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地锦草湿疹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地锦草湿疹

发布时间: 2022-03-23 02:35:15

❶ 西洋龙芽草的入药方法

儿童血性胃肠炎:取鲜仙鹤草100克,凤尾草100克,鲜马齿苋100克,捣烂绞汁加适量蜂蜜口服。
妇女经血不止:仙鹤草50克水,煎口服,日3次。
感冒咳嗽:仙鹤草30克,草珊瑚30克,水煎口服,日3次。
菌痢:取仙鹤草40克,地锦草30克,水煎,脓多加红糖,血多加白糖,分3次服;或取鲜仙鹤草100克,鲜马齿苋200克,水煎频服。均为成人一天量,儿童酌减。
慢性胃炎:取仙鹤草50克,水煎3次,每次煎沸20分钟取汁,将3次药汁混合,分3次服,5天为1疗程;或取仙鹤草30克,配乌药10克,水煎分2次服。均日1剂。
椎间盘突出:仙鹤草45~60克,怀牛膝15克,生地、熟地各8克,泽泻6克,水煎,每日分2次服。
湿疹:取鲜仙鹤草250克,或干品50~100克,加适量水煎煮,沸后20分钟取汁,用毛巾浸药汁烫洗患处,每次20分钟,早晚各1次。每剂药可用2~3天,但每次用前应重新煮沸。
盗汗: 以仙鹤草30~50克,大枣20克为基本方,偏阴虚加生地、麦冬、当归、白芍、五味子、山萸肉、女贞子、旱莲草等;虚火旺加知母、黄柏、玄参、地骨皮、青蒿等;属湿热者,加茵陈、黄芩、栀子、龙胆草、黄连等。水煎服,每日1剂。
心率失常:取仙鹤草30克,配决明子、生山楂、丹参、枸杞子、女贞子各20克;或配丹参30克,何首乌20克,女贞子、泽泻各15克,川芎、清半夏、夏枯草各12克,土茯苓40克,生甘草6克,均日1剂,水煎服。尤对阵发性心动过速、房颤效果好。
妇女阴痒:取仙鹤草60克,苦参30克,蛇床子10克,枯矾6克,每日1剂,煎汤外洗2次。
非淋菌性尿道炎:用仙鹤草、马鞭草、车前草、金钱草各30克,白花蛇舌草、败酱草、益母草各20克,紫草、通草、灯心草各10克,水煎分2次服,日1剂。
治癌肿:对泌尿系统、消化系统肿瘤有效果。可取仙鹤草60~100克加入随证方中煎服,也可取本品500克,加水煎煮,取汁约3000毫升,加入薏苡 仁250克,煮粥或羹,每日早晚空腹温食200毫升,吃时调入适量蜂蜜。食完再煮,连续食用。用仙鹤草、大枣各30克煎服,还可减轻癌症放疗、化疗后对造 血系统的损害。
此外,仙鹤草单用或入方还能治疗体虚感冒、支气管扩张(咯血)、腹泻、月经不调、疟疾、跌打损伤、疮痈、绦虫病、肝炎、口腔溃疡、久咳、烧烫伤、糖尿病等病症,是—味价廉易得的治病良药。

❷ 地锦草都有哪些价值

地锦草都有哪些价值?

糖尿病患者是一种慢性疾病,尽管说不是什么明显的病症,可是是会引发许多的其它病症,并且医治下去也是十分的繁杂,实际上有一种中药材便是能够很好的协助治疗糖尿病,

地锦草就这样的一种药草,并且大家坚持不懈用地锦草泡水喝是能够很好的治糖尿病患者,下边便是一起来看看地锦草的作用吧。

大家目前也是很好的知道地锦草的一些作用和功能了,并且人们也是能够利用地锦草来很好的催乳,针对孕妇而言是十分的有协助,新生婴儿也是能够很好的利用地锦草来医治新生儿黄疸,因此 咱们也是很好的知道地锦草是一种有很多的作用的药草。

❸ 请教:有认识这个的吗

地锦草
药理作用
抗病原微生物
体外实验表明:地锦草鲜汁、煎剂以及水煎浓缩乙醇提取液对于多种致病性球菌及杆菌有明显抑菌作用.从地锦煎剂干粉中获得乙醇提取物, 进一步分离出地锦素, 其抗菌作用更强.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卡他球菌、白喉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百日咳杆菌等在0.002~0.63mg/ml时有抑菌作用, 0.005~1.25mg/ml时即呈杀菌作用;小鼠全血、兔红细胞或血清可显著降低其抗菌作用.皮下注射地锦素的小鼠尿液仍具有抗菌作用, 表明其通过血液后并未完全失效.但对实验性小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全身感染并无疗效.
煎剂在3.125%浓度时, 对体外钩端螺旋体菌株中黄疸出血、七日热等菌群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地锦草素对流感病毒所致鸡胚感染有保护作用.
止血
实验证明:本品粉末局部使用,对于犬动脉切开出血有明显的止血作用.
中和毒素
地锦草能抑制白喉杆菌的生长,亦有中和白喉毒素的作用,能降低白喉杆菌外毒素所致豚鼠死亡。本品抑菌、杀菌和中和白喉毒素的作用,以酊剂最好,煎剂次之,浸膏较差。
药材使用
采收和储藏:10月采收全株,洗净,晒干或鲜用。各地常见,秋季采集地锦草时易与混杂在一起。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鲜者可用15-30g;或入散剂。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撒。编辑本段做法指导
1、血热吐血、衄血者,可与生地黄、牡丹皮同用,以增凉血止血之功。 2、湿热黄疸,小便不利者,可单用,或与茵陈、栀子等配伍,以清热利湿退黄。 3、也可用于痈疽恶疮、跌打伤痛湿疹溃疡、烧烫伤及毒蛇咬伤诸证,临床多用鲜品捣烂外敷。编辑本段药方选录
1)治脏毒赤白:地锦草采得后,洗,暴干,为末,米饮服一钱。(《经验方》) 2)治细菌性痢疾:地锦草一两,铁苋菜一两,凤尾草一两。水煎服。(《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3)治血痢不止:地锦草晒研,每服二钱,空心米饮下。(《乾坤生意》) 4)治胃肠炎:鲜地锦草一至二两。水煎服。 5)治感冒咳嗽:鲜地锦草一两。水煎服。 6)治咳血、吐血、便血、崩漏:鲜地锦草一两。水煎或调蜂蜜服。(④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药》) 7)治小便血淋:血风草,井水擂服。(《刘长春经验方》) 8)治妇女血崩:草血竭嫩者蒸熟,以油、盐,姜腌食之,饮酒一、二杯送下,或阴干为末,姜、酒调服一、二钱。(《世医得效方》) 9)治功能性子宫出血:地锦草二斤。水煎去渣熬膏。每日二次,每服一钱半,白酒送服。(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10)治金疮出血不止:血见愁草研烂涂之。(《世医得效方》) 11)治牙齿出血:鲜地锦草,洗净,煎汤漱口。(《泉州本草》) 12)治湿热黄疸:地锦全草五、六钱。水煎服。(《江西民间草药》) 13)治脾劳黄疸:草血竭、羊膻草、桔梗、苍术各一两,甘草五钱。为末,先以陈醋二碗入锅,下皂矾四两,煎熬良久,下药末,再入白面,不拘多少,和成一块,丸如小豆大,每服三、五十丸,空腹醋汤下,一日二服。(《乾坤生意秘韫》如圣丸) 14)治奶汁不通:地锦草七钱。用公猪前蹄一只炖汤,以汤煎药,去渣,对甜酒二两,温服。(《江西民间草药》) 15)治小儿疳积:地锦全草二、三钱。同鸡肝一具或猪肝三两蒸熟,食肝及汤。(《江西民间草药》) 16)治项虎(对口疮):鲜地锦草加醋少许,捣烂外敷。(《福建中草药,) 17)治痈疮疔毒肿痛:鲜地锦草,洗净,和酸饭粒、食盐少许敷患处。(《泉州本草》) 18)治风疮疥癣:血见愁草同满江红草捣末敷。(《乾坤生意秘韫》) 19)治臁疮烂疮:斑鸠窝为末外搽。(《贵阳民间药草》) 20)治缠腰蛇(带状疱疹):鲜地锦草捣烂。加醋搅匀,取汁涂患处。(《福建中草药》) 21)治咽喉发炎肿痛:鲜地锦草五钱,咸酸甜草五钱。捣烂绞汁,调蜜泡服。日服三次。(《泉州本草》) 22)治火眼:斑鸠窝熬水洗,或蒸猪肝食。(《贵阳民间药草》) 23)治跌打肿痛:鲜地锦草适量,同酒糟捣匀,略加面粉外敷。(《湖南药物志》) 24)治蛇咬伤:鲜地锦草捣敷。(《湖南药物志》) 25)治赤白痢:用地锦草洗净、晒干,研为末,米汤送服一钱。 26)治妇女血崩:用嫩地锦草蒸熟,加油、盐、姜调食,并喝一、二杯送下。又言:地锦草阴干,研为末,姜、酒调服一、二钱,一服即可止崩。 27)治小便血淋:用地锦草加水捣服。 28)治刀伤出血不止:用地锦草捣烂涂上。 29)治风疮癣疥:用血见愁草同满江红草一起捣成末,敷患处。 30)治趾间鸡眼:先割破,令出血,用地锦草捣烂敷上,甚效。 31)治黄疸:用地锦草、羊 草、桔梗、苍术各一两,甘草五钱,共研为末;另以陕西省醋二碗与皂矾四两,同熬匀后,将近药末投入,再加白面适量和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空心服,醋汤送下。一天服二次。 32)治疗带状疱疹:鲜地锦草捣烂 加醋搅匀 取汁涂患处[1].(《福建中草药》)

❹ 我想问下地锦草和马齿苋区别求大神帮助

马齿苋 属马齿苋科,马齿苋属。又名马齿草、长寿菜、瓜子菜、安乐菜、长命苋、马蛇子菜、五行草、酸米菜等。 一年生肉质草本。茎多分枝,平卧地面或先端斜上,绿色或紫红色。叶对生,有时互生,矩圆形或倒卵形,全缘,肉质,光滑无毛。花无梗,常3~5朵簇生枝顶;苞片4~5,膜质;萼片2;花瓣5,黄色,具凹头,下部结合。果实为盖裂的蒴果。种子黑褐色,肾状卵圆形。以种子繁殖。 [性味归经】性寒,味甘酸;入心、肝、脾、大肠经。 [【来源】本品为马齿苋科植物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 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残根及杂质,洗净,略蒸或烫后晒干。 【功用主治】 适用于痢疾(大便半干半稀)、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于热毒血痢,痈肿疔疮,湿疹,丹毒,蛇虫咬伤,便血,痔血,崩漏下血。现代大多用于治疗肠炎、急性关节炎、膀胱炎、尿道炎、肛门炎、痔疮出血等。 【[宜食】适宜肠胃道感染之人食用;适宜皮肤粗糙干燥,维生素A缺乏症,角膜软化症,眼干燥症,夜盲症的人食用;适宜小儿单纯性腹泻,小儿百日咳者食用;适宜钩虫病患者食用;适宜妇女赤白带下及孕妇临产时食用;适宜矽肺患者食用。 【忌食】凡脾胃索虚,腹泻便溏之人忌食;怀孕妇女,尤其是有习惯性流产的孕妇忌食,因马齿苋性属寒滑,食之过多.有滑利之弊。根据前人经验,马齿苋忌与甲鱼同食,否则会使实用者肠胃消化不良,食物中毒等。 《食疗本草》:“煮粥止痢及疳痢。”《开宝重定新本草》:“马齿苋,服之长年不白。”《本草经疏》:“长年不白,总言其凉血益血,疾去身轻之功耳。”《本草正义》:“马齿苋……,治女人赤白带下,则此症多由湿热凝滞,寒滑以利导之,而湿热可泄,又兼能入血破瘀,故亦治赤带。濒湖谓散血消肿,利肠滑胎,解毒通淋,又无一非寒滑二字之成绩也。” 《本草经疏》:“凡脾胃虚寒,肠滑作泄者勿用。煎饵方中不得与鳖甲同入。” 【按语】 马齿苋作为一种野菜,中国老百姓食用已久,确实别具风味。夏秋季节,采拔茎叶茂盛、幼嫩多汁者,除去根部,洗后烫软,将汁轻轻挤出,拌人食盐、米醋、酱油、生姜、大蒜、麻油等佐料和调味品,做凉菜吃,味道鲜美,滑润可口。也可烙饼,做馅蒸食。我国许多地方的群众,至今还有将马齿苋洗净,烫过,切碎,晒干,贮为冬菜食用的习惯。 【营养成分】 每100克马齿苋鲜嫩苋茎叶含蛋白质2.3克,脂肪0.5克,糖类3克,粗纤维0.7克,钙85毫克,磷56毫克,铁巨1.5毫克,胡萝卜素2.23毫克,维生素BI0. 03毫克,维生素民 O. 11毫克,维生素PP 0.7毫克,维生素 C 23毫克。此外,还含有大量去甲肾上腺素、钾盐及丰富的柠檬酸、苹果酸、氨基酸以及生物碱等成分。维生素A样物质,故能维持上皮组织如皮肤、角膜及结合膜的正常机能,参与视紫质的合成,增强视网膜感光性能,也参与体内许多氧化过程。马齿苋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对痢疾杆菌的作用很强,所以.马齿菜适宜患有急慢性痢疾肠炎以及膀胱炎,尿道炎(轻度尿道畸形也可)的人服食。马齿苋中含大量去甲肾上腺素和多量钾盐,以及苹果酸、柠檬酸、谷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和蔗糖、葡萄糖、果糖等。现代 药理研究表明: 抑菌试验: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特别对痢疾杆菌的作用很强。 马齿苋也属一名酸米菜,南京地区药材名叫安乐菜。系马齿苋科植物。肉质草本,开黄色小花,果实成熟时环状裂开,分布中国各省。 【赤白痢疾】 马齿苋60~90克(鲜草加倍),扁豆花3至12克,水煎加红糖,一日分2次服。或马齿苋烧存性,研细,以糖水调服。每次服6克,一日2次。 【妇女赤白带】 鲜马齿苋,洗净捣烂绞汁约60克,生鸡蛋2个,去黄,用蛋白和入马齿苋汁中搅和,开水冲服,每日1次。 【黄疸】 鲜马齿苋绞汁,每次约30克,开水冲服,一日2次。 【烂腿 (臁疮)】 鲜马齿苋捣烂,连渣敷于患处。 【小便尿血,便血】 鲜马齿苋绞汁,藕汁等量,每次半杯 (约60毫升),以米汤和服,一日2次。 【尿道感染,尿余沥,尿不尽,尿线细,尿畸形】 马齿苋150克,红糖90克 , 加水浸泡2小时,文火煎30分钟,一日一剂,一日服3次。 【用法用量】 9~15g;鲜品30~60g。外用适量捣敷患处。 【备注】(1)马齿苋为治菌痢的要药,可单用本品煎服,也可配合辣蓼等药同用,以用新鲜者效果较佳。本品在近年来应用范围有所发展,如用治百日咳、肺结核及化脓性疾患等。由于本品原可做蔬菜食用,即使大量应用也很安全,故是一味值得重视的药品。 地锦草 植物形态 一年生葡萄草本,有白色乳汁。茎纤细,近基部分枝,带紫红色,无毛。叶对生,长圆形,长4~10mm,宽4~6mm,先端钝圆,基部偏斜,边缘有细齿,绿色或带红色,两面无毛或疏生柔毛。杯状聚伞花序单生于叶腋;总苞倒圆锥形,淡红色,先端4裂,裂片长三角形;腺体4,横长圆形,有白色花瓣状附属物;子房3室,花柱3,顶端2裂。蒴果三棱状球形,无毛。种子卵形,黑褐色,外被白色蜡粉。花期7~10月,果实7月后渐次成熟。 生于平原荒地、路边、田间。除广东、广西外,全国各地均产。 采制 夏、秋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化学成分 含鞣质、没食子酸甲酯、槲皮素、肌醇、槲皮素甙类和山柰素甙类等。 性味 性平,味辛。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于痢疾、肠炎、咳血、尿血、便血、崩漏、痈肿疮疖。

❺ 珍宝丸治疗什么

珍宝丸具有清热解毒作用,成分中的牛黄、栀子、川楝子、水牛角深缩粉、麝香、珊瑚、地锦草等具有清热抗菌、抗病毒、抗炎、解热等功效。但有很多患者对珍宝丸并不了解,对于珍宝丸主治功能并不了解。那么,珍宝丸主治什么病?针对此问题,下面由百济药师为大家作出详细介绍。
珍宝丸性凉,为专治白脉病常良方。方中以专治脑患、白脉药珍珠为主,配以脏腑之六味良药、黄水病三药、凉血三籽汤和两个檀香,共为辅;配合牛黄、麝香、犀牛角(可水牛角浓缩粉代替)等清热解毒、镇静止痛药物,具备了清热安神,舒筋活络功效,用于白脉病,半身不遂,风湿,类风湿,肌筋萎缩,神经麻痹,肾损脉伤,瘟疫热病,久治不愈等症。
珍宝丸的作用主要是清热,安神,舒筋活络,除“协日乌素”。协日乌素为蒙医中对病症描述的专有名词,协日乌素存在于全身各处,尤其在肌肤及关节较多。正常时具有润滑关节、润泽皮肤的功能。协日乌素偏盛,患者主要出现湿疹,皮肤粗糙,瘙痒,黄水疮,全身浮肿,眉毛头发脱落折断,关节疼痛,脉象抖动等症状。

❻ 地锦草散的好吃做法

别名:奶浆草、铺地锦、铺地红、血见愁、卧蛋草、雀儿卧蛋、小虫儿卧蛋、草血竭、铁线草、酱瓣草

使用提示:内服:煎汤,10至15克(鲜品15至30克);或入散剂。外用:适量,鲜品捣敷药;或干品研末撒

地锦草 介绍:

地锦草为大戟科植物地锦草和斑地锦的全草。地锦草一年生匍匐小草本,生于平原、荒地及路旁,亦为田间常见杂草。除广东、广西外,分布几遍全国各地;斑叶地锦草分布全国各地。10月份采收全株,洗净,晒干

1. 地锦草常皱缩卷曲。根细小。茎细,呈叉状分枝,表面紫红色,光滑无毛或疏生白色细柔毛;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中空。单叶对生,展平后呈长椭圆形,绿色或带紫红色,无毛或有疏毛,边缘具小锯齿或呈微波状。杯状聚伞花序腋生,细小。蒴果三棱状球形,表面光滑。种子细小卵形,褐色。无臭,味微涩

2. 斑地锦叶上表面具红斑,蒴果被稀疏白色短柔毛;种子有棱,余同地锦草。地锦草 相关性群:

血虚无瘀及脾胃虚弱者慎服。地锦草 食疗作用:

地锦草味辛、苦,性平;归肝、胃、大肠经;体轻质涩,可散可敛

具有活血止血,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功效

主治咯血,吐血,尿血,便血,痔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湿热黄疸,腹泻痢疾,痈肿恶疮,跌打肿痛,湿疹溃疡,烧烫伤。地锦草 制作指导:

1. 血热吐血、衄血者,可与生地黄、牡丹皮同用,以增凉血止血之功

2. 湿热黄疸,小便不利者,可单用,或与茵陈、栀子等配伍,以清热利湿退黄

3. 也可用于痈疽恶疮、跌打伤痛湿疹溃疡、烧烫伤及毒蛇咬伤诸证,临床多用鲜品捣烂外敷

❼ 地绵草图片,功效

地锦草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湿退黄之功效。用于痢疾,泄泻,咯血,尿血,便血,崩漏,疮疖痈肿,湿热黄疸。

1、地锦常皱缩卷瞌,根细小。茎细,呈叉状分枝,表面带紫红色,光滑无毛或疏生白色细柔毛;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中空。单叶对生,具淡红色短柄或几无柄;叶片多皱缩或已脱落,展平后呈长椭圆形。绿色或带紫红色,通常无毛或疏生细柔毛;先端钝圆,基部偏斜,边缘具小锯齿或呈微波状。杯状聚伞花序腋生,细小。蒴果三棱状球形,表面光滑。种子细小,卵形,褐色。气微,味微涩。其喜温暖湿润气候,常生于田野路旁及庭院间。

2、斑地锦叶上表面具红斑。蒴果被稀疏白色短柔毛。其喜温暖湿润气候,常生于平原荒地、路边、田间,可喷施“翠姆”叶面肥提高长势。

❽ 这是什么草有毒吗

地锦草

大戟科植物的地锦草,是一种中药材,在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能够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活血止血。主痢疾、泄泻、黄疸;咳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乳汁不下;跌打肿痛及热毒疮疡等。

【采收和储藏】:10月采收全株,洗净,晒干或鲜用。各地常见,秋季采集地锦草时易与混杂在一起。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克,鲜者可用15-30克;或入散剂。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撒。

❾ 地锦草与分心木合用的作用

你说的应该是地锦草吧?
[药品名]地锦草
[英文名]Herba Euphorbiae Humifusae
本品为大戟科大戟属楂物地锦或斑地锦的全草。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
[别名]铺地锦、铺地红、血见愁、奶汁草。
[成分]含没食子酸(Gallicacid)、槲皮黄碱素、环已六醇、地锦素、内消旋肌醇、鞣质。
[性味]辛、苦、涩,平。
[作用与用途]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其有效成分地锦素对多种细菌有抗菌作用。
临床用于:
1.菌痢、肠炎:地锦草90g,茶叶9g,水煎服。
2.泌尿系感染:地锦草、冬葵子、车前子、木通、黄柏、知母各9g,竹叶、甘草各6g,水煎服。
3.疮疖痈肿、湿疹、带状疱疹等:可与苦参、地丁、荆芥、双花、防风等配伍应用。
4.咳血、吐血、尿血、子宫出血等:可用地锦草30g,水煎服;亦可与其他止血药配伍应用。出血:可用鲜品捣烂外敷。
[用法与用量]15—30g,鲜品30—60g,水煎服或外用适量。
[制剂]
1.地锦片:地锦300g,淀粉10g,硬脂酸镁适量,制1,000片。为原粉及浸膏混合片。适用于痢疾、腹泻、肺出血、子宫出血、胃出血、支气管出血等。口服,每次4片,每日3次。
2.复方地锦草注射液:地锦草1,000g,马齿苋1,000g,氯化钠8g,苯甲醇10ml。制成1,000ml。每支2ml,相当于原药材4g。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作用,适用于痢疾、肠炎。肌注,每次2—4ml,每日2次。

❿ 哪里有红绵草它的别名是什么

红绵藤
(《中草药通讯》(4):41,1972)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红绵藤的叶、枝。
【植物形态】红绵藤
常绿攀援性灌木。易生不定根。枝和叶柄均密被极贴伏之铁锈色棉毛。枝具小刺或近无刺。叶通常呈披针状椭圆形,长8~1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心形,边缘为不大规则的全缘或3~5浅裂,有锯齿,上面光滑呈深绿色,下面密被贴伏之铁锈色棉毛;托叶掌状全裂为4~6条线。伞房花序腋生,花白色;花萼反卷;雄蕊2~3列,花药有束状长毛。果扁圆形,熟时红色。花期春末。
生于高山上。分布我国南部。
【功用主治】治外科手术及外伤性出血;消化道出血,呼吸道出血,泌尿系统出血,妇科出血以及血液病引起的出血。
【用法与用量】用注射液直接滴于伤口,或湿敷,或肌注。
【临床应用】止血
取红绵藤干叶6斤制成注射液3000毫升,分装每支2毫升。一般每日肌注1支,对外科手术及外伤出血可用注射液直接滴于伤口,或用消毒纱布浸药液外敷止血。共治疗各种外科手术及外伤性出血、消化道出血、妇科出血、泌尿系出血、血液病引起的出血计77例,结果显效53例,有效22例,无效2例。以注射液滴于伤口或外敷止血,奏效迅速,止血最短时间为1分钟,用药后在出血部位明显出现凝块;对伤口及创面(包括腹腔内钍醮疵?均无刺激作用,并能加速伤口愈合。未见任何副作用。此外,红绵藤经提取后,还可制成外用止血水、止血冲剂、止血糖浆、止血海绵等多种剂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