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乳腺癌的治疗药方由哪些药材组成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一百多万妇女患有乳腺癌。男性也可患乳腺癌,但男性患乳腺癌的机会比女性要少100倍。乳腺癌的好发部位以乳房外上占多数。早期乳腺癌可无任何自觉症状,病变晚期可出现乳腺肿块,肿块部位以外上方多见,质地硬韧,边界不甚清晰,无包膜感,推之移动性小,多数无明显疼痛,乳头出现回缩、偏位,离乳头2~3厘米处乳头溢流黄水或血水,癌性湿疹样改变。
乳腺癌在中医病学中称之为“乳岩”。其病因主要为正气不足,外邪乘虚侵袭,或因七情内伤,肝气郁结,痰凝血淤,结于乳房而成。
【方一】
【出处】苏州民间方
【组成】童子鲫鱼1条。
【功用】健脾生肌。
【主治】乳腺癌。
【方解】鲫鱼入脾、胃、大肠经,有益气健脾、利水消肿、清热解毒、通络下乳等功能。
【用法】童子鲫鱼1条,加酒酿捣烂,外敷于乳腺肿瘤处,每日一换。
【方二】
【组成】海马1只,蜈蚣6只,穿山甲4.5克。
【功用】清热解毒,散结消肿。
【主治】乳腺癌。
【方解】海马调气活血配合蜈蚣加强攻毒散结之力,蜈蚣性有微毒,而转善解毒,凡一切疮疡诸毒皆能消之。穿山甲通经络、下乳汁、消痈肿、排脓血,以其走窜之性无所不至,用于宣通脏腑、疏畅经络、透达关窍、开血凝、散血聚、消肿排脓、活血下乳。
【药理】海马含有雄激素成分,对乳腺癌有治疗作用,蜈蚣所含毒素对肿瘤有抑制作用。
【用法】焙干研末,黄酒冲服,每次0.9~1克。
【方三】
【出处】北京中医院郁仁存
【组成】川郁金、玫瑰花、桔叶、赤白芍各10克,青陈皮各3克,当归15克,瓜蒌30克。
【功用】舒肝理气,消肿散结。
【主治】乳腺癌初期,或术后化疗。
【方解】郁金行气解郁、凉血破瘀,青皮舒肝理气,且有散结之功,陈皮理气健脾,燥湿祛痰,当归补血活血,赤芍行瘀、止痛、凉血、消肿,白芍养血柔肝、缓中止痛,瓜蒌清热散结。
【药理】郁金有镇痛抗炎及抗肿瘤,白芍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及抑制细菌的作用,还有镇静、镇痛、扩血管作用。当归有抑制平滑肌,抗血小板聚集,抗炎作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脑缺血损伤的保护,抗肿瘤,使细胞增殖,保护肝脏和肾脏等作用。瓜蒌有祛痰和抑制细菌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四】
【出处】《医宗金鉴》
【组成】鲜活鲫鱼肉,鲜山药各等分,麝香。
【功用】益气健脾,活血散结。
【主治】膀胱癌。
【方解】鲫鱼入脾、胃、大肠经,能健脾利湿,且能益脾生肌。麝香辛、温,归心、脾经,能活血散结、止痛。山药益气健脾,可治治乳癖结块及诸痛日久。
【药理】麝香含麝香酮、雄素酮、无机盐等。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能缩短戊巴比妥钠引起的睡眠时间,兴奋呼吸,加速心搏,升高血压。对子宫有兴奋作用,对晚期妊娠子宫兴奋作用更明显。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山药调节免疫力,还有抗肿瘤作用。
【用法】鲜活鲫鱼肉,鲜山药各等分,共捣如泥,加麝香少许,外涂核上,7天一换。
【方五】
【出处】《汉方诊疗医典》
【组成】当归5克,芍药3克,紫根3克,大黄1.5克,忍冬藤1.5克,升麻2克,黄芪2克,牡蛎4克,甘草1克。
【功用】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主治】乳腺癌。
【方解】紫根可退血热毒及疗疮,忍冬藤、升麻散热解毒,牡蛎治疗顽固性肿瘤及皮肤生疮,黄芪生血生肌及排脓,当归、芍药对于治疗顽固性疲劳有恢复作用,达到补血强壮作用。大黄清热解毒活血祛瘀,升麻清热解毒,牡蛎软坚散结。
【药理】当归有抑制平滑肌,抗血小板聚集,抗炎作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脑缺血损伤的保护,抗肿瘤,使细胞增殖,保护肝脏和肾脏等作用,芍药具有扩张血管、镇痛、抗惊厥作用,可调节免疫力,还有杀菌的作用。大黄有抗感染及杀菌作用,还能促进体内毒素排出,增强免疫功能。黄芪有抗菌及抑制病毒作用,促进机体代谢,增强机体耐缺氧及应激能力和增强免疫功能。紫根有抗炎及杀菌作用,对绒毛膜上皮癌及恶性葡萄胎有一定的疗效。升麻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牡蛎有抗酸及消炎镇痛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六】
【出处】《中药大辞典》
【组成】山慈菇鳞茎。
【功用】清热解毒。
【主治】乳腺癌。
【方解】山慈菇鳞茎清热解毒,化痰散结。
【药理】山慈菇鳞茎含黏液,即葡萄糖配甘露聚糖和秋水仙碱,有强心作用和抗癌之效。
【用法】山慈菇鳞茎研粉,每包0.5克,每次1包,每日4次总量40~50克为一疗程。
【方七】
【出处】《江苏中医》
【组成】全蝎160克,瓜蒌25个。
【功用】抗癌,清热解毒,散结。
【主治】乳腺纤维腺瘤。
【方解】全蝎清热解毒,散结,止痛;瓜蒌清热化痰散结。
【药理】瓜蒌含三萜皂苷、有机酸、树脂、糖类和色素。具有抗菌、抗癌作用,并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和降低血脂。全蝎蝎毒对神经系统、脑血管系统疾病以及对恶性肿瘤、顽固病毒等有特殊疗效,可用于治疗痉挛抽搐、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破伤风、淋巴结核、疮疡肿毒等疾病还能增强免疫力和对结肠癌细胞、肝癌细胞等有抑制作用。
【用法】全蝎纳入25个瓜蒌中,焙存研细末,每日3次,每次3克,连服一个月。
【方八】
【出处】《绎囊撮要》
【组成】砂仁、蟾蜍1只。
【功用】健脾活血解毒。
【主治】乳腺癌康复期。
【方解】蟾蜍攻毒抗癌,消肿止痛。砂仁行气调中,和胃,醒脾。
【药理】蟾蜍皮制成的制剂华蟾素能抑制喉癌细胞株Hep-2生长并诱导其分化及凋亡。蟾酥脂质体对体外培养的有膀胱移行细胞癌BIU-87细胞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砂仁主要化学成分是挥发油,主要含乙酸龙脑酯,樟脑,龙脑,柠檬烯,樟烯,对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有确切的药理活性,还具有抗炎、利胆和镇痛等作用。
【用法】砂仁塞入蟾蜍口中填满,用泥封固蟾蜍,炭火焙煅,去泥,研细,每服3克。
【方九】
【组成】八仙草120克。
【功用】清热解毒。
【主治】乳腺癌。
【方解】八仙草清湿热,散瘀,消肿,解毒。
【药理】八仙草有止血和抗癌作用,尤其对于乳腺癌作用明显。
【用法】捣汁和以猪油敷于乳腺癌患处。
【方十】
【出处】浙江诸暨县民间验方
【组成】藤梨根30克,红木香25克,乌药15克。
【功用】清热解毒,行气散结。
【主治】早期乳腺癌。
【方解】藤梨根败毒抗癌、清热消肿。红木香、乌药行气止痛。
【药理】藤梨根对腹腔注射小鼠艾氏腹水癌(EAC)有明显抑制作用,对小鼠肉瘤S180及宫颈癌U14均有抑制作用,对小鼠肉瘤S180也有抑制作用。挥发油,生物碱,菊糖等。木香对支气管平滑肌及小肠平滑肌有解痉作用;有降压作用;对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多种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用法】共研细末,每次10~15克,1日3次。
【方十一】
【组成】山慈菇250克,核桃仁500克。
【功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主治】乳腺癌和乳腺增生。
【方解】山慈菇清热解毒,化痰散结,核桃仁温补肺肾。
【药理】山慈菇含秋水仙碱,有抗肿瘤作用,核桃仁含脂肪油,主成分为亚油酸、油酸、亚麻酸的甘油酯;另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α-及γ-维生素E、维生素B2,具有清除自由基、抗衰老、健脑益智、美容、补肾壮阳等功能。
【用法】磨成粉,和匀后炼蜜为丸,每丸6克重,每日早晚各一丸。
【方十二】
【组成】独脚莲块根。
【功用】消毒散结除痰。
【主治】乳腺癌。
【方解】独脚莲块根清热,散瘀,解毒。
【药理】独脚莲块根含草酸钙和皂毒苷,有抗病毒和抗癌作用。
【用法】独脚莲块根捣烂,外敷于乳房肿块处。
② 诸暨哪里可以看宝宝湿疹
孩子血常规检查,发现白细胞和血小板高蕙质
③ 诸暨为什么阴道瘙痒这是有什么问题了吗
阴道炎
④ 今年的征兵有什么要求,我想去当兵啊(陆地兵
0.0 视力够了肺活量 可以练得 我今年也去当兵有问题互问
⑤ 这是什么树木
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inn.)是大戟科叶下珠属植物,乔木,高达23米,胸径50厘米;树皮浅褐色;枝条具纵细条纹,被黄褐色短柔毛。叶片纸质至革质,二列,线状长圆形,长8-20毫米,宽2-6毫米,顶端截平或钝圆,有锐尖头或微凹,基部浅心形而稍偏斜,上面绿色,下面浅绿色,干后带红色或淡褐色,边缘略背卷;侧脉每边4-7条;叶柄长0.3-0.7毫米;托叶三角形,长0.8-1.5毫米,褐红色,边缘有睫毛。花期4-6月,果期7-9月。分布于菲律宾、马来西亚、南美、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中南半岛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等省区。生长于海拔200-2300米山地疏林、灌丛、荒地或山沟向阳处。喜温暖干热气候。余甘子根系发达,可保持水土,可作庭园风景树;树根和叶供药用,能解热清毒,治皮炎、湿疹、风湿痛等;叶晒干供枕芯用料;种子供制肥皂;树皮、叶、幼果可提制栲胶;木材棕红褐色,坚硬,供农具和家具用材,又为优良的薪炭柴。
⑥ 诸暨市征兵几月份开始
第四季度的征召工作在6月份就开始了动员摸底期,开始接受预报名的工作,但正式开展工作是10月国庆假期结束以后您可以携带身份证户口本去武装部直接报名就可以,接下来就简单了,人家会专门通知你去指定地点体检,预计体检政审是11月1号以后,合格者将接到入伍通知书并在12月上旬陆续离开家乡奔向新训营地,到那时候你具体什么兵种或去那个军区也就水落石出了,有些去往西北方向的新兵会提前10天左右出发,全国各地都是遵循这一原则的,因为我们是三军{包括武警}统一联合征兵
⑦ 同事检查出乳腺癌,有个词不熟悉,浸润性乳腺癌,想了解一下,主要有哪些类型。
概述
浸润性乳腺癌浸润性乳腺癌是乳腺癌的主要类型。癌细胞已穿破乳腺导管或小叶腺泡的基底膜并侵入间质。
编辑本段
浸润性导管癌
最常见,占乳腺癌70%左右。肿瘤界限不清,灰的色质硬,可见放射状小梁,切有砂粒感。镜下见癌组织排列方式及癌细胞形态多样,通常呈实性条索或团块状排列,无腺腔结构,故称实性癌。根据癌实质与间质的比例不同,可将实性癌分为单纯癌、硬癌和不典型髓样癌,现统称为浸润性导管癌。
编辑本段
浸润性小叶癌
20%可累及双侧乳腺。肿瘤界限不清,质韧,切面灰白色。镜下典型特征为单行癌细胞呈线状浸润于纤维间质中。癌细胞小,胞质较少,核大小较一致,核仁不明显,分裂象少见。
验方偏方
编辑本段
浸润性癌验方
①海藻30g,海带30g,决明子30g,女贞子25g。水煎日服2次。上海肿瘤医院方。
②三根汤:藤梨根60g,野葡萄根30g,枸骨树根30g,云实30g,八角金盘3g,生南星3g。口服,每日1剂,煎2次分服。先将生南星煮1—2小时,再加其它药煎煮。本方报告服用2个月治愈乳腺癌1例。方源浙江诸暨县马剑公社寺坞大队医疗站。
编辑本段
浸润性癌偏方
①麝香0.5克,生半夏3克,丁香3克,木香3克。共研细末,薄棉纱裹,塞对侧鼻孔里。
②鹿角尖100克。薛荔果100克,共研细末。每日10克,黄沙糖和陈醋送下。
③龟板数块炙黄研末,黑枣肉捣烂为丸,每日10克,白开水送下。
乳腺癌类型1.非浸润性癌
是乳腺癌的早期阶段,当癌瘤局限在乳腺导管或腺泡内,未见突破其基底膜时称非浸润性癌。
(1)导管内癌:癌细胞局限于导管内,未突破管壁基底膜。多发生于中小导管,较大导管少见,一般为多中
心散在性分布。
(2)小叶原位癌:发生于小叶导管及末梢导管上皮细胞的癌,多见于绝经前妇女,发病年龄较一般乳腺癌早
5-10年。小叶增大,管、泡增多,明显变粗,充满无极性的癌细胞。小叶原位癌发展缓慢,预后良好。
乳腺癌类型2.早期浸润性癌
(1)小叶癌早期浸润:癌组织突破管壁基底膜,开始向小叶间质浸润,但仍局限于小叶范围内。
(2)导管癌早期浸润:导管内癌的癌细胞突破管壁基底膜,开始生芽、向间质浸润。
乳腺癌类型3.浸润性特殊型癌
(1)乳头状癌:发生于大乳管的上皮细胞,癌实质以有纤维脉管束或无纤维脉管束的乳头状结构为主者,可
为非浸润性与浸润性乳头状癌。其浸润往往出现于乳头增生的基底部。
(2)髓样癌伴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切面常有坏死和出血,镜下可见大片癌细胞间质中有大量淋巴细胞及浆
细胞浸润。以癌周边部更明显,一般认为是机体对肿瘤产生的抵抗。
(3)小管癌:发生于导管或小导管上皮细胞,是恶性度较低的一类型,预后良好。
(4)腺样囊性癌:由基底细胞样细胞形成大小、形态不一的片块或小染,内有数目不等,大小较一致的圆形
腔隙。腔面及细胞片块周边可见肌上皮细胞。
(5)大汗腺样癌:癌细胞胞浆丰富,嗜酸,有时可见顶浆突起,胞核轻度到中度异型,形成腺管、腺泡或小
乳头结构。
(6)粘液腺癌:发生于乳腺导管上皮粘液腺化生的基础上,多见于近绝经期或绝经后的妇女,尤以60岁以上
妇女多见。癌实质中,上皮粘液成分占半量以上。粘液绝大部分在细胞外,形成粘液湖;偶见在细胞内,呈印
戒样细胞。
(7)鳞状细胞癌:来源于鳞状上皮化生的乳腺导管上皮。癌实质全部为典型的鳞状细胞癌,即可见细胞间桥
和角化。若其他型癌发生部分鳞状上皮化生,则不在此列。
(8)乳头派杰氏病:又称乳头湿疹样癌,Paget首先描述此病。经过多年的研究,目前认为其镜下瘤细胞形
态具有体积大,胞浆丰富淡染,常呈空泡状,核较大,明显不规则,偶见核分裂象。
乳腺癌类型4.浸润性非特殊型癌
(1)浸润性小叶癌:小叶癌明显向小叶外浸润,包括小细胞型浸润癌。
(2)浸润性导管癌:导管癌明显浸润间质,但浸润部分不超过癌实质一半。若超过一半,则以浸润性癌的主
要形态命名。
(3)硬癌:癌细胞排列成细条束或零散分布,很少形成腺样结构,纤维间质成分占三分之二以上,且致密。
(4)髓样癌:癌巢呈片状或团块状密集,可有腺样结构,癌实质占三分之二以上,间质可有少量淋巴细胞及
浆细胞。
(5)单纯癌;介于硬癌与髓样癌之间,即癌实质与纤维间质成分比例近似。癌细胞主要形成不规则的实性条
束或小染,也可有腺样结构。
(6)腺癌:癌细胞大小尚一致,胞浆丰富,可有分泌,核深染,核分裂象多见,癌细胞呈腺管样排列,层次
多,极性紊乱,缺少基底膜,在间质中呈浸润性生长,癌细胞亦可呈条索片块排列,腺管样排列需占二分之一
以上。
⑧ 西安周吉堂刚肤舒芷皮肤顽固瘙痒 湿疹 溃烂 皲裂 红肿 炎症 痔疮
湿疹的话你用黄皮肤药膏试一下,我们这孩子试着用这个就治疗好了的。
⑨ 诸暨有看湿疹的好些吗,是不是不能吃辛辣的了
忌辛辣,可以去查下过敏原了,配点药以后小心点。
⑩ 有什么计划软件谁推荐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游子吟 / 迎母漂上作》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王建《短歌行》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佚名《蓼莪》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蒋士铨《岁暮到家》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 迎母漂上作》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佚名《蓼莪》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黄景仁《别老母》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王冕《墨萱图?其一》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蒋士铨《岁暮到家》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白居易《母别子》 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与恭《思母》 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王建《渡辽水》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李白《豫章行》 明朝甑复空,母子相持哭。——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孟浩然《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杜甫《石壕吏》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守节自誓,亲诲之学。——欧阳修《画地学书》 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秋郊哭。——李贺《春坊正字剑子歌》
32+20=手动输入:手动输入:Ⅹh⒐、 P Щ!
1、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香——王冕 2、山河频入梦,风雨狡关心——王冕 3、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王冕 王冕(1287年-1359年),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省绍兴市诸暨枫桥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 王冕性格孤傲,鄙视权贵,诗作多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有《竹斋集》3卷,续集2卷。一生爱好梅花,种梅、咏梅,又攻画梅,其画艺术价值极高,对后世影响较大,存世画迹有《南枝春早图》《墨梅图》等。还善治印,创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绝妙。