龙胆泻肝丸.忌食辛辣食物。 2. 口服阿昔洛韦片,2片/次,日4次。
二、外治法 1. 水疱未破者,用雄黄酒(雄黄5g、冰片0.5g、白酒100ml)振荡后直接涂于患处。 2. 水疱破后者,用四黄膏、青黛膏外涂。 3. 水疱不破者,可用三棱针或消毒针头挑破,使疱液流出,以减轻痛苦。4.糜烂者涂2%龙胆紫溶液或涂新霉素糠馏油糊剂。未破者用酞丁胺擦剂或炉甘洗剂 3-5次/日.
⑸ 我得了顿挫带状疱疹该怎么治疗呢
你好,带状疱疹又称急性带状疱疹(AHZ),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所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
带状疱疹主要是牵拉神经的疼痛,用一些外用药可以很好的止痛,如炉甘石有很好的止痛作用,建议你去医院打点滴,好得快一些,也没什么副作用,西药慢而且贵,希望你早日康复。
⑹ 得了带状疱疹的后遗症怎么治疗
你好,如果患带状疱疹,疼痛异常者,可连敷带服七厘散救急,每次1.2g,每日3次,一般1~2天疼痛即可减轻或消失。
⑺ 漳州有治疗带状疱疹的中医吗。偏方
我和您一样,现在真接受到这样的痛苦!
我在医院看了,医生讲起码一个月!专
我把我的治疗方法告属诉您,强调我也不相信迷信!但是这个办法的确很有效!
拿灯芯草揉成条状,用火星离皮肤2CM左右慢慢烘烤!
我搞了三次就已经好了!
另外不要洗澡,不要搞破那个,那个流出来的水会促进面积增加的!
⑻ 七厘散能治带状疱疹吗
采用七厘散,成人每日1次顿服1.2g,用温开水或用蜂蜜水冲服,5天为一疗程。
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以红斑、多数成群、簇集的粟粒至绿豆大的疱疹、神经痛为特征。本病呈自限性疾病,青年人全程一般为2~3周,老年体弱者为3~4周,对于一般患者以止痛、缩短病程和防止继发感染为原则。
评价一种药物对本病的治疗效果亦是看此药的止痛、缩短病程及控制感染功能优劣。口服七厘散大多在2~3天内缓解疼痛,水疱不再增加,第4天水疱干瘪,第5天结痂。
愈后无瘢痕、具有疗程短、疗效高、见效快、镇痛强、不良反应少等优点。与板蓝根、阿昔洛韦及维生素B12等的疗效相比,止痛时间、水疱干涸、红肿和皮疹消失时间要早2周左右。
与转移因子相比,皮疹消退早1周。比地塞米松治疗平均止痛时间早5~6天,且有服药方便、价格低廉的优点。七厘散的不良反应尚未见有关资料报道。因此,笔者认为七厘散为治疗带状疱疹较理想的药物。
治疗天数、止痛时间似与病期无关,治疗为10天左右的病例多为老年人,可能与年老体弱、自身免疫力下降有关。
七厘散治疗带状疱疹的机制未明,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七厘散为血竭、麝香、冰片、乳香、没药、红花、儿茶等药组成,有活血、祛瘀、止痛、收敛作用,常用于跌打损伤、刀伤出血及外伤软组织肿瘤。
根据有关文献记载,用现代医学手段对七厘散组成药物进行分析。证实其有兴奋呼吸、加速心搏、增加心脏收缩的作用,故可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从而对疱疹病毒所致的带状疱疹治疗有效。
推想七厘散因有增加机体免疫力、激活上皮细胞溶酶体的功能而具有抗病毒作用。
⑼ 妈妈得蛇盘疮,已经有两三天了,请问怎样治疗这个病严重吗谢谢
“蛇盘疮”医学上又称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系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非传染性急性皮肤病,该病毒通常潜伏于脊神经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的神经元中,在某些诱因作用下,可导致病毒活动,引起皮肤及神经症状。中医称为“缠腰火丹”,“丹毒”,“串腰龙”,俗称“蛇丹”,“蜘蛛疮”。常突然发生,沿一侧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成群聚集性小水疱,常伴神经痛;以皮肤红斑,灼热刺痛,簇集水疱为主要特征。
主要特点:
为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常伴有明显神经痛。 人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唯一宿主,病毒经呼吸道黏膜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发生水痘或呈隐性感染,以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者颅神经感觉神经节内。当机体受到某种刺激(如创伤、疲劳、恶性肿瘤或病后虚弱等)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潜伏病毒被激活,沿感觉神经轴索下行到达该神经所支配区域的皮肤内复制产生水疱,同时受累神经发生炎症、坏死,产生神经痛。本病愈后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故一般不会再发。
1、年幼年长都会发病,以成人多见且症状较重;
2、四季皆能发病,以春秋季和潮湿天居多;
3、人体任何部位都可能出现疱疹,以躯干及面部最常见;
4、发病就伴有疼痛,疱疹结痂后部分患者还会延续疼痛;
5、水疱和皮损多沿某一周围神经分布,排列成带状发生于身体一侧,不超过躯体中线。
典型表现
发疹前可有轻度乏力、低热、纳差等全身症状,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感或者神经痛,触之有明显的痛觉敏感,持续1~3天,亦可无前驱症状即发疹。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域。患处常首先出现潮红斑,很快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 。
带状疱疹丘疹,簇状分布而不融合,继之迅速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外周绕以红晕,各簇水疱群间皮肤正常;皮损沿某一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可在发病前或伴随皮损出现,老年患者常较为剧烈。
带状疱疹家庭治疗方法
保持感染区域干净,干燥并且尽量暴露于空气(不用衣物覆盖)。不要搔痒或弄破水疱。如果你因疼痛而无法入睡,试着用一条整洁干净的弹力绷带捆绑该区域。
在开头的3或4天每隔几小时试用冰块冷敷10分钟左右。接着在醋酸铝里面浸泡冷湿敷药,醋酸铝是一种非处方类药物,有收敛剂溶液,也有粉末或者片剂。
为了减轻神经方面的影响,粉碎两片阿司匹林,把它混合于两大汤匙的消毒酒精里面,接着把这种糊状物每天三次涂抹于水疱表面。
为了缓解瘙痒,要你的药师把78%的炉甘石洗剂,20%的消毒酒精,1%的苯酚和1%的薄荷醇混合。你可以连续地涂抹这种混合物直到水疱结痂。
其他治疗瘙痒的方法包括经常服用维生素E,或者应用胶态燕麦片洗热水浴来减轻疼痛。
带状疱疹的处方
1.注意休息,认真服药、擦药
2.如发现有眼部、面部或肢体活动不利等要及时再次就诊。如有胃肠道或胸部的不适也应及时就诊。
3.服用止痛药物后2小时内应卧床,以免因头昏而发生意外。
4.未生过水痘的小儿可能会受到传染,因而要注意隔离患者,以免波及小儿。
病变部位的皮肤,有灼热、刺痛感,数天后,会出现密集的小水泡,周围皮肤发红、病变部位如火烧灼一般疼痛。病情较严重的可见淋巴结肿大、发热等全身症状。带状疱疹通常发生在身体的一侧,偶尔也有两侧同时发生的。一般发生于胸部,也有发生于面部沿着三叉神经分布的。发生面部的,有时会连累到眼睛,影响视力。一般2~3周后自愈。且不留疤痕,但少数病人仍常有神经痛。
由于带状疱疹发病较急,疼痛较剧,且在发病之初不断有新疹出现,真如龙蛇爬行一般,有些患者会感到恐惧。而且在民间还流传这样一种说法,即缠腰龙如果在腰上缠绕一圈就会死人,这是毫无科学根据的。本病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皮损常沿某一周围神经单侧分布,一般不超过体表正中线,更不会围成一圈。除常见于腰、腹部外,还可发生于胸部、四肢、颈部、耳、鼻、眼、口腔等。少数严重者可发生带状疱疹性脑膜脑炎以及胃肠道或泌尿道带状疱疹。
中医学认为本病因情志内伤,肝经气郁生火以致肝胆火盛;或因脾湿郁久,湿热内蕴,外感毒邪而发病。
(1)热盛证证见皮肤潮红,疱壁紧张,疼痛剧烈,伴有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小便黄,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脉弦滑。治宜清泻肝胆实火法,方选龙胆泻肝汤化裁。亦可服用成药龙胆泻肝丸。
(2)湿盛证证见皮肤淡红,疱壁松弛,疼痛较轻,纳差或腹胀,大便溏,舌质淡,苔白厚或白腻,脉沉缓。治宜健脾除湿法。方选除湿胃苓汤化裁。
若皮疹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者,属气滞血瘀,治宜疏肝理气,活血止痛法,方选柴胡疏肝饮化裁。
外用中药可根据病情选用清热解毒消肿或祛湿收干之药水煎外敷,另外水疱未破者可用金黄散,水疱已破者可用四黄膏外涂。
此外,中医针刺疗法有明显的消炎止痛作用,对后遗神经痛亦有疗效。
不论何种方法,带状疱疹的治疗应掌握时机,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云南白药
用云南白药加食醋治疗带状疱疹30例,疗效显著。方法:先用3%过氧化氢及灭菌生理盐水冲洗带状疱疹区域,再用无菌针头刺破水疱使疱内液体流出,并用棉签将破溃的坏死组织轻轻擦去,直至露出新鲜组织且有少量渗血为止,然后用消毒的压舌板将云南白药与食醋调成均匀的糊状物涂于创面(厚约1mm),直至创面愈合。结果:治疗30例,8~10d内创面均愈合。
甘草甜素
治疗组38例,予甘草甜素80mg加入5%葡萄糖液中静滴,1次/d;对照组30例,肌注维生素B 1 100mg及维生素B 12 250μg,1次/d,口服病毒灵0.3g,3次/d,两组均同时给予对症治疗。结果:两组均100%治愈,但止疱、结痂、治愈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
板蓝根注射液
用板蓝根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取得良好疗效。方法:在疱疹局部进行常规消毒,用5ml注射器抽取板蓝根液4~6ml,维生素B 12 500μg,混合注射液。由疱疹周围向内进行皮下注射,边进针边推药,如果病灶较大,可在内部适量增加注射点,使药液均匀地散布于病灶皮下,1次/d,3d为一疗程。结果:20例患者治愈18例,显效1例,好转1例,总有效率100%。
龙胆泻肝丸,防风通圣丸
采用口服龙胆泻肝丸9g,2次/d;防风通圣丸6g,2次/d。同时应用综合皮肤治疗仪(上海医大皮肤病研究所与常州武进医疗用品厂联合研制的SG901型皮肤治疗仪)中紫外负氧离子,配合局部外用中药酊剂(黄芩、栀子、川芎、蒲公英、野菊花、大黄、天花粉、甘草),照射治疗0min,1次/d,10次为一疗程。结果:治疗28例,痊愈21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9%。
六神丸
含中药牛黄、麝香、珍珠、蟾酥、雄黄、冰片、百草霜,具有消炎止痛,清热解毒,敛疮生肌之功。 对治疗组内服六神丸30粒/d,分3次口服;同时取60粒研末用温水调成糊状涂擦皮损,4~6次/d;肌注聚肌胞2ml,1次/d。对照组内服病毒灵0.2g,3次/d;肌注维生素B 1 100mg,1次/d。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疼痛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无后遗神经痛。
西瓜霜喷剂
依据皮损面积大小,取适量西瓜霜喷剂, 如患处疱疹未破溃,可用适量香油将药粉调和成稀糊状,涂敷3次/d;若疱疹已破溃,可将药粉直接喷敷于皮损处,3次/d。1周为一疗程。结果:30例全部治愈,有效率100%,用药20min即可止痛,3~7天痊愈。
双黄连粉针剂
用哈尔滨中药二厂生产的双黄连粉针剂3g加入NS500ml中静脉滴注,1次/d,同时用双黄连粉针剂1.2g加95%酒精100ml配成酊剂,用于外擦皮损及疼痛区域,4~5次/d,直至痊愈。结果:在止痛时间、皮疹干涸时间、痊愈时间等方面均短于只使用西药的对照组,是一种疗效可靠、预后理想、无毒副作用的治疗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季德胜蛇药片
用季德胜蛇药片糊剂外用治疗眼部带状疱疹23例,并与外用炉甘石洗剂治疗21例作对照,方法:无环鸟苷0.5g静脉滴注,青霉素800万U+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维生素B 1 100mg、维生素B 12 500μg肌注。外用季德胜蛇药片粉糊剂涂患处,4~5次/d,次日早晨清洗干净再重复上述方法。结果:在显效时间、痊愈时间上,明显优于对照组,证明蛇药具有很好的消炎、消水肿及止痛作用,是治疗带状疱疹的一味很好的中成药。中医认为带状疱疹多因肝气郁结化火,脾经湿热内蕴,外溢肌肤而成;或外感毒邪,湿热火毒蕴积肌肤而致。如能及时诊治可大大缩短疗程,若病情延误,治疗时间延长,愈后可留下后遗神经痛。上述中成药取其清热泻火、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敛疮生肌等功效,采用外敷、内服、内外兼用,或中西药合用的方法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快、治愈率高,既缩短了病程,又减少疱疹后神经痛,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