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小儿湿疹用什么药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小儿湿疹用什么药

发布时间: 2022-02-27 03:43:38

A. 婴儿湿疹用什么药

婴儿湿疹。按照中医讲多由于脾失健运、湿热内蕴、复感风邪、风热郁结肌肤而成。主要为变态反应性疾病。首先保持卫生清洁、避免搔抓和挤压、避免外用肥皂水或热水洗、建议外用三黄洗剂或炉甘石洗剂、哺乳的母亲不宜食用辛辣食品及刺激性食品。

B. 宝宝湿疹用什么药最最最好,下去的快

你好,这多是小儿湿疹,是由于孩子对蛋白质过敏引起的,婴儿时期的湿疹主要是对奶粉或母乳中的蛋白质过敏引起的,如果不是很严重,可以不用治疗,1岁半以后会自然好转。如果湿疹严重,可以涂湿疹膏来缓解症状。但是含有激素成分药膏不可以长期使用。等湿疹好点以后。用氧化锌软膏每天给宝宝擦。这就需要妈妈在护理方面非常...注意。 ‘

C. 小儿湿疹擦什么药最有用 湿疹应该如何有

婴儿出现湿疹是很常见的事情。
1、尽量少用肥皂,不用碱性大的肥皂。除用适用婴儿的擦回脸油外,不用任答何化妆品。
2、勤换衣物,一定要注意卫生。。
3、为避免抓破皮肤发生感染,孩子睡觉时可用软布松松包裹双手。
4、头皮和眉毛等部位结成的痂皮,可涂消过毒的食用油,第二天再轻轻擦洗。
5、在湿疹发作时,不作预防接种,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6、根据医生要求进行涂药,不用刺激性止痒药。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感染。
7、乳母应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葱、蒜、酒等;
8、最主要最主要一点,不要太热,湿疹根源就是湿后太热,反复发作,只要一热,马上起来,凉点慢慢再注意点就好了。
9、宝宝穿衣服也要注意,必须要棉质的,新生儿穿没有扣的。天越来越热,宝宝穿衣一般和成人一样,因为宝宝除了睡觉都在运动,尤其是吃奶时,宝宝要用劲吸吮,穿多了,往往宝宝要吃出一身汗。过度捂热的宝宝会出现:出大汗而脱水;身上起湿疹,红疹;眼睛有很多分泌物等。

D. 儿童湿疹吃什么药

1、学会来保湿和护理
湿疹自主要是怕抓、怕热和怕干。无论宝宝是轻度、中度还是重度湿疹,护理和保湿都是最关键的部分。有些家长不给湿疹宝宝洗澡,或者洗得比较少。正确的是,湿疹宝宝应该多洗澡,每天洗澡。但要注意的是,洗澡水温不要太高,一般不要超过36℃,每次洗澡时间不要超过10分钟浴后及时涂抹润肤霜,如果宝宝头上湿疹有痂皮,泡澡时间可以稍微长一点,在温水浴中浸泡10-20分钟,这样可以把皮肤上的痂皮泡软。
2、拒绝偏方
不要相信所谓的偏方,不仅不能针对湿疹,还容易引起感染,让宝宝湿疹越来越严重。
3、勤剪指甲
由于湿疹常常伴随瘙痒,勤剪指甲能够有效避免宝宝挠破患处,加重湿疹。

E. 婴儿湿疹,用什么药最管用

淘宝网上有卖蓝白药膏的一涂就好!或者去药店配!但还是建议去下医院,医生针对涂药!好的更快

F. 宝宝湿疹要用什么药,要注意些什么

注意不要用清水多擦拭多洗,注意卫生,可以用婴儿专用湿疹膏摸几次,效果挺好的!

G. 宝宝湿疹用什么药

妈妈遇到婴儿湿疹不要慌乱,婴儿湿疹的治疗方法,要从日常护理着手,其实没那么版难。
一、肌肤护理权
1、给宝宝戴上棉质护手套,避免婴儿在瘙痒时不断抓瘙患处,抓破皮肤。
2、婴儿的衣服宜选用棉质的、柔软的,不宜选用化纤的、粗糙的。衣服最好无领子,围巾尽量不要戴,以免摩擦面部的红疹。
3、衣服要宽松,不要太紧。适当用热水冲洗衣服有利于杀菌,对婴儿皮肤好。
4、不要用过热的水给婴儿洗澡,洗澡后用润肤露涂抹婴儿皮肤,保持婴儿肌肤湿润。
5、婴儿的衣服要常洗、常晒,但梅雨天气,尽量少洗,以免滋生霉菌。
二、饮食护理
1、有些食物婴儿不耐受,食用后会过敏。妈妈发现过敏食物,就不要再让婴儿吃。常见的婴儿不耐受的食物有:鱼、鸡蛋、牛肉、羊肉、牛奶等。
2、提倡母乳喂养,不提倡奶粉喂养。部分婴儿对奶粉过敏,只能吃母乳。
3、适量增加辅食,提高婴儿食量,给予婴儿足够的营养,有利于治疗和预防。
4、不要喂养过度,致婴儿吸收不良。
三、睡眠要求
1、勤开窗通风,勤洗衣物,勤晒被褥,保持居室环境整洁、干燥。
2、避免婴儿接触纤维、毛织品,新买的床垫、床单要及时清洗。

H. 儿童湿疹用什么药好

宝宝湿疹日常护来理非常重源要:
给宝宝不能用过热或过冷的水洗澡擦拭,一定要用温水,保持皮肤干爽,也可以抹点爽身粉。辅食添加的话,就不要吃蛋白质类和鱼 虾类,以免引起湿疹加重。哺乳期的话呢,妈妈就要忌口了。
注意穿着:湿疹常常爆发夏季,因为夏季比较湿热,细菌容易滋生在人体身上,所以应该穿一些棉质和柔软的衣服,这样有利于避免皮肤瘙痒,通风透气的衣服湿疹患者必不可少。外用药物选用有助于清洁.止痒.抗菌.抗炎的。切勿用手抓挠。
室内要注意房间的温度和湿度。不能过于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