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湿疹好治疗吗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湿疹好治疗吗

发布时间: 2022-03-11 02:54:22

『壹』 怎么治疗湿疹有效

湿疹是一种皮肤病,它的发病机制不明,通常与外部刺激和过敏有着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有湿疹的部位会有明显的瘙痒感觉,不具有传染性。当遇到湿疹这类的皮肤病的时候,要根据湿疹时期用药。一般来说湿疹有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湿疹三个时期。急性湿疹的特征就是发病急,常呈对称分布,以头面、四肢和外阴部好发。

红斑、丘疹、水疱、脓疱、糜烂、结痂等各型皮疹可循序出现,常2-3种皮疹同时并存,或某一阶段以某型皮疹为主。常因剧烈瘙痒而经常搔抓,使病情加重。亚急性湿疹是急性湿疹后一步,通常急性湿疹炎症、症状减轻后,皮疹以丘疹、鳞屑、结痂为主,但搔抓后仍出现糜烂。慢性湿疹是急性湿疹和亚急性湿疹治疗不够造成的最严重的一种,开始即呈现慢性炎症。患处皮肤浸润增厚,变成暗红色及色素沉着。持久不愈时,皮损纹变粗大,表现干燥而易发生皲裂。

对于这三种不同的湿疹,所采用的治疗方法和药物也是不同的。

治疗方法:

1、急性湿疹:对于这类的急性皮肤病,可以使用盐酸或者嘣酸水湿敷在有湿疹的皮肤部位,可以很好的解决急性瘙痒,对急性湿疹有一个很好的解决。

2、亚急性湿疹:出现了亚急性湿疹的皮肤通常不仅仅只有瘙痒那么简单,皮肤也会出现一定的结痂和糜烂症状,普通的湿敷是不够的甚至还会刺激皮肤,应该用甘伯宗乳霜这类的特效药膏,刺激小还可以很好地去除湿疹病菌,解决亚急性湿疹。

3、慢性湿疹:这时候除了涂抹甘伯宗乳霜之外,皮肤湿疹情况过于顽固,还可以使用适当的抗生素。

日常预防方法:

1.平时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2.避免阳光的暴晒,减少皮肤被刺激。

3、保持贴身衣物和床单的干净,减少细菌滋生的可能。

4、少吃发物,避免导致皮肤病的加重。

5、适当地晒太阳,不要过度地暴晒。

6、不要经常挠痒痒,特别是对于有湿疹的皮肤。

湿疹

『贰』 湿疹好治疗吗

对于湿疹的治疗,具体方法如下:

1、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保护皮肤屏障;

2、湿疹治疗本身是阶梯治疗,一线治疗为外用药物治疗,外用药物时不能单纯追求药物问题,同时也要注意修复皮肤屏障,并联合应用保湿剂,也称为序贯疗法。早期可以用比较强一点的激素,外用激素药膏有很多种,由医生指导用药。如果确实1-2周将病情控制,可以减成弱效,甚至非激素类药物,配合保湿剂使用,甚至这时皮疹恢复得很快,可以持续使用保湿剂,防止病情复发,属于阶梯治疗;如果外用药物不能控制,而且皮疹面积比较广泛,可以外用基础上联合口服药物治疗,可以口服抗组胺药物,甚至免疫调节剂等;

3、如果病情严重,上述治疗无效,可应用强效药物,如免疫抑制剂,甚至可以到医院做紫外线照射光疗,同样可以治疗湿疹。此外,还要到正规医院,由医生根据患者情况推荐选用阶梯治疗方案。

『叁』 湿疹可以治疗好吗

可以啊 我有一同学拿双氧水擦好的

『肆』 湿疹能治好吗

湿疹基本无法根治。这个病跟自身及环境因素都有关系,既可能是内部过敏源,也可能版是外部接触到权了什么过敏源,总之难以防范。但可以肯定的是和身体情况相关极大。还有根据个人经验,湿疹发作了,不要挠,也不要用热水烫敷。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湿疹症状表现各部相同。 急性湿疹症状的损害多形性,初期为红斑,自觉灼热、瘙痒。继之在红斑上出现散在或密集的丘疹或小水疱,搔抓或摩擦之后,搔破而形成糜烂、渗液面。日久或治疗后急性炎症减轻、皮损干燥、结痂、鳞屑,而进入亚急性期。 慢性湿疹的症状是由急性、亚急性反复发作不愈演变而来,或是开始时即呈现慢性炎症,常以局限于某一相同部位经久不愈为特点,表现为皮肤逐渐增厚,皮纹加深、浸润,色素沉着等。主要自觉症状是剧烈瘙痒。

『伍』 湿疹容易治疗好吗

湿疹是不容易治疗的,不过也要看使用的药物对不对,如果使用了正确的药物治疗效果就好,用错药了就难说了。我的湿疹就治了好长时间了,吃了好多药,就是没治好。我使用的湿乐康,你看看能不能用。

『陆』 湿疹好治疗吗,去医院初步要花多少钱

这要看患者的症状,症状轻,开点药就能治好,有严重的湿疹患者,甚至需要住院回治疗。治疗价格也同症状程答度相关。
治疗湿疹需根据患者的湿疹类型、年龄、部位、湿疹时长及病变程度进行治疗。目前治疗湿疹尚无特效药物或根治药物。多数患者就诊后出现停药即复发,或反复发作无法根治。部分有明确病因的湿疹,如饮食、局部干燥或其他因素引起的湿疹,可避免致病因素,以减少湿疹的发生,甚至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对于无法确定病因的湿疹,需反复使用外用药或口服药物进行治疗,具体用药由医生面诊指导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