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哪些危害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公众健康的影响表现为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两类。直接危害一般为事件直接导致的即时性损害,就是说直接对公众的身体造成损害。间接危害一般为事件的继发性损害或危害,例如,事件引发公众恐惧、焦虑情绪等对社会、政治、经济产生影响。
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部门做好防护工作以及完善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
⑵ 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哪些
突发事件次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编辑
1.突发社会安全事件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事故灾难
4.自然灾害
⑶ 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
这个要看水痘对社会传染程度的严重性来划定等级吧。
⑷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事件
(2007-10-12)
卫计委今日发布了2007年1-9月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2007年1-9月,我部收到全国(除港澳台)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2002起,报告病例76227人,死亡393人。西藏自治区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
卫计委发布信息显示,无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共报告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起,报告病例17人,其中死亡7人;共报告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45起,报告病例7294人,其中死亡303人;共报告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753起,报告病例68916人,其中死亡83人。
⑸ 什么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指各地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形势,依据本地区应急预案,启动的一种应急响应等级。
例如:针对湖北省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根据《湖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启动湖北省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对“应急响应”规定如下:
对于先期处置未能有效控制事态的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要及时启动相关预案,由国务院相关应急指挥机构或国务院工作组统一指挥或指导有关地区、部门开展处置工作。
现场应急指挥机构负责现场的应急处置工作。
需要多个国务院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处置的突发公共事件,由该类突发公共事件的业务主管部门牵头,其他部门予以协助。
(5)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扩展阅读:
处置措施:
市州、县市区有关行政部门接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后,应迅速组织力量开展现场处置工作,及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如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伤病人员的救治、密切接触者的隔离、环境生物样品采集和消毒处理等,防止事态进一步发展。
同时,立即组织专家进行调查确认和综合评估,并按照规定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有关行政部门报告。发生重大以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省卫生应急指挥部应根据事件发展情况,迅速组织应急处置队伍赶赴现场;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病人救治、现场消毒、人员疏散等工作。
紧急调集和征集有关人员、物资、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进行现场隔离、疫区的确定与封锁;保证应急处置所需的物资、经费;及时向省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报告情况。
必要时,请求国务院或国务院有关部门予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