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荨麻疹配药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荨麻疹配药

发布时间: 2022-02-05 08:13:38

① 急性荨麻疹患者该如何用药

急性荨麻疹吃什么药比较好呢?临床上还有一种所谓的抗组织胺药是治疗各种荨麻疹病人的重要药物,可以控制大多数病人症状,抗组织胺药物虽不能直接对抗或中和组织胺,不能阻止组织胺的释放,但对组织胺有争夺作用,可迅速抑制风团的产生。急性荨麻疹吃什么药好?专家介绍抗组织胺药有各种副作用,最好选用副作用较少者,尤其高空作业的工人、驾驶员等职业要慎用,易因昏倦而导致事故的发生。抗组织胺药物的种类很多,结合病情及临床表现可选用安泰乐(羟嗪)有良好安定及抗组织胺作用,对人工荨麻疹,胆碱能荨麻疹及寒冷性荨麻疹都有较好的效果;

② 荨麻疹服药期间能同时服用其他药物吗

荨麻疹有来中药治疗,如自防风通圣丸、浮萍丸等。但中药同西药一样,只起抗过敏作用,若过敏原不除,停药后病情同样会反复。目前还很难说通过长期服中药调节人体免疫力,就能把过敏状态转为正常,使患者再遇尘螨、蟑螂等过敏原不会发生过敏。所以,还是建议在远离过敏原的同时努力提高自身免疫力。

③ 有谁知道荨麻疹怎样治呀

在中医的角度来看,这个荨麻疹也叫风团,有什么特点呢?就是风团突然发生,发无定处,瘙痒剧烈,迅速消退,不留任何痕迹。那么按照西医的思路,按照病名荨麻疹来找到某种特效药是不成功的,那么我们能不能找一种办法。对荨麻疹进行辩证论治,找到病人得病的原因,相应进行治疗,这也是我们中医的优势。
下面我就跟大家分享荨麻疹的治疗方法。
根据临床的表现,荨麻疹可以分为四种证型1、风寒束表证 2、风热犯表 3、肠胃湿热证 4、气虚两虚证
1、风寒束表证 这种风团的颜色淡或者色白,遇寒或吹风着凉或遇冷水则风团速起,瘙痒加重,身体暖了之后,缓解了。冬天重,夏天轻,治疗的办法就是疏风散寒,消风止痒
那这样的荨麻疹怎么办呢?其实这个病症跟中医治疗风寒感冒一样的,只需要疏风散寒就可以了。用药的是荆防败毒丸,桂枝合剂、玉屏风颗粒如果用汤剂的话,桂枝汤即可。很多人就要问了,得荨麻疹了怎么用的药跟治感冒一样啊?中医就是这样的啊。不看生病的结果是什么,而是去通过看你的结果,找到你生病的原因。通过进行辩证论治,就治好你的疾病了。
第二种情况是风热犯表 这种荨麻疹(风团)有什么特点呢?风团色潮红,灼热剧痒,遇热加重,伴有发热,恶寒,咽喉肿痛,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治疗的办法是疏风清热止痒。怎么治疗呢?对中医有点了解的朋友一看症状,这不是跟风热的症状类似。不过这个用银翘解毒片更为合适,也可以选用荨麻疹丸。 另外可以配点蒲公英、鱼腥草泡茶喝治疗风热犯表型的荨麻疹。
第三种是肠胃湿热证
风团淡红,形如云片,瘙痒剧烈,伴有脘腹疼痛,腹泻,或者兼有恶心呕吐,神疲乏力。
食欲不阵,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这种是典型的肠胃湿热型,为什么说呢?
1、舌苔黄腻 脉滑数 2、腹部有疼痛 腹泻
那么我们治疗这些怎么办?首选防风通圣丸,其次选择龙胆泻肝丸 如果配药的话,用点茵陈蒿、地肤子、马齿苋泡水喝。如果这种腹泻的话与吃鱼虾有关系的话,那么我们就用点苏叶来进行泡水喝。
四、气血两虚型
这种荨麻疹是怎么回事呢?荨麻疹的颜色和肤色类似,反复发作,迁延日久,数月或数年不愈,日轻夜重,疲劳时加重,兼见头晕,神疲力乏,舌质淡,苔薄,脉沉细。治疗方法宜益气养血、消风止痒 。
我们可以用什么药呢? 可以选用以下几个药 1、乌蛇止痒丸 2、十全大补口服液3、四物合剂 4、八珍颗粒
那么我们可以选用一些药物去泡药茶喝。黄芪30克 当归6克 地骨皮15克即可。
好啦,总结下:荨麻疹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1、风寒束表证 首先选用荆防解毒丸
2、风热犯表 首选银翘解毒丸
3、肠胃湿热宜首先选用防风通圣丸
4、气血两虚证首选乌蛇止痒丸
我们在最后要说的是,我们要尽量找出诱因,比如鱼虾海味、辛辣酒类、花粉羽毛等;如果是药物导致的,应该避免,如果有寄生虫的,应该进行驱虫治疗。

④ 慢性荨麻疹的吃药方法!!

荨麻疹是一种伴有剧痒的暂时性、水肿性、过敏性皮肤病。中医称隐疹版,俗称风疹块、风团权、风它!
民间有很多治愈本病的绝招
1:拔罐疗法
处方:凡士林、酒精各适量,火罐一个
用法:先将凡士林一薄层于脐部,再将酒精滴数滴与火罐内,棉球引燃,火旺时将罐扣在脐眼侧位,5-10分钟拔罐,日拔3次。
疗效:拔罐1天,有效率达96.1%
2:药酒疗法
处方:薄荷、苦参各30克,樟脑10克,白酒600毫升。
用法:药浸酒内7天后,去渣滤酒,加入樟脑粉混匀,用棉签蘸药涂擦患处。日3次
疗效:用药3天,治丘疹样荨麻疹,有效率100%。治愈率92%。
3:中成药疗法
药名:云南白药
服法:成人每次服1/8小瓶,第1次加服保险子1粒,日服3次。儿童用量酌减,不服保险子。
疗效:服药1-4天,有效率90.62%
4:熏洗疗法
处方:鲜红萝卜全株1000克
用法:加水6000毫升,浓煎取液,熏洗上身,出汗为度,洗后避风。日洗1次
疗效、:熏洗3-6次,有效率100%,治愈率86%
希望你早日解除痛苦。

⑤ 荨麻疹用药要多长时间症状才能消失

慢性荨麻疹不管是中药,是西药,不管是针灸,还是用别的外治的办法,这个是因人而异。一个,看病人的体质,如果病人是体质比较虚弱的或者气滞血瘀比较厉害,调整起来比较慢一点。根据病人的体质,辨证,诊断很重要。如果辨的不准确,治疗就比较慢。但是慢性荨麻疹,还是有的快,因为诊的,辨的多了以后,有时候几副药可能就好了。如果辨的有误差或者是病人饮食方面不注意,不配合,治几个月,治一年、半年的也大有人在。所以专家也说慢性荨麻疹怎么治,也没有好办法,没有绝对的偏方,都是因人而异,辨证论治,对症处理。

⑥ 关于荨麻疹用药

荨麻疹抄的患者不仅身心健康会受袭到影响,而且这种皮肤疾病也会让患者饱受精神上的折磨,那么如果一旦换上了荨麻疹,患者又该采取什么药物进行治疗呢?
1、可以服用盐酸奥洛他定片,这种药物不仅能有效缓解患者皮肤瘙痒的症状,而且也可以很大程度的控制病情的继续发展,同时,患者在服用该药物的时候,还要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蔬果,平日还要多喝水,注意饮食方面的搭配,尽量不要去人口密集的地方。
2、可以服用地氯雷他定片,这种药物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皮肤瘙痒的现象,而且对于荨麻疹的红色风团有极好的抑制作用,但患者需要注意的是,在服用该药物的时候,还要避免生活中的一些不良刺激,比如酗酒、吸烟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同时患者在服药期间还要注意多休息、多饮水,只有做到这些方面,才能更有利于病情的尽快恢复。

⑦ 荨麻疹用药指南

你好朋友荨麻疹目前西医常用的药物是安泰乐和赛庚啶.

⑧ 丘疹性荨麻疹用药

丘疹性荨麻疹也叫风团,主要是过敏引起的,治疗主要是口服抗过敏药物配合补充VC和葡萄糖酸钙版进行权辅助治疗,平时要注意保暖,荨麻疹的原因不是皮肤问题,是人体免疫功能失衡,发生了过敏反应而引起的皮肤水肿,治疗除了抗过敏药物控制过敏症状外,还应平衡免疫功能调整过敏体质,补充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这是有发明专利的新的抗过敏的乳酸菌菌株,具有现在技术中未知的可用于增进抗过敏能力的复方抗过敏益生菌组合物,可降低血清中的IgE过敏抗体并通过增进TH1型免疫反应来调控因过敏而反应过度的TH2型免疫反应的方法,按疗程补充不停可减轻过敏症状,还可调整过敏体质

⑨ 荨麻疹怎样治疗

【概述】荨麻疹属于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以瘙痒性风团,突然发生,迅速消退,不留任何痕迹为特征,分为急性、慢性两类。急性者,骤发速愈;慢性者,反复发作或更久。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季节,男女皆可发病,其发病的主要因素是机体敏感性增强。
本病因皮肤出现鲜红色或苍白色风团,时隐时现,故名瘾疹。《诸病源侯论》认为本病是阳气外虚,外风入于腠理,与气血相搏的结果。《疡医大全》不仅指出本病的发生于肠胃变化有关,而且提出“内热生风”,“外风引动内风”的学术观点。在治疗上提出“疏风、散热、托疹”的治疗原则,《外科大成》主张的“宜凉血润燥,甚用风药”。
中医认为,本病与禀赋异常,而对某些物质过敏所致。也可因气血虚弱,卫气失固;或因饮食不慎,多吃鱼腥海味、辛辣刺激食物;或因药物、生物制品、慢性感染病灶、昆虫叮咬、肠道寄生虫;或因七情内伤、外受虚邪贼风侵袭等多种因素所诱发。
【治疗】1.风寒证【症状】风团色白,遇冷或风吹则加剧,得热则减轻,多冬春发病,苔薄白或薄白而腻,脉迟或濡缓。【方一】桂枝汤【来源】《伤寒论》【组成】桂枝9克,芍药9克,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3枚。
【功效】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服后啜热稀粥。
【方解】方中桂枝为君,助卫阳,通经络,芍药为臣,益阴敛营,桂芍等量合用,使表邪得解,营卫调和。姜枣相配,是为补脾和胃、调和营卫的常用组合,共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药性,功兼佐使之用,综观本方,发中有补,散中有收,邪正兼顾,阴阳并调。
【按语】素有喘咳者,可加厚朴、杏仁以下气平喘。【方二】麻黄桂枝各半汤【来源】《伤寒论》【功效】麻黄6克,桂枝6克,杏仁3克,芍药6克,炙甘草3克,生姜6克,大枣4枚。
【用法】先煎麻黄,去上沫,后下诸药同煎,取汁温服,服后盖被取微汗。
【方解】方中麻黄辛温发汗,宣肺平喘;桂枝解肌发表,温经散寒,助麻黄发汗解表之力;杏仁宣肺降气,助麻黄平喘之功;芍药益阴和营;炙甘草、生姜、大枣既能缓和麻、桂峻烈之性,又能调和诸药。
【按语】喘重,加苏子降气平喘;痰多清稀者,加细辛温化寒饮;服药后禁大汗;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五辛及臭恶等物。
2.风热证【症状】风团色红,遇热则加剧,得冷则减轻,多夏秋发病,苔薄黄,脉浮数。【方一】消风散【来源】《外科正宗》【组成】荆芥6克,防风6克,牛蒡子6克,蝉蜕6克,苍术6克,苦参6克,石膏6克,知母6克,当归6克,胡麻仁6克,生地6克,木通3克,甘草3克。
【功效】疏风养血,清热除湿。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蜕疏风止痒为君,以祛除在表之风邪。配伍苍术祛风燥湿,苦参清热燥湿,木通渗利湿热俱为臣药。更佐以石膏、知母清热泻火,当归、胡麻仁、生地养血活血。生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为使药。
【按语】本方以祛风为主,配伍祛湿、清热、养血之品,如此则祛邪与扶正兼顾,既能祛风除湿,又可养血以助疏风。使风湿得去,血脉调和,则瘙痒自止。
3.肠胃实热证【症状】风团出现时可伴有脘腹疼痛、神疲纳呆,大便秘结或泄泻,甚至恶心呕吐,苔黄腻,脉滑数,部分患者有肠道寄生虫病。【方一】①防风通圣散合②茵陈蒿汤【来源】①《宣明论方》②《伤寒论》【组成】防风15克,川芎15克,当归15克,芍药15克,大黄15克,薄荷叶15克,麻黄15克,连翘15克,芒硝15克,石膏30克,黄芩30克,桔梗30克,滑石90克,甘草60克,荆芥8.5克,白术8.5克,栀子8.5克,茵陈30克。
【功效】疏风解表,清热利湿通便。
【用法】为末,每次6克,加生姜3片,水煎服。
【方解】方中麻黄、防风疏在表之风邪从汗而解;大黄、芒硝荡涤在里之实热从大便而解,荆芥薄荷助麻黄、防风解表;连翘、栀子、黄芩、石膏、桔梗清泄里热;滑石、茵陈清利湿热;川芎、当归、白芍和血祛风;白术健脾益气,甘草、生姜调和诸药。
【按语】表证不解者,去麻黄、防风;若内热不甚者,去石膏;无便秘者,去芒硝。
4.气血两虚证【症状】风团反复发作,迁延数月或数年,劳累后则发作加剧,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濡数【方一】八珍汤【来源】《正体类药》【组成】人参9克,白术9克,白茯苓9克,当归9克,川芎9克,白芍药9克,熟地9克,炙甘草6克,生姜6克,大枣5枚。
【功效】益气补血。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不拘时温服。
【方解】方中人参、熟地益气养血,为君药。白术、茯苓助人参益气;当归、白芍助熟地养血,共为臣药。川芎活血行气,使全方补而不滞,为佐药。炙甘草益中并调和诸药,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益气补血之功。
【按语】失眠者,加酸枣仁、五味子养心安神;食少者,加陈皮、砂仁醒脾和胃;气虚甚者,加黄芪以增补脾益气之力。肝阳上亢所致头面眩晕禁用本方。【方二】当归饮子【来源】《济生方》【组成】当归9克,白芍药9克,川芎9克,生地黄9克,白蒺藜9克,防风9克,荆芥穗9克,何首乌6克,黄芪6克,甘草3克。
【功效】养血活血,祛风止痒。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方解】方中当归、生地、川芎、白芍养血滋阴;防风、荆芥穗发表散风,透疹消疮;制首乌、蒺藜补益精血,黄芪补气固表;炙甘草调和诸药。
【按语】本方以血虚有热,风邪外袭,症见皮肤疮疥,或肿或痒,或发赤疹瘙痒为辨证要点。
5.冲任不调证【症状】常在月经前数天开始出现风团,往往随月经的干净而消失,但在下次月经来潮时有发作,常伴有痛经或月经不调【方一】①四物汤和②二仙汤【来源】①《仙授理伤续断秘方》②《中医方剂临床手册》【组成】熟地黄12克,当归9克,白芍9克,川芎6克,仙灵脾9克,仙茅9克,巴戟天9克,黄柏5克,知母5克。
【功效】补血和血。
【用法】为粗末,每次9克,水煎,去渣,食前热服。
【方解】方中熟地滋阴养血,当归补血养肝,和血调经,白芍养血柔肝,川芎行气活血;仙灵脾、仙茅、巴戟天温补肾阳;黄柏、知母滋肾阴,泻相火。
【按语】本方治疗冲任不调证,月经量少色淡者,加熟地、白芍、川芎、女贞子养血调经;闭经或痛经者,加五灵脂、生蒲黄、丹参活血通络;腰膝酸软者,加川续断、桑寄生、杜仲、狗脊补肾壮腰;面部烘热,阵阵而作,易汗者,加玄参、牡蛎益阴潜阳。【方二】丹栀逍遥散【来源】《内科摘要》【组成】牡丹皮3克,山栀3克,甘草3克,当归9克,茯苓9克,芍药9克,白术9克,柴胡9克。
【功效】疏肝清热,养血健脾。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牡丹皮清血中之伏火,山栀善清肝热,并导赤下行。柴胡清热疏肝解郁,当归、芍药养血柔肝,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
【按语】用于患者发作时肝郁气滞、冲任失调所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