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下唇疱疹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下唇疱疹

发布时间: 2022-01-11 18:02:55

Ⅰ 嘴唇疱疹

你所谓的疱疹和单纯疱疹未必是一回事,最好去医院皮肤科先确诊,诊断以后也要在医生指导下吃抗病毒药物,不然不但治不好病,还为以后的治疗带来困难。

Ⅱ 嘴唇下面经常起疱疹是怎么回事哦

您好,这种情况确定为单纯疱疹。 本病主要是潜伏在神经节里面的单纯疱疹病毒HSV-1再次感染所致,多继发于身体抵抗力下降的情况。多补充B类维生素。

Ⅲ 嘴唇疱疹的问题。

这叫单纯疱疹,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常见的几种能引起单纯疱疹的疾病是:感冒、大叶性肺炎、伤寒等。你不必害怕,水疱破后,创面逐渐干燥,然后上皮修复,不会留下疤痕的。

Ⅳ 我想问一下得了单纯性口唇疱疹

你好,根据你的简单描述,你的单纯疱疹已经治愈啦。
单纯疱疹是最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你外用阿昔洛韦乳膏是完全正确的,你想让结痂尽快脱落可以外用凡士林软膏试试。

Ⅳ 是否口唇疱疹

口唇疱疹的诊断主要依据患病史、症状和典型的皮疹。皮疹易在同一部位反复出现是复发性疱疹的一大特点。 目前,还没有完全根除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办法。发生复发性口唇疱疹后服用些板蓝根等清热解毒的中药冲剂,对减轻症状有一定的作用。也可服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万乃洛韦等,最好是在皮疹刚出现或常发部位皮肤出现烧灼感或痒感等先兆症状时用药。根据病情的不同,还可用干扰素、两种球蛋白等治疗。口唇疱疹局部还可用万乃洛韦软膏。疱疹性角膜结膜炎可外用阿昔洛韦眼膏。 在唇部的红色部分以及口腔周围的皮肤或粘膜上,常可发生疱疹,我们称它为口唇疱疹。这是由一种滤过性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口腔疾病。这种病毒,可以在唾液或皮肤上生存。当身体抵抗力减弱,例如有消化不良、发烧或伤风感冒等病症时候,就可促使这种病的发生。患者老少都有,但以儿童和青年多见。 该病在发生前,先在患处有发痒的感觉和烧灼样疼痛,然后出现炎性的红色斑疹,继之在上面发生成群的象针尖样大小透明或微黄色的水泡。这种水泡合拢而扩大,可以延及口角和上下嘴唇或其他部位。水泡破裂后有液体渗出,变成很浅的溃疡,伴有出血和痛的感觉,以后溃疡变的干燥,结有黄色的痂皮,脱痂后不留疤痕。抵抗力较强的患者经过一两个星期就会自行痊愈。 防治方法:当患者消化不良、感冒伤风或者有发高热等疾病时,应特别注意口腔的清洁。如果口角、唇边及人中等处稍有发痒和烧灼的感觉,就可以用消毒棉花蘸70%的酒精或高粱酒来涂擦。每日三、四次,效果很好。 在治疗上,首先要注意口腔清洁。一般可用无刺激性的药水,如2%苏打水,来清洗患处及口腔各部;洗净后可用金霉素油膏或2%龙胆紫溶液局部涂布。若已经结痂,就用5%硼酸软膏,以帮助痂皮去除。此外,需要多喝开水并吃易消化的饮食。 治疗 单纯疱疹的病程一般为1周,即使不治疗,只要没有继发细菌感染,1周以后也会痊愈。但此病极易复发;重的可引起邻近淋巴结肿大。 1.局部治疗: (1)3%硼酸溶液或生理盐水:用于水疱或局部红肿明显者,湿敷至损害消退。 (2)1%-2%龙胆紫药液:用于溃破者,外涂患处,一日2次。 (3)3%阿昔洛韦软膏:局部涂敷,一日数次。 (4)0.5%新霉素软膏:局部涂擦。 2.全身治疗: (1)丙种球蛋白,每次3ml,肌肉注射,隔日1次,共3-4次。 (2)西咪替丁:每次口服0.2g,一日3-4次,连用5天。 (3)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B2或复合维生索B。 (4)阿昔洛韦:每次口服0.2g,一日5次。严重病例可静脉注射给药,将阿昔洛韦0.2-0.3g加入5%葡萄糖注射波中静脉滴注,一日2-3次,连用5天。 (5)继发感染者用抗菌素(青霉素,先锋霉素)。

Ⅵ 下嘴唇长泡怎么办

你好
按照你的描述,属于口腔溃疡或者粘液腺囊肿.
口腔溃疡,又称为“口疮”,是发生在口腔粘膜上的表浅性溃疡,大小可从米粒至黄豆大小,成圆形或卵圆形,溃疡面为凹,周围充血,可因刺激性食物引发疼痛,一般一至两个星期可以自愈.口腔溃疡成周期性反复发生,医学上称"复发性口腔溃疡".可一年发病数次,也可以一个月发病几次,甚至新旧病变交替出现.
民间一般称之为上火,但是西医的观点是95%的口腔溃疡都是由于病毒引起来的,不可小视.口腔溃疡一般多发于春秋季节交换的时候,一般免疫力低下的人由于季节的变化,而体内的环境不能及时调整,发生免疫低下,病毒此时就会乘虚而入,造成溃疡.溃疡一般不用用药,一至两周自愈.也可以服用一点维生素,Vc和Vb2配合服用,两到三天痊愈,注意多饮水,多休息.尤其体质弱的人更要注意休息.

下唇粘液腺囊肿为口腔粘膜常见病,是由于小唾液腺导管阻塞后分泌液潴留而形成的浅表囊肿.主要是因轻微的外伤使唾液腺导管破裂;涎液蛋白溢入组织内所致,其次可能是粘液腺导管被阻塞;粘液滞留使腺导管扩展而成,常发生于唇粘膜,其次为颊粘膜,舌腹粘膜,而以下唇较多见.临床表现粘液腺囊肿位于粘膜下,约黄豆大小,呈半透明的无痛小疱.破裂后可流出粘液,肿胀消退,但不久又可复发.多次复发后,囊肿表面常因疤痕而呈灰白色.治疗常以外科手术切除法和碘酊注入疗法.粘液囊肿又称粘液腺囊肿,在口腔粘膜下组织内,分布着数以百计,能分泌无色粘液的小涎腺,称为粘液腺,以下唇,软腭,舌尖腹面分布最多.其排泄管开口于口腔内,由于排泄管受到创伤,粘液外漏而形成囊肿.常见于下唇,且多发生有咬唇习惯者.囊肿位于粘膜下,呈半透明状小泡,表面覆盖正常粘膜,出现数日后可因食物等摩擦,囊膜破裂而消失,但不久又可出现,多次复发后粘膜产生疤痕组织,使半透明水泡变成白色硬结.

Ⅶ 口唇疱疹最佳治疗方法

以抗病毒、收敛干燥、止痛、防止继发细菌感染为主。可选用以下药物治疗:
3%阿昔洛韦软膏、1%喷昔洛韦乳膏。阿昔洛韦
耐药的患者可选用1%西多福韦软膏代替。
继发感染时可用莫匹罗星软膏
、0.05%~0.1%氯己定液。
对口腔粘膜损害严重者应保持口腔清洁,用0.02%~0.05%氯已定溶液含漱。
散剂,如锡类散、西瓜霜
粉剂局部外用。
含片,如葡萄糖酸氯己定片、溶菌酶片、西地碘含片
等含化。
局部应用麻醉剂,例如利多卡因
或苯佐卡因
药膏,适用于疼痛剧烈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