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疱疹辩证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疱疹辩证

发布时间: 2022-03-01 08:59:14

① 泡疹怎么治

病情分析:
如果是带状疱疹表现,是由于带状疱疹感染导致的,很多情况下疱疹消失了,而疼痛可能会常年存在,特别是抵抗力较小的老年人,其恢复起来可能会更难一些。

指导意见:
这种情况可以使用阿昔洛韦抗病毒、维生素B1、维生素B12来进行治疗,不要饮酒、不要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如果治疗效果不好,可以考虑局部的封闭治疗来进行止痛治疗,食物上应该多吃新鲜水果蔬菜,适当的补充营养,如瘦肉、动物肝脏、豆制品等,必要时考虑进行中药调理,找一个有资历的中医经辩证后开出对症中药,并且坚持治疗,祝早日康复。

② 热疮的辩证论治

1.肺胃热盛证
证候:多发于颜面部,以口唇鼻侧多见,皮损为群集小水疱,灼热刺痒;伴轻度周身不适,心烦郁闷,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
辨证分析:鼻为肺之窍,胃经环绕面唇,风性上行,故肺胃热盛多发于面、鼻、唇。肺胃热盛,津液布散失常,则皮肤起小水疱;风热毒邪蕴蒸皮肤,则灼热;风盛则痒;轻度周身不适、心烦郁闷、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均为肺胃热盛之象。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
方药:辛夷清肺饮加减。
常用药:辛夷、黄芩、山栀、麦门冬、百合、石膏、知母、甘草、枇杷叶(去毛)、升麻。
2.肝胆湿热证
证候:疱疹发于阴部,易破溃糜烂,疼痛明显;伴发热,大便干,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分析:足厥阴肝经循少腹绕阴器,肝胆湿热下注阻于阴部,则见局部起疱疹;湿热蕴结,热盛皮腐,则易破溃糜烂;湿热阻滞经络,不通则痛;热盛则发热;便于溲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均为湿热之象。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常用药:龙胆草、栀子、黄芩、木通、泽泻、车前子、甘草、当归、生地、柴胡。
3.阴虚内热证
证候:病情反复发作;伴口干唇燥,午后微热;舌红,苔薄,脉细数。
辨证分析:热毒久恋,耗伤阴液,致阴虚内热,阴虚则阴阳失调,故易为诱因引起发病;口干唇燥、午后微热、舌红、苔薄、脉细数均为阴虚内热之象。
治法:养阴清热解毒。
方药:增液汤加减。
常用药:玄参、生地、麦冬、板蓝根、紫草、生薏苡仁。

③ 请问哪位中医能治疗疱疹知道请回答,谢谢!

你好,请问你是问带状疱疹还是生殖器疱疹?中医治病讲究辨证施治,最好找中医师辩证开方,方可对症有效。

④ 带状疱疹的症状是什么,治疗方案是什么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总的来说就是带状疱疹遗留下来的疼痛,会给患者带来很大内的影响,带状疱容疹的皮疹消退以后,其局部皮肤仍有疼痛不适,且持续1个月以上者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人们患上此病之后,会出现许多的影响,比如说局部性或者是持续性的灼痛、刺痛、跳痛、刀割痛等等,从而导致患者出现睡眠不好、精神状态以及休息也会受到影响等等。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医治疗的方法包括:
1、中药: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结合患者的体质、情志、疼痛部位、严重程度选择适合的中药。如患者为寒湿体质,可应给予温阳、祛寒、活血、止痛的中药;如患者为肝郁气滞,应给予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止痛的中药;
2、针灸。

⑤ 中医如何辨证论生殖器疱疹

生殖器疱疹是单纯来疱疹病自毒引起的,表现为局部呈簇的痛性水泡,周期性发作。它主要是通过性生活传染,其次还可能间接接触传染,母婴传染,医源性感染等传播方式。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根治药物,治疗的关键是控制复发,如果能控制在6-8个月以上不复发,就算治愈。从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中得出,用传统的中医方法控制疱疹的复发效果较好

⑥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如何治疗 (要求回答有辨证分型)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滞留在体内病毒侵蚀破坏阻滞末梢神经所致,所以治疗应以排毒外出,版疏通被病权毒阻滞的神经为主、对疱疹后遗神经痛千万不要采用西医的神经破坏性治疗,如神经封闭,切断,阻滞,冷冻,激光照射,使用镇痛泵,向神经根内注射激素,麻醉剂,干扰素,营养神经的药等,这样只会给患者造成医源性新病,给患者带来永久性伤害性并发症——麻木,肌肉萎缩等(即使这样也未必能解除患者的疼痛),如果将神经完全破坏了就无法再治愈了,治疗建议:可采用中医疗法,中医膏药外敷加排毒泻火胶囊内服,排毒泻火疏通修复被病毒阻滞的神经就可康复。
不明之处可联系咨询,祝早日康复!

⑦ 带状疱疹快好时的症状是什么

你好,带状疱疹治疗不当容易引起后遗症并没有引起多数患者的注意,一味的抗病毒治疗是不行的,应从调补肝肾,搜刮残毒,提高免疫入手治疗,中药辩证组方顽固性后遗症10天内就可治愈。。

⑧ 什么是疱疹

带状疱疹是春季最易流行的一种病毒感染性皮肤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潜伏在体内再发,造成沿神经支配的皮肤区出现带状排列的成簇疱疹,伴随神经痛。老年人和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人容易感染带状疱疹,而且一旦染上病情更为严重。民间把这种病称作“串腰龙”,文献上叫“缠腰火丹”,这是因为侵犯胸腰部位的带状疱疹占本病发病率的60%以上。实际上,这种病还可侵犯头、面、耳及上下肢等部位。由于这种病毒有亲神经的特点,发病总是沿神经走向,呈条带状,故称“带状疱疹”。
中医认为带状疱疹是因为肝胆火盛及脾湿郁久,外感毒邪而发。现代医学已经知道这种病毒是由呼吸道感染侵入体内,潜伏到脊神经后根神经节或其它发病部位的神经细胞中。这种病毒平时可以不发病,但由于老年人及久病体虚的人,全身抵抗力下降,再遇到身体劳累、感冒等诱因,则易发此病。发病机制:病毒感染后无免疫力或低免疫力的人群(多数是儿童)可发生原发感染,即发生水痘。或病毒隐性感染,经血行传播到皮肤感觉神经末梢,经神经通路到脊髓神经后根或三叉神经,然后传播到颅神经感觉神经节的神经元,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例如:创伤、感冒、癌症、免疫系统疾病等等),潜伏的病毒就会大量繁殖,使神经节发炎、坏死,引起病人疼痛,同时病毒沿神经通路下传,到该神经支配的区域引起节段性疱疹。病毒也会感染运动神经元,引起病人肌无力和运动麻痹,但很少见。发病之初,主要表现为全身疲倦无力,食欲不振,轻度发烧,很快发病部位感觉灼热,跳着疼痛。如果发生在胸部或腰部,常误诊为心脏病或急腹症等。
得了带状疱疹,1~3天后,发病部位的皮肤即出现绿豆粒大小、张力很大的丘疹、水疱,沿神经分布,集簇状排列,呈条带状。如果发生在胸部、腰部,多自脊柱的一侧斜向前下方,极少对称发病。民间所传:如果围绕腰部出现一圈疱疹即有生命危险,是不可靠的。患此病者,轻者每簇可间隔有正常皮肤,病情严重者可融合大片的带状分布,数日后由澄清透明的水疱变为混浊的脓疱,部分可破溃形成糜烂。老年人多表现为大疱、血疱,甚至出现坏死。轻者三周左右即可自然干涸、结痂,脱落后不留瘢痕;重者病程可延长到一个月以上。老年患者常出现剧烈疼痛,影响睡眠,如果治疗不及时,在皮损消退后,仍遗留疼痛,数月不能完全消退。如果带状疱疹出现在头部、颜面,要警惕侵犯头面部神经而出现的头痛、面瘫。如果眼睛角膜被侵犯,甚至还会导致失明。年龄大的、逯嗜醯募盎加兄琢龅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