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带状性疱疹如何治疗
带状疱疹系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此病毒一般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元中。但机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发烧,生气上火等,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激烈的炎症。皮疹一般有单侧性和按神经节段分布的特点,有集簇性的疱疹组成,并伴有疼痛;年龄愈大,神经痛愈重。此病现代医学称为带状疱疹,民间称为蛇胆疮,缠腰龙等称.带状疱疹患者只要积极治疗,迅速将体内病毒及传感到末稍神经的病毒清除体外是不会有后遗症发生的,反之就可能形成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遗症是指临床治愈后持续疼痛超过一个月者为后遗症。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困扰中老年患者的顽痛症之一。其疼痛持续时间短则1一2年,长者甚至超过10年,一般病史均长达3一5年。
带状疱疹及后遗症属于较剧烈的顽固性疼痛,临床表现以对痛觉超敏为特征,轻轻的触摸即可产生剧烈难以忍受的疼痛,患者的疼痛常是以自发性闪电样或撕裂样疼痛,发作时常使患者寝食不安,大多数患者常常伴随较明显的持续性烧灼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滞留在体内病毒侵蚀破坏末梢神经所致,所以治疗应以排毒泻火,疏通修复被病毒阻滞的神经为主。
治疗建议:可采用中医疗法,保和堂带状疱疹及后遗症专用膏外敷加排毒泻火胶囊内服,排毒泻火疏通修复被病毒阻滞的神经就可康复。
作用与原理:通过药物外敷,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使阻滞的神经畅通,局部给药配以内服驱毒败火,内服外贴,里外同治,使气血流畅,脉络畅通,修复疏通被破坏的神经(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就能减轻解除疼痛而痊愈。不明之处可联系咨询,祝早日康复!
② 得了带疱疹症要注意哪些
得了带疱疹症不要去注意哪些,用中药玄参100克煎好分二次,拌海金沙25克服,连服三天OK。服一天就不痛了。如果服不好的药,鸡,鱼,等发毒食物要异口的。
③ 带状疱疹症状
发病前阶段,常有低热、乏力症状,将发疹部位有疼痛、烧灼感。
疱疹初起时颜面部皮肤呈不规则或椭圆形红斑,数小时后在红斑上发生水疱,逐渐增多并能合为大疱—严重者可为血疱,有继发感染则为脓疱。数日后,疱浆混浊而吸收,终呈痂壳,1~2周脱痂,遗留的色素也逐渐消退,一般不留瘢痕,损害不超越中线。老年人的病程常为4~6周,有超过8周者。
口腔粘膜的损害,疱疹多密集,溃疡面较大,唇、颊、舌、腭的病损也仅限于单侧。第一支除额外,可累及眼角粘膜,甚至失明;第二支累及唇、腭及颞下部、颧部、眶下皮肤;第三支累及舌、下唇、颊及颏部皮肤。
带状疱疹症虽然看似顽固难治,其实中医就可以根治,口服外用,标本兼治!
④ 带性疱疹有哪些症状
1、带状疱疹的症状:发疹前数日往往有发热、乏力、食欲不振、局部淋巴结肿大,患处感觉过敏或神经痛,但亦可无前驱症状。皮损表现为局部皮肤潮红,继而出现簇集性粟粒大小丘疹,迅速变为水疱,疱液澄清,疱壁紧张发亮,周围有红晕。
2、皮损沿一侧皮神经分布,排列成带状,各簇水疱群之间皮肤正常。皮损一般不超过正中线。
3、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可在发疹前或伴随皮疹出现。儿童患者往往较轻或无痛,老年患者则疼痛剧烈,且常于损害消退后遗留长时间的神经痛。
4、发病迅速,病情急剧,全程约2周。愈后可留有暂时性色素沉着,若无继发感染一般不留疤痕。
⑤ 带状疱疹的症状
你好,带状疱疹的典型症状:发疹前可有轻度乏力、低热、纳差等全身症状,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感或者神经痛,触之有明显的痛觉敏感,持续1~3天,亦可无前驱症状即发疹。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域。患处常首先出现潮红斑,很快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的丘疹,簇状分布而不融合,继之迅速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外周绕以红晕,各簇水疱群间皮肤正常;皮损沿某一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可在发病前或伴随皮损出现,老年患者常较为剧烈。病程一般2~3周,水疱干涸、结痂脱落后留有暂时性淡红斑或色素沉着。祝您健康!!
⑥ 带状症疱疹怎么治疗好
指导意见:
您好!带状疱疹是病毒感染,建议你服用阿昔洛韦片在外用阿昔洛韦软膏,服用消炎痛缓解疼痛
⑦ 带状性疱疹的原因我该怎么办
带状疱疹的治疗原则为止痛,消炎、保护局部、防止继发感染。
一般情况可给予镇痛剂如阿斯匹林,维生素B1内服,可以止痛并缩短病程。维生素B12及维生素E(300—600毫克/日,饭前口服)可防止或缓解神经痛。
重症患者应卧床休息。如无严重的并发症或禁忌症如肺结核、细菌感染、淋巴瘤、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可早期应用小剂量强的松等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以减轻神经根的损伤,避免发生严重的神经痛后遗症。全身泛发者可用阿糖胞苷、甲吲噻腺、正常人免疫球蛋白等药物。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的疗效较好,可惜药源少而价格昂贵。
近年来抗病毒药物发展很快。阿昔洛韦治疗水痘,带状疱疹的疗效较好,可以全身用药,也可用阿昔洛韦软膏局部涂抹。素立夫定是有希望治疗水痘、带状疱疹的新药,它在只是阿昔洛韦1/1000的浓度下即可抑制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而且在使皮损消退方面比阿昔洛韦更快,只需每日给药1次。
中医认为带状疱疹为因情态内伤,以致肝胆火盛;或因脾湿郁久,湿热内蕴,外受毒邪而诱发。分热盛型、湿盛型、肝郁气滞型。
热盛型:表现为疱疹红赤,灼热疼痛,兼见口干口臭,烦燥易怒,大便干,治宜泻肝胆实火,清热利湿解毒,成药可选用龙胆泻肝丸,汤药用龙胆草10克、连翘15克、生地50克、泽泻10克、一前子(包煎)10克、黄芩10克、丹皮10克、栀子10克,木通10克,生甘草10克,水煎服。
湿热型:疱疹黄白,疱壁松驰易破,渗水糜烂,兼见食欲不振,腹胀便溏,治宜清热燥湿,理气和中,可用苍术10克,厚朴10克,陈皮10克,炒白术12克,猪苓12克,黄柏12克,泽泻2克,滑石12克,赤苓12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
肝郁气滞型:多见老年人,疱疹消退后,仍后遗神经痛,治宜疏肝理气活血,成药可选用加味消遥丸。
也可用简便方,效果也不错。
①自采马齿苋、蒲公英、紫花地丁、车前草各30克,洗净后水煎服,每日一剂。此药简力专,一般10天左右可自愈。
②云南白药用白酒调成糊状,涂敷患处,每日3—5次,同时内服0.3克,每日4次。
③鲜鞭蓉叶或马齿苋叶适量,捣烂敷于患处,每日2—3次。
④南通蛇药片适量,加50—60度白酒调成糊状擦患处,并内服,每次5片,一般4—5天可痊愈。
⑤石灰粉适量,鸡蛋清1个,调成糊状,涂于患处,每日1—2次。
⑥鲜丝瓜叶或仙人掌捣烂后涂敷患处。
另据报导,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效果好,显效快,后遗症少。
方法是:紫龙汤即紫草15克,龙胆草15克,生地20克,黄芩10克,山栀15克,生苡仁30克,柴胡15克,白芍15克,杭菊12克;发于腰腹,下肢者加苍术15克,牛膝15克;疼痛甚者加延胡牵15克,珍珠母30克;失眼者加柏子仁15克;年老体弱者加党参15克。每日一剂,水煎两次,半晚各服一次,连服7天。辅以西药病毒唑针0.2肌注,每日一次,维生素B1250mg肌注,每日一次,连用7天,疼痛难忍者可用芬必得胶囊0.3克必要时口服;患处外搽三黄洗剂或炉甘石洗剂,每日3次,另用频谱仪或神灯照射患处,每日一次,每次20分钟。治愈率可达98.46%,治愈时间为7—8天。
未患带状疱疹者,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应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抵抗力,防止感染。生活要有规律,工作劳逸适度,注意精神调理,保持乐观情绪,正确对待生活、工作中各种矛盾,避免情绪激动及不良精神刺激。饮食宜荤素适量,不饮酒,多食蔬菜水果,保持消化道通畅。
患了带状疱疹的病人,内衣应注重洁净柔软,以防摩擦而引发剧烈疼痛;防止水泡划破,保持患部清洁,避免触摸搔抓,以免继发感染。
当然,患了带状疱疹,还是应首先去医院,进行身体检查,以防有其它严重的疾病伴发,并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治疗,才更安全更有效。
⑧ 带状疱疹症治疗
带状疱疹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所以与水痘比较相似,不少人常把带状疱疹和水痘混淆。
VZV属于DNA病毒,主要是通过上呼吸道进入人体引起发病,与众多病毒性疾病一定,需要达到一定数量才会发病,所以很多患者初次感染病毒后表现为水痘或隐性感染症状。当病毒游离在皮肤神经元内,在各种诱因刺激下就可引起发病。发病前常见的诱因有过度疲劳、受凉感冒、免疫力下降、精神紧张、恶行疾病、创伤等。
带状疱疹家庭治疗方法
保持感染区域干净,干燥并且尽量暴露于空气(不用衣物覆盖)。不要搔痒或弄破水疱。因疼痛而无法入睡,试着用一条整洁干净的弹力绷带捆绑该区域。
在开头的3或4天每隔几小时试用冰块冷敷10分钟左右。接着在醋酸铝里面浸泡冷湿敷药,醋酸铝是一种非处方类药物,有收敛剂溶液,也有粉末或者片剂。
减轻神经方面的影响:粉碎两片阿司匹林,把它混合于两大汤匙的消毒酒精里面,接着把这种糊状物每天三次涂抹于水疱表面。
缓解瘙痒:78%的炉甘石洗剂,20%的消毒酒精,1%的苯酚和1%的薄荷醇混合。连续地涂抹这种混合物直到水疱结痂。
其他治疗瘙痒的方法包括经常服用维生素E,或者应用胶态燕麦片洗热水浴来减轻疼痛。
带状疱疹的处方
1.注意休息,认真服药、擦药;
2.及时就诊;
如发现有眼部、面部或肢体活动不利等要及时再次就诊。如有胃肠道或胸部的不适也应及时就诊。
3.服用止痛药物后2小时内应卧床,以免因头昏而发生意外。
4.未生过水痘的小儿可能会受到传染,因而要注意隔离患者,以免波及小儿。
西医学对带状疱疹的治疗原则为抗病毒、消炎止痛和防止继发感染。抗病毒药有阿糖腺苷、无环鸟苷及干扰素等。消炎止痛药如阿斯匹林、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局部患处可用2%龙胆紫溶液或复方地榆氧化锌油(生地榆10g,紫草5g,冰片2g,氧化锌油加到100g)外涂。若有继发感染,可用新霉素软膏外搽。连累到眼部的,可用疱疹净眼膏。必要时,可注射转移因子或丙种球蛋白。此外,应查出诱发带状疤疹的疾病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