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外耳廓疱疹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外耳廓疱疹

发布时间: 2022-02-08 23:18:47

① 耳朵耳廓里面有带状疱疹,怎么办

可以根治,患带状疱疹后患者一般可获得对该病毒的终生免疫。如果患病及时就诊治疗。

② 耳部疱疹的什么是耳部疱疹

本病多为一侧发病,多发于成年人,病人多于受凉或劳累后初感低热、头痛和食欲不振,继而出现患侧耳部剧痛,随后于耳廓前方、外耳道及鼓膜的表面出现散在的淡红色丘疹,渐成多数薄壁小疤,内含血清,后期小疤渐自行破溃或融合成大疤而破溃,最后结痴愈合。病程中可同时伴有耳聋、面瘫、前庭刺激症状以及迷走神经受累等多个颅神经被侵犯的症征,借此可与耳单纯疱疹相鉴别。

③ 耳朵起疱疹

疱疹的话是属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建议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曲安奈德氯霉素溶液只能起到消炎作用,建议喝上利巴韦林颗粒,再抹上阿昔洛韦软膏进行治疗,期间注意饮食清淡为主。

④ 耳朵疱疹是怎么引起的

最近身体免疫力下降导致的疱疹病毒感染

⑤ 我长疱疹了,而且还是在耳朵上,很疼啊。哪位朋友有什么好的治疗办法吗

疱疹病毒一旦感染过 就潜伏在您的身体里 如果你现阶段比较疲劳 或者压力大 或者感冒发烧睡眠不足等 身体的抵抗力就比较弱 这个时候疱疹病毒就在体内大量繁殖 就在这些部位发出来了 就是所谓的你强我弱 你弱它强 因此您要注意休息啦

也没关系 疱疹病毒长出了了 也不要太紧张 即使不看医生 他2周左右也会好 可以吃阿昔洛韦片 外涂阿昔洛韦软膏

我也经常长 不过是在口唇部啦 有去福建省皮肤科医院看过 医生说的哦

⑥ 耳朵长疱疹怎么治疗

你好,关于耳朵长疱疹很疼以有4天打了3次吊瓶感觉没什么效果的问题。那还是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一般的治疗10–14天的。可以口服药物的,局部涂抹阿昔洛韦软膏。

⑦ 耳朵疱疹是怎么引起的

病毒感染引起的

⑧ 耳朵上长了带状疱疹的一系列问题

带状疱疹属于自愈性疾病,病程一般是3周时间,因为是病毒感染,与饮食无关,本版病侵犯权的是神经,因此疼痛是主要的表现,一般的疼痛在45天之内,耳部带状疱疹容易出现面瘫,主要发生在10天之内,如果出现一般需要3个月恢复。

⑨ 耳朵长疱疹有什么症状

到医院五官科去治疗吧。

⑩ 耳带状疱疹怎样治疗

【概述】耳带状疱疹是指发生在外耳及耳周皮肤的带状疱疹,临床以耳痛、外耳疱疹,甚至耳聋、眩晕、口眼歪斜为主要表现。本病多为单侧发病,青年及老年患者居多。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通过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侵入并进入脊神经后根的神经节细胞内,潜伏呈休眠状态,当机体正常免疫防卫机制受损或抑制而发生功能低下时,即可激活病毒而发病。由于病毒主要侵犯感觉神经,所以临床上几乎所有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剧烈疼痛,表现为外耳道或鼓膜上有疱疹,患侧有面瘫及轻重不等的耳鸣耳聋等听觉症状,耳内及耳周灼热感,疼痛剧烈,严重者可出现口眼歪斜、耳鸣耳聋、眩晕,耳廓、外耳道、乳突部皮肤出现疱疹。
中医学认为本病外因多因外感毒邪,邪毒稽留体内,与气血相搏结,阻于经络,滞于脏腑所致,内因则为情志不畅,肝郁化火,致使邪毒与肝火、湿热相互搏结,阻遏经络,以致血瘀气滞,不通则痛。
【治疗】1.邪毒外袭证【症状】耳甲腔、外耳道或耳后完骨皮肤灼热、刺痛感。检查见局部出现针头大小疱疹,疱疹周围皮肤潮红。可伴有发热、恶寒,舌质红,苔薄白,脉浮数。【方一】银翘散【来源】《温病条辨》【组成】金银花20克,牛蒡子12克,连翘15克,桔梗10克,荆芥穗10克,薄荷10克,豆豉10克,芦根12克,淡竹叶10克,甘草6克。
【功效】疏风散邪,清热解毒。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金银花、连翘辛凉透邪、清热解毒;淡竹叶清上焦热;芦根清热生津;荆芥、淡豆豉、牛蒡子、薄荷疏风散邪。全方合用可疏风散邪,清热解毒。
【按语】临证可加龙胆草、黄芩、板蓝根、栀子以清热解毒可加半支莲、白花蛇舌草加强清热解毒之力。口眼歪斜者,选加僵蚕、全蝎、蜈蚣、蝉蜕、桃仁、红花、地龙等,以祛风活血通络。
2.肝胆湿热证【症状】耳部灼热,刺痛,疱疹增大、溃破、黄水浸淫、结痂。全身见口苦咽干,甚则口咽歪斜、耳鸣、耳聋,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方一】龙胆泻肝汤【来源】《医宗金鉴》【组成】胆草10克,栀子10克,黄芩10克,柴胡10克,泽泻10克,车前子10克,生地15克,当归10克。
【功效】清泻肝胆,解毒利湿。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用龙胆草苦寒泻肝胆之火;黄芩、栀子清热解毒泻火;泽泻、木通、车前子清热利湿;生地、当归养血滋阴。柴胡引诸药入肝胆经;甘草调和诸药。
【按语】灼热、刺痛明显者加野菊花、败酱草、紫花地丁加强清热解毒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