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曾经感染过EB病毒后来一感冒发热后也会出现疱疹是什么原因是EB病毒又复活了吗
一般这个跟孩子抵抗力查有关系的,这个情况建议给孩子吃点增强抵抗力的药物。
B. EB病毒如何治
EB病毒感染所致的疾病临床表现差异很大。治疗方法亦因病情不同有所差异。有用更昔洛韦、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EB病毒感染导致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如果仅有发热,针对发热治疗即可,因为EB病毒一旦感染,很难从体内清除,只有提高机体免疫状态,使病毒处于抑制状态,不对机体造成持续损伤即可。
C. 疱疹病毒的8种疱疹病毒
疱疹病来毒主要侵犯外胚层自来源的组织,包括皮肤、粘膜和神经组织 。感染部位和引起的疾病多种多样,并有潜伏感染的趋向,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1、单纯疱疹病毒1型(人类疱疹病毒1型)。
2、单纯疱疹病毒2型(人类疱疹病毒2型)。
3、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人类疱疹病毒3型)。
4、EB病毒(人类疱疹病毒4型)。
5、巨细胞病毒(人类疱疹病毒5型)。
6、人类疱疹病毒6型。
7、人类疱疹病毒7型。
8、人类疱疹病毒8型。
感染后的常见表象为:神经节腺体、肾淋巴组织、淋巴组织热性疱疹;唇、眼、脑感染;生殖器疱疹水痘;带状疱疹单核细胞增多症,眼、肾、脑和先天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Burkitt淋巴瘤、鼻咽癌、婴儿急疹和其他一些如未知腹痛等病症。
D. eb病毒的症状是什么
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是epstein和barr于1964年首次成功地将burkitt非洲儿童淋巴瘤细胞通过体外悬浮培养而建株,并在建株细胞涂片中用电镜观察到疱疹病毒颗粒,故名。EB病毒的形态与其他疱疹病毒相似,圆形、直径180nm,基本结构含核样物、衣壳和囊膜三部分。核样物为直径45nm的致密物,主要含双股线性dna,其长度随不同毒株而异平均为17.5×104 bp分子量108。衣壳为20面体立体对称,由162个壳微粒组成。囊膜由感染细胞的核膜组成,其上有病毒编码的膜糖蛋白,有识别淋巴细胞上的EB病毒受体,及与细胞融合等功能。此外在囊膜与衣壳之间还有一层蛋白被膜。
EB病毒仅能在b淋巴细胞中增殖,可使其转化,能长期传代。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具有EBv的基因组,并可产生各种抗原,已确定的有:EBv核抗原(EBna),早期抗原(ea),膜抗原(ma),衣壳抗原(vca),淋巴细胞识别膜抗原(lydma)。除lydma外,鼻咽癌患者EBna、ma、vca、ea均产生相应的lgg和lga抗体,研究这些抗原及其抗体,对阐明EBv与鼻咽癌关系及早期诊断均有重要意义。EB病毒长期潜伏在淋巴细胞内,以环状dna形式游离在胞浆中,并整合天染色体内。EB病毒在人群中广泛感染,根据血清学调查,我国3~5岁儿童EB病毒vca-lgg抗体阳性率达90%以上,幼儿感染后多数无明显症状,或引起轻症咽炎和上呼吸道感染。青年期发生原发感染,约有50%出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主要通过唾液传播,也可经输血传染。EB病毒在口咽部上皮细胞内增殖,然后感染b淋巴细胞,这些细胞大量进入血液循环而造成全身性感染。并可长期潜伏在人体淋巴组织中,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潜伏的EB病毒活化形成得复发感染。人体感染EBv后能诱生抗EBna抗体,抗ea抗体,抗vca抗体及抗ma抗体。已证明抗ma抗原的抗体能中和EBv。上述体液免疫系统能阻止外源性病毒感染,却不能消灭病毒的潜伏感染。一般认为细胞免疫(如t淋巴细胞的细胞毒反应)对病毒活化的“监视”和清除转化的b淋细胞起关键作用。由EBv感染引起或与EBv感染有关疾病主要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非洲儿童淋巴瘤(即burkitt淋巴瘤)、鼻咽癌。
E. EB病毒有什么表现症状
1、发热:发热超过1周,热峰>38.5'C。
2、肝脾肿大:肝脾大伴全血细胞减少,累计>=2个细胞系。
3、血细胞减少(外周血二或血三系细胞减少),其中血红蛋白<90g/L,血小板<100 x 109/L,中性粒细胞<1.Ox109/L。
4、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或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5、骨髓、脾或淋巴结可见噬血细胞但无恶性表现。
6、NK细胞活性降低或缺乏。
7、高铁蛋白血症可溶性白细胞介素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sIL-2R)水平升高。
(5)eb病毒疱疹扩展阅读:
对EB病毒,重要的是预防。
首先,家长和孩子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要口对口喂养,或先尝后喂。
其次,保持居家环境的清洁卫生,尽量不带孩子去人多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EB病毒致病机制:
EB病毒在口咽部上皮细胞内增殖,然后感染B淋巴细胞,这些细胞大量进入血液循环而造成全身性感染,并可长期潜伏在人体淋巴组织中。
EBV感染可表现为增殖性感染和潜伏性感染。不同感染状态表达不同的抗原,增殖性感染期表达的抗原有EBV早期抗原、EBV衣壳蛋白和EBV膜抗原,潜伏感染期表达的抗原有EBV核抗原和潜伏膜蛋白。
F. eb病毒感染是什么病
EB病毒
EB病毒(EBV)又称人类疱疹病毒4型,是一种噬淋巴细胞的DNA病毒,人类是其唯一宿主。超过90%的个体在20岁之前感染过EB病毒,多数人表现为无症状的感染或自限性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也是常见的类似感冒的腺热。但少数人可引起慢性活动性EBV感染(CAEBV)和EBV相关噬血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EBV-HLH)等非肿瘤性重症EBV相关疾病。但是EBV也可能在免疫系统的某些细胞中潜伏,少数带原者在长期带原之后演变发展成癌,如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鼻咽癌、胃癌、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等。也有研究表示,EBV可能是只是诱发因子,而非主要原因。
目前用于检测EBV检测的方法很多,但在肿瘤诊断中,使用血清学检测EBV,只能作为提示有EBV存在的依据。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检测是病理诊断EBV的“金标准”,不仅有助于肿瘤的诊断和鉴别,更有助于了解预后和指导治疗。
【免疫组化法】
EBV潜伏膜蛋白1(LMP-1)被公认为病毒基因组编码的具有促细胞癌变和转移作用的瘤蛋白,是EBV中唯一能够在体外转化细胞的EBV编码的基因产物。LMP-1可通过免疫组化法进行检测。该方法可使胞质和胞膜着色, 因此能客观表现出被感染细胞中EBV的蛋白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仅能检测病毒蛋白质表达阶段,对于细胞内EBV低拷贝的检测灵敏性稍差。
【原位杂交法】
原位杂交技术检测EBER被认为是检测肿瘤细胞中EBV的金标准, 其敏感性和特异性都高, EBER染色为胞核着色, 结果清晰, 容易辨认, 反映的是DNA转录情况,EBER原位杂交具有高度灵敏性和特异性,组织定位明确,是检测EBV感染的金标准。
G. eb病毒是什么
EB病毒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原体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是疱疹病毒科嗜淋巴细胞病毒属的成员,基因组为DNA。EB病毒具有在体内外专一性地感染人类及某些灵长类B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人是EB病毒感染的宿主,主要通过唾液传播。无症状感染多发生在幼儿,3~5岁幼儿90%以上曾感染EB病毒,90%以上的成人都有病毒抗体。
EB病毒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原体,此外EB病毒与鼻咽癌、儿童淋巴瘤的发生有密切相关性,被列为可能致癌的人类肿瘤病毒之一。目前所测EB病毒抗体,主要有针对病毒的衣壳抗原(CA)、早期抗原(EA)和核抗原(EBNA)。
(7)eb病毒疱疹扩展阅读:
“感染EB病毒,临床表现为发热、上呼吸道感染和颈部淋巴结肿大。”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绝大部分并无明显症状,抵抗力差、免疫功能障碍的群体多发。
EB病毒的传播方式与感冒病毒的传染方式类同,主要通过唾液传播,一年四季均多见,不存在明确的高发季节,且在正常人群中的感染非常普遍。
90%以上的成人血清EB病毒抗体呈阳性,也就是说,90%以上的成人都感染或携带过,只是没有明显症状,或是当做普通感冒痊愈。”儿童易发高发的原因,主要还是免疫功能低下,抵抗力弱。
EB病毒感染如何预防,EB病毒目前还没有对应的疫苗,正常人群也不需要刻意防护,老人、幼儿等易感人群需要做好呼吸道隔离、避免到人多的环境。“对症治疗后一般两周左右可以痊愈,预后易疲劳,避免剧烈运动。
H. EB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一样吗
不一样使用EB病毒的药物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没有效果
求采纳O(∩_∩)O谢谢
I. EB病毒怎么回事,还有疱疹性病毒
你好,对于你的问题,这两种病毒都是空气当中非常常见的,因为孩子年龄小,抵抗力差,所以才会导致这样的病毒感染,引起病毒性感冒,出现这样的症状。如果不发生其他的并发症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对于孩子的情况和普通感冒没有太大区别,一定要让孩子卧床休息,多喝温开水,吃清淡食物可以服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对症治疗,如果出现高烧的话,需要服用布洛芬混悬液或者是注射安痛定退烧,只要孩子身体免疫力正常,一周时间产生抗体就没有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