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水痘能吃动物肝脏吗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水痘能吃动物肝脏吗

发布时间: 2022-02-17 06:04:35

『壹』 出水痘不能吃哪些食物

主要有桃子、杏等,多食桃易生热,发痈、疮、疽、疖、虫疳诸患,多食杏生痈疖,伤筋骨。
苹果可以少吃,鸭梨可以吃,葡萄,桔子不要吃.
出水痘时不可食发物,所谓发物,是指特别容易诱发某些疾病(尤其是旧病宿疾)或加重已发疾病的食物。
发物的范围很广,日常生活中,属于发物类的食物按其来源可分为以下几类:
1、食用菌类
主要有蘑菇、香菇等,过食这类食物易致动风生阳,触发肝阳头痛、肝风眩晕等宿疾,此外,还易诱发或加重皮肤疮疡肿毒。
2、海腥类
主要有带鱼、黄鱼、鲳鱼、蚌肉、虾、螃蟹等水产品,这类食品大多咸寒而腥,对于体质过敏者,易诱发过敏性疾病发作如哮喘、荨麻疹症,同时,也易催发疮疡肿毒等皮肤疾病。
3、蔬菜类
主要有竹笋、芥菜、南瓜、菠菜等,这类食物易诱发皮肤疮疡肿毒。
不管出水痘吃什么水果,吃什么食物都要仔细认真的想一想,以免愈后的水痘留下疤痕.
出水痘后,要忌嘴,买香菜煮水进行清洗,每天两次,可缓解痒的感觉,水痘不能抓,抓破会留下疤痕,一般一个星期可痊愈。
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水痘有较强的传染性,应做好隔离工作,不要到别人家串门,更不要到公共场所去,以免传染。水痘一般在10天左右痊愈。
(2)患水痘不怕风,过热的话,会加重瘙痒感。
(3)保证足够的水分和营养就可以了。
(4)保持皮肤干净,面部和手可用软毛巾蘸温水轻轻擦拭,注意不要弄破水痘。
(5)所有的疱疹都涂上紫药水,使之干燥,防止感染。偶尔搔破疱疹引起感染,应选用适当的抗生素治疗。
患病期间吃易消化及营养丰富的饮食,忌油腻及姜椒辣物,多饮开水,或用红萝卜、荸荠、甘蔗等煎水代茶。
疏风清热宜选用下列食疗方:
金银花甘蔗茶:金银花10克,甘蔗汁100毫升。金银花水煎至100毫升,兑入甘蔗汁代茶饮。可频频服之。日1剂,7~10天为1疗程。
解毒祛湿宜选用以下食疗方:
苡薏红豆粥:苡薏仁20克,红豆、土茯苓各30克,粳米100克,洗净共煮,粥熟豆烂拌冰糖。每日1剂,分3次服完。适于水痘已出,发热、尿赤、神疲纳差者。
中药治疗水痘可用五味消毒饮或清胃解毒汤加减,还可选用食疗方:
绿豆海带汤——用绿豆和海带煮汤,然后加糖服用;
薏仁米粥或用薏仁米60-120克煮水当茶饮;
扁豆粥或用扁豆粉搽患处,能起到解毒生肌的作用。
多休息,特别要注意皮肤的清洁卫生,皮疹很痒时,可用炉甘石洗剂或痱子水涂抹在皮疹上止痒。勤洗手,以免抓破皮肤后引起继发感染。
在饮食方面,应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喝水,忌生冷和油腻的食物,不要吃葱姜、辣椒等辛辣的食品,常喝绿豆汤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贰』 出水痘能吃兔肉吗

水痘宜食物品

宜食物品

小儿患水痘期间,宜吃下列食物。

绿豆性凉,味甘,能清热解毒,并能利水,水痘者宜用绿豆煎汤饮,或用绿豆煮粥服食。《本草纲目》云:“绿豆治痘毒。绿豆消肿治痘之功虽同赤豆,而清热解毒之力过之。”

赤小豆性平,有利水除湿、和血解毒的作用。明代药学家李时珍认为,赤小豆适宜水痘患儿煨汤喝,有与绿豆同等功效。

胡萝卜性平,味甘,有健脾化滞的功用。《岭南采药录》中记载:“凡出麻痘,始终以此煎水饮,能清热解毒,鲜用或晒干用均可。”笔者的经验是,用胡萝卜配合等量的荸荠100~150克,煎水代茶饮,对小儿水痘者颇宜。

荸荠性寒,味甘,能清热,化痰、消积。唐代食医孟诜认为荸荠可以“消风毒,除胸中实热气”。清代医家黄宫绣也说荸荠“解毒发痘”,故小儿水痘、发热咳嗽、口干烦躁之时,最宜用荸荠煎汤服,或用鲜荸荠绞汁饮用。

甘蔗性寒,味甘,有清热、生津、止渴的功效。对出水痘的患儿,发热口干、咳嗽烦渴者,食之尤宜。清代医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指出:“凡痘疹不出,及闷痘不发,毒盛胀满者,此痘属急症,宜青皮甘蔗榨汁与食,不时频进,则痘立起。”

芦根性寒,味甘,有清热除烦、生津止渴的作用。小儿患水痘期间,发热烦渴、口干舌燥、面赤唇红,或痘后津伤、口中干渴者,可用芦根煎水饮服,最为有益。

梨性凉,味甘,能清热、生津、化痰、止咳,尤其适宜小儿水痘期间发热咳嗽、咯吐黄痰、口干烦渴者食用。

兔肉性凉,味甘,既有补中益气的作用,又有凉血解热的功效,故出水痘者,尤其是体虚小儿出水痘期间,食之甚宜。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亦有记载:“今俗以兔肉饲小儿,云令出痘稀,盖亦因其性寒而解热耳。若痘已出者宜戒之。”

黄颡鱼俗称黄刺鱼。性平,味甘,据姚可成《食物本草》记载:“黄颡鱼主益脾胃和五脏,发小儿痘疹。”《随息居饮食谱》亦云:“行水,祛风,发痘疮。”故在小儿出水痘的早期宜食用。可用黄颡鱼3条,加水煎汤喝。若痘疹出后则不宜再吃。根据前人经验,黄颡鱼属发物,如《日用本草》中说它“发风动气。”由此不难看出。古代医家认为“发风动气”之物在疹痘的初中期尚未透发之时,宜食之。一旦水痘发出之后,不宜再发,免伤正气,不宜再食。正如清代著名食医在评价香蕈时所说:“痧痘后、产后、病后忌之,性能动风故也。”

丝瓜性凉,味甘,善能清热、凉血、解毒,凡小儿水痘患者均宜食用。元。朱丹溪云:“治痘疹不快。”《本草蒙筌》认为:“丝瓜治痘疮脚痛。”《医学入门》也载:“治小儿痘疹余毒。”清。王孟英还说:“丝瓜可用于痘疮不快,初出或未出,多者令少,少者令稀。”

酒酿有益气、生津、活血之功,古代医家多认为出水痘者宜食。如清。赵学敏指出:酒酿能“佐药发痘浆”。《随息居饮食谱》亦载:“酒酿补气养血,助运化,充痘浆。”在《良方集要》中介绍:“治痘疮不起:荸荠捣汁,和白酒酿炖温服之。”对体虚小儿,正气不足,痘疹难发或不起者,食之最宜。

甜菜性凉、味甘,有清热解毒的功用,除了适宜小儿麻疹者食用外,对出水痘的小孩亦颇适宜。清代食医王孟英就曾说过:“甜菜清火祛风,稀痘疮,小儿尤宜食之。”

竹笋又叫毛笋,即毛竹的嫩苗。其性寒,味甘,水痘初期者宜之。《食物本草》云:“治小儿痘疹不出,煮粥食之,解毒。”《食物宜忌》亦称:“毛笋透毒,发痘疹。”《本草求原》中还说:“痘疹血热毒盛,不起发者,笋尖煮汤及入药,俱佳。”

冬瓜性凉,味甘淡,是一味理想的清热、解毒、利湿、化痰的食品。水痘多为湿热内蕴,外感湿热邪毒,冬瓜能清之利之,温热得清,湿热得去。故小儿水痘期间,宜多饮冬瓜汤,颇有裨益。

橄榄有清肺、生津、解毒的作用。《本经逢原》中就有“橄榄令痘起发”的记载。《随息居饮食谱》亦云:“橄榄,一名青果,稀痘,橄榄核常磨浓如糊,频与小儿食之。”凡患有水痘的小儿,宜用鲜橄榄3~5个,劈开,同鲜萝卜1个,切块煮水代茶饮。

鸽蛋据《本草纲目》记载:鸽蛋能“解痘毒”。《随息居饮食谱》亦云:“鸽卵能稀痘,食品珍之,小儿患水痘时,适宜每日吃鸽蛋2个,连吃3~5天。”

虾子有托痘疮的功效。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有介绍:“虾子作羹,托痘疮。”《随息居饮食谱》亦载:“虾子补胃气,托痘疮。”中国药科大学叶橘泉教授也认为:“虾子托痘疮,内服有托里解毒之功,小儿水痘,用活虾煮汤服,能促其早透早回经过顺利,井可减少并发症。”对体弱患儿水痘难以透发者,食之最宜。

金银花露是中药金银花的蒸馏液,有良好的清热、祛暑、解毒作用。凡水痘患儿发热烦渴者,饮之甚宜。《金氏药帖》载:“金银花露专治胎毒及诸疮痘毒热毒。”也可直接用金银花煎水代茶饮,也颇适宜。

鸡头据《本草再新》记载:“鸡头能宜阳助阴,通络活血,治小儿痘浆不起。”《会约医镜》亦云:“雄鸡头大能发痘,或头面陷伏,食之最妙。当灌浆时,不拘鸡头,即鸡肉亦妙。”民间皆视公鸡为发物,鸡头更是发物,小儿出水痘内陷之时,食鸡头或食公鸡,可促进水痘正常发出,早日康复。鸡肉也颇适宜,正如《本草纲目》所言:“泰和老鸡,内托小儿痘疮。”

蚌肉能清热、解毒。《本草再新》中说:“蚌,治肝热,托斑疹,解痘毒,清凉止渴。”《日华子本草》认为它还能“除烦解热毒”。小儿水痘期间若热毒炽盛,烦热口渴时,食之颇宜,可煨汤饮服。

亦云:“痘疮不发,荔枝肉浸酒饮,并食之。”因此,在小儿出水痘期间,少吃一些荔枝,颇为适宜。

此外,水痘患者还宜食用青菜、白菜、蕹菜、苋菜、荠菜、莴笋、茭瓜、马兰头、枸杞头、黄瓜、西瓜、鲫鱼、鳊鱼、鳢鱼、豆腐、豆浆、木耳、菠菜、菊花脑、茼蒿、番茄等。

『叁』 成人得水痘可以吃猪腰,猪肝之类的吗

没有关系复,可以放心享用,水制痘治疗只是对症治疗,并不忌口。相反还要求营养跟的上呢。水痘临床表现分为潜伏期,前驱期,出疹期。水痘的潜伏期10-24天,一般以14-16天常见。前驱期约1-2日,然后是出疹期。病毒存在于患者的上呼吸道鼻烟分泌物和疱疹液中。出疹前1日到疱疹完全结痂时均有 传染性。潜伏期没有传染性,传染性很强易感儿童接触后90%发病。

『肆』 成人出水痘不能吃什么

不能吃鱼虾等食物。在水痘期间不主张吃辛辣鱼虾等食物。水痘患者应多喝水并供给营专养丰属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水果、蔬菜等。在水痘期间不主张吃辛辣鱼虾等食物。水痘患者应多喝水并供给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水果、蔬菜等。

『伍』 出水痘吃什么食物,水果比较好

你好,水痘主要是使用阿昔洛韦、更昔洛韦之类的抗病毒药物治疗,另外饮食上注意供给充足的蛋白质和铁。多吃瘦肉、动物肝脏、豆腐豆浆等。3.宜多吃新鲜菜和水果像白菜、苹果、芹菜、梨、柚子、木耳之类的,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像大蒜、大葱、韭菜、辣椒之类的。主食的话吃米饭和面条都是可以的。

『陆』 水痘的食物禁忌和注意事项

饮食方面注意事项
1、忌食辛辣温热食物

酒、烟、生姜、辣椒、羊肉、牛肉版及权煎炸食物等辛辣温热之品,食后易助火生热。本病为湿热火毒蕴结肌肤所生,故该病患者应忌食上述辛辣致热食品。
2、慎食肥甘油腻之品
肥肉、饴糖、牛奶及甘甜等食物,多具滋腻、肥甘壅塞之性,易使本病之湿热毒邪内蕴不达,病情缠绵不愈。
3、慎食酸涩收敛之品
酸涩收敛之品有豌豆、芡实、石榴、芋头、菠菜等。本病多属情志不畅,肝气郁结,久郁化火,复感毒邪而致,故治疗应以行气活血祛瘀为主。而上述酸涩收敛之品,易使气血不通,邪毒不去,疼痛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