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脚丫处疱疹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脚丫处疱疹

发布时间: 2022-03-19 01:37:18

① 脚丫和脚板起泡 出血 是什么病

指导意见:
你好,你的情况是由于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单纯性疱疹导致的! 服用板蓝根颗粒和吗啉胍片,局部涂抹阿昔洛韦乳膏! 注意休息,多饮水!避免辛辣刺激饮食,祝你早日恢复。

② 脚上长疱疹怎么治

不要用碱性东西洗手脚了,用中性的

手足癣分三种:水泡型、角化型、糜烂型~

手癣回脚癣治法一样答。
科学经验法——手脚癣就是真菌感染了,杀菌就好了。
细菌真菌可以潜伏好长时间的。一般冬季轻,春夏秋重!
主要注意卫生就好了。经常洗手脚,保持干燥,透气。
细菌真菌无处不在,你给了它们环境它们就繁殖的快!
化脓糜烂裂口等——先可以用碘伏消炎一下,好点了可以用棉签蘸普通白醋夹在脚趾缝中,等没有裂口了,再找9°的白醋,每晚睡前泡半小时,泡后自然晾干,不要再用清水冲洗;连泡10~15天就好了,会爆皮,爆完就好了,细菌被杀死了,细胞也牺牲了!
开裂:泡完后用剪刀刮刮,磨磨,睡觉前涂点愈烈双,慢慢来,有几次裂口处皮肤就软了薄了,就好了。

不含激素,又便宜!
注意卫生,根治!
复发就是又得的

③ 脚丫子上长了很多的汗疱疹,特别的痒痒,总是想用针挑破,汗疱疹传染么

汗疱疹属于一种出汗不良性的湿疹,可以说属于一种皮肤过敏性的疾病,没有致病病原回体,没传答染源和传染中介,考虑它是不会传染的,这个不需要太过于担心。
还有要提醒你,不要去挑破皮损,否则护理不好的话,容易继发细菌感染,这个要注意。建议你到正规的诊所或者医院皮肤科确诊治疗。

④ 脚上出现一些小水泡,特别痒,怎么回事

现在正值夏天,气候炎热。可能你患上了脚癣,俗称脚气病,香港脚。初期时表现为脚丫之间,脚底出现小而透亮的水泡,当水泡破裂后就可能感染,破皮,糜烂或皲裂。感觉奇痒难忍,还会反复发作。刚开始涂抹达克宁软膏就有效果,但是由于是真菌引起的,所以在个人卫生方面稍不注意就会复发。

⑤ 脚气和疱疹有什么区别啊

首先脚气是因为霉菌的滋生和感染而引发的,所以疾病经常出现在最不容易散热的趾内缝部位。但是汗疱疹容就经常发生在脚掌面,因此,从脱皮到溃烂的部位看是否在脚趾缝就可以来区别判断。

汗疱疹也是湿疹体质引起的症状,所以一开始症状出现的时候,但是汗疱疹往往不会只发生在一只脚上,只要患上两只脚都会出现的。但是脚气是因为霉菌引起的,所以脚气一开始发病的时候,一般出现在一只脚,到后期慢慢的因为受到交叉的感染,才会造成两只脚都出现感染。

以汗疱疹来说,是属于体质引起的皮肤的问题,根据研究认为这个和过敏的体质有一定的关系。所以,从患者除了有脚部的肌肤症状以外,看看是不是还有其他的比如眼睛,鼻子等部位是不是也有过敏的现象,这个就可以分辨出是脚气还是汗疱疹得一种方法。

汗疱疹症状比较轻的患者会自己恢复,大概需要经过2星期后,感染的部位的小水泡就会变成干的脱屑,但多数患者一旦发生了脚部肌肤的问题,水泡,痛痒,发红,脱屑等皮肤的问题,不管是汗疱疹还是脚气,建议你第一时间,去医院咨询医生,查明原因,对症用药,才能达到改善治疗的效果。

⑥ 脚上出白色水泡要不要挑破,右脚上脚丫间出了一个水泡,今天和昨天比变大了点,在之前左脚上也出过水泡,

病情分析: 带状疱疹系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此病毒一般潜伏在脊髓后回根神经元中。答但机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发烧,生气上火等,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激烈的炎症。皮疹一般有单侧性和按神经节段分布的特点,有集簇性的疱疹组成,并伴有疼痛;年龄愈大,神经痛愈重。此病现代医学称为带状疱疹,民间称为蛇胆疮,缠腰龙等称.带状疱疹患者只要积极治疗,迅速将体内病毒及传感到末稍神经的病毒清除体外是不会有后遗症发生的,反之就可能形成后遗神经痛。
意见建议:治疗只要是抗病毒药静滴和局部涂抹阿昔洛软膏

⑦ 脚裸处患病毒性疱疹后感染流水自么治

建议中医中药外敷治疗。邱医堂中医传统外科膏药活血生肌膏内加生肌丹帖敷可以活血化瘀、提毒外出、祛腐生肌、清热解毒;清除坏死组织,杀菌消炎。迅速改善创面周围组织的微循环,增快局部血流,促进残存上皮细胞组织快速生长。

⑧ 脚丫子里面老是出现很多小水泡,很痒,是怎么回事

脚气
足癣(俗抄名“香港脚”、袭脚气),系真菌感染引起,其皮肤损害往往是先单侧(即单脚)发生,数周或数月后才感染到对侧。水疱主要出现在趾腹和趾侧,最常见于三四趾间,足底亦可出现,为深在性小水疱,可逐渐融合成大疱。足癣的皮肤损害有一特点,即边界清楚,可逐渐向外扩展。因病情发展或搔抓,可出现糜烂、渗液,甚或细菌感染,出现脓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