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荨麻疹怎样治疗
【概述】荨麻疹属于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以瘙痒性风团,突然发生,迅速消退,不留任何痕迹为特征,分为急性、慢性两类。急性者,骤发速愈;慢性者,反复发作或更久。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季节,男女皆可发病,其发病的主要因素是机体敏感性增强。
本病因皮肤出现鲜红色或苍白色风团,时隐时现,故名瘾疹。《诸病源侯论》认为本病是阳气外虚,外风入于腠理,与气血相搏的结果。《疡医大全》不仅指出本病的发生于肠胃变化有关,而且提出“内热生风”,“外风引动内风”的学术观点。在治疗上提出“疏风、散热、托疹”的治疗原则,《外科大成》主张的“宜凉血润燥,甚用风药”。
中医认为,本病与禀赋异常,而对某些物质过敏所致。也可因气血虚弱,卫气失固;或因饮食不慎,多吃鱼腥海味、辛辣刺激食物;或因药物、生物制品、慢性感染病灶、昆虫叮咬、肠道寄生虫;或因七情内伤、外受虚邪贼风侵袭等多种因素所诱发。
【治疗】1.风寒证【症状】风团色白,遇冷或风吹则加剧,得热则减轻,多冬春发病,苔薄白或薄白而腻,脉迟或濡缓。【方一】桂枝汤【来源】《伤寒论》【组成】桂枝9克,芍药9克,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3枚。
【功效】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服后啜热稀粥。
【方解】方中桂枝为君,助卫阳,通经络,芍药为臣,益阴敛营,桂芍等量合用,使表邪得解,营卫调和。姜枣相配,是为补脾和胃、调和营卫的常用组合,共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药性,功兼佐使之用,综观本方,发中有补,散中有收,邪正兼顾,阴阳并调。
【按语】素有喘咳者,可加厚朴、杏仁以下气平喘。【方二】麻黄桂枝各半汤【来源】《伤寒论》【功效】麻黄6克,桂枝6克,杏仁3克,芍药6克,炙甘草3克,生姜6克,大枣4枚。
【用法】先煎麻黄,去上沫,后下诸药同煎,取汁温服,服后盖被取微汗。
【方解】方中麻黄辛温发汗,宣肺平喘;桂枝解肌发表,温经散寒,助麻黄发汗解表之力;杏仁宣肺降气,助麻黄平喘之功;芍药益阴和营;炙甘草、生姜、大枣既能缓和麻、桂峻烈之性,又能调和诸药。
【按语】喘重,加苏子降气平喘;痰多清稀者,加细辛温化寒饮;服药后禁大汗;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五辛及臭恶等物。
2.风热证【症状】风团色红,遇热则加剧,得冷则减轻,多夏秋发病,苔薄黄,脉浮数。【方一】消风散【来源】《外科正宗》【组成】荆芥6克,防风6克,牛蒡子6克,蝉蜕6克,苍术6克,苦参6克,石膏6克,知母6克,当归6克,胡麻仁6克,生地6克,木通3克,甘草3克。
【功效】疏风养血,清热除湿。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蜕疏风止痒为君,以祛除在表之风邪。配伍苍术祛风燥湿,苦参清热燥湿,木通渗利湿热俱为臣药。更佐以石膏、知母清热泻火,当归、胡麻仁、生地养血活血。生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为使药。
【按语】本方以祛风为主,配伍祛湿、清热、养血之品,如此则祛邪与扶正兼顾,既能祛风除湿,又可养血以助疏风。使风湿得去,血脉调和,则瘙痒自止。
3.肠胃实热证【症状】风团出现时可伴有脘腹疼痛、神疲纳呆,大便秘结或泄泻,甚至恶心呕吐,苔黄腻,脉滑数,部分患者有肠道寄生虫病。【方一】①防风通圣散合②茵陈蒿汤【来源】①《宣明论方》②《伤寒论》【组成】防风15克,川芎15克,当归15克,芍药15克,大黄15克,薄荷叶15克,麻黄15克,连翘15克,芒硝15克,石膏30克,黄芩30克,桔梗30克,滑石90克,甘草60克,荆芥8.5克,白术8.5克,栀子8.5克,茵陈30克。
【功效】疏风解表,清热利湿通便。
【用法】为末,每次6克,加生姜3片,水煎服。
【方解】方中麻黄、防风疏在表之风邪从汗而解;大黄、芒硝荡涤在里之实热从大便而解,荆芥薄荷助麻黄、防风解表;连翘、栀子、黄芩、石膏、桔梗清泄里热;滑石、茵陈清利湿热;川芎、当归、白芍和血祛风;白术健脾益气,甘草、生姜调和诸药。
【按语】表证不解者,去麻黄、防风;若内热不甚者,去石膏;无便秘者,去芒硝。
4.气血两虚证【症状】风团反复发作,迁延数月或数年,劳累后则发作加剧,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濡数【方一】八珍汤【来源】《正体类药》【组成】人参9克,白术9克,白茯苓9克,当归9克,川芎9克,白芍药9克,熟地9克,炙甘草6克,生姜6克,大枣5枚。
【功效】益气补血。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不拘时温服。
【方解】方中人参、熟地益气养血,为君药。白术、茯苓助人参益气;当归、白芍助熟地养血,共为臣药。川芎活血行气,使全方补而不滞,为佐药。炙甘草益中并调和诸药,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益气补血之功。
【按语】失眠者,加酸枣仁、五味子养心安神;食少者,加陈皮、砂仁醒脾和胃;气虚甚者,加黄芪以增补脾益气之力。肝阳上亢所致头面眩晕禁用本方。【方二】当归饮子【来源】《济生方》【组成】当归9克,白芍药9克,川芎9克,生地黄9克,白蒺藜9克,防风9克,荆芥穗9克,何首乌6克,黄芪6克,甘草3克。
【功效】养血活血,祛风止痒。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方解】方中当归、生地、川芎、白芍养血滋阴;防风、荆芥穗发表散风,透疹消疮;制首乌、蒺藜补益精血,黄芪补气固表;炙甘草调和诸药。
【按语】本方以血虚有热,风邪外袭,症见皮肤疮疥,或肿或痒,或发赤疹瘙痒为辨证要点。
5.冲任不调证【症状】常在月经前数天开始出现风团,往往随月经的干净而消失,但在下次月经来潮时有发作,常伴有痛经或月经不调【方一】①四物汤和②二仙汤【来源】①《仙授理伤续断秘方》②《中医方剂临床手册》【组成】熟地黄12克,当归9克,白芍9克,川芎6克,仙灵脾9克,仙茅9克,巴戟天9克,黄柏5克,知母5克。
【功效】补血和血。
【用法】为粗末,每次9克,水煎,去渣,食前热服。
【方解】方中熟地滋阴养血,当归补血养肝,和血调经,白芍养血柔肝,川芎行气活血;仙灵脾、仙茅、巴戟天温补肾阳;黄柏、知母滋肾阴,泻相火。
【按语】本方治疗冲任不调证,月经量少色淡者,加熟地、白芍、川芎、女贞子养血调经;闭经或痛经者,加五灵脂、生蒲黄、丹参活血通络;腰膝酸软者,加川续断、桑寄生、杜仲、狗脊补肾壮腰;面部烘热,阵阵而作,易汗者,加玄参、牡蛎益阴潜阳。【方二】丹栀逍遥散【来源】《内科摘要》【组成】牡丹皮3克,山栀3克,甘草3克,当归9克,茯苓9克,芍药9克,白术9克,柴胡9克。
【功效】疏肝清热,养血健脾。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牡丹皮清血中之伏火,山栀善清肝热,并导赤下行。柴胡清热疏肝解郁,当归、芍药养血柔肝,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
【按语】用于患者发作时肝郁气滞、冲任失调所致者。
2. 荨麻疹怎么治疗
荨麻复疹也称为风疙瘩,它制的表现是风团样的损害,个别少数可以是血管性水肿。一般的荨麻疹主要是抗组胺药治疗,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氯雷他定、盐酸西替利嗪,还有其他很多种抗组胺药,现在在临床应用的应该有十种以上,效果还是比较有效的。但是治疗荨麻疹的时候要去除原因,才能达到去根的目的。荨麻疹由于原因比较复杂,有的时候是比较清楚的,可能着个凉风起,或者是突然腥的、发的海鲜也可能起。这种情况有很明确发病的前后原因,避免之后如果过敏的东西从体内排出,可能没吃药也好了。所以一般来说,应用抗组胺药都是有效的。但是有些慢性的荨麻疹原因一时找不出来,可能要做一些荨麻疹的日记,就是今天的皮疹情况,在这里去寻找原因。慢性的荨麻疹一般要坚持服药一段时间,抑制发病的状态。如果荨麻疹不是很痒、影响不大,又没有呼吸道的一些症状,有的时候也可以不用药。有的时候自己起,自己又消退了,所以也要看具体的情况。
3. 荨麻疹怎么治
荨麻疹发病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患者的过敏体质。研究证实过敏体质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同一家系中不同成员所患的过敏性疾病可以不同;抗原的性质及进入机体的途径也会影响IgE的合成,以相同途径进入人体的抗原,有的引起强速发型过敏反应,有的则不能。抗原进入机体的途径和接触频率对机体产生抗体有一定的影响。
抗原经由黏膜进入易激发产生IgE应答;通过注射则引起IgG的产生,接触过敏原次数越多致敏的可能性越大。目前对于急、慢性荨麻疹的发病机制还没有确切的报道,IgE介导的肥大细胞活化被认为是急性荨麻疹主要的免疫途径;在慢性荨麻疹中自身免疫反应尤为明显,如Gteaves研究表明慢性荨麻疹中IgG抗体与IgE受体α链(FcεRIa)有较高的亲和性。
从微观角度看,这类过敏性疾病都有相似的表现,即为分泌物的增多和水肿,只是鼻炎和哮喘发生在呼吸道黏膜,而荨麻疹和湿疹等则发生于皮肤,然而亦可视其为病位在皮肤黏膜组织的疾病。也就是说,慢性荨麻疹患者的过敏性体质实际上是对受到外界刺激后容易发生皮肤黏膜水肿人群特征的概括。
过敏体质与过敏性疾病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我们对过敏体质概念的表述是:在遗传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特异体质,在外在因子的作用下,生理机能和自我调适力低下,反应性增强,其敏感倾向表现为对不同过敏原的亲和性和反应性呈现个体体质的差异性和家族聚集的倾向性。在同一环境中接触某种物质,有人过敏而有人并不过敏。这就表明,过敏现象只会在特定的人身上出现。很明显,这是过敏者机体生理功能和适应性调节能力紊乱或低下的表现。而未发生过敏者,具有正常的生理功能和适应性调节能力。
来自英国的免疫学专家Paranos S等研究认为,过敏体质患者体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IL-4)和总IgE水平明显增高。同时,遗传学的作用在特异性体质的形成和IgE反应的控制中起了主要的作用。当父母都是过敏体质时,其子女有70%的遗传可能;单纯母亲是过敏体质者,其子女有50%的遗传可能;单纯父亲是过敏体质者,其子女有30%的遗传可能;也有部分是出现在兄弟、姐妹、祖父母、叔伯父母等范围内的。
出现荨麻疹该怎么办?
1、找到过敏源
一般情况下,出现荨麻疹这种疾病后,此时需要及时通过合理的方式来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查找过敏源头的方式来改善,因为很多不良因素刺激身体之后就会引发荨麻疹。如果可以消除这些不良的因素,往往可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例如改善个人饮食,调整生活习惯,控制个人情绪等,这些都可以有效改善湿疹病情。
2、内服药物治疗
出现荨麻疹这种皮肤疾病后,此时可以内服药物来治疗。一般内服药物可以选择抗组胺药帮助止痒,消除皮肤部位瘙痒的症状。另外,还可以口服或者注射糖皮质激素,均可以改善荨麻疹病情。不过,抗过敏药物不能够长时间使用,容易带来副作用。更重要的是,一定要谨遵医嘱。
3、调节过敏体质
随着免疫学的发展,针对过敏体质,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提出了益生菌免疫疗法,通过补充专用抗过敏益生菌配合抗过敏药物,调节免疫细胞平衡,改善过敏体质。
欣敏康抗过敏益生菌联合西替利嗪滴剂可有效提高慢性荨麻疹的总有 效 率。参加试验的患儿共153例,其中80例患儿每天口服西替利嗪滴剂1ml,欣敏康(菌含量为1500亿)1袋,共15天;其余73例患儿每天口服西替利嗪滴剂1ml,共15天。
后期随访发现,长期服用欣敏康益生菌的患儿体内肠道菌群趋于平衡状态,血清中特异性IgE含量降低,减少肥大细胞释放组胺,抑制致敏细胞脱颗粒并减少5-羟色胺等炎症介质的释放;通过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来改善过敏体质,从根本上降低慢性荨麻疹的复发率。
益生菌作为促进人类健康的有益菌,其功能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可以促进消化吸收、降低血胆固醇,还可综合调节免疫功能。欣敏康抗过敏益生菌通过平衡肠道菌群、刺激免疫细胞,来减少血清中特异性IgE抗的生成,减少过敏反应相关细胞激素的分泌,减少免疫细胞对过敏原的应激反应,改善过敏体质减少荨麻疹的复发率。
4、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大多数慢性病的病灶,都源于不健康、不合理的生活习惯。根治慢性荨麻疹没有捷径,养成良好生活的习惯,增强个人体质,是从减少过敏到告别发病的必经之路。良好的生活习惯,除了规律作息、保持清淡饮食、增加体育锻炼和主动远离过敏源外,还应避免日常生活中对皮肤的刺激,包括强烈抓挠患部、用热水烫洗、滥用刺激性外用药物等。
4. 荨麻疹怎么治最有效
【康】 1、多吃碱性食物如:葡萄、绿茶、海带、西红柿、芝麻、黄瓜百、胡萝版卜、香蕉、苹果、权橘子、绿豆、薏仁等。
2、多休息,勿疲累,适度地运动。
【利】3、多吃含有丰富维生素度的新鲜蔬果或是服用维生素C与B群,或是B群中的B6。
4、避免吃含有人工添加物的食品,多吃新鲜蔬果。油煎、油炸或是辛辣类的食物较易造成荨麻疹复发。
【莱】5、尽有可能少热敷:有些人会用热敷止痒,虽然热可以知使局部暂时获得舒缓,但其实反而是另一种刺激,因为热道能够导致血管紧张,释放出更多的过敏原,例如有些人在冬天浸泡在热的温泉或是澡盆中,或是保暖过度包在厚重的棉被里都很有有可能造成荨麻疹。
6、尽有可能少去抓:一般人专对皮肤痒的直觉反应都是赶忙用手去抓,可是你有可能不了解,这个动作不但不能止痒,还有可能越抓越痒,主要是因为当你对局部抓痒时,反而属让局部的温度提高,使血液释放出更多的组织胺(过敏原),反而会更恶化。
5. 得了荨麻疹应该怎么治疗
治疗一,荨麻疹这种疾病可以选择药物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一般来说比回较常见的就是答
氯雷他定片
,这种药物对于治疗荨麻疹的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治疗二,荨麻疹的治疗要以消除病因为主,有感染时常须应用抗菌素,对某些食物过敏时暂且不吃。慢性感染灶常是慢性荨麻疹的病因,但有些荨麻疹病人的病因很难确定或不能发现病因。治疗三,内用药抗组织胺药是治疗各种荨麻疹病人的重要药物,可以控制大多数病人症状;其次,局部用药
炉甘石洗剂
或氧化锌洗剂都可达到暂时的疗效。注意事项:荨麻疹这种疾病是属于皮肤科的,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个人卫生,平时要勤洗手,千万不要去潮湿的环境,要不要吃一些刺激性的食物。
6. 荨麻疹应该如何治疗
荨麻来疹是由各种各样的过敏因素自,导致的一种皮肤局部血管通透性增加,而出现的水肿表现。所以。荨麻疹在临床治疗上,一般首先推荐患者应用口服的药物进行控制。常用的选择药物是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扑尔敏、依巴斯汀片、酮替芬之类的抗组胺类药物。患者也可以同时配合像炉甘石洗剂,与糖皮质激素软膏外涂,这样也可以缓解一部分瘙痒感。但是,如果患者荨麻疹发作的比较严重,尤其是全身荨麻疹发作,应用这些药物并不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甚至出现了像呼吸困难、胸闷、憋喘的情况,一定要抓紧时间前往正规的医院,可以静脉输注糖皮质激素与葡萄糖酸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