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甘蔗的好处、作用和来历
甘蔗为甘蔗属,多年生高大实心草本。根状茎粗壮发达。秆高3-5米。中国台湾、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四川、云南等南方热带地区广泛种植。
一、甘蔗的好处
甘蔗中含有丰富的糖分、水分,此外,还含有对人体新陈代谢非常有益的各种维生素、脂肪、蛋白质、有机酸、钙、铁等物质。甘蔗不但能给食物增添甜味,而且还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和热量。含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天门冬素、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正这氨酸、赖氨酸、羟丁氨酸、谷氨酰胺、脯氨酸、酪氨酸、胱氨酸、苯丙氨酸、γ-氨基丁酸等多种氨基酸,延胡索酸、琥珀酸、甘醇酸、苹果酸、柠檬酸、草酸等有机酸及维生素B1、B2、B6、C。
二、甘蔗的作用
甘蔗味甘、涩,性平,无毒。主治下气和中,助脾气,利大肠,消痰止渴,除心胸烦热,解酒毒;还可治呕吐反胃,宽胸膈。甘蔗与酒共食,生痰;多食,发虚热,引起鼻出血。烧灰存性,研末,小儿头疮白秃,频涂可愈。注意烧的烟勿入人眼,否则能使人视力下降。
三、甘蔗的来历
甘蔗原产地是新几内亚或印度,后来传播到南洋群岛。大约在周朝周宣王时传入中国南方。先秦时代的“柘”就是甘蔗,到了汉代才出现“蔗”字,“柘”和“蔗”的读音可能来自梵文sakara。10到13世纪(宋代),江南各省普遍种植甘蔗;中南半岛和南洋各地如真腊、占城、三佛齐、苏吉丹也普遍种甘蔗制糖。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印度时,部下一位将领曾说印度出产一种不须蜜蜂就能产生蜜糖的草。公元6世纪伊朗萨珊王朝国王库思老一世(不朽的灵魂)(Khosrau I Anushirvan)将甘蔗引入伊朗种植。8到10世纪甘蔗的种植遍及伊拉克、埃及、西西里、伊比利亚半岛等地。后来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者又把甘蔗带到了美洲。
『贰』 城市污染为什么日益严重
人类走出原始森林,经过千百年的奋斗,创建了当今宏伟的城市。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现代化、工业化程度的集中表现。现代化的城市,房子越盖越高,越盖越密,城市的人口也越来越集中,居民生活水平随之提高,而这也给城市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使得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恶化。由于城市是地球上生态环境破坏最彻底的地方,因此这里的空气质量最差、灰尘多、垃圾多、有毒气体多、空气中细菌含量多、空气负离子少等,城市已不是人类理想的居住环境。随着生态科学的发展,生态学家从环境生态角度对城市提出了新的评价——“城市水泥沙漠”论。同时,他们指出了城市给人们身心健康造成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空气污染。众所皆知,空气与人的生命关系密切,清新空气对人的健康尤为重要。人5天不吃饭不喝水尚有生存希望,但断绝空气5分钟以上就会死亡。城市大规模工业生产活动和繁忙拥挤的交通所排放污物废气严重污染大气,使城市空气质量不断恶化,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特别是呼吸系统、心血管等疾病更与大气污染密切相关。据墨西哥卫生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墨西哥市约1800万人口中,1/3的人感到眼睛不舒服,24%的人抱怨头痛,12%的人呼吸困难。全球每年由于城市空气污染造成大约80万人死亡。亚洲地区每年因大气污染造成48.7万多人死亡。中国每年因城市大气污染而造成的呼吸系统门诊病例35万人,急诊病例680万人,大气污染造成的环境与健康损失占中国GDP的7%。据统计,中国有6亿人生活在二氧化硫超标的环境中,而生活在总悬浮颗粒物超标环境中的人数达到了10亿。美国1970年排入大气的粉尘和有害气体达2.64亿吨,平均每人1吨。全世界每年死于癌症的人约300万。研究证明,80%的癌症病人是环境因素引起的,其中90%是化学因素,5%是物理因素(如电离辐射)。另据《2007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含地、州、盟首府所在地)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的城市占2.4%,二级标准的占58.1%,三级标准的占36.1%,劣于三级标准的占3.4%。
热辐射污染。一般情况下,高温季节100万人口的城市,市中心最高温度比城郊高8~10℃,较高的温差造成了热辐射。人们为了摆脱城市高温的煎熬,发明了空调,空调的使用又带来了有害健康的空调病。
水体污染。城市和城郊是生活用水、工业用水最多最集中的地方,也是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最严重的地方。城市是污染源的发源地,也是水环境被破坏最严重的地段,是居民的身心健康受害最严重的地域。因为大多数企业要么建设在市区,要么建设在市郊,而且任何企业都需要水,任何企业都要排污水、废水。由于所需原料、燃料和工艺流程不同,所排放的废水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也不相同。工业废水、矿山排水和其他污水的不合理排放是造成水源污染的最主要原因。排出废水的工厂主要是化工工厂,如农药厂、化肥厂、制药厂、涂料厂、染料厂等,其他的还有炼油厂、石油化工厂、钢铁厂等。其中废水中常常含有硫化物、氰化物、汞、砷、酚、铅等污染物及一些复杂的有机物。这些物质有些可以回收处理,有些复杂的有机物无法处理。有的企业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地面水体,使地面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造成一些地区江河湖泊成了鱼虾死绝的“死水”,致使该地区以江河为工业水源和饮用水源的工厂不得不去找其他水源。许多企业不得不自钻深水井,取用地下水。取地下水过多又会引起地层下陷。从而进一步威胁到居民的用水安全。
垃圾污染。城市垃圾污染主要是城市固体废弃物造成的污染。固体废弃物主要是指城市居民的生活垃圾、商业垃圾、市政维护和管理中产生的垃圾,如废纸、废塑料、废家具、废碎玻璃制品、废瓷器、厨房垃圾等。城市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是长久而深远的。据统计,我们的生活中一些废弃物在自然界停留的时间如下:烟头1~5年;尼龙织物30~40年;易拉罐80~100年;羊毛织物1~5年;橘子皮2年;皮革50年;塑料100~200年;玻璃1000年。这些城市垃圾绝大部分露天堆放,不仅影响城市景观,还污染了大气、水和土壤,对城市居民的健康构成威胁。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迅速增长。据统计,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年产量高达1.7亿多吨,且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增加。但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率不足1/3,真正达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比例更低,与日俱增的生活垃圾已成为困扰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的重大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问题日益突出。我国668座城市,2/3被垃圾环带包围。这些垃圾埋不胜埋,烧不胜烧,造成了一系列严重危害:一是垃圾露天堆放,大量氨、硫化物等有害气体释放,严重污染了大气和城市的生活环境。二是严重污染水体。垃圾不但含有病原微生物,在堆放腐败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酸性和碱性有机污染物,并会将垃圾中的重金属溶解出来,形成有机物质、重金属和病原微生物三位一体的污染源,雨水淋入产生的渗滤液必然会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三是生物性污染。垃圾中有许多致病微生物,同时垃圾往往是蚊、蝇、蟑螂和老鼠的滋生地,这些必然危害着广大市民的身体健康。四是侵占大量土地。据初步调查,2003年全国668座城市中已有2/3被垃圾带所包围,全国垃圾存占地累计533.6平方千米。五是垃圾爆炸事故不断发生。随着城市中有机物含量的提高和由露天分散堆放变为集中堆存,只采用简单覆盖易造成产生甲烷气体的厌氧环境,易燃易爆。
噪声污染。噪声级为30~40分贝是比较安静的正常环境;超过50分贝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由于休息不足,疲劳不能消除,正常生理功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70分贝以上干扰谈话,造成心烦意乱,精神不集中,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发生事故;长期工作或生活在9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会严重影响听力和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噪声能使人的中枢神经受损,引起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平衡失调,导致条件反射异常。长期在噪声的不良刺激下,会引起神经衰弱、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内分泌紊乱、消化不良等疾病,它是一种致命的慢性毒素。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向英国发出警告说,英国国内存在严重噪声污染,每年死于噪音污染的人数已达6500。据世界卫生组织分析结果显示,死于心脏病、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人中,大约3%的病例源于死者长期暴露在交通噪声中,造成心理压力过大,血压升高,心脏病发作。另外城市的建筑工地施工造成的噪声也影响周边居民正常生活。
光污染。城市是光污染集中区。城市里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和各种涂料等装饰,在太阳光照射强烈时,都会反射光线。街道上五光十色的霓虹灯、舞厅里闪烁的彩色光,都给视觉神经很大刺激。据测定,这些彩光所产生的紫外线强度大大高于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且对人体有害影响持续时间长,人如果长期接受这种照射,可诱发流鼻血、白内障等,甚至导致白血病和其他癌变。
微生物污染。室内空气微生物污染是传播呼吸道疾病的主要原因,微生物可附着于尘埃、飞沫上,并以它们作为介质进入人体而引发疾病。病原微生物通过空气传播的疾病有肺结核、肺炎、天花、水痘等。
『叁』 水痘名称的来历,为什么叫(水)痘
http://ke..com/view/10167.html?wtp=tt你看这里 有详情 还有图片 你就知道为什么叫水痘了 一个小水泡一样的 所以叫水痘啊........
『肆』 新冠病毒全球爆发,你因为这场疫情还了解到历史上哪些疫情
新冠病毒全球爆发,全世界各地疫情防控工作形势严重,由于这次疫情,渐渐让人们了解到历史上的其他疫情,让我们来看一下吧。
非典SARS(非典型肺炎):在2002年冬到2003年春肆虐全球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2002年底,在中国广东出现了多例原因不明的呼吸系统疾病。随后,世界各地都出现了这种症状,世卫组织将此命名为“SARS”,各个地区都致力于发现这种疾病的病原体。SARS通过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体外,经喷嚏,接触传染,传染力度非常强。
疫情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团结一心,一定可以战胜它。在此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些我的建议:
勤洗手,减少外出,为国家减负。
不放松警惕,不存侥幸心理。
与疫情逆行,为曙光继续前行!
『伍』 鼠疫起源于那个国家
鼠疫起源于戈壁滩,起源于欧洲“黑死病”,黑死病,医学上称作腺鼠疫、腹股沟淋巴结鼠疫,简称鼠疫。
14世纪20年代,一种被称为瘟疫的流行病开始在欧洲各地扩散。这种流行病的一种症状,就是患者的皮肤上会出现许多黑斑,所以这种恐怖的瘟疫被人们叫做
“黑死病”。对于那些感染上该病的患者来说,痛苦的死去几乎是无法避免的,没有任何治愈的可能。黑死病在戈壁滩流行并向东传播,10年后在我国中原地区蔓
延。那时,中原地区本已遭受干旱、地震和洪水之灾,黑死病的侵袭更是雪上加霜,人口大量死亡。
查看全部7个回答
灭鼠器有哪些?灭鼠器京东,精品惠聚,天天特价,嗨GO不停!
关注足不出户的人足不出户都在看
灭鼠器京东-综合网上购物商城,商品齐全,品质出众,让您足不出户,畅享HI购!
北京京东世纪信息技..广告
华为一千五左右的手机哪款性价比较高-品牌手机,大容量电池,强劲续航
关注华为的都在看
华为一千五左右的手机哪款性价比较高-大牌旗舰,快速闪充,超窄边框设计,超高性价比,超值实惠!
杭州阿里妈妈软件服..广告
『陆』 病毒的起源是什么
关于病毒的起源问题,众说纷纭,归纳起来主要有下列三种假说:
(1)
认为病毒是原始生物物种的后裔:按照生物进化的一般规律,地球上还没有出现细胞的时候,就已存在一些大分子的生命物质,如蛋白质和核酸等。经过许多万年漫长时间的进化,这些原始生命物质中的某一些,逐渐在结构上复杂起来,开始具备细胞构造而成为单细胞生物,其中更有一些进一步进化为多细胞生物,乃至高级动、植物。但是也有一些原始生命物质继续保持非细胞形态,并且逐渐适应在其他生物细胞内营寄生方式,这就是我们目前所知的病毒。其寄生于细菌等微生物者,称为细菌病毒,即噬菌体;其寄生于植物者,称为植物病毒;其寄生于动物者,称为动物病毒。某些动物病毒与植物病毒在结构组成上的相似性或同源性,例如人类鼻病毒的结构蛋白与某些植物病毒相似,说明了它们之间在起源上的联系,似乎有利于这一假说。但是反对这一假说的人们认为,既然病毒缺乏独立的自身复制能力,必须依赖宿主细胞来进行增殖,那么就很难想像病毒是起源于细胞形态存在之前,而不是在细胞形态存在之后。我们认为,这一看法难以让人接受,因如上述,病毒的寄生性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2)
认为病毒来源于细胞核酸:病毒的基因组可能就是细胞的染色体或线粒体的基因物质。由于某种原因,这些核酸脱离细胞而独立存在,随而经过进一步演化而具备专性寄生的特性。这就是所谓的内源性学说。这一学说将反转录病毒视为细胞DNA片段的RNA转录产。
近年发现,某些RNA肿瘤病毒中存在癌基因,但在正常机体细胞中存在与之相似的基因(称为原癌基因),且癌基因和原癌基因的序列高度同源。这些发现似乎有利于内源性学说的成立,因为病毒的癌基因可能就是随某些细胞核酸脱落或逃逸出来的一个组成成分。当然,DNA肿瘤病毒中也发现有癌基因,但是为什么迄今在细胞内一直没有找到相应的细胞原癌基这是有待进一步探索和说明的问题了。
(3)
认为病毒是某些较高级微生物的退行性生命物质:也就是说,是这些微生物在退化过程中丢失了某些遗传信息,以致不能自身增殖,而必须依赖较高级细胞才能复制,并逐渐演化为现在的病毒。从辩证唯物主义和进化论的观点来看,我们倾向于将病毒看作为原始生命形态的发展产物。
『柒』 水痘病毒的由来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
[病原学]
病毒属疱疹病毒科,呈球形,直径150~200nm。中心为双股DNA,其外为20面体核衣壳,衣壳表面有一层脂蛋白包膜,内含补体结合抗原,不含血凝素或溶血素。
本病毒仅有一个血清型,可在人胚纤维母细胞、甲状腺细胞中繁殖,产生局灶性细胞病变,细胞核内出现嗜酸性包涵体和多核巨细胞。人为唯一的宿主。
VZV生活能力较弱,不耐高温,不能在痂皮中存活,易被消毒剂灭活。但能在疱疹液中-65℃下存活8年。
病毒先在上呼吸道繁殖,小量病毒侵入血中在单核吞噬系统中繁殖,再次大量进入血循环,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侵袭皮肤及内脏,引起发病。
[流行病学]
水痘传染性强。患者为主要传染源,出疹前1~2天至出疹后5天都有传染性。儿童与带状疱疹患者接触亦可发生水痘,因二者病因同一。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染。也可接触污染的用物间接待染。
本病以冬春季发病为主,主要为2~10岁的儿童发病。人群普遍易感,但一次发病可终身免疫。
(一)传染源 水痘患者为主要传染源,自水痘出疹前1~2天至皮疹干燥结痂时,均有传染性。易感儿童接触带状疱疹患者,也可发生水痘,但少见。
(二)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在近距离、短时间内也可通过健康人间接传播。
(三)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但学龄前儿童发病最多。6个月以内的婴儿由于获得母体抗体,发病较少,妊娠期间患水痘可感染胎儿。病后获得持久免疫,但可发生带状疱疹。
(四)流行特征 全年均可发生,冬春季多见。本病传染性很强,易感者接触患者后约90%发病,故幼儿园、小学等幼儿集体机构易引起流行。
[发病原理和病理解剖]
病毒由呼吸道侵入,在粘膜上生长繁殖后入血及淋巴液,在网状内皮细胞系统再次增殖,侵入血液引起第二次病毒血症和全身病变,主要损害部位在皮肤,皮疹分秕出现与间歇性病毒血症有关。随后出现特异性免疫反应,病毒血症消失,症状缓解。当免疫功能低下时易发生严重的全身播散性水痘。有的病例病变可累及内脏。部分病毒沿感觉神经末梢传入。长期潜伏于脊神经后根神经节等处,形成慢性潜伏性感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如患恶性肿瘤,受刺激)病毒被激活,导致神经节炎,并沿神经下行至相应的皮肤节段,造成簇状疱疹及神经痛,称为带状疱疹。
水痘病变主要在表皮棘细胞。细胞变性、水肿形成囊状细胞,后者液化及组织渗入形成水疱,其周围及基底部有充血、单核细胞和多核巨细胞浸润,多核巨细胞核内有嗜酸性包涵体。水疱内含大量病毒。开始时透明,后因上皮细胞脱落及白细胞侵入而变浊,继发感染后可变为脓疱。皮肤损害表浅,脱痂后不留瘢痕。粘膜疱疹易形成溃疡,亦易愈合。水痘个别病例病变可累及肺、食管、胃、小肠、肝、肾上腺、胰等处,引起局部充血、出血、炎细胞侵润及局灶性坏死。带状疱疹受累的神经节可出现炎细胞浸润、出血、灶性坏死及纤维性变。
[临床表现]
本病潜伏期为14~15日左右。起病急、轻、中度发热且出现皮疹,皮疹先发于头皮、躯干受压部分,呈向心性分布。在为期1~6日的出疹期内皮疹相继分批出现。皮损呈现由细小的红色斑丘疹→旁疹→症疹→脱症的演变过程,脱症后不留疲痕。水疤期痛痒明显,若因摧抓继发感染时可留下轻度凹痕。体弱者可出现高热,约4%的成年人可发生播散性水痘、水痘性肺炎.
大多见于1-10岁的儿童,潜伏期2-3周。起病较急,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迅即变为米粒至豌豆大的圆型紧张水疱,周围明显红晕,有水疱的中央呈脐窝状。约经2-3天水疱干涸结痂,痂脱而愈,不留疤痕。皮损呈向心性分布,先自前颜部始,后见于躯干、四肢。数目多少不定以躯干为多,次于颜面、头部,四肢较少,掌跖更少。粘膜亦常受侵,见于口腔、咽部、眼结膜、外阴、肛门等处。皮损常分批发生,因而丘疹、水疱和结痂往往同时存在,病程经过2-3周。若患儿抵抗力低下时,皮损可进行性全身性播散,形成播散性水痘。水痘的临床异型表现有:大疱性水痘、出血性水痘、新生儿水痘、成人水痘等。
需与天花相鉴别:天花全身反应重,始即39-40度的高热,热度下降后发疹,皮损中央有明显的脐凹,颜面增多,愈后遗留凹陷性疤痕。有是应注意与脓疱疮及丘疹性荨麻疹区别。
[治疗]
本病无特效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至预防皮肤继发感染,保持清洁避免瘙痒。疱疹破溃或继发感染时局部可涂1%甲紫,未破溃者可用炉甘石洗剂涂抹。早期采用阿精胞甘10mg/kg/日或用无环鸟苷8mg/kg/日,用5~7天,或加用干扰素,可抑制病毒的复制。每日肌注维生素B12500~1000ug,也有一定的疗效。有继发感染时可选用有效的抗毒素,水痘不宜使用激素以免引起病毒播散。
[预防]
本病的预防重点在管理传染源,隔离患者至全部症疹为止。对有接触史的高度易感者可在3日内注射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或高效价带状疱疹免疫血浆,以减少发病的危险性。
隔离患者至全部皮疹结痂或出疹后7天。其污染物、用具可用煮沸或暴晒法消毒。接触水痘的易感者应留检3周,也可早期应用丙种球蛋白(0.4-0.6ml/kg)或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5ml,可明显降低水痘的发病率,减轻症状。最近几年研制的水痘病毒活疫苗,用于正常易感儿童预防有效。
参考资料:
水痘的防治
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出疹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2~6岁幼儿,偶尔出现于成人及婴儿。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因接触患儿疱疹内的疱浆通过衣服、用具、玩具传染,传染性较强。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多见于冬春季节。
小儿传染上水痘病毒后,要经过2~3周的潜伏期后才出现症状。一般是先发烧一天,伴有头痛、厌食、哭闹、烦燥不安、全身不适或咳嗽,然后有皮疹出现,大多散布于头面部、躯干及腋下,发生在四肢、手掌、足底的很少,呈向心性分布。初起时皮肤出现米粒至豆子大小的鲜红色斑疹或斑丘疹,24小时内形成圆形或椭圆形水疱,周围有红晕,水疱极易破裂而溃烂。3~5天后,水疱渐渐干燥,先由中央萎缩,然后结痂,再经数天或2~3周,结痂完全脱落而痊愈,一般不留痕迹。发病时眼结膜、口腔与咽部粘膜、阴道粘膜皆可发生损害。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少数患儿抵抗力弱、免疫功能差,会出现出血性水泡和继发性细菌感染,可导致脑炎、肺炎、心肌炎或其他器官疾病。
水痘患儿的病情一般比较缓和,很少有并发症,无须特殊治疗,常可在7~10天内自然痊愈。但要精心护理,以防止感染。发热出疹期要卧床休息,给病儿多喝水,并供给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鸡蛋、水果、蔬菜等,忌吃辛辣鱼虾等食物;预防受凉感冒,特别不要吹风;常洗手洗脸,勤换衣,保持皮肤清洁;注意衣物和用具的清洁消毒,讲究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温湿度要适宜。剪短指甲,避免小儿抓伤皮疹而引起感染。如果瘙痒严重,可擦炉干石洗剂止痒,也可服用扑尔敏等药物;疱疹破溃可涂龙胆紫,已有感染可局部涂一些消炎软膏,必要时可服用黄连素、磺胺类药物;切忌使用肤轻松、强的松一类的软膏,以免造成全身性水痘。如出现持续高烧、咳嗽、头痛、胸痛或疱疹密集,色红赤,疱液混浊以及已经发生弥漫性脓疮、蜂窝组织炎或淋巴腺炎的患儿,则需送医院治疗。
为预防水痘传染,对患儿应隔离至皮疹全部结痂为止,对接触过水痘病人的孩子最好也要隔离观察3周,体弱者可在接触后4天内注射丙种球蛋白。流行期间尽量少带孩子去公共场所。
水痘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儿童多见,传染性很强,主要传播途径为飞沫。其特点为皮疹先见于躯干,然后蔓延至面部,最后达四肢,呈多形性疹:斑疹,丘疹,水疱疹,痂疹。水痘患者应严格隔离,休息,吃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皮肤破损处用2%-5%NaHCO3湿敷,禁忌手抓,化脓处涂抹抗生素软膏。对免疫功能缺陷者进行抗病毒治疗。禁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水痘Chickenpox(带状疱疹)
何谓水痘?
本病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致的高度传染性疾病。几乎人人必患,通常在儿童期。如儿童期未患病,成人期仍敏感并可受感染。
如何感染?
接触了传染期的患者。病毒因患者咳嗽、喷嚏而经空气传播,也可因接触了患者使用过的布类、卧具而受染,疾病后期的脱痂则无感染性。
有那些症状?
低热、头痛、食欲减退,1-2天后皮肤出现瘙痒的水疱疹,常始于躯干然后播散至面部和身体的其他部位。严重者,头、腋下、眼睑和口腔均可出现水泡,然后破裂、结痂。成人症状往往较儿童严重。
症状何时出现?
一般是接触病毒后2周,也可11-21天。
传染期多长?
水泡出现前1-2天至首批水泡出现后5天。当所有水泡干燥时可认为已无传染性。
是否需要隔离?
是。首批水泡出现后应将患者从工作或学校中隔离5天,或直至全部水泡干燥和结痂。
如何治疗?
通常不必特殊治疗,炉甘石洗剂常用于止痒,如效果不佳,应就医。
有否预防疫苗?
有。水痘疫苗已在美国批准使用。可向医生咨询。
如何免受感染?
避免接触患者,由于早期水痘几乎不可能被诊断,如有危险,可注射疫苗。患者应隔离,至首批水泡出现后5天,或至全部水痘干燥结痂。
水痘
(Varicella)
水痘是儿童的高度急性传染性疾病,偶发于成人。有终生免疫力。它是由复合疱疹DNA病毒,即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原发感染。以发热及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结痂为特征。
病因及发病机理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virus,VZV),呈砖形、直径为150-200nm,核酸为DNA,有立体对称的衣壳,在细胞内繁殖。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VZV存在于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疱疹和血液中,经飞沫或直接接触疱液而传染,已知VZV可经医疗器械传播。VZV主要经呼吸道侵入,在粘膜上生长繁殖,然后入血和淋巴液,在网状内皮细胞内第二次繁殖引起病毒血症和全身病变。主要损害部位在皮肤,偶尔累及内脏。
临床表现
治疗
患儿应早期隔离,直到全部皮疹结痂为止。与水痘接触过的儿童,应隔离观察3周。
全身治疗
主要是加强护理,预防继发感染和并发时的发生。发热期应卧床休息,给予足够的营养支持与水分的供应。临床对症用药为主。热度高者可给予外用炉甘石洗剂止痒。水疱破溃者可涂以2%龙胆紫液,若有弥漫性脓疱、蜂窝组织或急性淋巴结炎等并发症时,则需投用广谱抗生素。重症患者,可肌注丙种球蛋白。忌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以防止水痘泛发和加重。
对免疫能力低下的播散性水痘患者、新生儿水痘或水痘性肺炎、脑炎等严重病例,应及早采抗病毒药物治疗。阿糖腺苷10mg/kg•d,静脉滴注。或无环鸟苷5-10mg/kg,每8小时一次静脉注射,疗程5-7天,或加用a-干扰素,以抑制病毒复制,防止病毒扩散,促进皮损愈合,加速病情恢复,降低病死率。
水痘是怎么发生的?
水痘常见于2~10岁的儿童,是一种发病急、传染性很强的传染病。水痘好发于冬春两季,常在幼儿园或小学校内引起流行。
水痘的病原体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存在于患者的血液,疱疹的浆液和口腔分泌物中。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也就是说如果健康的儿童与患水痘的儿童经常一起玩耍、说话、密切接触都可感染而发病。所以一旦患了水痘应注意隔离,在完全治好以前不应去幼儿园或上学。即使是与水痘患者接触过的小孩,也应隔离观察2~3周。因为感染病毒后不是立即发病,一般要经14~17天的潜伏期,长者可达3周。
水痘传染性很强,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与之接触的儿童约90%发病。而且从发病前一日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均有传染性。
起病较急,可有发热、倦怠、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成人较儿童明显,一般1~2天内发疹。首先发于躯干,逐渐延及头面部和四肢,呈向心性分布,即躯干多,面部四肢较少,手掌,足跖更少。初起为红色小丘疹,数小时后变成绿豆大小的水疱,周围绕以红晕。水疱初呈清澈的水珠状,壁薄易破,伴有瘙痒。经2~3天而干燥结痂,以后痂脱而愈,不留疤痕。在发病3~5天内,皮疹陆续分批发生,故同时可见丘疹、水疱、结痂等不同时期的皮损,病程约 2~3周。
口腔、眼结合膜、咽部、外阴等粘膜也偶可发生损害,常形成溃疡而伴有疼痛。
皮疹并非出得越多越好,只要符合一般的出疹规律,多一些或少一些都是正常现象。若水疱抓破后继发细菌感染,可发生皮肤坏疽,甚至引起败血症。此外,少数患者还可出现水痘性肺炎、脑炎、心肌炎及暴发性紫癜等并发症。
中医学认为本病属外感时邪热毒,湿热郁于肌肤所致。
出水痘会不会留疤痕?
水痘发生的部位较广泛,可延及头面部,且成批出现,数目较多,故有人担心会不会留下疤痕,影响美观。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一般来说水痘按照自然病程发生、消退,即使水疱较大破溃后形成糜烂面,也会很快痊愈,愈后不留疤痕。但若不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反复搔抓破溃后易继发细菌感染,甚至发生坏疽,愈后会有疤痕。因为单纯水痘的损害部位很浅,未到达真皮组织,如果合并细菌感染则会向下破坏而导致疤痕形成。
可见出水痘不会留下疤痕。但是在临床上水痘还有几种特殊类型,应引起注意。
(1)大疱型水痘 只见于2岁以下的儿童。为成批发生的2~7cm大小的大疱,破溃后形成糜烂面,但痊愈很快。
(2)出血性水痘 水疱内容物为血性,有高热及严重的全身症状。好发于营养不良、恶性淋巴瘤、白血病等使用免疫抑制剂及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的病人。
(3)新生儿水痘 通常是在生产时由母亲而感染,一般症状表现较轻,但亦可发生系统损害而致死。
(4)成人水痘 症状较小儿为重。前驱期长,高热,全身症状较重,皮疹数目多,也更痒。
以上几种特殊类型虽较少见,但一旦发生就应加强护理,防止继发感染。否则不仅仅是留疤痕的问题,还可发生肺炎、脑炎、心肌炎、肾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中医如何治疗水痘?
现代医学对病毒性疾病没有特效药,故水痘的治疗主要是预防继发感染和加强护理。发热期应卧床休息,食易消化食物,保证营养和水分的供给;体温较高者可予退热剂,皮肤瘙痒甚者可口服抗组胺药,亦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止痒,水疱破溃后涂2%龙胆紫等等,均为对症治疗。
中医认为本病为外感时邪,伤及肺脾,生湿化热,发于肌肤所致。治疗以疏风清热、解毒祛湿为主,根据病情的轻重可分以下两种类型:
(1)风热夹湿证 属轻型,证见发热,咳嗽,流涕,水痘红润,分布稀疏,内含水液清澈明亮,伴有瘙痒,纳差,二便调和,舌苔薄白,脉浮数。治宜用疏风解表,清热祛湿法。方选银翘散加减。
(2)湿热炽盛证 属重证,多见于体质虚弱的患儿。发热重,表现为壮热烦渴,唇红面赤,精神萎靡,痘疹稠密色紫暗,痘浆混浊不透亮,甚至口腔亦见疱疹,伴有口干欲饮,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苔黄厚而干,脉洪数或滑数。此乃邪盛正笃,湿热毒邪内犯。治疗当加大清热凉血解毒之力。方选加味消毒饮加减。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适当选择西药对症治疗,如退烧、止痒等。其余在护理、饮食、消毒、隔离等方面中西医的要求都是一致的。
水痘(varicella)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传染性强。一般感染后可获终身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