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手上起小水豆是怎么回事
手背上起小疙瘩,来有如下几自种可能:一、寻常疣,主要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在治疗上可以外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软膏,或者用冷冻治疗、激光治疗,避免用剪刀剪去,以免继发相应的感染。2、可能是湿疹,主要是由于过敏引起,如果伴有明显的瘙痒,可以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或者是枸地氯雷他定片、咪唑斯汀缓释片。同时,如果病情较重,可以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如果病情更严重,伴有明显的红肿渗出,还可以静点复方甘草酸单铵S氯化钠注射液,外用3%的硼酸溶液,需要忌口辛辣刺激性饮食。
2. 手上长像小水泡一样密密麻麻的是什么一碰还特别痒。
手癣(鹅掌风)
中医病名,出自《外科正宗》。《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描述:“……初起紫白斑点,叠起白皮,坚硬且厚,干枯燥裂,延及遍手。”《外科秘录》说:“鹅掌风生于手掌之上……不独犯于手掌,而兼能犯于足面,白屑堆起,皮破血出,或疼或痒者有之。”
鹅掌风是因风湿蕴结于皮肤,或血虚风燥所致。以手掌水疱、脱屑、粗糙变厚、干燥破裂、自觉痒痛为主要表现的癣类皮肤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手癣。
手癣主要由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等感染引起。本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染,手癣感染的重要诱因有双手长期浸水、摩擦受伤、接触洗涤剂和溶剂等,故手癣在某些行业中发病率可相当高。
1.风湿蕴肤
症状:手掌或指间可见针帽大小的水疱,瘙痒,破裂后水液外渗,干后脱皮,有环状鳞屑,或指间潮湿、糜烂,自觉瘙痒难忍,舌红苔白腻,脉滑数。
治法:祛风清热利湿。
方药:消风散
2.肌肤湿热
症状:水疱聚集,瘙痒难忍,有灼痛感,破裂流水,微热汗出,口渴不欲饮,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热祛湿。
方药:龙胆泻肝汤
3.血虚风燥
症状:病程迁延日久,或失治误治,皮纹深厚粗糙,皲裂痒痛,宛如鹅掌,舌燥少津,脉细数。
治法:养血润燥,补脾杀虫,祛风止痒。
方药:当归饮子或养血润肤饮加白鲜皮,地肤子,土茯苓,白蒺藜
4.其他治法
(1)外治法:有渗液、水疱或糜烂时,选用黄丁水洗剂或黄精水洗剂湿敷,再予鹅掌风止痒粉;以丘疹、鳞屑为主时,选用土槿皮酊;鹅掌风干裂疼痛时,选用二矾散熏洗之。
(2)针刺疗法:毫针刺内关、合谷,施泻法。
(3)灸法:皮疹区。生附子切厚片置于阿是穴上,艾柱灸5-10壮,再以鹅掌风癣药水外敷。
药物治疗
水疱鳞屑型可外用癣达净,皮康圣液浓缩液、咪康唑、克霉唑霜、复方苯甲酸搽剂、复方雷锁辛搽剂等;角化增厚型可作复方苯甲酸软膏,咪康唑霜或10%冰醋酸浸泡;有皲裂者,可加用尿素脂等。皮损消退后应继续搽药至少2周;手部搽药次数应适当增加,特别是洗手后加搽软膏或霜剂,病程久者或局部治疗效果差者可口服灰黄霉素、酮康唑等;或氟康唑50%mg/日或150mg/周顿服,连服2-4周;伊曲康唑200mg/日顿服,连服一周;疗霉舒250mg/日,连服2周。同时还可使用涂抹患处,一天涂抹6到8次,事后无需清洁,皮肤自动吸收。
药浴治疗
药浴是中医内病外治方法之一,药浴疗法能将药物直接作用于皮肤、孔窍、俞穴等,能迅速直达病所,取得良好疗效,同时由于药浴疗法,可以避免药物直接进入人体大循环,从而可以减少对肝脏、肾脏等器官的毒副作用。
药浴原理是借水的温度、水的机械刺激和药物的作用,对机体发挥治疗效能的。当利用热药液在皮肤或患处熏洗时,由于温热刺激,引起皮肤各处的血管扩张,能促进局部和周身的血液和淋巴循环,使新陈代谢旺盛,改善局部组织营养和全身机能,并能疏通经络,促进经络的调节活动功能。药液又能刺激皮肤的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过神经系统,形成新的反射,从而破坏原有的病理反射联系,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手癣的偏方
1、,胡麻仁6g,生石膏30g,防风10g,白鲜皮30g,苍术10g,苦参30g,蝉衣10g,苡仁30g,牛膝10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2、当归12g,制首乌15g,红花10g,白芍10g,生地20g,川芎6g,白蒺藜20g,白鲜皮30g,苍术10g,苡仁30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3、当归、五倍子、木槿皮、花椒、密陀僧、蛇床子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4、青盐30g,明矾20g,花椒20g,公英30g,艾叶30g,陈醋500g。上药人砂锅或搪瓷瓶内加水适量熬20分钟后趁热薰洗患处,每日1次,每次20~30分钟,对手足顽癣有效。
5、取白矾、五倍子、地肤子、蛇床子、苦参各30克,大枫子、川椒、黄柏各25克,共研末用食醋1000毫升浸泡1周备用,每天2次,取药液浸泡患处,每次30分钟,每剂可用7天;
6、取雄黄、黄连各10克,苦参、土茯苓、防风、地肤子、荆芥各30克,冰片6克,先将前7味药水煎30分钟,停沸后加入冰片,去渣,待温浸泡患处20分钟,每天4次
7、荆芥、明矾、花椒、鸡冠花各15克,米醋250克。除米醋外,诸药水煎,取汁与米醋调匀,将患手浸入药汁中,每日2~3次。每剂药可用1~2天。
8、鱼肝油治手癣
把鱼肝油丸挤破,先取少许外敷,几小时后如无过敏性反应,即可大量涂敷,每日3~4次,1周左右即愈。
9、碘酒治愈手癣
开始每天抹碘酒一两次,暂时止痒,但不愈;后来在患处每天抹碘酒四五次,患处一层皮逐渐干而脱落,手癣随之治愈了,至今未犯。
10、治愈手癣
草龙胆、蛇油、百草霜、乳香、郁金、蛇床子、脂质体SOD及TCT纳米生物原料等,每日涂抹三次
1.手癣和手部湿疹的区别
手部湿疹图册
手癣是浅部真(霉)菌引起的慢性皮肤病,大多数是由搔抓足癣又没认真洗净而传染患病,因此,常常从一只手发病。又因真菌在湿热季节容易繁殖,故在霉雨或天热时病情易恶化,有小水疱、丘疹、鳞屑和糜烂等,冬季易有皲裂或角质(即角化过度),时有瘙痒。但其基本特征有两点:一是多为单侧性局限性发疹,天热发作,天冷仅为皮肤干燥、裂开、出血和疼痛。二是皮疹上的皮屑可以查到真菌。
由此看来,手部湿疹和手癣的区别,最关键的是要找到真菌,特别是天热发作未擦药物前查找。
2.手癣和手痒、脱皮的区别
手癣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患了手癣会常常感到瘙痒,手部皮肤还会出现丘疹、水疱、红斑和脱屑。初起为小片,随后损害逐渐扩大,界线清楚。长期罹患,手部皮肤会变得粗糙、干燥、增厚,还可伴有皲裂和出血。但是出现手痒、脱皮等症状,并一定可以作为手癣诊断。还有很多皮肤病都可以见到手痒、脱皮的症状,如湿疹、汗疱疹、接触性皮炎、剥脱性角质松解症等,应仔细鉴别,否则会延误诊断和治疗。
汗疱疹图册
汗疱疹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多于春夏之交发病,入冬自愈,主要见于青年人。皮损也是对称分布,以水疱为主,成批发作,可见于手掌面、指侧面和指端,水疱干涸后脱皮,露出新生皮肤,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痒感和灼热感。本病发生与出汗不良或过敏反应有一定关系,损害处真菌检查为阴性。
接触性皮炎是因接触了引起过敏的物质后引起的,是皮肤的过敏反应,有明显的接触史。皮损发生于接触部位,境界清楚,形态较一致,多以红斑、水肿为主,严重者可见水疱、大疱等。脱离接触物后可逐渐消退至痊愈。局部真菌检查为阴性。
剥脱性角质松解症是一种表浅的掌跖部角质剥脱性皮肤病,常伴有局部多汗,易于暖热季节发作。皮损主要累及手足心,双侧对称,表现为角质松离形成的小白点及易剥脱的薄纸样鳞屑,其下皮肤正常,瘙痒不明显。真菌检查阴性。
3. 手上起了好多小水痘
水痘抄的治疗主要抗病毒和对症治疗:(袭1)抗病毒治疗一般来说用阿昔洛韦就可以了,因为阿昔洛韦半衰期短,口服生物利用度低,所以每6小时就要服药一次(每天4次,每次2片),连续服用10天。(2)止痒的药可以用扑尔敏片、盐酸西替利嗪、敏迪片等,如果有发热症状可用去痛片。(3)局部皮损处可涂:阿昔洛韦软膏+红霉素软膏,每天2次;(3)水痘一般7天左右结痂,2周左右结痂完全脱落。
4. 手上长了一个水痘
这不是水痘,水痘是一生一般就一次,长了就不会再长的,你去医院皮肤科看看好了
5. 手指头皮下起水泡,是湿疹吗
手指头皮下起透明的水疱,最常见于手癣,是真菌感染引起的,通过皮肤接触传染,主要症状专是一个或多属个手指头皮下出现针尖大小的水疱,水疱密集分布,伴有剧烈瘙痒,数日后水疱自行干涸并溃破、脱屑,但会逐渐蔓延扩散,有时会扩散到另一个手掌。汗疱疹也会出现手指头皮下出现水疱,考虑是过敏引起的,常见于青年人,表现为双手掌和手指出现散在的粟粒大小水疱,常伴有剧烈瘙痒,水疱按压时有刺痛感。剥脱性角质松解症也会出现手指水疱的症状,目前病因不明,与维生素缺乏、遗传有关,好发于幼儿和青年人。主要特征是双手掌和手指出现散在的针尖大小的水疱,水疱数日内自行破溃、脱屑,手上的皮肤大片脱落,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手上沾水或是接触洗衣粉、肥皂之类的东西后会加重。
6. 手长水痘!顽强水痘!!!
皮力安,皮炎平
换季过敏,注意勤洗手
7. 手掌上长了水痘怎么办
不要弄破,会感染,最好找到过敏原,我以前也长过,双手的手指都烂完了,过敏原,回人是人,五箱子的灰,答因为做小店要开方便面,没注意,忘了戴手套。用什么方法都治不好,后来遇见一个老中医给了我一点不知道是啥的药粉,让我回家挤一些生姜汁,兑上醋,和着药粉一起抹,才治好。虽然不知道药粉是啥,但是生姜汁和醋,对在一起抹应该有效的。然后想一想你的过敏原是啥,在不要去碰了。不知道过敏原是啥最好就,保护好双手,经常戴手套
8. 手上染上脚癣又痒又起水泡怎么治疗啊
水疱型手癣。跟脚癣的治法一样。
是真菌感染了,杀菌就好了。杀菌不尽,反复是手足回癣的特点。答
细菌真菌可以潜伏好长时间的。一般冬季轻,春夏秋重!
主要注意卫生就好了。经常洗手脚,保持干燥,透气。
细菌真菌无处不在,你给了它们环境它们就繁殖的快!
找9°- 12°的醋精,每晚睡前泡半小时,泡后自然晾干,不要再用清水冲洗;连泡10~15天就好了,会爆皮,爆完就好了,细菌被杀死了,细胞也牺牲了!
经常洗手脚,保持手脚部卫生, 不复发的。
9. 手上长水痘痘
可能来是湿疹,临床表现为:发自病开始可先有红斑,略有水肿。其后,在红斑的基础上出现多数细小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炎症剧烈时水肿明显,伴有小点状粘稠渗液,结成厚薄不一的黄色痂。皮损常广泛而对称,边界不清。伴发感染时,水泡可变为浓疱,渗液混浊,接脓性痂,附近淋巴结肿大。自觉剧痒。手部湿疹,即手部出现红斑、丘疱疹,皮损容易演变为慢性浸润性肥厚,表面干燥粗糙,边界较清楚,冬季有皲裂。
防治:
尽量避免各种可疑的致病因素,如热水洗烫、过多使用肥皂、用力搔抓即不适当的外用药等。忌食辛、辣、腥、膳等食物。
外用药物:慢性湿疹一般使用焦油类药物较好,如5%糠馏油、黑豆馏油或焦油类软膏或酊剂,含有抗生素的皮质激素软膏或硬膏也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