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单纯疱疹可以发生在哪些部位
(2)复发型单纯疱疹①口唇疱疹(颜面疱疹):损害好发于皮肤粘膜交界外,如口角、唇缘及鼻附近,亦有发生于颜面、唇部者。②生殖器疱疹:男性好发于包皮、龟头或冠状沟,偶可发生于尿道。女性好发于阴唇、阴阜、阴蒂或子宫颈。
B. 什么是疱疹,怎么治疗好呢
【单纯疱疹病毒
herpes
simplex
virus
】
属于疱疹病毒科a病毒亚科,病毒质粒大小约180纳米。根据抗原性的差别目前把该病毒分为1型和2型。1型主要由口唇病灶获得,2型可从生殖器病灶分离到。感染是由于人与人的接触。从发生后四个月到数年被感染的人数可达人口总数的50—90%,是最易侵犯人的一种病毒,但在临床仅有一部份发病。此病可分为:口唇性疱疹、疱疹性角膜炎、疱疹性皮肤炎、阴部疱疹、卡波西病等,有时也是脑膜炎、脑炎的病因。口唇部疱疹一般较易诊断,同时因日晒、发热等种种的刺激因素而引起复发。该病毒可在鸡胚绒毛尿囊膜上及人、猴、鸡等的动物培养细胞中大量地增殖。另外,2型病毒对田鼠细胞等有转化作用。还怀疑疱疹病毒与人类的宫颈癌有关。
【疱疹病毒的治疗】
疱疹病毒的患者在未出现部位疼痛时,应及早请医生确诊,积极治疗。
【治疗】:
一、
主要是一般和对症治疗。原则:抗病毒、减少疼痛、预防继发感染、缩短病程。
①神经痛:可给止痛剂如阿斯匹林、安乃近、消炎痛、布洛芬、新癀片等。疱疹后神经痛需止痛剂和镇静剂合用,如多虑平25mg,日3次口服;甲氰咪胍0.2g,地塞米松1.5mg,赛庚啶2mg,日3次口服,维生素B12100微克每日一次肌注,共用10天。
②局部皮肤护理治疗;酞丁胺擦剂或炉甘石洗剂外搽,1日3-5次。糜烂者涂2%龙胆紫溶液或涂新霉素糠馏油糊剂。或紫外线照射、音频电疗,激光照射(氦-氖或二氧化碳扩束照射),TDP频谱照射等。
③眼部带状疱疹:可用疱疹净或无环鸟苷液滴眼,为防止角膜粘连用阿托品扩瞳;
二、抗病毒治疗,主要用于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的病人,阿糖腺苷或无环鸟苷。口服高效抗病毒药:阿昔洛韦、万乃洛韦等(临床提示:阿昔洛韦对治疗后遗神经痛无效)外用阿昔洛韦眼药水涂患处。可口服抗菌药或外用红霉素软膏涂患处。如果水泡破裂,可用2.5%龙胆紫溶液涂患处。皮质类固醇激素:短期应用,千万要慎重!
三、对正在用细胞毒、免疫抑制剂或代谢拮抗剂的患者,因易产生病毒扩散,应尽量减低剂量或停用。
四、可配合清热解毒中药和针刺疗法。推荐中成药如肝火炽盛者,口服龙胆泻肝丸;脾虚湿困者,口服胃苓丸或参苓白术丸;气血淤滞者,口服血府逐瘀丸。
以上药物的剂量及用法,须遵医嘱。治疗期间应卧床休息,注意营养,还应穿清洁柔软的棉制内衣,以减轻摩擦。如疼痛影响睡眠,可适当服些镇静止痛药。春季是多种传染病流行季节,老年人及体质虚弱者应尽量少去空气不洁的公共场所,以免感染。平时要坚持锻炼身体,保持心情愉快,生活起居要有规律。
C. 带状疱疹好发于人体什么部位有何症状
你好,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伴有明显神经痛。口服抗病毒的阿昔洛韦片加营养神经的维生素B12片就可以了,外用阿昔洛韦乳膏涂抹,大概两周基本就会好的,不要紧,多喝水,不要劳累。
D. 疱疹一般长在身体哪个部位
如东建国医院男科专家指出,单纯疱疹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就是人体,所以人体很容易感染此病毒。研究发现,疱疹病毒在低温下可以生存数月之久,但是在湿热50度和干燥90度的条件下很快就会被消灭。 疱疹病毒主要存在于病人、恢复者以及健康带菌者的水泡泡液、粪便和唾液中,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传染,亦可通过被唾液污染的餐具而间接传染。疱疹病毒可分为Ⅰ型和Ⅱ型二种,Ⅰ型疱疹病主要是通过呼吸道、皮肤和粘膜密切接触传播,感染腰以上部位的皮肤粘膜和器官。 如引起口唇粘膜、鼻前庭、眼结膜、咽喉部的炎症及疱疹,口和口周围发生的疱疹,99%是由Ⅰ型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Ⅱ型疱疹病毒主要存在于女性宫颈、阴道、外阴皮肤及男性的阴茎、尿道等处,是引起生殖器发炎和疱疹的罪魁祸首。 清除病毒,杜绝复发,治疗生殖感染获重大突破--看性病,到建国 如东建国男子医院率先引进的欧洲GPH基因递进强化生殖感染康复技术,通过大量临床使用,获得了治疗生殖感染疾病的重大突破,数 万名生殖感染疾病患者得到了康复,充分证明该项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治疗生殖感染疗效极佳、无复发的先进治疗技术。 1、彻底清除病毒,见效快。根据致病病毒的特点,将生物制剂、特效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处,在局部造成高浓度药离子,能够快速杀灭 病毒,清除病毒产生的毒物,迅速消除病毒产生的症状,具有见效快、疗效可靠的优点。 2、全面恢复生理功能,提高免疫功能。如东建国男子医院在引进国外技术同时,还很好的融合了中医精华,采用中医辨证施治理论,精 选中草药,科学配伍,既能从整体上提升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又能从局部促使病灶痊愈,修复受损的细胞组织,杜绝病毒反复发作, 实现标本兼治。 3、彻底破坏病毒基因生物链,杜绝复发。GPH基因递进强化生殖感染康复技术能有效的干扰病毒的基因表达过程,破坏病毒的生物链,导 致病毒无法复制,杜绝了病毒的再生,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从病毒基因控制病毒的发展态势,有效的破坏病毒感染途径,间接清理和控 制毒素复发和蔓延,对治疗后恢复有极大帮助,从根本上保证了治疗痊愈后极低的复发率无复发. 通过皮肤病专家的详细介绍,大家已经明白这个问题了吧。总而言之,有的单纯疱疹病毒很容易在人体的口和口周围发生,有的容易发生在男性和女性的生殖器皮肤上。不管生长在哪里,得病以后都要及时治疗才行。 温馨提示:对于男科疾病
E. 带状疱疹快好时的症状是什么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是一种病毒性感染,又称腰缠火丹、串疮、蜘蛛疮等。
本病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所引起的。目前认为带状疱疹和水系同一病引起的不同临床表现。初次感染vzv后,临床上表现为水痘(儿童多见)或呈隐性感染,此后病毒侵入感觉末端,再经过移动并持久地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中。免疫功能低下时,如某些传染病、恶性肿瘤、全身红斑狼疮、外伤、放射治疗、使用某些药物(如砷剂、免疫抑制剂等),尤其是神经系统障碍时,均可导致病毒的再活动,激发本病。
临床表现
好发于春秋季节,成人多见。发疹前往往有发热、倦怠、食不振等前驱症状,经1-3天后,患处皮肤潮红,进而出现多数成群簇集的粟至绿豆大的丘疱疹,迅速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内容透明澄清,互不融合。皮疹沿皮神经分布,单侧发疹,不超过体表正中线,多呈不规则带状排列。常见于肋间神经、颈部神经、三叉神经及腰骶神经支配区,如颜面、颈、胸背、腰腹部,亦可侵犯眼、耳、口腔及阴部粘膜、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可于发疹前或伴随发疹出现。疼痛沿受累神经去配区域放射。老年患者常于损害消退后遗留较长时间的神经痛。病程约需1-2周,愈后可后遗暂时性色素沉着,不留疤痕,亦可因水疱破溃破形成糜烂或继发感染。少数临床表现不典型,常见的有:
1、不全型带状疱疹(顿挫型),仅出现红斑、丘疹、不发生典型水泡。
2、大疱型带状疱疹,可形成豌豆至樱桃大的水疱。
3、出血性带状疱疹,疱内容为血性。
4、坏疽型带状疱疹,皮疹中心发生坏疽,结成黑色痂不易剥离,愈后遗留疤痕。
5、播散型带状疱疹,在恶性肿瘤或年老弱的患者,在局部发疹数日内,全身出现类似水痘样发疹,常伴有高热,可并发肺、脑损害,病性严重,可致死亡。
(1)眼带状疱疹
眼带状疱疹为散发,以9-11月分发口香糖多见。临床所见眼带状疱疹伴有同侧三叉神经第一支受累,可见眼睑红肿、结膜充血、水疱及痂皮,可累及角膜形成溃疡性角膜炎,后因疤痕形成失明。严重者可发生全眼球炎、脑炎、甚至死亡。
(2)耳带状疱疹
又称remsay-hunt综合症,是由于vzv侵犯面神经及听神经所致,临床特点为耳部急剧疼痛和同侧面瘫,间伴重听、眩晕等。可伴有发热、局部淋巴结肿胀和肋腺炎。
(3)带状疱疹性脑膜炎
系病毒直接从脊髓神经前、后根向上逆行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所致。大多见于颅神经颈、或上胸脊髓神经节段受侵的患者。表现有头痛呕吐、惊厥或其它进行性感觉障碍,尚可有共济失调及其它小脑症状等。
(4)内脏带状疱疹
病毒由脊髓后根侵及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的内脏神经纤维,引起胃肠或泌尿症状,当侵犯胸膜、腹膜时,则发生刺激症状甚或出现积液。
应要单纯疱疹、疱疹性湿疹鉴别
单纯疱疹
好发于皮肤粘膜交界处,不沿神经分布,常有反复发作,多见于发热性疾病、胃肠功紊乱及月经不调等患者。
疱疹性湿疹
皮疹多形性,无一定好发部位,多对称分布,自觉剧痒。
F. 什么是疱疹
带状疱疹是春季最易流行的一种病毒感染性皮肤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潜伏在体内再发,造成沿神经支配的皮肤区出现带状排列的成簇疱疹,伴随神经痛。老年人和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人容易感染带状疱疹,而且一旦染上病情更为严重。民间把这种病称作“串腰龙”,文献上叫“缠腰火丹”,这是因为侵犯胸腰部位的带状疱疹占本病发病率的60%以上。实际上,这种病还可侵犯头、面、耳及上下肢等部位。由于这种病毒有亲神经的特点,发病总是沿神经走向,呈条带状,故称“带状疱疹”。
中医认为带状疱疹是因为肝胆火盛及脾湿郁久,外感毒邪而发。现代医学已经知道这种病毒是由呼吸道感染侵入体内,潜伏到脊神经后根神经节或其它发病部位的神经细胞中。这种病毒平时可以不发病,但由于老年人及久病体虚的人,全身抵抗力下降,再遇到身体劳累、感冒等诱因,则易发此病。发病机制:病毒感染后无免疫力或低免疫力的人群(多数是儿童)可发生原发感染,即发生水痘。或病毒隐性感染,经血行传播到皮肤感觉神经末梢,经神经通路到脊髓神经后根或三叉神经,然后传播到颅神经感觉神经节的神经元,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例如:创伤、感冒、癌症、免疫系统疾病等等),潜伏的病毒就会大量繁殖,使神经节发炎、坏死,引起病人疼痛,同时病毒沿神经通路下传,到该神经支配的区域引起节段性疱疹。病毒也会感染运动神经元,引起病人肌无力和运动麻痹,但很少见。发病之初,主要表现为全身疲倦无力,食欲不振,轻度发烧,很快发病部位感觉灼热,跳着疼痛。如果发生在胸部或腰部,常误诊为心脏病或急腹症等。
得了带状疱疹,1~3天后,发病部位的皮肤即出现绿豆粒大小、张力很大的丘疹、水疱,沿神经分布,集簇状排列,呈条带状。如果发生在胸部、腰部,多自脊柱的一侧斜向前下方,极少对称发病。民间所传:如果围绕腰部出现一圈疱疹即有生命危险,是不可靠的。患此病者,轻者每簇可间隔有正常皮肤,病情严重者可融合大片的带状分布,数日后由澄清透明的水疱变为混浊的脓疱,部分可破溃形成糜烂。老年人多表现为大疱、血疱,甚至出现坏死。轻者三周左右即可自然干涸、结痂,脱落后不留瘢痕;重者病程可延长到一个月以上。老年患者常出现剧烈疼痛,影响睡眠,如果治疗不及时,在皮损消退后,仍遗留疼痛,数月不能完全消退。如果带状疱疹出现在头部、颜面,要警惕侵犯头面部神经而出现的头痛、面瘫。如果眼睛角膜被侵犯,甚至还会导致失明。年龄大的、逯嗜醯募盎加兄琢龅嚷
G. 疱疹是什么症状
疱疹病毒(Herpes viruses)是一类较大的双链DNA病毒,有100多钟,根据其理化性质分α、β、γ、未分类疱疹版病毒四权个亚科。感染后的常见表象为:神经节腺体、肾淋巴组织、淋巴组织热性疱疹;唇、眼、脑感染;生殖器疱疹水痘;带状疱疹单核细胞增多症,眼、肾、脑和先天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Burkitt淋巴瘤、鼻咽癌、婴儿急疹和其他一些如未知腹痛等病症。
H. 带状疱疹有什么症状好发于人体哪些部位
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外用可以选择阿昔洛韦乳膏涂抹,大概两周基本就会好的。口服抗病毒的阿昔洛韦片加维生素B12片就可以,要多喝水,注意休息。
I. 疱疹是什么造成的
带状疱疹是春季最易流行的一种病毒感染性皮肤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潜伏在体内再发,造成沿神经支配的皮肤区出现带状排列的成簇疱疹,伴随神经痛。老年人和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人容易感染带状疱疹,而且一旦染上病情更为严重。民间把这种病称作“串腰龙”,文献上叫“缠腰火丹”,这是因为侵犯胸腰部位的带状疱疹占本病发病率的60%以上。实际上,这种病还可侵犯头、面、耳及上下肢等部位。由于这种病毒有亲神经的特点,发病总是沿神经走向,呈条带状,故称“带状疱疹”。
中医认为带状疱疹是因为肝胆火盛及脾湿郁久,外感毒邪而发。现代医学已经知道这种病毒是由呼吸道感染侵入体内,潜伏到脊神经后根神经节或其它发病部位的神经细胞中。这种病毒平时可以不发病,但由于老年人及久病体虚的人,全身抵抗力下降,再遇到身体劳累、感冒等诱因,则易发此病。发病机制:病毒感染后无免疫力或低免疫力的人群(多数是儿童)可发生原发感染,即发生水痘。或病毒隐性感染,经血行传播到皮肤感觉神经末梢,经神经通路到脊髓神经后根或三叉神经,然后传播到颅神经感觉神经节的神经元,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例如:创伤、感冒、癌症、免疫系统疾病等等),潜伏的病毒就会大量繁殖,使神经节发炎、坏死,引起病人疼痛,同时病毒沿神经通路下传,到该神经支配的区域引起节段性疱疹。病毒也会感染运动神经元,引起病人肌无力和运动麻痹,但很少见。发病之初,主要表现为全身疲倦无力,食欲不振,轻度发烧,很快发病部位感觉灼热,跳着疼痛。如果发生在胸部或腰部,常误诊为心脏病或急腹症等。
得了带状疱疹,1~3天后,发病部位的皮肤即出现绿豆粒大小、张力很大的丘疹、水疱,沿神经分布,集簇状排列,呈条带状。如果发生在胸部、腰部,多自脊柱的一侧斜向前下方,极少对称发病。民间所传:如果围绕腰部出现一圈疱疹即有生命危险,是不可靠的。患此病者,轻者每簇可间隔有正常皮肤,病情严重者可融合大片的带状分布,数日后由澄清透明的水疱变为混浊的脓疱,部分可破溃形成糜烂。老年人多表现为大疱、血疱,甚至出现坏死。轻者三周左右即可自然干涸、结痂,脱落后不留瘢痕;重者病程可延长到一个月以上。老年患者常出现剧烈疼痛,影响睡眠,如果治疗不及时,在皮损消退后,仍遗留疼痛,数月不能完全消退。如果带状疱疹出现在头部、颜面,要警惕侵犯头面部神经而出现的头痛、面瘫。如果眼睛角膜被侵犯,甚至还会导致失明。年龄大的、体质弱的及患有肿瘤等慢性疾病者,病情会更为严重。值得注意的是,临床上还常见到一种不全型带状疱疹,病人除自觉发病部位剧烈疼痛外,水疱不出现或出现得很少,很容易被误诊,应予以高度重视,以免贻误治疗,发现严重后果。
带状疱疹的患者,在未出现部位疼痛时,应及早请医生确诊,积极治疗。
【治疗】
一、主要是一般和对症治疗。原则:抗病毒、减少疼痛、预防继发感染、缩短病程。
①神经痛:可给止痛剂如阿斯匹林、安乃近、消炎痛、布洛芬、新癀片等。疱疹后神经痛需止痛剂和镇静剂合用,如多虑平25mg,日3次口服;甲氰咪胍0.2g,地塞米松1.5mg,赛庚啶2mg,日3次口服,维生素B12100微克每日一次肌注,共用10天。
②局部皮肤护理治疗;酞丁胺擦剂或炉甘石洗剂外搽,1日3-5次。糜烂者涂2%龙胆紫溶液或涂新霉素糠馏油糊剂。或紫外线照射、音频电疗,激光照射(氦-氖或二氧化碳扩束照射),TDP频谱照射等。
③眼部带状疱疹:可用疱疹净或无环鸟苷液滴眼,为防止角膜粘连用阿托品扩瞳;
二、抗病毒治疗,主要用于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的病人,阿糖腺苷或无环鸟苷。口服高效抗病毒药:阿昔洛韦、万乃洛韦等(临床提示:阿昔洛韦对治疗后遗神经痛无效)外用阿昔洛韦眼药水涂患处。可口服抗菌药或外用红霉素软膏涂患处。如果水泡破裂,可用2.5%龙胆紫溶液涂患处。皮质类固醇激素:短期应用,千万要慎重!
三、对正在用细胞毒、免疫抑制剂或代谢拮抗剂的患者,因易产生病毒扩散,应尽量减低剂量或停用。
四、可配合清热解毒中药和针刺疗法。推荐中成药如肝火炽盛者,口服龙胆泻肝丸;脾虚湿困者,口服胃苓丸或参苓白术丸;气血淤滞者,口服血府逐瘀丸。
以上药物的剂量及用法,须遵医嘱。
治疗期间应卧床休息,注意营养,还应穿清洁柔软的棉制内衣,以减轻摩擦。如疼痛影响睡眠,可适当服些镇静止痛药。春季是多种传染病流行季节,老年人及体质虚弱者应尽量少去空气不洁的公共场所,以免感染。平时要坚持锻炼身体,保持心情愉快,生活起居要有规律。
水痘-带状疱疹是一种DNA病毒,体积210~250nm。可经呼吸道传播,但传染性很小。
欢迎访问CPO咨询热线的性学知识栏目,如有更多问题或想更多了解一些性病防治知识请来信至[email protected]
相关栏目:性器官病||性功能障碍 in 烦恼困惑 or 预防疾病||照顾身体 in 身体奥秘→性学知识 of 中国心理热线
相关文章: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
台湾 中国医药学院附设医院 高宗桂主治医师 博士 选自[email protected]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是一种病毒性感染,又称腰缠火丹、串疮、蜘蛛疮等。
一、带状疱疹的病因:
(一)现代医学描述:
a. 带状疱疹为一种病毒性感染。
b.引起带状疱疹的病毒与水痘病毒大小相同,且抗原性亦无异,因此本病也被认为是许多年前,初次感染的水痘病毒(Chicken-poxor Varicella)潜伏在感觉神经节的再度活动所致。
c.大概得过一次后不会再复发(体力极度衰弱者,偶会得到第二次)。
(二)传统医学描述:
a.本病多因情志不遂,饮食失调,以致脾失健运,湿浊内停,郁而化热,湿热搏结,兼感毒邪而发。
b.以针灸立场言,带状疱疹病常为心经火旺、脾肺湿热与肝胆火旺所引发。
二、带状疱疹的症状:
(一)现代医学描述:
a.常突然发生,集簇性水泡(红色斑丘疹,排列成带状,沿一侧周围神经节分布区出现,排列成带状。
b.伴有强烈疼痛,多数患者有持续性疼痛,往往在皮疹痊愈后疼痛仍不消失。
c.本病前前驱症状为沿神经干周围之疼痛约持续三日,且多合并所所属淋巴结肿胀疼痛。
d.皮疹为连续性带状或斑状,沿神经分布出现在一至数个及节,初期为隆起性红斑,迅即形成一群有中心脐窝状大小水疱,渐渐为血疱(Hernorrhagicbulls)乃至脓疱,最后覆盖有坏死性痂皮。
e.常侵犯腰胁部,胸部,颈部,脸部及大腿内侧面,一般不超过正中线,(非常少数病情严重,或体力极度差患者偶会越过正中线,形成两侧皆有的现象)。
f.胸部及腹部带状疱疹之分布,明显地终止在中线,绝无蔓延至对侧可能,此点为诊断特征。
g.侵犯至三叉神经、颈部或腰骶部则有时会造成诊断上的困扰。
h.三叉神经的眼分枝也可为容易受侵之处,典型的皮疹出现后,头痛将不能避免。
i. 鼻睫分枝受侵,鼻背的两侧可有水疱出现。
j.眼变化将自结膜炎,结膜角膜炎乃至虹膜睫状体炎合并绿内障,临床症状通常为羞明及眼剌痛感。
k.患者因有白血病、淋巴瘤而抵抗力降低时,皮疹则不仅局部性,可呈散在性水疱,类似因水痘散发在四肢或躯干。如出现此种临床症状,则应详细检查患者是否有潜在性白血病等。
l.皮肤病变通常在发病后十日趋向痊愈,严重的坏死,额部带状疱疹则将延迟,病程约4-6周。
m.本病在十五岁以下儿童极为少见,大半数患者年龄超过45岁。
(二)传统医学描述:
a.《医宗金鉴》之“缠腰火丹”记载,此症俗名蛇串疮,台湾民间叫飞蛇。
b.有干、湿不同,红黄之异,皆如累累珠形,干者色红赤,形如云片,上起风粟,作疼发热。湿者色黄白,水疱大小不等,作烂流水,较干者多疼。
c.《外科启玄》中有关蜘蛛疮记载,此疮生于皮肤间与水巢相似,淡红且痛,五七个成堆,亦能荫开。
三、带状疱疹的治疗:
(一)现代医学治疗:
1.下列数种情况要特殊治疗:
(1)脸部:带状疱疹有可能留下疤痕,而且面积不小,故一定要及早治疗。若在三叉神经的眼支干,可能造成角膜溃疡,导致视力受损。
(2)年老者:超过六十岁,带状疱疹会造成严重且持续数月的神经痛。神经痛是因神经纤维本身发炎而引起间歇性的刺痛。
(3)免疫不全者:例如癌症患者带状疱疹可扩散至全身各器官,包括引起肺炎及脑炎。
以上三种情形,可使用Acyclovir 800mg,每天五次,连续使用五天,可抑制病毒繁殖。使用Acyclovir第二天,可开始用Prednisolone 6O mg/天,可抑制神经发炎,连续使用十天,但Prednisalone勿用于免疫不全者。
2.处理措施
(1)一般患者应注意勿发生细菌感染及减轻疼痛,局部可外用含抗生素之药膏。
(2)冷敷:以生理盐水,或冷开水浸泡纱布冷敷,一次30分钟,每日三次,可使患部迅速干燥,减轻疼痛。
(3)病患能卧床休息则应减少衣服摩擦,疼感及不适等定能减少。
(4)剧痛时,可服用Demerol一颗。
(5)神经痛可用Capsaicine软膏镇痛。
(6)减轻疼痛可用可待因(Codein)常有疗效。
(7)一般内服皮质类脂醇并不能缩短病程,但可防止年老者引起的治疗后之神经痛。
(8)沿神经节以Ethylchloride喷雾冷冻为简单有效方法。
(9)但止痛剂对许多病患并无很好效果。
(10)精神作用对神经痛影响很大,故应鼓励患者恢复原有工作。
建议处方如下:
(1)Dicloxacillin 250mg,6小时一颗。
(2)Brufen,6小时一颗,饭后服用。
(3)Panadol,6小时一颗,饭后服用。
(4)Valium,睡前一颗。
(二)传统医学治疗:
依辩证论治,分为三型施治:
1.热盛型:
[主证]局部皮损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自觉口苦咽干、口渴,烦闷易易怒,食欲不佳。小便赤,大便干或不爽。舌质红,舌苔薄黄或黄厚,脉弦滑微数。
[辩证]肝胆热盛,气滞湿阻,兼感毒邪。
[治法]清利湿热,解毒止痛。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2.湿盛型
[主证]皮肤颜色较淡,疱壁松弛,疼痛略轻,口不渴或渴而不欲饮,不思饮食,食后腹胀,大便时涯,女性患者常见白带多。舌质淡体胖,舌苔白厚或白腻,脉沉缓或滑。
[辩证]脾失健运,蕴湿不化,兼感毒邪。
[治法] 健脾利湿,佐以解毒。
[方药]除湿胃苓汤加减。
3.气滞血瘀型:
[主证]皮疹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舌质暗,苔白,脉弦细。
[辩证]气滞血瘀,余毒未尽。
[治法] 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清解余毒。
[方药] 活血散瘀汤加减。
(三)针灸治疗:
l.根据“经之所过,病之所治”的原则选取下列经络:
A·发于脸部,累及三叉神经:
a.侵犯眼支:选取膀胱经、胆经、三焦经、小肠经。
b.上颚支:选取胃经、小肠经、胆经。
c.下颚支:选取胃经、大肠经、胆经。
B·发于颈部:
a.胃经:距任脉1.5寸的当颈动脉搏动处。
b.大肠经:在颈部前外则,距任脉3.0寸。
c.小肠经:在颈部侧面,距任脉3.5寸。
C·发于胸、腰、背部:
a.任脉:循胸腹正中,利用病区旁取中之原则。
b.肾经:腹部-距中行任脉0.5寸。
胸部-距中行任脉2.0寸。
c.胃经:腹部-距中行任脉2.0寸。
胸部-距中行任脉4.0寸。
d.脾经:腹部-距中行任脉3.5寸。
胸部-距中行任脉6.0寸。
e.肝经:上贯膈,布胁肋。
f.胆经:循胁里,其直者季胁。
g.膀胱经:主一身之表,分布于腰背,距督脉1.5寸及3.0寸区域。
h.督脉:主背脊柱正中,统率一身阳经。
D.发于腿部:
a.胃经:行腿部阳面前路。
b.胆经:行腿部阳面中路(侧面)。
c.膀胱经:行腿部阳面后路。
d.脾经、肝经、肾经:行腿部阴面之前路,中路与后路。
2.选穴处方(选用之腧穴):
A.脸部
(1)胆经:
(a)远部取穴:阳陵泉、足临泣、绝骨。
(b)局部取穴:瞳子胶、上关、听会、风池。
(2)胃经:
(a)远部取穴:足三里、上巨虚、内庭、丰隆。
(b)局部取穴:承泣、四白、地仓、颊车。
(3)大肠经:
(a)远部取穴:合谷、曲池、足三里、偏历。
(b)局部取穴:禾胶、迎香。
(4)三焦经:
(a)远部取穴:支沟(十总穴:胁肋寻支沟)、中渚、外关。
(b)局部取穴:丝竹空、耳门、翳风。
B.颈部:
(1)胃经:
(a)远部取穴:足三里、上巨虚、内庭、丰隆
(b)局部取穴:人迎、气舍(颈部针刺宜小心,不可太深,以免剌伤气管、神经或血管。一般应浅刺,最好不要留针)。
(2)大肠经:
(a)远部取穴:合谷、曲池、足三里、偏历。
(b)局部取穴:扶突、天鼎。
(3)小肠经:
(a)远部取穴:养老、阳谷、支正。
(b)局部取穴:天窗、天容。
C.胸、腰、背部:
(1)任脉:廉泉、承浆、坛中。
(2)肾经:
(a)远部取穴:太溪、筑宾。
(b)局部取穴:彧中、俞府。
(3)胃经:
(a)远部取穴:足三里、上巨虚、内庭、丰隆。
(b)局部取穴:梁门、天枢、水道、不容、库房、屋翳。
(4)脾经:
(a)远部取穴:公孙、血海、三阴交。
(b)局部取穴:周荣、胸乡、大包。
(5)肝经:
(a)远部取穴:太冲、中封、行间。
(b)局部取穴:期门。
(6)胆经:
(a)远部取穴:阳陵泉、足临泣、风市、绝骨。
(b)局部取穴:日月、渊液、辙筋。
(7)膀胱经:
(a)远部取穴:委中、昆仑、承山、京骨。
(b)局部取穴:大杼、肝俞、胆俞、胃俞、肺俞。
D.腿部:
(1)胃经:
(a)远部取穴:足三里、上巨虚、内庭、丰隆。
(b)局部取穴:髀关、伏兔。
(2)胆经:
(a)远部取穴:阳陵泉、足临泣。
(b)局部取穴:居胶、风市、环跳。
(3)膀胱经:
(a)远部取穴:委中、昆仑、承山、京骨。
(b)局部取穴:殷门、秩边。
E.病变部位局部取穴:
a.在水疱的周围扬刺(即在距球水疱四周的0.5-1.0寸处用五针横刺),或局部灸(用泻法)。
b.施针时,针尖刺向疱疹中心区呈10-30度角横刺,此又名为围针穴。
F.取穴规律:
(1)局部皮下(阿是穴)或邻近取穴(即围针穴)。
(2)背部取病损部位的神经根(即夹脊穴)。
(3)远距离取穴(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身柱、内关、阳陵泉)。
(4)对症加用穴。
G.处方举例:
a.局部围针穴,再加外关、曲池、三阴交、太冲。
b.疱疹在头面者,加合谷、内庭。
c.疱疹在腰以上者,加支沟、内关。
d.疱疹在腰以下者,加血海、阴陵泉。
3.手法:
(1)实症、急性痛症用提插捻转,用泻法,留针20至30分钟,每日针二次,用毫针刺,局部卧针横刺。
(2)实症、急性病症尚可穴位放血,隔日一次。
(3)皮肤针或梅花针于疱疹周围浅刺。
4.耳针:
A.选穴:
a.相应敏感点、肺、肝、下屏穴、屏间。
b.肝、脾,肾上腺、内分泌、神门。
B.方法:取2至3穴捻转强刺激,留针20至30分钟。
四.结论:
l.中西医对带状疱疹并无特效药五,只能减轻疼痛,故针灸可辅其不足,一方面能消除水疱与红斑,一方面能防止带状疱疹消失后遗留的神经痛,且可缩短疗程及无不良副作用。针灸对带状疱疹的疗效除了双门学说的迅速止痛的机转外,可能尚与增强人体的抵抗力有关。
2.一般来说,带状疱疹的预后良好,针灸可单独使用且效果很好,一般在1-3次针灸治疗后,即会有显著的改善。
3.由于带状疱疹病人会感觉很痛,故经验上须双侧同时针刺,且可数小时针刺1次,直到病情缓解为止。
4.治疗期间不宜食辛辣食品和鱼虾蟹等动风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