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皮下出血荨麻疹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皮下出血荨麻疹

发布时间: 2022-03-12 08:17:06

A. 荨麻疹怎样治疗

【概述】荨麻疹属于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以瘙痒性风团,突然发生,迅速消退,不留任何痕迹为特征,分为急性、慢性两类。急性者,骤发速愈;慢性者,反复发作或更久。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季节,男女皆可发病,其发病的主要因素是机体敏感性增强。
本病因皮肤出现鲜红色或苍白色风团,时隐时现,故名瘾疹。《诸病源侯论》认为本病是阳气外虚,外风入于腠理,与气血相搏的结果。《疡医大全》不仅指出本病的发生于肠胃变化有关,而且提出“内热生风”,“外风引动内风”的学术观点。在治疗上提出“疏风、散热、托疹”的治疗原则,《外科大成》主张的“宜凉血润燥,甚用风药”。
中医认为,本病与禀赋异常,而对某些物质过敏所致。也可因气血虚弱,卫气失固;或因饮食不慎,多吃鱼腥海味、辛辣刺激食物;或因药物、生物制品、慢性感染病灶、昆虫叮咬、肠道寄生虫;或因七情内伤、外受虚邪贼风侵袭等多种因素所诱发。
【治疗】1.风寒证【症状】风团色白,遇冷或风吹则加剧,得热则减轻,多冬春发病,苔薄白或薄白而腻,脉迟或濡缓。【方一】桂枝汤【来源】《伤寒论》【组成】桂枝9克,芍药9克,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3枚。
【功效】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服后啜热稀粥。
【方解】方中桂枝为君,助卫阳,通经络,芍药为臣,益阴敛营,桂芍等量合用,使表邪得解,营卫调和。姜枣相配,是为补脾和胃、调和营卫的常用组合,共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药性,功兼佐使之用,综观本方,发中有补,散中有收,邪正兼顾,阴阳并调。
【按语】素有喘咳者,可加厚朴、杏仁以下气平喘。【方二】麻黄桂枝各半汤【来源】《伤寒论》【功效】麻黄6克,桂枝6克,杏仁3克,芍药6克,炙甘草3克,生姜6克,大枣4枚。
【用法】先煎麻黄,去上沫,后下诸药同煎,取汁温服,服后盖被取微汗。
【方解】方中麻黄辛温发汗,宣肺平喘;桂枝解肌发表,温经散寒,助麻黄发汗解表之力;杏仁宣肺降气,助麻黄平喘之功;芍药益阴和营;炙甘草、生姜、大枣既能缓和麻、桂峻烈之性,又能调和诸药。
【按语】喘重,加苏子降气平喘;痰多清稀者,加细辛温化寒饮;服药后禁大汗;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五辛及臭恶等物。
2.风热证【症状】风团色红,遇热则加剧,得冷则减轻,多夏秋发病,苔薄黄,脉浮数。【方一】消风散【来源】《外科正宗》【组成】荆芥6克,防风6克,牛蒡子6克,蝉蜕6克,苍术6克,苦参6克,石膏6克,知母6克,当归6克,胡麻仁6克,生地6克,木通3克,甘草3克。
【功效】疏风养血,清热除湿。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蜕疏风止痒为君,以祛除在表之风邪。配伍苍术祛风燥湿,苦参清热燥湿,木通渗利湿热俱为臣药。更佐以石膏、知母清热泻火,当归、胡麻仁、生地养血活血。生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为使药。
【按语】本方以祛风为主,配伍祛湿、清热、养血之品,如此则祛邪与扶正兼顾,既能祛风除湿,又可养血以助疏风。使风湿得去,血脉调和,则瘙痒自止。
3.肠胃实热证【症状】风团出现时可伴有脘腹疼痛、神疲纳呆,大便秘结或泄泻,甚至恶心呕吐,苔黄腻,脉滑数,部分患者有肠道寄生虫病。【方一】①防风通圣散合②茵陈蒿汤【来源】①《宣明论方》②《伤寒论》【组成】防风15克,川芎15克,当归15克,芍药15克,大黄15克,薄荷叶15克,麻黄15克,连翘15克,芒硝15克,石膏30克,黄芩30克,桔梗30克,滑石90克,甘草60克,荆芥8.5克,白术8.5克,栀子8.5克,茵陈30克。
【功效】疏风解表,清热利湿通便。
【用法】为末,每次6克,加生姜3片,水煎服。
【方解】方中麻黄、防风疏在表之风邪从汗而解;大黄、芒硝荡涤在里之实热从大便而解,荆芥薄荷助麻黄、防风解表;连翘、栀子、黄芩、石膏、桔梗清泄里热;滑石、茵陈清利湿热;川芎、当归、白芍和血祛风;白术健脾益气,甘草、生姜调和诸药。
【按语】表证不解者,去麻黄、防风;若内热不甚者,去石膏;无便秘者,去芒硝。
4.气血两虚证【症状】风团反复发作,迁延数月或数年,劳累后则发作加剧,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濡数【方一】八珍汤【来源】《正体类药》【组成】人参9克,白术9克,白茯苓9克,当归9克,川芎9克,白芍药9克,熟地9克,炙甘草6克,生姜6克,大枣5枚。
【功效】益气补血。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不拘时温服。
【方解】方中人参、熟地益气养血,为君药。白术、茯苓助人参益气;当归、白芍助熟地养血,共为臣药。川芎活血行气,使全方补而不滞,为佐药。炙甘草益中并调和诸药,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益气补血之功。
【按语】失眠者,加酸枣仁、五味子养心安神;食少者,加陈皮、砂仁醒脾和胃;气虚甚者,加黄芪以增补脾益气之力。肝阳上亢所致头面眩晕禁用本方。【方二】当归饮子【来源】《济生方》【组成】当归9克,白芍药9克,川芎9克,生地黄9克,白蒺藜9克,防风9克,荆芥穗9克,何首乌6克,黄芪6克,甘草3克。
【功效】养血活血,祛风止痒。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方解】方中当归、生地、川芎、白芍养血滋阴;防风、荆芥穗发表散风,透疹消疮;制首乌、蒺藜补益精血,黄芪补气固表;炙甘草调和诸药。
【按语】本方以血虚有热,风邪外袭,症见皮肤疮疥,或肿或痒,或发赤疹瘙痒为辨证要点。
5.冲任不调证【症状】常在月经前数天开始出现风团,往往随月经的干净而消失,但在下次月经来潮时有发作,常伴有痛经或月经不调【方一】①四物汤和②二仙汤【来源】①《仙授理伤续断秘方》②《中医方剂临床手册》【组成】熟地黄12克,当归9克,白芍9克,川芎6克,仙灵脾9克,仙茅9克,巴戟天9克,黄柏5克,知母5克。
【功效】补血和血。
【用法】为粗末,每次9克,水煎,去渣,食前热服。
【方解】方中熟地滋阴养血,当归补血养肝,和血调经,白芍养血柔肝,川芎行气活血;仙灵脾、仙茅、巴戟天温补肾阳;黄柏、知母滋肾阴,泻相火。
【按语】本方治疗冲任不调证,月经量少色淡者,加熟地、白芍、川芎、女贞子养血调经;闭经或痛经者,加五灵脂、生蒲黄、丹参活血通络;腰膝酸软者,加川续断、桑寄生、杜仲、狗脊补肾壮腰;面部烘热,阵阵而作,易汗者,加玄参、牡蛎益阴潜阳。【方二】丹栀逍遥散【来源】《内科摘要》【组成】牡丹皮3克,山栀3克,甘草3克,当归9克,茯苓9克,芍药9克,白术9克,柴胡9克。
【功效】疏肝清热,养血健脾。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牡丹皮清血中之伏火,山栀善清肝热,并导赤下行。柴胡清热疏肝解郁,当归、芍药养血柔肝,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
【按语】用于患者发作时肝郁气滞、冲任失调所致者。

B. 荨麻疹的根治办法

荨麻疹的症状
荨麻疹因其临床表现与人接触植物荨麻时所发生的风团样皮损相似,故称为荨麻疹。祖国医学将本病叫做“瘾疹”或“风疹”;民间百姓称为“风疹块”、“风疙瘩”、“鬼风疙瘩”、“苤蓝”等。该病特征是全身泛发性风团,皮疹来去迅速,常在2~3小时消退,最长不超过24小时,消退不留任何痕迹,瘙痒明显。
传统的中医观念也认为,造成湿疹皮炎、荨麻疹的直接祸首,就是“血毒”,血热、血瘀、血燥。然而长期的临床实践发现,患者的"血毒”是很难清除干净,原因就在于患者的内脏就像一个名符其实的造毒机器,源源不断地向血液中输送毒素。所谓"病在血毒,根在脏毒”,五脏之毒不排,血液之毒就无法清除干净,久而久之造成湿疹、皮炎、荨麻疹反反复复,难以康复。
所以对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皮炎康复最根本的办法是彻底排除血液毒素,消除掉过敏存在的基础,彻底脱敏,增强细胞对过敏源的耐受性。才可以达到康复的目的。但传统的排毒产品只是排肠毒,抗组胺药对过敏只是起到暂时的抑制作用。导致了过敏患者反复复发,每况愈下的痛苦状况。

传统康复荨麻疹的弊端
目前西医对荨麻疹尚无特效疗法,多采用以内服抗组胺药物 , 皮质激素类药物临时抑制为多,如口服西药 , 口服激素 , 外用溶液洗剂、乳剂、泥膏、油剂、软膏、乳剂、涂膜剂、酊剂及硬膏等。长时间或大剂量外用使用皮质激素类药物,会成瘾导致药物依赖性 , 最常见的是用药后病情好转,一旦停药后,用药部位原发病变加重。当重新用激素后,上述病情好转或消失;如再停药,反跳性再发,而且比以前更严重。 患者为了避免停药后的痛苦,完全依赖于激素。会皮肤明显变薄,毛细血管扩张,有时出现紫癜等,特别是在面部可出现更深的持续性红斑。用激素时间越长、产生反跳性过敏也就越重。可使皮肤变薄、脆弱、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紫癜、真菌感染、痤疮样皮炎等。变得易受损伤;还可出现轻度多毛、多汗、皮下出血和伤口愈合困难等。 尤其是一些皮肤病更不适宜使用激素类制剂。
如果长期或短时间大剂量注射或内服地塞米松、康宁克通、强的松等皮质类激素药物康复,还可引起肥胖、多毛、痤疮、血糖升高、高血压、水肿、血钾降低、月经紊乱、骨质疏松、无菌性骨质坏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并发症。对肾脏也可造成一定损害,如加重肾小球疾病蛋白尿、加重肾小球硬化、易致肾钙化或结石,诱发或加重肾脏感染性疾病、引起低钾性肾病等。还会引起机体糖、蛋白质、脂肪及水电解质等一系列物质代谢紊乱,破坏机体的防卫系统和抑制免疫反应能力。
如果有的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因使用皮质激素类药物,并对激素产生了的依赖性,停药后原发病变反跳加重与继发的副作用,可使患者产生很大的痛苦,患者家属应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对激素的作用及副作用要有充分的认识,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并在服用友好国际医疗中心专家特定荨麻疹康复方案的同时逐渐减量直至停用皮质激素类药,达到安全彻底康复荨麻疹的目的。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关于免疫脱敏康复的指导性文件中明确指出,“免疫脱敏康复是唯一可以彻底康复过敏性疾病的根本性康复方法”。
国际过敏协会脱敏研究中心也提出:使用高品质的标准化脱敏制剂,同时配合使用最佳的过敏症脱敏康复方案:包括根本改善过敏症状、清除过敏原、预防过敏并发炎症、患者免疫修复、标准化脱敏制剂免疫康复等为最佳免疫脱敏康复方案。

友好国际医疗中心康复荨麻疹方案采用世界先进的生物技术,从荨麻疹的源头入手,在清除血毒的同时,对血毒的源头—内脏进行深层排毒和康复,调节内部脏腑的功能,杜绝血毒的持续产生,从根本上改善皮肤微循环,降低机体对外界物质的敏感性,双向免疫调节,疏通病灶微循环,使皮肤恢复正常的新陈代谢,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促进病变细胞的再生和修复,使角质溶解、脱落,长出健康肌肤!

你可以去淘网 看看 友好国际医疗中心的产品

C. 小腿经常皮下出血是怎么回事

如果你肯定是皮下出血点,那你就要引起注意了。到正规医院去好好检查一下,是否是血小板减少引起的,查查凝血指标,找出病因。

紫癜

引起皮下出血的疾病统称为紫癜,多半为血管系统障碍所致的过敏性紫癜(舍一亨氏病),以及血小板减少而造成的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所谓过敏性紫癜,在变应性变态反应中(过敏症)属于全身性急性反应,在用注射马血清治疗白喉时引起的过敏性疾病。与这种血管紫癜的症状相似。所以用过敏性紫癜来命名。

两岁以下儿童不发生本病。病情初起症状是,总觉得精神不振,轻度发烧,或腹部、关节(膝、踝)疼痛。1~2天内,臀部、四肢等外出现红色的从米粒到小豆大小的疙瘩,有痒感,有的有扩散或呈荨麻疹状。不久会发生皮下出血,其状象撞伤后出现的辨斑那样,或者有小豆大的出血点,密得象飘雪花似的。当母亲的,看到这种状态一般教会惊慌,会立即带孩子去找医生。

其中也有关节出现肿痛的孩子,使医生为难的主拆有严重的腹痛。因为腹痛反复剧烈发作,往往使人以为是肠套叠。如果伴有呕吐和便血时,越发容易使人迷惑。尽管这是由于肠壁内出血所引起,但有时也确有肠套叠的可能,因此往往给诊断带来麻烦。该病通常在1个月内能自然痊愈。如果3个月内不复发,即可认为完全治愈。

这种病人约有1/4会发生肾炎,一般教可治愈,但也有的大孩子会转成慢性肾炎。发现咽喉有链球菌时,可使用青霉素,但没发现该菌时,则没有特别的治疗方法。虽然经常给病人使用紧胩腺皮质激素,但疗效怎样还不清楚。只要不并发肾炎,食物方面可不必有所禁忌。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多发于6岁以下的儿童,以女孩为多。似乎与感染有关,在患感冒、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之后,有时在上述疾病了生前一、二天,可有紫癜出现。皮下出血虽也公自然发生,但多数发生于碰撞之后。出血斑的大小不等,小的有米粒大,大的有手掌大。开始为鲜红色,逐渐变成紫色以至黄褐色。常见的出血症状,有流鼻血、牙龈出血、眼结膜出血、肠道出血(大便状以酱油红糖煮成的东西)、血尿等。关节腔出血,且伴有肿痛。抽血检验,进行血小板计数,正常血小板数30万/立方毫米,患病时可以减至4~5万。

本病的预后,90%可在半年内痊愈,且不复发。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即使输血,也不能补充血小板。这是由于患者的血液中存在针对血小板的抗体。输入的血小板和本身的血小板会同时遭到破坏。由于弄不清病变的过程,尽管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把病治好了,但药物作用如何,还是不够清楚。如经过半年血小板仍继续减少,出血症状反复发作,就要考虑切除脾脏。但是,血小板数虽没有恢复正常,但出血已完全停止了,最好还是不要急于手术。

血小板在脾脏受到破坏,切除脾脏的目的就在于减少对血小板的破坏。可是,有些病人的血小板是在肝脏里被破坏的,这时即使切除脾脏,血小板也不会增加。这样的人大约占20%。治疗过程良好,出血现象停止,血小板也有增加趋势,应允许出院治疗。为了纠正贫血,庆食用含铁量丰富的食品(肝类、鱼虾、紫菜、海带、豆腐皮、芝麻)以及蛋类和乳类。在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期间,应注意预防感染。

D. 荨麻疹消退时像挠破一样有出血点,只有脚上的和膝盖后的荨麻疹是这样,双侧脚跟和左侧脚脖有轻微肿胀现象

问题分析:
您好 紫癜就是皮下出血很顽固 越出越多的反复发作一批下去一批有内出来,严重后关节内容脏也会出血。

意见建议:
建议可以查下有没有过敏原有的话尽量避开,好像没什么好办法。去大医院治吧,托时间长了可能会引起紫癜肾炎的。不要大意了。

E. 荨麻疹有出血点吗

您好!根据你的描述荨麻疹是一种慢性的皮肤变态反应性的疾病主要是和过敏有关的,这个一般的是不会引起皮下的出血的。建议可以口服西替利嗪片或者是扑尔敏片缓解就可以的。

F. 紫癜和荨麻疹区别在哪

荨麻疹和紫癜都是过敏性的皮肤病。荨麻疹一般是红点,而且一挠就会出现一小片,然后是高出皮肤的。而紫癜的皮疹不高出皮肤,发病前会有发热,咽痛等症状。因为都是过敏性的皮肤病,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在饮食方面需要特别注意。

G. 身上起红点 样子像皮下出血 是怎么了

过敏性紫癜是以毛细血管炎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病因】
病因尚不清楚,可能由于某种致敏原引起的变态反应所致,但直接致敏原尚不明确。起病前常有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经1~3周潜伏期后发病。
此外,病毒如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等,寄生虫如蛔虫,钩虫等,食物如鸡蛋、鱼、虾等,药物如氯霉素,水杨酸盐等,其它如虫咬、花粉等均可能成为致敏原;使体内发生自身免疫反应,以致毛细血管发生炎性改变。

【病理】
基本病变为毛细血管壁的炎性反应,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血浆及血细胞渗出,引起水肿及出血。小动脉及小静脉也可受累,小血管的周围有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也可有嗜酸粒细胞的浸润及不同程度的红细胞渗出,受累血管的周围还可有核的残余及肿胀的结缔组织,小血管的内膜增生,并出现透明变性及坏死,使血管腔变窄,甚至梗塞,并可见坏死性小动脉炎。皮肤及胃肠道都可见上述改变,关节腔内多见浆液及白细胞渗出,但无出血,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粘膜可有出血,并常累及肾脏,紫癜性肾炎的病理变化轻重不等。轻者为局灶性肾炎,比较多见,重者为增殖性肾炎伴新月型改变,免疫荧光检查可在肾小球上发现 C3和IgG,还可见到纤维蛋白原沉积,在血管系膜上也发现有IgA。

【临床表现】
发病较急,除有发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一般症状外,主要表现有皮肤紫癜、胃肠症状、关节肿痛及泌尿系统症状。不同病例起病情况可不相同,以皮肤紫癜最多见,可单独出现,亦可同时或先后伴有关节,胃肠或泌尿系统症状。
一、皮肤紫癜:常为起病时的首先表现,紫癜大小不等,高出皮肤表面,呈紫红色,压之不退色,可融合成片,或呈疱疹状、荨麻疹样或多形性红斑,并可伴神经性水肿。严重时偶可发生溃疡和坏死。紫癜多见于四肢伸侧和臀部,以下肢和踝、膝等关节处较为明显,呈对称性分批出现,易反复发作
二、胃肠症状:不少患儿有腹痛,多为阵发性剧烈性绞痛,或为钝痛,以脐周或下腹部明显,有压痛,但无腹肌紧张。可伴有腹泻及轻重不等的便血,粪便呈柏油样或为鲜红色。重症还可有呕吐,但呕血少见。如腹痛、便血出现于皮肤紫癜之前,应与外科急腹症鉴别。本病可因肠管粘膜下出血与水肿,导致肠功能紊乱,甚至诱发肠套迭。
三、关节症状:部分患儿有关节肿痛,多累及大关节,如膝、踝、腕、肘等,小关 节不受累。可单发,多发或呈游走性。关节肿胀、疼痛,活动时疼痛加重,局部常伴微热,重者有灼热感。关节症状消退后无后遗症。
四、泌尿系统症状:因泌尿道粘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可出现血尿及微量蛋白尿,随着紫癜的隐退而消失。但紫癜的患儿中约1/3~1/2肾脏受累,称紫癜性肾炎。肾脏的病理改变决定着预后。尿的改变多于急性期2~3周内出现,也有于紫癜消退后方出现。多数患儿表现为尿中有少量蛋白及显微镜下有红细胞,有时见有管型,亦可出现肉眼血尿。一般预后佳,偶呈急进性肾炎经过,发展为急性肾功能衰竭者,预后不良。部分患儿有大量蛋白尿,血尿、浮肿、高血压、低蛋白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等为肾病综合征。血尿、蛋白尿可持续数月或数年,最后多数仍能完全痊愈。极少数患儿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而呈慢性肾炎经过,最后发展为慢性肾功衰竭。
五、其它症状:偶见脑出血,则可出现惊厥,暂时性瘫痪,失语等,严重者可引起死亡。其他如鼻出血,牙龈出血,肌肉出血,睾丸肿胀出血或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等,均极少见。

【诊断】
根据典型的皮肤紫癜,或伴有神经血管性水肿、荨麻疹等表现易于诊断,结合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化验血小板,出血、凝血时间等正常,可以确诊。还应仔细询问病史,尽量寻找致敏因素。

【鉴别诊断】
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根据皮肤紫癜的形态不高出皮肤,分布不对称及血小板计数减少,不难鉴别。过敏性紫癜皮疹如伴有血管神经性水肿,荨麻疹或多形性红斑更易区分。
二、败血症:脑膜炎双球菌败血症引起的皮疹与紫癜相似,但本症中毒症状重,白细胞明显增高,刺破皮疹处涂片检菌可为阳性。
三、风湿性关节炎:二者均可有关节肿痛及低热,于紫癜出现前较难鉴别,随着病情的发展,皮肤出现紫癜,则有助于鉴别。
四、肠套迭:多见于婴幼儿。如患儿阵阵哭叫,腹部触及包块,腹肌紧张时应疑为本病。钡灌肠透视可予鉴别。但过敏性紫癜可同时伴有肠套迭,故应引起注意。
五、阑尾炎:二者均可出现脐周及右下腹痛伴压痛。但过敏性紫癜腹肌不紧张,皮肤有紫癜,可予鉴别。

【治疗】
无特效疗法,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寻找致敏因素,对可疑的食物或药物,应暂时不用,或对可疑的食物,在密切观察下,从小量开始应用,逐渐增加。
一、中医中药治疗:本病在祖国医学中属于发斑的范畴,为邪热伤血所致,与阳斑的证候相似,治则以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为主。常用加味犀角地黄汤:犀角1克,银花15克,连翘,紫草、丹皮各10克,丹参6克,生地,白茅根各15克,赤小豆30克。
紫癜重而色深者为毒热盛的表现加紫雪丹0.5~0.75克冲服,每日1~2次。腹痛重加 延胡15克,没药6克。便血加地榆炭,乌梅炭各10克,或三七粉1.5克冲服。
如患儿出血量多,且迁延不止,面色苍白、心慌、气短等症者,属气血两亏,脾不摄血,治则以滋阴健脾,补气摄血为主。常用归脾汤加减j党参15克,白术、龙眼肉、当归各10克,熟地15克,阿胶,地榆炭各10克,大枣5枚。气虚加黄芪15克,血虚加白芍,黄精各10克,或重用熟地。
二、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对部分患儿有效,可改善症状,对腹痛伴便血及关节症状者疗效好,但不能防止复发,对肾炎往往疗效不佳,单纯皮肤紫癜者可不用。常采用强的松 1~2 毫克/公斤/日,分次口服,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至停药,疗程一般为1~2周。腹痛便血严重或有脑出血者可用氢化考的松 150~300 毫克/日( 5~10毫克/公斤/日 ),或地塞米松 15~30 毫克( 1~2.5毫克/公斤/日 )静脉滴注,肾脏受累呈肾病综合征表现时,按肾病综合征治疗。
三、对症疗法:
(一) 关节肿痛者可用阿司匹林。
(二) 腹痛者可用镇静剂,如鲁米那等,同时观察腹部有无肠套迭的体征。
(三) 消化道出血者,量少时限制饮食,量多时禁食,亦可用普鲁卡因( 应先做过敏试验,阴性者,方选用 )作静脉封闭,用8~15毫克/公斤/日加入10%葡萄糖200毫升中静脉滴注,7~10日为一疗程。
(四) 有感染者,尤其是链球菌感染时,可用青霉素等抗菌素控制感染。
(五) 有肠寄生虫者,须待消化道出血停止后驱虫。
(六) 有病灶者,如龋齿,鼻窦炎,扁桃体炎等应彻底治疗。
(七) 一般可补充维生素C、P或钙剂等。
(八) 出血量多,引起贫血者可输血。

H. 皮下出血:儿子10岁,是过敏体质,不能碰海鲜,一碰就长荨麻诊,

如果说一开始身体不过敏,现在过敏了,就说明体质发生了改变,就先不要接触引起过敏的东西。好的方法就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尽量不要让荨麻疹反复发作。不去做过敏源测试,生活中就注意观察引起过敏的东西,避免接触。

I. 荨麻疹前几天是全身,现在只剩下手脚,是快好了吗

荨麻疹患者要注意饮食,切记不可以食用油炸的食物,以免因为食物过敏产生荨麻疹,并且一定要找到过敏原。其次是不要抓挠荨麻疹的患处,防止皮肤受到感染,危害健康。如果荨麻疹患者的病情严重就要选择吃药治疗,在这之前还是要找到医生进行详细的询问为好。


不要抓挠
发痒时不要抓挠,以免皮肤会继发性出血、皮肤感染。 如果无法忍受,可以挥舞着胳膊和腿,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如果午夜发痒,可能是被子太厚,太热也容易诱发发痒,应该盖得薄一点,或者被子外面暴露出发痒部位, 穿衣服也是一样, 患有荨麻疹的人不应穿太暖和的衣服。
注意饮食
有很多的荨麻疹是由饮食引起的,尤其是在婴儿和幼儿中,大部分是由于对某些食物过敏引起的。大家千万不该吃这种食物。对于成年人,应注意均衡饮食,轻油炸,避免油炸,油腻的食物和发物。
找出过敏源
很多皮肤过敏是由荨麻疹引起的,为了彻底根除,应该尽快找到过敏源,不少过敏源是因为食品,环境,温度等,当然,也有情绪的原因。
吃药
通常情况下,轻微的荨麻疹正常外部的治疗就会很容易恢复,但一些严重的荨麻疹,应该要吃些药物才行,特别是一些抗过敏药物,最好是找医生咨询。平时吃一些维生素C和钙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