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单纯疱疹病毒用药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单纯疱疹病毒用药

发布时间: 2022-02-10 19:15:56

❶ 单纯疱疹用什么药好的比较快

阿昔洛韦效价太低 每隔两小时就要服用或外用一次 现在临床上常用泛昔洛韦口服 每天两次两片 外用干扰素 如伴轻微感染可酌服阿奇霉素

❷ 吃什么药能治疗单纯疱疹病毒

有一种《聚肌胞注射液》,肌肉注射几天就好。如不方便注射时可以把注射液涂抹在患处也可以的。

❸ 单纯疱疹病毒吃什么药

单纯泡诊是属于病毒感染引起的。过度暴露于阳光、发热、体力或精神紧张、免疫系统受抑、以及某些药物和食物,都可诱发单纯疱疹。
建议局部涂抹阿昔洛韦软膏或口服阿昔洛韦片、甲钴安片,平时多喝水,及时用药,饮食清淡,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❹ 单纯疱疹病毒

鉴于你提供的情况,以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分析如下供参考:

当科医生的建议是正确的。

原因很简单疱疹病毒释放的内毒素可致胎儿畸形。且发生畸形的几率很高。并且可以垂直传染给胎儿。

为了你们的下一代着想,应先行治疗,治愈后再孕育,生一个健康的宝宝。

❺ 单纯疱疹病毒要不要吃药

你在这问这个,你去问医生比较靠普,医生说要吃,你就要坚持吃药,等好了不用吃了,医生自然会让你停药的,祝你早日康复!

❻ 疱疹病毒怎么治疗

内治法 (一)肝胆湿热型 多见于初发时,可见外生殖器部位簇集性水疱,糜烂渗出或溃疡,灼热疼痛,或有瘙痒,小便黄赤,大便干结,口苦口干,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治宜清利肝胆湿热,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可选方药:(1)龙胆草10g,栀子10g,黄芩10g,柴胡10g,生地15g,车前子15g,泽泻10g,板蓝根30g,马齿苋30g,白花蛇舌草30g,甘草6g。(2)龙胆草、柴胡、当归、苦参、蚤休、泽泻各12g,木通、生地、栀子、黄芩、车前草、大青叶、板蓝根、金银花、连翘各15g,甘草5g。均为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15天为1疗程。 (二)脾虚湿阻型 此型多为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疱疹反复发作,水疱大而易溃破,渗出明显,瘙痒,大便稀溏,口淡乏味,纳呆,面色无华,少气乏力,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治宜健脾利湿,佐以解毒。可选方药如:(1)柴胡12g,黄芪15g,土茯苓15g,知母10g,黄柏10g,熟地12g,泽泻12g,赤芍12g,薏苡仁30g,虎杖12g,甘草5g。(2)茯苓15g,山药20g,黄芪15g,薏苡仁15g,蒲公英15g,紫花地丁15g,板蓝根30g,马齿苋30g,生地15g,赤芍15g,车前子15g,甘草3g。均为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三)肝肾阴虚型 疱疹反复发作,水疱干涸较小,腰酸膝软,口干心烦,失眠多梦,舌淡红苔少,脉细数。治宜养肝育阴,清热化毒。方用知柏地黄汤加减:知母10g,黄柏10g,熟地15g,泽泻10g,丹皮10g,山萸肉10g,山药10g,茯苓15g,板蓝根30g,虎杖12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分2次 服。 二、外治法 生殖器疱疹的外治法颇多。成药可用肤阴洁或洁尔阴溶液外洗患处。中药外洗常选用大黄、马齿苋、野菊花、板蓝根、千里光、苦参、蒲公英、败酱草、龙胆草、土茯苓、木贼草、山豆根、细辛、枯矾等药物,任选其中3~5种,煎汤外洗。坐浴熏洗可选方如:①黄柏12g,狼毒10g,枯矾10g,地肤子10g,冰片5g,透骨草10g,水煎外洗,每日2次。②苦参、马齿苋、蒲公英、败酱草各60g,大黄、龙胆草、土茯苓各30g,水煎取计,每天早晚坐浴2次,每次20分钟,7日为1疗程。 中药外敷、外涂也有独特疗效。常用法如:①双黄连粉针剂,用生理盐水或蒸馏水配成1%的溶液,在局部持续湿敷,每天至少湿敷2~4小时;因工作或其他原因,无法采用湿敷法的患者,

❼ 单纯疱疹病毒用什么药好

病情分析:
你好,单纯疱疹病毒II型为弱阳说明得了生殖器疱疹,生殖器疱疹有自限性,约1-2周即可自愈.治疗的目的是防止下次复发.本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原则为缩短病程,防止继发感染,减少复发
治疗原则其一使感染的疱疹病毒不能活化甚至消灭病毒;其二调节免疫,防止再发,可用更昔洛韦静滴或口服,干扰素肌注.适当配合注射白细胞介素Ⅱ效果较好

❽ 单纯疱疹病毒12,服用什么药最快医好,比如进

单纯疱疹病毒属于普通的病毒感染。一般临床症状较轻、有时可自行消退。

❾ 单纯疱疹病毒I型,用什么药物治疗效果好,没有副作用

问题分析:
疱疹这病有自限性,约1-2周即可自愈。治疗的目的是防止下次复发。本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原则为缩短病程,防止继发感染,减少复发。可用阿昔洛韦静滴或口服,丽珠威口服,干扰素肌注,白细胞介素
Ⅱ肌注
意见建议:
。要避免各种刺激因素,如免疫抑制、劳累、感染、精神创伤以及皮肤神经节创伤等都可引起病毒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