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成人慢性荨麻疹有什么好方法用台敏乐需要多久
慢性荨麻疹的病因多难以明确!多为内源性因素,常持续性存在。除了自身免疫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因素还可能受各种物理刺激因素影响,如过度搔抓和摩擦、接触冷风冷水、运动、日光照射等诱发。正是由于慢性荨麻疹病因复杂,多数情况下很难找到明确的病因或诱因,因此很难断根。虽然过敏原检查对排除过敏因素有一定的意义,但在《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14版)中特别指出,慢性荨麻疹很少由过敏原介导所致。因此治疗仍以对症治疗为主,即长期规范使用抗组胺药控制症状,大多数患者服药数月以上,部分患者可能需要服用更长时间。对于长时间用药控制病情这事,很多慢性荨麻疹人士也有所担忧。实际上,目前常用的第二代抗组胺药如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溶液(迪皿),已经用得很成熟了,长期使用的安全性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最常见为困倦和嗜睡,但是大部分药物导致嗜睡的发生率在10%以下,其他的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头痛、多汗、黏膜干燥如口干、眼干、视物模糊等,发生率也很低,总体来说比较安全,只要遵从医嘱用药,同时注意观察身体情况,也就没有必要因为过度担心药物副作用而耽误治疗。当荨麻疹症状控制后,可逐渐减少抗组胺药剂量进行维持治疗,患者应遵照医嘱,坚持规律服药。极少数慢性患者如病情严重、病程较长、或对常规剂量的抗组胺药治疗反应差时,可考虑至医院行相关的检查,如血常规、便虫卵、补体和各种自身抗体等等,以排除和确定发病的诱因。除了坚持规律用药以外,日常生活中还要积极预防,尽可能减少发病。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卫生、通风透气、环保。贴身衣物和床上用品勤晒洗,暴晒杀菌。尽量少用地毯以及毛绒玩具。过敏季注意防护过敏原,如花粉柳絮等,少去花草树木繁茂的地方游玩。预防食物过敏触发荨麻疹,必要时尽量避免食用海鲜、坚果以及过甜过油腻食品等过敏原。饮食清淡营养,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使用过冷或过热的水洗澡。注意作息,睡眠充足,时段锻炼,放松心情。注意预防感冒。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已经发生荨麻疹的部位不宜用力搔抓、或用温度较高的水擦洗,并且及时口服抗组胺药物览
㈡ 如何诊治荨麻疹
你好!慢性荨麻疹属中医学之瘾疹范畴。本病常常反复发作,病程较长,多伴有气血不足之证。其病机以气血不足为本,风邪外袭为标。我知道的中药方对本病标本兼顾,祛风而不伤正,具有益气调中、滋阴养血、祛风止痒之功效。如果你在当地用西药治疗效果不明显,不妨试试中药治疗。
㈢ 慢性荨麻疹吃什么药好
荨麻疹俗名风疹块,是一种因为皮肤粘膜局部微小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而发生的短暂性水肿性疾病。根据2014版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选择第二代抗组胺类药物作为一线治疗药物,如咪唑斯汀、枸地氯雷他定、苯磺倍他司汀等。当第二代抗组胺药常规剂量不能控制病情时,可加量使用,或者更换品种或者联合同类结构的第二代抗组胺药,或者联合第一代抗组胺药。如果抗组胺药物治疗症状无改善时,慢性难治性荨麻疹可以考虑选择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环孢素。也可以结合使用钙制剂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而起到抗过敏的作用,或者联合维生素类药物,如维生素C静脉点滴或口服。
㈣ 荨麻疹怎么治最有效
【康】 1、多吃碱性食物如:葡萄、绿茶、海带、西红柿、芝麻、黄瓜百、胡萝版卜、香蕉、苹果、权橘子、绿豆、薏仁等。
2、多休息,勿疲累,适度地运动。
【利】3、多吃含有丰富维生素度的新鲜蔬果或是服用维生素C与B群,或是B群中的B6。
4、避免吃含有人工添加物的食品,多吃新鲜蔬果。油煎、油炸或是辛辣类的食物较易造成荨麻疹复发。
【莱】5、尽有可能少热敷:有些人会用热敷止痒,虽然热可以知使局部暂时获得舒缓,但其实反而是另一种刺激,因为热道能够导致血管紧张,释放出更多的过敏原,例如有些人在冬天浸泡在热的温泉或是澡盆中,或是保暖过度包在厚重的棉被里都很有有可能造成荨麻疹。
6、尽有可能少去抓:一般人专对皮肤痒的直觉反应都是赶忙用手去抓,可是你有可能不了解,这个动作不但不能止痒,还有可能越抓越痒,主要是因为当你对局部抓痒时,反而属让局部的温度提高,使血液释放出更多的组织胺(过敏原),反而会更恶化。
㈤ 怎么治疗荨麻疹
荨麻疹在这个季节太常见了!一不留神,就会得荨麻。楼主这个问题的时间点非常合适,今天给大家说说荨麻疹的处理方法,特别是急性荨麻疹。
本文内容部分节选自《荨麻疹诊疗指南(2007 版)》
给药时间应根据发生的时间进行调整;风团控制后宜继续用药并逐渐减量;一种药无效时,可2种联用或交替使用。
欢迎关注不药博士!㈥ 磨人的荨麻疹病因是什么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通常在2-24小时内消退,但反复发生新的皮疹。迁延数日至数月。有15%-20%的人一生中至少发作过一次荨麻疹。
荨麻疹的病因复杂,约3/4的患者不能找到原因,尤其是慢性荨麻疹。
8、内科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有7%-9%的患者有荨麻疹。另外,淋巴瘤、癌肿、甲状腺功能亢进、风湿病和类风湿关节炎、高脂血症以及慢性病灶,如口腔、齿、齿龈疾病、胃炎、肠炎(过敏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胆囊炎、肾炎、肝病、溃疡病、糖尿病等。
9、遗传因素 与遗传有关的荨麻疹有遗传性家族性荨麻疹综合征、家族性冷荨麻疹、迟延性家族性局限性热荨麻疹、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病。
但是慢性的荨麻疹,一般是认为由于人体的这种气血的不足,或者是这种阳气的虚衰,然后受到了风邪的侵袭,出现了这种风湿内阻,这样的病机表现,就会出现这种慢性荨麻疹。总之,我们说中医的认识,是根据它的表现,根据它临床表现,然后通过辨证施治这样的中医的这种诊断方式,然后确定它是具体的不同病情,它的不同病理表现、病理机制。
㈦ 汇仁的德国“摩拉”过敏诊疗荨麻疹,有哪些优势
个人体验过;无创无痛,治疗时间短,大人,小孩都能接受。
㈧ 谢志强的主要论文
1.中国医师协会皮肤性病学分会过敏与临床免疫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皮肤分会免疫学组《光斑贴试验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中华皮肤科杂志2015 (参与)
2.中国医师协会皮肤性病学分会过敏与临床免疫专业委员会《斑贴试验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中华皮肤科杂志2015 (参与)
3.中华医学会皮肤分会免疫学组《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中华皮肤科杂志2014(参与)
4.中华医学会皮肤分会免疫学组《荨麻疹诊疗指南》中华皮肤科杂志2014(参与)
5.ZXie,YLan..JInvestDermatol2014;134:s100
6.ZhaoZQ,HuoFQ,JeffryJ,etal.inInvest.2013Nov1;123(11):4769-80(参与)
7.兰宇贞,谢志强.敏感性皮肤研究进展.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3;12:199-201
8.谢志强,兰宇贞.吡美莫司乳膏治疗女性面部敏感性皮肤的疗效及其神经源机制.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2;34:375-378
9.谢志强,兰宇贞.外用他克莫司治疗男性肛门瘙痒症疗效及其神经源机制分析.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2;11:85-87
10.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免疫学组.湿疹诊疗指南(2011)中华皮肤科杂志2011,44:5-7(参与)
11.YangGao-yun,XieZhi-qiang,QianGeetal.-alphaproction.ChinMedJ2010;123(20):2883-28871
12.谢志强.温度敏感型瞬时受体电位通道与皮肤神经源炎症和瘙痒.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38:409-414
13.谢志强,杨高云,姜薇,徐敏丽.吡美莫司乳膏对成年女性面部皮炎快速抗瘙痒机制.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9;31:27-30
14.谢志强,刘玲玲,杨高云,朱学骏.他克莫司软膏对特应性皮炎皮损角质形成细胞Toll样受体2和4表达的影响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38:420-423
15.窦侠,刘玲玲,谢志强,陈连军,李丽,冯素英,谭国珍,阎明,朱学骏。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特应性皮炎疗效观察及患者生活质量评价.临床皮肤科杂志2006;35:50-52
16.刘玲玲,窦侠,谢志强等.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疗效和安全性研究中华皮肤科杂志2005;38:608-611
17.谢志强,刘玲玲,窦侠,闻卫兢,王娣,朱学骏.特应性皮炎皮损角质形成细胞NFkB表达及外用他克莫司对其的影响.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6:487-490
18.谢志强,袁姗,王云,陈学荣.卡泊三醇与氯氟舒松联合外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3;2:73-75
19.谢志强,王爱琴,袁姗,李林峰,陈学荣.结节性皮肤狼疮粘蛋白病1例临床皮肤科杂志2003;32:87-88
20.宋清华,潘满华,谢志强,袁姗,陈海龙,陈学荣.银屑病患者服用清血败毒丸后诱发红皮病3例临床皮肤科杂志2002;31:785-786
21.王云,谢志强,袁姗,陈学荣,雷鹏程.Reiter病1例.临床皮肤科杂志2002;31:325
22.王云,路雪艳,袁姗,谢志强等.艾滋病并发带状疱疹1例.临床皮肤科杂志2002;31:597-598
23.谢志强,郑丹侠,梁力均等.抗核抗体阴性、IgE升高的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临床皮肤科杂志2001;30:260-261
24.谢志强,陈学荣.迟发型超敏反应分型及其在变应性皮肤病中的意义。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1;27:27-30
25.谢志强,陈学荣.特应性皮炎中的细胞因子异常与Th2细胞亚群优势。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9;25:139-142
26.杨蓉娅,王文岭,部兴珍,谢志强,颜京斌.不稳定银屑病1例.临床皮肤科杂志1998;27:329-330
27.谢志强,陈学荣,雷鹏程,钱玉昆.异位性皮炎皮损中单一核细胞CD4及Th2型细胞特征因子表达。临床皮肤科杂志1998;27:303-304
28.白亚来,张春雷,曾灵芳,谢志强,李世荫.过敏性接触性皮炎反应中浸润T细胞类型研究。中华皮肤科杂志1997;30:251-25
29.谢志强,陈学荣,钱玉昆.白细胞介素4在异位性皮炎中的变化。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6;28:447-449
30.谢志强,老年慢性瘙痒患者管理:分类诊断与治疗.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第21次全国皮肤性病学学术会议,中国合肥, 2015.
31. 谢志强,如何处理慢性瘙痒:欧洲慢性瘙痒指南要点简介.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第20次全国皮肤性病学学术会议,中国杭州, 2014.
32.谢志强,如何处理特应性皮炎患者慢性瘙痒:从皮肤到大脑。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第18次全国皮肤性病学学术会议, pp 108-109, 中国北京, 2012.
33.兰宇贞; 谢志强。Schnitzler综合征1例。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第18次全国皮肤性病学学术会议, p 2, 中国北京, 2012.会议论文
34.谢志强,温度敏感型瞬时受体电位通道:温度相关的精神物理学分子识别基础。中华医学会第15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 中国天津 2009 会议论文
35. 谢志强,皮肤相关的自身炎症综合征 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 中国上海2008 会议论文
㈨ 寒冷性荨麻疹持续三年多应该怎么办求答案
同学,你好。首先从你发病的情况和季节应该不是寒冷性荨麻疹,而是一般的慢性荨麻疹。你应该采用的简单有效措施是用抗组胺药,而且要坚持用一段时间,一般要坚持4个月以上(你是医学生,可以参见荨麻疹诊疗指南),如西替利嗪,每天一次,连续一周以上没发生风团,可试用每二天一次,还可以更长时间服一粒,主要根据是否能控制风团来确定用药周期。每次用药时间也是在你平日容易发的时间之前半小时服用最好。有少数人会嗜睡等,但大多适应一段时间就好了。另外,坚持做生活笔记,看接触、食用、环境等什么因素跟你风团的发生有关,这叫找病因,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但是找到了可以有效避免发病,这是最好的。这样应该大多数人能解决或缓解此病的困扰。氨甲苯酸我也没用过,好像不治疗此病,是抗纤溶的药,更不知道效果如何。
㈩ 荨麻疹,该如何处理
治疗药物
分为内服药物和外用药物治疗。
荨麻疹应首选没有镇静作用的药物治疗。具有镇静作用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较为严重的荨麻疹。配合服用维生素C及钙剂,可降低血管通透性,与上述药物合用可增强疗效;伴腹痛可给予解痉药物;外用药物:夏季可选炉甘石止痒,冬季则选用一些乳剂止痒。病情严重、伴有休克及呼吸困难者,应立即就医抢救。
注意用药时间!
给药时间应根据风团发生的时间进行调整,如晨起较多则应临睡前给予稍大剂量,如临睡时多则晚饭后给予稍大剂量;风团控制后宜继续用药并逐渐减量;一种抗组胺药无效时,可2~3种联用或交替使用;
本文内容部分节选自《荨麻疹诊疗指南(20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