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中医湿疹又叫什么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中医湿疹又叫什么

发布时间: 2022-03-18 09:46:38

『壹』 西医 湿疹 中医叫什么

湿疹在中医中相当于“湿疮”,“湿疡”,也属于“侵淫疮”、“血风疮”、“粟内疮”等病的范容畴。
可用中药来改善湿疹:
(1)热重于湿: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10克,黄芩10克,白茅根30克,生地15克,大青叶15克,生石膏30 克,车前子10克,白鲜皮10克。
(2)湿重于热:除湿胃苓汤加减。白术10克,茯苓皮15克,薏苡仁15克,黄芩6克,栀子6克,陈皮6克,泽泻10克,苦参10克。
(3)血燥证:当归饮子加减。当归10克,鸡血藤15克,赤芍10克,白芍10 克,生地15克,刺蒺藜10克,陈皮6克,白术10克,丹参15克,丹皮10克,茯苓10克。
在这个基础上想要很快去掉湿疹的话可以在外涂蕴矶霜,坚持一段时间就会好的。

『贰』 什么是湿疹

湿疹是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一定关系。其临床表现具有对称性、渗出性、瘙痒性、多形性和复发性等特点。也是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皮疹多样性,对称分布、剧烈瘙痒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为特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任何季节,但常在冬季复发或加剧有渗出倾向,慢性病程,易反复发作。
湿疹5大症状特点1.瘙痒性:其特点是持续性瘙痒,依靠分散注意力也无法解决,安静下来时,瘙痒会加剧,形成阵发性加剧、持续性瘙痒的状态。
2.多形性:湿疹表现出的皮疹是多形态的,可分为原发疹与继发疹。原发疹中有丘疹、水泡等,继发疹中有糜烂、渗出等,病人通常同时发生原发疹与继发疹。
3.迁延性:湿疹容易反复发作,从一部位迁延到另一部位,而且症状不易消除。如果湿疹在急性期治疗不当,会转为慢性湿疹,此时若处理不当,又会导致其急性发作。
4.泛发性:湿疹可以发生于全身任一部位。
5.渗出性:湿疹,顾名思义,会有渗出液,否则,不流水不易诊断为湿疹。另外,当湿疹处于慢性期时,皮疹部位可能表现得比较干燥,但在急性发作的过程中,仍会有渗出液。
在各种湿疹中,女性最常患的是手部湿疹和乳房湿疹。湿疹的皮损症状呈多形性,按发病缓急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期。中医理论认为,急性者以湿热为主;亚急性者多与脾虚不运,湿邪留恋有关;慢性者因病久伤血,血虚生风生燥,肌肤失去濡养而成;发于小腿伴有青筋暴露者,常由于气血运行失常,湿热蕴阻所致。根据清热利湿的原则以中医调理湿疹常见的蛇胆苦柏爽肤洗液,临床疗效非常显著。

『叁』 什么是湿疹

湿疹是婴幼儿最常来见的皮源肤病,以皮损形态多样,对称分布,剧烈瘙痒,有渗出倾向为主要特征,往往反复发作,难以根治。中医认为湿疹多与“湿邪”密切,岭南地区常年气候温热,土地卑湿,又毗邻沿海,当地人喜食生冷冻物及海鲜等多湿滋腻之品,加上儿童本身脏腑功能不全,脾胃虚弱,故而更容易湿邪留恋,名老中医赵炳南曾感慨:“善治湿者,当可谓善治皮肤病之半”,由此可见皮肤病多为湿所患且难治,小儿肾气不足,疾病容易反复。对于这类难缠皮肤病,短期病愈后,家长们不能掉以轻心,要特别重视病后生活、饮食上的调养,扶正祛邪,提高机体的机能状态,避免疾病卷土重来——泰阳宝宝儿童健康馆

『肆』 从中医角度看什么是皮炎湿疹

中医和西医对皮炎湿疹的致病机理、命名、治疗都有着不同的见解。湿疹在中医中内相当于湿疮,湿容疡,也属于侵淫疮、血风疮、粟疮等病的范畴。又据其发病部位不一而名称各异。如生于小腿者曰臁疮,生于肘窝或胭窝部则称四弯风,生于阴囊即为绣球风,其名不下十余种。本病发病,我们认为大体有三个原因,一是禀赋不耐,风、湿、热客于肌肤所致、一是因为饮食不节,过食辛辣、鱼腥动风之品,或嗜酒伤及脾胃,脾失健运,湿热内生,复感风湿热邪,内外合邪,两相搏结,淫侵肌肤而发;或素体虚弱,脾为湿困,肌肤失养,或湿热蕴久,耗伤阴血,血虚风燥,肌肤失养所致。分类治疗中医在临床上将湿疹分:湿热症,血虚风燥症。湿疹患者应避免喝酒、咖啡、辛辣刺激与油炸的食品,饮食应清淡,多吃水果蔬菜。榴莲、芒果、龙眼、荔枝等属热性水果少吃,以免病情火上加油。患者可多吃绿豆、冬瓜、莲子、苦瓜等清热利湿食品。 以上就是从传统中医角度对皮炎湿疹的致病机理和治疗方法的见解,权威皮肤病专家提醒患者朋友要选择正规的医院治疗,希望大家能够对它有所了解,在日常生活中最其提到的事项多加注意。在治疗中中西结合也许会对治疗起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伍』 中医对于湿疹是怎么定义的

中医对湿疹的定义如下:
1、中医认为,湿邪是湿疹发病的主要病因病机,患者因饮食失节,嗜酒或食辛辣刺激,腥发动风之品,伤及脾胃,脾失健运,导致湿热内蕴,又外感湿热之邪,内外两博,充于腠理,浸淫肌肤而发病,或素体虚弱 脾为湿困,肌肤饲养而导致发病。
2、湿热蕴久,耗伤阴血 化气生风,导致血虚风燥,肌肤甲错,即为慢性湿疹。

『陆』 中医上湿疹什么意思

湿疹、可能有人知道它现代的叫法、但中医很早就对湿疹什么意思做了详细解释、而且对其病因以及治疗方法等研究多年、为湿疹的治疗提供了一大方法。 中医文献中记载的“浸淫疮”、“旋耳疮”、“绣球风”、“四弯风”、“奶癣”等类似西医学的急性湿疹、耳周湿疹、阴囊湿疹、异位性皮炎及婴儿湿疹等。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炎症、以皮疹多样性、对称分布、剧烈瘙痒、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为特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任何季节、但常在冬季以后复发或加剧。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了解了对湿疹什么意思这个问题中医是如何解释的。中医针对不同的湿疹类型、为患者提出了解决良方。 中医在临床上将湿疹分:湿热症、血虚风燥症。中医建议、湿热症:一般瘙痒、丘疹型以止痒抑菌为主、湿疹患者应避免喝酒、咖啡、辛辣刺激与油炸的食品、饮食应清淡、多吃水果蔬菜。患者可多吃绿豆、冬瓜、莲子、苦瓜等清热利湿食品。血虚风燥症:血虚风燥症应注意肝火旺盛、在饮食尽量清淡为主、多吃青菜、芹菜、胡萝卜;一定注意避免面烟酒、同时可以用一些调理气血的药物止痒润燥、清热利湿进、修复皮损进行治疗。保持心情舒畅、不要便秘等、最重要是过敏的患者尽量不要接触过敏原。 了解等相关知识、对我们利用中医方法治疗湿疹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柒』 中医解释湿疹的病因是什么呢

生活中,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一定关系。其临床表现具有对称性、渗出性、瘙痒性皮肤病、多形性和复发性等特点。
生活中,热盛型患者,应该要清热利湿,佐以凉血。龙胆草,黄芩,黄连,泽泻,栀子,生地,车前草,木通,连翘,槐花,生甘草。
通常的,中医可以将该病分为不同的类型,对于内热盛,大便干结者,加川军、枳壳,下焦湿盛者,加黄柏,渗液多者,加滑石块、茵陈,发于面部者,加菊花,发于头部者,加藁本,发于腰背者,去胆草,加杜仲,发于上肢者,加姜黄,发于下肢者,加牛膝或木瓜,瘙痒明显者,加白鲜皮、地肤子、苦参。
同时,对于湿盛型,应该要健脾利湿,佐以清热。可用厚朴,陈皮,泽泻,炒黄柏,茯苓,猪苓,炒枳壳,炒薏米,炒白术,车前子(包)。湿象明显者,加用苍术;若湿热郁结日久者,则加用驱风解毒止痒药物或用全虫方加减。
。在使用中医治疗该病的时候,应该首先要辨清类型,再者就是一定要有耐心,坚持的治疗,切不可治疗的时候,半途而废。

『捌』 湿疹的话属于中医中的什么疾病呢

中医。说的那就属于一种皮肤疾病。什么过敏呢?吃了什么不该吃的过敏。对于什么事?物品过敏。我想。就是过敏性的皮肤。并。吃什么药?过敏。都是过敏性的皮肤病。

『玖』 中医对湿疹是如何分型的

1.急性湿疹
起病较急、发病较快,瘙痒剧烈。
表现为原发性及多形性皮疹,初起常在红斑基础上有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或水疱,疱破后出现点状糜烂、渗出。皮损常融合成片,且向周围蔓延,边缘区有少量多形性皮疹散在分布,境界不清。
如果继发感染,则形成脓疱、脓液和脓痂,周围淋巴结肿大。感染严重时,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皮疹可分布在体表任何部位,常见于头、面、手、足、四肢远端暴露部位及阴部、肛门等处,多对称分布。
自觉瘙痒剧烈伴有灼热感,可阵发性加重,夜间加剧。饮酒、搔抓、热水烫洗等可使皮损加重。
患者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皮疹泛发而严重者可伴有全身不适、低热和烦躁不安。病程长短不一。
常于数周后逐渐减轻而趋于消退。若反复发作,可转为慢性。
2.亚急性湿疹
红肿、渗出等急性炎症减轻,皮损呈暗红色,水疱和糜烂逐渐愈合,渗出减少。
可有丘疹、少量丘疱疹及鳞屑,皮损呈轻度浸润、特征性地表现为点状糜烂。
瘙痒及病情逐渐好转。
遇诱因可再次呈急性发作。或者病情时轻时重,经久不愈而发展为慢性湿疹。
3.慢性湿疹
常由急性及亚急性湿疹迁延不愈而成,或起病缓慢,病情时轻时重,迁延数月或更久。
开始皮损炎症轻,散在红斑、丘疹、抓痕及鳞屑。部分皮肤肥厚,表皮粗糙,呈苔藓样变、色素沉着及色素脱失斑、鳞屑及皲裂。
好发于手足、小腿、肘窝、股部、多见,常对称分布。
瘙痒程度轻重不一。
慢性湿疹因受某些内、外因素的刺激,可急性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