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鱼塘鲤鱼疱疹病毒怎么治疗
出处:三友渔救星 作者: 水产养殖网 2016-06-13 14:33:00
近几年来在四川及周边地区,发生鲤鱼暴发性死亡,经过对多口池塘走访,确诊为鲤鱼急性鳃坏死,由于不少技术员和渔民从未见过该病,按照寄生虫病和细菌性烂鳃来治疗,造成更大的损失,笔者现将4年来的经历和经验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病原
锦鲤疱疹病毒(疱疹病毒Ⅲ型)。
二、流行病学
该病最早发现在北方地区,目前多省都见报道,最适水温23--27℃,其发病水温24--28℃,当水温超过30℃不在发病。
三、病症
刚开始发病,池塘出现鲤鱼零星死亡,未见任何症状,很容易被忽视,有些塘套养有叉尾鮰,鱼死后,鳃被叉尾鮰吃掉,更不容易被发现,有些药店和养殖户以为是寄生虫或细菌性引起,使用杀虫剂消毒剂后出现大量死亡,当发现池塘进水口和浅水处有鲤鱼慢游时,就开始暴发死亡,鱼种塘从发病2—3天死亡率可达80%以上,发病急,死亡量大,具有专一性,只危害鲤鱼和锦鲤,同塘的其他品种均不发病,病鱼眼球凹陷,头部萎缩,头和背部发黑,尤其头部最明显,体表无其它病症,发病初期,鳃部粘液增多,和正常鳃没多大区别,眼睛凹陷也不明显,随着病情发展,眼睛凹陷明显,鳃片局部坏死呈白色,多在鳃丝根部和最里层的鳃片上,要仔细观察,解剖鱼,多有脂肪肝,肝脏有出血点,肠道发红
2. 鱼身上有红点是什么病
是否有出血的样子?
可能是出血病
[病原体] 为疱疹病毒。
[症状] 病鱼的体表发黑无光泽,口腔、肌肉、各种鳍条基部都充血;有时鳃盖、头部、腹壁也有充血现象;鳃丝呈鲜红的点状或斑块状充血;严重的病鱼,因其他器官组织大量充血,使鳃失血而呈苍白,表现出“白鳃”。此外,眼球突出,肠道和各内脏器官表现充血。病鱼食欲不振,行动迟缓,常离群独游或回旋慢游,体质消瘦,肌肉萎缩,以致死亡。发病季节多在6~9月,水温在25~30℃最为流行,死亡率颇高。
[治疗方法]
(1)充分照射阳光,并降低水温至25℃以下,持续10天左右可见疗效。
(2)用1%食盐水洗浴,持续1周。
(3)用大黄和枫香树叶0.25~0.5千克研成粉—末,经煎煮或热开水浸泡后,配以饵料制成药物饵料喂饲病鱼,连续5天,同时在水族箱中连续2天旅用敌菌灵百万分之零点六(0.6ppm)。
(4)用敌菌灵百万分之三至五(3~5ppm),或醋酸铜、氯化铜、硫酸铜溶液百万分之零点七(0.7ppm),或大黄浸取液进行水浴治疗,有较好效果。
3. 疱疹怎么引起的
根据您所说的情况,疱疹的话,主要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中医讲一般与热毒壅盛有关系。<br><br>建议患者首先注意保持好局部皮肤创面清洁,不食用辛辣刺激以及油腻鱼腥的食物,及时去医院就诊,可以根据医生确诊后积极使用抗病毒药物,比如使用阿昔洛韦软膏以及利巴韦林等,必要时配合使用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成药联合治疗。
4. 得了带状疱疹病毒吃了鱼 葱 蒜 会有什么后果 病情更严重还是其他
带状疱疹还是少吃些辛辣食物。
5. 锦鲤身上出现红点是什么病毒如何防治
锦鲤身上出现有红点是水质不好引起的,通常是患了出血病,该病是由于水质不好引起的病毒性鱼病,称为疱疹病毒。患有该病的锦鲤体表发黑无光泽,口腔、肌肉、各种鳍条基部都充血,有时鳃盖、头部、腹部也有充血现象,鳃丝呈鲜红的点状或斑块状充血,严重的病鱼其他器官组织大量充血,是鳃失血而成苍白,表现出“白鳃”。病鱼食欲不振,行动迟缓、常离群独游或回旋漫游,体质消瘦、肌肉萎缩,以致死亡。该病一般多发在6到9月,水温正好在25到30度时比较流行,患有该病的锦鲤死亡率也是很高的。因此,我们要控制好水质,才能尽量避免锦鲤患有疾病。至于防治方面,我们可以让锦鲤充分照射阳光,降低水温,一般25度左右即可,切记要逐渐降温,每天降温不可超过3度,这样持续十天左右,可见疗效。还可以通过盐浴的方法来治疗,就是用1%的食盐水洗浴,持续一周即可。也可以用大黄和枫香树叶来治疗,还可以通过敌菌灵来治疗。
6. 疱疹病毒的特征
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引起人和许多动物的感染,主要侵犯外胚层发育而成的组织,例如:皮肤、粘膜和神经组织。
Herpes这个字源于希腊文,意思是蛇样爬行,疱疹病毒(herpes virus,HSV)是指带状疱疹病毒。爬行类、鱼类、蛙类和人体内的疱疹病毒形态相似,但抗原性、基因组DNA中G+C含量和病毒DNA的序列均不相同。病毒颗粒由162个有孔的子粒排列成廿面体的衣壳,外有20多个多肽的脂质包膜。病毒基因组是线状双链DNA分子,长140 000 bp。
7. 单纯疱疹病毒, 可以吃 普通的鱼吗你好医生 我喜欢吃鱼, 不是大海里面 的 可以吃吗
可以吃淡水渔 但鲤鱼不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