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单纯疱疹的潜伏期
扩展阅读
汗泡湿疹吃什么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湿疹长什么样的 2025-05-16 23:22:04
湿疹婴儿喝什么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单纯疱疹的潜伏期

发布时间: 2021-11-22 00:47:42

❶ 各种疱疹的症状及区别

疱疹是因为感染滤过性病毒而引起的皮肤病,可分为单纯性疱疹及带状泡疹两种,目前尚无适当的预防疫苗。
以下将针对单纯疱疹做说明。

一、何谓单纯庖疹
是由单纯庖疹病毒所感染之一种传染病。

二、症状
单纯庖疹病毒有两型,第一型主要在口唇、口腔、眼部及颜面,第二型主要在男女生殖器部位。罹患单纯性疱疹时,阴部及嘴唇会产生米粒般大小的水泡,发生单一或群集小水泡,通常都是10个左右集结在一起,主要侵犯皮肤及粘膜,会痒痛。水泡周围的皮肤变红,同时会产生轻微的搔痒感和发热。这种水泡若不加以治疗,经过数十日之后,会裂开形成糜烂,然后逐渐痊愈。
而罹患带状泡疹时,首先会在身体的一侧,形成许多米粒般大小的水泡,会引发像神经痛一般的疼痛,而且水泡群集成带状,1-3天后,水泡会形成脓胞,数天之后形成黑褐色的痂皮,然后乾燥、脱落而痊愈。

三、治疗方法
目前尚无适当根治之药物,可以使用局部抗生素软膏,再服用阿斯匹灵或注射、服用维他命B1等,其余大多是对症治疗,防止合并症及再感染为原则,通常只需要经过三个星期的治疗,就可以痊愈。

四、传染途径
单纯庖疹传染途径依其感染部位分述如下:
1.口唇庖疹主要由唾液(接吻时)或亲子关系之食物传递等相互传染。
2.阴部庖疹主要由性行为之亲密接触相互传染。
3.皮肤粘膜之密切接触相互传染。
4.新生儿经由产道感染。

五、病程经过
庖疹病毒侵犯皮肤或粘膜之初期,繁殖甚为快速,约经过二~十二天之潜伏期,皮肤或粘膜出现小水泡,接著破裂形成溃疡,然后结痂,主要徵状是刺痛及搔痒感,病程约二十天,以后病毒潜入神经结,成为隐性期,伺机再发,其徵状与初期同,但病程约缩短为十二天,所以不容易根治。

六、庖疹再发之诱因?
1.外伤
2.日晒
3.月经
4.情绪紧张
5.刺激性食物
6.性行为

七、患者注意事项
1.单纯庖疹不只侵犯皮肤及粘膜,亦能侵犯神经,可引起脑炎、脑膜炎,或侵犯角膜引起角膜炎。
2.庖疹不会遗传。
3.庖疹不是遗传性疾病,只要症状消失,就可以结婚生子。
4.孕妇若感染庖疹,最好作剖腹生产,以免传染给小孩。
5.母亲若感染庖疹,在照顾小孩时应注意个人卫生,特别在发病期间,要经常用肥皂洗涤双手且不可将嘴裏嚼过之食物给小孩吃。

八、并发症
1.对湿疹病人如再得到庖疹,将会引起严重病症。
2.引起脑膜炎及大脑炎,多见於小孩及幼童。
3.角膜结膜炎。
4.新生婴儿庖疹,死亡率50%。
5.子宫颈部庖疹可导致子宫颈癌发生数较多。

九、检验方法
1.病毒分离(组织培养)。
2.免疫学检查(目前最新方法是酵素连接性免疫吸收法)。

十、预防方法
1.注重个人卫生。
2.必要时使用保险套。
3.烧烫伤病人及湿疹病人应避免与庖疹病人接触。
4.孕妇应定期实施产前检查,特别注意有无庖疹感染。
5.婴幼儿应避免接触到庖疹病人。
6.不与已感染庖疹而正发病者性接触。

❷ 病毒性疱疹的临床表现

单纯疱疹在临床上分为原发型和复发型两种,原发型表现为疱疹性齿龈口腔炎、疱疹性外阴道炎、接种性单纯疱疹,疱疹性湿疹、播散性单纯疱疹、新生儿疱疹等, 复发型有口唇疱疹(颜面疱疹)、生殖器疱疹、疱疹病毒Ⅱ型感染症、复发性疱疹性角膜结膜炎等。带状疱疹起病突然或先有痛感,损害为炎性红斑上发生群集性绿豆大小水疱,间有出现丘疹、大疱或血疱,各群之间皮肤正常,皮疹常沿外周神经作带状分布,单侧性多见,以肋间神经和三叉神经区多见,其交是上肢臂丛神经和下肢坐骨神经区,偶可影响眼部,引起角膜炎、虹膜炎、全眼球炎等,病程2~3月或更久,局部淋巴结常肿大,有压痛,严重者可发热,并有不同程度疼痛感。
HSV后能迅速产生免疫力,病变只局限于皮肤粘膜表面,而免疫功能尚未发育成熟的新生儿及有免疫功能缺陷的人(如器官移植、接受免疫抑制剂和抗肿瘤治疗的病人)发生HSV感染时,病变常扩散至全身,如脑、肝、肺、眼、肾上腺和皮肤粘膜等部位,病情重,病死率高。在皮肤有广泛性损伤如湿疹、烧伤时,HSV感染常表现为皮肤粘膜的泛发性疱疹,并能引起全身性播散病变,病情严重。患生殖器疱疹的孕妇,HSV通过子宫颈上行感染传给胎儿,造成先天性感染,引起死胎、流产、早产和先天性畸形,在分娩时病毒亦可通过产道造成新生儿感染。HSV感染的潜伏期为2~12天,平均6天,不同的临床类型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❸ 什么是疱疹

疱疹即单纯疱疹。
人类HSV系DNA类病毒,根据其抗原性质的不同分为两个亚型:即HSV-Ⅰ和HSV-Ⅱ。HSV-Ⅰ主要侵犯面、脑及腰以上部位,HSV-Ⅱ主要侵犯生殖器及腰以下部位。正常人可作为病毒携带者。人是单纯疱疹病毒惟一的自然宿主,70%~90%的成人皆曾感染过HSV-Ⅰ。病毒经过口腔、呼吸道、生殖器以及皮肤破损处侵入体内,潜居于人体正常黏膜、血液、唾液、神经组织及多数器官内。当某些诱发因素如发热、受凉、日晒、情绪激动、胃肠功能紊乱、药物过敏、过度疲劳、机械性刺激以及月经、妊娠等均促成本病发生,可经血行或神经通路播散。
临床上可分为原发型与复发型两型。初发单纯疱疹潜伏期2~12天,平均6天,几乎所有的内脏或黏膜表皮部位都可分离到HSV。初次感染(不论是HSV-Ⅰ或是HSV-Ⅱ)时宿主急性期血清中无HSV抗体,常伴有全身症状,且往往比复发性疱疹明显。原发型单纯疱疹皮肤黏膜损害常需2~3周愈合,而复发型单纯疱疹的皮损大多于1周内即可消失。
1.皮肤疱疹
好发于皮肤黏膜交界处,以唇缘、口角、鼻孔周围等处多见。初起局部皮肤发痒、灼热或刺痛,进而充血、红晕,后出现针头或米粒大小簇集水疱群,基底微红,水疱彼此并不融合,但可同时出现多簇水疱群。水疱壁薄,疱液清亮,短期自行溃破、糜烂、渗液,2~10天后干燥结痂,脱痂后不留瘢痕。
2.口腔疱疹
疱疹和溃疡出现在口腔黏膜、舌部、齿龈、咽部,可波及食管。患者局部疼痛、拒食、流涎。可伴发热及颌下淋巴结和(或)颈淋巴结肿大。儿童与青年人多见。
3.生殖器疱疹
主要为HSV-Ⅱ型感染所致。生殖器、会阴、外阴周围、股部和臀部皮肤均可受累,出现疱疹、溃疡及点片状糜烂。男性多发生在龟头、包皮、冠状沟、阴茎,亦可累及阴囊;女性则多见于大小阴唇、阴蒂、阴道、宫颈,亦可累及尿道。有肛交史同性恋者可引发疱疹性直肠炎,继而出现肛周和直肠化脓性感染或腹股沟淋巴结炎。
4.眼疱疹
表现为单疱性角膜炎、结膜炎,大多为单侧性,常伴患侧眼睑疱疹或水肿及耳前淋巴结肿大。反复发作者可致角膜溃疡、浑浊,甚至穿孔致盲。在新生儿和AIDS患者中,可发生脉络膜视网膜炎。
5.疱疹性瘰疽
手指的HSV是原发口或生殖器疱疹的一种并发症。病毒可经手指上皮破损处进入或由于职业及其他原因而直接进入手指表皮内,疱疹病变常发生于末端指节,深入至甲床形成蜂窝状坏死;故局部疼痛剧烈,呈跳痛样,常伴有发热、肘窝和腋窝淋巴结炎。经常裸手接触疱疹患者的牙医和护士易有罹患本病的危险。
6.疱疹性湿疹
系原由慢性湿疹、皮炎等病损的患者合并HSV感染所致,易误诊为原有湿疹的加重。在皮损区及其周围皮肤突然发生病毒感染,或发生血行播散,累及其他重要脏器而致病情进一步恶化。
7.新生儿疱疹
新生儿HSV感染中的70%由HSV-Ⅱ所致,皆因出生时接触生殖道分泌物而被感染;先天性感染常是原发性HSV感染的母亲在妊娠期导致胎儿宫内感染。宫内感染的胎儿可早产,或先天畸形,或智力发育障碍,即所谓“TQRCH”综合征。新生儿感染HSV后可呈现无症状隐性感染,也可引起不同形式或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轻者仅为口腔、皮肤、眼部疱疹,重者则呈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甚至全身播散性感染。
8.播散性单纯疱疹
播散性HSV感染多发于6个月至3岁的儿童,亦可见于原发性或继发性免疫功能低下(抑制)者。初起表现为重症疱疹性口龈炎、食管炎、或外阴阴道炎,高热、甚至惊厥,继而全身发生广泛性水疱,疱顶脐凹,同时可发生病毒血症,引起疱疹性肝炎、脑炎、肺炎、胃肠炎以及肾上腺功能障碍等内脏损害。

详情参考
http://ke..com/view/717727.htm?fromId=461921

❹ 病毒性疱疹有什么症状

  • 病毒性疱疹

  • 病毒性疱疹(HerpesSimplex)是一种由病毒性疱疹病毒所致的病毒性皮肤病。分单纯性疱疹和带状疱疹,单纯性疱疹(herpessimplex)是一种单纯疱疹病毒所致的皮肤病,好侵犯于皮肤粘膜交界处,表现为局限性簇集性小疱,带状疱疹(herpeszoster)则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沿一侧周围神经带状分布的密集性小水疱及神经痛,局部淋巴肿大为主要特征的急性病毒性皮肤病。

病因学

本病是由DNA病毒的病毒性疱疹(HerpesSimplexVirus,HSV)所致。人类病毒性疱疹分为两型,即病毒性疱疹Ⅰ型(HSV-Ⅰ)和病毒性疱疹Ⅱ型(HSV-Ⅱ)。Ⅰ型首要引起生殖器以外的皮肤、粘膜(口腔粘膜)和器官(脑)的感染。Ⅱ型首要引起生殖器部位皮肤粘膜感染。此两型可用荧光免疫检查及细胞培育法相判定。

人是病毒性疱疹的唯一天生宿主。病毒经喘气道、口腔、生殖器粘膜以及残破皮肤进入体内,潜居于人体康乐粘膜、血液、唾液及得知获悉神经节细胞内。原发性感染多为隐性,大多无临床症状或呈亚临床显然示,仅有个人可浮现临床症状。原发感染发生后,病毒可长期隐匿于体内。健康人群中约有50%以上为本病毒的携带者。HSV在人体内不产生经久免疫力,每当机体相称力降值时,如发热、胃肠功效紊乱、月经、妊娠、病灶感染和动机变卦时,体内隐匿的HSV被激活而发病。

研究证明,复发性病毒性疱疹患者可有细胞免疫缺陷。平常认为HSV-Ⅱ型与宫颈癌发生有关。

发病机理

单纯疱疹由单纯疱疹病毒(分为Ⅰ型和Ⅱ型)引起,人体是其唯一自然宿主,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促进本病发生,病理上表现为表皮内水疱、表皮坏死、多核上皮巨细胞、嗜酸性核内包涵体和显著中性白细胞及淋巴细胞炎症浸润。带状疱疹是由于体内潜伏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被激活,这种病毒自首次感染患者后,长期潜伏于机体神经细胞中,免疫功能低下时诱发,其组织病理与前者相似,但后者炎症较前者重。

临床表现

单纯疱疹在临床上分为原发型和复发型两种,原发型表现为疱疹性齿龈口腔炎、疱疹性外阴道炎、接种性单纯疱疹,疱疹性湿疹、播散性单纯疱疹、新生儿疱疹等,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

全身用药

止痛剂:颅痛定、安乃近、卡马西平、阿米替林、多虑平、丙咪嗪、酰胺咪嗪、苯妥因钠、赛庚定、泰尔登等。

抗病毒剂:吗啉胍、阿糖胞苷、无环鸟苷等。

免疫制剂:转移因子、胎盘球蛋白、丙球免疫血清等。

外用

止痛剂:1%达克罗宁、5%苯唑卡因、1%磷乙酸、疱立消等。

❺ 急救,单纯性疱疹!!!~~~SOS~~~

单纯性疱疹

单纯性疱疹(herpes simplex)是小儿时期常见病毒性感染,世界各地普遍存在,可见于局部如皮肤、口腔粘膜及角膜等处,也可引致全身性感染,威胁生命。
病因
病原体为单纯疱疹病毒(herpesvirus hominis),含有DNA,与巨细胞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和EB病毒形态上类似。许多小动物如兔、豚鼠、棉鼠、小白鼠和田鼠均可发生感染。接种于兔角膜可致角膜结膜炎。可用鸡胚、人羊膜细胞、人肾细胞、兔肾细胞及兔角膜细胞等进行组织培养,看到典型的细胞病变,以细胞的变性、凝集,典型的核内包涵体和巨细胞为其特征。已查明两型抗原:①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主要感染口、唇的皮肤和粘膜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偶可见于外生殖器。②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一般与外生殖器感染和新生儿感染有关,偶见于口腔病变。 此病毒广泛寄生于人体,体表微伤和密切接触为播散感染的主要因素。从患者的唾液、皮肤病变和大小便都能分离出病毒。特别在卫生条件差的家庭或托儿所中感染容易传播。好发年龄为1~4岁,尤以生后第2年为发病高峰。无明显季节性。
发病机制
易感者体内无本病特殊抗体,可得原发性单纯疱疹感染。病毒初次侵入人体后,发生暂时性病毒血症,但绝大多数患者(约90%以上)仅为隐性感染,不出现症状。只有极少数出现临床症状,包括龈口炎、皮肤疱疹、角膜结膜炎、外阴阴道炎、脑膜脑炎及内脏疱疹感染。由于病毒持续地存在体内(一般认为存留在周围神经内),同时又有特异抗体,无论隐性或显性患者,均成为人口中大部分带病毒者。这些带病毒者平时没有病态,但当体力衰弱时,环境不良因素如发热、日照、受伤、着凉、不消化、月经、精神烦恼或应用免疫抑制剂时,都可引起口唇、颊内和外阴部疱疹或反复出现此类症状,并播散病毒于易感接触者。再发时一般缺乏全身症状。
6个月以下的婴儿,除早产婴外,血清中常递传母体抗体,因而很少发病,即使发病,症状也不显著。1岁后此病较多,大都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肠炎或其他急性传染病的过程中。到了青年期,约90%都有血清抗体。
临床表现
1.潜伏期2~20日,平均6日。
2.常见症状 龈口炎(herpetic gingivostomatitis)是小儿时期原发性感染中常见病型,大都见于颊内、口唇或牙龈,也可侵及口唇周围的皮肤。起病时局部先呈充血,随即发生圆形滤泡,其直径约2mm,迅速破裂后成浅表溃疡,内含微量纤维性渗出物。有时涉及舌和软腭,亦可出现颌下及前颈淋巴结肿大,有压痛。由于局部疼痛,往往表现烦躁和拒食。此外,一般症状较少,但在原发性病例,特别在营养不良儿和免疫缺陷儿,病情较重,可出现脱水、酸中毒,热度可高达39~40℃,热程2~3天。经过3~4天后痛感大都减轻,再过2~6天自愈。局部淋巴结肿大持续较久,有时可延长2~3周。
3.较少见症状 原发性感染也可在下列地点发生,但较少见。肺部感染非常少见。
(1)角膜结膜炎(keratoconjunctivitis):先见眼睑红肿,出现小水泡。涉及角膜时出现树状的溃疡及耳前淋巴结肿大。如病变限于结膜,大都在2周内恢复,但如角膜受损则可影响视力,甚至出现瘢痕,可致失明。
(2)外阴阴道炎(vulvovaginitis):外阴部一般红肿,出现3~4mm的浅平溃疡,经过2周后形成干痂。
(3)脑膜脑炎(meningoencephalitis):疱疹性脑膜脑炎较少见,症状可轻可重,轻者颇似良性无菌性脑膜炎综合征(参阅柯萨奇和埃可病毒感染章),重者出现言语困难、定向力障碍、共济失调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有些病例可见惊厥及一侧瘫痪,往往发生视神经乳头水肿,诊断上有时可与脑肿瘤混淆。
(4)疱疹性湿疹(eczema hepeticum,kaposi′s varicelliform eruption):这是在婴儿湿疹的基础上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可致弥漫性水痘样皮疹,其典型症状为急性高热起病,烦躁不安,继以局部分批出现疱疹和脓疱疹,在数日内疱疹破裂,自发病后第8日左右结成干痂,发热自然消退。延至3周后痂盖脱落,而原有的湿疹则继续存在。以前,此症常需与湿疹痘鉴别(参阅种痘后并发症节湿疹痘)。
(5)全身性感染:初生早产儿,营养不良婴儿或细胞免疫缺陷病儿(包括白血病、其他恶性肿瘤病儿,或内脏移植病儿)均可发生疱疹病毒全身性感染。一般在出生后5~9天开始出现发热(或体温低下)、进行性黄疸、肝脾肿大、呕吐、嗜睡,继以呼吸困难和循环衰竭。同时可出现惊厥等神经症状。由于肝功能低下或血小板减少,可发生紫瘢。此类病例可以不侵犯身体表面,缺乏皮肤或粘膜疱疹,故诊断容易延误。严重病例的病程短促,可在2~4天内死亡。还可并发绿脓杆菌败血症。可从内脏分离出病原毒。
新生儿时期所见播散性疱疹感染,主要由于HSV-2型,HSV-1型比较少见。新生儿病例可于通过母亲产道时得此感染,也可由家庭疱疹患者接触传染。
(6)再发性疱疹感染:体力衰退时出现的再发性病例远较原发性者为多见,主要见于口唇,亦可见于其他皮肤及粘膜,一般不伴发热或其他全身症状,仅偶感不适或局部神经痛。皮疹从水泡转成脓疱及结痂,发展迅速,并较原发性病例的病变为轻,局部淋巴结肿大亦少见。出现再发性病变时,血清特异性抗体一般保持原有水平,只有少数病例可见滴度增高。
实验室检查
1.血象 发生较重的龈口炎、脑膜脑炎或疱疹性湿疹时,白细胞总数略见增多。
2.脑脊液检查 脑膜脑炎患者的脑脊液显示淋巴细胞增多,蛋白量增加,而糖量正常,与其他类型的无菌性脑膜炎综合征相似。
3.病毒学和血清学检查 详见下文诊断及鉴别诊断条。
诊断
诊断原发性单纯疱疹,根据下列几点:①发热及表现其他全身症状的小儿,如同时出现小泡状皮疹,应疑及本病。特别要重视口唇及其附近的皮肤和粘膜,如见颊内和牙龈发生小滤泡或小溃疡,更属可疑。②可从局部病变(包括水泡液、咽拭子、脑脊液等)在4天内分离病原毒。如无条件作病毒分离,可将水泡内容物接种于兔的角膜划痕,如检查角膜细胞涂片时看到典型的嗜酸性包涵体,可证实诊断。③从疱疹或溃疡采取刮除物标本,涂片作镜检,以苏木紫和伊红染色可见典型的核内包涵体和多核巨细胞,也可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或电镜检查证实病原体。④双份血清检查抗体对原发性感染很有帮助,一般可见痊愈期抗体滴度超过急性期水平四倍或更高。
单纯疱疹性口炎须与肠道病毒所致的疱疹性咽峡炎鉴别,后者流行于夏秋季,以骤起发热、拒食、流涎与吞咽时疼痛为主,偶见呕吐与腹泻,其口腔病变主要出现在咽峡及软腭,不象单纯疱疹那样涉及颊内粘膜、舌及牙龈,因此鉴别较易。此外,还要与波及口唇和鼻孔口的传染性脓疱病、局限于外阴部的白色念珠菌外阴阴道炎等相区别。
治疗
1.一般治疗 保持口腔和皮肤清洁状态,必要时局部可涂抹中药锡类散,偶可给全身性止痛剂,发生脱水、酸中毒时应考虑适当的液体疗法。抗生素并不影响疱疹感染的病程发展,但在继发细菌性感染时可短时期应用。曾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病例,未见确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急性疱疹性角膜结膜炎,不论全身或局部使用,均可加重病情。
2.特异治疗
(1)疱疹净:将0.1%疱疹净(idoxuridine,IDU)溶液治疗角膜结膜炎,白天每小时滴眼1次,夜间每2~3小时1次,每次1~2滴,奏效迅速。在局部症状消失后,仍应继续用药数日。IDU虽不能杀灭疱疹病毒,但可阻碍DNA的合成,阻止病毒繁殖。角膜炎的自然恢复期为2周,经IDU治疗后约在3天内见效。疱疹净不能预防感染复发。
(2)阿糖腺苷:对疱疹病毒性脑炎或新生儿疱疹病毒感染的早期病例使用阿糖腺苷(adenine arabinoside,vidarabine,ara-A),疗效显著,但必须在脑炎病例发生昏迷之前方可见效。其剂量为15mg/(kg·d),静脉点滴,每日滴12小时,连续10日。如在神经症状开始出现后3天之内随即给药,对播散型病例亦能控制,可减低病死率和神经后遗症。此药对新生儿病例,可明显减少病死率。对疱疹性角膜炎亦有效,但以此药对再发性唇部疱疹病例作局部治疗并无功效。阿糖腺苷比阿糖胞苷(cytosine arabinoside,ara-C)为优,后者有免疫抑制作用,并对骨髓有毒性反应,而前者很少副作用。但阿糖腺苷治疗晚期病例均无效。还应注意有时全身症状在皮疹前出现,不宜等待典型皮疹才开始治疗。
(3)无环鸟苷(acyclovir,acycloguanosine):比ara-C疗效更高,早期病例仅有嗜睡而无昏迷者使用无环鸟苷〔30mg/(kg·d),分3次静注,连用10~12天〕可降低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的病死率。
http://www.h000.com/Article/Articles/Article1101_1.html

❻ 单纯疱疹病毒dna测定4.3*10.6是什么意思测得是分泌物

表示该病复毒的拷贝数,即制反映病毒的复制情况。单纯疱疹是单纯疱疹病毒引起,临床上以簇集性水疱为特征,有自限性,但很容易复发。原发感染潜伏期2-12天,平均6天,部分复发患者可能没有原发感染症状,故分为初发性和复发性。初发性分为疱疹性龈口炎、新生儿单纯疱疹、疱疹性湿疹、接种性疱疹、疱疹性角结膜炎。复发型则在原发感染消退后在诱发因素刺激下同一部位反复发作。治疗上可以口服抗病毒药物,外用阿昔洛韦乳膏或者硫磺炉甘石洗剂,继发感染可以使用莫匹罗星乳膏。

❼ 单纯疱疹病毒2型潜伏期是多久

应该是身边有未能去除的致敏原,反复接触,反复过敏。人体对致敏原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如无其他特殊的不适,一般来说会对该致敏原逐渐适应以至不起反应

❽ 疱疹潜伏期是多久啊

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其实疱疹有疱疹病毒未必就一定是有什么不良性行为导致的,专很有可能是身体免疫能属力下降和外界病毒(空气也能传播病毒)侵袭所导致的,一般潜伏期间是不会有什么反映的,潜伏时间(3周-8个月),也就是要是有体能有疱疹病毒就会在此时间内有反映,你应及时采取措施,将体内毒素排除,等身体毒素有所呈现就没那么容易治了,所以我建议您用疱疹清毒胶囊,它是围绕疱疹病毒研制,以杀菌、排毒、修复、为中心,彻底破坏体内疱疹毒素,激活机体免疫能力,有效防止病毒滋生。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本身身体机能这样更有助于对于疱疹的治疗跟康复!愿您早日康复~~·

❾ 单纯性疱疹影响生育吗有潜伏期吗

生殖器疱疹又称阴部疱疹,是由单纯性疱疹病毒(herpessm-ples virus-HSV)引起的性传播性疾病。在国外,生殖器疱疹的发病率在性病中仅次于淋病和梅毒,居性病发病率的第三位,在由病毒所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中占第一位。

生殖器疱疹是病毒性传染性皮肤疾病,常发生于男子的阴茎包皮、龟头、冠状沟等处和女子的阴唇、阴蒂或子宫颈口。生殖器疱疹由单纯性疱疹病毒感染所致,一般在感染后2~10天发病,个别患者可在几个月或一年后发病。女性患病居多。属于中医学"热疮"的范畴。

人类是单纯疱疹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人群感染高达80-90%,10%无症状。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生殖器疱疹的患病人数不断增加,特别是在性活跃的人群中,约有30%的人患过生殖器疱疹,尤其是在青年人中,该病的发病率甚至比淋病还高。

本病主要是通过性器官接触而传染的,病人和无症状的带病毒者是主要传染源。在成人中,生殖器疱疹病毒抗体的阳性率较高。一般约为10-70%,主要是随着社会经济地位和性生活的情况而变动的。有一项调查表明,在社会经济地位比较低的妇女中,阴道内生殖器疱疹病毒的排出率为0.4-1.33%。有人对一组妓女做生殖道检查时发现,生殖器疱疹病毒的排出率竟高达12%,70%的妓女带有生殖器疱疹病毒。可见生殖器疱疹的发生与性接触有明显的关系。

本病传染性极强,凡与患有阴茎疱疹的男性发生一次性接触的女性,约有60-80%可受感染。本病危害性严重,复发率高,目前无特效治疗方法,尚可引起女性不孕,流产或新生儿死亡。目前,许多学者还认为子宫颈癌和阴茎癌的发病与生殖器疱疹病毒感染有密切关系,因而引起了人们极大的重视。

单纯疱疹病毒直径约为120~150微米,由含有DNA的核于中间,向外依次由包膜、体被、衣壳三种同心结构组成,衣壳表面为162个壳微粒组成的3:3:2轴对称的20面体,体被由纤维质构成,包膜有时来自细胞核,有时来自细胞膜,细胞膜内含有脂成份,所以单纯疱疹病毒对乙醚及脂溶剂特别敏感。对高温和低PH都不稳定,在低温下可生存数月,湿热50℃及干燥90℃30分钟灭活。

单纯疱疹病毒可分为Ⅰ型和Ⅱ型二种,Ⅰ型疱疹病主要是通过呼吸道、皮肤和粘膜密切接触传播,感染腰以上部位的皮肤粘膜和器官。如引起口唇粘膜、鼻前庭、眼结膜、咽喉部的炎症及疱疹,口和口周围发生的疱疹,99%是由Ⅰ型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Ⅱ型疱疹病毒主要存在于女性宫颈、阴道、外阴皮肤及男性的阴茎、尿道等处,是引起生殖器发炎和疱疹的罪魁祸首。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生殖器疱疹的病原体90%为Ⅱ型疱疹病毒,仅10%为Ⅰ型疱疹病毒。经性器官接触后,潜伏约2-20天(平均6天),有免疫缺陷或免疫功能不全的人,如应用免疫抑制剂、肾移植、严重烧伤、重度营养不良、血液淋巴系统恶性肿瘤病人等感染后症状加重,可出现疱疹性湿疹、复发性角膜溃疡,甚至全身播散性疱疹而致命。感染1-3周后体内产生中和抗体及补体结合抗体,残存的病毒可能向周围神经沿神经轴转入三叉神经节(Ⅰ型疱疹病毒)或骶神经节(Ⅱ型疱疹病毒),而长期潜伏,进入静止状态。当某种诱发因素如焦虑、精神创伤、受凉、日晒、吹风、创伤、感染、药物过敏、高热、月经、妊娠等破坏身体生理平衡时,神经细胞中出现病毒增殖所需的特异性转录酶,激活病毒而引起复发,体液抗体不能制止疱疹病毒复发,细胞免疫减弱对复发有重大影响。

生殖器疱疹临床表现中可分为原发和复发两种。原发指首次感染病毒,一般从接触到发病约2~10天,也就是潜伏期。患病部位先有烧灼感,很快在红斑基础上发生3~10个成群的红色丘疹,伴有瘙痒,丘疹很快变成小水疱,3~5天后变为脓疱,破溃后形成大片的糜烂和溃疡,自觉疼痛,最后结痂愈合。整个病程可持续20天左右。

在男性好发于龟头、冠状沟、尿道口、阴茎、阴囊、大腿和臂部等处。女性好发于阴唇、阴阜、阴蒂、肛周或阴道。约90%的病人,病毒可同时侵犯子宫颈,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或下腹痛,并可并发宫颈炎和子宫炎。大多数男女病人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后期炎症波及尿道、膀胱时,可出现排尿困难、尿痛、尿频、严重者可发生尿潴留等现象。此外,还可能有其它症状同时出现,如发热、全身不适、头痛、颈项强直、脑膜炎和骶部神经系统功能不全。此病女性多于男性,症状也较男性严重。在发病人中约10%有咽炎,10%男性与26%女性的原发性生殖器疱疹病人同时伴有生殖器以外的病损,主要在臂部与手指,常见生殖器出现疱疹后的第2周,大多是受感染的生殖器部位的病毒自身接种而致。

在患有生殖器疱疹的病人中,男性同性恋者可出现直肠Ⅱ型疱疹病毒肛门直肠感染,其发病仅次于淋球菌引起的男性肛门直肠炎。临床表现为肛门直肠疼痛严重、便秘、排脓和里急后重,肛门可有疱和溃疡。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在原发后1~4个月内发生。第一次Ⅱ型疱疹病毒感染后一年内将近60%患者复发,第一年可复发4-6次。以后次数减少。复发患者全身症状较原发轻,每次发作的病程也较短,通常皮损约10天消退。有学者发现Ⅰ型疱疹病毒感染后只有14%复发,大大低于Ⅱ型疱疹病毒感染的复发率。复发一般都在原处,但水疱数目、持续时间和自觉症状均比原发者轻、淋巴结不肿大、很少有全身症状。复发性生殖器疱疹多发生在外阴、阴道、宫颈及龟头等部位,尿道发病较少见。由于复发性生殖器疱疹反复发作又难以控制,有时疼痛较严重等原因,造成病人思想负担过重,而出现心理障碍害怕致癌、害怕传染给性伴侣、回避与性伴侣的性生活、不愿与异性交往、导致性功能障碍,影响家庭和睦,甚至发生抑郁症。

生殖器疱疹病毒与生殖器恶性肿瘤关系密切。早在60年代就有人提出引起生殖器疱疹的Ⅱ型疱疹病毒可能是宫颈癌的潜在致癌因子。近十多年来,已发现宫颈癌和性活跃有关,而Ⅱ型疱疹病毒又是性活跃人群中常见的致病因子,宫颈又常是病毒的复制部位,并且发现生殖器疱疹常常与宫颈癌并发。患过生殖器疱疹的妇女比未患过者得宫颈癌的危险性大5-10倍。最近,在宫颈癌组织、剥脱细胞或癌前期细胞中发现了Ⅱ型疱疹病毒特异抗原。从而表明Ⅱ型疱疹病毒在宫颈癌的发生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另外,从阴茎癌病人的活检材料中也观察到单纯疱疹病毒样颗粒。然而表明单纯疱疹病毒是生殖器恶性肿瘤致病因子的直接证据仍不足,尚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❿ 老婆得了单纯疱疹病毒2型。刚结婚半年······

不要抄怀孕,先到医院就诊袭,可以通过治疗,等到IgM抗体转阴后再怀孕。如果IgG阳性,IgM阴性,在没有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前提下可考虑何时要孩子。单纯性疱疹潜伏期在1-45天,平均6天,这段时间夫妻进行过性生活的,无论是否采取保护措施,应该同去检查。这种病发病率在淋病梅毒后排第三位,传播率却是最高的,一般很难根治,但根据合理治疗是可以要孩子的。
这些是刚才问姑妈告诉我的,她是个很牛的医生,具体的还要看到病人再说。不过2型这种病治起来挺麻烦,实在不行了,你可以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